城管執法法律法規
A. 城管執法局的執法范圍
城管執法局的執法范圍包括:
1、住房城鄉建設領域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全部行政處罰權;
2、環境保護管理方面社會生活雜訊污染、建築施工雜訊污染、建築施工揚塵污染、餐飲服務業油煙污染、露天燒烤污染的行政處罰權;
3、環境保護管理方面城市焚燒瀝青塑料垃圾等煙塵和惡臭污染、露天焚燒秸稈落葉等煙塵污染、燃放煙花爆竹污染等的行政處罰權;
4、工商管理方面戶外公共場所無照經營、違規設置戶外廣告的行政處罰權;
5、交通管理方面在城市道路上違法停放機動車輛的行政處罰權;
6、水務管理方面向城市河道傾倒廢棄物和垃圾、違規取土、城市河道違法建築物拆除等的行政處罰權;
7、食品葯品監管方面戶外公共場所的食品銷售和餐飲攤點無證經營、違法回收販賣葯品等的行政處罰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九條 行政處罰的種類:
(一)警告、通報批評;
(二)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
(三)暫扣許可證件、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許可證件;
(四)限制開展生產經營活動、責令停產停業、責令關閉、限制從業;
(五)行政拘留;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第十一條 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
法律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行政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
法律對違法行為未作出行政處罰規定,行政法規為實施法律,可以補充設定行政處罰。擬補充設定行政處罰的,應當通過聽證會、論證會等形式廣泛聽取意見,並向制定機關作出書面說明。行政法規報送備案時,應當說明補充設定行政處罰的情況。
B. 誰知道有關 城市管理綜合執法 相關的 國家級法律法規
《城市管理執法辦法》
背景:《城市管理執法辦法》是為了規范城市管理執法活動而制定的部門規章。
執法范圍:包括住建、環保、工商、食葯、交管、水務等領域與城市管理相關部分的行政處罰權。該辦法填補了此前20餘年城市管理執法規范的缺位。
實施時間:《城市管理執法辦法》於2017年3月30日正式出台,自2017年5月1日起實施。
(2)城管執法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主要內容
一、規范執法范圍。城市管理執法的行政處罰權范圍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務院有關規定確定,並應當同時具備與城市管理密切相關、多頭執法擾民問題突出、專業技術要求適宜等條件。
二、加強隊伍建設。推行執法力量下沉,提高城市管理執法人員素質,規范協管人員行為。
三、加強執法保障。統一執法制式服裝和標志標識,加強財政保障和執法裝備配備,推進數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的應用。
四、規范執法行為。嚴格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開展執法活動,落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執法全過程記錄和執法公示等制度,對行政相對人優先採用教育、勸誡、疏導等方式予以糾正。
五、加強協作和配合。建立健全城市管理協調機制、信息互通共享機制和案件移送報告制度,提高執法效能。
六、加強執法監督。建立投訴、舉報等制度,嚴格法律責任。
C. 城管執法依據的是哪一項法規
1、城管全稱「市容城管行政執法局」,在我國,任何行政主體的權力都來回自法律法規授權。答從本質上來講,城管的產生,就是把原來各個部門分散行使的行政處罰權,集中到一個相對集中行使行政處罰權的行政主體身上。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16條規定,國務院或者經國務院授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權,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權只能由公安機關行使。
3、行政法規依據:國務院關於貫徹實施〈行政處罰法〉的通知》進一步明確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要做好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的試點工作,結合本地方實際提出調整行政處罰權的意見,報國務院批准後施行。
D. 城市管理執法人員需要哪些專業法律法規知識
城市管理執法人員屬於政府的執法部門工作人員,負責治理和維護城市管理秩序以內及市政設施、城容市公用、城市節水和停車場管理中的專業性行政執法工作等。
需要的專業法律法規知識包括《行政處罰法》、《行政訴訟法》、《行政許可法》、《行政強製法》、《行政復議法》、《城鄉規劃法》、《水污染防治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環境保護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大氣污染防治法》、《城市道路管理條例》等相關內容。
E. 城管的執法依據是什麼
城管執法的法律依據是:
1、城管其實是一個專門用來集中執行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處罰的部門,他的權力來源於其他部門的授權。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16條規定,國務院或者經國務院授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權,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權只能由公安機關行使。
