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房產稅立法規劃

房產稅立法規劃

發布時間: 2022-01-12 07:18:33

❶ 如何看待推進房產稅立法

可以讓普通人能買起房,房子是住不是炒

❷ 房地產稅法納入立法規劃 全面開征房地產稅還有多遠

新華網北京8月7日電(記者韓潔 任峰
侯雪靜)最新調整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將房地產稅法等七大稅法增列其中,在彰顯立法機關堅決落實稅收法定原則決心的同時,也讓公眾視野再度聚焦房地產稅的改革。

房地產稅法漸行漸近,距離全面開征房地產稅還有多遠?全面推進稅收法定的路線圖是什麼?新華社記者采訪了有關權威人士,繼續追蹤。

人大主導立法房地產稅法漸行漸近

今年是上海和重慶對個人住房徵收房產稅試點的第四年。四年來,伴隨房價起伏跌宕,有關房地產稅改革的討論不絕於耳。在「有人歡喜有人憂」的復雜情緒中,改革的點滴動向牽動全社會的神經。

盡管一段時間房地產稅改革陷入消息「靜默期」,但從去年全國人大首度回應「稅收法定」,表示會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到房地產稅法列入2015年立法計劃的預備項目,再到此次增補進本屆全國人大的五年立法規劃,改革步伐並沒有放慢。

經濟增速放緩背景下,市場上不乏「房地產稅該不該征」的爭議。但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看來,推進這一改革勢在必行。

「開征房地產稅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重要一步,尤其在土地財政作為地方融資主渠道的現狀改變後,房地產稅將成為未來地方財政的重要收入來源。」倪鵬飛說,徵收房地產稅也有助於實現財富公平分配,抑制投機行為,促進房地產市場更穩健發展。

而根據新一輪全面改革的部署,未來房地產稅改革不僅僅影響個人住房征稅。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稅收研究室主任張斌認為,稅收法定背景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的「加快房地產稅立法」不同於以往「房產稅」的提法,其中包含了未來更豐富的改革思路。

「房地產稅其實是一個綜合概念,既包括房產稅,也包括土地增值稅、土地使用稅等相關稅種。」張斌說,房地產稅立法的目的在於減少建設和交易環節的稅費,重點發展保有環節房地產稅,進而完善房價形成機制。

此次全國人大公布的立法規劃透露了一個重要信息——房地產稅法草案明確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牽頭,財政部參與配合。

中國政法大學財稅金融法研究所教授施正文表示,這將是首個由全國人大牽頭制定的稅法,凸顯我國加強立法機關主導立法的改革趨勢。

「房地產稅法牽扯麵廣,涉及部門、利益主體多,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由全國人大主導立法,能更好排除部門利益干擾,使立法草案更加客觀權威,更加公開透明代表民意。」施正文說。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08/07/c_1116184220.htm

❸ 半年內三次提及,房地產稅立法還有多遠

5月6日,財政部部長劉昆在經濟日報撰文《建立健全有利於高質量發展的現代財稅體制》,全文五千餘字透露財稅體制改革在「十四五」時期的重點工作。其中「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再次被提及。

半年內三次發文提及房地產稅

劉昆在文章開頭寫道:「『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要自覺提高政治站位,堅決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強化責任擔當,順時應勢、主動作為,持續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扎實推進財政改革發展各項工作,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在文章「完善現代稅收制度」一節中,劉昆提到,健全直接稅體系,逐步提高直接稅比重,進一步完善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

這也是其在半年內第三次發文提及房地產稅。

2020年11月,劉昆在《〈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輔導讀本》中撰寫了《建立現代財稅體制》一文,詳解「十四五」時期財稅改革任務。其在文章中談及進一步完善現代稅收制度時提到,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的原則,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

在隨後的12月23日,劉昆在《人民日報》上又發布了《建立現代財稅體制》一文,文章提到,稅收是國家實施宏觀調控、調節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十四五」時期,要建立健全有利於高質量發展、社會公平、市場統一的稅收制度體系,優化稅制結構,同時提高稅收征管效能。

該文章中同樣談及了備受關注的房地產稅,但表述未變。文章指出,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的原則,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

