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年金法規
1. 企業年金辦法規定企業繳費每年不超多少
據人社部網站消息,人社部、財政部近日聯合印發《企業年金辦法》。《辦法》規定,企業繳費每年不超過本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8%,企業和職工個人繳費合計不超過本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12%。企業當期繳費計入職工企業年金個人賬戶的最高額不得超過平均額的5倍。職工或者退休人員死亡後,其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辦法》要求,企業繳費應當按照企業年金方案確定的比例和辦法計入職工企業年金個人賬戶,職工個人繳費計入本人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企業當期繳費計入職工企業年金個人賬戶的最高額不得超過平均額的5倍。
《辦法》規定,職工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中企業繳費及其投資收益,企業可以與職工一方約定其自始歸屬於職工個人,也可以約定隨著職工在本企業工作年限的增加逐步歸屬於職工個人,完全歸屬於職工個人的期限最長不超過8年,並明確了幾種例外情形。
《辦法》規定,職工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或者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時,可以從本人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中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領取企業年金,也可以將本人企業年金個人賬戶資金全部或者部分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產品,依據保險合同領取待遇並享受相應的繼承權。出國(境)定居人員的企業年金個人賬戶資金,可以根據本人要求一次性支付本人。職工或者退休人員死亡後,其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辦法》將自2018年2月1日起施行。
2. 我國有關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的法規政策有哪些
《企業年金試行辦法》(2004年5月實施)
《企業年金基金管理辦法》(2011年5月實施)
《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2014年10月1日實施)
3. 企業年金辦法制定時依據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建立多層次的養老保險制度,推動企業年金發展,更好地保障職工退休後的生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託法》和國務院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企業年金,是指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自主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國家鼓勵企業建立企業年金。建立企業年金,應當按照本辦法執行。
第三條 企業年金所需費用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企業年金基金實行完全積累,為每個參加企業年金的職工建立個人賬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投資運營。企業年金基金投資運營收益並入企業年金基金。
第四條 企業年金有關稅收和財務管理,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五條 企業和職工建立企業年金,應當確定企業年金受託人,由企業代表委託人與受託人簽訂受託管理合同。受託人可以是符合國家規定的法人受託機構,也可以是企業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成立的企業年金理事會。
第二章 企業年金方案的訂立、變更和終止
第六條 企業和職工建立企業年金,應當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並履行繳費義務,企業具有相應的經濟負擔能力。
第七條 建立企業年金,企業應當與職工一方通過集體協商確定,並制定企業年金方案。企業年金方案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通過。
第八條 企業年金方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參加人員;
(二)資金籌集與分配的比例和辦法;
(三)賬戶管理;
(四)權益歸屬;
(五)基金管理;
(六)待遇計發和支付方式;
(七)方案的變更和終止;
(八)組織管理和監督方式;
(九)雙方約定的其他事項。
企業年金方案適用於企業試用期滿的職工。
第九條 企業應當將企業年金方案報送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
中央所屬企業的企業年金方案報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跨省企業的企業年金方案報送其總部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
省內跨地區企業的企業年金方案報送其總部所在地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
第十條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自收到企業年金方案文本之日起15日內未提出異議的,企業年金方案即行生效。
第十一條 企業與職工一方可以根據本企業情況,按照國家政策規定,經協商一致,變更企業年金方案。變更後的企業年金方案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通過,並重新報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
第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業年金方案終止:
(一)企業因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銷或者被依法宣告破產等原因,致使企業年金方案無法履行的;
(二)因不可抗力等原因致使企業年金方案無法履行的;
(三)企業年金方案約定的其他終止條件出現的。
4. 企業年金有什麼規定
核心規定,請參照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頒發的20號令和23號令,都是2004年頒布的。
5. 企業年金國家規定標準是多少
《企業年金試行辦法》第8條規定:企業繳費每年不超過本企業上年度職工工資總額的十二分之一。企業和職工個人繳費合計一般不超過本企業上年度職工工資總額的六分之一。
6. 年金制的有關規定
企業年金繳費多少和工資、年齡、職位等是掛鉤的,繳費多少決定著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數額。不過企業年金計劃方案必竟是根據企業自身條件制定的,企業內部不同職位、不同年齡的員工肯定會有所區別,具體你還得咨詢公司的薪酬福利部門,了解詳細的企業年金計劃。下面給你分析了一下繳費的情況:
企業制定企業年金計劃時,一般繳費比例規定都是在稅收優惠范圍之內的,這樣可以適當減少企業的支出。
目前,廣西企業年金制度沒找到地方性的企業年金政策規定,企業年金稅收優惠比例很可能是參照國內比較普及的優惠比例4%,即企業年金繳費額在工資總額的4%以內的,國家給予稅收優惠。
這樣你就可以計算了,你本地的上年度的平均工資是多少,可以按比例計算出來。
根據《2007年廣西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公布的信息,2007年全區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21898元。
7. 企業年金的三個劃分標准分別是什麼
建立企業年金條件 符合下列條件的企業,可以建立企業年金: (一 ) 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並履行繳費義務; (二 ) 具有相應的經濟負擔能力; (三 ) 已建立集體協商機制。 企業年金,是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根據自身經濟實力和經濟狀況建立的,旨在為本企業職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補充性養老金制度。 企業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在集體協商的基礎上,制定企業年金方案,確定企業繳費和職工繳費的規模。這種規模可以是工資的某個固定比例、某個固定金額,還可以是逐步變化的比例或金額。其中企業繳納的部分計入職工企業年金個人賬戶,個人繳納部分計入本人企業年金個人賬戶,通過信託化運作模式由受託人委託具備資格的賬戶管理人進行賬戶管理,積累形成的企業年金基金也由受託人委託具備資格的託管人負責託管,具備資格的投資管理人進行專業化投資來獲得保值增值。 職工只有在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時,才可以從個人賬戶中領取企業年金,領取的方式可以是一次性領取也可以定期領取。職工所在工作單位發生變動時,個人賬戶資金可以隨同轉移,新單位沒有實行企業年金制度的,個人賬戶可以由原管理機構繼續管理。 企業年金這種個人賬戶管理、信託化經營的專為養老積累資金的制度安排構成了我國社會養老體系的第二支柱,與基本養老保險的第一支柱,個人自願儲蓄及保險安排的第三支柱一起共同形成了我國多支柱養老體系,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首先,企業年金為社會成員提供了一種新的養老資金積累方式。為參與企業年金的社會成員提供了一份新的養老支持。一般來說,要保證職工退休後的生活水平能維持在退休前的狀態,各種退休金的替代率需要保持在70%至80%之間的水平,考慮到轉軌時期職工的名義工資與實際收入的巨大差別,現有依據名義工資建立起來的基本養老遠無法滿足職工未來的養老需求,企業年金的建立可以有效彌補這部分養老金缺口。 其次,相對於養老體系中的第一支柱來說,企業年金除了提供了一種新的養老籌資方式,還提供了一種促進社會效率的工具。與社會基本養老的強制性、統一性相比、建立企業年金所遵循的是自願原則,在國家的法律法規允許范圍內,企業和職工完全可以根據公司自身的經濟實力、經濟狀況以及職工的需求建立符合自己需要的企業年金計劃。經濟效益好的企業,企業繳費可以設計的更多些,在職期間服務時間越長,對企業的貢獻越大,所獲得的保障水平也可以設計得更高些。這種不同企業,因人而宜的靈活、自主設計方式可以充分調動企業和職工的積極性,增強對管理層的激勵,提高社會效率。 最後,相對於完全個人自願的第三支柱來說,企業年金又為參與的職工提供了一種更為快速、有效的養老資金積累方式。一般情況下,參與企業年金的成員只有在退休以後才能領取個人賬戶中積累的資金,這種領取的限制相對於個人自願儲蓄及保險安排的第三支柱來說為更能保證養老資金累積的連續性。此外,企業年金基金在繳費、投資運作、收益分配過程中一般會享有各種稅收優惠以。
8. 企業年金的管理辦法
2011年2月23日,新修訂的《企業年金基金管理辦法》正式公布。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管理監督委員會、中國保險管理監督委員會2011年2月12日第11號令規定,新修訂的《企業年金基金管理辦法》已經於2011年1月11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第58次部務會審議通過,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於2004年2月23日發布的《企業年金基金管理試行辦法》(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令第23號)同時廢止。
9. 關於企業年金,有哪些比例上的規定
1.《企業年金辦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財政部令第36號)第十五條第一款規定:企業繳費每年不超過本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8%。企業和職工個人繳費合計不超過本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12%。具體所需費用,由企業和職工一方協商確定。
2.《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於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3〕103號):個人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規定繳付的年金個人繳費部分,在不超過本人繳費工資計稅基數的4%標准內的部分,暫從個人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3.《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五條第二款規定:企業為投資者或者職工支付的補充養老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在國務院財政、稅務機關規定的范圍和標准內,准予扣除。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補充養老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27號)規定:自2008年1月1日起,企業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規定,為在本企業任職或者受雇的全體員工支付的補充養老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分別在不超過職工工資總額5%標准內的部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准予扣除;超過的部分,不予扣除。
10. 我國對企業年金有哪些主要的政策及法規
國發【2000】42號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令第20號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令第11號
人社部發【2011】58號
勞社部發【2007】12號
國稅函【2009】694號
國稅總局公告2001年第9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