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交通道德與交通法規

交通道德與交通法規

發布時間: 2022-01-11 02:40:42

1. 職業道德和遵守交通法規是不是一回事

一:優秀的汽車駕駛員應有良好的職業道德
機動車駕駛員的職業道德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組成部分,同時它又從屬於社會道德,並受社會道德的制約,因此機動車駕駛員在職業活動中,除了有行政的、紀律的、方式來調節外,更多地是需要用道德的內心信念來調節,而優秀的汽車駕駛員應具有以下職業道德精神:一是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就是要樹立為乘客,用戶和貨主全心全意服務的思想,並將這種思想履行在日常的行動之中,對駕駛工作要兢兢業業,不計個人得失和報酬,當個人利益與他人,集體利益發生矛盾時,特別是國家和集體的利益受到損失,遇到危險時,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受到威脅,需要挺身而出時,將損失減小到最低程度。二是樹立無產階級的勞動價值觀,我國憲法明確規定:「勞動是一切有勞動能力的公民的光榮職責」。優秀的汽車駕駛員應該有熱愛勞動,養成熱愛本職工作的習慣,對本職工作應兢兢業業,盡心盡責,與各種懶惰的思想和行為作斗爭。要有敬業與樂業的精神,樹立勞動光榮,從事機動車駕駛職業光榮的新的道德觀念。三是樹立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思想。這也是優秀汽車駕駛員的職業理想,也是優秀汽車駕駛員應具備的首要品德。駕駛員要以此來規范自身的行為。樹立文明運輸、禮貌行車的思想。它是駕駛員職業態度、職業責任、職業良心、職業榮譽等基本規范的綜合體現,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窗口」。因此,駕駛員在行車中,要端正駕駛作風,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四是努力提高職業技能。駕駛員的職業技能是指從事駕駛工作的實際操作經驗、技術能力和理論知識的總和。職業技能是職業道德基本規范的一個組成因素,職業道德是通過一定的職業技能體現出來的,職業技能又是實現和提高職業道德水準的基本保證。努力培養良好的職業技能,是提高駕駛員職業道德的前提條件,也是提高駕駛員職業道德的一項重要內容。決不允許在行車過程中「逢友要比」、「逢鬧要看」、「逢慢要超」、「逢堵要繞」、「逢空要竄」、「逢招要停」。
二:優秀的汽車駕駛員應自覺加強對交通法律、法規和其它相關知識的學習,提高自身的交通安全意識
道路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規是汽車駕駛員行車的基本准則,如何才能更規范地駕駛好車輛,更是任何優秀駕駛必須認真思考的。目前頒布的《中國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相關的規章制度將以往的交通安全教育上升為法律規定,將「以人為本」、「依法管理」等寫進法律,並作為法律的重要內容。因此優秀的汽車駕駛員應經常學習交通法律、法規,提高的交通安全意識,模範遵守路道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樹立安全行車思想,把安全行車看作是對國家和人民承擔的一種重大責任,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保證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決不能違法駕駛,更不允許帶任何僥幸心理駕駛車輛。只有嚴格按章行車,才能確保行車安全。
三:優秀的汽車駕駛員應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眾所周知,健康的身體是人們從事一切工作的基本條件之一。由於汽車駕駛是一項連續、單獨、時間長,對人體精力和體力消耗較大的工作,要求駕駛員應有良好的視覺特性,反應特性,操縱的穩定性和抗疲勞特性等,同時還要求駕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心理素質是汽車駕駛員在汽車駕駛操作過程中的心理狀況和心理活動,它是影響安全行車的另一個內在因素,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人的心理素質更具有天賦性,是一個人固有的特性且較難改變和提高。但是心理素質對其身體素質和行為具有決定性作用,心理素質好,其身體素質的水平就高,維持的時間較長,工作效果好,反之亦然。因此優秀的汽車駕駛員應有較強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反應能力,應變能力,判斷能力和熟練而准確地動用汽車駕駛操作技術的能力。克服在駕駛車輛過程中常常出現的麻痹心理、急躁心理、緊張心理、刺激心理、在行車過程中遇到問題能適時地採取措施,需要立即決定時,應當機立斷,毫不猶豫。在無法避免事故了生的,應以最小損失為前提進行處理。
四:優秀的汽車駕駛員應有過硬的汽車駕駛操作能力
汽車駕駛技術的好壞,直接影響汽車駕駛安全,優秀的汽車駕駛員首先應有正確的駕駛姿勢,才能有利於觀察道路與交通環境的變化,才能有利於觀察汽車儀錶板,才能有利於集中精力判斷汽車前後、左右車輛在道路上的位置狀況,也才能有利於與道路上行人或其它車輛或道路構造物之間的距離,選擇准確的方位和安全通道等,才能有利於正確操作和減輕駕駛的勞動強度,有效地防止駕駛疲勞等對汽車駕駛操作的有利影響,從而有效地防止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其次應有熟練的駕駛技能,做到手腳動作配合密切,互相協調,方向盤掌握穩妥,車速合理,變速時油門、離合器配合適當,制動運用得當,並能在行車中要善於正確處理人、車、路、氣候、環境五者之間的關系,正確分析和判斷外界各種信息並採取相應措施,能正確處理復雜情況和緊急危險情況,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
五:優秀的汽車駕駛員應熟知汽車的一般構造、原理,如何對車輛進行正常的維護、保養,能判斷汽車的一般故障並能對車輛進行自救
開車首先要懂車,懂車就必須要讀懂書,一個優秀的汽車駕駛員不僅要學好《汽車構造》、《汽車原理》、《汽車修理》、《道路構造》之類的書籍,而且還應熟悉車輛基本的技術性能,有過硬的汽車修理技術,能獨立維護,保養車輛,善於發現、診斷故障並能及時排除故障,使車輛始終保持良好的技術性能。同時還應了解道路的基本類型、結構、線型與行車安全的影響,特別是高速公路尤其重要。能做到一動車就知道車輛是否存在問題,是何問題,是否能影響行車安全,是否能高速行駛等。只有這樣,才能是真正意義上的駕駛車輛。
六:優秀的汽車駕駛員應有高標準的安全行車記錄
俗話說「先違章、後肇事」或者說「違章是事故發生的原因,事故是違章發生的必然結果」,這是人們在血的教訓中總結出來的一條重要經驗,也可以說是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教訓。在長期的實踐中.通過分析事故的直接成因,人們逐步地認識到,不管什麼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在事前總是有違章行為的。所以說違章是交通肇事的直接根源。加強交通法規教育,交通管理人員日夜堅守節:道路交通管理的第一線糾正違章行為,其目的都是告誡所有的文通參與者,人人遵守交通法規,盡最大的努力來避免交通違章或減少違章.以求減少交通事故。
筆者認為一名優秀的汽車駕駛員在連續十萬公里內不能有輕微事故負主要責任以上的安全行車記錄或連續六年內不能有任何違章行為記錄。
七:優秀的汽車駕駛員應具有良好的汽車駕駛預見性能力
汽車駕駛的預見性是指駕駛員駕駛車輛時,對一些復雜的交通情況能正確分析判斷,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而預見性不是一天或兩天就能養成的,它需要長期的駕駛經驗的積累。如何縮短這一時間,筆者認為一是加強對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學習,提高安全意識,二是善於總結別人的經驗和教訓,積累駕駛經驗。三是積極思考,對在行車中可能出現各種的問題進行分析、判斷和總結。
總之,優秀的汽車駕駛員不是單一的素質要求,而是綜合的素質體現,只不在不斷的總結、探索、進取中才能提高、豐富、完善汽車駕駛技術,也才能確保道路交通安全。

