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條例英語
1.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由哪發布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已經2003年10月29日國務院第26次常務會議通過,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1992年3月18日國務院修訂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同時廢止。
2. 進口關稅稅率表
根據《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於調整進境物品進口稅有關問題的通知》(稅委會〔2019〕17號)規定:
食品、飲料、葯品稅率13%(部分3%),煙酒50%,紡織品及其製成品、皮革服裝及配飾、箱包及鞋靴、表、鍾及其配件、附件20%(完稅價格在人民幣10000元及以上的手錶50%),金銀、貴重首飾及珠寶玉石等。
一、食品、飲料、葯品的稅率。
(2)關稅條例英語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關稅稅率適用規定如下:
「第九條進口關稅設置最惠國稅率、協定稅率、特惠稅率、普通稅率、關稅配額稅率等稅率。對進口貨物在一定期限內可以實行暫定稅率。
出口關稅設置出口稅率。對出口貨物在一定期限內可以實行暫定稅率。
第十條原產於共同適用最惠國待遇條款的世界貿易組織成員的進口貨物,原產於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簽訂含有相互給予最惠國待遇條款的雙邊貿易協定的國家或者地區的進口貨物,以及原產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進口貨物,適用最惠國稅率。
原產於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簽訂含有關稅優惠條款的區域性貿易協定的國家或者地區的進口貨物,適用協定稅率。
原產於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簽訂含有特殊關稅優惠條款的貿易協定的國家或者地區的進口貨物,適用特惠稅率。
原產於本條第一款、第二款和第三款所列以外國家或者地區的進口貨物,以及原產地不明的進口貨物,適用普通稅率。
第十一條適用最惠國稅率的進口貨物有暫定稅率的,應當適用暫定稅率;適用協定稅率、特惠稅率的進口貨物有暫定稅率的,應當從低適用稅率;適用普通稅率的進口貨物,不適用暫定稅率。
適用出口稅率的出口貨物有暫定稅率的,應當適用暫定稅率。」
人民網《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
3. 關於關稅的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貫徹對外開放政策,促進對外經濟貿易和國民經濟的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准許進出口的貨物,除國家另有規定的以外,應當由海關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稅則》,(以下簡稱《海關進出口稅則》)徵收進口稅或者出口稅。
《 海關進出口稅則》是本條例的組成部分。
第三條 國務院成立關稅稅則委員會,其職責是提出制訂或者修訂《進出口關稅條例》、《海關進出口稅則》的方針、政策、原則,審議稅則修訂草案,制訂暫定稅率,審定局部調整稅率。
國務院關稅稅同委員會的組成由國務院規定。
第四條 進口貨物的收貨人、出口貨物的發貨人,是關稅的納稅義務人。
接受委託辦理有關手續的代理人,應當遵守本條例對其委託人的各項規定。
第五條 進境的旅客行李物品和個人郵遞物品征稅辦法,由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另行制訂。
第二章 稅率的運用
第六條 進口稅設普通稅率和最低稅率。對產自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未訂有關稅互惠條款的貿易條約或者協定的國家的進口貨物,按照普通稅率征稅;對產自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訂有關稅互惠條款的貿易條約或者協定的國家的進口貨物,按照最低稅率征稅。
第七條 《海關進出口稅則》中未訂有出口稅率的貨物,不征出口稅。
第八條 進出口貨物,應當按照收發貨人或者他們的代理人申報進口或者出口之日實施的稅率征稅。
進口貨物到達前,經海關核准先行申報的,應當按照裝載此項貨物的運輸工具申報進境之日實施的稅率征稅。
第三章 完稅價格的審定
第九條 進口貨物以海關審定的正常成交價格為基礎的到岸價格作為完稅價格。到岸價格包括貨價,加上貨物運抵中華人民共和國關境內輸入地點起卸前的包裝費、運費、保險費和其他勞務費等費用。
第十條 進口貨物的成交價格經海關審查未能確定的,應當以從該貨物的同一出口國或者地區購進的相同或者類似貨物的成交價格為基礎的到岸價格作為完稅價格。
