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乳製品法規

乳製品法規

發布時間: 2022-01-08 20:46:37

① 國家發改委規定的乳製品加工行業准入條件

乳製品工業產業政策
作者: (2008-6-2 13:48)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目 錄
前 言
第 一 章 政策目標
第 二 章 產業布局
第 三 章 行業准入
第 四 章 奶源供應
第 五 章 技術與裝備
第 六 章 投資融資
第 七 章 產品結構
第 八 章 質量安全
第 九 章 組織結構
第 十 章 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
第 十一 章 乳製品消費
第 十二 章 其 它
附 件 名詞解釋
前 言
牛乳被譽為營養價值最接近於完善的食物,人均乳製品消費量是衡量一個國家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指標之一。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對增加乳製品消費給予高度重視,加以引導和鼓勵。在我國,乳製品逐漸成為人民生活必需食品。改革開放特別是近幾年以來,我國奶牛養殖業和乳製品工業發展迅速,奶牛存欄、奶類產量、乳製品產量成倍增長,乳製品消費穩步提高,成為僅次於印度、美國的世界第三大牛奶生產國。
乳製品工業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增長最快的重要產業之一,也是推動第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重要戰略產業。發展乳製品工業,對於改善城鄉居民膳食結構、提高國民身體素質、豐富城鄉市場、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優化農村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很大推動作用;對於帶動畜牧業和食品機械、包裝、現代物流等相關產業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我國乳製品工業正處在由數量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的關鍵時期,在迅猛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較多問題,如產業布局不合理,重復建設嚴重,加工能力過剩;養殖水平低,企業與奶農關系不協調,原料乳供應不穩定;有效需求不足,消費結構失衡,市場競爭失序;質量保證體系不健全等。
為了貫徹《國務院關於促進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全面構建競爭有序、發展協調、增長持續、循環節約的現代乳製品工業,保障我國食物安全,強壯民族體質,帶動農民增收,提升我國乳製品工業在國際的地位和競爭能力。根據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要求,結合相關法律法規,特製定本產業政策。
第一章 政策目標
第一條 通過政策的制定,建立確保行業有序發展的乳製品工業新機制,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乳製品工業。
第二條發展奶類生產,提高乳製品產量。到2012年,全國人均奶類佔有量達到42千克。到2010年,乳製品產量達到2350萬噸,其中:干乳製品產量達到300萬噸;液體乳製品產量達到2050萬噸。到2012年,乳製品產量達到2800萬噸,其中干乳製品產量達到350萬噸,液體乳產量達到2450萬噸。
第三條控制加工規模,有序發展。嚴格控制乳製品加工項目的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避免生產能力嚴重過剩和設備大量閑置,避免惡性競爭和資源浪費,加工產能控制在合理規模範圍之內,與奶源供應、市場需求相適應。到2012年,乳製品加工能力利用率在75%以上。
第四條 整合加工資源,提升產業水平。積極引導企業通過兼並、重組,形成以市場為導向的合理經營規模,培育一批年銷售收入超過20億元的骨幹企業。豐富產品品種,適應市場需求,提高產品質量,保證乳品安全。
第五條合理布局,協調發展。優化全國奶業布局,堅持扶優汰劣的原則,繼續發揮華北、東北、西北以及大中城市的資源優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合理配置原料和加工產能,促進奶源基地與加工企業協調發展;適度鼓勵具有地方特色的奶源基地建設及乳製品開發,逐步擴大加工能力,提高乳製品自給率,大力發展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技術,提高企業環境績效。
第六條 有效利用外資,大力發展乳製品工業。繼續堅持利用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促進自主創新、結構調整、提升質量,提高競爭力。鼓勵採用先進技術和現代管理理念,積極推進技術裝備的自主化進程。
第七條 規范投融資行為和市場秩序,建立公平的競爭環境。
第二章 產業布局
第八條乳製品工業布局應充分發揮奶業傳統優勢地區的資源,調整優化東北、華北、西北重點產區的布局,加快淘汰布局不合理、規模小、技術落後的產能;南方地區根據當地實際條件,逐步擴大乳製品工業規模;大城市郊區奶業要加快乳製品工業的現代化步伐。形成特色鮮明、布局合理、協調發展的乳製品工業新格局。
第九條東北乳製品工業區,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和內蒙古四省區,農區、農牧結合的乳業發展區,屬我國乳製品工業的主要基地。重點發展乳粉、乾酪、奶油、超高溫滅菌乳等,根據市場需要適當發展巴氏殺菌乳、酸乳等產品。嚴格控制建設同質化、低檔次的加工項目,鼓勵建設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項目。對於規模小,技術落後,資源消耗高的企業加快關、停、並、轉。
第十條 華北乳製品工業區,包括河北、山西、河南、山東四省,主要是都市與基地結合型乳業產區。重點發展乳粉、乾酪、超高溫滅菌乳、巴氏殺菌乳、酸乳等。合理控制加工項目建設,淘汰部分產能低、能耗大的乳品設備和規模小、技術落後的企業。
第十一條西北乳製品工業區,包括新疆、甘肅、青海、陝西、寧夏、西藏6個省(區),是農區、半農半牧區奶業發展區。根據市場需求主要發展便於貯藏和長途運輸的乳粉、乾酪、奶油、乾酪素等乳製品,適度發展超高溫滅菌乳、酸乳、巴氏殺菌乳等產品,合理控制加工項目建設,鼓勵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乳製品。
第十二條南方乳製品工業區,包括湖北、湖南、江蘇、浙江、福建、安徽、江西、廣東、廣西、海南、雲南、貴州、四川等13個省區,奶牛飼養數量少,奶類產量低,乳製品加工業基礎薄弱。主要產品以巴氏殺菌乳、乾酪、酸乳為主,適當發展煉乳、超高溫滅菌乳、乳粉等乳製品,根據奶源發展的情況和分布,合理布局乳製品加工企業。鼓勵開發水牛奶加工項目,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乳製品。
第十三條大城市郊區乳製品工業區,主要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和重慶等,奶牛養殖現代化水平高、是引領我國乳製品消費潮流的主要區域。乳製品加工企業屬於都市型乳業,支持乳品加工科技的研究與產業升級,鼓勵新型乳製品的開發,產品結構應以巴氏殺菌乳、酸乳等低溫產品為主,適當發展乾酪、奶油、功能性乳製品。該區域要率先實現乳業現代化,保障城市市場供給,促進城鄉經濟和諧發展。原則上不再布局新的加工項目。
