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河南省信息保密條例

河南省信息保密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1-13 00:54:07

1. 什麼是信息保密管理,它的含義是什麼

國家和行政單位或者企業都會有要求保密的內容,這些內容的外泄容易給組織造成一定的損失和傷害,這些是要求保密的,為此單位都會制定一定的保密制度.保密制度是指國家保密法律、行政法規規章所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保密規則或行為規范.
公司機密分為絕密,機密,秘密三個等級。
1、絕密是最主要的公司秘密,一旦泄露會對公司的權益造成特別嚴重的損害。
2、機密的主要的公司秘密,一旦泄露會對公司的權益造成嚴懲嚴重的損害。
3、秘密是一般的公司秘密,泄露會對公司的權益造成損害。

2. 河南省國土資源廳關於印發保密規定的通知

(豫國土資發〔2010〕95號)

廳機關各處室,廳屬各單位:

現將《河南省國土資源廳保密規定》予以印發,請遵照執行。

二○一○年十一月十六日

河南省國土資源廳保密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河南省<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細則》和國土資源部等上級部門有關保密規定,結合本廳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廳保密工作,必須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和新形勢下保密工作的指導思想,堅持積極防範、突出重點,既確保國家秘密又便利各項工作的方針。

第二條 本廳保密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和保密工作與業務部門相結合的原則,實行保密工作領導責任制。廳長負全面領導責任;分管保密工作的副廳長負具體組織領導責任;分管其他方面工作的廳領導負責做好職責范圍內的保密工作;各處室負責同志為本處室保密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經常對工作人員進行保密教育,定期檢查保密工作。

第三條 本廳工作人員,要增強保密意識,強化保密觀念,自覺遵守國家保密法規和本廳各項保密制度。

第四條 廳保密委員會負責本廳保密管理,廳保密辦與主管處室負責其日常工作。要按照上級規定,重點做好保密要害部門和要害部位的保密工作。

第二章 國家秘密與保密守則

第五條 國家秘密是關系國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確定,在一定時間內只限一定范圍的人員知悉的事項。

國家秘密的密級分為「絕密」、「機密」、「秘密」三級。

第六條 廳領導幹部保密守則

一、不泄露黨和國家秘密。

二、不在無保密保障的場所閱辦、存放秘密文件、資料。

三、不擅自或指使他人復制、摘抄、銷毀或私自留存帶有密級的文件、資料。確因工作需要復印的,復印件應按同等密級文件管理。

四、不在非保密筆記本或未採取保密措施的電子信息設備中記錄、傳輸和儲存黨和國家秘密事項。

五、不攜帶秘密文件、資料進入公共場所或進行社交活動。特殊情況確需攜帶時,須經本單位保密部門或主管領導批准,並由本人或指定專人嚴格保管。

六、不準用無保密措施的通信設施和普通郵政傳遞黨和國家秘密。

七、不準與親友和無關人員談論黨和國家秘密,管好身邊工作人員和配偶、子女。

八、不在私人通信及公開發表的文章、著作、講演中涉及黨和國家秘密。

九、不在涉外活動或接受記者采訪中涉及黨和國家秘密。確因工作需要涉及或提供黨和國家秘密的,應事先報經有相應許可權的機關批准。

十、不在出國訪問、考察等外事活動中攜帶涉及黨和國家秘密的文件、資料或物品;確因工作需要攜帶的,須按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並採取嚴格的保密措施。

第七條 工作人員保密守則

一、不該說的國家秘密絕對不說,不該知道的絕對不問,不該看的絕對不看。

二、不準私自或者在無保密保障的情況下,製作、收發、傳遞、使用、存放、銷毀國家秘密文件、資料和物品。

三、不準攜帶國家秘密文件、資料和其他秘密載體參觀、游覽、探親訪友或者進入其他公共場所。

四、不準通過普通郵政傳遞屬於國家秘密的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

五、不準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國家秘密。

六、不準向家屬、子女、親友及其他不應知悉者談論國家秘密。

七、不準在公共場所談論國家秘密。

八、不準用無線電話及無保密措施的電話、電報、傳真、計算機網路等傳輸國家秘密。

九、不準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報刊及電台、電視台投寄涉及國家秘密的文件、資料及圖文、聲像製品,或者在接受記者采訪、接待外賓時隨意涉及國家秘密。