3、國務院關於貫徹實施〈行政處罰法〉的通知》進一步明確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要做好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的試點工作,結合本地方實際提出調整行政處罰權的意見,報國務院批准後施行。
F. 什麼是市容管理城管執法相關法律法規
城管是一個綜合管理部抄門,一方面可以說它有很多存在的依據,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城市公路管理辦法等等,另一方面也可以說它沒有任何法律依據,因為沒有一個專門的法律規定城管部門存在的合法性,所以它的存在是有合法性問題的。
城管不允許小商販沿街擺賣,一是因為無證經營,這確實是工商主觀的,所以就經常見到城管和工商聯和執法,清除小商販。城管和工商不是一個系統的。二是因為影響市容,這是城管清除小商販的主要理由,也是他們的主要職責。他們主要就是管理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但是目前的法律里並沒有規定城管可以清除小商販沿街擺攤,多是有地方政府作出規定,對影響市容的小商販進行清除。如《北京市市容環境衛生條例》。三是因為佔用了城市道路,這個是有法律依據的,《城市公路管理辦法》規定城市道路不能佔用,城管依據這個清除商販是有依據的,地方政府也有這方面的規定,如《北京市臨時佔用道路管理辦法》。
G. 城管的法律法規都有哪些想要全一點的。。。謝謝~
國家有專門的城市管理法律、法規,地方也有管理規定的暫行辦法和指導意見。
以下是內各法律法容規的總稱
1、國務院《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
2、國務院《城市綠化條例》
3、建設部《城市綠線管理辦法》
4、建設部《城市道路照明設施管理規定》
5、建設部《建築垃圾管理辦法》
6、《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7、《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
8、《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9、《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
10、《城市道路管理條例》
11、其他有關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
H. 城管的執法權來自哪裡城管執法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1、有的大城市通過地方立法,授予城管立法權,只是局部城管有執法權,不代表全國各地城管都有權執法。
在我國,任何行政主體的權力都來自法律法規授權。從本質上來講,城管的產生,就是把原來各個部門分散行使的行政處罰權,集中到一個相對集中行使行政處罰權的行政主體身上。
根據國發〔2002〕17號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的決定,各省政府是否給區市城管局授權應當有文件依據,即使授權,區城管局的單位性質為事業單位。不具備授權執法主體資格。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16條規定,國務院或者經國務院授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權,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權只能由公安機關行使。
3、行政法規依據:《國務院關於貫徹實施〈行政處罰法〉的通知》進一步明確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要做好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的試點工作,結合本地方實際提出調整行政處罰權的意見,報國務院批准後施行。
(8)城管執法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城管的主要職責:
1、貫徹實施國家及本市有關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及規章,治理和維護城市管理秩序。
2、組織起草本市有關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方面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研究提出完善本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體制的意見和措施。
3、負責本市城管監察行政執法的指導、統籌協調和組織調度工作。
4、負責本市城管監察行政執法隊伍的監督和考核工作。
5、負責本市市政設施、城市公用、城市節水和停車場管理中的專業性行政執法工作;負責城管監察隊伍行政執法中跨區域和領導交辦的重大案件的查處工作。
6、負責本市城管監察行政執法系統的組織建設、作風建設、隊伍建設以及廉政勤政建設工作。
7、承辦市政府及市市政管委交辦的其它事項。
I. 城管執法有法律依據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十六條 國務院或者經國務院授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權,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權只能由公安機關行使。
《城市管理執法辦法》
第八條城市管理執法的行政處罰權范圍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務院有關規定確定,包括住房城鄉建設領域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行政處罰權,以及環境保護管理、工商管理、交通管理、水務管理、食品葯品監管方面與城市管理相關部分的行政處罰權。