第三章 行業准入
第十四條 規范乳製品行業投資行為,防止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引導生產企業合理布局,有效利用資源,保護環境,促進乳製品加工與原料乳生產協調發展,實行嚴格的行業准入制度。環保和能源消耗達到國家相關標准。
進入乳製品行業的企業須達到《乳製品加工行業准入條件》規定的要求,對與《乳製品加工行業准入條件》不一致或新增加的規定,以《乳製品工業產業政策》為准。
第十五條 項目建設實行核准制,按照《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執行。
第十六條進入乳製品工業的出資人必須具有穩定的奶源基地,經濟實力和抗風險能力強,管理經驗豐富,信譽好,社會責任感強。應當符合以下條件:現有凈資產不得低於擬建乳製品項目所需資本金的2倍,總資產不得低於擬建項目所需總投資的3倍,資產負債率不得高於70%,連續3年盈利;省級或省級以上金融機構評定的貸款信用等級須達到AA級以上;具有良好的社會形象,遵紀守法。
第十七條乳製品工業發展要實現規模經濟,突出起始規模。北方、大城市郊區乳製品工業區新建和擴建乳粉項目日處理原料乳能力(兩班)須達到300噸及以上;新建液態乳項目日處理原料乳能力(兩班)須達到500噸及以上,擴建液態乳項目日處理原料乳能力(兩班)須達到300噸及以上;南方乳製品工業區新建液態乳項目日處理原料乳能力(兩班)須達到200噸及以上,擴建液態乳項目日處理原料乳能力(兩班)須達到100噸及以上。鼓勵企業通過資產重組、兼並等方式,合理擴大生產規模。
第十八條以生鮮乳為原料的乳製品加工項目必須具有與之相匹配的奶源基地和機械化擠奶站。新建乳製品加工項目已有原料乳數量(自建牧場或投資參股小區)不低於加工規模的30%,擴建項目已有原料乳數量(自建牧場或投資參股小區)不低於原有加工能力的75%。液體乳生產企業所用原料乳全部使用奶源基地的生鮮牛(羊)乳,配方粉生產企業所用原料50%以上為奶源基地所生產的生鮮牛(羊)乳。
第十九條 新建乳製品加工項目須嚴格執行國家及行業相關標准,並與周圍已有乳製品加工企業距離北方地區在100 公里以上,南方地區在60公里以上。
第二十條 增強全行業節約意識,鼓勵企業採用先進節能、節水技術,大力開發和推廣應用節水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改造、淘汰能耗高的技術與裝備,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企業能源消耗及水消耗應低於以下指標:
第二十一條 乳製品加工企業生產須具有與所生產產品相適應的技術文件和工藝文件;執行質量保證體系工藝文件規定;所採用工藝先進、適用,能夠保證生產的產品達到或超過國家標准。
第二十二條 企業必須具備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及標准規定的安全生產條件,並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項目安全設施、環保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建設、施工和投入使用。企業必須配備勞動保護和工業衛生設施。
第二十三條 各級投資主管部門會同相關部門負責對所屬乳製品生產企業執行本政策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四章 奶源供應
第二十四條優化現有奶牛養殖模式,鼓勵發展奶牛適度規模養殖和標准化體系建設,提高奶牛養殖現代化水平,支持奶牛良種繁育體系,奶牛高效飼養以及奶牛疫病防疫,實用技術推廣和技術培訓配套服務體系建設,規范原料乳收購秩序,構建優質高效、布局合理、安全環保的奶源供應體系。
第二十五條東北乳製品加工區重點發展奶牛大戶(家庭牧場)、規范化養殖小區、適度規模的奶牛場,同時建設一批高標準的現代化奶牛場;華北乳製品加工區重點發展專業化養殖場和規模化小區,擴大養殖規模,提高集約度;南方乳製品加工區重點發展與當地氣候特徵相適應的奶畜品種,支持水牛奶奶源基地建設;大城市郊區乳製品加工區原料乳基地建設要以規模化、標准養殖為主攻方向,重點開展養殖場的環境污染治理工作。
第二十六條 對於所收購的原料乳質量執行國家相關標准,不得收購未經檢疫奶畜產的乳,患病奶畜產的乳,含抗生素乳與變質乳。對於違反上述規定的,依法予以處罰。
第二十七條 加緊制定原料乳收購管理規定,加強奶站建設,提升奶站管理水平,堅決打擊多級倒手販賣原料奶現象,確保奶源供應。
第二十八條 鼓勵乳製品加工企業通過訂單收購、建立風險基金、返還利潤、參股入股等多種形式,與奶農結成穩定的產銷關系和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原料乳的計價及預測體系,定期公布原料奶價格。逐步建立原料乳質量第三方檢測制度與體系。
第二十九條 鼓勵乳製品加工企業創建、參股建設規模化奶牛場、奶牛養殖小區。支持奶戶聯合,發展多種形式的規模化奶牛場和奶牛合作社。到2010年,原料乳產量達到5000萬噸;到2012年,原料乳產量達到6000萬噸。
第五章 技術與裝備
第三十條堅持引進和自主研發相結合的原則,鼓勵創新,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適用技術和裝備。重視國家及企業乳品技術與工程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等平台建設;繼續開展乳製品關鍵共性技術研究、集成與示範;促進乳品裝備自主化,提高乳製品製造技術與裝備製造水平。
第三十一條加大乳製品產業科技創新投入,積極推進建立企業為主體,科研院所為支撐,市場為導向,產品為核心,產學研結合的乳業技術創新體系,國家科技主管部門組織相關部門,科研院所和企業,依託重大工程和國家科技計劃,開展乳業領域的重大科技攻關活動,鼓勵乳業科技創新型人才培養。
第三十二條乳品加工關鍵技術重點發展膜分離技術、生物技術(包括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和生化工程等)、冷殺菌技術、檢測技術、流變學分析技術和冷凍乾燥技術、乾酪加工技術及乳清綜合利用技術、直投發酵劑生產技術。支持乳製品質量安全控制關鍵技術和乳製品中非乳成分檢測技術的研究與開發。
第三十三條乳製品加工裝備重點研發日處理原料乳500噸以上的大型乳粉生產設備,低溫噴霧乾燥設備,日處理100噸原料乳的乾酪生產設備、膜過濾設備、節約型多效設備、奶油分離設備、滅菌及無菌灌裝成套設備,乳清處理設備及榨乳成套設備等。研發原料和成品快速檢測、生產過程在線檢測和無損傷檢測的方法和設備。到2012年榨乳成套設備、牛乳前處理設備自主化率達到85%以上,無菌罐裝設備自主化率達到60%以上。
第三十四條 乳製品包裝材料重點開發紙塑復合無菌包裝、多層共擠高阻隔性復合材料、可持續性綠色包裝材料。
第三十五條加快現有加工能力結構調整步伐,淘汰乳粉生產中單效濃縮設備,蒸發量小於250千克/小時的噴霧乾燥塔,淘汰生產能力在200千克/小時以下的手動及半自動液體乳灌裝設備,3年淘汰加工規模為日處理原料乳能力(兩班)20噸以下的濃縮、噴霧乾燥等設施。
第六章 投資融資
第三十六條奶業發展重點省區應根據國家乳製品工業產業政策,結合地方實際情況制定中長期乳製品發展思路,其內容必須符合國家乳製品工業產業政策的總體要求。年銷售收入20億以上的大型乳製品企業集團應根據國家乳製品工業產業政策研究。
第三十七條 鼓勵國內企業兼並、收購和重組國內乳製品企業和裝備製造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發生上述行為應按照國家有關外商投資的法律法規及規章的規定辦理。
第三十八條 加大投資監管,對違規核准、擅自更改核准內容等行為,撤銷項目法人投資項目的資格,並追究相關當事人的行政責任。
