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土地規劃條例
Ⅰ 沈陽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從哪裡可以下載
為城市建設和防止建設物和道路沿線居民穩定,遼寧省內各城市暫未制定,你可以參照所在城市標准,查到外省同級城市標准參考。
Ⅱ 沈陽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法的附則
第六十二條因文物保護需要或者按照規劃要求只搬遷不拆除原建築物的,補償、補助標准按照本辦法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十三條在本市城市規劃區外國有土地上實施房屋拆遷,並需要對被拆遷人補償、安置的,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六十四條蘇家屯區、新城子區、棋盤山國際風景旅遊開發區、沈陽農業高新技術開發區、新民市、遼中縣、康平縣、法庫縣可根據本辦法的有關規定,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補償、補助標准,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執行。
第六十五條本辦法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沈陽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法》(市政府令[2003]第19號)同時廢止。
第六十六條本辦法施行前已實施拆遷的項目,按房屋拆遷許可證頒發時的拆遷規定執行。
本辦法執行過程中,國家法律、法規有關規定調整時,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執行。
Ⅲ 沈陽市集體土地房屋拆遷補償方案
沈陽市城市中心區集體土地房屋拆遷管理辦法第一條 為了加強本市城市中心區集體土地房屋拆遷管理。保證城市建設的順利實施,維護拆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凡在本市城市中心區繞城高速公路以內(468平方公里)集體土地上拆遷房屋及其附屬物的,適用本辦法。第三條市房產管理局是本市城市中心區集體土地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公室負責日常房屋拆遷工作的管理。第四條 房屋搬遷期限為拆遷公告公布之日起四十五日止。特殊情況可縮短拆遷期限。拆遷期限屆滿被拆遷人拒不搬遷的,市人民政府委託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作出限期搬遷的決定。第五條 附屬物、地上物的補償:(一) 豬舍、雞舍、廁所、溫室、院牆、倉房、 水井、永久性儲藏窖等按新建成本結合成新給 予補償;(二) 普通樹木按每棵10?0元標准補償;果樹按每棵10?0元標准補償;扦插葡萄苗按每棵一元標准給予補償。沒接果葡萄樹按每棵5 元標准補償。掛果葡萄樹按每棵15元的標准給予補償;(三) 地上農作物補償當茬損失。第六條 實行貨幣安置的,以原房屋拆除建築面積為准。按原地普通商品房平均價格計算,支付現金。 屬於租用房屋的,應扣除15%,由拆遷人支付給產權人作為產權補償。 自住房實行貨幣安置的,原房屋不再進行補償。第七條 以房屋所有權證或房屋租賃證記載的建築面積為准安置房屋。1、建築面積低於45平方米,安置的建築面積不低於45平方米;2、建築面積為45.1一一60平方米,安置的建築面積不低於60平方米;3、建築面積為60.1一一70平方米,安置的建築面積不低於70平方米;4、建築面積為70.1----90平方米,安置的建築面積不低於90平方米;5、建築面積為90.l平方米以上,雙方協商處理。第八條 自本辦法施行之日起。鄉、鎮政府發放的房屋所有權證無效。房屋所有權人應在三個月內向所在區房產局申請辦理房屋產權產籍手續。第九條 本辦法未盡事宜,按照《沈陽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及《沈陽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執行。
Ⅳ 求遼寧省阜新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 遼寧省或者沈陽市的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也可以
為了鐵路建設和防止鐵路沿線居民不穩定,又因遼寧省內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間要建設鐵路線路,暫未發布具體標准。
Ⅳ 沈陽市一九九三年拆趕管理條例國有土地是不是按戶口人數分房
不是按照人口而是按照你家的實際面積在乘以系數分房的
Ⅵ 沈陽市房屋拆遷法31號令
《沈陽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法》沈陽市人民政府2004年31號令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城市房屋拆遷管理,維護拆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建設項目順利進行,根據國務院《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凡在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城市規劃區國有土地上實施房屋拆遷,並需要對被拆遷人進行補償、安置的,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城市房屋拆遷必須符合城市規劃,有利於城市舊區改造和生態環境改善,保護文物古跡。
