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區法規
1.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了以(),在新解放區農村開展土地改革運動
CCCCC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同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施行的法令。共6章40條。明確指出土地改革的目的是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藉以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辟道路。規定沒收地主的土地,徵收祠堂、廟宇、寺院、教堂、學校和團體等在農村的土地。富農所有自耕和僱人耕種的土地不得侵犯,其出租的少量土地一般也予以保留。土改中團結中農,保護農民的土地及其他財產不受侵犯。所有沒收和徵收得來的土地和其他生產材料,除依法收歸國家所有的外,應統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給無地少地的貧苦農民所有。對地主同樣分給一份土地,使其自食其力,在勞動中改造成為新人。該法對土地分配的方法,土地改革中特殊問題的處理,以及土改的執行機關、執行方法等,也都作了具體規定。全文如下:
2. 中國人民解放軍內務條令屬於法律,法規,規章,還是地方性法規
答:中國人民解放軍內務條令屬於法律,法規,規章,事實應該是地方性法規。
3. 1950年6月30日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同老解放區的土地改革相比,在若干政策上作了哪些新的規
一是由徵收富農多餘的土地和財產,改變為保存富農經濟。二是由沒收地主在農村中的一切財產,改變為只沒收其「五大財產」,即沒收地主的土地、耕畜、農具、多餘的糧食及其在農村中多餘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財產不予沒收。三是增加了對小土地出租者的政策規定。
4. 新中國第一部法律是什麼
新中國第一部法律,這樣出台
新中國成立後頒布的第一部法律是哪一部?答案是《婚姻法》。1950年5月,新中國成立才半年多,第一部法律《婚姻法》就頒布實施了。
新生的共和國,百業待舉。何以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拿出這么一部關繫到五億中國人民婚姻家庭生活的法律?起草這部《婚姻法》的是些什麼人?起草過程中又發生了哪些故事?黃傳會著、文匯出版社出版的《天下婚姻———共和國三部婚姻法紀事》一書,披露了其中的內幕。
毛澤東指定王明起草《婚姻法》?
2001年8月24日,我在《人民日報》(海外版)第7版上看到了這樣一篇文章:
毛澤東指定王明起草《婚姻法》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建設新中國,決定讓王明擔任政務院法制委員會主任。王明並不是學法律的專才,但當年他在延安分管婦女工作,後來又擔任過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主任、中央法律問題研究委員會主任,做過一些法律草案起草工作。
王明是屬於學院派的理論家,要辦什麼事,先得找理論依據,他要求法制委員會的工作人員必須很快熟悉這方面的馬列論著,與同志們一條一條地審理中共在戰爭年代制訂過的有關婚姻的法規和條例。同時,也借鑒蘇聯、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的《婚姻法》。
據說,初稿是由王明口述的,秘書記錄。那天,王明一口氣述了17個小時,邊述邊改,17個小時一氣呵成,形成了23000字的初稿,顯示了王明的才氣。
1950年4月1日,在中央人民政府第七次會議上,王明代表法制委員會向會議提交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草案,並作了「草案」起草經過和起草理由的報告。會議通過這部八章27條的《婚姻法》。
毛澤東主席隨即發布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令,《婚姻法》於1950年5月1日起在全國實行。這部《婚姻法》一直使用了三十年,到1980年才修改。
時隔不久,《人民日報》(海外版)又刊登了一封讀者來信:《人民日報》海外版總編同志:您好。
我閱讀了你報2001年8月24日發表的《毛澤東指定王明起草婚姻法》一文,我認為文中有一部分是事實,但關於毛澤東指定王明起草婚姻法部分不是事實。
當時王明是政務院法制委員會主任,他看過這個稿子是事實,但沒有參與起草,也沒有參與討論,送中央政府之前,有沒有提意見,我不了解,但決不是他起草的。
……羅瓊2001年10月22日兩個版本,截然不同的兩種說法。僅就兩篇文章來看,這個「羅瓊」的來信應該說更可信一些。幾番周折後,我找到了「羅瓊」。原來,她正是原中央婦委委員、當時參與起草《婚姻法》的成員之一。在我的要求下,她打開了記憶的閘門……
「少奇同志讓咱們過去一趟,要布置新的任務。」
1948年9月,解放戰爭進入了全面戰略反攻階段。就在此時,中央婦委召開了一次解放區婦女工作會議,9月20日,會議開幕當天,朱德代表黨中央致開幕詞,周恩來作政治報告,鄧穎超代表中央婦委作工作報告。
會議期間的一天傍晚,鄧穎超對婦委會的同志們說:「少奇同志讓咱們過去一趟,要布置新的任務。」