在業內人士看來,房地產稅作為對個人住房征稅的稅種,可糾正當前社會財富分配不平衡的狀態,同時房地產稅也被寄予有杜絕房價過高的作用,因此房地產稅的立法進展備受關注。

「『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的房地產稅實施原則並沒有變,此次文章中再次提及房地產稅也表明正在分步推進中。作為未來房地產行業的重要稅種,房地產稅本身是房地產長效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結合土地制度、金融制度等多種長效手段將會對房產市場產生深遠影響。」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說道。

「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寫入「十四五」規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13日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全文)(下稱《規劃和綱要》)中,「推進房地產稅立法」被寫入這份謀劃未來5年發展及2035年遠景目標的《規劃和綱要》中。

在《規劃和綱要》第二十一章建立現代財稅金融體制中提到,「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健全地方稅體系,逐步擴大地方稅政管理權。」

「這意味著十四五時期會繼續將房地產稅立法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去年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均未提及房地產稅立法,但並不代表著稅收制度改革會放緩。由於疫情影響,去年和今年更加強調減稅工作。但是從大的方向來說,房地產長效機制中房地產稅立法仍是重要內容。後續,房地產稅將和房企『三道紅線』和房貸『兩道紅線』、『集中供地』等一起,使得長效機制的工具箱更加完備。」

回顧房地產稅推進過程中的表述,最早可追溯至10年前。

2011年公布的「十二五」規劃綱要第四十七章加快財稅體制改革中提出「研究推進房地產稅改革。逐步健全地方稅體系,賦予省級政府適當稅政管理許可權」。

2016年公布的「十三五」規劃綱要中,第十五章加快財稅體制改革中提法變為「完善地方稅體系,推進房地產稅立法」。

對比「十三五」規劃,十四五規劃中「推進房地產稅立法」的表述一字未變。

但是,今年3月5日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對2021年房地產方面的工作部署中並未提及「房地產稅」。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財政部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賈康此前對澎湃新聞表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不提,意味著年度內房地產稅不會作為重點工作,但是從長遠規劃和目標看,並不會放棄房地產稅立法。」

房地產稅立法何時有望啟動?

自2013年中央首次提出對房地產稅加快立法後,「房地產稅立法」任務已板上釘釘,房地產稅立法何時啟動的話題也備受關注。

2015年8月5日,房地產稅法第一次明確進入中國人大立法規劃。

2018年9月7日公布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中,包括房地產稅法在內的11部稅法同時亮相第一類項目,即條件比較成熟、擬在本屆人大常委會任期內提請審議。

2019年3月9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記者會上,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烏日圖在回應房地產稅立法問題時回應,「房地產稅法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和財政部組織起草,目前,相關部門正在抓緊完善法律草案、重要問題的論證等方面的工作,待條件成熟時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

按照賈康的說法,根據十三屆全國人大的立法安排,房地產稅在本屆人大任期之內會啟動立法。

而按照時間表,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的任期為2018年3月至2023年3月。

這也意味著,房地產稅有望在2023年前啟動立法。

賈康認為,房地產稅立法作為打造長效機制的一部分勢在必行,但目前房地產稅推進難度比較大,各方或尚未形成共識。

「房地產稅對房地產市場可以起到穩定樓市的作用,但並非房地產稅改革就可以決定一切,需要結合其他政策一起綜合運用,房地產稅改革也需要一系列配套改革,這是打造房地產長效機制里一個必要的選項,但它不是萬能的,不選它又是萬萬不能的。」賈康說道。

一個月前的4月7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貫徹落實「十四五」規劃綱要、加快建立現代財稅體制發布會上,財政部稅政司司長王建凡表示,要逐步提高直接稅的比重,健全以所得稅、財產稅為主體的直接稅體系,逐步提高其在稅收收入的比重,有效發揮直接稅籌集財政收入、調節收入分配和穩定宏觀經濟的作用,夯實社會治理基礎。要進一步完善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

(原標題:財政部部長半年內三次提及房地產稅,房地產稅立法還有多遠?)