第四條城市房屋拆遷必須遵循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拆遷人應當按照本辦法的規定,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安置;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完成搬遷。
本辦法所稱拆遷人,是指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單位。
本辦法所稱被拆遷人,是指被拆遷房屋的所有人。
本辦法所稱房屋承租人,是指與被拆遷人有合法租賃關系的單位或個人。
第五條沈陽市房產局是本市城市房屋拆遷的管理部門,對本市城市房屋拆遷工作實施監督管理。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公室具體負責本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的日常工作。
縣(市)人民政府城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城市房屋拆遷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各有關部門應當依照本辦法的規定,互相配合,保證房屋拆遷管理工作順利進行。
市、縣(市)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負責與城市房屋拆遷有關的土地管理工作。
第二章拆遷管理
第六條城市房屋拆遷實行許可制度。拆遷房屋的單位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後,方可實施房屋拆遷。
第七條申請領取房屋拆遷許可證,應當向房屋所在地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提交下列資料:
(一)建設項目批准文件;
(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三)國有土地使用權批准文件;
(四)拆遷計劃和拆遷方案;
(五)辦理存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出具的拆遷補償安置資金證明。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15日內對申請事項進行審查;符合條件的,頒發房屋拆遷許可證。
第八條城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在發放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同時,應當將房屋拆遷許可證中載明的拆遷人、拆遷范圍、拆遷期限等事項,以房屋拆遷公告的形式予以公布。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和拆遷人應當及時向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做好宣傳、解釋工作。
第九條拆遷人應當在房屋拆遷許可證確定的拆遷范圍和拆遷期限內實施房屋拆遷。
拆遷期限由城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根據拆遷規模、拆遷項目性質確定。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建設項目拆遷期限不超過1個月,其他建設項目拆遷期限不超過3個月。
拆遷期限自拆遷公告發布之日起第15日開始計算。
拆遷人需要延長拆遷期限的,應當在拆遷期限屆滿前15日內,向城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提出延期拆遷申請,城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延期拆遷申請之日起7日內給予答復。
延長的拆遷期限由城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予以公告。
第十條拆遷期限內,拆遷人應保證尚未搬遷的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原有的供水、供電、供氣等基本生活條件。
第十一條被拆遷人未在拆遷范圍內居住的,由其代理人、房屋使用人通知被拆遷人辦理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手續;空置的房屋,由拆遷人通知被拆遷人。
首次拆遷期限屆滿,仍無法通知被拆遷人的,拆遷人應對被拆遷房屋進行勘察記錄,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提出補償安置方案,經城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核准後,可先行拆遷。
第十二條拆遷人可以自行拆遷,也可以委託取得房屋拆遷資格證書的單位實施拆遷。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不得作為拆遷人,不得接受拆遷委託。
第十三條拆遷人委託拆遷的,應當向被委託的單位出具委託書,並簽訂拆遷委託合同。拆遷人應當自拆遷委託合同簽訂之日起15日內,將拆遷委託合同報城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備案。
被委託的拆遷單位不得轉讓拆遷業務。
第十四條拆遷人應當就房屋拆遷許可證、拆遷公告、拆遷補償補助標准、拆遷工作流程、被委託拆遷人、拆除單位和評估機構及現場工作人員姓名等事項,在拆遷現場進行公示,並提供咨詢服務。
第十五條建設用地范圍確定後,建設用地范圍內的單位和個人,不得進行下列活動:
(一)新建、擴建、改建房屋;
(二)改變房屋和土地用途;
