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文物保護條例
1. 我國保護歷史建築的法律有哪些
《上海市名人紀念設施管理辦法》或《上海市名人故居保護條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等法律
2. 上海聖瑪利亞女校的開發爭議
聖瑪利亞女校舊址7幢歷史建築6幢被拆,居民聯名要求保護。
中山公園西南側,長寧路1187號,曾經的上海著名女子教會中學——聖瑪利亞女校,後並入東華大學紡織學院長寧分校區,由於開發商的不當開發,這處名園如今幾乎成了一片廢墟。
民強烈反對規劃方案
2009年4月14日,長寧區規劃局在長寧路1187號工地門口貼出了一張征詢市民意見的《公告》,告知附近居民,開發商將按照公告規劃方案進行「長寧路88街坊32/8丘商辦綜合樓項目」開發建設。
新規劃圖紙上,已拆除的2幢保留建築不在規劃圖內,其中一幢被拆除的歷史建築,規劃改建成一幢25層高的樓,緊鄰中山公寓。包括鍾樓在內的另外5幢歷史建築在規劃圖中雖被納入保護范圍,但四散分布在五個角落,其間的環形走廊已不見蹤跡。
對新的規劃方案,附近中山公寓的居民們強烈反對。居民們認為,根據《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築保護條例》,聖瑪利亞女校舊址應該「完整獨立、原汁原味」地保護,而且不應該「被湮沒在摩天大樓的陰影中」。幾十名居民簽名給長寧區規劃局寫信反映,要求重新考慮規劃方案。
「如何保留是開發商的事」
歷史建築被破壞,有關部門對此反應不一。長寧區房地局房屋質量監測站負責人表示,得知歷史建築被拆的消息,他們當即到現場進行制止,並要求開發商予以恢復。
長寧區規劃局有關人士卻認為,聖瑪利亞女校舊址保護建築只有一幢,即鍾樓所在的一幢,其他建築都是保留建築。「保護建築與保留建築是有區別的,我們規劃部門已經讓開發商有效保護保留建築,至於如何保留那是開發商的事情。」
文物保護專家、上海市文管委地面文物管理處副處長孔立三認為,「著名校舍舊址應該作為整體保護,它們需要一個整體氛圍。」
3. 上海市空調設備安裝使用管理規定的文件全文
(2007年12月1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79號公布)
第一條(目的和依據)
為了保障公共安全,維護城市市容整潔,保護環境,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定義)
本規定所稱空調設備,系指窗式空調機、分體式空調室外機、櫃式空調室外機、集中式空調系統的室外機組、冷(熱)水機組以及其他輔助設施和安裝架。
第三條(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於本市范圍內空調設備的安裝、使用及其監督管理活動。
第四條(管理部門)
市建設交通委和區、縣建設部門負責新建房屋空調設備安裝、使用建設的監督管理。
市房地資源局和區、縣房地部門負責空調設備安裝、使用過程中安全防護的監督管理。
市環保局和區、縣環保部門負責空調設備安裝、使用過程中環境保護的監督管理。
本市其他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根據各自的職責,協同實施本規定。
第五條(新建房屋的建設要求)
新建住宅必須按照國家頒布的《住宅設計規范》(GB50096-1999)以及上海市頒布的《住宅設計標准》等規范要求,統一設置專門用於安裝空調設備的座板(以下簡稱「空調設備座板」)和空調冷凝水(包括融霜水,下同)排水管道或者接納空調冷凝水的陽台排水系統(以下統稱「空調冷凝水排水管道」)。空調設備座板的數量和尺寸應與房間數量和面積相匹配。
除使用集中式空調系統以外的商業辦公房屋,應當統一設置空調設備座板和空調冷凝水排水管道,具體標准由市建設交通委另行規定。
審查機構在對施工圖設計文件進行審查時,應當同時對空調設備座板的設計予以審查。經審查通過的,建設主管部門方可頒發施工許可證。
建設單位在組織竣工驗收時,應當同時驗收空調設備座板和空調冷凝水排水管道;空調設備座板和空調冷凝水排水管道經驗收合格的,方可交付使用。
第六條(舊住房改造中的要求)
建設單位在承擔舊住房綜合改造和房屋修繕項目時,應當統一設置空調冷凝水排水管道;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當統一設置空調設備座板。
第七條(供應商的安裝義務)
空調設備供應商應當指派空調設備專業安裝人員或者委託空調設備專業安裝企業,向購買空調設備的用戶提供空調設備安裝服務,並向空調設備用戶提供空調設備安裝說明書。
空調設備供應商提供的空調設備安裝架和緊固件的強度和抗銹蝕能力應當符合國家標准,使用壽命不得低於空調設備設計使用期限。空調設備供應商應當對所提供的安裝架和緊固件的安全負責。
第八條(安裝人員的培訓)
