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淘寶假貨條例

淘寶假貨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1-10 15:59:55

A. 新消法 在淘寶上買到假貨 除了退貨可以索賠嗎

可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規定: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定賠償損失,並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如果淘寶賣家的商品造成了消費者或者他人人身傷害的,可以索賠。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九條規定: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1)淘寶假貨條例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九條規定,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八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應當依照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承擔民事責任:

(一)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的;

(二)不具備商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而出售時未作說明的;

(三)不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裝上註明採用的商品標準的;

(四)不符合商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的;

(五)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

(六)銷售的商品數量不足的;

(七)服務的內容和費用違反約定的;

(八)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損害消費者權益的情形。

經營者對消費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消費者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B. 淘寶買到假貨 如何懲罰賣家

不要以非法手段懲罰商家,要以正確的方法訴諸法律,用法律的手段來制裁商版家。權

買到假貨你應該做的有:

  1. 要保留有效的證據。如果發現所購買的是假貨,第一步就是收集證據,用相機拍下商品各個角度的照片,還有與商家溝通的聊天記錄,以備投訴時使用。

  2. 與商家協商。收集完證據之後就可以與商家進行溝通,在溝通時,注意別掉進商家的聊天陷阱里,要清楚說明給自己所發的貨是假貨,以及詢問商家為什麼是假貨,為什麼與之前的描述不符。

  3. 確認為假貨,可要求退一賠三。如果確認所購商品為假貨,以商家存欺詐之嫌,要求商家退一賠三。

  4. 如果消費者要求的退貨或者賠款要求和商家未達成一致,可向第三方交易平台進行投訴。投訴時需要提交各種證據,電商平台的服務人員會根據雙方提供的證據進行裁定。

  5. 向行政部門或消協組織投訴。如果平台服務人員所作出的決定沒有達到消費者自己想要的結果,建議向行政部門或消協組織進行投訴。

  6. 提請仲裁機構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訴。

    參考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網路


C. 消法規定假一賠三,淘寶買到的假貨是否可以要求此種賠償以前淘寶好像不執行法律規定,現在還是這樣嗎

當然可以,不過求償要經訴訟和法院判決,淘寶作為交易平台,跟買賣雙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都只是普通的民事法律關系主體,淘寶收到投訴後所做的停止打款、甚至封號等行為是基於和賣家的合同關系,它不是公權力主體,自然無權執行處罰。當然,如果淘寶不能提供商家的真實信息,他自己就要承擔相應責任。

D. 淘寶賣家賣假貨不賠償,淘寶網是否有責任

有責任。

1、淘寶網有責任介入買家的賠償流程,可以對賣家進行售後維權處理。

2、只要賣家賣假貨證據足夠有說服力的話淘寶是會准許退款的,按照地址把貨物發回去,收到退款後不要這么輕易就算了,可以點擊申請售後來索取退貨的郵費。

3、商家在淘寶上注冊開店,有一道必須的程序,就是要與淘寶簽訂「服務協議」。雙方約定:「用戶不得在淘寶平台上銷售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或其它合法權益的商品,如果用戶的行為使淘寶遭受損失,用戶應賠償。」

(4)淘寶假貨條例擴展閱讀

1、消費者買到假貨的損失顯而易見,但電商平台所受的影響卻無人理會。3月29日,一宗「淘寶」平台起訴售賣假名牌賣家的民事訴訟在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原告浙江淘寶網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淘寶網」)訴三名被告售假行為違反網路服務合同和損害原告商譽,索賠共計321萬元。

2、2016年6月,淘寶網通過大數據打假系統,發現兩家店鋪銷售的施華洛奇手錶存在售假嫌疑,經品牌方鑒定,被告銷售的商品包裝與正品不符,做工粗糙,顏色異樣,權利人給出了「所涉商品為假貨」的鑒定結論。

3、據悉,兩家涉嫌售假的店鋪分別由該案兩名被告劉某均、王某怡注冊,淘寶網將線索移送至警方。2016年8月10日,警方查處了王某怡位於布吉的經營及居住場所,當場將劉某均抓獲,發現涉案的店鋪實際由劉某均與其妻陳某華共同經營。劉、陳二人均因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被羅湖區人民法院判刑。根據法律上「先刑後民」的原則,兩被告人獲刑後,相關民事訴訟也隨之開啟。