2. 遵守交通法規是每一個市民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道德素養,違反交通法規不僅僅是現代社會的不文明現象,更重


(1)甲車的速度v=36km/h=10m/s,
自行車頭與甲車尾部相撞:
甲車走的路程:
s=s1+L1=10.5m+4.5m=15m,
甲車用的時間:
t=

s甲
s乙
=
15
10
s=1.5s,
自行車在這段時間內(t自行車=t=1.5s)走的路程s=0.6m
v=
s乙
t乙
=
0.6
1.5
=0.4m/s;
自行車尾與甲車頭部相撞:
甲車走的路程:
s′=s1=10.5m,
甲車用的時間:
t′=
s甲
v甲
=
10.5
10
=1.05s,
自行車在這段時間內(t自行車=t=1.05s)走的路程s自行車=0.6m+1.8m+1.8m=4.2m,
v自行車=
s自行車
t自行車
=
4.2
1.05
=4m/s;
當自行車車速在0.4m/s~4m/s范圍內將與甲車相撞;
(2)乙車的速度v=54km/h=15m/s,
自行車頭與乙車尾部相撞:
乙車走的路程:
s=s1+s2+2L1=10.5m+3m+2×4.5m=22.5m,
乙車用的時間:
t=
s乙
v乙
=
22.5
15
=1.5s,
自行車在這段時間內(t自行車=t=1.5s)走的路程s=0.6m+3m=3.6m
v自行車=
s自行車
t自行車
=
3.6
1.5
=2.4m/s;
自行車尾與乙車頭部相撞:
乙車走的路程:
s′=s1+s2+L1=10.5m+3m+4.5m=18m,
乙車用的時間:
t′=
s乙′
v乙
=
18
15
=1.2s,
自行車在這段時間內(t自行車=t=1.2s)走的路程s自行車=3×0.6m+3×1.8m=7.2m
v自行車=
s自行車′
t自行車
=
7.2
1.2
=6m/s;
當自行車車速在2.4m/s~6m/s范圍內將與乙車相撞;
但是被乙車撞的前提是不能被甲車撞,因此要把2.4m/s至4m/s剔除出去,因此被乙車撞的條件是自行車速度在4m/s至6m/s之間.
故答案為:0.4m/s~4m/s;4m/s~6m/s.

