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拾到物品法規

拾到物品法規

發布時間: 2022-01-12 11:22:43

❶ 拾到貴重物品據為己有,有什麼法律制裁

拾得他人貴重物品的,應當返還,拒不返還的,屬於不當得利,物品所有人可以到法院起訴追回。
另外,如果數額較大,經催要拒不退還的,涉嫌構成侵佔罪。物品所有人可以直接到法院提起刑事自訴,追究侵佔者的刑事責任。

刑法

第二百七十條【侵佔罪】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本條罪,告訴的才處理。

(1)拾到物品法規擴展閱讀

案例:西安市鄠邑區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一起返還原物案件

2017年4月,鄠邑區某高校學生王媛乘坐計程車返回學校時,不慎將一部價值2699元的手機遺失在計程車上。

次日,王媛試圖撥打其手機號時,拾到手機的張歡接聽了電話,張歡稱手機被她撿到,但因不確定該手機是否確為王媛所有,要求王媛向其支付押金,承諾收到押金後,連同手機、押金一同返還。

王媛先後向張歡微信及實名支付寶賬戶共轉款950元。但張歡收款後,並未按約定向王媛返還手機及押金。

為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王媛以張歡支付寶實名注冊的信息,向鄠邑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張歡返還其手機及支付的押金。

鄠邑區法院根據審理查明的事實,認為拾得他人遺失物,應當及時歸還失主,被告的行為與法律法規、社會道德相悖,依法判決被告張歡返還原告手機並退還950元押金。

❷ 國家法律里是不是有規定:拾到了東西可以向失主所要拾到的東西的10%的報酬

不能索要報酬

《民法通則》有拾得遺失物應當歸還失主的規定,而將地上的遺失物、遺忘物據為己有的行為,民法上稱為「取得不當利益」。既然是「不當利益」,歸還失主就是義務,而失主索取失物則是其權利。

防止拾得他人錢物而拒不歸還,刑法設立了「侵佔罪」。侵佔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將他人的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本罪。

我國法律規定:拾到東西應當還給失主,否則是侵佔,數額巨大不退還可構成侵佔罪。但拾到東西的人可以請求失主補償自己保管、交還所產生的費用,但絕對不可以要求報酬,當然如果失主出於感激而給的沒有問題,但不能以給付報酬為籌碼要挾失主,否則數額較大的話可構成敲詐勒索罪。

(2)拾到物品法規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是中國對民事活動中一些共同性問題所作的法律規定,是民法體系中的一般法。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修訂通過,1987年1月1日起施行。共9章,156條。

第七十九條: 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隱藏物,歸國家所有。接收單位應當對上繳的單位或者個人,給予表揚或者物質獎勵。
拾得遺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飼養動物,應當歸還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費用由失主償還。

❸ 法律上有沒有規定撿到貴重物品歸為己有是否犯法

撿到貴重物品歸為己是違法行為。
《民法通則》 第九十二條規定 「沒有合法根據,取版得不當利益,造權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撿錢獲得的財產利益就是法律規定的不當利益,並會因此造成造成他人損失,應當歸還。
http://www.xsjjy.com/flk/mftz.htm

同時,《刑法》第二百七十條第二款還規定「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就是說撿貴重物品價值數額很大且拒不歸還還會被追究侵佔罪的刑事責任。
參考資料:http://www.people.com.cn/item/faguiku/xingf/R1010.html

❹ 法律有明文規定撿到東西使用或者丟失要承擔法律責任

撿到了,人家索要拒不歸還就犯法了;如果因為自己沒盡到保管義務,丟掉的東西版損害了他人的利益,也要承權擔責任,就好比你的車丟了,小偷撞了人,如果抓不到小偷,而法院認為你沒盡到保管義務,你就要賠錢撿到東西沒有失主來索要的,自己使用了也算是保管了,如果因為你的故意或者重大過失,把東西弄沒了弄壞了,如果失主證明是你撿到的,你就要賠償人家的。可能大家會覺得這樣不合理,但這就是法律,對此的解釋就是,如果不是你撿的或許他還能在丟失處找回,或者被他人撿走送還,雖然這兩點不太可能。所以撿到東西要不就還人家,要不就別要丟的人知道是你撿的,要我就選後者。如果知道失主會找到,就別撿了,撿了還要保管保管不善還要賠人家。

❺ 法律規定撿到東西要歸還嗎

我國《民法通則》規定:「拾到遺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飼養動物,應當回歸還失主,因答此而支出的費用由失主償還。」

另外,「返還的不當利益,應當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利用不當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勞務管理費用後,應當予以收繳。」

對於拾物不還,法律規定了嚴格的法律責任:「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款;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❻ 地上撿起來物品如何界定刑法盜竊財物犯

樓主說的這種情況,如果要認定是盜竊犯罪,應當具備刑法規定的特別條件。
我國刑法規定的盜竊犯罪,是指行為人以隱蔽的手法或者說秘密竊取,將他人的財物據為己有,而且價值較大的行為。
一般情況下,行為人撿拾放在地上的物品,很少能夠符合盜竊犯罪秘密竊取的特別要求,也不會因為這種撿拾行為構成盜竊罪。但是,如果行為人明知地上放著的物品是他人所有,並且沒有脫離他人的看管范圍,或者財物的所有人有疏忽看管的情況,順手牽羊將別人的財物拿走,這就不是撿拾行為了。這個時候,如果拿走的財物價值較大,就可能涉嫌盜竊犯罪了。這種順手牽羊的情形,多發生在鐵路候車室、公共汽車站、大商場等公共場所。
盜竊犯罪,最核心的要件,是行為人有非法佔有他人財物的故意,並且實施了非法佔有他人財物的行為。
所以,撿拾物品的行為,既要看物品當時所處的環境,也要看當事人當時的主觀心態。

❼ 刑法法規上有沒有明文規定撿到貴重物品如果找不到失主又不上交屬於違法行為

是違法行為,撿到貴重東西拒不上交的,構成非法侵佔。
第二百七十條 【侵佔罪】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刑法》第270條明文規定,拾遺拒不交出者,應處以徒刑、拘役和罰金。為防止拾得他人錢物而拒不歸還,我國刑法設立了「侵佔罪」,凡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或他人的遺忘物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或拒不交出的行為,就構成侵佔罪,要受到刑事處罰。犯侵佔罪,一般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其他嚴重情節的要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❽ 哪條法律規定撿到東西要上交

分撿到什麼東西,如果是他人遺失物或者國家所有的埋藏物等是需要返還和上交的。

熱點內容
勞動法如何規定產假 發布:2025-07-05 00:19:42 瀏覽:326
外國法律史刑事責任年齡 發布:2025-07-05 00:13:15 瀏覽:909
中國合同法錯誤 發布:2025-07-05 00:12:05 瀏覽:466
北京法官集體辭職 發布:2025-07-05 00:05:55 瀏覽:864
合同法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05 00:05:54 瀏覽:110
合同法總包配合費收取規定 發布:2025-07-05 00:01:33 瀏覽:234
新婚姻法彩禮規定 發布:2025-07-05 00:00:39 瀏覽:201
湯溝司法 發布:2025-07-04 23:42:01 瀏覽:990
廣西師范大學法律碩士復試 發布:2025-07-04 23:41:55 瀏覽:903
勞動合同法辭職賠償 發布:2025-07-04 23:40:34 瀏覽: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