❹ 房地產稅立法到什麼進度了


穩步推進 目前正在抓緊完善法律草案

房地產稅與每個人利益相關,房地產稅的每一次官方專表態都能撥屬動人們敏感的神經,不過房地產稅「喊」了多年一直沒有進展,也成為懸在人們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直到去年9月房地產稅被正式列入全國人大五年立法規劃中,才有了實質進展。因此,房地產稅的新進展情況也備受關注。

3月5日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表述是,「健全地方稅體系,穩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這個表述與去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表述只一詞之差,由「穩妥」改成了「穩步」,但其實並沒有實質性的變化。

從新表述來看,房地產稅法草案可能已經形成文本,在內部徵求意見後,目前仍存在一些重要分歧和問題,需要多次論證並達成共識後再修改完善,而何時提交初審還會綜合考慮各方面影響因素謹慎行事,之後還要公開徵求社會意見、進行再次審議等,終待審議通過、立法完成後,各地還要制定實施細則進一步落地執行。可見,距離真正落地實施還有距離。而即使落地後,每個城市徵收標准會有差異,不過,房地產稅的徵收側重抑制投機炒作,普通老百姓無需過分擔心。

❺ 2019年房產稅實施落空,財政部立法安排有哪些

根據年財政部立法工作安排,力爭年內完成增值稅法、消費稅法、印花稅法、城市維護建設稅法、土地增值稅法、關稅法、彩票管理條例(修訂)的部內起草工作,及時上報國務院;力爭年內修訂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注冊會計師注冊辦法等部門規章
雖然2019年財政部立法工作安排中並未提及房地產稅法,但財政部在2018年財政部立法工作情況中提到「參與關稅法草案和房地產稅法配套法規起草工作」。
房地產稅的進展一直被高度關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健全地方稅體系,穩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劉俊臣9日表示,人大常委會的工作報告中對房地產稅立法工作提出了要求,按照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現在有關方面正在研究起草房地產稅法的草案,相關工作正在穩步推進。
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成員、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郭瑋15日表示,關於房地產稅立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到了這個問題,現在已經列入人大立法規劃。
郭瑋稱,在這個推進過程中,要做大量的研究,包括對過去一些地方搞的房地產稅相關的試點進行認真分析和總結,這方面有大量的、非常艱巨的任務要去做。從國務院這方面來講,就是要做好前期工作,為立法的推進做好最基礎的准備。當然,要進行大量的調研,要認真分析當前的形勢,要制定不同的方案,廣泛徵求各方面意見,這可能是一個比較復雜,也是一個比較艱巨的任務,確實需要大量的工作,有關部門已經在有條不紊地推進。