3. 交通法規對駕駛員有些什麼基本規定拜託了各位 謝謝

1,樹立"三個意識" ⑴服務意識.駕駛員的工作,是通過車輛運送乘客和貨物,包括運送本單位的人員和貨物,從某種角度來講也是一種服務性工作,需要講究服務意識.對駕駛員來講,樹立服務意識就是尊客愛貨,把乘客或乘坐人當親人,視貨物為家珍. ⑵安全意識.安全是第一位的,作為機動車駕駛員來說,安全行車是頭等大事,它關繫到社會的安定,也關繫到他人和自己家庭的幸福.要做到行車安全,就必須牢固樹立安全意識,保養好自己駕駛的車輛,不開故障車,行車中要謹慎駕駛,時時刻刻注意安全,不辜負社會和家庭對你的期望. ⑶守法意識.遵守交通管理法規和各種規章,是維護駕駛員職業活動下常開展的重要保證.駕駛員要學法,懂法,守法,用道路交通管理法規來約束自己的行為,自覺遵守道路交通管理法規,自覺接受交通管理部門的依法管理.這是機動車駕駛員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安全行車的重要保證. 2,弘揚"三種精神" ⑴敬業精神.機動車駕駛員擔負著國民經濟建設和人們日常生活中交通往來的重任.不論是專職駕駛員還是非專職駕駛員,都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勤勤懇懇,認真負責. ⑵見義勇為精神.當今社會存在各種各樣的不穩定因素,違法犯罪現象還時有發生,道路上的各類意外事故也經常可見.當國家和人民群眾安全受到威脅,社會公共利益受到危害時,機動車駕駛員應該挺身而出,伸張正義,不畏強暴,敢於斗爭和善於斗爭. ⑶救死扶傷精神.救死扶傷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機動車駕駛員在駕駛工作中經常會遇到突發性的傷病員,如交通事故中的受傷者,急需救助的病人和孕婦,遇到這種情況,駕駛員應急群眾之所急,將傷,病者盡快送往醫院救治. (二)違反機動車駕駛員職業道德規范的主要表現 機動車駕駛員在駕駛過程中必須遵守各項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同時還要遵守職業道德行為.列舉如下不良行為,希望駕駛員自我對照,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1,肇事逃逸 交通事故誰都不希望發生,駕駛員發生交通事故一般是一種過失行為.發生交通事故後,駕駛員必須立即停車,保護現象,搶救傷者和財產,迅速報告公安機關或者執勤的交通警察,聽候處理.這是駕駛員法定的義務.但是極少數駕駛員在發生交通事故,特別是在夜間或人煙稀少的地方撞傷,撞死人時,不是立即停車積極搶救傷者,保護現場,及時報案,而是置傷亡者於不顧,抱僥幸心理,駕車或棄車逃跑,甚至將傷者帶離事故現場隱藏和拋棄,致使受傷者傷勢加重,以至延識搶救時機而死亡.這種行為是一種極不道德的行為,後果嚴重的是一種犯罪行為,將會受到法律的嚴懲. 2,開故障車 有些駕駛員缺乏安全責任感,平時忽視對車輛的例行保養,不能保持車況良好,在明知方向,制動等安全裝置存在嚴重故障的情況下,也不及時修理.開著這樣的病車上路,對自己,也對其他車輛或行人的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威脅,甚至會釀成車毀人亡的慘禍. 3,酒後駕車 酒後開車對安全行車危害極大,酒後不準駕駛車輛,這是每個駕駛員都知道的.可是有些駕駛員就是喜歡明知故犯.有的駕駛員酒後顯得十分興奮,開快車,開冒險車,左超右鑽,橫沖直撞;有的駕駛員酒後極易發怒,一不順心就產生報復心理,你不讓,我也不讓,甚至故意擠逼其他車輛和行人;有的駕駛員酒後迷迷糊糊,反應能力下降,操縱車頻失識險象環生.如此種種,難免事故會發生. 4,疲勞駕車 引起疲勞駕車的情況是多種的.有的駕駛員為了多賺錢,不分晝夜,連續駕車,長時間得不到休息;有的駕駛員玩興重,搓麻將,打撲克,進舞廳,唱卡拉OK,不到天亮不罷休;有的駕駛員因單位或者家庭矛盾,得不到好好休息,睡眠不足,精神恍惚等等.在這種情況下駕車,精神不振,頭腦發昏,甚至邊開車邊打瞌睡,危及他人和自身的安全. 5,嚴重超載 機動車裝載不準超過行駛證上核定的載重量.但有些駕駛員或者車主受經濟利益的驅使,一切向錢看,車輛嚴重超載,有的客運大客車裝載100多人,有的貨車超重1倍甚至2倍.這種嚴重超載的車輛不但影響車輛的使用壽命,還會損壞道路路面,降低制動效能,威脅安全,一旦發生事故就會造成群死群傷的特大事故,對社會的危害十分明顯. 6,長時間佔用超車道 在高等級公路和高速公路上,為了確保超車安全,都設有專門的超車道,供機動車超車時使用,超車完成後應立即駛回行車道.但有些駕駛員只顧自己方便,長時間在超車道上行駛,使後面來的車無所適從,影響其他車輛的正常行駛. 7,夜間行車交會不關閉遠光燈 夜間行車,在沒有路燈或照明不良的道路上,須在距對面來車150米以外互閉遠光燈,改用近光燈,使交會雙方都能看清前方道路情況,安全交會.而有相當數量的駕駛員夜間會車不關閉遠光燈,比誰的燈亮.這種行為看起來事很小,但危害極大;由於看不清前方道路情況,難以判斷交會雙方車輛所處的位置,容易引起交會撞車或碰撞路邊的非機動車,行人. 8,違章超車,交會 駕駛員在行車過程中超車,交會是經常性的事,要確保超車,交會的安全,一定要嚴懲遵守交通法規對超車,交會的規定.但是有駕駛員左邊超不過右邊超,對面方向來車照樣超,前方不讓強行超,彎道上冒險超.交會時該讓不讓,該慢的不慢,該靠邊的不靠邊.這些行為不但影響自己的安全,也嚴重威脅著其他車輛的安全.由於違章駕車,交會引發了許許多多的交通事故,後果都十分嚴重. 9,不講社會公德 有的駕駛員自身素質差,又缺管必要的公德意識,認為開車只要不違反交通法規就可以了,因此,在行車中往往會發生各種不道德行為.有的駕駛員遇到交通事故,路人或傷員救救時不理不睬,揚長而去;有的駕駛員遇到違法亂紀行為置之不理,不敢制止;有的駕駛員在居民區內肆意鳴喇叭,影響居民休息;有的駕駛員雨天開行車過漫水路面不減速,濺濕行人和騎車人;有的駕駛員故意捉弄,驚嚇行人或騎車人並以此取樂;還有的朝車窗外吐痰,拋雜物等等. 三,駕駛員安全行車規程 (一)出車准備 1,攜法定證件,即機動車行駛證,車輛購置附加費憑證公路養路費證,機動車駕駛證,准駕出租汽車證,出租汽車司機治安備案證和居民身份證等. 2,檢查車輛,確保機件靈敏有效,確認車門和車廂關實. (二)通常行駛 1,專心駕駛,遵規守法. 2,謹慎駕駛,消除隱患. 3,精熟駕駛,措施果斷. (三)超車行駛 1,超車前,開左轉向燈,細察前後,鳴笛或燈光示意,方可超車. 2,超車時,保持安全橫距. 3,超車後,開右轉向燈,駛回原道. (四)會車行駛 1,通常路段會車,三先禮讓. 2,障礙路段會車,減速禮讓. 3,狹窄坡路會車,下坡禮讓. (五)路口行駛 1,慢,精神集中,提前減速. 2,看,觀察左右,注意人車. 3,過,確認安全,順利通過. (六)坡路行駛 1,保持車距,預防追尾 2,剎車及時,防止後滑 3,適速行駛,安全禮讓 (七)窄路行駛 1,降低車速,注意查看 2,安全避讓,防止堵塞 3,觀察人車,及時避讓 (八)雨雪霧泥 1,低速行駛,保持車距 2,措施得力,預防側滑 (九)夜間行駛 1,精神集中,謹防突變 2,遠近光燈,正確使用 (十)倒車停車 1,明察四周,謹防麻痹 2,適時停靠,保證交通 (十一)收車離崗 1,停車合規,關窗鎖門 2,清潔車輛,及時保養