第三十九條 支持具備條件的乳製品企業通過公開發行股票和發行企業債券等方式籌集資金。國內金融機構特別是政策性銀行應優先給予國內大型骨幹乳製品企業及特色乳製品建設項目融資支持。對違規項目,金融機構不得提供任何形式信貸支持。
第七章 產品結構
第四十條 適應市場需求,豐富產品品種,形成多樣化的乳製品產品結構。
第四十一條 逐步改善以液體乳為主的產品單一局面,鼓勵發展適合不同消費者需要的功能性產品、乾酪等,鼓勵開發特色含乳食品。
第四十二條 積極發展高品質、市場需求量大的乳製品,以滿足高端市場的需求。如脫脂乳粉、乳清粉的生產。延長乳品加工產業鏈,根據市場需求開發乳蛋白、乳糖等精深加工產品。
第八章 質量安全
乳生產、收購、加工、銷售等環節的全程式控制制,加強質量安全生產許可認證,確保乳製品安全。
第四十四條 奶畜飼養與管理、原料乳生產收購過程、乳製品加工過程及乳製品質量應執行國家及行業相關標准。
第四十五條修訂生鮮牛乳收購標准、部分乳製品產品標准,制定乾酪、乳清粉、奶油製品等產品標准,建立完善的乳製品標准體系。普及機械化擠奶,減少生產環節的污染。加強奶站管理,加快制定擠奶站、收奶站設計規范、擠奶和收奶操作規程。到2012年,主要產區機械化擠奶率達到80%以上。
第四十六條 鼓勵企業採用GMP、HACCP、GAP等國際先進的管理體系,建立產品質量追溯和責任追究體系,保證產品質量安全。
第九章 組織結構
第四十七條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行業組織形式,改變乳製品企業數量多、規模小的局面,形成大型企業突出、中小企業比例合理的行業組織結構。堅持股權多元化,防止惡意並購,避免行業壟斷。
第四十八條 支持國內企業通過兼並、聯合、重組和擴建等形式,通過幾年努力培育一批年銷售收入超過20億元,具有先進水平、跨地區、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乳製品企業集團。
第四十九條在新建大型乳製品生產企業的同時,加快整合現有乳製品生產企業,中小型乳製品企業要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在確保奶源全部消化的基礎上關停規模小、技術落後、質量差、資源消耗高的乳製品生產企業,到2010年減少落後產能250萬噸,2012年減少600萬噸。
第十章 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
第五十條 貫徹執行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干意見》,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提高土地資源、飼料資源、水資源及能源等使用效率,轉變增長方式,建設資源節約型乳製品工業。
第五十一條 執行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節約集約使用土地。嚴格執行國土資源部《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規定。
第五十二條 降低包裝材料消耗,節約社會資源。提倡乳製品包裝多樣化,鼓勵企業使用能夠回收的、循環使用的、環保的、節能的包裝材料,減少包材的使用量,合理包裝。
第五十三條嚴格執行國家和地方相關環境保護、污染治理及清潔生產等法律法規和標准,加大環境保護執法力度,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增強乳製品工業的環境保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健全環境監管機制,完善污染治理措施,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建設環境友好型乳製品工業。
第五十四條 奶源基地要加強環境治理,國家支持養殖場配套建設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和資源綜合利用設施,提高環境保護水平。
第五十五條 新建、擴建乳製品項目企業和奶源基地建設應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奶源基地建設必須配套建設養殖場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和資源的綜合利用設
第十一章 乳製品消費
第五十六條 按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積極倡導乳製品消費,在全社會建立乳製品消費意識,積極開發適合市場的乳製品,擴大消費群體,提高乳製品的消費量。鼓勵綠色包裝,加強包裝廢物的回收利用。
第五十七條 通過多形式、多途徑在全社會廣泛宣傳和大力普及奶類營養知識,提高公益性宣傳力度,培養國民乳製品消費習慣,引導城鄉居民擴大消費。
第五十八條 加大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推廣力度,完善學生飲用奶定點生產企業扶持政策,研究通過對學生奶產品實行增值稅退稅返還、對貧困家庭學生進行學生奶實物補貼等措施,擴大學生飲用奶覆蓋范圍。
第五十九條 進一步擴大現有的乳製品主要消費區域,提高城市居民的乳製品消費量,積極開拓中小城市和農村消費市場;鼓勵企業加強新產品開發滿足不同群體的消費需求。完善乳製品物流配送體系。
第十二章 其 它
第六十條 維護國內公平市場秩序,加強基礎信息的統計,建立乳製品工業預警機制,制止不正當市場競爭,避免行業大起大落。
第六十一條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支持企業培養和吸引科技創新人才以及高級管理人才,全面提高企業職工素質。
第六十二條 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協調服務維權自律的職責,當好企業與政府的橋梁,加強行業發展問題的分析與研究,反映行業發展情況,提出行業發展建議。
第六十三條 本政策涉及的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標准等如有修訂,按修訂後的規定執行。
第六十四條 本政策自發布之日起實施,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負責解釋。
附件:名詞解釋
乳製品:包括以生鮮牛(羊)乳及其製品為主要原料,經加工製成的產品。包括:液體乳類(殺菌乳、滅菌乳、酸牛乳、配方乳);乳粉類(全脂乳粉、脫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和調味乳粉、嬰幼兒配方乳粉、其它配方乳粉);煉乳類?熑?脂無糖煉乳、全脂加糖煉乳、調味/調制煉乳、配方煉乳 ;乳脂肪類(稀奶油、奶油、無水奶油);乾酪類(原乾酪、再制乾酪);其它乳製品類(乾酪素、乳糖、乳清粉等)。
殺菌乳:原料乳經過巴氏殺菌處理製成的產品,經巴氏殺菌後,原料乳中的蛋白質及大部分維生素基本無損,但是沒有百分之百地殺死所有微生物,殺菌乳對保存環境要求嚴格,需低溫冷藏保存,保質期為1-3天。
產品,原料乳中的微生物全部被殺死,滅菌乳不需冷藏,常溫下保質期長達幾個月。
配方乳粉:針對不同人群的營養需要,以生乳或乳粉為原料,去除了乳中的某些營養物質或強化了某些營養物質?熞部贍芏?者兼而有之 ,經加工乾燥而成的乳製品,配方乳粉的種類包括嬰兒乳粉,老年奶粉及其他特殊人群需要的乳粉。
乾酪:以乳、稀奶油、部分脫脂乳或這些產品的混合物為原料,經殺菌、凝乳、分離乳清而製成的產品。
乾酪素:利用脫脂乳為原料,在酶或酸的作用下生成的酪蛋白聚凝物,經洗滌、脫水、粉碎、乾燥加工而製成的產品。
乳清粉:將乾酪或乾酪素生產過程中排出的乳清經乾燥加工而製成的產品。