❻ 房地產稅立法問題,「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點了

與去年一樣,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仍未提及房地產稅,但這並不代表房地產稅立法工作被擱置。
3月6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查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提出,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十四五」規劃面向的是未來5年(2021年-2025年)。
從官方到民間都已形成共識:房地產稅是大勢所趨。
「房地產稅是遲早要出台的。房地產稅僅針對滿足基本生活需要外的房屋徵收,剛需住房基本不受影響。由於房地產稅是對納稅人財產的征稅,因此該稅徵收在糾正當前社會財富分配不平衡方面起著重要作用,並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杜絕房價過高。」全國政協委員、房天下董事長莫天全表示。過去10年,他一直深入參與房地產稅立法討論、論證工作。
全國政協常委、成都市原市長葛紅林建議,通過稅收調節和出台房地產稅,降低投資購房收益預期,讓投資購房回報回歸到合理水平,甚至低些。
去年底,中國社科院發布報告建議,在一些熱點城市和炒房屢禁不止的城市率先加快試點開征,爭取在「十四五」期間開征房地產稅。社科院是中共中央直接領導、國務院直屬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最高學術機構和綜合研究中心,其建議很大程度上會推動房地產稅加快實施。
未來5年,房地產稅開征會落地嗎?
上海、重慶試點房產稅十年
徵收房產稅提議最早可追溯至2010年。彼時「十二五」規劃中提到,「研究推進房地產稅改革」。2011年1月,上海和重慶率先試點對個人住房徵收房產稅。
2011年1月27日,上海市政府出台個人住房徵收房產稅試點規定,要求以家庭為單位,第一套房不論面積大小,免徵房產稅;第二套及以上新購住房,人均60平方米以上部分徵收房產稅。該居民家庭中有無住房的成年子女或其他親屬共同居住、且其常住戶口在該居民家庭擁有住房內的,可並入該居民家庭按每人60平方米計算免稅住房面積。
適用稅率暫定為0.6%,但對應稅住房每平方米市場交易價格低於上海市上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平均銷售價格2倍(含2倍)的,稅率可暫減為0.4%。
也就是說,一個三口之家有180平方米免稅額度,這個面積基本上可以囊括剛需自住人群,是對剛需人群的免稅保護。
10年間,上海市房產稅收入呈現逐年上升趨勢。根據上海市稅務局1月26日發布的《上海市2020年稅收收入統計情況》,2020年上海市房產稅收入為198.7479億元(未精確到個人住房房產稅),2011年這一數據為73.662億元。
「10年間上海房價持續上揚,雖然2020年有過小漲,但整體漲幅保持穩定,房產稅在其中是有作用的,但功在根源。」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認為。
今年1月份,上海市發布了「關於延長《上海市開展對部分個人住房徵收房產稅試點的暫行辦法》有效期的通知」,上海市2011年發布執行的這份文件經評估需繼續實施,將繼續按照執行。
除了上海,10年前試點房產稅的城市還有重慶,重慶征稅對象主要是「豪宅」。
2011年1月27日,時任重慶市市長的黃奇帆宣布,於2011年1月28日正式啟動改革試點工作。黃奇帆說,重慶房產稅征稅對象包括:對於獨棟別墅,不管存量房還是增量房,均要征稅;對於房價達到當地均價兩倍以上的高檔公寓也將征稅;此外,對於在重慶無戶口、無工作、無投資的「三無」人員在重慶所購房產,購買兩套以上住房的從第二套開始徵收房產稅。
房產稅稅率為:對於房價達到當地均價2倍至3倍的房產,將按房產價值的0.5%征稅;對於房價達到當地均價3倍至4倍房產,將按房產價值1%征稅;4倍以上,按1.2%稅率征稅。
當時試點房產稅的理由很簡單:調節收入分配,引導個人合理住房消費。
今年1月份,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發布公告,對重慶房產稅住房價格標准給予上調。政策明確:2021年重慶主城中心城區個人新購高檔住房,是指成交建築面積價格達到22106元/平方米及以上住房。2011年,豪宅稅的稅線為9941元/平方米,10年間漲了122%。
重慶房地產市場一位分析師表示,重慶出台房產稅起到了控制高端物業過度投資、打擊投機行為的作用,穩定了當時市民對樓市預期;大面積高總價豪宅交易受到一定影響。同時,根據政策規定,重慶徵收個人住房房產稅收入全部用於公共租賃房建設和維護,大量公租房推出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重慶房價。
「十四五」時期房地產稅會落地嗎?
每年兩會,房地產稅都是一個熱詞。但在去年及今年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房地產稅」並未被提及。
莫天全認為,這和當前經濟形勢密切相關,「如今經濟發展承壓,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突發事件,報告沒有提房地產稅應該也是對當前時間節點的拿捏與把控。」
業界關心的是,2021年作為「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房地產稅推進速度是否會加快?事實上,去年以來,隨著宏觀經濟趨於穩定,高層對於推進房地產稅的相關文件及講話明顯增多。
去年5月14日,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相關負責人在談及「落實稅收法定原則」進度時表示,按照安排,相關工作正在穩步推進,有關方面正在研究起草房地產稅法草案。
5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明確提出: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
同年11月,財政部部長劉昆在「十四五」規劃輔導讀本中發表的《建立現代財稅體制》一文中提出,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原則,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
12月21日,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亦提出,要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方案,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12月23日,劉昆又在《人民日報》發表《建立現代財稅體制(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再次強調要「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原則,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
房地產稅是大勢所趨,唯一的問題是落地時間。「十四五」時期,即2025年之前,可能會是一個最佳時機。
此前,諸多市場機構預期房地產稅將在2020年完成立法,2022年開始徵收。後來中美貿易摩擦暴發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一定程度上遲滯了房地產稅出台速度。
「當前中國經濟已度過最困難時期,預計2021年經濟增速將出現大幅回升。在這種情況下,盡快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工作是較為合適的。待房地產稅立法完成後經濟也將完全回歸正軌,屆時擇機徵收房地產稅風險相對較低。」中央財經大學國際金融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張啟迪表示。
他認為,目前房地產稅徵收已基本不存在技術層面障礙。考慮到2021年以後中國經濟將逐漸趨於穩定,房企債務風險也將得到有效治理,配合宏觀經濟政策對沖及房地產稅徵收機制的過渡性設計,房地產稅在2021~2022年完成立法、2023~2024年落地是有可能出現的。徵收房地產稅是需求側改革必由之路,不僅有助於抑制金融資源過度流向房地產市場,提升資金在經濟中配置效率,也有助於穩定居民杠桿率,增加居民消費。只有切實推動房地產稅落地,才能真正推動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形成。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席宋曉梧近日在一次講話中建議「穩妥開征房地產稅」。他認為,目前房價過高,居民房貸快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擠佔了居民消費支出,城鎮居民購房支出占其可支配收入比重由2003年的7.3%上升為2019年的26.7%。為抑制商品房投資行為,在總結一些城市探索房地產稅經驗基礎上,「十四五」時期應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科技,盡快摸清居民住房實際情況,穩妥啟動開征房地產稅。
「房地產稅主要徵收對象不是廣大中低收入普通勞動者,而是高收入多套住房家庭,可以設計較高的累進調節機制。」宋曉梧表示。