按照前款規定,完稅價格仍未能確定的,應當以相同或者類似進口貨物在國內市場的批發價格,減去進口關稅、進口環節其他稅收以及進口後的正常運輸、儲存、營業費用及利潤作為完稅價格。
如有特殊情形,貨物的完稅價格可由海關按照合理的方法估定。
第十一條 運往境外修理的機械器具、運輸工具或者其他貨物,出境時已向海關報明並在海關規定期限內復運進境的,應當以海關審定的正常修理費和料件費作為完稅價格。
第十二條 運往境外加工的貨物,出境時已向海關報明並在海關規定期限內復運進境的,應當以加工後的貨物進境時的到岸價格與原出時境貨物或者相同、類似的貨物在進境時的到岸價格之間的差額,作為完稅價格。
第十三條 租賃(包括租借)方式進口的貨物,應當以海關審定的貨物的正常租金,作為完稅價格。
第十四條 出口貨物應當以海關審定的貨物售與境外的離岸價格,扣除出口稅後,作為完稅價格。
第十五條 進出口貨物的收發貨人或者他們的代理人,在向海關遞交進出口貨物報關單時,應當交驗載明貨物的真實價格、運費、保險費和其他費用的發票(如有廠家發票應附在內)、包裝清單和其他有關單證。
前款各項單證應當由貨物的收發貨人或者他們的代理人簽印證明無訛。
第十六條 海關審核進出口貨物完稅價格時,收發貨人或者他們的代理人應當交驗發票等單位;必要時海關可以檢查買賣雙方的有關合同、帳冊、單據和文件等,或者作其他調查。對於已經海關完稅放行的貨物,海關仍可檢查貨物的上述有關資料。
第十七條 進出口貨物的收發貨人或者他們的代理人,在遞交進出口貨物報關單時未交驗第十五條規定的各項單證的,應當按照海關估定的完稅價格完稅;事後補交單證的,稅款不予調整。
第十八條 進出口貨物的到岸價格、離岸價格或者租金、修理費、料件費等以外幣計價的,應當由海關按照填發稅款繳納證之日國家外匯管理部門公布的《人民幣外匯牌價表》的買賣中間價,摺合人民幣。《人民幣外匯牌價表》未列入的外幣,按照國家外匯管理部門確定的匯率摺合人民幣。
第四章 稅款的繳納、退補
第十九條 進出口貨物的收發貨人或者他們的代理人,應當在海關填發稅款繳納證次日起七日內(星期日和節假日除外),向指定銀行繳納稅款。逾期不繳的,除依法追繳外,由海關自到期之日起至繳清稅款之日止,按日徵收欠繳稅款額1‰的滯納金。
第二十條 海關徵收關稅、滯納金等,除另有規定的以外,應當按人民幣計征。
第二十一條 海關徵收關稅、滯納金等,應當制發收據。收據格式由海關總署規定。
第二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進出口貨物的收發貨人或者他們的代理人,可以自繳納稅款之日起一年內,書面聲明理由,連同納稅收據向海關申請退稅,逾期不予受理:
(一)因海關誤征,多納稅款的;
(二)海關核准免驗進口的貨物,在完納關稅後,發現有短卸情事,經海關審查認可的;
(三)已征出口稅的貨物,因故未裝運出口申報退關,經海關查驗屬實的。
第二十三條 進出口貨物完稅後,如發現少征或者漏征稅款,海關應當自繳納稅款或者貨物放行之日起一年內,向收發貨人或者他們的代理人補征。因收發貨人或者他們的代理人違反規定而造成的少征或者漏征,海關在三年內可以追征。
第五章 關稅的減免及審批程序
第二十四條 下列貨物,經海關審查無訛,可以免稅:
(一)一票貨物的關稅稅額在人民幣十元以下的。
(二)無商業價值的廣告品及貨樣;
(三)國際組織、外國政府無償贈送的物資;
(四)進出境運輸工具裝載的途中必需的燃料、物料和飲食用品。
因故退還的我國出口貨物,由原發貨人或者他們的代理人申報進境,並提供原出口單證,經海關審查核實,可以免徵進口稅。但是,已徵收的出口稅,不予退還。
第二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進口貨物,海關可以酌情減免稅。
(一)在境外運輸途中或者在起卸時,遭受損壞或者損失的;
(二)起卸後海關放行前,因不可抗力遭受損壞或者損失的;
(三)海關查驗時已經破漏、損壞或者腐爛,經證明不是保管不慎造成的。
第二十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規定減征、免徵關稅的貨物、物品,海關應當按照規定予以減免關稅。
第二十七條 經海關核准暫時進境或者暫時出境並在六個月內復運出境或者復運進境的貨樣、展覽品、施工機械、工程車輛、供安裝用的儀器和工具、電視或者電影攝制器械、盛裝貨物的容器以及劇團服裝道具,在貨物收發貨人向海關繳納相當於稅款的保證金或者提供擔保後,准予暫時免納關稅。
前款規定的六個月期限,海關可以根據情況酌予延長。
第二十八條 為境外廠商加工、裝配成品和為製造外銷產品而進口的原材料、輔料、零件、部件、配套件和包裝物料,海關按照實際加工出口的數量免徵進口稅。
第二十九條 無代價抵償的進出口貨物的關稅征免辦法,由海關總署另行規定。
第三十條 經濟特區等特定地區進出口的貨物,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資企業等特定企業進出口的貨物以及其他依法給予關稅減免優惠的進出口貨物,按照有關規定減稅或者免稅。
第三十一條 收發貨人或者他們的代理人,要求對其進出口貨物臨時減征或者免徵進出口關稅的,應當在貨物進出口前書面寫明理由,隨附必要的證明和資料向海關申請。海關審查屬實後,轉報海關總署,由海關總署或者海關總署會同財政部按照國務院的規定審查批准。