② 乳製品廠設計規范屬於法律法規或產業政策嗎

屬於,乳製品屬於食品,製作加工食品必須依照製作食品相關國標跟食品安全法相關法律設計製造加工,並且製作的工具跟流程以及廠房建設都要符合國家對於食品加工的標准來進行

③ 國家對進口奶粉牛奶等乳製品有哪些資質要求

一、經營單位需要資質:

1、經營食品營業執照;

2、食品衛生許可證。

二、進口前需要提供證明/許可文件:

1、***原產地證書;

2、生產國***衛生證書;

3、生產商成分列表;

4、生產商產品檢驗報告;

5、產品在其國家(地區)注冊和批准銷售的證明;

6、原包裝標簽樣張一份,中英文標簽樣張三份;

7、需要檢疫生產商***檢疫證書。

(3)乳製品法規擴展閱讀

「自2014年4月1日起,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的中文標簽必須在入境前已直接印製在最小銷售包裝上,不得在境內加貼。產品包裝上無中文標簽或者中文標簽不符合中國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一律按不合格產品做退貨或銷毀處理。」

記者從國家質檢總局早前發布的《關於加強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管理的公告》中看到,國家對進口奶粉,尤其是進口嬰幼兒奶粉的各項新規在接下來的兩三個月將正式實施。

除了對中文標簽、標識的新規定外,業內認為對行業影響最大的是,「境外生產企業注冊制」。據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新規定,「自2014年5月1日起,未經注冊的境外生產企業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不允許進口。」

④ 關於乳酪產品出台的法律法規

乳酪(其中的一類也叫乾酪)是一種發酵的牛奶製品
找了半天才找到這幾個。應該乳製品類的法律都適用於乳酪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國家發酵乳製品安全技術法規
企業生產乳製品許可條件審查細則
乳製品企業生產技術管理規則
乳製品工業產業政策
剛下了一個PPT關於乳製品法律的,你郵箱給我可以給你發過去。還有,加點分吧~~

⑤ 乳製品工業產業政策的第三章 行業准入

第十三條 規范乳製品行業投資行為,防止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新建和改(擴)建項目要符合準入條件要求。
第十四條 項目建設實行核准制,按照《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執行。
第十五條 進入乳製品工業的出資人必須具有穩定可控的奶源基地,經濟實力和抗風險能力強,管理經驗豐富,信譽好,社會責任感強。應當符合以下條件:現有凈資產不得低於擬建乳製品項目所需資本金的2倍,總資產不得低於擬建項目所需總投資的3倍,資產負債率不得高於70%,連續3年盈利;省級或省級以上金融機構評定的貸款信用等級須達到AA級以上;具有良好的社會形象,遵紀守法。
第十六條 乳製品工業發展要實現規模經濟,突出起始規模。鼓勵企業通過資產重組、兼並等方式,合理擴大生產規模。第八、九、十、十二條列舉省區市新建和改(擴)建乳粉項目日處理生鮮乳能力(兩班)須達到300噸及以上;新建液態乳項目日處理生鮮乳能力(兩班)須達到500噸及以上,改(擴)建液態乳項目日處理生鮮乳能力(兩班)須達到300噸及以上。第十一條列舉省區新建和改(擴)建乳粉項目日處理生鮮乳能力(兩班)須達到100噸及以上;新建液態乳項目日處理生鮮乳能力(兩班)須達到200噸及以上,改(擴)建液態乳項目日處理生鮮乳能力(兩班)須達到100噸及以上。氂牛乳、水牛乳、山羊乳等地方特色乳製品建設項目不受上述准入規模限制。
第十七條 新建乳製品加工項目已有穩定可控的奶源基地產生鮮乳數量不低於加工能力的40%,改(擴)建項目不低於原有加工能力的75%。液態乳生產企業所用生鮮乳100%使用穩定可控奶源基地產的生鮮乳,配方粉生產企業所用原料50%以上為穩定可控奶源基地產的生鮮乳。
第十八條 新建乳製品加工項目須嚴格執行國家及行業相關標准,並與周圍已有乳製品加工企業距離北方地區(第八、九、十、十二條列舉省區市)在100公里以上,南方地區(第十一條列舉省區)在60公里以上。氂牛乳、水牛乳、山羊乳等地方特色乳製品建設項目不受上述距離的限制。
第十九條 增強全行業節約意識,鼓勵企業採用先進節能、節水技術,大力開發和推廣應用節水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改造、淘汰能耗高的技術與裝備,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企業能源消耗及水消耗應低於以下指標: 產品類別 標煤
噸/噸 電
度/噸 水
噸/噸 巴氏殺菌乳 0.10 60 5.5 滅 菌 乳 0.10 110 5.5 酸 牛 乳 0.20 90 10.0 乳 粉 1.50 450 35.0 脫脂乳粉 1.80 800 70.0 煉 乳 0.60 200 10.0 第二十條 新建或改(擴)建乳製品加工項目(企業)要整體布局合理,各功能區域劃分明確。項目建設須執行《乳製品廠設計規范》(QB6006)、《乳製品企業良好生產規范》(GB12693)、《食品企業通用衛生規范》(GB14881)、《乳品設備安全衛生》(GB12073)、《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GB5749)及國家衛生、質檢等部門的相關規定。乳製品加工企業生產須具有與所生產產品相適應的技術文件和工藝文件;執行質量保證體系工藝文件規定;所採用工藝先進、適用,能夠保證生產的產品符合國家標准。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添加配料、添加劑、營養強化劑等應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
第二十一條 企業必須具備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及標准規定的安全生產條件,並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項目安全設施、環保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企業必須配備勞動保護和工業衛生設施。
第二十二條 新建加工項目(企業)選址須在交通方便、有充足水源的地區;環境功能符合食品加工環境要求,周圍3公里范圍內沒有粉塵、有害氣體、放射性物質和其它擴散型污染源,沒有昆蟲大量孳生的潛在場所等污染源;合理設置防護距離,有效防止廢水、廢氣排放對周邊環境保護目標的不良影響。
第二十三條 新建或改(擴)建乳製品加工項目(企業)必須符合上述准入條件,項目核准按照國務院關於固定資產投資的有關規定執行。核准生效前,城鄉規劃部門不辦理規劃許可手續;國土資源部門不辦理用地批准手續;金融機構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電力部門不予以供電。
第二十四條 經核準的新建或改(擴)建加工項目(企業)投產前,須經省級及以上相關部門進行投產檢查驗收。檢查驗收合格後,相關部門核發生產許可證等資質證明,企業方可投入產品生產和銷售。
新建或改(擴)建加工項目(企業)投產前經檢查未達到准入條件要求的,工業主管部門責令建設單位限期完善有關建設內容。不符合環保要求的,環保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整改;對土地取得不合法、用地批准手續不完備的,不得辦理土地登記、發放土地使用權證書,並依法予以查處。對未按照規定的條件和土地使用合同約定使用土地的,要按照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
第二十五條 已建加工項目(企業)應達到准入條件中關於工藝與裝備、產品質量、能耗及水耗、環境衛生與保護、安全和社會責任的要求。未達到上述要求的要限期整改,整改限期截至2010年底前。已建項目(企業)整改後由各省、市、自治區工業主管部門確認並將企業名單上報工業和信息化部。逾期仍未達到准入條件規定的,金融機構停止提供信貸支持,電力部門依法停止供電,質檢部門依法注銷生產許可證,環保部門依法吊銷排污許可證。被依法責令關閉的企業要限期到工商部門辦理變更或注銷登記。