❼ 房地產稅2023年前或啟動立法,這么做的目的是什麼

房產稅的呼聲現在可以說是越來越高了,在多次重大的會議當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而在這一次的十四五規劃當中,就直接提到了要推進房地產稅的立法工作。之所以要這樣,主要就是考慮到我們現在的城市重量基本上已經做的差不多了。對於城市化的進程主要集中在推高城市化的質量,而不是提高城市化的速度上。而面對這樣的情況,也就意味著之前我們不能夠通過簡單的推動承受啊來獲得經濟的增長。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為什麼要出現推動房地產稅的立法。

第三,如何看待房產稅的立法?

我本身就是擁有房產的人,如果讓我每年繳納一定的費用,說實話本身是不願意的。但是我們也必須要明白,作為一項基本的國家政策,如果房產稅真的立法並且實施開來的話,肯定是需要執行下去的,畢竟這些稅收不僅僅要完成政府的日常運轉,同時也需要進行一些福利政策的分配。對於整個社會的運轉都是極為重要的,希望到時候大家能夠理解和支持這項政策的實施。

❽ 房地產稅年內四次提及 未被納入年度立法工作計劃

5月11日,財政部、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稅務總局負責同志在京主持召開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工作座談會,聽取部分城市人民政府負責同志及部分專家學者對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

年內4次被提及

這是今年以來官方第四次提及「房地產稅」。

3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正式發布,和房地產相關內容中提到要「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健全地方稅體系,逐步擴大地方稅政管理權」。

4月7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貫徹落實「十四五」規劃綱要、加快建立現代財稅體制發布會上,財政部稅政司司長王建凡表示,要進一步完善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

5月6日,財政部部長劉昆在《經濟日報》撰文提到,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高質量發展,必須加快建立現代財稅體制。劉昆提到,完善現代稅收制度,健全直接稅體系,逐步提高直接稅比重,進一步完善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

去年12月,劉昆曾在《人民日報》撰文稱,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的原則,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建立健全個人收入和財產信息系統。

未被納入2021年度立法工作計劃

房地產稅的立法工作備受關注,目前房地產稅立法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會同財政部組織起草。但從立法進程來看,房地產稅立法至少在2021年仍沒有時間表。

4月22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布2021年度立法工作計劃。該計劃包括修改反壟斷法、公司法、企業破產法,制定海南自由貿易港法、期貨法、印花稅法以及關稅法等稅收法律等,房地產稅立法未被提及。

