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酒店行業法規

酒店行業法規

發布時間: 2022-01-09 23:11:56

Ⅰ 酒店管理服務行業具體涉及哪些法律法規,只要是涉及到的

( ^5 H- S) d5 c. C9 \% v: B; x

酒店財務法規制度,是規范酒店財務行為、協調酒店同各方面財務關系的行為准則。它是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完善酒店經營機制的要求建立的。它有利於酒店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成為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成為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企業法人,成為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因此,酒店財務法規制度對酒店財務管理的規范化和科學化有著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企業財務法規制度,包括以下三個層次。" A% k. f9 e2 g8 p1 D" p, R% Y2 j6 ?
7 W- J; F, ~9 u6 ]0 w$ t
(一)企業財務通則
4 q- W$ J4 f% m7 ^- l8 Y; |1 j9 d0 H% X3 i
企業財務通則是設立在我國境內的各類企業進行財務活動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和規范,是財務規范體系中的基本法規,在財務法規制度體系中起著主導作用。財務通則是制定行業財務制度和企業內部財務制度的根據。各行業財務制度和企業內部財務制度都是在財務通則確定的共同原則與規范的基礎上,結合行業與企業特點而制定的,從而保證了財務制度的科學性和系統性。/ C ^& O# D8 k- Y3 a5 ]
% h5 u8 Y A/ p: @
我國《企業財務通則》是由財政部制定,並於1993年7月1日實施的。《企業財務通則》以及有關的法律、法規,通常要對以下主要問題作出規定:( P" b9 n6 N' l: @
7 y p6 e5 k+ @% Y, h/ J# [
(1)建立企業資本金制度。要明確企業資金供應的來源管道、各種資金的籌集方式、股票等的發行和流通辦法、各類企業出資的最低限額、資本金登記制度、資本金保全要求等。
" p) Q% ^/ y. |& [4 j% x. H3 \( ?$ f1 a1 B& ?3 V9 V/ t
(2)建立固定資產折舊制度。要明確固定資產的劃分標准和資金來源、計提折舊固定資產的范圍和分類、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計提折舊的方法、加速折舊的應用等。
. a6 d" I. ^1 Y, a- A
( z# b4 r8 G9 Q0 R" n (3)建立成本開支范圍制度。要明確企業各種支出的計算方式,允許列入成本、期間費用的支出范圍和支出標准,還要規范成本的計算方法。" e9 y# ^" g( R- C7 m# N

/ y( ~5 D# L1 y* D# g (4)建立利潤分配製度。要規定確認銷售收入實現的標准,利潤的構成,利潤總額和所得稅後利潤中允許調整的項目,稅後利潤中公積金、公益金等的提留項目和提留比例,向投資者分配利潤的順序等。* l& Y3 h5 \% S9 a, J

d: l; F: G" I+ Z" ^" Q1 @ 財務通則的各項內容體現了以企業為市場主體,真正做到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管理要求,全面反映我國企業自負盈虧的財務管理體制的精神,並與國際財務慣例相銜接,是市場經濟體制下進行企業財務管理的基本依據。5 ~1 U' ?3 ?9 C& j0 M- r

( Y: E6 X& b, P; f2 H, ?# l! W6 _ (二)行業財務制度1 N' J& m+ \7 ?$ Y, g6 h, @
/ c0 W1 A5 P. g% r1 [* A
企業財務通則是我國各類企業進行財務活動所必須遵守的原則和規范,反映國家對各類企業財務活動最基本的要求。但是,不同行業的企業,在資本籌集、資本運用、成本與費用開支、營業收入與利潤構成等方面有著不同的特點,為了使財務通則的規定能全面貫徹實施,還必須結合各行業的特點,制定若干具體的財務規定。這些分行業的財務規定,就是行業財務制度。, n( j9 M. D; T- r
" J& }( ?+ d- Z8 c C8 U
行業財務制度是根據財務通則的規定和要求,結合行業的實際情況,充分體現行業的特點和管理要求而制定的財務制度,它是各行業企業進行財務工作遵循的具體規定。行業財務制度是財務通則的原則規定與各行業財務活動特點相結合的產物,它在整個財務法規、制度體系中起基礎作用。行業財務制度是以行業的劃分為標準的。根據我國實際情況,國民經濟行業可劃分為工業、運輸、郵電通訊、商品流通、旅遊與飲食服務、金融保險、施工與房地產開發、農業、電影與新聞出版、對外經濟合作等十個行業,行業財務制度也分別按這十個行業制定。由於財務通則的制定權在財政部,行業財務制度也由財政部制定,以便於保持財務通則與行業財務制度的一致性。
. c; f/ q: {3 d( q1 u; M; L/ q7 B8 V5 y! F! R
在中國境內獨立核算的各類酒店,包括不同所有制性質、不同經營方式、不同組織形式的酒店,都應該遵守《旅遊、飲食服務業財務制度》。! \+ x/ m: S2 Y/ |. \+ I* ^: s4 H

