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寧波志願服務條例

寧波志願服務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1-10 23:45:19

① 浙江省志願服務條例的具體條例

(2007年11月23日浙江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五次會議通過 自2008年3月5日起實施) 第一條 為倡導「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規范和促進志願服務活動,保障志願服務組織和志願者的合法權益,推進和諧社會建設,根據憲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志願服務組織和志願者及其志願服務活動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志願服務組織,是指專門從事無償服務社會和幫助他人,依法在民政部門登記注冊,非營利性的社會公益組織及其分支機構、團體會員。
本條例所稱志願者,是指在志願服務組織登記注冊,或者參加志願服務組織臨時招募,以自身知識、技能等自願、無償服務社會和幫助他人的個人。
本條例所稱志願服務,是指經志願服務組織安排,由志願者實施的無償服務社會和幫助他人的公益行為。
第四條 省、市、縣(市、區)志願服務工作委員會負責指導和協調本行政區域內的志願服務活動。志願服務工作委員會的日常工作由同級共青團組織承擔。
志願服務工作委員會成員單位對各自分工范圍內的工作進行指導。
第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志願服務納入社會發展規劃,支持和促進志願服務事業的發展,為志願服務活動提供必要的保障。
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及其他組織應當鼓勵和支持志願服務活動,宣傳志願精神,維護志願服務組織和志願者的合法權益。
第六條 全社會應當尊重志願服務組織和志願者。提倡和鼓勵社會各界和廣大公民參加各種志願服務活動。
第七條 每年三月五日為浙江省志願者日。 第八條 省、市、縣(市、區)志願者協會,應當依法到民政部門登記注冊。
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成立志願服務組織,應當向志願者協會提出申請,成為志願者協會的分支機構或者團體會員。
第九條 志願服務組織履行以下職責:
(一)建立和健全志願服務組織的章程、制度,制定志願服務活動的規定、措施;
(二)制定志願服務工作計劃,組織實施志願服務活動;
(三)負責志願者的招募、登記、培訓、考核、管理、表彰,對志願者進行志願服務知識和理念教育;
(四)根據志願者要求,開具志願服務績效證明;
(五)為志願者提供必要的幫助,維護志願者的合法權益;
(六)依法籌集、使用和管理志願服務活動資金、物資;
(七)組織開展志願服務的宣傳、合作與交流活動;
(八)志願服務組織章程規定的其他職責。
志願者協會協助志願服務工作委員會指導和協調本行政區內志願服務組織的活動。
第十條 志願服務組織可以單獨或者聯合招募志願者。志願服務組織招募志願者,應當以適當方式公告志願服務計劃,並告知在志願服務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
第十一條 志願服務組織應當實行志願者注冊制度,鼓勵志願者注冊參加志願服務。
第十二條 服務組織應當建立志願者檔案,制定志願者服務時間累計和績效評價制度。
第十三條 服務組織應當統一志願服務標識。志願服務標識的式樣、使用及管理辦法由省志願服務工作委員會規定。
第十四條 服務組織進行重大的志願服務活動,應當提前十五天將志願服務計劃報同級志願服務工作委員會備案,並在志願服務活動結束後十五天內,將志願服務活動情況報同級志願服務工作委員會備查。 第十五條 志願者應當具備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徵得其監護人的同意後,可以參加與其年齡、身心狀況相適應的志願服務活動。
第十六條 志願者享有以下權利:
(一)獲得所參加的志願服務活動的相關信息;
(二)獲得從事志願服務活動所需的物質和安全保障;
(三)對志願服務組織的工作提出建議、批評和進行監督;
(四)自身需要他人幫助時,優先獲得志願服務;
(五)退出志願服務組織;
(六)法律、法規及志願服務組織章程規定的其他權利。
第十七條 志願者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志願服務組織的章程和管理規定;
(二)履行志願服務承諾,參加志願服務組織安排的志願服務活動;
