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實施檔案法辦法規定列入
❶ 《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中對歸檔制度有哪些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
檔案的管理
第十一條《檔案法》第十條所稱應當立卷歸檔的材料, 系指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 政黨以及國家領導人和其他國家工作人員在公務活動中形成的材料。
前款應當立卷歸檔的材料必須依照《機關檔案工作條例》和《科學技術檔案工作條例》的規定, 由文書部門或者業務部門收集齊全,並進行整理、立卷, 定期交本單位檔案機構或者檔案工作人員集中管理。任何單位或者個人都不得據為己有或者拒絕歸檔。
國家規定不得歸檔的材料,禁止擅自歸檔。
第十二條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 應當依照《機關檔案工作條例》、 《科學技術檔案工作條例》和《檔案館工作通則》的規定,定期向有關檔案館移交檔案。
經同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檢查和同意, 專業性較強或者需要保密的檔案,可以延長向有關檔案館移交的期限, 已撤銷的單位的檔案或者由於保管條件惡劣可能導致不安全或者嚴重損毀的檔案, 可以提前收入有關檔案館。
第十三條對於既是文物、圖書資料又是檔案的, 各級各類檔案館可以與博物館、圖書館、紀念館等單位相互交換重復件、 復製件或者目錄,聯合舉辦展覽, 共同編輯出版有關史料或者進行史料研究。
第十四條各級各類檔案館以及其他機關、團體、 企業事業單位和組織的檔案機構或者檔案工作人員, 應當對檔案採取下列管理措施:
(一)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逐步實現規范化、 標准化和現代化;
(二)配置適宜保存檔案的專門庫房和必要的設施;
(三)對重點和珍貴檔案,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加以保護;
(四)根據需要和可能配備縮微攝影機、 電子計算機等技術設備。
第十五條《檔案法》第十四條所稱保密檔案密級的變更和解密,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及其實施辦法的規定辦理。
第十六條《檔案法》第十六條所稱集體所有的和個人所有的對國家和社會具有保存價值的檔案,系指:
(一)清代和清代以前的檔案;
(二)民國時期具有重要意義的檔案;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政府、軍隊、團體所形成的檔案;
(四)中國共產黨領導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領導人以及著名歷史人物的手跡、手稿、信札、日記、聲像、譜牒等檔案;
(五)其他具有重要價值的檔案。
前款檔案價值的確定, 由當地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組織專家進行鑒定,如有爭議不能確定時, 可以由上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組織專家鑒定裁決。
第十七條集體和個人所有的對國家和社會具有保存價值的或者應當保密的檔案,嚴禁倒賣牟利, 嚴禁私自賣給或者贈送給外國人。
第十八條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任何機關、團體、 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以及個人都不得出賣。
各級各類檔案館以及機關、團體、 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為了收集和交換我國散失在國外的檔案、進行國際文化交流, 以及適應經濟建設、科學研究和科技成果推廣等方面的需要, 經省經以上主管機關和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審查批准, 可以向國內外單位或者個人贈送、交換、出賣檔案的復製件。
第十九條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以及集體和個人所有的對國家和社會具有保存價值的或者應保密的檔案及其復製件, 各級各類檔案館以及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需要攜帶、 運輸或者郵寄出境的, 必須經省級以上主管機關同意並報省級以上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審核批准。海關憑批准文件查驗放行。
個人需要攜帶、運輸或者郵寄前款檔案出境的, 應當提前一個月向當地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申報, 經同意並報省級以上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審核批准。海關憑批准文件檢驗放行。
❷ 誰有最新的《檔案法》和《檔案法實施辦法》,或者能夠公司我1996(前者)和1999(後者)廢止了嗎
http://ke..com/view/102861.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修正)
(1987年9月5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
根據1996年7月5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關於
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的決定》修正)
目 錄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檔案機構及其職責
第三章 檔案的管理
第四章 檔案的利用和公布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檔案的管理和收集、整理工作,有效地保護和利用檔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的檔案,是指過去和現在的國家機構、社會組織以及個人從事政治、軍事、經濟、科學、技術、文化、宗教等活動直接形成的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各種文字、圖表、聲像等不同形式的歷史記錄。