當前房地產仍是居民的主要財產,房地產稅的立法工作格外牽動人心。「何時出台」「如何徵收」等問題常被熱議。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認為,房地產稅不能拖,只會「越拖越被動」。房產稅開征後,既能降低取巧的作風,又能為地方財政增加穩定來源。經濟學家馬光遠認為,2021-2025年是推出房產稅的合適時機,如果錯過這個窗口,可能就很難再找到機會。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城市與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況偉大認為,房地產稅之所以遲遲沒有落地徵收,是因為一是國家擔心居民賦稅過重;二是目前國內多個城市還以土地財政為主要收入,增加房地產稅這一新的稅種還無必要性,時機也不成熟。

2011年1月,重慶、上海兩大城市開始試點房地產稅范疇內的房產稅。其中,重慶房產稅的徵收對象包括了個人擁有的獨棟別墅(不論存量房還是增量房)、房價達到當地均價兩倍以上的個人新購高檔住房,以及在重慶市無戶籍、無企業、無工作的個人新購二套及二套以上住房,稅率為0.5%~1.2%。

上海則針對本市居民家庭在當地新購且屬於該居民家庭第二套及以上的住房,家庭人均居住面積超過60平方米的,以及非本市居民家庭在本市新購的住房,適用稅率暫定為0.6%。

但房產稅和房地產稅並不是同一概念。房地產稅是一個綜合性概念,是指一切與房地產經濟運動過程有直接關系的稅。在中國包括房地產業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城市房地產稅、印花稅、土地增值稅、投資方向調節稅、契稅、耕地佔用稅等。房產稅則是以房屋為征稅對象,按房屋的計稅余值或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向產權所有人徵收的一種財產稅。

2020年,賈康曾呼籲海南、深圳兩地亦應該推出更高水平的房地產稅改革。賈康認為,海南要建全球最大規模的自由貿易港區,要實現投資便利化、貿易自由化,內在的配套改革邏輯,是必須匹配房地產稅制度,如果是還按限購這個模式來調控的話,其實已沒法向世界交代。深圳要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先行示範區,它應該是沖在中國改革攻堅克難的最前沿,不做這種改革的話,恐怕也就稱不上先行示範區。

房地產稅立法難度大

房地產稅如何徵收?目前並沒有相對明確的路徑。

賈康表示,中國的房地產稅實施的難點在於無法簡單的照搬國際經驗。在國際經驗中,小到幾千人的自治鎮,大到幾千萬人的市級城市,房地產稅收已經是明確的大宗穩定收入來源,不動產的信息登記非常清晰。但在中國,如何讓房地產稅從無到有?賈康認為,需要在一開始立法時根據家庭人口給出免稅額。但家庭人數怎麼認定、特別是家庭人口變化時怎麼認定。

況偉大認為,房地產稅作為一個新的稅種,是否徵收以及如何徵收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性工程,這涉及我國稅制體制改革的問題。房地產稅未來有可能會率先在城市化程度較高,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收入枯竭的城市實現徵收。

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房地產稅開征將對房價產生影響,進而影響老百姓財產,而且對個人直接征稅,征管難度較大,因此房地產稅立法難度大。房地產稅立法從前些年的「加快推進」表述,到近些年改為「穩妥或穩步推進」,「十四五」規劃重提「推進房地產稅」立法,說明立法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穩妥推進,但未提開征。

原標題:什麼信號?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座談會召開!年內四次被提及,未被納入年度立法工作計劃

熱點內容
民法總則立法過程 發布:2025-07-05 03:34:00 瀏覽:293
國家安全法國家堅持社會主義 發布:2025-07-05 03:24:08 瀏覽:952
行政官司中途換法官對嗎 發布:2025-07-05 03:22:51 瀏覽:960
行政法規立項的審批機構是 發布:2025-07-05 03:15:35 瀏覽:39
樂平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7-05 03:15:33 瀏覽:357
勞動法關於煤礦工人 發布:2025-07-05 03:07:57 瀏覽:955
工傷一次性賠償協議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05 03:07:51 瀏覽:850
黑龍江省產假勞動法 發布:2025-07-05 03:02:19 瀏覽:309
江山市司法拍賣 發布:2025-07-05 03:02:11 瀏覽:283
南明區公共法律服務大廳 發布:2025-07-05 03:02:10 瀏覽: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