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內蒙古自治區水土保持條例

內蒙古自治區水土保持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1-11 15:53:27

㈠ 誰有內蒙古自治區公路管理條例

內蒙古自治區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
(第七號)

1994年3月4日內蒙古自治區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了《內蒙古自治區公路管理條例》,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994年3月4日

內蒙古自治區公路管理條例
(1994年3月4日內蒙古自治區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快公路建設,加強養護和管理,保障公路完好、完全、暢通,適應自治區經濟建設需要,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自治區行政區域內的國家干線公路、自治區級干線公路、旗縣級公路、蘇木鄉鎮級公路(以下簡稱國道、省道、縣道、鄉道)以及專用公路。

第三條 公路管理要貫徹全面規劃、重點發展、加強養護、科學管理、保障暢通的方針。

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要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快公路建設。

第五條 公路管理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
自治區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區公路管理工作,盟市、旗縣交通行政主管部門、蘇木鄉鎮人民政府主管本轄區內的公路管理工作。

第六條 公路、公路用地和公路設施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侵佔、破壞。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依法使用公路的權利,有遵守公路法規和愛護公路、公路用地、公路設施的義務,有權檢舉、揭發違反本條例的行為。

第二章 公路建設

第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強對公路建設工作的領導,把公路建設納入本地區經濟發展總體規劃,認真組織實施。

第八條 公路發展規劃要以發展國民經濟、鞏固國防和改善人民生活需要為依據,與其他運輸方式發展規劃相互協調,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建設及其他發展規劃相互配合。
國道發展規劃,由自治區人民政府協助國務院交通行政主管部門編制。
省道發展規劃,由自治區交通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編制,報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批,並報國務院交通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縣道發展規劃,由盟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編制,報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審批,並報自治區交通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鄉道發展規劃,由旗縣級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編制,報旗縣級人民政府審批,並報盟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專用公路發展規劃,由專用單位負責編制,報上級主管部門批准,並報當地交通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納入自治區公路網規劃。

第九條 公路建設資金可以採取以下方式籌集:國家和地方投資,專用單位投資,中外合資,社會集資,貸款,車輛購置附加費和部分養路費。
國道、省道的建設,以國家和自治區投資為主,沿線地方人民政府協助投資建設;縣道投資可以實行民辦公助;鄉道建設可以由當地人民群眾和受益單位投資建設,自建自管;專用公路建設由專用單位投資。
各級人民政府要對少數民族聚居區、山區、老區、貧困地區和邊遠地區的公路建設,在資金、物資等方面予以優先安排。

第十條 列入重點項目的公路建設的征地、拆遷費用,由沿線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承擔,作為建設資金的組成部分。
高等級公路沿線需建輔道和通往城鎮支線的,經自治區批准列入計劃後,由地方負責修建路基和小橋涵;由自治區負責修建路面和大中型橋梁。

第十一條 公路建設用地,按照國家和自治區有關土地管理的規定辦理。
新建、改建公路需要佔用的土地,建設前由當地人民政府負責征地、拆遷、劃撥土地事宜。

第十二條 新建、改建公路影響鐵路、管道、水利、電力、郵電、城建等設施正常使用時,公路建設單位要與有關單位協商,按照國家和自治區的有關規定辦理,有關單位應予配合,確保公路建設順利進行。

第十三條 公路規劃和設計,要符合國家、自治區環境保護、文物保護、水土保持、防汛等有關規定。
公路建成時,要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設置公路標志和交通安全標志。

第三章 公路養護

第十四條 公路養護堅持改善與提高相結合,按照公路養護規范實行全面養護,保障公路的完好暢通。

第十五條 國道、省道以專業道班養護為主,民工建勤養護為輔;縣道以專業與民工建勤養護相結合;鄉道由蘇木鄉鎮人民政府按照國家和自治區的有關規定負責組織群眾養護;專用公路由專用單位負責養護。
民工建勤不得超過國家規定的標准。

第十六條 因自然災害致使公路交通中斷,當地人民政府要立即動員、組織附近駐軍、機關、團體、學校、企事業單位、城鄉居民與交通行政主管部門密切配合,進行緊急搶修,及時恢復交通。

第十七條 為維護公路交通安全和秩序,公路管理機構負責維護公路標志,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負責維護交通安全標志。