第三條 一切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公民都有保護檔案的義務。
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檔案工作的領導,把檔案事業的建設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第五條 檔案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維護檔案完整與安全,便於社會各方面的利用。
第二章 檔案機構及其職責
第六條 國家檔案行政管理部門主管全國檔案事業,對全國的檔案事業實行統籌規劃,組織協調,統一制度,監督和指導。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檔案行政管理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檔案事業,並對本行政區域內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檔案工作實行監督和指導。
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指定人員負責保管本機關的檔案,並對所屬單位的檔案工作實行監督和指導。
第七條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檔案機構或者檔案工作人員,負責保管本單位的檔案,並對所屬機構的檔案工作實行監督和指導。
第八條 中央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各類檔案館,是集中管理檔案的文化事業機構,負責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各分管范圍內的檔案。
第九條 檔案工作人員應當忠於職守,遵守紀律,具備專業知識。檔案的收集、整理、保護和提供利用等方面成績顯著的單位或者個人,由各級人民政府給予獎勵。
第三章 檔案的管理
第十條 對國家規定的應當立卷歸檔的材料,必須按照規定,定期向本單位檔案機構或者檔案工作人員移交,集中管理,任何個人不得據為己有。國家規定不得歸檔的材料,禁止擅自歸檔。
第十一條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必須按照國家規定,定期向檔案館移交檔案。
第十二條 博物館、圖書館、紀念館等單位保存的文物、圖書資料同時是檔案的,可以按照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由上述單位自行管理。檔案館與上述單位應當在檔案的利用方面互相協作。
第十三條 各級各類檔案館,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檔案機構,應當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便於對檔案的利用;配置必要的設施,確保檔案的安全;採用先進技術,實現檔案管理的現代化。
第十四條 保密檔案的管理和利用,密級的變更和解密,必須按照國家有關保密的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第十五條 鑒定檔案保存價值的原則、保管期限的標准以及銷毀檔案的程序和辦法,由國家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制定。禁止擅自銷毀檔案。
第十六條 集體所有的和個人所有的對國家和社會具有保存價值的或者應當保密的檔案,檔案所有者應當妥善保管。對於保管條件惡劣或者其他原因被認為可能導致檔案嚴重損毀和不安全的,國家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有權採取代為保管等確保檔案完整和安全的措施;必要時,可以收購或者征購。
前款所列檔案,檔案所有者可以向國家檔案館寄存或者出賣;向國家檔案館以外的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出賣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批准。嚴禁倒賣牟利,嚴禁賣給或者贈送給外國人。向國家捐贈檔案的,檔案館應當予以獎勵。
第十七條 禁止出賣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
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資產轉讓時,轉讓有關檔案的具體辦法由國家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制定。
檔案復製件的交換、轉讓和出賣,按照國家規定辦理。
第十八條 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和本法第十六條規定的檔案以及這些檔案的復製件,禁
止私自攜運出境。
第四章 檔案的利用和公布
第十九條 國家檔案館保管的檔案,一般應當自形成之日起滿三十年向社會開放。經濟、科學、技術、文化等類檔案向社會開放的期限,可以少於三十年,涉及國家安全或者重大
利益以及其他到期不宜開放的檔案向社會開放的期限,可以多於三十年,具體期限由國家檔
案行政管理部門制訂,報國務院批准施行。
檔案館應當定期公布開放檔案的目錄,並為檔案的利用創造條件,簡化手續,提供方便。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和組織持有合法證明,可以利用已經開放的檔案。
第二十條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以及公民根據經濟建設、國防建設、教學科研和其他各項工作的需要,可以按照有關規定,利用檔案館未開放的檔案以及有關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保存的檔案。利用未開放檔案的辦法,由國家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和有關主管部門規定。
第二十一條 向檔案館移交、捐贈、寄存檔案的單位和個人,對其檔案享有優先利用權,並可對其檔案中不宜向社會開放的部分提出限制利用的意見,檔案館應當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