(三)租賃房屋。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根據建設單位的申請,就前款所列事項,書面通知有關部門暫停辦理相關手續。暫停辦理的書面通知應當載明暫停期限。暫停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年;拆遷人需要延長暫停期限的,必須經城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批准,延長暫停期限不得超過1年。
第十六條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應當按照本辦法的規定,就補償方式、補償金額、安置房屋的地點和面積、搬遷期限、搬遷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違約責任等,訂立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第十七條拆遷租賃住宅房屋,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拆遷人應當與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分別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一)拆遷執行政府規定租金標准公有住宅房屋,且被拆遷人選擇貨幣補償的;
(二)拆遷執行政府規定租金標准私有住宅房屋的;
(三)拆遷落實國家私房政策帶戶返還住宅房屋的。
第十八條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或拆遷人、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在拆遷期限內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經當事人申請,由城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裁決;城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是被拆遷人的,由同級人民政府裁決。
裁決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裁決。
第十九條拆遷當事人申請行政裁決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組織當事人調解。經調解,達成一致意見的,出具裁決終結書;達不成一致意見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作出書面裁決。
第二十條拆遷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以自裁決書送達之日起3個月內向房屋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訴。
拆遷人按照本辦法規定已經對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給予貨幣補償或者提供拆遷安置用房、周轉房的,訴訟期間不停止拆遷的執行。
第二十一條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簽訂後,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搬遷期限內拒絕搬遷的,拆遷人可以依法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訴。訴訟期間,拆遷人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先予執行。
第二十二條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裁決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未搬遷的,由房屋所在地的市、縣(市)人民政府責成有關部門實施行政強制拆遷,或者由城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拆遷。
實施強制拆遷前,拆遷人應當就被拆除房屋的有關事項,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
第二十三條實施行政強制拆遷前,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邀請有關管理部門、拆遷當事人代表以及具有社會公信力的代表等,對強制拆遷的依據、程序、補償安置標準的測算依據等內容,進行聽證。
第二十四條拆遷人對所有權、使用權有爭議的房屋實施拆遷時,應當提出補償、安置方案,報城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審核同意後實施拆遷。拆遷前,拆遷人應當就被拆除房屋的有關事項,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
第二十五條拆遷中涉及軍事設施、教堂、寺廟、文物古跡以及外國駐沈領事館房屋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
第二十六條尚未完成拆遷補償安置的建設項目轉讓的,應當經城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同意,原拆遷補償協議中有關權利、義務隨之轉移給受讓人。項目轉讓人和受讓人應當書面通知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並自轉讓合同簽訂之日起30日內予以公告。
第二十七條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無房產產籍房屋使用人到公安、民政、勞動、教育、衛生、郵政、電信、電業等部門申請辦理因拆遷需要辦理的相關手續,相關部門應予辦理。