空調設備供應商和空調設備專業安裝企業應當加強對安裝人員的上崗培訓。安裝人員經培訓合格後方可上崗。
第九條(空調設備用戶自行安裝的義務)
空調設備用戶自行安裝空調設備的,應當聘請專業安裝人員安裝。
第十條(空調設備安裝要求)
空調設備安裝應當符合《國家標准房間空氣調節器安裝規范》(GB17790-1999)的要求。
已經設置空調設備座板和空調冷凝水排水管道的,應當將空調設備安裝在空調設備座板上,並將空調冷凝水的排放納入空調冷凝水排水管道。
尚未設置空調冷凝水排水管道的,空調冷凝水的排放不得妨礙他人的正常工作、生活。沿道路兩側(包括街坊、里弄內的公共通道兩側)建築物的空調冷凝水,不得直接排放到道路一側建築物外牆面或者室外地面上。
空調設備在安裝時,應當採取有效措施降低安裝產生的雜訊。
第十一條(道路兩側空調設備的安裝高度)
空調設備安裝不得佔用人行道。
空調設備安裝在沿道路兩側的建築物上的,必須採取安全防護措施,且空調設備安裝架底部距室外地面的高度不得低於1.9米。
第十二條(空調設備與相鄰方、相對方的距離)
空調設備安裝應當選擇盡可能遠離相鄰方門窗的部位。
空調設備排風口中心與相對方房屋固有門窗的最近距離不得小於下列規定:
(一)製冷額定電功率不滿2千瓦的為3米;
(二)製冷額定電功率2千瓦以上不滿5千瓦的為4米;
(三)製冷額定電功率5千瓦以上不滿10千瓦的為5米;
(四)製冷額定電功率10千瓦以上不滿30千瓦的為6米;
(五)製冷額定電功率30千瓦以上的,按每增加20千瓦距離相應增加1米計算。
確因客觀條件所限,無法達到前款規定距離的,應當採取其他保護相對方權益的措施,並徵得相對方同意,方可安裝。
第十三條(製冷額定電功率的合並計算)
同一單位或者個人在同一立面上安裝若干空調設備,其間距不足1米的,應當合並計算製冷額定電功率。
第十四條(建築物內共用部位安裝空調設備的限制)
禁止在建築物內的走道、樓梯、出口等共用部位安裝空調設備。
第十五條(優秀歷史建築和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規定)
在本市優秀歷史建築或者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內安裝空調設備的,必須遵守優秀歷史建築和文物保護單位管理的有關規定。
第十六條(空調設備用戶的安全使用義務)
空調設備用戶不得在空調設備上增加其他負載,並應當定期對空調設備的安全進行檢查和維護。
發生下列情況之一的,空調設備用戶應當及時採取措施消除安全隱患:
(一)空調設備超過設計使用期限的;
(二)空調設備安裝架和緊固件出現松動或者嚴重銹蝕的;
(三)物業服務單位告知空調設備用戶空調設備安裝架和緊固件出現松動或者嚴重銹蝕的。
第十七條(空調設備用戶的防治雜訊義務)
空調設備用戶使用空調設備產生的雜訊,應當符合國家和本市有關環境雜訊標准;超過規定標準的,應當停止使用,並採取維修等有效措施,降低雜訊污染。
第十八條(物業服務單位的義務)
新建住宅統一設置有空調設備座板和空調冷凝水排水管道的,物業服務單位應當督促空調設備用戶將空調設備安裝在空調設備座板上,將空調冷凝水的排放納入空調冷凝水排水管道。
物業服務單位應當每年在物業服務區域內至少開展一次空調設備安全使用檢查。物業服務單位應當將檢查結果及時告知用戶,並且提示用戶加強安全檢查,消除安全隱患。
物業服務單位可以接受業主委託,在物業服務中增加保障空調設備安全使用的服務內容,服務價格由雙方約定。
第十九條(業主公約)
前期物業服務單位或者業主委員會可以根據本物業服務區域的實際情況,在訂立或者修訂的業主公約中,對居民安裝空調設備作出相應的約定。
第二十條(糾紛處理)
因安裝、使用空調設備引起糾紛的,可以要求物業服務單位予以調解;也可以向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或者居(村)民委員會申請調解。
發現空調設備的安裝、使用有違反本規定或者違反其他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情形的,可以向相關行政管理部門投訴。行政管理部門接到投訴後,應當及時進行處理,並將處理結果告知投訴人。
第二十一條(對空調設備用戶違反安全使用義務的處罰)
違反本規定第十條第二款、第十四條、第十六條,空調設備用戶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市或者區、縣房地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處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
(一)未將空調設備安裝在統一設置的空調設備座板上,或者未將空調冷凝水的排放納入空調冷凝水排水管道的;
(二)在建築物內的走道、樓梯、出口等共用部位安裝空調設備的;
(三)在空調設備上增加其他負載造成安全隱患的;
(四)空調設備超過設計使用期限,或者空調設備安裝架和緊固件出現松動或者嚴重銹蝕等情況,未及時採取措施消除安全隱患的。