⑥ 影響我國食品行業發展的國內政策和法律法規主要有哪些

為確保食品行業健康、穩定、安全生產與流通,國家食葯總局及原國家質檢總局頒布實施一系列食品相關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

包裝資源回收利用暫行管理辦法

進出口食品包裝容器包裝材料檢驗監管規定

食品容器及包裝材料衛生標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

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用助劑使用標准

食品標識管理規定

衛生標准管理辦法

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用
偏氯乙烯-氯乙烯共聚樹脂的衛生要求與檢驗方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食品衛生管理辦法 (試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實施細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強制檢定的工作計量器具檢定管理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

產品質量國家抽查監督管理辦法

產品質量檢驗機構計量認證管理辦法

關於加強市場商品質量、標准化、計量監督管理工作的公告

關於深入貫徹實施《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規定》的通知

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向國外衛生注冊管理規定

商品條碼管理辦法

國務院關於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

國家商檢局關於下發《免驗商品生產企業考核條件(試行)的通知》

國家商檢局關於發布《進出口商品檢驗樣品管理辦法》的通知

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

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規定

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試行條例

查處食品標簽違法行為規定

計量監督員管理辦法

進出口商品抽查檢驗管理辦法

部分商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

食品標識管理規定

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管理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邊防檢查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實施條例

集裝箱檢驗辦法

進出口商品封識管理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實施細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食品生產企業通用衛生規范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乳製品良好生產規范

⑦ 食品安全法規定乳製品倉庫溫度要求多少度

得分哪一類乳製品,如果是常溫儲存的牛奶那就是常溫就可以,如果是低溫儲存的牛奶一般在0到4攝氏度,還有奶粉也是需要常溫儲存的。有些乳酪是需要冷凍保存的,就得零下18攝氏度的冷庫

⑧ 誰能提供一份乳製品安全管理制度

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保證乳品質量安全,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促進奶業健康發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乳品,是指生鮮乳和乳製品。
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適用本條例;法律對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條奶畜養殖者、生鮮乳收購者、乳製品生產企業和銷售者對其生產、收購、運輸、銷售的乳品質量安全負責,是乳品質量安全的第一責任者。
第四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負總責。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負責奶畜飼養以及生鮮乳生產環節、收購環節的監督管理。縣級以上質量監督檢驗檢疫部門負責乳製品生產環節和乳品進出口環節的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乳製品銷售環節的監督管理。縣級以上食品葯品監督部門負責乳製品餐飲服務環節的監督管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依照職權負責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的綜合協調、組織查處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的其他工作。
第五條發生乳品質量安全事故,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及時報告、處理;造成嚴重後果或者惡劣影響的,對有關人民政府、有關部門負有領導責任的負責人依法追究責任。
第六條生鮮乳和乳製品應當符合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准。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准由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組織制定,並根據風險監測和風險評估的結果及時組織修訂。
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准應當包括乳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農葯殘留、獸葯殘留、重金屬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限量規定,乳品生產經營過程的衛生要求,通用的乳品檢驗方法與規程,與乳品安全有關的質量要求,以及其他需要制定為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準的內容。
制定嬰幼兒奶粉的質量安全國家標准應當充分考慮嬰幼兒身體特點和生長發育需要,保證嬰幼兒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成分。
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應當根據疾病信息和監督管理部門的監督管理信息等,對發現添加或者可能添加到乳品中的非食品用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立即組織進行風險評估,採取相應的監測、檢測和監督措施。
第七條禁止在生鮮乳生產、收購、貯存、運輸、銷售過程中添加任何物質。
禁止在乳製品生產過程中添加非食品用化學物質或者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
第八條國務院畜牧獸醫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發展改革部門、工業和信息化部門、商務部門,制定全國奶業發展規劃,加強奶源基地建設,完善服務體系,促進奶業健康發展。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全國奶業發展規劃,合理確定本行政區域內奶畜養殖規模,科學安排生鮮乳的生產、收購布局。
第九條有關行業協會應當加強行業自律,推動行業誠信建設,引導、規范奶畜養殖者、生鮮乳收購者、乳製品生產企業和銷售者依法生產經營。