第六章 申訴程序
第三十二條 納稅義務人對貨物在《海關進出口稅則》上的歸類和完稅價格的審定有異議時,應當先按海關核定的稅額繳納稅款,然後自海關填發稅款繳納證之日起三十日內,向海關書面申請復議。逾期申訴的,海關可以不受理。
第三十三條 海關應當自收到復議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作出復議決定。
納稅義務人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海關總署申請復議。
第三十四條 海關總署接到納稅義務人的復議申請後,應當在三十日內作出復議決定,並製成決定書交海關送達申訴人。無法送達的,應當予以公告。
納稅義務人對海關總署的復議決定仍然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七章 罰則
第三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構成走私或者違反海關監管規定的行為的,由海關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行政處罰實施細則》和其他有關規定處理。
第八章 附則
第三十六條 海關對檢舉或者協助查獲違反本條例的偷稅漏稅行為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規定給予獎勵,並負責保密。
第三十七條 本條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負責解釋。
第三十八條 本條例自一九八七年十月十五日起施行。
4. 進口關稅的計算方式
進口關稅是一個國家的海關對進口貨物和物品徵收的關稅。各國已不使用過境關稅,出口稅也很少使用。通常所稱的關稅主要指進口關稅。徵收進口關稅會增加進口貨物的成本,提高進口貨物的市場價格,影響外國貨物進口數量。因此,各國都以徵收進口關稅作為限制外國貨物進口的一種手段。適當的使用進口關稅可以保護本國工農業生產,也可以作為一種經濟杠桿調節本國的生產和經濟的發展。計算進口關稅稅款的基本公式是:進口關稅稅額=完稅價格×進口關稅稅率。
應答時間:2020-11-25,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5. 海關關稅 海關稅費的徵收
首先,關稅是指進出口商品在經過一國關境時,由政府設置的海關向進出口國所徵收的稅收。
以進口貨物為例:
我國的對進口貨物的完稅價格,是以進口貨物的成交價格加上貨物運抵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輸入地點起卸前的運輸及其相關費用、保險費為基礎確定的(對成交價格的規定見《關稅條例》第十九條、第二十條)
海關稅費徵收權是指:
代表國家依法對進出口貨物、物品徵收關稅及其他稅費;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及有關規定,依法對特定的進出口貨物、物品減征或免徵關稅;對經海關放行後的有關進出口貨物、物品,發現少征或者漏征稅款的,依法補征、追征稅款的權力。
規定的很清楚:1,是代表國家,這個權力代表國務院行使,不屬於海關權力;2,其他稅費,如代收的各類增值稅,消費稅等等。
同樣,海關稅收也包括海關關稅及海關代收的其他稅費(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等)。實行海關代收稅等是為了保證國家稅收應收盡收,當出現問題時可採取稅收保全和稅收強制措施。(具體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稅收保全和強制措施暫行辦法》)
稅收保全和稅收強制屬於行政強制權,它與你之前提到的稅費徵收權,以及行政審批權、行政檢查權、行政處罰權,其他權力等,都屬於海關權力。
1:稅費是表是滯納金,以海關的行政權,來行使的
2:未在規定得到期限內繳納稅費
3:A金融帳號直接扣除 B:變賣監管貨物 C:變賣其他資產
籠統的介紹,建議你研究相關法律條文,比較清晰。
6. 進出口關稅條例第十八條
只是說明相關貨物是正常交易,沒有附帶條件,價格可以反映正式交易情況。
7. 進口關稅條例為什麼是稅收程序法,不是說有具體到稅的就是稅收實體法嗎,這裡面不是有個關稅嗎
稅收實體法是規定稅收法律關系主體的實體權利、義務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我國稅收實體法內版容主要包權括:流轉稅法、財產稅法、所得稅法和行為稅法。重點是它規定犯了什麼罪,有什麼依據,如何判決。
稅收程序法是稅收實體法的對稱,指以國家稅收活動中所發生的程序關系為調整對象的稅法,是規定國家征稅權行使程序和納稅人納稅義務履行程序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其內容主要包括稅收確定程序、稅收徵收程序、稅收檢查程序和稅務爭議的解決程序。特點就是規定某個法律如何執行,應該遵照什麼程序執行。重點是規定程序,如何執行。
進口關稅條例強調的是應該遵照的一個程序執行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