1 ~* s, F, h% ^; I) s5 L (三)酒店內部財務制度
8 q) j9 V& i, U- T5 S+ o! x ~; _6 p# C* h$ |8 Q; C& u
酒店內部財務制度是由酒店管理當局制定的用來規范酒店內部財務行為、處理酒店內部財務關系的具體規則,它在財務法規制度體系中起著補充作用。" {7 L4 U% n, C; b' H0 \

) Z/ X* I$ f- S7 D& r 酒店內部財務制度的制定要符合以下原則:
$ c" h+ Z0 a2 @( _6 Z/ b' _; Z% o7 h6 y/ M. c; [
(1)遵守企業財務通則和行業財務制度的原則和規定。) I$ \0 }' H& ^& } C6 y# y
6 N3 \7 q7 y- ?* `* u6 c4 Z: V i
(2)體現酒店的經營管理特點。
! U7 X. S) q/ c' j- ?& s7 Y) Z
: |) `* }! j$ E/ _) p, }0 ] (3)考慮酒店內部財務管理體制的特點和內容。
% [. w0 C/ {: {, W
6 z: o6 C8 ?; B# q% u6 ^& l 酒店內部財務制度的制定要體現以下要求:% d) o9 g1 m d2 g) F& p
, r. p9 T3 `! D I W! d3 E
(1)明確財務主體的具體范圍,即明確酒店內部財務管理的級次,明確酒店內部各經營部門之間及其與酒店財務部門的關系,明確酒店與聯營單位、投資與被投資單位、內部承包單位的財務管理關系。
4 k' i7 f9 m z7 o- k, a
( R) i* L1 Q6 s (2)劃分內部財務管理的崗位,明確相應的責任。具體包括財務管理體制的確立、財務機構的設置、財務管理崗位的設立、內部分工、各崗位責權利及其相互銜接關系。8 |# O# l! p' U6 Z

( L: K0 D ~) h2 t (3)明確財務管理的內容與方法。具體包括貨幣資金、存貨、固定資產、銷售與收款、工資、籌資、投資、收益分配等的管理與牽制辦法和程序,以及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存貨計價方法、費用提取標准等的選擇。
; a8 } I, F/ R
. P4 M" P, P5 _% @ (4)規定財務管理與內部責任單位的相互銜接關系。包括責任單位的劃分、責任核算、責任控制、責任考核、責任獎懲等。
1 W! K8 {# C9 W
- m, i7 s- m; P3 o0 {8 R (5)規定財務規劃與財務評價的方法與程序。包括酒店進行財務規劃和財務評價的程序、方法、時間,各經營部門在規劃和評價中的職責。% l% x+ j' _) |3 X