(9)城管執法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主要職責:
1、貫徹實施國家及本市有關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及規章,治理和維護城市管理秩序。
2、組織起草本市有關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方面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研究提出完善本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體制的意見和措施。
3、負責本市城管監察行政執法的指導、統籌協調和組織調度工作。
4、負責本市城管監察行政執法隊伍的監督和考核工作。
5、負責本市市政設施、城市公用、城市節水和停車場管理中的專業性行政執法工作;負責城管監察隊伍行政執法中跨區域和領導交辦的重大案件的查處工作。
6、負責本市城管監察行政執法系統的組織建設、作風建設、隊伍建設以及廉政勤政建設工作。
7、承辦市政府及市市政管委交辦的其它事項。
J. 城管法律法規
1、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維護和改善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的義務。車站、碼頭及其他公共娛樂場所、集貿市場、大型商場等人流密集的地方應當做好市容環境衛生的宣傳教育工作。
2、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應當尊重市容和環境衛生工作人員的勞動,不得妨礙、阻擾市容和環境衛生工作人員履行職務。違反本規定的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應當保持建築物的整潔、美觀。在城市人民政府規定的街道的臨街建築物的陽台上和窗外,不得堆放、吊掛有礙市容的物品。違反本規定的可處100元以下的罰款。
4、一切單位和個人,都不得在城市建築物、設施以及樹木上塗寫、刻畫或者未經批准張貼宣傳品。違反本規定的可處100元以下的罰款。
5、隨地吐痰、便溺、亂扔果皮紙屑和煙頭等廢棄物的;可處100元以下的罰款。
6、不按規定時間、地點、方式傾倒垃圾、糞便的;可處100元以下的罰款。
7、運輸液體、散裝貨物不作密封、包紮、覆蓋,造成泄漏、遺漏的;可處100元以下的罰款。
8、未經批准擅自飼養家畜家禽影響市容和環境衛生的。責令其限期處理或者予以沒收,並可處200元以下的罰款。 9、未經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主管部門批准,擅自在街道兩側和公共場所堆放物料;搭建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影響市容的;可處1000元以下的罰款。
10、擅自在電線桿上張貼、塗寫、刻畫和張掛物品的;可處3000元以下的罰款。
11、擅自在市區散發廣告、宣傳品影響市容和環境衛生的;可處3000元以下的罰款。
12、建築材料等堆放在護欄圍擋外的;可處3000元以下的罰款。
13、在市區亂倒垃圾、糞便、污水或者沿途燃放鞭炮、拋撒冥紙的;可處3000元以下的罰款。
14、在街道、廣場等公共場所焚燒樹葉、枯草的;可處3000元以下的罰款。
15、在人行道上或公共場地亂停、亂放交通工具,影響城市市容的;可處3000元以下的罰款。
16、擅自擺設攤點,影響市容和環境衛生的;可處3000元以下的罰款。
17、在城市規劃區內,所有車輛向車外拋棄、傾掃廢棄物,影響市容和環境衛生的;可處3000元以下的罰款。
18、施工場地的施工車輛不按指定的路線、時間行駛,不按指定地點傾倒渣土,或者渣土、沙石等沿途撒落,影響市容和環境衛生的;可處3000元以下的罰款。
19、施工場地的泥漿未沉澱排入下水道的;可處3000元以下的罰款。
20、對非出租汽車擅自安裝頂燈、計價器等客運設施或者標識的,由城市客運管理機責令其改正,並處以3000以下的罰款。
21、對未經批准非法從事計程車汽車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由城市客運管理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並處以5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罰款。
22、損壞城市樹木花草的;可處1000元以下的罰款。
23、擅自修剪或者砍伐城市樹木的;可處5000元以下的罰款。
24、損壞城市綠化設施的;可處5000元以下罰款。
25、未經同意擅自佔用城市綠化用地的,由城市綠化主管部門責令限期退還、恢復原狀。造成損失的,應當負賠償責任;並處30000元以下罰款。
26、未經同意擅自在城市公共綠地內開設商業、服務攤點的,由城市綠化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並可處30000元的罰款。
27、施工單位未及時清運工程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建築垃圾,造成環境污染的,由城市環境衛生主管部門責令其限期改正,並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28、處置建築垃圾的單位在運輸建築垃圾過程中沿途丟棄、遺撒建築垃圾的,由城市環境衛生主管部門責令其限期改正,並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城市管理行政執法人員執行公務時,可以行使下列職權:
(一)進入被檢查單位或現場進行調查或者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檢查;
(二)查閱、調閱或復制被檢查單位或個人與檢查事項有關資料;
(三)依法採用錄音、錄(攝)像等手段,取得有關證據材料;
(四)依法對違法行為所涉及的工具、物品、證件以及建築物、構築物予以查封、扣押或對證據進行登記保存;
(五)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