第二章奶畜養殖

第十條國家採取有效措施,鼓勵、引導、扶持奶畜養殖者提高生鮮乳質量安全水平。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在本級財政預算內安排支持奶業發展資金,並鼓勵對奶畜養殖者、奶農專業生產合作社等給予信貸支持。
國家建立奶畜政策性保險制度,對參保奶畜養殖者給予保費補助。
第十一條畜牧獸醫技術推廣機構應當向奶畜養殖者提供養殖技術培訓、良種推廣、疫病防治等服務。
國家鼓勵乳製品生產企業和其他相關生產經營者為奶畜養殖者提供所需的服務。
第十二條設立奶畜養殖場、養殖小區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符合所在地人民政府確定的本行政區域奶畜養殖規模;
(二)有與其養殖規模相適應的場所和配套設施;
(三)有為其服務的畜牧獸醫技術人員;
(四)具備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規定的防疫條件;
(五)有對奶畜糞便、廢水和其他固體廢物進行綜合利用的沼氣池等設施或者其他無害化處理設施;
(六)有生鮮乳生產、銷售、運輸管理制度;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奶畜養殖場、養殖小區開辦者應當將養殖場、養殖小區的名稱、養殖地址、奶畜品種和養殖規模向養殖場、養殖小區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三條奶畜養殖場應當建立養殖檔案,載明以下內容:
(一)奶畜的品種、數量、繁殖記錄、標識情況、來源和進出場日期;
(二)飼料、飼料添加劑、獸葯等投入品的來源、名稱、使用對象、時間和用量;
(三)檢疫、免疫、消毒情況;
(四)奶畜發病、死亡和無害化處理情況;
(五)生鮮乳生產、檢測、銷售情況;
(六)國務院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內容。
奶畜養殖小區開辦者應當逐步建立養殖檔案。
第十四條從事奶畜養殖,不得使用國家禁用的飼料、飼料添加劑、獸葯以及其他對動物和人體具有直接或者潛在危害的物質。
禁止銷售在規定用葯期和休葯期內的奶畜產的生鮮乳。
第十五條奶畜養殖者應當確保奶畜符合國務院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規定的健康標准,並確保奶畜接受強制免疫。
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應當對奶畜的健康情況進行定期檢測;經檢測不符合健康標準的,應當立即隔離、治療或者做無害化處理。
第十六條奶畜養殖者應當做好奶畜和養殖場所的動物防疫工作,發現奶畜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應當立即報告,停止生鮮乳生產,並採取隔離等控制措施,防止疫病擴散。
奶畜養殖者對奶畜養殖過程中的排泄物、廢棄物應當及時清運、處理。
第十七條奶畜養殖者應當遵守國務院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制定的生鮮乳生產技術規程。直接從事擠奶工作的人員應當持有有效的健康證明。
奶畜養殖者對擠奶設施、生鮮乳貯存設施等應當及時清洗、消毒,避免對生鮮乳造成污染。
第十八條生鮮乳應當冷藏。超過2小時未冷藏的生鮮乳,不得銷售。

第三章生鮮乳收購

第十九條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畜牧獸醫主管部門應當根據當地奶源分布情況,按照方便奶畜養殖者、促進規模化養殖的原則,對生鮮乳收購站的建設進行科學規劃和合理布局。必要時,可以實行生鮮乳集中定點收購。
國家鼓勵乳製品生產企業按照規劃布局,自行建設生鮮乳收購站或者收購原有生鮮乳收購站。
第二十條生鮮乳收購站應當由取得工商登記的乳製品生產企業、奶畜養殖場、奶農專業生產合作社開辦,並具備下列條件,取得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畜牧獸醫主管部門頒發的生鮮乳收購許可證:
(一)符合生鮮乳收購站建設規劃布局;
(二)有符合環保和衛生要求的收購場所;
(三)有與收奶量相適應的冷卻、冷藏、保鮮設施和低溫運輸設備;
(四)有與檢測項目相適應的化驗、計量、檢測儀器設備;
(五)有經培訓合格並持有有效健康證明的從業人員;
(六)有衛生管理和質量安全保障制度。
生鮮乳收購許可證有效期2年;生鮮乳收購站不再辦理工商登記。
禁止其他單位或者個人開辦生鮮乳收購站。禁止其他單位或者個人收購生鮮乳。
國家對生鮮乳收購站給予扶持和補貼,提高其機械化擠奶和生鮮乳冷藏運輸能力。
第二十一條生鮮乳收購站應當及時對擠奶設施、生鮮乳貯存運輸設施等進行清洗、消毒,避免對生鮮乳造成污染。
生鮮乳收購站應當按照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准對收購的生鮮乳進行常規檢測。檢測費用不得向奶畜養殖者收取。
生鮮乳收購站應當保持生鮮乳的質量。
第二十二條生鮮乳收購站應當建立生鮮乳收購、銷售和檢測記錄。生鮮乳收購、銷售和檢測記錄應當包括畜主姓名、單次收購量、生鮮乳檢測結果、銷售去向等內容,並保存2年。
第二十三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生鮮乳價格的監控和通報,及時發布市場供求信息和價格信息。必要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立由價格、畜牧獸醫等部門以及行業協會、乳製品生產企業、生鮮乳收購者、奶畜養殖者代表組成的生鮮乳價格協調委員會,確定生鮮乳交易參考價格,供購銷雙方簽訂合同時參考。
生鮮乳購銷雙方應當簽訂書面合同。生鮮乳購銷合同示範文本由國務院畜牧獸醫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制定並公布。
第二十四條禁止收購下列生鮮乳:
(一)經檢測不符合健康標准或者未經檢疫合格的奶畜產的;
(二)奶畜產犢7日內的初乳,但以初乳為原料從事乳製品生產的除外;
(三)在規定用葯期和休葯期內的奶畜產的;
(四)其他不符合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準的。
對前款規定的生鮮乳,經檢測無誤後,應當予以銷毀或者採取其他無害化處理措施。
第二十五條貯存生鮮乳的容器,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標准,在擠奶後2小時內應當降溫至0-4℃。
生鮮乳運輸車輛應當取得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畜牧獸醫主管部門核發的生鮮乳准運證明,並隨車攜帶生鮮乳交接單。交接單應當載明生鮮乳收購站的名稱、生鮮乳數量、交接時間,並由生鮮乳收購站經手人、押運員、司機、收奶員簽字。
生鮮乳交接單一式兩份,分別由生鮮乳收購站和乳品生產者保存,保存時間2年。准運證明和交接單式樣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制定。
第二十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體系建設,配備相應的人員和設備,確保監測能力與監測任務相適應。
第二十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畜牧獸醫主管部門應當加強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工作,制定並組織實施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計劃,對生鮮乳進行監督抽查,並按照法定許可權及時公布監督抽查結果。
監測抽查不得向被抽查人收取任何費用,所需費用由同級財政列支。