第十八條 公路養護人員進行養護作業,要著安全標志服。
公路養護車輛進行養護作業時,在保證交通安全的情況下,不受行駛路線、行駛方向和禁停標志的限制。
進行公路養護作業,要在作業路段兩端設置明顯的施工標志,並採取措施維持交通。
公路、公路橋梁及其他構造物發生毀壞,承載力不足或者出現險情時,公路管理機構要及時設置指示標志,及時搶修,限期修復,盡快恢復交通,不得無故拖延。臨時不能通行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發布通告。

第十九條 公路沿線旗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需要按照有關規定為公路養護就近劃定料場、苗圃、生活用地和取水處。
公路養護作業人員在劃定的范圍內取土、採石、挖砂、取水,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阻撓或者非法收費。

第二十條 各級人民政府要做好公路沿線水土保持工作。公路用地范圍內的水土保持工作,由公路管理機構負責。

第二十一條 公路宜林路段的綠化,要納入當地人民政府綠化規劃,由當地交通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綠化主管部門組織實施。誰造誰有,合造共有,收益分成。
公路管理機構要加強公路路樹管理。

第四章 路政管理

第二十二條 交通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公路路政管理工作。交通行政主管部門設置的公路管理機構具體實施路政管理,行使以下職權:
(一)負責管理和保護公路、公路用地和公路設施;
(二)實施公路路政、路況巡查;
(三)依法制止、查處各種違章利用、侵佔、毀壞和破壞公路、公路用地和公路設施的行為;
(四)辦理劃定公路兩側控制線事宜;
(五)審查穿跨越公路設施的建設事項;
(六)對超過橋梁限載標準的車輛進行審批,並採取相應的保護措施;
(七)維護公路渡口和公路養護、施工作業現場的正常秩序;
(八)對損壞公路、公路設施的超限車輛進行查處。

第二十三條 交通行政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查處違反公路法規行為時,應當出示證件,並依法向有關單位和人員調查、詢問、取證。有關單位和個人應予配合。

第二十四條 未經交通行政主管部門批准,禁止在公路、公路用地范圍內實施下列行為:
(一)設置電桿、變壓器、地下管線及其他設施;
(二)設置棚屋、攤點、維修場及其他設施或者臨時設施;
(三)堆放任何物品;
(四)取土、排水、種植作物及其他作業;
(五)其他違章利用、侵佔、損壞公路、公路用地和公路設施的行為。
禁止在公路上打場曬糧。

第二十五條 在公路兩側開山、伐木、施工作業,不得危及公路及公路設施的安全。
禁止在公路橋梁、公路渡口上下游二百米及隧道上方和洞口外一百米范圍內採石挖砂、開礦、修築堤壩、傾倒拉圾、壓縮或者拓寬河床、進行爆破作業;在規定范圍外從事上述活動可能危及公路橋梁、隧道、渡口及行車、行人安全的,必須採取安全預防措施,並經交通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第二十六條 禁止超限車輛在公路上通行。確須通行的,須經公路管理機構批准,採取技術保護措施並繳納補償費用後,方可通行;影響交通安全的,還須經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批准。
履帶車、鐵輪車以及可能損害路面的其他運輸機具,不得在鋪有路面的公路上行駛。必須通行的,按本條前款規定辦理。
砂石路、土路雨天禁止車輛通行。郵電、救護、搶險、救災車輛及執行任務的軍、警車輛,須持交通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的通行證,方可通行。

第二十七條 興建鐵路、機場、電站、水庫、水渠、地下管線以及跨越公路的各種設施或者其他建設工程,需要挖掘公路或者佔用、利用公路、公路用地和公路設施時,建設單位或者個人必須事先徵得公路管理機構同意,並按照國家和自治區的有關規定辦理。

第二十八條 公路路樹不得隨意砍伐。需要更新砍伐的,按照森林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辦理。

第二十九條 在公路兩側修建永久性構築物或者設施,其建築設施邊緣與公路邊溝或者坡腳護坡道、坡頂截水溝外緣的最小間距必須符合以下規定:
(一)國道不少於二十米;
(二)省道不少於十五米;
(三)縣道不少於十米;
(四)鄉道不少於五米。

第三十條 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編制城市村鎮規劃、審批建設項目、辦理土地徵用、核發規劃許可證和營業執照,要符合本條例第二十九條的規定。