第二十八條拆遷涉及的中、小學生,可以在原學校或拆遷後戶口所在地學校就讀,學校不得收取擇校費或以非本學區學生為由收取其他費用。
第二十九條城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與拆遷人、出具拆遷補償安置資金存款證明的金融機構簽訂拆遷補償安置資金使用監管協議。拆遷補償安置資金,應當存入拆遷人在金融機構開設的專用賬戶。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拆遷補償安置資金使用的監管,保證拆遷補償安置資金全部用於房屋拆遷補償安置。
第三十條城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健全房屋拆遷檔案管理制度,加強對房屋拆遷檔案資料的管理。拆遷人和被委託的拆遷單位應當按照規定,建立房屋拆遷檔案,並向城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報送有關資料。
第三章拆遷補償與安置
第三十一條拆遷人應當按照本辦法規定,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安置。
拆遷違章建築和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不予補償;拆遷未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按照該建築重置價格結合剩餘使用期限予以補償。
第三十二條房屋拆遷補償方式可以實行貨幣補償,也可以實行產權調換。除本辦法另有規定外,被拆遷人有權選擇補償方式。
房屋拆遷實行貨幣補償的,貨幣補償的金額,根據被拆遷房屋的區位、用途、建築面積等因素,以房地產市場評估價格確定。
房屋拆遷實行產權調換的,拆遷人、被拆遷人應當按照本辦法規定,計算被拆遷房屋的貨幣補償金額和所調換房屋的價格,結清產權調換差價。
拆遷非公益事業房屋的附屬物,不作產權調換,由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
第三十三條拆遷租賃房屋,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解除租賃關系的,或者被拆遷人對房屋承租人進行安置的,拆遷人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就解除租賃關系不能達成協議的,拆遷人應當對被拆遷人實行房屋產權調換,但本辦法第四十條規定的情形除外。
第三十四條拆遷樓房住宅實行貨幣補償的,貨幣補償金額按照下列公式計算:
(一)自有自住房屋所有人貨幣補償金額=被拆遷房屋建築面積×被拆遷房屋房地產市場評估單價+補貼面積×被拆遷房屋房地產市場評估單價×40%。
(二)執行政府規定租金標准房屋承租人貨幣補償金額=被拆遷房屋建築面積×被拆遷房屋房地產市場評估單價×80%+補貼面積×被拆遷房屋房地產市場評估單價×40%。
第三十五條拆遷樓房住宅房地產市場評估單價低於政府規定的樓房住宅拆遷補償保障單價的,按照政府規定的樓房住宅拆遷補償保障單價計算補償金額。
政府規定的樓房住宅拆遷補償保障單價按照被拆遷房屋所在區域上一年度存量住宅房屋房地產市場平均交易價格結合樓房的樓層、朝向等因素確定。
第三十六條拆遷自有自住平房住宅實行貨幣補償的,房地產市場評估金額達不到按照下列公式計算的補償金額的,由拆遷人按照下列公式計算的補償金額給予補償,但本辦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第一項規定的情形除外。
自有自住房屋所有人貨幣補償金額=被拆遷房屋建築面積×政府規定的平房住宅拆遷補償保障單價+補貼面積×政府規定的平房住宅拆遷補償保障單價×40%。
政府規定的平房住宅拆遷補償保障單價按照房屋所在區域上一年度存量住宅房屋房地產市場平均交易價格確定。
第三十七條拆遷執行政府規定租金標准平房住宅實行貨幣補償的,承租人貨幣補償金額=被拆遷房屋建築面積×政府規定的平房住宅拆遷補償保障單價×80%+補貼面積×政府規定的平房住宅拆遷補償保障單價×40%。
第三十八條拆遷建築面積低於45平方米的住宅房屋,給予面積補貼,補貼面積=45平方米-被拆遷房屋建築面積。
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在本市城市規劃區內利用住宅房屋出租營利的,只能享受一處房屋面積補貼。
第三十九條被拆遷住宅房屋的區域劃分、政府規定的住宅房屋拆遷補償保障單價,由城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定期公布。
被拆遷住宅房屋的區域劃分參照我市住宅用地級別的區域劃分級別和上一年度存量住宅房屋房地產市場平均交易價格水平確定。
各類區域上一年度存量住宅房屋房地產市場平均交易價格的確定是以該區域上一年度存量住宅房屋交易實例成交價格總額除以該區域上一年度存量住宅房屋交易實例成交面積總額而計算出的建築面積每平方米交易單價。
第四十條拆遷執行政府規定租金標準的私有房屋和落實私房政策帶戶返還房屋的,原租賃關系終止。
對被拆遷人按照房地產市場評估價格給予貨幣補償。
對執行政府規定租金標準的私有住宅房屋承租人,按照本辦法第三十四條、第三十七條規定的標准給予貨幣補償;對落實私房政策帶戶返還住宅房屋承租人,按照本辦法第三十四條、第三十六條規定的自有自住房屋所有人的貨幣補償金額與拆遷當時按房改政策計算應交納的購房款之間的差額給予貨幣補償。
對非住宅房屋承租人按照被拆遷房屋的房地產市場評估價格的60%給予補償。
第四十一條拆遷執行政府規定租金標準的公有房屋,被拆遷人選擇貨幣補償的,雙方的租賃關系終止,按照下列方式進行補償:
(一)拆遷住宅房屋的,拆遷人應當按照拆遷當時以房改政策計算所有人應得售房款的數額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對房屋承租人按照本辦法第三十四條、第三十六條規定的自有自住房屋所有人的貨幣補償金額與拆遷當時按房改政策計算應交納的購房款之間的差額給予補償。