第二十二條(對空調設備用戶危害環境行為的處罰)
違反本規定第十條第三款、第十一條第二款、第十二條第二款、第十二條第三款、第十七條,空調設備用戶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市或者區、縣環保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處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
(一)空調冷凝水的排放不符合規定的;
(二)違反安裝高度規定安裝空調設備的;
(三)違反相對方安裝距離規定且未徵得相對方同意而安裝空調設備的;
(四)違反雜訊污染防治規定的。
第二十三條(對其他違法行為的處罰)
違反本規定其他相關條款的行為,法律、法規、規章有處罰規定的,由相關行政管理部門依照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第二十四條(施行日期)
本規定自2008年2月1日起施行。1995年4月2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2號發布的《上海市空調設備安裝使用管理規定》同時廢止。
4. 城市規劃法體系包括哪些內容
城市規劃法體系包括的主要內容:
(1)城市規劃法
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這是國家法律。主要調節城市規劃與經濟社會、城市建設及發展過程中的各項關系:確立城市規劃法規與其他法律法規之間的相互關系;確立城市規劃編制、審批的各類主體,建立城市規劃行政的程序和框架;確定對違法行為的處置方式及執行主體;確立政府行政部門執行城市規劃的職權范圍及相應的動作機制。
(2)城市規劃實施性行政法規
有建設部頒發的《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和建設部、國家文物局聯合頒發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編制要求》等。主要是根據國家城市規劃法建立國家整體珠城市規劃編制和實施的行政組織機制及相應的行政措施。其中包括: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各級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的職責、權力和義務;中央和地方各級行政部門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在城市規劃實施過程中的相互分工和協作;制定城市規劃和城市規劃實施管理的基本程序和主要原則;明確政府城市規劃管理的操作過程及動作機制的互動關系。
(3)地方城市規劃法規
如《北京市城市規劃條例》、《上海市城市規劃條例》、《深圳市城市規劃條例》等,它們由地方立法部門根據國家城市規劃法和相關的法律法規,結合地方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具體情況,明確地方城市規劃制度的具體框架,劃分地方立法、行政、司法等部門之間的分工和相互協作,確定地方城市規劃行政管理部門的基本組織和相應的職責許可權,明確當地城市規劃編制、實施的具體程序和原則,對違法行為處置的主體和相應的量度原則,建立城市規劃法規與地方法規之間的相互協同關系等。
(4)城市規劃行政規章
包括國家和地方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有關保證城市規劃順利開展的規章制度。該類法規應當能夠覆蓋城市規劃過程中所涉及的城市規劃部門內部、城市規劃部門與社會各部門及個人與城市規劃直接相關的所有行為。確立這些行為合法化的途徑、界限、組織機制和相應的原則,對違法行為進行處置的程序和量度標准等;同時也應當包括城市規劃編制和城市規劃實施的依據、決策途徑和相應的行政措施。
(5)相關的法律法規
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道路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綠化管理條例》等。這些法律法規的主要內容和相應的組織機制應當體現在城市的法律法規之中,同時,在這些法律法規的實施也應當與城市規劃的原則、組織和管理的程序不相矛盾。
同時,城市規劃作為政府行為,必須要符合國家的行政程序法律的有關規定。我國已經頒布的行政程序法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等。
(6)城市規劃技術標准與技術規范