第三十一條 在公路兩側控制線內及公路上空設置商用廣告牌,宣傳標語等,要符合交通安全的有關規定,並經公路管理機構批准。

第三十二條 在公路上增設道口,須經公路管理機構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批准。

第五章 公路規費徵收和使用

第三十三條 領有牌證或者投入使用的車輛,必須按照國家和自治區的有關規定繳納公路規費。

第三十四條 公路規費由自治區交通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的部門按照國家和自治區的有關規定,統一徵收,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都無權徵收和決定減征或者免徵。
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要協助做好公路規費的徵收工作。在辦理車輛落戶、過籍和檢車時,必須同時檢查養路費和車輛購置附加費繳訖手續。

第三十五條 利用貸款或者集資修建的高等級公路和大型公路橋梁、隧道,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後,收取車輛通行費。

第三十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強對公路規費徵收工作的領導,保障公路規費徵收工作的正常進行。自治區人民政府根據國家規定和實際情況,對公路規費適時進行調整。

第三十七條 公路規費要嚴格按照國家規定徵收、管理和使用,以路養路,專款專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濫用、挪用、坐支、平調。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旗縣級以上交通行政主管部門分別情況,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歸還原物,恢復原狀,賠償損失,沒收非法所得,限期補繳規費,並可處以罰款:
(一)非法佔用公路、公路用地和公路設施的;
(二)損毀公路、公路設施的;
(三)破壞公路,盜用公路設施,盜伐、濫伐公路路樹的;
(四)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九條規定的;
(五)欠繳、逃繳、拒繳公路規費的。

第三十九條 公路建設工程不符合質量標准造成損失的,按照國家和自治區的有關規定處理。

第四十條 利用職權濫用建勤民工作為他用,截留、濫用、挪用、坐支、平調公路規費的,責令其限期如數清退,賠償經濟損失,並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對直接責任人和單位負責人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應當受到治安行政處罰的,由公安機關處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二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和《行政復議條例》的有關規定申請復議或者起訴。

第四十三條 因公路管理機構的失誤,造成其他單位和個人財產損失或者個人人身傷害的,由公路管理機構承擔相應的經濟責任。
交通行政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違反本條例,玩忽職守、濫用職權、敲詐勒索、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 附則

第四十四條 國防、邊防公路的建設、養護和管理,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四十五條 損毀、佔用公路、公路用地和公路設施賠償費用標准,按照自治區的有關規定辦理。

第四十六條 自治區人民政府可根據本條例制定實施細則。

第四十七條 本條例應用中的具體問題,由自治區交通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解釋。

第四十八條 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發布部門:內蒙古自治區人大(含常委會) 發布日期:1994年03月04日 實施日期:1994年03月04日

㈡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實施條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實施條例

(1993年8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120號發布根據2011年1月8日《國務院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訂) 第三十四條本條例由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解釋。第三十五條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㈢ 水土保持工作條例的介紹

《水土保持工作條例》於1982年6月30日由國務院發布施行。共6章33條。條例規定,水土保持工作的方針是:防治並重,治管結合、因地制宜。

㈣ 內蒙古自治區水土保持條例工作人員有哪些行為

內蒙古自治區水土保持條例的工作人員,主要是負責水土的管理以及當地的一些環境的保護。

㈤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實施條例現在還適用嗎

一九九三年八月一日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實施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現在仍然適用該 條例,並沒有被廢止。

㈥ 內蒙古自治區礦產資源管理條例的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礦產資源的勘查、開發利用和保護工作,促進自治區礦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凡在自治區內勘查、開采礦產資源,必須遵守本條例。
第三條 礦產資源屬於國家所有。各級人民政府必須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礦產資源的保護工作,維護礦產資源的國家所有權。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侵佔、破壞礦產資源。
第四條 自治區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全國礦產資源規劃組織編制全區礦產資源規劃,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根據法律規定和國家的統一規劃,對可以由自治區開發的礦產資源,應當優先合理開發利用。
第五條 勘查、開采礦產資源必須經審批登記,領取勘查許可證、采礦許可證,依法取得探礦權、采礦權。
自治區保障合法的探礦權、采礦權不受侵犯。
禁止無證勘查、開采礦產資源。
第六條 勘查、開采礦產資源,必須遵守有關礦山安全、環境保護、水土保持和土地復墾的法律、法規。
第七條 探礦權和采礦權實行有償取得制度。探礦權、采礦權可以依法轉讓。采礦權可以出租、抵押。個人出資取得的探礦權和采礦權可以繼承、贈與。
開采礦產資源必須按照國家和自治區有關規定繳納資源稅和資源補償費。
第八條 自治區鼓勵國內外投資者在自治區內依法投資勘查、開采礦產資源,保障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第九條 自治區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區礦產資源勘查、開採的監督管理工作。自治區有關主管部門協助同級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進行礦產資源勘查、開採的監督管理工作。
盟市、旗縣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礦產資源勘查、開採的監督管理工作。盟市、旗縣有關主管部門協助同級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進行礦產資源勘查、開採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十條 上級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對下級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違法或者不適當的行政行為有權予以改變或者撤銷。下級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不履行法定職責的,上級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可以直接調查處理或者責令下級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履行法定職責。