第二十二條 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由國家授權的檔案館或者有關機關公布;未經檔案館或者有關機關同意,任何組織和個人無權公布。所有的和個人所有的檔案,檔案的所有者有權公布,但必須遵守國家有關規定,不得損害國家安全和利益,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
第二十三條 各級各類檔案館應當配備研究人員,加強對檔案的研究整理,有計劃地組織編輯出版檔案材料,在不同范圍內發行。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四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有關主管部門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或者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損毀、丟失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
(二)擅自提供、抄錄、公布、銷毀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
(三)塗改、偽造檔案的;
(四)違反本法第十六條、第十七條規定,擅自出賣或者轉讓檔案的;
(五)倒賣檔案牟利或者將檔案賣給、贈送給外國人的;
(六)違反本法第十條、第十一條規定,不按規定歸檔或者不按期移交檔案的;
(七)明知所保存的檔案面臨危險而不採取措施,造成檔案損失的;
(八)檔案工作人員玩忽職守,造成檔案損失的。在利用檔案館的檔案中,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違法行為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給予警告,可以並處罰款;造成損失的,責令賠償損失。企業事業組織或者個人有第一款第四項、第五項違法行為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給予警告,可以並處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並可以依照本法第
十六條的規定征購所出賣或者贈送的檔案。
第二十五條 攜運禁止出境的檔案或者其復製件出境的,由海關予以沒收,可以並處罰
款;並將沒收的檔案或者其復製件移交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 則
第二十六條 本法實施辦法,由國家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制定,報國務院批准後施行。
第二十七條 本法自1988年1月1日起施行。
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的決定
(1996年7月5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通過
1996年7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七十一號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決定
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作如下修改:
一、第十六條第二款修改為:「前款所列檔案,檔案所有者可以向國家檔案館寄存或者出賣;向國家檔案館以外的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出賣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批准。嚴禁倒賣牟利,嚴禁賣給或者贈送給外國人。」
二、第十七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資產轉
讓時,轉讓有關檔案的具體辦法由國家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制定。」
三、第十九條第二款修改為:「檔案館應當定期公布開放檔案的
目錄,並為檔案的利用創造條件,簡化手續,提供方便。」
四、第二十四條修改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有關主管部門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或者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損毀、丟失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
(二)擅自提供、抄錄、公布、銷毀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
(三)塗改、偽造檔案的;
(四)違反本法第十六條、第十七條規定,擅自出賣或者轉讓檔案的;
(五)倒賣檔案牟利或者將檔案賣給、贈送給外國人的;
(六)違反本法第十條、第十一條規定,不按規定歸檔或者不按期移交檔案的;
(七)明知所保存的檔案面臨危險而不採取措施,造成檔案損失的;
(八)檔案工作人員玩忽職守,造成檔案損失的。
「在利用檔案館的檔案中,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違法行為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給予警告,可以並處罰款;造成損失的,責令賠償損失。
「企業事業組織或者個人有第一款第四項、第五項違法行為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給予警告,可以並處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並可以依照本法第十六條的規定征購所出賣或者贈送的檔案。」
五、增加一條作為第二十五條:「攜運禁止出境的檔案或者其復製件出境的,由海關予以沒收,可以並處罰款;並將沒收的檔案或者其復製件移交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根據本決定作相應的修正,重新公布。
❸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實施的檔案行政處罰項目共()項
(一)警告;
(二)罰款;
(三)沒收違法所得。
❹ 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屬於法規嗎
看頒發的主體是不是國務院 如果是就是行政法規
❺ 人事檔案管理有哪些法規依據
我的人事檔案被遺失了,事業編制,遺失檔案的單位會承擔那些責任