城市規劃技術標准與技術規范是城市規劃行政的重要技術性依據,也是城市規劃行政管理具有合法性的客觀基礎。它所規范的主要是城市規劃內部的技術行為,它的內容應當能夠覆蓋城市規劃過程中所有的、一般化的技術性行為,也就是在城市規劃編制和實施過程中具有普遍規律性的技術依據。目前國家已經頒布的有《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准》、《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以及涉及城市道路、城市規劃基本術語、城市給水、城市排水、城市供電、城市園林、工程管線和建築設計、消防防災等方面的一系列技術標准與規范可以與國家的技術標准與規范重疊,並根據地方條件作出相應的修正。
(7)城市規劃文本
城市規劃經法律程序獲得審批之後具有法律效力,成為一種規范性文件,因此城市規劃文本同樣具有法律規范的特徵。城市規劃文本是根據國家和地方的各項法律法規,運用城市規劃的理論和技術標准對特定地域范圍內的城市建設和發展內容進行具體規定的法定文件。城市規劃文本應當包括兩部分內容,即文字性的文本和對文本進行說明或具體化的圖紙。根據建設部《城市規劃編制辦法》,需要編制規劃文本的主要是城市總體規劃、分區規劃,以及控制性祥細規劃。但在實踐中,城市規劃文本能否作為城市規劃行政法律規范的表現形式,真正具有法律效力,還有待於城市規劃法制建設的進一步發展,並有賴於規劃編制方式的改進和技術水平的提高。
5. 對於燃放煙花爆竹的行為上海市政府有什麼規定
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本市煙花爆竹安全管理的有關規定通告如下:
一、禁止在下列場所及其周邊50米范圍內燃放煙花爆竹:(一)區(縣)級以上黨政機關駐地;(二)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或者場所;(三)車站、碼頭、機場等重要場所;(四)重要軍事設施;(五)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場所;(六)幼兒園、托兒所、醫院、敬(養)老院、療養院、教學、科研單位等場所;(七)節日群眾性活動場所;(八)搭建外立面腳手架的在建工地;(九)有禁止燃放煙花爆竹警示標志的建築物(具體范圍以警示標志規定為准);(十)各區、縣人民政府劃定的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場所。
二、禁止在下列路段和區域燃放煙花爆竹:(一)禁放路段:南京東路、南京西路、淮海中路、四川北路、中山東一路、中山東二路、新華路、乍浦路、浦明路、東長治路和西藏中路(淮海中路至北京東路段)、黃河路(北京西路至南京西路段)、長壽路(武寧路至江寧路段)、浦東大道(內環線以內路段)、楊樹浦路(內環線以內路段)。
(二)禁放區域:浦東國際機場、虹橋國際機場、虹橋綜合交通樞紐站地區、國家會展中心地區、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地區、人民廣場地區、豫園商城地區、徐家匯廣場地區、靜安寺地區、五角場地區、世博前灘地區、徐匯濱江地區、鐵路上海站地區(東至大統路,南至天目西路,西至恆豐路,北至鐵路線)、陸家嘴金融區地區(東至浦東南路東泰路,南至東昌路,西面、北面至黃浦江)、鐵路上海南站地區(東至柳州路,南至石龍路,西至桂林路,北至滬閔路)、上海化工區、外高橋(自貿試驗區區域)和延中綠地、太平橋綠地、虹橋綠地等大型公共綠地以及各區(縣)政府確定的禁放區域。
參考法律法規文件:
《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
《上海市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
《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本市煙花爆竹安全管理相關行政許可權和行政處罰權實施工作的決定》《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公安局關於加強2015年春節期間本市煙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意見的通知》
6. 上海靜安區西康路三和里會舊改嗎
上海靜安區西康路三和里是上海的一處紅色文化點,根據現上海歷史文物保護條例是肯定要保護改建的,估計政府有相關方案,具體是全拆重建、還是部分重建、還是原拆原還過渡遷移目前還不清楚在三到十年內一定會實現,僅供參考。
7. 上海市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的上海市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