十、不準擅自攜帶國家秘密文件、資料和其他秘密載體出境或參加外事活動。

十一、不準擅自引帶境外人員到軍事禁區、國家規定不對外開放的區域或者要害部位活動。

十二、不準向主管機關隱瞞自己或者他人的泄密行為。

第八條 涉密人員對外交流保密守則

一、公開的對外交流活動不得涉及國家秘密。

二、在對外交流合作中,確需對外提供國家秘密的,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並要求對方承擔保密義務。

三、參加對外交流活動不得攜帶國家秘密載體(包括載有國家秘密信息的攜帶型計算機),因工作確需攜帶或向境外傳遞機密級、秘密級秘密載體的,應按照有關保密規定辦理審批手續,並採取切實可靠的保密措施;任何情況下,不得攜帶或向境外傳遞絕密級秘密載體。

四、談論涉及國家秘密的事項要注意場合,防止被竊聽;不得在涉外公共場所及外方提供的場所談論涉及國家秘密的事項。

五、不得在沒有保密措施的通訊工具中傳遞國家秘密;不得使用明碼或者未經中央有關機關審查批準的密碼傳遞國家秘密。

六、在境外遇到危及所攜帶的國家秘密載體安全的緊急情況時,要立即銷毀所攜帶的秘密載體,並及時向本單位的保密工作部門報告。

第九條 發生泄密問題要及時採取補救措施,並立即向本單位保密工作部門報告。

發生泄密事件後,對有關責任人的追究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章 保密管理

第十條 收發秘密公文、機要信件和涉密資料、刊物、音像製品等國家秘密載體,應認真登記、編號,內部運轉時應嚴格履行交換手續。本廳機關秘密載體的日常管理由廳機要室負責。廳屬各單位應設立機要室或專職人員負責本單位秘密載體的管理工作。

第十一條 本廳機關國家秘密文件、資料由廳機要室統一收發,並與非涉密文件分開,單獨保存。確因工作需要必須由處室或個人存放的,應存入保險櫃並採取必要的保密措施。

第十二條 機要人員領取保密文件,有關部門應提供車輛保障。領取絕密文件和密碼電報應實行二人護送制。

因工作需要借閱秘密公文(不含絕密級),應履行手續,妥善保管,及時退還,不經批准不得外借。

絕密級的國家秘密,符合上級部門批准范圍內的人員才能接觸。

第十三條 涉密公文的翻印和復印須經廳保密辦批准。

絕密公文未經發文機關批准,不得翻印、復印,不得自行擴大閱讀、使用范圍,不得對外泄露。密碼電報不得翻印、復制。領導在絕密文件和密碼電報上的批示,需要下級部門貫徹落實的,應由工作人員另紙謄寫批示原文。為說明問題,可以概括標注原件標題。

屬於國家秘密的復製件,應採取與原件相同的登記、保管措施。復製件應當加蓋復制單位的戳記。不準擅自翻印、復印、錄制和摘記秘密公文。

復制屬於國家秘密的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或者摘錄、引用、匯編其屬於國家秘密的內容,不得擅自改變原件的密級。匯編涉及國家秘密的資料,應經廳保密辦審查,並按其中的最高密級確定匯編資料的密級。

第十四條 秘密公文應在辦公室或機要室閱讀。離退休領導因身體情況確需要在家閱讀的,應有專人送閱、收回等保密措施,不得讓家屬和其他人員閱讀。

閱讀絕密級的秘密公文、資料必須在指定的符合保密要求的辦公場所進行。

第十五條 草擬公文時,起草人應依照國家有關部委和中央機關會同國家保密局制定的《國家秘密及其密級具體范圍的規定》(以下簡稱《保密范圍》),認定是否屬於國家秘密。若屬於國家秘密,則要在擬文稿紙上提出秘密等級、保密期限等初步意見,並註明定密依據,而後按程序批准確定。定密依據要註明《保密范圍》的文號和條款。對《保密范圍》未明確但又需要認定密級的事項,由廳保密辦依照規定,逐級申報有權確定該事項密級的上級保密工作部門確定。

涉及國家秘密的科技成果、地質資料、測繪圖件等專業資料的定密工作,按照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保密范圍》執行。不能確定密級但又不宜公開的我廳有關文件或專業資料,按內部文件和資料管理。

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有特殊規定外,絕密級事項不超過三十年,機密級事項不超過二十年,秘密級事項不超過十年。保密期限一般按最高期限確定。