4. 道路交通安全:有哪些這方面的法律、法規和規章

1、定義交通安全是指在交通活動過程中,能將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的狀態。交通安全意味著人或物遭受損失的可能性是可以接受的;若這種可能性超過了可接受的水平,即為不安全。道路交通系統作為動態的開放系統,其安全既受系統內部因素的制約,又受系統外部環境的干擾,並與人、車輛及道路環境等因素密切相關。系統內任何因素的不可靠、不平衡、不穩定,都可能導致沖突與矛盾,產生不安全因素或不安全狀態。 2、交通安全的特點 ①交通安全是在一定危險條件下的狀態,並非絕對沒有交通事故的發生。 ②交通安全不是瞬間的結果,而是對交通系統在某一時期、某一階段過程或狀態的描述。 ③交通安全是相對的,絕對的交通安全是不存在的。 ④對於不同的時期和地域,可接受的損失水平是不同的,因而衡量交通系統是否安全的標准也不同。 3、交通安全與交通事故的關系 ①交通安全與交通事故是對立的,但事故並不是不安全的全部內容,而是在安全與不安全的矛盾斗爭過程中某些瞬間突變結果的外在表現。 ②交通系統處於安全狀態,並不一定不發生事故;交通系統處於不安全狀態,也未必完全是由事故引起的。 4、交通安全的組成要素 交通安全是一門「5E」科學。所謂「5E」是指:法規、工程、教育、環境及能源。 ⑴法規在我國,「法規」是指維護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的交通規則、交通違章罰則及其他有關交通安全的法律等。交通法規是交通安全的核心,貴交通安全起保障作用。交通法規必須具備三大條件:一是科學性;二是嚴肅性;三是適應性。 ⑵工程「工程」是指交通工程,它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研究和處理車輛在接到和公路上的運動,研究其運動規律;二是研究和處理為使車輛達到目的地的方法、手段和設施,包括道路設計、交通管理和信號控制等;三是研究和處理為使車輛安全運行而需要維持車輛與固定物之間的緩沖空間。 ⑶教育「教育」是指安全教育,包括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兩種。學校教育是對在校學生進行交通法規、交通安全和交通知識的教育;社會教育是通過報刊、廣播、電視及廣告等方式,廣泛宣傳交通安全的意義和交通法規,同時對駕駛員定期進行專業技術知識、守法思想、職業道德及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教育。 ⑷環境「環境」是指環境保護。在發達國家,80%以上的雜訊污染及廢氣污染是由汽車運行造成的,因此,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是道路交通環境保護的重要措施。 ⑸能源「能源」是指燃料消耗。汽油、柴油的大量使用,造成不可再生資源的大量消耗,給人類發展帶來影響。交通事故與能源消耗的關系一直是發達國家研究的熱點。 交通工程是交通安全的基礎科學,一切交通法規必須以交通工程為科學依據,一切交通安全對策和設施必須以交通工程為理論基礎,交通安全教育必須以交通工程為指導,環境保護和降低能耗必須以交通工程為分析依據。這就是交通安全法規、工程、教育、環境和能源之間的關系。

5. 什麼是交通法規

交通法規是指道路利用者必須遵守的法律和規則。交通法律由國家制定並頒布執行;交通規則由政府機關根據交通法律制定頒布執行。交通法規的內容包括車輛和行人的通行方法、交通事故處理和交通違章處理規則、道路的使用和管理等。中國早在周朝就有了道路中間行車、兩邊行人的交通規定。有了交通法規,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才能有統一的車輛左行或右行的規定、統一的交通標志和交通信號,才能防止在道路上出現危險與障礙。交通法規是交通安全與暢通的保證。

6. 常見的交通違法行為有哪些

機動車駕駛員有下列違章行為之一的,一次記12分: (1)醉酒後駕駛機動車的; (2)把機動車交給無駕駛證的人駕駛的; (3)駕駛無牌無證機動車的; (4)挪用、轉借機動車牌證或駕駛證的; (5)塗改、偽造、冒領機動車牌證、駕駛證或者使用失效的機動車牌證、駕駛證的; (6)駕駛禁止駛入高速公路的機動車駛入高速公路的; (7)在高速公路上倒車、逆行或者穿越中央分離帶掉頭、轉彎的; (8)在高速公路上不按規定停車的; (9)在高速公路上車輛發生故障、事故停車後,不按規定使用燈光和設置警告標志的。 機動車駕駛員有下列違章行為之一的,一次記6分: (1)不按規定停車或車輛發生故障不立即將車移開,造成交通嚴重堵塞 的; (2)逆向行駛的; (3)飲酒後駕駛車輛的; (4)駕車穿插、超越警車護衛的車隊的; (5)駕駛與駕駛證准駕車型不相符合的車輛的; (6)駕車下陡坡時熄火、空擋滑行的; (7)行經鐵路道口不按規定行車或者停車的; (8)客車載人超過核定人數20%以上的; (9)在高速公路上客車開車人超過核定人數的; (10)在高速公路上客車載人超過核定載質量30%以上的; (11)在高速公路上不按規定超車或者變更車道的; (12)在高速公路上駕駛轉向器、制動器、燈光裝置等機件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車輛的; (13)在高速公路上載運危險物品未經審批或者未按規定行駛的。 機動車駕駛的哪些違章行為,一次記3分 (1)不按規定超車或讓車的; (2)違反交通信號指示的; (3)路口遇有交通堵塞,強行駛入的; (4)駕駛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車輛的; (5)駕駛轉向器、制動器、燈光裝置等機件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車輛的; (6)進入導向車道後,不按規定方向行駛的; (7)不避讓執行任務的警車、消防車、工程救險車、救護車的; (8)在禁行的時間、道路上行駛的; (9)違反停車規定,臨時停車停放的; (10)不按規定掉頭的; (11)駕駛雜訊和排放有害氣體超過國家標準的車輛的; (12)不按規定使用喇叭或喇叭音量超過標準的; (13)客車載人超過核定人數未達20%; (14)貨車載物超過核定載質量30%以上的; (15)在高速公路上貨車載物超過核定載質量未達30%的; (16)在高速公路上違反其他載人規定的; (17)在高速公路上機動車載物長度、寬度、高度超過規定,未經審批或者未按規定行駛的; (18)在高速公路上駕車超過規定最高時速20公里以上的; (19)在高速公路上不按規定保持行車間距的; (20)在高速公路上正常情況下駕車低於規定最低時速的; (21)在高速公路上未按規定系安全帶的; (22)低能見度氣象條件下在高速公路上不按規定行駛的; (23)實施高速公路交通管制後,違反管制措施的。 機動車駕駛員有下列違章行為之一的,一次記2分: (1)違反交通標志、交通標線指示的; (2)違反車速規定的; (3)貨車載物超過核定載質量未達30%的; (4)駕駛後視鏡、排水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車輛的; (5)向右轉彎遇同車道內前方有車等候放行信號時,強行轉彎的; (6)行經交叉路口不按規定行車或者停車的; (7)在同車道行駛中,不按規定與前車保持必要的安全距離的; (8)不按規定使用轉向燈的; (9)不按規定使用防眩目近光燈、遠光燈、示寬燈、尾燈、霧燈的; (10)行經人行橫道,不按規定停車、減速、避讓行人的; (11)駛入或駛出非機動車道,不避讓非機動車的; (12)不按規定安裝、使用警報器或標志燈具的; (13)不按規定臨時停車的; (14)不按規定申領和使用機動車臨時號牌、試車號牌或移動證的; (15)在高速公路上騎、壓車道分界線行駛和在超車道上連續行駛的; (16)在高速公路上違反規定拖曳故障車、肇事車的; (17)在高速公路上不按規定車道行駛的。 機動車駕駛員有下列違章行為之一的,一次記1分: (1)不按規定會車、倒車的; (2)在實習期間不按規定駕駛大型客車、電車、起重車或帶掛車的汽車的; (3)不按規定拖帶掛車或牽引車輛的; (4)不按規定安裝車輛號牌的;