從東柏坡到西柏坡也就二三里地,轉過一個小土坡轉眼間就到了。劉少奇與王光美那時剛剛結婚不久,住在兩間土牆瓦頂房裡。劉少奇熱情地把她們迎進屋裡,請她們吃花生和紅棗。
「會議開得不錯吧?」劉少奇問。鄧穎超說:「太好了!大家認真總結了過去的工作,討論了當前的方針任務,而且還要研究制訂今後婦女運動的方針。」
劉少奇說:「關於婦女工作,一方面各級黨委應當重視,加強領導;另一方面,婦女幹部自己也應努力工作,主動爭取黨委的重視。你們不是要黨委撐腰嗎?首先你們得有『腰』,黨委才好撐;要是自己沒『腰』,別人怎麼撐也撐不起來。」
劉少奇風趣的話語把大家都說得笑了。
「革命的形勢發展很快,中國人民的革命戰爭很快就要在全國范圍內取得勝利,再有一年左右時間,我們就能從根本上打倒國民黨反動統治,建立起一個新民主主義的國家。」片刻,劉少奇習慣性地點燃一支煙,「新中國一成立,你們婦女工作者的任務更重了。有些工作現在就要開始著手准備和研究。今天,找你們來,想先交給你們一項任務,先吹吹風」。
聽說有新的任務,大家都很高興。鄧穎超連忙說:「少奇同志,請給我們布置吧。」
劉少奇說:「新中國成立後,不能沒有一部婚姻法,我們這么個五億多人口的大國,沒有一部婚姻法豈不亂套了?這個任務交給你們中央婦委,你們馬上著手,先做些准備工作。」
說罷,劉少奇轉身從一隻從延安轉戰帶出來、寫著「奇字第3號」的小書箱里,取出一本已經發黃的小冊子:「這本《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婚姻條例》,是1931年毛澤東同志親自簽發的。這是從封建婚姻制度下解放婦女群眾,實行真正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的條例,體現了婚姻法的基本原則。你們還要深入調查研究解放區的婚姻狀況,總結解放區這些年來執行婚姻條例的經驗教訓,反復討論,再動手起草。」
鄧穎超興奮地說:「太好了。這些日子,大家通過在農村蹲點搞土改,更加深切地了解貧苦農民,特別是婦女們深受封建婚姻統治的痛苦,他們迫切要求婚姻自由。」
10月5日,會議閉幕前一天,劉少奇到會作重要報告。
他在報告的最後部分專門講到婚姻法問題。他說:「婚姻問題是婦女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最近我查閱了一些解放區政府頒布的婚姻條例,均不同程度地保留了封建婚姻的舊傳統。新中國即將成立,我們這么大的一個國家,要有一部統一的婚姻法,現在時機已經成熟了,你們現在就要組織力量起草新婚姻法,建立新民主主義的婚姻制度。先准備一個草案,新中國成立後,由黨中央送交中央人民政府,廣泛徵求意見,修改審定後公布施行。」
光是框架就推倒重起好幾次。
解放區婦女工作會議結束後,中央婦委立即成立了婚姻法起草小組。由鄧穎超主持,成員有帥孟奇、楊之華、康克清、李培之、羅瓊、王汝琪。
東柏坡是個群山環抱,只有十幾戶人家的小山村。中央婦委借用了老鄉前後兩個小院,前院兩間土屋,一鋪土炕,幾張桌子,辦公用;幾位大姐和工作人員,住後院兩間土屋。
起草一部體現新民主主義婚姻制度的《婚姻法》,對於這些婦女領袖來說,是一場新的考驗。起草小組成員中,真正學過法律的只有畢業於復旦大學法律系的王汝琪。但是,她們有著長期的革命斗爭經驗,長期做婦女工作,對於廣大群眾特別是廣大婦女渴望廢除封建婚姻制度,建立新民主主義婚姻制度,感受極深。
她們派出工作組對婚姻問題進行專題調查。據調查材料表明,當時在山西、河北、察哈爾等省已解放的農村中,婚姻案件占民事案件的比例,少的佔33.3%,最多的達99%。在北平、天津、西安、哈爾濱等已解放的城郊中,婚姻案件少則占民事案件的11.9%,多的佔48.9%。在婚姻案件中離婚及解除婚約的,在上述農村中平均佔54%,城市或城郊,少則佔51%,多則佔84%。離婚原因主要是包辦、強迫、買賣婚姻、虐待婦女、重婚、通姦以及遺棄等,女方是原告,提出離婚的佔58%~92%。
由於剛剛從土改第一線回來,大家相互提供了許多新的情況。
鄧穎超說,土改在改正成分時,有些農村拿「破鞋」作為帽子加在一些婦女的身上,或者拿「破鞋」作借口剝奪她們應得的土地權,甚至把這作為打擊婦女的口舌。比如有一個不大的村子,就有80多個婦女被劃為「破鞋」,加上這個帽子剝奪了她們應得的權利,甚至連她們的婚姻自由、選舉權被選舉權都被剝奪。可怕的是,我們的一些幹部在這個問題上也不加以區別。究竟什麼樣的叫「破鞋」呢?只有專門以賣淫為生活來源的少數婦女,才能稱為「破鞋」。至於在農村中,貧雇農娶不起老婆,靠上一個女人;有的婦女守寡多年,靠上一個男人幫助幹活……這些都應加以具體的區分。產生「破鞋」的根源,一方面是因農民沒有翻身、受經濟壓迫;另一方面是因婚姻不自由的制度所造成的。而我們有些幹部沒有認清產生的根源,把農村中的男女關系問題不加本質的、輕重的區分,一律加以「破鞋」帽子,這是錯誤的。
有些同志談到,一些地方在土改中,以各種方式干涉群眾婚姻自由,統治婦女、不準出村,甚至命令所有寡婦一定要嫁貧雇農光棍,把地富婦女當成勝利果實分配。
還有關於抗屬的離婚問題,有些地方抗屬提出離婚,沒有經得前方軍人的同意,便批准離婚,影響了軍心。
……
討論問題時,大家開誠布公,暢所欲言。因為這是為新中國和五億同胞起草的婚姻法,大家都意識到它的分量。光是框架就推倒重起好幾次,每章每條都是字斟句酌。每次討論都是大家先發表意見,王汝琪作記錄;然後她再拿出新整理過的稿子,又供大家討論。七八個人緊挨著圍坐在炕上,東柏坡的冬天還是挺冷的,窗外寒風呼嘯,屋裡卻討論得熱火朝天……
由於當時中央婦委人手少,還要承擔其他大量工作,婚姻法整個起草過程,斷斷續續,大約花了半年的時間。
一方堅持離婚可以離婚?
