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
❶ 我國的《傳染病防治法》適用於哪些人員
《傳染病防治法》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一切單位和個人,必須接受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有關傳染病的調查、檢驗、採集樣本、隔離治療等預防、控制措施,如實提供有關情況。
❷ 《傳染病防治法》規定應予以隔離治療的是
正確答案復:C
解析:醫療機構發現甲類制傳染病時,應當及時採取下列措施:①對患者、病原攜帶者,予以隔離治療,隔離期限根據醫學檢查結果確定;②對疑似患者,確診前在指定場所單獨隔離治療;③對醫療機構內的患者、病原攜帶者、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觸者,在指定場所進行醫學觀察和採取其他必要的預防措施
。發現乙類或丙類傳染病患者,應當根據病情採取必要的治療和控制傳播措施
。
❸ 我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傳染病有價值
39種法定傳染病都是比較重要的,對老百姓身體健康有影響的,或者容易發生重大疾病事件的疾病,當然是有價值的了,比如禽流感、霍亂、鼠疫,流感,兒童容易發的手足口病等等
❹ 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甲乙丙各有幾種
我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法定傳染病共39種,其中甲類2種,乙類26種,丙類11種。
❺ 我國《傳染病防治法》是由哪個部門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的
我國《傳染病防治法》是由衛生部(現在叫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 十七 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於2004年8月28日修訂通過,現將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公布,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2004年8月28日
❻ 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依據是什麼簡要回答理由
我個人以為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就是為了人民大眾的生命安全,自己好是最重要的。
❼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規定的傳染病分為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傳染病分為甲類、乙類和丙類。
甲類傳染病是指:鼠疫、霍亂。
乙類傳染病是指: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
丙類傳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
上述規定以外的其他傳染病,根據其暴發、流行情況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類、丙類傳染病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決定並予以公布。
(7)我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擴展閱讀:
國家建立傳染病預警制度。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傳染病發生、流行趨勢的預測,及時發出傳染病預警,根據情況予以公布。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傳染病預防、控制預案,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備案。傳染病預防、控制預案應當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一)傳染病預防控制指揮部的組成和相關部門的職責;
(二)傳染病的監測、信息收集、分析、報告、通報制度;
(三)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在發生傳染病疫情時的任務與職責;
(四)傳染病暴發、流行情況的分級以及相應的應急工作方案;
(五)傳染病預防、疫點疫區現場控制,應急設施、設備、救治葯品和醫療器械以及其他物資和技術的儲備與調用。
地方人民政府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接到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發出的傳染病預警後,應當按照傳染病預防、控制預案,採取相應的預防、控制措施。
❽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自何時起實施我國傳染病防治方針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於2004年8月28日修訂通過,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國家對傳染病防治實行預防為主的方針,防治結合、分類管理、依靠科學、依靠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