7. 交通道德主要包括哪三種道德

駕駛道德、騎車道德、行路道德
所謂交通道德,就是道路交通參與者在參與交通過程中的行為規范,它應該包括駕駛道德、騎車道德、行路道德等。因為道路是公用的,如果機動車駕駛人、非機動車駕駛人和行人都各行其是,可想而知,這樣的道路不知會亂成什麼樣子。西方發達國家之所以車輛多、交通秩序也好,就是遵循了各自的行路道德規范。當然,人們交通路權觀念的樹立與交通道德意識的養成是需要時間的。近幾年來,我國也正在不斷加大對道路交通違法行為的整治力度,而僅僅對機動車駕駛員的駕駛道德進行規范與加強還遠遠不夠,非機動車駕駛人與行人的交通道德觀念也必須同時得到規范與加強。

8. 常見的交通違法行為有哪些

1、闖紅燈:闖紅燈是最常見的違法行為,自從新交通法規出台之後,闖紅燈一次性扣除6分;

2、無證駕駛:對機動車駕駛人駕駛證被暫扣期間繼續駕車的,一律處500元罰款,並處15日拘留。對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駕駛機動車的,一律處15日拘留,並處200元罰款;

3、超載或超員:對公路客運車輛載客超過額定乘員尚未達到20%或貨運機動車超過核定載質量尚未達到30%的,一律處500元罰款。對公路客運超過額定乘員20%的或貨運機動車超過核定載質量30%的,一律處2000元罰款;

4、酒後駕駛機動車:對飲酒後駕駛機動車的,一律處暫扣3個月機動車駕駛證,並處300元罰款。對飲酒後駕駛營運機動車的,一律處暫扣3個月機動車駕駛證,並處500元罰款;