在起草過程中,大家對一些條文有不同的看法,每次討論都要發生爭論。爭論最大的是有關離婚自由問題。
1931年頒布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婚姻條例》第9條規定:確定離婚自由,凡男女雙方同意離婚的,即行離婚。男女一方堅決要求離婚的,亦即行離婚。這一條,新的婚姻法要不要寫進去?
反對的人認為,在農村,離婚自由了,必定要觸動到一部分農民的切身利益,他們必然將成為反對派。另外一種顧慮是,當時形勢發展很快,馬上就要進城了,怕進城以後,一些幹部以「離婚自由」為借口,另有新愛,把農村的原配拋棄了。
鄧穎超作為一名婦女運動領袖,一直關注著民眾的婚姻問題。這一次重新起草婚姻法,鄧穎超態度鮮明,主張寫上「一方堅持離婚可以離婚」這一條。
全國婦聯檔案處保存著一份珍貴的資料,這是鄧穎超在中婦委會議上的發言摘要:
對於婚姻法內「一方堅持離婚可以離婚」一條的意見:我主張這一條。理由是中國社會最受壓迫的是婦女,婚姻問題上婦女的痛苦最多,很多材料可以說明。早婚、老少婚、買賣婚是普遍現象,如不根絕就談不上婚姻自由。婦女要求離婚,往往不允許,即便在黨內也如此。所以「一方堅持要離就讓離」是主要根據婦女利益提出的。如果加上很多條件,反而給下邊的幹部一個控制的借口。
婚姻法是原則性的規定,破壞舊的,建立新的,就必須針對男女不平等現象,給婦女以保障。考慮婚姻條例每條內容,必須從最大多數婦女利益出發,不能從一部分婦女的利益出發,更不能有為了限制或照顧少數男人的觀點。其結果,反而對多數婦女不利。
「我們同意第一種意見」
1949年3月23日,100輛卡車和20輛吉普車,載著中共中央機關工作人員離開西柏坡,離開了奪取全國勝利的最後一個農村指揮所,向千年古城北平挺進。
《婚姻條例》草案,又經過一番修改,1950年1月21日,由中央婦委呈送黨中央,並附鄧穎超親筆信一封:毛、劉、朱、任、周並王明同志:送上中央婦委修改的婚姻條例草案最後稿,請審閱。這個婚姻條例草案,曾經過婦委正式討論過五次,會後交換意見多次,並另邀請了中組部、中青委、法委等幾方面同志共同座談過一次,歷時二月有餘。
幾經爭論,幾度修改,有些問題,已經得到解決,但爭論的主要問題,即一方堅持離婚,即可離婚,不附任何條件一則,至今仍意見分歧,尚未能取得一致。對於此點反對者是較多數人,贊成者包括我及少數人。現為了應各地的急需,且有關廣大群眾切身迫切的利益,不能再拖延不決。故大家商定,一致同意先以現在的草案(雖然我仍不完全同意),經婦委多數同意了最後稿,並將我們不同的意見一並附上,請中央參閱作最後決定。另送了一份婚姻條例草案給法委,請法委將意見提交中央。
我們爭論之是非,要求中央給予提示。婦委同志希望中央審閱後能和婦委同志一談,或中央討論時,允許婦委同志參加,究竟如何?由中央決定。
……
專此,敬禮。鄧穎超1950.1.21中央立即將該婚姻條例草案分別送各民主黨派、中央人民政府、全國政協、法制委員會、政法委員會,以及政務院政務委員會議,各有關司法機關、群眾團體徵求意見。
一個星期後,中央法制委員會便向中央呈報了修改意見:主席及書記處各位同志:
對於婦委起草之婚姻法條例,我們有下列意見,提供參考:
一、關於離婚問題的意見:對此問題有兩種意見,一種意見主張離婚自由,即如雙方願離或一方堅持離婚者,即得離婚,不附什麼條件;另一種意見,主張一方提出離婚者,須附有條件,合某一條件者,始得離婚。我們同意第一種意見,因為離婚結婚自由,是反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對解放婦女的一個基本要求,我們人民民主政權的立法,應以進步的合乎新社會發展的原則為出發點,不應以過去的、需要改革掉的舊社會遺跡為根據。
中國社會中還有離婚結婚不自由的現象存在,這只能證明婚姻條例須有徹底解放的性質,才能沖破根深蒂固的舊社會枷鎖,才能創造合於新的生產關系,新的社會制度的家庭關系,而不是相反。以無產階級為領導的工農聯盟為主體的人民民主專政政權的法律,本身應該具有引導人民前進的極大教育性質和解放性質,婚姻條例的立法精神,也應如此。
……法委會1月28日1950年4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草案提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公布。
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員會主任委員陳紹禹(王明),代表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員會,向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七次會議報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起草的經過和起草的理由。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草案),自中央婦委著手准備至今,歷經一年半時間。期間,曾經政務院政治法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修改通過;又經政務院第22次會議討論;並經由毛主席親自主持、有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副主席、委員、政務院總理、副總理和委員以及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等參加的聯席座談會討論兩次。