(三)參加志願服務組織安排的教育和培訓;
(四)尊重志願服務對象,保守志願服務對象的隱私和秘密,不損害志願服務對象的合法權益;
(五)維護志願者和志願服務組織的形象和聲譽,不以志願者身份從事營利性活動或者其他違背社會公德的活動,不向志願服務對象收取或者變相收取報酬;
(六)妥善使用和保管志願服務標識;
(七)法律、法規及志願服務組織章程規定的其他義務。 第十八條 志願服務的范圍主要包括扶貧濟困、幫老助弱、幫孤助殘、支教助學、環境保護、社區服務、科普宣傳,以及其他社會公益活動。
第十九條 志願服務組織、志願者與志願服務對象是自願、平等的服務與被服務關系。志願服務組織與志願者、志願服務對象可以訂立志願服務協議,明確服務的內容、要求以及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第二十條 需要志願服務的單位和個人可以向志願服務組織提出申請,並告知有關志願服務事項的完整信息。志願服務組織應當及時對申請事項進行審查,並給予答復。
志願服務組織根據志願服務對象的申請或者實際需要,提供力所能及的志願服務。
第二十一條 志願服務組織和志願服務對象應當根據服務項目需要,對參加志願服務的志願者進行必要的專項服務培訓,並提供必要的物質和安全保障,辦理相應的人身保險。
第二十二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強行指派志願服務組織提供服務,不得利用志願服務組織或者志願者的名義、標識進行非法活動、營利性活動或者與志願服務無關的活動。 第二十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為志願服務工作委員會的日常工作提供必要的經費等保障。
第二十四條志願服務組織和志願服務活動的經費包括下列來源:
(一)政府財政支持;
(二)社會捐贈或者資助;
(三)其他合法收入。
志願服務經費的籌集、管理和使用應當公開,並接受政府有關部門、捐贈者、資助者和志願者的監督。
志願服務經費應當專款專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私分、挪用。
第二十五條 鼓勵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對志願服務組織和志願服務活動進行捐贈、資助。捐贈、資助的財產使用應當尊重捐贈者、資助者的意願,符合公益目的。
捐贈者和資助者依法享受稅收等方面的優惠。
第二十六條鼓勵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在招考公務員或者招聘人員時,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聘用對志願服務有貢獻的志願者。
第二十七條教育部門和有關社會團體應當把培養青少年志願服務意識納入思想品德教育范圍,並將青少年參加志願服務活動情況納入考核評價體系。
大專院校和中學應當建立激勵機制,鼓勵學生參加力所能及的志願服務活動,並將其納入社會實踐課或者綜合實踐活動課。
第二十八條 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部門和新聞媒體應當積極開展志願服務的公益性宣傳。
第二十九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表現突出的志願服務組織、志願者,以及對志願服務有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三十條在志願服務過程中,因志願服務組織過錯給志願者造成損害的,志願服務組織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在志願服務過程中,因志願服務對象的過錯,或者其他原因給志願者造成損害的,志願服務組織應當協助志願者依法獲得賠償或者補償。
第三十一條 志願者在志願服務過程中對志願服務對象或者其他相關人員造成損失的,由志願服務組織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志願者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志願服務組織承擔民事責任後,可以依法向志願者追償。
第三十二條違反本條例規定,利用或者變相利用志願服務組織或者志願者名義、志願服務標識進行營利性或者非法活動的,公安、民政、工商等有關部門應當予以制止,並依法追究其責任。
第三十三條 侵佔、私分、挪用志願服務經費的,按照有關規定追究責任;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三十四條 志願服務組織安排志願者到省外、境外從事志願服務活動,參照本條例執行。
第三十五條 本條例自2008年3月5日起施行。