㈦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實施條例的介紹

一九九三年八月一日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實施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的規定,制定本條例。水土流失防治區的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實行水土流失防治目標責任制。

㈧ 闡述有關水土保持方案的條例

《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報審批管理規定》第四條 中有明確要求。主要看兩方面: 1.征佔地面積,面積在一公頃以上的編報報告書,以下的編報報告表; 2.挖填土石方總量:一萬m3以上的編報報告書,以下的編報報告表。 兩者執行最高標准。

㈨ 機構改革後水土保持歸那個部門管理

水利部。

水庫是攔洪蓄水和調節水流的水利工程建築物,水利設施、水利工程建設與運行管理歸水利部管。

水利部的主要職責是:

(一)負責保障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

(二)負責生活、生產經營和生態環境用水的統籌和保障。

(三)按規定製定水利工程建設有關制度並組織實施,負責提出中央水利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方向、具體安排建議並組織指導實施,按國務院規定許可權審批、核准國家規劃內和年度計劃規模內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提出中央水利資金安排建議並負責項目實施的監督管理。

(四)指導水資源保護工作。

(五)負責節約用水工作。

(六)指導水文工作。

(七)指導水利設施、水域及其岸線的管理、保護與綜合利用。

(八)指導監督水利工程建設與運行管理。

(九)負責水土保持工作。

(十)指導農村水利工作。

(十一)指導水利工程移民管理工作。

(十二)負責重大涉水違法事件的查處,協調和仲裁跨省、自治區、直轄市水事糾紛,指導水政監察和水行政執法。

(十三)開展水利科技和外事工作。

(十四)負責落實綜合防災減災規劃相關要求,組織編制洪水乾旱災害防治規劃和防護標准並指導實施。承擔水情旱情監測預警工作。

(十五)完成黨中央、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任務。

(9)內蒙古自治區水土保持條例擴展閱讀

水利工程的特點

1、有很強的系統性和綜合性

單項水利工程是同一流域,同一地區內各項水利工程的有機組成部分,這些工程既相輔相成,又相互制約;單項水利工程自身往往是綜合性的,各服務目標之間既緊密聯系,又相互矛盾。

2、對環境有很大影響

水利工程不僅通過其建設任務對所在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生影響,而且對江河、湖泊以及附近地區的自然面貌、生態環境、自然景觀,甚至對區域氣候,都將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3、工作條件復雜

水利工程中各種水工建築物都是在難以確切把握的氣象、水文、地質等自然條件下進行施工和運行的,它們又多承受水的推力、浮力、滲透力、沖刷力等的作用,工作條件較其他建築物更為復雜。

4、效益具有隨機性

根據每年水文狀況不同而效益不同,農田水利工程還與氣象條件的變化有密切聯系。影響面廣。

5、一般規模大

水利工程技術復雜,工期較長,投資多,興建時必須按照基本建設程序和有關標准進行。

熱點內容
胡功群律師 發布:2025-07-05 14:44:32 瀏覽:468
部門規章公布 發布:2025-07-05 14:03:47 瀏覽:244
雙方互不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5 14:02:15 瀏覽:606
東升法律援助 發布:2025-07-05 13:56:07 瀏覽:428
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510 發布:2025-07-05 13:54:50 瀏覽:516
法律上有兒女必須贍養父母的責任 發布:2025-07-05 13:52:06 瀏覽:637
貴州省地質災害防冶條例 發布:2025-07-05 13:46:53 瀏覽:670
樂平律師 發布:2025-07-05 13:37:26 瀏覽:73
湖北省安全條例規定 發布:2025-07-05 13:21:38 瀏覽:961
hr勞動法實用工具書pdf 發布:2025-07-05 13:11:40 瀏覽: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