秘密載體應正確做出標志(即密級★保密期限),並限定接觸范圍。

第十六條 印製秘密公文應在機關文印室,指定專人按規定份數印製,廢紙應及時銷毀。

郵寄涉密文件、資料,應按規定通過機要通信部門傳遞,或由專人領取,不準託人代收、代轉。

第十七條 加強傳真機管理,秘密公文不得通過普通傳真機傳輸。

做好利用計算機及網路進行信息處理的保密工作。採用計算機或其他電子技術存儲、處理國家秘密的,必須採取保密技術措施。計算機及應用系統的用戶密鑰及口令應嚴格管理,不得向無關人員泄露,並切實做到口令定期更換。廳機關辦公室區域網應與國際互聯網和其他公共信息網路物理隔斷。在網上發布信息應經過保密審查,嚴禁在公共信息網站上發布、傳遞涉密信息及未經批准公布的內部資料。

第十八條 加強廳網站信息管理,網站發布的信息必須符合國家有關保密規定,不得發布涉密信息。

下列信息不得在網站上發布:

一、尚未議定的信息。

二、廳機關內部事務。

三、對外業務辦理的中間過程數據。

四、依據法律、法規或有關規定不得公開的其他信息。

第十九條 召開具有屬於國家秘密內容的會議和其他活動,經辦部門應當採取保密措施,並對參加人員進行保密教育,規定具體要求。嚴禁擅自印發具有涉密內容的會議文件,要求會後收回的文件應全部收回。與會人員不得泄露會議內容。需要向下級傳達的文件,應按規定的范圍和內容傳達。

第二十條 各種秘密公文、資料、刊物應定期清理、歸檔和清退、銷毀。銷毀的秘密公文、資料、刊物必須造冊登記,經領導批准後送指定地點銷毀。嚴禁向廢品收購部門出售資料、刊物及內部公文等。作廢的公文草稿應予銷毀,不準作為垃圾處理。

第二十一條 本廳工作人員上班時間外出時應鎖門,下班時清理桌面,公文入櫃,關窗鎖門,不準把外來辦事的人員單獨留在辦公室,不準帶與工作無關的人員到辦公室,不準在辦公室留客住宿。

第二十二條 本廳工作人員調動工作和離崗、離職前,應當將所保管的秘密載體全部清退,並辦理移交手續。

第二十三條 需要歸檔的秘密載體,按照國家有關檔案法律法規歸檔。涉密檔案的查閱,須經廳保密辦批准。

第二十四條 本廳各級領導及工作人員發現國家秘密已經泄露或者可能泄露時,應當立即採取補救措施並及時報告廳保密辦。

第二十五條 對泄露國家秘密的本廳工作人員,除視情節輕重按照《保密法》及有關法律法規規定進行處理外,當年不能評先和記功授獎。

第四章 保密制度

第二十六條 機要文件管理制度

一、廳辦公室主任為機要文件管理第一責任人。

二、機要員要認真履行職責,嚴格遵守各項保密規定,確保文件閱讀規范、管理嚴格。

三、從交換員處接收到的機要文件要有交接手續。對收到的機要文件要及時分類登記,加簽後送辦公室主任或受委託的副主任閱批,並按照閱批要求專卷送各位廳領導傳閱;當日送閱的機要文件必須當日收回,存放在保險櫃內,不得在機要室外過夜。

四、嚴格按照文件的發布層次和有關規定閱讀傳達機要文件,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擴大或縮小閱讀傳達范圍。

五、需要機關處室、直屬單位閱知、辦理的機要文件,須通知處室、單位主要負責人到機要室閱文。處室、單位需要借閱的機要文件,必須由正式職工登記簽字後方可借取,並要求其及時歸還。

六、嚴禁復制、匯編絕密級機要文件。從嚴控制復制、匯編機密、秘密級機要文件,確有需要的必須嚴格履行報批手續。復制、匯編發至市地師級以下的中央、省委文件,須報省委辦公廳批准。

七、標有密級的中央文件按年度進行清退和銷毀。其他標有密級的機要文件,按省委辦公廳通知要求進行清退和銷毀。在每年完成上年度機要文件的清退、銷毀工作後,要將有關清退和銷毀情況寫出書面報告,經第一負責人簽字後報省委辦公廳。

八、銷毀機要文件必須嚴格履行審批登記手續,由兩名以上機要人員到保密管理部門指定的單位監督銷毀,確保文件不丟失、不漏銷。

九、任何個人不得私自銷毀、留存機要文件,未經批准不得擅自攜帶外出。

十、存儲機要文件的磁碟、光碟等介質按所存文件的最高密級管理。未經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將文件在計算機系統中存儲、傳輸。