❻ 竣工驗收完成以後,為了完善檔案資料,乙方需向甲方提供那些資料。
第一條 承諾書依據: 為了加強工程項目竣工檔案的管理,確保竣工檔案完整、
准確、及時歸檔,以滿足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需要。根據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辦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和杭政(85)266號《杭州市城建檔案管理辦法》(試行)有關規定,甲乙雙方就竣工檔案移交事宜簽訂承諾書如下。
第二條 移交范圍和要求: 移交范圍包括工程總投資在50萬元以上(包括
50萬元)或建設主體和承重結構變動的裝修工程。列入移交范圍的竣工檔案應是原件,並做到齊全、完整和准確。
第三條 移交時間: 工程竣工檔案(除竣工決算外)應在工程項目竣工驗收
合格之日起十五天內完成移交。竣工決算應在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六個月內完成移交。
第四條 甲方責任:
1、工程項目在市城建檔案館登記時,甲方應提供城建檔案管理有關法規文件,工程在建過程中根據乙方要求對工程竣工檔案工作進行現場指導和監督。 2、甲方在收到乙方檔案竣工驗收通知後3個工作日內應組織竣工檔案驗收工作,並提出檔案驗收意見。竣工檔案由甲方接收進館。同時出具「城建檔案移交書」。
3、竣工檔案驗收不合格的,甲方應協助乙方進行整改。 第五條 乙方責任:
1、項目登記後,乙方應確定一名負責人分管城建檔案工作,根據工程規模配備——名專兼職城建檔案人員負責檔案資料的收集、保管、整理和移交工作,城建檔案工作人員應持證上崗,同時制定相應管理制度,集中統一管理工程竣工檔案。
2、工程項目正式竣工驗收前,乙方應提前通知甲方對工程竣工檔案進行驗收。工程項目正式竣工驗收時,應通知甲方參加並簽署檔案驗收意見。 3、工程項目因故延期或停建緩建,乙方應及時(最遲不超過計劃竣工日期)以書面形式通知甲方,並根據甲方要求做好檔案資料的保管工作。
❼ 檔案法 檔案法實施辦法 賦予行政管理部門哪些行政處罰權
《檔案法》
第二十四條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有關主管部門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或者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損毀、丟失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
(二)擅自提供、抄錄、公布、銷毀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
(三)塗改、偽造檔案的;
(四)違反本法第十六條、第十七條規定,擅自出賣或者轉讓檔案的;
(五)倒賣檔案牟利或者將檔案賣給、贈送給外國人的;
(六)違反本法第十條、第十一條規定,不按規定歸檔或者不按期移交檔案的;
(七)明知所保存的檔案面臨危險而不採取措施,造成檔案損失的;
(八)檔案工作人員玩忽職守,造成檔案損失的。
在利用檔案館的檔案中,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違法行為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給予警告,可以並處罰款;造成損失的,責令賠償損失。
企業事業組織或者個人有第一款第四項、第五項違法行為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給予警告,可以並處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並可以依照本法第十六條的規定征購所出賣或者贈送的檔案。
第二十五條攜運禁止出境的檔案或者其復製件出境的,由海關予以沒收,可以並處罰款;並將沒收的檔案或者其復製件移交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所以,法條中提到的行政處罰權種類包括: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
❽ 工程竣工後,乙方給出了工程結算表,那麼甲方驗收後,會發一個什麼表給乙方
第一條承諾書依據:為了加強工程項目竣工檔案的管理,確保竣工檔案完整、准確、及時歸檔,以滿足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需要。根據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和杭政(85)266號《杭州市城建檔案管理法》(試行)有關規定,甲乙雙方就竣工檔案移交事宜簽訂承諾書如下。第二條移交范圍和要求:移交范圍包括工程總投資在50萬元以上(包括50萬元)或建設主體和承重結構變動的裝修工程。列入移交范圍的竣工檔案應是原件,並做到齊全、完整和准確。第三條移交時間:工程竣工檔案(除竣工決算外)應在工程項目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十五天內完成移交。竣工決算應在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六個月內完成移交。第四條甲方責任:1、工程項目在市城建檔案館登記時,甲方應提供城建檔案管理有關法規文件,工程在建過程中根據乙方要求對工程竣工檔案工作進行現場指導和監督。2、甲方在收到乙方檔案竣工驗收通知後3個工作日內應組織竣工檔案驗收工作,並提出檔案驗收意見。竣工檔案由甲方接收進館。同時出具「城建檔案移交書」。3、竣工檔案驗收不合格的,甲方應協助乙方進行整改。第五條乙方責任:1、項目登記後,乙方應確定一名負責人分管城建檔案工作,根據工程規模配備——名專兼職城建檔案人員負責檔案資料的收集、保管、整理和移交工作,城建檔案工作人員應持證上崗,同時制定相應管理制度,集中統一管理工程竣工檔案。2、工程項目正式竣工驗收前,乙方應提前通知甲方對工程竣工檔案進行驗收。工程項目正式竣工驗收時,應通知甲方參加並簽署檔案驗收意見。3、工程項目因故延期或停建緩建,乙方應及時(最遲不超過計劃竣工日期)以書面形式通知甲方,並根據甲方要求做好檔案資料的保管工作。
❾ 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何時開始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
1990年10月24日國務院批准 1990年11月19日國家檔案局令第1號發布
第三十三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