(二)拆遷非住宅房屋的,對被拆遷人按照被拆遷房屋房地產市場評估價格的40%給予補償;對房屋承租人按照被拆遷房屋的房地產市場評估價格的60%給予補償。
第四十二條拆遷按照房改政策購買的部分產權住宅房屋,購買人應當按照拆遷當時的房改政策,補足產權差價,取得完全產權後,由拆遷人按照本辦法第三十四條、第三十六條規定的相應情形給予補償、安置。
第四十三條拆遷人應當委託具有相應資質的房地產評估機構對被拆遷房屋進行評估,受委託的評估機構由拆遷當事人共同確定。
第四十四條拆遷人或被拆遷人對評估報告有疑問的,可以向評估機構咨詢。評估機構應當向其解釋拆遷補償評估的依據、原則、程序、參數選取和評估結果產生的過程。
第四十五條拆遷當事人對評估結果有異議的,可以向原評估機構申請復核評估,也可以另行委託房地產評估機構評估。
評估機構應當自收到書面復核評估申請之日起5日內給予答復。評估結果改變的,應當重新出具評估報告;評估結果沒有改變的,出具書面通知。
第四十六條拆遷當事人對原評估機構的復核結果有異議或者另行委託評估的結果與原評估結果有差異,且協商達不成一致意見的,可以向房屋拆遷房地產評估專家委員會進行技術鑒定,鑒定結論作為拆遷補償依據。
房屋拆遷房地產評估專家委員會由資深專職注冊房地產估價師及房地產、城市規劃、法律等方面專家組成,對拆遷估價進行技術指導,受理拆遷估價技術鑒定。
第四十七條拆遷住宅房屋,拆遷人應當承擔下列費用:
(一)被拆遷房屋使用人每戶一次性搬家補助費400元。
(二)被拆遷房屋使用人實行產權調換自行解決過渡用房的,在過渡期限內,由拆遷人每戶每月按照被拆遷房屋建築面積每平方米12元標准支付臨時過渡補助費,每月最低不少於400元,最高不超過600元。實行貨幣補償的,按照上述規定標准一次性支付4個月的臨時過渡補助費。
(三)利用住宅從事生產經營的,按從業人數每人一次性發給拆遷補助費800元。
(四)電話、有線電視等設施需要遷移的,發放一次性恢復補償費。
本條規定的各項補助費標准,按照市場變化,由市政府適時調整,並予以公布。
第四十八條拆遷非住宅房屋實行貨幣補償的,按照房地產市場評估價格給予補償,並由拆遷人承擔下列補償費用:
(一)無法恢復使用設備按重置價格結合成新計算的補償費;
(二)貨物運輸費和設備拆裝費;
(三)恢復供水、供電、供熱、供氣、排水、通訊等原生產規模的配套設施費;
(四)按照本辦法第四十九條第一項規定的標准給予3個月的臨時安置補助費。
第四十九條拆遷非住宅房屋實行產權調換的,除按本辦法第四十八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的規定補償外,拆遷人還應當承擔下列費用:
(一)對因拆遷而停產停業企業職工,給予過渡期間補助費,標准為:拆遷商場、商店、門市部、門點等坐落於沿街並直接用於經營的商業用房,按照被拆遷房屋建築面積每月每平方米50元給予補助;拆遷辦公用房、倉儲用房、生產廠房、車庫等非商業用房,按照被拆遷房屋建築面積每月每平方米25元給予補助;利用場地從事生產經營的,按照土地面積每月每平方米10元給予補助。
(二)每年按該企業前兩年稅後利潤總額的20%給予貨幣補償。
第五十條被拆遷房屋按照房屋的使用用途給予補償、安置。房屋的使用用途以房屋所有權證記載為准;沒有記載的以房屋產籍記載為准。
對於經過批准,改變公有住宅房屋設計使用用途,並按照房改政策購買完全產權的房屋,按照非住宅給予補償、安置。
第五十一條房屋建築面積以房屋所有權證或房屋租賃證記載為准。沒有記載或有異議的,拆遷當事人可在拆遷期限內向房產管理部門書面申請核實。以房產管理部門核實的建築面積為准。
第五十二條拆遷具有一個房屋所有權證或一個房屋租賃證的連脊連棟平房時,有與之相對應的單獨戶口,房屋具備獨立生活條件並按自然間獨立生活的,可分戶處理。
第五十三條城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代管的房屋需要拆遷的,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必須經公證機關公證,並辦理證據保全。
第五十四條對於在拆遷范圍內,居住在符合規定條件的無房產產籍房屋內的最低收入保障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由拆遷人給予補助。具體規定條件、補助標准、操作程序由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制定。
第五十五條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符合補助條件的無房產產籍房屋使用人屬於最低收入保障家庭和低收入家庭,可優先購買政府補貼住房;無能力購買政府補貼住房的最低收入保障家庭,可取得住房租賃補貼或承租廉租住房,具體辦法由市政府有關部門另行制定。
第四章罰則
第五十六條對違反本辦法規定,未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擅自實施拆遷的,由城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責令停止拆遷;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給予警告,並處以已經拆遷房屋建築面積每平方米20元以上50元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七條對違反本辦法規定,拆遷人以非法手段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由城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吊銷房屋拆遷許可證;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處以拆遷補償安置金1%以上3%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八條對違反本辦法規定,拆遷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城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責令停止拆遷;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給予警告,處以拆遷補償安置金3%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城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吊銷房屋拆遷許可證。