(1994年10月20日上海市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 根據年5月27日上海市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六次會議《關於修改〈上海市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的決定》修正 2015年12月30日上海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修訂)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改善大氣環境質量,保障公共安全和人身、財產安全,根據《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煙花爆竹的生產、經營、儲存、運輸、燃放和銷毀處置等活動,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市和區、縣人民政府組織本條例的實施。
市人民政府建立市煙花爆竹安全監管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綜合協調煙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大事項。
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轄區煙花爆竹安全管理、執法工作的組織領導。
第四條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負責煙花爆竹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
公安部門負責煙花爆竹的公共安全管理。
質量技術監督、工商行政、交通、城管執法、國資監管、環保、氣象、教育、綠化市容、住房城鄉建設、經濟信息化、通信管理、財政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依法做好煙花爆竹安全管理的相關工作。
第五條本市按照國家規定,對煙花爆竹經營、運輸和舉辦焰火晚會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動,實行許可證制度。
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運輸煙花爆竹,不得舉辦焰火晚會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動。
第六條本市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定期組織開展煙花爆竹安全管理的宣傳,並在重大節日期間加大對煙花爆竹燃放安全管理的宣傳力度。
鼓勵移風易俗,倡導使用電子鞭炮、禮花筒等安全、環保的替代性產品。
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媒體應當開展煙花爆竹安全管理和移風易俗的公益宣傳。
學校和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應當對未成年人開展煙花爆竹安全知識的教育,引導未成年人不燃放煙花爆竹。
第七條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應當將煙花爆竹安全管理納入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加強組織協調和指導監督。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應當配合做好煙花爆竹安全管理的有關工作,加強對居民、村民、業主的宣傳教育,引導移風易俗和依法、文明、安全燃放煙花爆竹。
第八條煙花爆竹相關行業協會應當加強行業自律管理,組織制定並公布行業自律管理制度,引導煙花爆竹經營者依法經營,宣傳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相關規定以及安全燃放知識,開展煙花爆竹安全教育培訓。
第九條鼓勵單位和個人通過「12345」市民服務熱線、「110」報警電話等途徑,舉報非法生產煙花爆竹和經營、儲存、運輸、燃放煙花爆竹等活動中的違法行為。對查證屬實的,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按照規定對舉報人給予獎勵。
第十條本市煙花爆竹經營、儲存、運輸單位和焰火晚會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動的燃放作業單位(以下稱燃放作業單位),應當根據安全需要依法投保相應的保險險種;鼓勵其投保相關的責任保險。
第十一條違法經營、儲存、運輸、燃放煙花爆竹的有關信息,納入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台。
第二章 經營和運輸安全管理