5、超速行駛:對機動車行駛時超過最高限定50% 的,一律處1000元罰款,並處吊銷機動車駕駛證。

9. 道路交通法律法規

最新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一條為了維護道路交通秩序,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保護人身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財產安全及其他合法權益,提高通行效率,制定本法。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車輛駕駛人、行人、乘車人以及與道路交通活動有關的單位和個人,都應當遵守本法。
第三條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應當遵循依法管理、方便群眾的原則,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暢通。
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與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相適應。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適應道路交通發展的需要,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政策,制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規劃,並組織實施。
第五條國務院公安部門負責全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交通、建設管理部門依據各自職責,負責有關的道路交通工作。
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經常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公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識。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執行職務時,應當加強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宣傳,並模範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
機關、部隊、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應當對本單位的人員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
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將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納入法制教育的內容。
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有關單位,有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義務。
第七條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應當加強科學研究,推廣、使用先進的管理方法、技術、設備。
第二章車輛和駕駛人
第一節機動車、非機動車
第八條國家對機動車實行登記制度。機動車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登記後,方可上道路行駛。尚未登記的機動車,需要臨時上道路行駛的,應當取得臨時通行牌證。
第九條申請機動車登記,應當提交以下證明、憑證:
(一)機動車所有人的身份證明;
(二)機動車來歷證明;
(三)機動車整車出廠合格證明或者進口機動車進口憑證;
(四)車輛購置稅的完稅證明或者免稅憑證;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在機動車登記時提交的其他證明、憑證。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完成機動車登記審查工作,對符合前款規定條件的,應當發放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和行駛證;對不符合前款規定條件的,應當向申請人說明不予登記的理由。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以外的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發放機動車號牌或者要求機動車懸掛其他號牌,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的式樣由國務院公安部門規定並監制。
第十條准予登記的機動車應當符合機動車國家安全技術標准。申請機動車登記時,應當接受對該機動車的安全技術檢驗。但是,經國家機動車產品主管部門依據機動車國家安全技術標准認定的企業生產的機動車型,該車型的新車在出廠時經檢驗符合機動車國家安全技術標准,獲得檢驗合格證的,免予安全技術檢驗。
第十一條駕駛機動車上道路行駛,應當懸掛機動車號牌,放置檢驗合格標志、保險標志,並隨車攜帶機動車行駛證。
機動車號牌應當按照規定懸掛並保持清晰、完整,不得故意遮擋、污損。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收繳、扣留機動車號牌。
第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辦理相應的登記:
(一)機動車所有權發生轉移的;
(二)機動車登記內容變更的;
(三)機動車用作抵押的;
(四)機動車報廢的。
第十三條對登記後上道路行駛的機動車,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根據車輛用途、載客載貨數量、使用年限等不同情況,定期進行安全技術檢驗。對提供機動車行駛證和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單的,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應當予以檢驗,任何單位不得附加其他條件。對符合機動車國家安全技術標準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發給檢驗合格標志。
對機動車的安全技術檢驗實行社會化。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實行社會化的地方,任何單位不得要求機動車到指定的場所進行檢驗。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不得要求機動車到指定的場所進行維修、保養。
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對機動車檢驗收取費用,應當嚴格執行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核定的收費標准。
第十四條國家實行機動車強制報廢制度,根據機動車的安全技術狀況和不同用途,規定不同的報廢標准。
應當報廢的機動車必須及時辦理注銷登記。
達到報廢標準的機動車不得上道路行駛。報廢的大型客、貨車及其他營運車輛應當在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監督下解體。
第十五條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應當按照規定噴塗標志圖案,安裝警報器、標志燈具。其他機動車不得噴塗、安裝、使用上述車輛專用的或者與其相類似的標志圖案、警報器或者標志燈具。
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應當嚴格按照規定的用途和條件使用。
公路監督檢查的專用車輛,應當依照公路法的規定,設置統一的標志和示警燈。
第十六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拼裝機動車或者擅自改變機動車已登記的結構、構造或者特徵;
(二)改變機動車型號、發動機號、車架號或者車輛識別代號;
(三)偽造、變造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檢驗合格標志、保險標志;
(四)使用其他機動車的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檢驗合格標志、保險標志。
第十七條國家實行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制度,設立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八條依法應當登記的非機動車,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登記後,方可上道路行駛。
依法應當登記的非機動車的種類,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規定。
非機動車的外形尺寸、質量、制動器、車鈴和夜間反光裝置,應當符合非機動車安全技術標准。
第二節機動車駕駛人
第十九條駕駛機動車,應當依法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申請機動車駕駛證,應當符合國務院公安部門規定的駕駛許可條件;經考試合格後,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發給相應類別的機動車駕駛證。
持有境外機動車駕駛證的人,符合國務院公安部門規定的駕駛許可條件,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考核合格的,可以發給中國的機動車駕駛證。
駕駛人應當按照駕駛證載明的准駕車型駕駛機動車;駕駛機動車時,應當隨身攜帶機動車駕駛證。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以外的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收繳、扣留機動車駕駛證。
第二十條機動車的駕駛培訓實行社會化,由交通主管部門對駕駛培訓學校、駕駛培訓班實行資格管理,其中專門的拖拉機駕駛培訓學校、駕駛培訓班由農業(農業機械)主管部門實行資格管理。
駕駛培訓學校、駕駛培訓班應當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學員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駕駛技能的培訓,確保培訓質量。
任何國家機關以及駕駛培訓和考試主管部門不得舉辦或者參與舉辦駕駛培訓學校、駕駛培訓班。
第二十一條駕駛人駕駛機動車上道路行駛前,應當對機動車的安全技術性能進行認真檢查;不得駕駛安全設施不全或者機件不符合技術標准等具有安全隱患的機動車。
第二十二條機動車駕駛人應當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按照操作規范安全駕駛、文明駕駛。
飲酒、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葯品或者麻醉葯品,或者患有妨礙安全駕駛機動車的疾病,或者過度疲勞影響安全駕駛的,不得駕駛機動車。
任何人不得強迫、指使、縱容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機動車安全駕駛要求駕駛機動車。
第二十三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定期對機動車駕駛證實施審驗。