(一)未按房屋拆遷許可證確定的拆遷范圍實施房屋拆遷的;
(二)委託不具有拆遷資格的單位實施拆遷的;
(三)擅自延長拆遷期限的。
第五十九條在拆遷期限內,拆遷人採取停止供水、供電、供氣等手段,逼迫被拆遷人、承租人搬遷的,由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責令拆遷人恢復,並處以3萬元罰款。
第六十條對違反本辦法規定,接受委託的拆遷單位轉讓拆遷業務的,由城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合同約定的拆遷服務費25%以上50%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一條城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違反本辦法規定核發房屋拆遷許可證和其他批准文件的,核發房屋拆遷許可證和其他批准文件後不履行監督管理職責的,或對違法行為不予查處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章附則
第六十二條因文物保護需要或者按照規劃要求只搬遷不拆除原建築物的,補償、補助標准按照本辦法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十三條在本市城市規劃區外國有土地上實施房屋拆遷,並需要對被拆遷人補償、安置的,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六十四條蘇家屯區、新城子區、棋盤山國際風景旅遊開發區、沈陽農業高新技術開發區、新民市、遼中縣、康平縣、法庫縣可根據本辦法的有關規定,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補償、補助標准,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執行。
第六十五條本辦法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沈陽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法》(市政府令[2003]第19號)同時廢止。
第六十六條本辦法施行前已實施拆遷的項目,按房屋拆遷許可證頒發時的拆遷規定執行。
本辦法執行過程中,國家法律、法規有關規定調整時,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執行。
Ⅶ 2007年或``2006 最近 遼寧省沈陽市的征地補償標准
我國確定征地補償標准
國土資源部日前發布《關於完善征地補償安置制度的指導意見》,確定了征地補償標准。指導意見強調,要保護被征地農民合法權益,以維護社會穩定。
國土資源部有關負責人介紹,過去,各地往往按地塊來測算年產值,並由此確定年產值倍數。這就帶來同地不同價的問題,不僅不好操作,而且容易使被征地農民心理失衡。
基本農田補償執行最高標准
指導意見明確,省級國土資源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省域內各縣(市)耕地的最低統一年產值標准,報省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執行。制定統一年產值標准時,綜合考慮被徵收耕地的類型、質量、農民對土地的投入、農產品價格、農用地等級等因素。
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統一年產值倍數,應按照保證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的原則,在法律規定范圍內確定;按法定的統一年產值倍數計算的征地補償安置費用,不能使被征地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不足以支付因征地而導致無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的,經省級政府批准應當提高倍數;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合計按30倍計算,尚不足以使被征地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由當地政府統籌安排,從國有土地有償使用收益中劃出一定比例給予補貼。經依法批准佔用基本農田的,征地補償按當地政府公布的最高補償標准執行。
有條件的地區可定綜合地價
有條件的地區,省級國土資源部門可會同有關部門制訂省域內各縣(市)征地區片綜合地價,報省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執行,實行征地補償。制訂區片綜合地價應考慮地類、產值、土地區位、農用地等級、人均耕地數量、土地供求關系、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等因素。
按照土地補償費主要用於被征地農戶的原則,土地補償費應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合理分配。具體分配辦法由省級政府制訂。土地被全部徵收,同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撤銷建制的,土地補償費應全部用於被征地農民生產生活安置。