第四章乳製品生產

第二十八條從事乳製品生產活動,應當具備下列條件,取得所在地質量監督部門頒發的食品生產許可證:
(一)符合國家奶業產業政策;
(二)廠房的選址和設計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三)有與所生產的乳製品品種和數量相適應的生產、包裝和檢測設備;
(四)有相應的專業技術人員和質量檢驗人員;
(五)有符合環保要求的廢水、廢氣、垃圾等污染物的處理設施;
(六)有經培訓合格並持有有效健康證明的從業人員;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質量監督部門對乳製品生產企業頒發食品生產許可證,應當徵求所在地工業行業管理部門的意見。
未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乳製品生產。
第二十九條乳製品生產企業應當建立質量管理制度,採取質量安全管理措施,對乳製品生產實施從原料進廠到成品出廠的全過程質量控制,保證產品質量安全。
第三十條乳製品生產企業應當符合良好生產規范要求。國家鼓勵乳製品生產企業實施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體系,提高乳製品安全管理水平。生產嬰幼兒奶粉的企業應當實施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體系。
對通過良好生產規范、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體系認證的乳製品生產企業,認證機構應當依法實施跟蹤調查;對不再符合認證要求的企業,應當依法撤銷認證,並及時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第三十一條乳製品生產企業應當建立生鮮乳進貨查驗制度,逐批檢測收購的生鮮乳,如實記錄質量檢測情況、供貨者的名稱以及聯系方式、進貨日期等內容,並查驗運輸車輛生鮮乳交接單。查驗記錄和生鮮乳交接單應當保存2年。乳製品生產企業不得向未取得生鮮乳收購許可證的單位和個人購進生鮮乳。
乳製品生產企業不得購進獸葯等化學物質殘留超標,或者含有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致病性的寄生蟲和微生物、生物毒素以及其他不符合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準的生鮮乳。
第三十二條生產乳製品使用的生鮮乳、輔料、添加劑等,應當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准。
生產的乳製品應當經過巴氏殺菌、高溫殺菌、超高溫殺菌或者其他有效方式殺菌。
生產發酵乳製品的菌種應當純良、無害,定期鑒定,防止雜菌污染。
生產嬰幼兒奶粉應當保證嬰幼兒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成分,不得添加任何可能危害嬰幼兒身體健康和生長發育的物質。
第三十三條乳製品的包裝應當有標簽。標簽應當如實標明產品名稱、規格、凈含量、生產日期,成分或者配料表,生產企業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保質期,產品標准代號,貯存條件,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的化學通用名稱,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法律、行政法規或者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准規定必須標明的其他事項。
使用奶粉、黃油、乳清粉等原料加工的液態奶,應當在包裝上註明;使用復原乳作為原料生產液態奶的,應當標明「復原乳」字樣,並在產品配料中如實標明復原乳所含原料及比例。
嬰幼兒奶粉標簽還應當標明主要營養成分及其含量,詳細說明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第三十四條出廠的乳製品應當符合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准。
乳製品生產企業應當對出廠的乳製品逐批檢驗,並保存檢驗報告,留取樣品。檢驗內容應當包括乳製品的感官指標、理化指標、衛生指標和乳製品中使用的添加劑、穩定劑以及酸奶中使用的菌種等;嬰幼兒奶粉在出廠前還應當檢測營養成分。對檢驗合格的乳製品應當標識檢驗合格證號;檢驗不合格的不得出廠。檢驗報告應當保存2年。
第三十五條乳製品生產企業應當如實記錄銷售的乳製品名稱、數量、生產日期、生產批號、檢驗合格證號、購貨者名稱及其聯系方式、銷售日期等。
第三十六條乳製品生產企業發現其生產的乳製品不符合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准、存在危害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危險或者可能危害嬰幼兒身體健康或者生長發育的,應當立即停止生產,報告有關主管部門,告知銷售者、消費者,召回已經出廠、上市銷售的乳製品,並記錄召回情況。
乳製品生產企業對召回的乳製品應當採取銷毀、無害化處理等措施,防止其再次流入市場。

第五章乳製品銷售

第三十七條從事乳製品銷售應當按照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的有關規定,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領取有關證照。
第三十八條乳製品銷售者應當建立並執行進貨查驗制度,審驗供貨商的經營資格,驗明乳製品合格證明和產品標識,並建立乳製品進貨台賬,如實記錄乳製品的名稱、規格、數量、供貨商及其聯系方式、進貨時間等內容。從事乳製品批發業務的銷售企業應當建立乳製品銷售台賬,如實記錄批發的乳製品的品種、規格、數量、流向等內容。進貨台賬和銷售台賬保存期限不得少於2年。
第三十九條乳製品銷售者應當採取措施,保持所銷售乳製品的質量。
銷售需要低溫保存的乳製品的,應當配備冷藏設備或者採取冷藏措施。
第四十條禁止購進、銷售無質量合格證明、無標簽或者標簽殘缺不清的乳製品。
禁止購進、銷售過期、變質或者不符合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準的乳製品。
第四十一條乳製品銷售者不得偽造產地,不得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不得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
第四十二條對不符合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准、存在危害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或者可能危害嬰幼兒身體健康和生長發育的乳製品,銷售者應當立即停止銷售,追回已經售出的乳製品,並記錄追回情況。
乳製品銷售者自行發現其銷售的乳製品有前款規定情況的,還應當立即報告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等有關部門,通知乳製品生產企業。
第四十三條乳製品銷售者應當向消費者提供購貨憑證,履行不合格乳製品的更換、退貨等義務。
乳製品銷售者依照前款規定履行更換、退貨等義務後,屬於乳製品生產企業或者供貨商的責任的,銷售者可以向乳製品生產企業或者供貨商追償。
第四十四條進口的乳品應當按照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准進行檢驗;尚未制定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準的,可以參照國家有關部門指定的國外有關標准進行檢驗。
第四十五條出口乳品的生產者、銷售者應當保證其出口乳品符合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準的同時還符合進口國家(地區)的標准或者合同要求。