# K8 i1 k3 v* ^/ E! f 根據上述原則和要求,酒店內部財務管理制度的內容一般包括:資本金管理制度、資本管理制度、資產管理制度、成本費用管理制度、利潤分配管理制度、財務分析和考核制度等。

Ⅱ 中國旅遊飯店行業規范的規范主要內容

(中國旅遊飯店業協會2009年8月修訂版)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倡導履行誠信准則,保障客人和旅遊飯店的合法權益,維護旅遊飯店業經營管理的正常秩序,促進中國旅遊飯店業的健康發展,中國旅遊飯店業協會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特製定《中國旅遊飯店行業規范》(以下簡稱為《規范》)。
第二條 旅遊飯店包括在中國境內開辦的各種經濟性質的飯店,含賓館、酒店、度假村等(以下簡稱為飯店)。
第三條 飯店應當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遵守社會道德規范,誠信經營,維護中國旅遊飯店行業的聲譽。第二章 預訂、登記、入住
第四條 飯店應當與客人共同履行住宿合同,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雙方住宿合同的,任何一方均應當及時通知對方。雙方另有約定的,按約定處理。
第五條 飯店由於出現超額預訂而使預訂客人不能入住的,飯店應當主動替客人安排本地同檔次或高於本飯店檔次的飯店入住,所產生的有關費用由飯店承擔。
第六條 飯店應當同團隊、會議、長住客人簽訂住房合同。合同內容應當包括客人入住和離店的時間、房間等級與價格、餐飲價格、付款方式、違約責任等款項。
第七條 飯店在辦理客人入住手續時,應當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要求客人出示有效證件,並如實登記。
第八條 以下情況飯店可以不予接待:
(一)攜帶危害飯店安全的物品入店者;
(二)從事違法活動者;
(三)影響飯店形象者(如攜帶動物者);
(四)無支付能力或曾有過逃賬記錄者;
(五)飯店客滿;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況。
第三章 飯店收費
第九條 飯店應當將房價表置於總服務台顯著位置,供客人參考。飯店如給予客人房價折扣,應當書面約定。
第十條 飯店應在前廳顯著位置明示客房價格和住宿時間結算方法,或者確認已將上述信息用適當方式告知客人。
第十一條 根據國家規定,飯店如果對客房、餐飲、洗衣、電話等服務項目加收服務費,應當在房價表或有關服務價目單上明碼標價。
第四章 保護客人人身和財產安全
第十二條 為了保護客人的人身和財產安全,飯店客房房門應當裝置防盜鏈、門鏡、應急疏散圖,衛生間內應當採取有效的防滑措施。客房內應當放置服務指南、住宿須知和防火指南。有條件的飯店應當安裝客房電子門鎖和公共區域安全監控系統。
第十三條 飯店應當確保健身、娛樂等場所設施、設備的完好和安全。
第十四條 對可能損害客人人身和財產安全的場所,飯店應當採取防護、警示措施。警示牌應當中外文對照。
第十五條 飯店應當採取措施,防止客人放置在客房內的財物滅失、毀損。由於飯店的原因造成客人財物滅失、毀損的,飯店應當承擔責任。
第十六條 飯店應當保護客人的隱私權。除日常清掃衛生、維修保養設施設備或者發生火災等緊急情況外,飯店員工未經客人許可不得隨意進入客人下榻的房間。
第五章 保管客人貴重物品
第十七條 飯店應當在前廳處設置有雙鎖的客人貴重物品保險箱。貴重物品保險箱的位置應當安全、方便、隱蔽,能夠保護客人的隱私。飯店應當按照規定的時限,免費提供住店客人貴重物品的保管服務。
第十八條 飯店應當對住店客人貴重物品的保管服務做出書面規定,並在客人辦理入住登記時予以提示。違反第十七條和本條規定,造成客人貴重物品滅失的,飯店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十九條 客人寄存貴重物品時,飯店應當要求客人填寫貴重物品寄存單,並辦理有關手續。
第二十條 飯店客房內設置的保險箱僅為住店客人提供存放一般物品之用。對沒有按規定將貴重物品存放在飯店前廳貴重物品保險箱內,而造成客房裡客人的貴重物品滅失、毀損的,如果責任在飯店一方,可視為一般物品予以賠償。
第二十一條 如無事先約定,在客人結賬退房離開飯店以後,飯店可以將客人寄存在貴重物品保險箱內的物品取出,並按照有關規定處理。飯店應當將此條規定在客人貴重物品寄存單上明示。
第二十二條 客人如果遺失飯店貴重物品保險箱的鑰匙,除賠償鎖匙成本費用外,飯店還可以要求客人承擔維修保險箱的費用。
第六章 保管客人一般物品
第二十三條 飯店保管客人寄存在前廳行李寄存處的行李物品時,應當檢查其包裝是否完好、安全,詢問有無違禁物品,並經雙方當面確認後,給客人簽發行李寄存牌。