第二十七條 機要閱文室管理制度

一、凡閱文者須辦理閱文手續。

二、閱文者必須遵守保密紀律,確保黨和國家機密的安全。

三、愛護文件,不隨意亂劃、抽頁等,閱前當面清點,閱後要經機要人員點收,並簽字。

四、不讓看的機要文件絕對不看,不該問的機密絕對不問,不該說的機密絕對不說,不在非保密本上記錄機密內容。

五、保持室內衛生,為了確保安全,嚴禁在室內抽煙。

六、嚴禁在室內大聲喧嘩。

第二十八條 機要文件辦理程序及要求

一、簽收:簽收機要文件時應認真核對機要編號,啟封後按發文通知單逐件清點,重要文件逐頁清點,若發現問題,應及時向發文機關查詢並採取相應的處理措施。

二、登記:文件簽收後,按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分類在收文登記簿和發文登記簿上登記,註明來文單位、發往單位、發文字型大小、文件標題密級、緩急時限、份數、份號、收發時間等。

三、呈批:文件附上處理箋後,及時呈辦公室主任批示。

四、分發:文件經主管領導或辦公室主任批示後應及時分發,一般當天分發完畢,並在收文登記簿上註明處理情況。對各單位機要文件的領取實行監簽,以免錯領和漏簽,每周還應進行一次檢查,每季度對發文情況進行一次核對。

五、傳閱:嚴格按《機要文件傳閱制度》辦理。

六、回收:機要文件傳閱完畢後應及時回收,核對後入櫃,以備存檔;發往各單位的機要件,於次年3月底前回收完畢,並嚴格履行核對、簽字手續。

七、歸檔:機要文件的歸檔要齊全,分類要准確,並於次年4月底前完成。

八、銷毀:機要文件的銷毀要嚴格登記手續,註明所銷文件的發文字型大小、份數及銷毀時間,由廳機要室集中銷毀。

九、清退機要文件,應按照發文登記簿逐單位、逐份清點,嚴格履行簽字手續。對超過清退期限的單位,及時督促,限期交回,省軍級文件按省委辦公廳要求,及時上交,並履行手續。

十、傳真電報和本廳秘密級以上文件,視同機要文件進行管理。

第二十九條 機要文件交接制度

一、機要交換員要在規定時間到省直機關交換站交換機要文件,按規定履行簽收手續。

二、交換文件工作人員不得遲到、缺席,如需請假要在交換前一天向主管領導請示,並安排好接替人員。

三、對交換回來的文件優先處理機要文件,對機要文件的發文單位、編號、日期逐項逐份進行登記後送至機要室,由機要員負責簽收。

四、機要文件不得在收發室停留,不得隨意拆封。

五、機要員外出,應指定接收人員並通知機要交換員。機要交換員要將機要文件交指定人員簽收,不得隨意交其他人轉交。

第三十條 機要文件收發登記制度

一、按發文通知單逐件核對包內文件,重要文件逐頁查看。

二、嚴格收發登記,收文登記要註明來文單位、文件字型大小、標題、密級、份數、收到時間;發文登記要註明文件字型大小、編號、發文時間;嚴格實行監簽,杜絕漏簽現象,注意檢查郵封是否有破損。

三、中央、省委大范圍文件,按各單位固定文件順序號分發;小范圍文件,應視文件內容提出分發意見,然後報主管領導批准後加印記、編號分發。

四、外發郵寄的機要件嚴格登記、編號,並與外收發履行簽字手續。

五、嚴格遵守季度核文制度,防止出現問題。

第三十一條 機要文件傳閱制度

一、所有機要文件均應先呈辦公室主任閱批,然後按批辦的范圍進行傳閱,不得漏傳或自行擴大范圍。

二、文件傳閱應做到迅速、及時。急件(含傳真電報)單件辦理,隨到隨辦,一辦到底。一般件在半月內處理完畢。對需要具體落實的文件,應先送主管領導提出落實意見,再呈主要領導審閱。