② 《志願服務條例》什麼時候實施

近日國務院發布《志願服務條例》,自2017年12月1日起施行。根據《條例》,志願服務組織、志願者應當尊重志願服務對象人格尊嚴,不得侵害志願服務對象個人隱私,不得向志願服務對象收取或者變相收取報酬。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強行指派志願者、志願服務組織提供服務。

《條例》還規定,國家和地方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機構建立志願服務工作協調機制,加強對志願服務工作的統籌規劃、協調指導、督促檢查和經驗推廣;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負責志願服務行政管理工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與志願服務有關的工作;有關人民團體和群眾團體在各自的工作范圍內做好相應的志願服務工作。需要志願服務的組織或者個人可以向志願服務組織提出申請,並提供有關信息,說明可能發生的風險,志願服務組織應當及時答復;志願者、志願服務組織、志願服務對象可以根據需要簽訂協議。志願者接受志願服務組織安排參與志願服務活動的,應當服從管理,接受必要的培訓;志願者應當按照約定提供志願服務,因故不能按照約定提供志願服務的,應當及時告知志願服務組織或者志願服務對象。

③ 《志願服務條例》有何明確規定

《志願服務條例》共計抄六章四十四條。其中對志願者和志願服務組織作了明確規定。具體如下:

第二章志願者和志願服務組織

第六條本條例所稱志願者,是指以自己的時間、知識、技能、體力等從事志願服務的自然人。

本條例所稱志願服務組織,是指依法成立,以開展志願服務為宗旨的非營利性組織。

第七條志願者可以將其身份信息、服務技能、服務時間、聯系方式等個人基本信息,通過國務院民政部門指定的志願服務信息系統自行注冊,也可以通過志願服務組織進行注冊。

志願者提供的個人基本信息應當真實、准確、完整。

第八條志願服務組織可以採取社會團體、社會服務機構、基金會等組織形式。志願服務組織的登記管理按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第九條志願服務組織可以依法成立行業組織,反映行業訴求,推動行業交流,促進志願服務事業發展。

第十條在志願服務組織中,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的規定,設立中國共產黨的組織,開展黨的活動。志願服務組織應當為黨組織的活動提供必要條件。