第二十四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行為,除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外,實行累積記分制度。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累積記分達到規定分值的機動車駕駛人,扣留機動車駕駛證,對其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教育,重新考試;考試合格的,發還其機動車駕駛證。
對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在一年內無累積記分的機動車駕駛人,可以延長機動車駕駛證的審驗期。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公安部門規定。
第三章道路通行條件
第二十五條全國實行統一的道路交通信號。
交通信號包括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交通標線和交通警察的指揮。
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交通標線的設置應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暢通的要求和國家標准,並保持清晰、醒目、准確、完好。
根據通行需要,應當及時增設、調換、更新道路交通信號。增設、調換、更新限制性的道路交通信號,應當提前向社會公告,廣泛進行宣傳。
第二十六條交通信號燈由紅燈、綠燈、黃燈組成。紅燈表示禁止通行,綠燈表示准許通行,黃燈表示警示。
第二十七條鐵路與道路平面交叉的道口,應當設置警示燈、警示標志或者安全防護設施。無人看守的鐵路道口,應當在距道口一定距離處設置警示標志。
第二十八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設置、移動、佔用、損毀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交通標線。
道路兩側及隔離帶上種植的樹木或者其他植物,設置的廣告牌、管線等,應當與交通設施保持必要的距離,不得遮擋路燈、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不得妨礙安全視距,不得影響通行。
第二十九條道路、停車場和道路配套設施的規劃、設計、建設,應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暢通的要求,並根據交通需求及時調整。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發現已經投入使用的道路存在交通事故頻發路段,或者停車場、道路配套設施存在交通安全嚴重隱患的,應當及時向當地人民政府報告,並提出防範交通事故、消除隱患的建議,當地人民政府應當及時作出處理決定。
第三十條道路出現坍塌、坑漕、水毀、隆起等損毀或者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交通標線等交通設施損毀、滅失的,道路、交通設施的養護部門或者管理部門應當設置警示標志並及時修復。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發現前款情形,危及交通安全,尚未設置警示標志的,應當及時採取安全措施,疏導交通,並通知道路、交通設施的養護部門或者管理部門。
第三十一條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佔用道路從事非交通活動。
第三十二條因工程建設需要佔用、挖掘道路,或者跨越、穿越道路架設、增設管線設施,應當事先徵得道路主管部門的同意;影響交通安全的,還應當徵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同意。
施工作業單位應當在經批準的路段和時間內施工作業,並在距離施工作業地點來車方向安全距離處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採取防護措施;施工作業完畢,應當迅速清除道路上的障礙物,消除安全隱患,經道路主管部門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驗收合格,符合通行要求後,方可恢復通行。
對未中斷交通的施工作業道路,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加強交通安全監督檢查,維護道路交通秩序。
第三十三條新建、改建、擴建的公共建築、商業街區、居住區、大(中)型建築等,應當配建、增建停車場;停車泊位不足的,應當及時改建或者擴建;投入使用的停車場不得擅自停止使用或者改作他用。
在城市道路范圍內,在不影響行人、車輛通行的情況下,政府有關部門可以施劃停車泊位。
第三十四條學校、幼兒園、醫院、養老院門前的道路沒有行人過街設施的,應當施劃人行橫道線,設置提示標志。
城市主要道路的人行道,應當按照規劃設置盲道。盲道的設置應當符合國家標准。
第四章道路通行規定
第一節一般規定
第三十五條機動車、非機動車實行右側通行。
第三十六條根據道路條件和通行需要,道路劃分為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的,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實行分道通行。沒有劃分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的,機動車在道路中間通行,非機動車和行人在道路兩側通行。
第三十七條道路劃設專用車道的,在專用車道內,只准許規定的車輛通行,其他車輛不得進入專用車道內行駛。
第三十八條車輛、行人應當按照交通信號通行;遇有交通警察現場指揮時,應當按照交通警察的指揮通行;在沒有交通信號的道路上,應當在確保安全、暢通的原則下通行。
第三十九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根據道路和交通流量的具體情況,可以對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採取疏導、限制通行、禁止通行等措施。遇有大型群眾性活動、大范圍施工等情況,需要採取限制交通的措施,或者作出與公眾的道路交通活動直接有關的決定,應當提前向社會公告。
第四十條遇有自然災害、惡劣氣象條件或者重大交通事故等嚴重影響交通安全的情形,採取其他措施難以保證交通安全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實行交通管制。
第四十一條有關道路通行的其他具體規定,由國務院規定。
第二節機動車通行規定
第四十二條機動車上道路行駛,不得超過限速標志標明的最高時速。在沒有限速標志的路段,應當保持安全車速。
夜間行駛或者在容易發生危險的路段行駛,以及遇有沙塵、冰雹、雨、雪、霧、結冰等氣象條件時,應當降低行駛速度。
第四十三條同車道行駛的機動車,後車應當與前車保持足以採取緊急制動措施的安全距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超車:
(一)前車正在左轉彎、掉頭、超車的;
(二)與對面來車有會車可能的;
(三)前車為執行緊急任務的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的;
(四)行經鐵路道口、交叉路口、窄橋、彎道、陡坡、隧道、人行橫道、市區交通流量大的路段等沒有超車條件的。
第四十四條機動車通過交叉路口,應當按照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交通標線或者交通警察的指揮通過;通過沒有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交通標線或者交通警察指揮的交叉路口時,應當減速慢行,並讓行人和優先通行的車輛先行。
第四十五條機動車遇有前方車輛停車排隊等候或者緩慢行駛時,不得借道超車或者佔用對面車道,不得穿插等候的車輛。
在車道減少的路段、路口,或者在沒有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交通標線或者交通警察指揮的交叉路口遇到停車排隊等候或者緩慢行駛時,機動車應當依次交替通行。
第四十六條機動車通過鐵路道口時,應當按照交通信號或者管理人員的指揮通行;沒有交通信號或者管理人員的,應當減速或者停車,在確認安全後通過。
第四十七條機動車行經人行橫道時,應當減速行駛;遇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應當停車讓行。
機動車行經沒有交通信號的道路時,遇行人橫過道路,應當避讓。
第四十八條機動車載物應當符合核定的載質量,嚴禁超載;載物的長、寬、高不得違反裝載要求,不得遺灑、飄散載運物。
機動車運載超限的不可解體的物品,影響交通安全的,應當按照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指定的時間、路線、速度行駛,懸掛明顯標志。在公路上運載超限的不可解體的物品,並應當依照公路法的規定執行。
機動車載運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學物品以及劇毒、放射性等危險物品,應當經公安機關批准後,按指定的時間、路線、速度行駛,懸掛警示標志並採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第四十九條機動車載人不得超過核定的人數,客運機動車不得違反規定載貨。
第五十條禁止貨運機動車載客。
貨運機動車需要附載作業人員的,應當設置保護作業人員的安全措施。
第五十一條機動車行駛時,駕駛人、乘坐人員應當按規定使用安全帶,摩托車駕駛人及乘坐人員應當按規定戴安全頭盔。
第五十二條機動車在道路上發生故障,需要停車排除故障時,駕駛人應當立即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將機動車移至不妨礙交通的地方停放;難以移動的,應當持續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並在來車方向設置警告標志等措施擴大示警距離,必要時迅速報警。
第五十三條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執行緊急任務時,可以使用警報器、標志燈具;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駛路線、行駛方向、行駛速度和信號燈的限制,其他車輛和行人應當讓行。
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非執行緊急任務時,不得使用警報器、標志燈具,不享有前款規定的道路優先通行權。
第五十四條道路養護車輛、工程作業車進行作業時,在不影響過往車輛通行的前提下,其行駛路線和方向不受交通標志、標線限制,過往車輛和人員應當注意避讓。
灑水車、清掃車等機動車應當按照安全作業標准作業;在不影響其他車輛通行的情況下,可以不受車輛分道行駛的限制,但是不得逆向行駛。
第五十五條高速公路、大中城市中心城區內的道路,禁止拖拉機通行。其他禁止拖拉機通行的道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規定。
在允許拖拉機通行的道路上,拖拉機可以從事貨運,但是不得用於載人。
第五十六條機動車應當在規定地點停放。禁止在人行道上停放機動車;但是,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條規定施劃的停車泊位除外。
在道路上臨時停車的,不得妨礙其他車輛和行人通行。
第三節非機動車通行規定
第五十七條駕駛非機動車在道路上行駛應當遵守有關交通安全的規定。非機動車應當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在沒有非機動車道的道路上,應當靠車行道的右側行駛。
第五十八條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電動自行車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時,最高時速不得超過十五公里。