第六章監督檢查

第四十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畜牧獸醫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奶畜飼養以及生鮮乳生產環節、收購環節的監督檢查。縣級以上質量監督檢驗檢疫部門應當加強對乳製品生產環節和乳品進出口環節的監督檢查。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乳製品銷售環節的監督檢查。縣級以上食品葯品監督部門應當加強對乳製品餐飲服務環節的監督管理。監督檢查部門之間,監督檢查部門與其他有關部門之間,應當及時通報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信息。
畜牧獸醫、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門應當定期開展監督抽查,並記錄監督抽查的情況和處理結果。需要對乳品進行抽樣檢查的,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所需費用由同級財政列支。
第四十七條畜牧獸醫、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門在依據各自職責進行監督檢查時,行使下列職權:
(一)實施現場檢查;
(二)向有關人員調查、了解有關情況;
(三)查閱、復制有關合同、票據、賬簿、檢驗報告等資料;
(四)查封、扣押有證據證明不符合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準的乳品以及違法使用的生鮮乳、輔料、添加劑;
(五)查封涉嫌違法從事乳品生產經營活動的場所,扣押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職權。
第四十八條縣級以上質量監督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監督檢查中,對不符合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准、存在危害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危險或者可能危害嬰幼兒身體健康和生長發育的乳製品,責令並監督生產企業召回、銷售者停止銷售。
第四十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生鮮乳購銷過程中壓級壓價、價格欺詐、價格串通等不正當價格行為的監督檢查。
第五十條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質量監督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建立乳品生產經營者違法行為記錄,及時提供給中國人民銀行,由中國人民銀行納入企業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
第五十一條省級以上人民政府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質量監督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據各自職責,公布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信息。有關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及時向同級衛生主管部門通報乳品質量安全事故信息;乳品質量安全重大事故信息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公布。
第五十二條有關監督管理部門發現奶畜養殖者、生鮮乳收購者、乳製品生產企業和銷售者涉嫌犯罪的,應當及時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第五十三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向畜牧獸醫、衛生、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葯品監督等部門舉報乳品生產經營中的違法行為。畜牧獸醫、衛生、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葯品監督等部門應當公布本單位的電子郵件地址和舉報電話;對接到的舉報,應當完整地記錄、保存。
接到舉報的部門對屬於本部門職責范圍內的事項,應當及時依法處理,對於實名舉報,應當及時答復;對不屬於本部門職責范圍內的事項,應當及時移交有權處理的部門,有權處理的部門應當立即處理,不得推諉。

第七章法律責任

第五十四條生鮮乳收購者、乳製品生產企業在生鮮乳收購、乳製品生產過程中,加入非食品用化學物質或者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並由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照;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質量監督部門依據各自職責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生產的乳品,以及相關的工具、設備等物品,並處違法乳品貨值金額15倍以上30倍以下罰款,由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照。
第五十五條生產、銷售不符合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準的乳品,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條的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並由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照;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質量監督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據各自職責沒收違法所得、違法乳品和相關的工具、設備等物品,並處違法乳品貨值金額10倍以上20倍以下罰款,由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照。
第五十六條乳製品生產企業違反本條例第三十六條的規定,對不符合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准、存在危害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或者可能危害嬰幼兒身體健康和生長發育的乳製品,不停止生產、不召回的,由質量監督部門責令停止生產、召回;拒不停止生產、拒不召回的,沒收其違法所得、違法乳製品和相關的工具、設備等物品,並處違法乳製品貨值金額15倍以上30倍以下罰款,由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照。
第五十七條乳製品銷售者違反本條例第四十二條的規定,對不符合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准、存在危害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或者可能危害嬰幼兒身體健康和生長發育的乳製品,不停止銷售、不追回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銷售、追回;拒不停止銷售、拒不追回的,沒收其違法所得、違法乳製品和相關的工具、設備等物品,並處違法乳製品貨值金額15倍以上30倍以下罰款,由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照。
第五十八條違反本條例規定,在嬰幼兒奶粉生產過程中,加入非食品用化學物質或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的,或者生產、銷售的嬰幼兒奶粉營養成分不足、不符合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準的,依照本條例規定,從重處罰。
第五十九條奶畜養殖者、生鮮乳收購者、乳製品生產企業和銷售者在發生乳品質量安全事故後未報告、處置的,由畜牧獸醫、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葯品監督等部門依據各自職責,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毀滅有關證據的,責令停產停業,並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造成嚴重後果的,由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獸醫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收購的生鮮乳和相關的設備、設施等物品,並處違法乳品貨值金額5倍以上10倍以下罰款;有許可證照的,由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照:
(一)未取得生鮮乳收購許可證收購生鮮乳的;
(二)生鮮乳收購站取得生鮮乳收購許可證後,不再符合許可條件繼續從事生鮮乳收購的;
(三)生鮮乳收購站收購本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禁止收購的生鮮乳的。
第六十一條乳製品生產企業和銷售者未取得許可證,或者取得許可證後不按照法定條件、法定要求從事生產銷售活動的,由縣級以上地方質量監督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國務院關於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處罰。
第六十二條畜牧獸醫、衛生、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門,不履行本條例規定職責、造成後果的,或者濫用職權、有其他瀆職行為的,由監察機關或者任免機關對其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大過或者降級的處分;造成嚴重後果的,給予撤職或者開除的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八章附則

第六十三條草原牧區放牧飼養的奶畜所產的生鮮乳收購辦法,由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參照本條例另行制定。
第六十四條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⑨ 我國乳製品法律法規。近現代發展經歷了幾個階段

近代發展了很多階段,都是為了更好的去讓產品得到更好的發展與保障。

⑩ 2011年乳製品新法律法規、國家標准有哪些

一共66項,包括《生乳》(GB19301-2010)等66項新乳品安全國家標准。新的乳品安全國家標准包括乳品產品標准15項、生產規范2項、檢驗方法標准49項。可以在食品夥伴網上下載。

熱點內容
2010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05 18:21:14 瀏覽:133
行政處罰與刑法 發布:2025-07-05 16:48:45 瀏覽:743
民法典ar 發布:2025-07-05 16:24:45 瀏覽:846
勞動法對公司繳納社保規定 發布:2025-07-05 15:30:35 瀏覽:119
公司法原理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100
刑法免罪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417
xx縣信訪局法律顧問合同書 發布:2025-07-05 15:16:36 瀏覽:507
胡功群律師 發布:2025-07-05 14:44:32 瀏覽:468
部門規章公布 發布:2025-07-05 14:03:47 瀏覽:244
雙方互不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5 14:02:15 瀏覽: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