④ 根據志願服務條例志願服務是指志願者志願服務組織和其他組織什麼什麼向社會和

根據志願服務條例,志願服務是指志願者服務組織和其他組織自願、無償向社會提供志願服務。

⑤ 浙江省志願服務條例的深度解讀

《條例》呈現多個創新點
《條例》共七章三十三條,雖然條文不多,但涵蓋了志願服務工作機構、志願服務組織管理、志願者的權利和義務、志願服務的規范和管理、對志願服務的激勵和保障、有關法律責任等各個方面。與其他17個省市的志願服務立法相比較,我省的《條例》內容更豐富,更具前瞻性,可操作性和實效性都比較強,呈現出多個亮點。
1.志願服務涵蓋所有年齡段
根據省人大常委會2007年立法的計劃,條例的名稱應該為《浙江省青年志願服務條例》。但事實上,志願服務不僅僅停留於青年志願上,隨著志願服務的深入、普及,已有越來越多年齡層次的志願者參與志願服務。如果把立法調整范圍從青年志願服務擴大到所有年齡段人群的志願服務,將更有利於整合社會資源,逐步建立社會志願服務體系。更有利於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參與志願服務活動,也更有利於得到政府和社會的保障和支持。最終,省人大將條例名稱從《浙江省青年志願服務條例》更名為《浙江省志願服務條例》。《條例》第十二條規定:「志願者應當具備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參加與其年齡、智力狀況相適應的志願服務活動,但應當徵得其監護人同意或者由監護人陪同。」這就為所有人參與志願服務提供了法律依據。
2.幫助未登記組織解決「戶口」問題
《條例》規定:「本條例所稱志願服務組織,是指依法登記注冊,從事志願服務活動的非營利性社會公益組織及其分支機構、團體會員」——這是對浙江志願服務組織的概念界定。浙江自開展志願服務以來,各類組織發展迅猛,形式多樣,種類繁多。通過界定志願服務組織這個概念,可實現既規范工作,又促進發展的雙重效果。
這一概念界定通過「依法登記注冊」這一條件限定,有利於加強對志願服務組織的管理和服務,規范它們的工作;而規定「及其分支機構、團體會員」,又為那些在現行條件下未能依法登記注冊的有關組織,開辟了一個有效的解決途徑,只要成為經依法登記注冊的志願服務組織的分支機構或團體會員,就可以納入條例統一調整規范,同時也不影響這些組織在條件成熟時依法登記成為獨立社團法人。
3.志願者有了「娘家」
志願服務作為社會公益活動,已不局限於某個行業、某個領域,當前志願服務工作已經遠遠超越了任何一個部門的工作范圍,因此亟需有一個綜合協調機構來指導、協調浙江志願服務工作。
同時,《條例》第四條規定:「省、市、縣(市、區)設立志願服務工作委員會,負責指導、協調成員單位和志願服務組織、志願服務活動及其相關工作。志願服務工作委員會成員單位依照各自職責做好志願服務的指導和保障工作。志願服務工作委員會的辦事機構設在同級共青團組織。」在立法的推動下,今年9月份,由省委省政府領導牽頭,宣傳、政法、共青團、關工委、民政、教育、公安、工商、財政、人事等單位和部門共同組成了浙江省志願服務工作委員會,負責指導、協調浙江志願服務工作,辦公室設在團省委。
4.三層階梯組成工作體系
志願服務工作委員會、志願者協會、志願服務組織是志願服務的主要工作機構,也是志願服務重要的協調、管理和組織部門,但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又是怎樣的呢?
對此,《條例》第八條規定:「省、市、縣(市、區)成立區域性志願服務組織,名稱為志願者協會。志願者協會應當依據《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在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依法登記成立」;「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居(村)民委員會以及其他組織,根據需要成立的志願服務組織,可以申請加入志願者協會,成為其分支機構或者團體會員」。這樣就進一步明確了志願服務工作委員會、志願者協會、志願服務組織三者的工作架構關系,確定了以志願服務工作委員會為指導協調、志願者協會為核心主幹、其他志願服務組織為重要力量的志願服務工作體系。
5.保障激勵機制進一步明確
為促進志願服務這項社會公益事業全面可持續發展,條例也規定一些相配套的保障激勵機制。如:「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為志願服務活動的開展和志願服務工作委員會的日常工作提供必要的經費等保障」;「鼓勵組織、個人對志願服務組織和志願服務活動進行捐贈、資助。捐贈者和資助者依法享受稅收等方面的優惠」;「各級人民政府對表現突出的志願服務組織、志願者以及對志願服務有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鼓勵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在招考公務員或者招聘人員時,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聘用志願服務表現突出的志願者」等等,這些規定為志願服務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支持,必將大力促進志願服務的深入開展。
6.保險和書面協議成服務各方最大保障
書面協議志願服務活動契約化。在志願服務過程中,由於此前對權利義務不夠明晰,造成志願者權利義務不對等,志願服務對象以及志願者的個人信息被泄露,志願者收取志願服務對象報酬等各種現象時有發生,這不僅給志願服務帶來了負面影響,也給維護保障志願服務各方合法權益造成很大困難。因此,條例第十八條規定:「開展高風險或者涉外的志願服務以及為大型社會活動提供志願服務,志願者、志願服務組織和志願服務對象之間應當簽訂書面協議,明確各方的權利和義務;開展其他志願服務,一方要求簽訂書面協議的,應當簽訂書面協議」。條例以簽訂志願服務協議這種形式,來明確志願服務各方權利和義務,有利於保障志願服務各方的權利,履行相應的義務。同時,第十九條還規定:「志願服務組織和志願服務對象應當根據服務項目需要,對參加志願服務的志願者進行必要的專項服務培訓,辦理相應的人身保險,並提供必要的物質和安全、衛生保障。」
7.未經組織安排的志願服務亦受法律保護
雖然條例主要調整規范是經志願服務組織安排,志願者自願、無償實施的志願服務活動。但對於社會各個方面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對未經志願服務組織安排的自願、無償服務他人和社會的行為,條例亦作了規定。因此,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工會、共青團、婦聯等團體以及其他組織,應當鼓勵本單位、本系統的人員參加志願服務活動,並提供必要的支持」;「未經志願服務組織安排,個人自願、無償地服務社會和幫助他人的,可以與受助者約定服務內容、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等事項,其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⑥ 志願服務條例的原則