4、該案是電商平台首次利用民事訴訟手段起訴售假賣家的案例。庭審中,淘寶網引用一位教授的研究報告,認為每一次涉假或品質糾紛都會令消費者在電商平台整體的消費活躍度顯著下降,並向法庭提供了計算損失的方式,得出321萬元的賠償數額。此外,淘寶網請求法庭判令三名被告在報紙、網路媒體的顯著位置刊登聲明,消除因被告的惡意售假行為對原告聲譽造成的影響。

E. 在淘寶賣假貨會受到怎樣的處罰

在淘寶賣假貨,根據《淘寶規則》第五十條規定,不同的違規情形,淘寶給予相應的違規處理措施不同,具體如下:

1、賣家出售假冒、盜版商品且情節特別嚴重的,每次扣48分;

2、賣家出售假冒、盜版商品且情節嚴重的,每次扣24分;

3、賣家出售假冒、盜版商品,通過信息層面判斷的,每件扣2分(3天內不超過12分);實際出售的,每次扣12分。具備特殊情形的,只刪除不扣分。為出售假冒、盜版商品提供便利條件的,每次扣2分。情節嚴重的,每次扣12分。

淘寶網針對出售假冒、盜版商品實行「三振出局」制,即賣家每次出售假冒、盜版商品的行為記為一次,若同一賣家出售假冒、盜版商品的次數累計達三次的,則將被永久查封賬戶。

出售假冒商品的,淘寶刪除會員所發布過的假冒、盜版商品或信息。同時,淘寶將視情節嚴重程度採取支付寶賬戶強制措施、查封賬戶、關閉店鋪、店鋪監管、關閉訂單、限制發貨、限制發布商品、限制網站登錄、限制使用阿里旺旺、限制發送站內信、延長交易超時。

店鋪屏蔽及全店商品搜索降權、全店或單個商品監管、商品發布資質管控、限制發布特定屬性商品、限制商品發布數量、限制發布類目數量、限制發布特定類目商品、限制使用商品發布的特定功能、限制使用特定管理工具、限制解凍保證金、支付違約金等處理措施。

  1. (5)淘寶假貨條例擴展閱讀

第五章第四節第六十二條,原規定是這樣的:

描述不符,是指買家收到的商品或經淘寶官方抽檢的商品與達成交易時賣家對商品的描述不相符,賣家未對商品瑕疵、保質期、附帶品等必須說明的信息進行披露,妨害買家權益的行為,包括以下情形:

(一) 賣家對商品材質、成份等信息的描述與買家收到的商品嚴重不符,或導致買家無法正常使用的,或賣家對商品品牌描述與買家收到商品品牌不一致情節嚴重的,淘寶刪除該描述不符的商品,每次扣12分;

(二) 賣家未對商品瑕疵等信息進行披露或對商品的描述與買家收到的商品不相符,且影響買家正常使用的,或賣家對商品品牌描述與買家收到商品品牌不一致的,針對同一商品,第一次下架扣3分;第二次刪除扣6分;

(三) 賣家未對商品瑕疵等信息進行披露或對商品的描述與買家收到的商品不相符,但未對買家正常使用造成實質性影響的,針對同一商品,第一次下架不扣分;第二次下架扣3分;第三次刪除扣6分;(品牌描述不符除外)


熱點內容
2010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05 18:21:14 瀏覽:133
行政處罰與刑法 發布:2025-07-05 16:48:45 瀏覽:743
民法典ar 發布:2025-07-05 16:24:45 瀏覽:846
勞動法對公司繳納社保規定 發布:2025-07-05 15:30:35 瀏覽:119
公司法原理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100
刑法免罪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417
xx縣信訪局法律顧問合同書 發布:2025-07-05 15:16:36 瀏覽:507
胡功群律師 發布:2025-07-05 14:44:32 瀏覽:468
部門規章公布 發布:2025-07-05 14:03:47 瀏覽:244
雙方互不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5 14:02:15 瀏覽: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