草案的各章各條,都經過反復的研究、討論和修改。除少數條文外,多的曾修改三十至四十次以上,少的也修改十至二十次以上。
1950年5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5. 新中國人民解放軍三大條令內容
《中國人民解放軍內務條令(試行)》、《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試行)》、《中國人民版解放軍隊列條令權(試行)》。
《內務條令》是全軍建立和維護良好的內外關系以及正規的內部秩序,履行職責,培養優良作風和進行行政管理的依據;《紀律條令》是全軍維護紀律、實施獎懲的依據;《隊列條令》是全軍隊列訓練和隊列生活的依據。
共同條令不僅規范了軍人的行為模式,而且規范了軍人行為的法律後果。在眾多的軍事法規中,共同條令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基本法規,是保障我軍各項法規貫徹執行的法規。
(5)解放區法規擴展閱讀:
《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是為了維護和鞏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紀律,正確實施獎懲,保證軍隊的高度集中統一,加強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鞏固和提高戰鬥力,根據有關法律的規定,結合軍隊實際而制定。
本條令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維護紀律、實施獎懲的基本依據,適用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和單位,以及參戰、支前的預備役人員。2018年5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試行)施行,2010年6月3日中央軍事委員會發布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同時廢止。
6. 十個軍事法名稱!現行需要修訂的法律法規是什麼
· 反分裂國家法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 中國人民解放軍內務條令
· 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
· 中國人民解放軍隊列條令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
· 軍隊轉業幹部住房保障辦法
· 退伍義務兵安置條例
· 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士兵服役條例
·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駐軍法
· 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駐軍法
· 自主擇業的軍隊轉業幹部退役金發放管理辦法
· 中國人民解放軍審計條例
· 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
· 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幹部條例
· 軍隊轉業幹部安置暫行辦法
· 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人員條例
· 南太平洋無核區條約第二號議定書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戒嚴法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實施細則
· 軍人撫恤優待條例
· 民用運力國防動員條例
· 關於處理移交政府管理的軍隊離休幹部犯罪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 違犯現役軍官職務任免紀律的處理規定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訓練條例
· 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軍人違反職責罪暫行條例
· 革命烈士褒揚條例
· 關於多年無音訊之現役革命軍人家屬待遇及婚姻問題處理辦法
· 革命殘廢軍人優待撫恤暫行條例
· 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
· 中華人民共和國軍品出口管理條例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對軍人非戰時逃離部隊的行為能否定罪處罰問題的批復
·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 徵兵工作條例
·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
· 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設施保護法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
· 中國人民解放軍計劃生育條例 · 國防專利條例