志願服務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志願服務組織和志願者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志願服務活動,對推進精神文明建設、推動社會治理創新、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增進民生福祉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我國志願服務事業也存在活動不夠規范、權益保障不夠有力、激勵機制不夠完善等問題。為了鼓勵和規范志願服務活動,發展志願服務事業,《條例》對志願服務的基本原則、管理體制、權益保障、促進措施等作了全面規定。

一是確立基本原則。規定開展志願服務,應當遵循自願、無償、平等、誠信、合法的原則。

二是明確管理體制。規定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機構建立志願服務工作協調機制,加強對志願服務工作的統籌規劃、協調指導、督促檢查和經驗推廣;民政部門負責志願服務行政管理工作;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與志願服務有關的工作;有關人民團體和群眾團體在各自的工作范圍內做好相應的志願服務工作。

三是強化權益保障。規定志願服務組織招募志願者應當說明與志願服務有關的真實、准確、完整的信息,以及在志願服務過程中可能發生的風險。安排志願者參與志願服務活動,應當與其年齡、知識、技能和身體狀況相適應,並提供必要條件;需要專門知識、技能的,應當開展相關培訓;如實記錄志願者的志願服務情況等信息,無償、如實為其出具志願服務記錄證明。志願服務組織、志願服務對象應當尊重志願者的人格尊嚴;志願服務組織、志願者應當尊重志願服務對象人格尊嚴,不得向志願服務對象收取或者變相收取報酬。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強行指派志願者、志願服務組織提供服務。

四是強化促進措施。規定政府應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制定促進志願服務事業發展的政策和措施,合理安排志願服務所需資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為志願服務提供指導和幫助,可以依法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志願服務運營管理,對有突出貢獻者予以表彰、獎勵,採取措施鼓勵公共服務機構等對有良好志願服務記錄的志願者給予優待。鼓勵有關單位、組織為開展志願服務提供場所和其他便利條件,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招用有良好志願服務記錄的志願者,將學生參與志願服務活動納入實踐學分管理。

⑦ 志願服務條例將於何時開始實施

據報道,近日國務院發布了《志願服務條例》,條例將自2017年12月1日起施行。

此外還鼓勵有關單位、組織採取的促進措施,其中包括為開展志願服務提供場所和其他便利條件;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招用有良好志願服務記錄的志願者,將學生參與志願服務活動納入實踐學分管理,積極開展志願服務宣傳活動等。

希望條例的出台和實施可以促進志願服務的發展!

⑧ 浙江省志願服務條例的出台經過

2001年以來,團省委連續多年向省人大提出省級志願服務立法建議。
2006年12月,《浙江省青年志願服務條例》被省人大常委會列為2007年度立法計劃一類項目。
2006年年底,團省委成立由分管書記牽頭的條例草稿起草小組。並於2007年3月形成條例草稿。條例草稿形成後,在省人大內司委的具體指導下,團省委與省人大內司委共同成立了條例草案起草小組,於7月形成了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並由省人大內司委印發全省各地和省級有關部門徵求意見。同時,起草小組先後到寧夏、青海和本省杭州、寧波、溫州等地調研,並召開省級有關部門座談會,進一步徵求意見。
2007年8月31日,省人大內司委召開會議,對修改後的條例草案進行了審議,並提交省人大常委會一審審議。
9月27日,省十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對條例草案進行了一審審議。
11月初形成草案修改稿。
11月6日,省十屆人大法制委員會召開會議,對草案修改稿進行了審議,並提交省人大常委會二審審議。
11月21日,省十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對草案修改稿進行了二審審議,並於11月23日表決通過《浙江省志願服務條例》。
2008年3月5日,《浙江省志願服務條例》在「學雷鋒日」正式施行,並把學「雷鋒日」改為「浙江省志願者日」。

⑨ 《志願服務條例》什麼時間實行

《志願服務條例》是為了保障志願者、志願服務組織、志願服務對象回的合法權益,鼓勵和規范志答願服務,發展志願服務事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社會文明進步制定。經2017年6月7日國務院第175次常務會議通過,由國務院於2017年8月22日發布,自2017年12月1日起施行。