亮點
「30倍上限」可突破
國土資源部有關負責人昨日指出,新版「征地補償標准」與以往補償標準的最大區別就是「30倍上限」有所突破。指導意見明確,如果給予被征地農民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合計按30倍計算,仍不足以使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話,當地政府將從國有土地有償使用收益中劃出一定比例給予補貼。
該負責人指出,目前,有些地方在執行補償標准時往往就低不就高;有些地方雖然執行了30倍的最高補償標准,仍然不能保證被征地農民的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有些地方財政吃緊,乾脆壓低補償安置標准,甚至拖欠補償安置費。在土地市場治理整頓中,全國清理出拖欠、截留、挪用農民征地補償費高達150億元。
「30倍上限」的突破,目的就是在考慮執行法律規定的補償標準的同時,想方設法使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
該負責人介紹,國土資源部已要求各級國土資源部門對依法批準的徵收土地方案的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因征地確實導致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下降的,當地國土資源部門應積極會同政府有關部門,採取有效措施,多渠道解決好被征地農民的生產生活。
要點
擬征地上搶種不予補償
指導意見明確規定,在征地過程中必須嚴格履行法定程序,特別是要保護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的知情權。
在征地依法報批前,當地國土資源部門應將擬征地的用途、位置、補償標准、安置途徑等,以書面形式告知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但是,在告知後,凡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在擬征土地上搶栽、搶種、搶建的地上附著物和青苗,征地時一律不予補償。
用地單位優先吸收失地農民
根據指導意見,用地單位在同等條件下應優先吸收被征地農民就業。
徵收城市規劃區外的農民集體土地,應首先使被征地農民有必要的耕作土地,繼續從事農業生產。
在城市規劃區內,當地政府應將因征地而導致無地的農民,納入城鎮就業體系,並建立社會保障制度。
對有長期穩定收益的項目用地,在農戶自願的前提下,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與用地單位協商,可以以征地補償安置費用入股,或以經批準的建設用地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
Ⅷ 沈陽市農村土地徵用法律法規是什麼徵用後幾年不開工可繼續使用
10年前就徵收的土地已經不是你家的了,眼饞啥
Ⅸ 沈陽土拍掛零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辦法發布
近日,國土資源部發布實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明確,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是國家空間規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土地用途管制,保護土地資源,統籌各項土地利用活動的重要依據。城鄉建設、區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等各類與土地利用相關的規劃,應當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銜接。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依法由各級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具體承辦。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編制本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審查下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辦法》明確,編制市級、縣級、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環境保護、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充分考慮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因地制宜劃定城鄉建設用地規模邊界、擴展邊界、禁建邊界和允許建設區、有條件建設區、限制建設區、禁止建設區等城鄉建設用地管制邊界和管制區域等。
沈陽土地市場連續兩個月掛零
2017年3月、4月連續兩個月沈陽土地市場掛零,這與去年下半年與今天1-2月呈現出明顯的差異。業內出現了幾種不同聲音的猜想,其中以受限購等政策影響、土地供應被叫停、醞釀提高地價和土地市場政策調整期這幾種聲音為主。
而隨著國土資源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管理辦法》發布實施,沈陽土地市場後續會有河表現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5-12,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買新房,就上搜狐焦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