第五十九條非機動車應當在規定地點停放。未設停放地點的,非機動車停放不得妨礙其他車輛和行人通行。
第六十條駕馭畜力車,應當使用馴服的牲畜;駕馭畜力車橫過道路時,駕馭人應當下車牽引牲畜;駕馭人離開車輛時,應當拴系牲畜。
第四節行人和乘車人通行規定
第六十一條行人應當在人行道內行走,沒有人行道的靠路邊行走。
第六十二條行人通過路口或者橫過道路,應當走人行橫道或者過街設施;通過有交通信號燈的人行橫道,應當按照交通信號燈指示通行;通過沒有交通信號燈、人行橫道的路口,或者在沒有過街設施的路段橫過道路,應當在確認安全後通過。
第六十三條行人不得跨越、倚坐道路隔離設施,不得扒車、強行攔車或者實施妨礙道路交通安全的其他行為。
第六十四條學齡前兒童以及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精神疾病患者、智力障礙者在道路上通行,應當由其監護人、監護人委託的人或者對其負有管理、保護職責的人帶領。
盲人在道路上通行,應當使用盲杖或者採取其他導盲手段,車輛應當避讓盲人。
第六十五條行人通過鐵路道口時,應當按照交通信號或者管理人員的指揮通行;沒有交通信號和管理人員的,應當在確認無火車駛臨後,迅速通過。
第六十六條乘車人不得攜帶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不得向車外拋灑物品,不得有影響駕駛人安全駕駛的行為。
第五節高速公路的特別規定
第六十七條行人、非機動車、拖拉機、輪式專用機械車、鉸接式客車、全掛拖斗車以及其他設計最高時速低於七十公里的機動車,不得進入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限速標志標明的最高時速不得超過一百二十公里。
第六十八條機動車在高速公路上發生故障時,應當依照本法第五十二條的有關規定辦理;但是,警告標志應當設置在故障車來車方向一百五十米以外,車上人員應當迅速轉移到右側路肩上或者應急車道內,並且迅速報警。
機動車在高速公路上發生故障或者交通事故,無法正常行駛的,應當由救援車、清障車拖曳、牽引。
第六十九條任何單位、個人不得在高速公路上攔截檢查行駛的車輛,公安機關的人民警察依法執行緊急公務除外。
第五章交通事故處理
第七十條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場;造成人身傷亡的,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並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因搶救受傷人員變動現場的,應當標明位置。乘車人、過往車輛駕駛人、過往行人應當予以協助。
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傷亡,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可以即行撤離現場,恢復交通,自行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不即行撤離現場的,應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
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僅造成輕微財產損失,並且基本事實清楚的,當事人應當先撤離現場再進行協商處理。
第七十一條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後逃逸的,事故現場目擊人員和其他知情人員應當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或者交通警察舉報。舉報屬實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給予獎勵。
第七十二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接到交通事故報警後,應當立即派交通警察趕赴現場,先組織搶救受傷人員,並採取措施,盡快恢復交通。
交通警察應當對交通事故現場進行勘驗、檢查,收集證據;因收集證據的需要,可以扣留事故車輛,但是應當妥善保管,以備核查。
對當事人的生理、精神狀況等專業性較強的檢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委託專門機構進行鑒定。鑒定結論應當由鑒定人簽名。
第七十三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現場勘驗、檢查、調查情況和有關的檢驗、鑒定結論,及時製作交通事故認定書,作為處理交通事故的證據。交通事故認定書應當載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成因和當事人的責任,並送達當事人。
第七十四條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爭議,當事人可以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後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第七十五條醫療機構對交通事故中的受傷人員應當及時搶救,不得因搶救費用未及時支付而拖延救治。肇事車輛參加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由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范圍內支付搶救費用;搶救費用超過責任限額的,未參加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或者肇事後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先行墊付部分或者全部搶救費用,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機構有權向交通事故責任人追償。
第七十六條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第七十七條車輛在道路以外通行時發生的事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接到報案的,參照本法有關規定辦理。
第六章執法監督
第七十八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交通警察的管理,提高交通警察的素質和管理道路交通的水平。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對交通警察進行法制和交通安全管理業務培訓、考核。交通警察經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崗執行職務。
第七十九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實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應當依據法定的職權和程序,簡化辦事手續,做到公正、嚴格、文明、高效。
第八十條交通警察執行職務時,應當按照規定著裝,佩帶人民警察標志,持有人民警察證件,保持警容嚴整,舉止端莊,指揮規范。
第八十一條依照本法發放牌證等收取工本費,應當嚴格執行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核定的收費標准,並全部上繳國庫。
第八十二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法實施罰款的行政處罰,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實施罰款決定與罰款收繳分離;收繳的罰款以及依法沒收的違法所得,應當全部上繳國庫。
第八十三條交通警察調查處理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和交通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迴避:
(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當事人的近親屬;
(二)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
(三)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案件的公正處理。
第八十四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的行政執法活動,應當接受行政監察機關依法實施的監督。
公安機關督察部門應當對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執行法律、法規和遵守紀律的情況依法進行監督。
上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對下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執法活動進行監督。
第八十五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執行職務,應當自覺接受社會和公民的監督。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對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不嚴格執法以及違法違紀行為進行檢舉、控告。收到檢舉、控告的機關,應當依據職責及時查處。
第八十六條任何單位不得給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下達或者變相下達罰款指標;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不得以罰款數額作為考核交通警察的標准。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對超越法律、法規規定的指令,有權拒絕執行,並同時向上級機關報告。
第七章法律責任
第八十七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對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應當及時糾正。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應當依據事實和本法的有關規定對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予以處罰。對於情節輕微,未影響道路通行的,指出違法行為,給予口頭警告後放行。

熱點內容
2010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05 18:21:14 瀏覽:133
行政處罰與刑法 發布:2025-07-05 16:48:45 瀏覽:743
民法典ar 發布:2025-07-05 16:24:45 瀏覽:846
勞動法對公司繳納社保規定 發布:2025-07-05 15:30:35 瀏覽:119
公司法原理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100
刑法免罪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417
xx縣信訪局法律顧問合同書 發布:2025-07-05 15:16:36 瀏覽:507
胡功群律師 發布:2025-07-05 14:44:32 瀏覽:468
部門規章公布 發布:2025-07-05 14:03:47 瀏覽:244
雙方互不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5 14:02:15 瀏覽: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