三、若傳閱過程中黨組書記有批示意見,應及時按指示意見辦理。需要反饋結果的文件,應及時催辦和反饋,並在文件上註明。

四、及時掌握文件走向,嚴禁文件在傳閱過程中失控,文件不得橫傳,文件收回後應認真清點,傳閱、辦理情況的記錄要完整清楚。

五、文件傳閱、辦理完後,應分類存入保險櫃,以備歸檔和利用。

第三十二條 機要文件借閱制度

一、凡借閱文件者,持借閱證方可借閱,借閱時要嚴格履行登記手續。

二、查閱省軍級文件、絕密級文件,須經辦公室主任批准,並在機要閱文室內閱讀,一般不外借。

三、借閱人員不得私自復印、翻印文件或隨意摘錄文件內容,不得在文件上塗改、勾畫。

四、借閱人員要愛護文件,妥善保密,確保安全。凡造成文件損壞、丟失者,按有關規定處理。

五、借閱文件應按時歸還,並在《文件借閱登記簿》上注銷借閱手續,註明歸還日期。

第三十三條 機要文件清退、銷毀制度

一、當年的機要文件應在次年四月底前清退、銷毀完畢。

二、清退機要文件,應按照發文登記簿逐單位、逐份清點,嚴格履行簽字手續。省軍級文件按省委辦公廳要求,及時上交,並履行手續。

三、對超過清退期限的單位,及時督促,限期交回。

四、對丟失機要文件的單位,嚴格按照《保密法》規定,進行嚴肅處理。

五、文件銷毀要嚴格清點、登記,經有關領導批准後,實行二人監銷,定點銷毀,做到不漏銷、不誤銷。

第三十四條 秘密載體銷毀程序

一、廳機關各處室每年3月底前將上年度擬銷毀的各類秘密載體(包括以文字、數據、符號、圖形、圖像、聲音等方式記載秘密信息的紙介質、磁介質、光碟等)整理送廳機要室。

二、廳機要室對擬銷毀的秘密載體審核、登記並填報《秘密載體清理登記表》。

三、廳辦公室主任對擬銷毀的各類秘密載體審批並簽署意見。

四、廳辦公室機要人員將擬銷毀的各類秘密載體送交省國家保密局銷毀中心,同時報送《秘密載體清理登記表》。

五、所有登記、送交、銷毀的各種手續及時存檔備查。

第三十五條 保密要害部門、部位保密管理制度

一、保密要害部門、部位要嚴格按照標准和程序確定,實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做到嚴格管理、責任到人、嚴密防範、確保安全。

二、保密要害部門應是機關使用和管理國家秘密的最基層的內設機構。保密要害部位應是集中製作、存儲、保管國家秘密載體的最直接的專用、獨立、固定場所。

三、廳保密委員會應根據情況變化適時對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做出調整,並按要求報相應保密工作部門確認或備案。

四、定期檢查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的保密管理和保密技術防範情況;定期對保密環境和涉密載體進行檢查,解決存在問題,及時消除泄密隱患。

五、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工作人員上崗前,應由單位進行涉密資格審查;新錄用、調入的工作人員,應在上崗前接受保密教育和培訓。

六、保密要害部門、部位使用涉密計算機、涉密電磁介質應符合國家有關保密規定;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秘密載體應在安全可靠的設備中保存,並明確管理責任人,採取嚴格的管理措施。

第三十六條 保密要害部門、部位主要負責人職責

一、確保國家秘密的絕對安全。

二、結合本部門、部位的實際,制定具體的保密管理制度和防範措施。

三、與所屬工作人員簽訂保密責任書,建立崗位責任制,把保密責任落實到人。

四、定期進行保密教育,使所屬工作人員增強保密意識,掌握必備的保密知識和技能。

五、對所屬工作人員辭職、調動、因私出國(境)申請提出意見。

六、對所屬工作人員執行保密制度、遵守保密紀律的情況進行監督、考核。

七、定期對保密環境和涉密載體進行檢查,及時消除泄密隱患。

第五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規定由廳保密辦負責解釋。

第三十八條 本規定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3. 河南省加密信息綜合應用平台能發密級文件嗎