· 軍隊參加搶險救災條例
· 中國人民解放軍機關公文處理條例
· 中國人民解放軍監察工作規定
· 中國人民解放軍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暫行規定
· 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設施保護法實施辦法
· 關於禁用毒氣或類似毒品及細菌方法作戰議定書
· 改善戰地武裝部隊傷者病者境遇之日內瓦公約
· 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可被認為具有過份傷害力或濫殺濫傷作用的常規武器公約
· 1949年8月12日日內瓦四公約關於保護非國際性武裝沖突受難者的附加議定書(第二議定書)
· 禁止細菌(生物)及毒素武器的發展生產及儲存以及銷毀這類武器的公約
· 民兵武器裝備管理條例
· 中國人民解放軍審計條例
·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
· 中國人民解放軍房地產管理條例
· 中國人民解放軍安全工作條例
· 關於軍民合用機場的若干暫行規定
· 中國人民解放軍營產管理條例 · 中國人民解放軍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辦法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生產、買賣武裝部隊車輛號牌等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 解放軍環境保護條例
· 中國人民解放軍安全工作條例
· 中國人民解放軍院校招生暫行條例
· 中國人民解放軍綠化條例(修訂草案)
· 從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中選拔國防生工作暫行辦法
· 中國人民解放軍院校招收普通中學高中畢業生章程
· 軍校學員學籍管理規定
· 中國人民解放軍院校招收學員體格檢查標准
· 中國人民解放軍環境保護條例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設立全民國防教育日的決定
· 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鐵路、水路沿線交通部門軍事代表條例
· 鐵路軍運暫行條例
· 關於恢復駐廠軍事代表制度的通知
· 國務院、中央軍委關於保護機場凈空的規定
· 國務院、中央軍委關於頒發保護海底電纜規定的通知
· 關於保護通信線路的規定
· 中國人民解放軍環境影響評價條例
· 國防交通條例
· 軍事法規軍事規章條例
7. 1941年,中國共產黨先後提出了鞏固解放區的十大基本政策,其中心環節是()。
開展大生產運動、整頓三風、建立三三制政權
開展大生產運動是抗日根據地軍民在中共中央提出的「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號召下,正式開展大規模的生產運動。中共中央制訂了一系列具體方針:如在各項生產事業中實行以農業為主,全面發展的方針;在生產和消費關繫上實行努力生產、厲行節約的方針。
整頓三風是20世紀40年代的延安整風的一個階段,時間是從1942年4月至1943年10月,其主要內容整頓學風、整頓黨風、整頓文風。
三三制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在根據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權在人員組成上採取的制度。是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具體體現。對於孤立頑固勢力,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打敗日本侵略者發揮了重要作用。
(7)解放區法規擴展閱讀: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為了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士參與抗戰,不但積極倡導和推動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且將之付諸於政權建設的具體實踐,在抗日根據地建立了一種嶄新的統一戰線性質的政權「三三制」政權,為抗戰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1941年,抗日根據地政權機構在人員分配上實行「三三制」原則。「三三制」政權是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性質的制度,團結了各抗日階級、階層,爭取了中間力量,孤立了頑固勢力,鞏固和發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8.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重要規范
隊列條令、內務條令和紀律條令。
9. 建國初,我黨在解放區進行了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法律依據是什麼
沒法律依據,就是為了團結農民階級,強制犧牲地主階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