⑩ 全國有哪些省已經對志願者立法,哪些省正在進行這項工作

國內志願者立法背景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累計已有8億多人次的青年向社會提供了超過41億小時的志願服務。然而由於對志願者服務缺少明確的法律界定,導致這一行動受到種種制約,因此——志願服務呼喚法律。

盡管近年來成都市青年志願服務事業蓬勃發展,但總體上仍然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工作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如公眾對青年志願服務的認同感不強、參與度不高,青年志願服務的法律地位不明確,青年志願服務工作經費缺乏等等。要保證這項事業健康發展,解決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只有通過立法,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成都市志願服務需要社會的廣泛的支持和認可,要求對青年志願服務事業的地位、作用,志願者的來源與職責,服務對象的構成與領域,物質保障等方面作出明確的法律界定,以推動青年志願者行動的法制化進程。

在志願服務中遇到的一些現實問題不僅讓志願者處境尷尬,也使我們從理想主義的完美光環中走出來,自我安全保護和自我利益維護成為擺在志願者面前的現實問題,為志願者立法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志願者的身影遍布成都各大高校和城市方方面面,但至今志願工作仍游離於社會保障與法律體系之外。有關人士就此分析:青年志願者擺脫不掉後顧之憂,根本原因是缺乏關於志願服務的政策乃至法律環境。

全國政協常委、外事委員會主任田曾佩是位資深外交家。往來四海、眼觀全球,他對志願服務事業有著獨特的感觸。他曾闡述:「中國志願服務事業深入、持久的發展,需要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規范和保障。比如,承認志願服務在社會保障和社會服務體系中的作用,規定志願者的權利、義務,對志願組織在籌集社會資金方面給予政策傾斜等等。」 他舉例說,從世界范圍看,對公民參與志願服務提出要求並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形成制度,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像法國規定,年滿18歲的男性公民,符合條件者必須履行國民志願役;韓國規定中學生每年必須參加志願服務40小時;日本政府立法,將郵政儲蓄利息部分的30%抽出,設立志願者活動專項基金……在英美發達國家,對於公民參加低償和無償的社會服務活動,是有明確的《公民服務法》或《勞動法》為法律保障的。由民間組織發起的社會活動及該組織的社會地位都在法律中有明確的規定,這些組織也得到應有的法律保護。

2003年上半年有3個省先後出台志願者服務地方法規。從1999年廣東省推出第一個青年志願者志願服務條例,到目前,全國已有5省兩市出台了此類地方性法規。

註:

1999年8月,廣東通過了《廣東省青年志願服務條例》,這是我國第一部關於青年志願服務的地方性法規。它明晰了青年志願者、青年志願服務和青年志願者組織等概念,確立了青年志願者、青年志願者組織的法律地位。

2001年5月,南京市人大審議通過了《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開展青年志願者行動的決定》。同年8月,山東省人大審議通過了《山東省青年志願服務規定》,首次在法律上明確了政府在推動志願服務事業發展中的責任以及執法主體。

2002年11月,寧波市頒布了青年志願服務條例。

2003年4月,《福建省青年志願服務條例》通過人大審議。

2003年5月,《河南省人大常委會關於深入開展青年志願服務活動的決定》審議通過。

2003年6月,黑龍江省人大通過《黑龍江省志願服務條例》,並在立法中將「青年志願服務」改為「志願服務」,擴大志願服務范圍,成為我國首部全方位的志願服務地方性法規。

北京為志願者立法提上日程 志願者將享受保險等待遇http://www.fubusi.com/2005/6-7/49282.html

熱點內容
2010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05 18:21:14 瀏覽:133
行政處罰與刑法 發布:2025-07-05 16:48:45 瀏覽:743
民法典ar 發布:2025-07-05 16:24:45 瀏覽:846
勞動法對公司繳納社保規定 發布:2025-07-05 15:30:35 瀏覽:119
公司法原理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100
刑法免罪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417
xx縣信訪局法律顧問合同書 發布:2025-07-05 15:16:36 瀏覽:507
胡功群律師 發布:2025-07-05 14:44:32 瀏覽:468
部門規章公布 發布:2025-07-05 14:03:47 瀏覽:244
雙方互不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5 14:02:15 瀏覽: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