第二十四條 客人在餐飲、康樂、前廳行李寄存處等場所寄存物品時,飯店應當當面詢問客人寄存物品中有無貴重物品。客人寄存的物品中如有貴重物品的,應當向飯店聲明,由飯店員工驗收並交飯店貴重物品保管處免費保管;客人事先未聲明或不同意核實而造成物品滅失、毀損的,如果責任在飯店一方,飯店按照一般物品予以賠償;客人對寄存物品沒有提出需要採取特殊保管措施的,因為物品自身的原因造成毀損或損耗的,飯店不承擔賠償責任;由於客人沒有事先說明寄存物品的情況,造成飯店損失的,除飯店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而沒有採取補救措施的以外,飯店可以要求客人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七章 洗衣服務
第二十五條 客人送洗衣物,飯店應當要求客人在洗衣單上註明洗滌種類及要求,並應當檢查衣物狀況有無破損。客人如有特殊要求或者飯店員工發現衣物破損的,雙方應當事先確認並在洗衣單上註明。客人事先沒有提出特殊要求,飯店按照常規進行洗滌,造成衣物損壞的,飯店不承擔賠償責任。客人送洗衣物在洗滌後即時發現破損等問題,而飯店無法證明該衣物是在洗滌以前破損的,飯店承擔相應責任。
第二十六條 飯店應當在洗衣單上註明,要求客人將送洗衣物內的物品取出。對洗滌後客人衣物內物品的滅失,飯店不承擔責任。
第八章 停車場管理
第二十七條 飯店應當保護停車場內飯店客人的車輛安全。由於保管不善,造成車輛滅失或者毀損的,飯店承擔相應責任,但因為客人自身的原因造成車輛滅失或者毀損的除外。雙方均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第二十八條 飯店應當提示客人保管好放置在汽車內的物品。對汽車內放置的物品的滅失,飯店不承擔責任。
第九章 其他
第二十九條 飯店如果謝絕客人自帶酒水和食品進入餐廳、酒吧、舞廳等場所享用,應當將謝絕的告示設置於經營場所的顯著位置,或者確認已將上述信息用適當方式告知客人。
第三十條 飯店有義務提醒客人在客房內遵守國家有關規定,不得私留他人住宿或者擅自將客房轉讓給他人使用及改變使用用途。對違反規定造成飯店損失的,飯店可以要求入住該房間的客人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三十一條 飯店可以口頭提示或書面通知客人不得自行對客房進行改造、裝飾。未經飯店同意進行改造、裝飾而造成損失的,飯店可以要求客人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三十二條 飯店有義務提示客人愛護飯店的財物。由於客人的原因造成損壞的,飯店可以要求客人承擔賠償責任。由於客人原因,飯店維修受損設施、設備期間導致客房不能出租、場所不能開放而發生的營業損失,飯店可視其情況要求客人承擔責任。
第三十三條 對飲酒過量的客人,飯店應恰當、及時地勸阻,防止客人在飯店內醉酒。客人醉酒後在飯店內肇事造成損失的,飯店可以要求肇事者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三十四條 客人結賬離店後,如有物品遺留在客房內,飯店應當設法同客人取得聯系,將物品歸還或寄還給客人,或替客人保管,所產生的費用由客人承擔。三個月後仍無人認領的,飯店可登記造冊,按拾遺物品處理。
第三十五條 飯店應當提供與本飯店檔次相符的產品與服務。飯店所提供的產品與服務如果存在瑕疵,飯店應當採取措施及時加以改進。由於飯店的原因而給客人造成損失的,飯店應當根據損失程度向客人賠禮道歉,或給予相應的賠償。
第十章 處理
第三十六條 中國旅遊飯店業協會會員飯店違反本《規范》,造成不良後果和影響的,除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理外,中國旅遊飯店業協會將對該會員飯店給予協會內部通報批評。
第三十七條 中國旅遊飯店業協會會員飯店違反本《規范》,給客人的人身造成較大傷害.或者給客人的財產造成嚴重損失且情節嚴重的,除按規定進行賠償外,中國旅遊飯店業協會將對該會員飯店給予公開批評。
第三十八條 中國旅遊飯店業協會會員飯店違反本《規范》,給客人人身造成重大傷害或者給客人的財產造成重大損失且情節特別嚴重的,除按規定進行賠償外,經中國旅遊飯店業協會常務理事會通過後,將對該會員飯店予以除名。
第十一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飯店公共場所的安全疏散標志等,應當符合國家的規定。飯店的圖形符號,應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行業標准LB/T001—1995旅遊飯店公共信息圖形符號。
第四十條 中國旅遊飯店業協會會員飯店如果同客人發生糾紛,應當參照本《規范》的有關條款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雙方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規定處理。
第四十一條 本《規范》適用於中國旅遊飯店業協會會員飯店。
第四十二條 本《規范》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第四十三條 本《規范》由中國旅遊飯店業協會常務理事會通過並負責解釋。