如果是加密七夕,綜合應用平台是不可以發一些加密文件的。

4. 河南省信息化條例的信息安全保障

第三十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領導,建立信息安全應急處理協調機制,提高信息系統的安全防禦能力和處理信息安全突發事件的能力。信息化、公安、國家安全、保密、通信管理等部門應當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第三十五條信息網路和信息系統的主管單位或者運行單位應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確定本單位信息網路與信息系統的安全等級,並進行相應的安全系統建設。
信息網路與信息系統的安全系統必須採用依法認證認可的信息安全產品,並與信息網路與信息系統工程同時規劃、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所需經費列入工程預算。對涉及國家秘密的信息網路和信息系統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做好保密工作。
第三十六條國家機關和有關社會公共服務單位的信息網路、信息系統,應當由國家有關主管部門認可的信息安全測評機構進行安全性測評,測評合格的方可使用。測評機構應當對測評結果負責。
第三十七條基礎信息網路和重要信息系統的主管單位或者運行單位應當建立健全信息安全責任制,確定信息安全管理人員,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信息網路與信息安全應急預案,保證信息網路與信息系統安全運行。
第三十八條利用信息網路製作、復制、發布、下載或者傳播信息應當遵守國家有關規定。
第三十九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信息網路與信息系統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損害國家利益、公共利益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危害信息網路和信息系統安全,以及散布、傳播違法、有害信息等活動。

5. 除保密法外,我國有針對個人信息保密方面的法律規定嗎

我國法律目前還沒有對個人「隱私權」進行明確的規定。在司法實踐中,侵犯個人隱私的行為一般作為侵犯名譽權處理。
但現在對保護個人信息進行立法的呼聲越來越高,深圳、淅江等地都擬對利用「人肉搜索」侵犯他人信息的行為進行懲處。
希望對你有用。

6. 公安網安全保密紀律有幾條

公安部關於公安網路信息安全保密有「八條紀律」、「四個嚴禁」等規定。

一、八條紀律

(一)不準在非涉密網上存儲、傳輸和發布涉及國家秘密的信息;

(二)不準在公安網上編制或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程序;

(三)不準在公安網上建立與公安工作無關的網站、網頁和服務;

(四)不準在公安網上傳輸、粘貼有害信息或與工作無關的信息;

(五)不準擅自對公安網進行掃描、探測和入侵公安信息系統;

(六)不準對公安信息和資源越權訪問、違規使用;

(七)不準私自允許非公安人員接觸和使用公安網網路和信息;

(八)不準採取各種手段逃避、妨礙、對抗公安網路和信息安全保密檢查。

二、四個嚴禁

1、嚴禁在非涉密計算機上處理涉密內容;

2、嚴禁在計算機硬碟內存儲絕密級信息;

3、嚴禁將工作用計算機和涉密移動存儲介質帶回家;

4、嚴禁在互聯網上使用涉密移動存儲介質。

(6)河南省信息保密條例擴展閱讀

保密工作就是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將國家秘密控制在一定范圍和時間內,防止泄露或被非法利用,由國家專門機構組織實施的活動。

從工作目的看,保密工作包括預防和打擊竊密泄密活動;從工作過程看,保密工作貫穿國家秘密運行的全過程;從工作方式看,保密工作主要包括宣傳教育、法制建設、指導管理、技術防護、監督檢查等方面。

保密法規定,保守國家秘密的工作,實行積極防範、突出重點、依法管理的方針、即確保國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資源合理利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公開的事項,應當依法公開。

保密工作應當堅持最小化、全程化、精準化、自主化、法制化五項原則。中央保密委員會是黨中央統一領導黨政軍保密工作的領導機構,各級黨的保密委員會是黨管保密的專門組織。下級保密委員會接受上級保密委員會的指導和監督。

7. 保密守則全文

中國抄人民解放軍保密守則

一、不該說的國家秘密,絕對不說;

二、不該問的國家秘密,絕對不問;

三、不該看的國家秘密,絕對不看;

四、不該記錄的國家秘密,絕對不記錄;

五、不擅自復制、留存、銷毀國家秘密;

六、不在私人交往中涉及國家秘密;

七、不在公共場所談論和處理國家秘密事項;

八、不在無保密保障的地方存放密品、密件;

九、不用普通電話、手機、明碼電報、普通郵政傳遞國家秘密;

十、不攜帶國家秘密文件、資料、物品參觀、游覽和探親訪友。

(7)河南省信息保密條例擴展閱讀

新華網北京 2011年4月1日電 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日前簽署命令,發布施行新修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保密條例》。新修訂的《保密條例》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保密條例》是軍隊保密工作的基本依據。《保密條例》自1996年3月24日由中央軍委發布施行以來,對於規范全軍人員的保密行為,維護軍事秘密安全,保障軍事斗爭准備和軍隊建設的順利進行,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軍隊保密形勢和客觀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國家和軍隊保密工作的政策制度有了新的發展,亟需對現行條例進行修訂完善。