Ⅲ 國家的政策法規對酒店有什麼影響

對酒店有影響的政策法規有很多種,如旅遊類、衛生類、食品類、稅收類。比如說衛生類,現在國家在倡導不用一次性洗刷用品,酒店可能會因此多了幾份人工進行消毒,增加工作量。

中央提出「八項規定」和「厲行勤儉節約、抵制鋪張浪費」的要求後,各地出現了餐飲退訂潮。面對高檔消費、會務消費市場的變化,那些依賴公務消費畸形發展的高檔酒店餐飲業,是否會面臨重新洗牌。

就北京市場看,五星級飯店僅一月份頭兩周的宴會收入就比去年同期下降了近30%,有些高檔餐飲企業營業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0%。

(3)酒店行業法規擴展閱讀:

近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非常快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給我國酒店行業提供了便利的條件,酒店數量在不斷增多,管理以及服務水平也在上升,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很大的動力,促進了我國服務業的進步。

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時,我國酒店在經營管理中也出現了很多問題,例如酒店投訴、居住安全等,這些問題的出現極大地阻礙了酒店經營管理的進展,對企業的長遠發展不利,造成問題出現的原因主要是法律法規不健全以及管理力度不足。

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國家以及企業提高對法律法規的重視程度,嚴格遵守相關規定,更好地進行酒店經營管理工作。

Ⅳ 做酒店的需要懂得哪些法律

從廣義上說各種法律都要有所了解。從實用上講,《民法通則》、《合同法》、《公司法》以及旅遊方面的法律法規的掌握是必不可少。

Ⅳ 旅館業法律法規有哪些

供參考:抄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襲》 第三百六十二條
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嚴禁賣淫嫖娼的決定》
3、《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三十九條
4、《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館業治安管理辦法》
5、《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Ⅵ 酒店法律法規

消防法、食品衛生法、旅店業衛生標准、旅店業治安管理辦法、特種行業許可證、旅遊方面等等!

Ⅶ 政府對酒店行業的監管有哪些

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於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了,對於兩稅合並後的新稅法,全國各行各業的財務工作者都在認真的加以學習,理論工作者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和探討新稅法對企業稅負的影響。筆者針對酒店行業的具體特點,結合國家對服務行業的產業政策,就新稅法施行後酒店行業的稅務籌劃工作談幾點體會:一、加強財務工作,規范財務核算體系。此次新稅法實行後,內資企業的所得稅稅負平均水平有所降低,應該說這主要得益於我國經濟規模的不斷壯大,從而導致稅源的不斷增加所致。但另一方面,隨著稅務監管的不斷加強,稅務機關對納稅企業的財務工作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真實、規范的財務核算體系是企業進行稅務籌劃的基礎。首先,酒店行業由於行業特點,同時現金收入也佔有很大的比例,這本身要求酒店行業必須建立完善的企業財務制度,防止內部財務舞弊的出現;同時也要求酒店財務會計人員具備較強的財務法律意識,真實反映和記錄企業的經營和財務成果,刻意增加酒店的成本或減少收入,理論上是站不住腳的,因為簡單從企業的往來和毛利率上都可以暴露出問題。刻意的造假所挑戰的是企業的財務管理體系和行業的平均盈利水平。愚蠢者偷稅,聰明者避稅,智慧的人做納稅籌劃。其次,規范進行酒店的各項收支處理,新的稅法依然強調《稅法》高於財務准則,凡是財務制度與稅法有沖突的地方必須按稅法執行。這就要求酒店財務人員需要努力學習,了解財務與稅務在處理業務時的關系和區別,明顯的帳務處理錯誤導致不必要的罰款或其他損失是必須避免的。比如娛樂業的營業稅是20%,而餐飲住宿的營業稅是5%,如果酒店不嚴格分開核算,就必須完全按20%交納營業稅,這樣的損失是不值得的。二、酒店行業財務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新《稅法》,准確理解新《稅法》的含義以及和老《稅法》的區別,只有這樣,才能在帳務處理是有理有據,同時在稅務檢查時也能審慎對待稅務人員的意見或觀點。比如新《稅法》第八條規定: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的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酒店行業由於采購工作比較分散,特別是農副產品的采購沒有發票的情況是真實存在的,那麼按照新《稅法》上述解釋,這部分合理的采購支出在正常的出入庫手續條件下應該屬於合理支出。另外新《稅法》第二十八條規定: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那麼符合條件的酒店企業應該主動積極申請這一優惠政策。三、用好用足國家以及地方政府的各項優惠政策。國家和地方政府為了促進就業,扶持第三產業的發展,出台了許多優惠政策,酒店行業財務管理人員應該特別予以關注。現舉例如下:舉例一:關於企業企業的工資總額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支付學生實習報酬有關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6]107號)中規定:根據《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05]35號)有關要求,為促進教育事業發展,現對企業支付中等職業學校和高等院校實習生報酬有關所得稅政策問題明確如下:一、凡與中等職業學校和高等院校簽訂三年以上期限合作協議的企業,支付給學生實習期間的報酬,准予在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具體征管辦法由國家稅務總局另行制定。對中等職業學校和高等院校實習生取得的符合我國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報酬,企業應代扣代繳其相應的個人所得稅款。二、本通知所稱中等職業學校包括普通中等專業學校、成人中等專業學校、職業高中(職教中心)和技工學校;高等院校包括高等職業院校、普通高等院校和全日製成人高等院校。三、本通知自2006年1月1日起執行。舉例二:幾乎各省、市、自治區都有關於下崗再就業的優惠政策,對於企業用工時吸收下崗工人超過一定的比例都有稅收優惠政策。酒店行業應該根據各地的具體政策加以用好,用足。四、加強和稅務機關的溝通,尋求政策和實際操作方面的及時指導。需要指出的是本人所說的溝通並不是指拉關系的疏通。由於目前我國在稅收制度和稅收征管方面還存在一定的缺陷(參見本人稅收制度不足之我見),同時國家涉稅的有關政策也比較無序,導致企業財務人員在把握上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尋求稅務機關在政策上的支持是非常必要的,同時搞好和職能部門的工作關系也是必須的。總之,在新的形勢下,酒店行業在稅務籌劃方面大有可為,各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具體條件進行統籌計劃安排,不能等政策、靠關系。財務經理必須具備的業務素質是:諳熟財經法規、長於納稅籌劃、精通財務核算、深悟理財之道、不斷提高管理能力。財務主管人員更應該加強自身學習,熟悉涉稅的法律法規,才能在工作中應用自如。

Ⅷ 什麼法律法規是酒店業必須學習和

樓主說的太籠統了,我查閱了一些高校的酒店管理專業,他們通常要學習的法律法規包括:酒回店法,酒店企業答法律制度,酒店經營中涉及的合同法律制度,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制度,酒店與雇員的勞動關系法律法規,酒店管理法律制度,酒店財稅法律制度,酒店爭議與糾紛處理法律制度。簡單來說,就是《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勞動法》、《稅法》等。

希望能對樓主有所幫助,呵呵

Ⅸ 2021適用於酒店法律法規清單

摘要 您好,這邊已經看到您的問題了

熱點內容
2010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05 18:21:14 瀏覽:133
行政處罰與刑法 發布:2025-07-05 16:48:45 瀏覽:743
民法典ar 發布:2025-07-05 16:24:45 瀏覽:846
勞動法對公司繳納社保規定 發布:2025-07-05 15:30:35 瀏覽:119
公司法原理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100
刑法免罪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417
xx縣信訪局法律顧問合同書 發布:2025-07-05 15:16:36 瀏覽:507
胡功群律師 發布:2025-07-05 14:44:32 瀏覽:468
部門規章公布 發布:2025-07-05 14:03:47 瀏覽:244
雙方互不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5 14:02:15 瀏覽: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