8. 涉密文件保密管理制度

涉密文件信息資料保密管理制度

一、涉密文件信息資料保密管理堅持專人負責、專門登記、專櫃存放、全程管理、確保安全的原則。

(1)、根據實際工作需要配備一名保密專干,具體負責涉密文件信息資料的日常管理工作。

(2)、建立專門的涉密文件信息制度資料登記制度,與非涉密文件信息資料分別登記管理。

(3)、建立涉密文件信息資料借閱、使用登記制度﹐借閱和使用涉密文件信息資料,要及時辦理登記手續﹐隨時掌握涉密文件信息資料的去向。

(4)、涉密文件的復印需有單位領導審批同意方可進行,復印件視同原件管理,要及時辦理去向登記手續。

二、涉密文件的收文與傳閱

(1)、文件管理人員收到涉密文件後﹐應在專用的登記本上予以登記。登記後﹐交局辦公室負責人確定傳閱范圍。

(2)、文件管理人員應嚴格按照確定的傳閱范圍進行傳閱。送閱涉密文件應使用專用的文件夾,一般應當面送交,立等收回,嚴禁隨意放置其辦公桌上。傳閱領導或者工作人員確實因工作需要保留的,也應在閱讀(使用)完畢後及時交還或者通知相關人員收回﹐不可直接轉入下一環節。文件管理人員應對滯留他處的涉密文件進行登記,隨時掌握其去向。

信息安全性是眾多企業和政府部門以及行業都必須十分重視的問題,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安全戰略。域之盾企業級防泄密系統區別對待不同行業對防泄密的要求,滿足其對信息安全的要求和重點。

比如:

9. 保密法對涉密信息系統和涉密人員的保密管理作出了哪些新的規定

答:一、保密法對涉密信息系統的保密管理作出了以下新的規定:第二十三條 存儲、處理國家秘密的計算機信息系統(以下簡稱涉密信息系統)按照涉密程度實行分級保護。涉密信息系統應當按照國家保密標准配備保密設施、設備。保密設施、設備應當與涉密信息系統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運行。涉密信息系統應當按照規定,經檢查合格後,方可投入使用。第二十四條 機關、單位應當加強對涉密信息系統的管理,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有下列行為:(一)將涉密計算機、涉密存儲設備接入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路;(二)在未採取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在涉密信息系統與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路之間進行信息交換;(三)使用非涉密計算機、非涉密存儲設備存儲、處理國家秘密信息;(四)擅自卸載、修改涉密信息系統的安全技術程序、管理程序;(五)將未經安全技術處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計算機、涉密存儲設備贈送、出售、丟棄或者改作其他用途。 二、涉密人員的保密管理作出了新的規定第三十五條 在涉密崗位工作的人員(以下簡稱涉密人員),按照涉密程度分為核心涉密人員、重要涉密人員和一般涉密人員,實行分類管理。任用、聘用涉密人員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審查。涉密人員應當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品行,具有勝任涉密崗位所要求的工作能力。涉密人員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第三十六條 涉密人員上崗應當經過保密教育培訓,掌握保密知識技能,簽訂保密承諾書,嚴格遵守保密規章制度,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國家秘密。第三十七條 涉密人員出境應當經有關部門批准,有關機關認為涉密人員出境將對國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對國家利益造成重大損失的,不得批准出境。第三十八條 涉密人員離崗離職實行脫密期管理。涉密人員在脫密期內,應當按照規定履行保密義務,不得違反規定就業,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國家秘密。

熱點內容
民法佔有概念 發布:2025-07-04 21:15:48 瀏覽:849
勞動法工資與獎金 發布:2025-07-04 21:13:53 瀏覽:627
政法幹警法官系統 發布:2025-07-04 21:12:56 瀏覽:520
勞動法短期工辭職結錢 發布:2025-07-04 21:01:58 瀏覽:959
行政法規章 發布:2025-07-04 20:51:11 瀏覽:323
防詐騙法律知識講座 發布:2025-07-04 20:47:35 瀏覽:591
林鴻潮2015行政法音頻 發布:2025-07-04 20:43:59 瀏覽:406
經濟法責任就是經濟責任 發布:2025-07-04 20:42:31 瀏覽:754
廈門雙證律師 發布:2025-07-04 20:39:19 瀏覽:460
勞動法如何保護用人單位呢 發布:2025-07-04 20:36:58 瀏覽: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