第十二條本市禁止生產煙花爆竹。
在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區域內,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儲存、運輸煙花爆竹。
第十三條本市對煙花爆竹經營實行統一采購、統一批發。
從事煙花爆竹批發的企業和從事煙花爆竹零售的經營者,應當依法取得相應的經營許可證,在經營許可證規定的許可經營范圍、有效期和經營場所內經營。
采購、銷售的煙花爆竹,應當符合有關技術標准和本市關於准予經營的煙花爆竹規格、品種的規定。本市准予經營的煙花爆竹規格、品種應當通過媒體向社會公布。
第十四條煙花爆竹經營單位的布點,應當遵循合理布局、總量控制、逐步減少的原則。
第十五條煙花爆竹零售點的設置應當符合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實行專店或者專櫃銷售,並配備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
禁止將煙花爆竹零售點與居住場所設置在同一建築物內。
第十六條除准許經營煙花爆竹的批發企業、零售經營者和燃放作業單位外,禁止其他單位和個人以經營為目的儲存煙花爆竹。
禁止煙花爆竹零售經營者在經營場所以外儲存煙花爆竹。
第十七條煙花爆竹的批發企業、零售經營者和燃放作業單位應當如實記錄煙花爆竹經營、燃放情況,鼓勵採取信息化手段記錄煙花爆竹流向信息。
本市可以根據公共安全需要,對購買煙花爆竹實行實名制登記等安全管控措施。
第十八條經由道路、鐵路、水路、航空運輸煙花爆竹的,依照道路、鐵路、水路、航空運輸安全管理的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執行。
禁止攜帶煙花爆竹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禁止托運、郵寄、快遞煙花爆竹或者在托運、郵寄、快遞的行李、包裹和郵件中夾帶煙花爆竹。
公安、交通等部門應當加強對煙花爆竹運輸安全的監督、檢查。
第十九條經由本市港口出口煙花爆竹的,應當以集裝箱形式運輸,不得在本市裝箱作業。
第三章 燃放安全管理
第二十條禁止在外環線以內區域燃放煙花爆竹。
禁止在外環線以外區域的下列場所燃放煙花爆竹:
(一)國家機關駐地;
(二)文物保護單位;
(三)車站、碼頭、機場等交通樞紐,軌道交通設施以及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
(四)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生產、經營、儲存單位;
(五)輸變電、燃氣、燃油等能源設施安全保護區內;
(六)醫療機構、幼兒園、學校、養老機構;
(七)商場、集貿市場、公共文化設施、宗教活動場所等人員密集場所;
(八)區、縣人民政府劃定並公布的其他區域、場所。
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場所應當設置禁放警示標識,並做好安全提示和防範工作。
第二十一條重污染天氣期間,本市一律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市環保、氣象部門應當通過新聞媒體及時發布重污染天氣預報信息,並提示市民在此期間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第二十二條舉辦焰火晚會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動的,主辦單位應當依法向市或者區、縣公安部門提出申請,取得《焰火燃放許可證》,並由符合行業標准規定條件的燃放作業單位燃放。
第二十三條燃放煙花爆竹應當遵守下列安全燃放要求:
(一)不得燃放本市未准予經營的煙花爆竹;
(二)不得在建築物、構築物內燃放或者從陽台、窗戶向外拋擲煙花爆竹;
(三)不得向煙花爆竹零售點、行人、車輛、建築物、構築物、在建工地、樹木、河道、公共綠地、窨井等投擲煙花爆竹;
(四)不得影響道路交通安全;
(五)不得採用其他危害公共安全和人身、財產安全的方式燃放。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四條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法律、行政法規有處理規定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處理。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五條違反本條例第十三條第二款規定,超出經營許可證規定的許可經營范圍、有效期或者在經營許可證規定的經營場所外經營煙花爆竹的,由相對集中行使行政處罰權的公安部門責令停止非法經營活動,沒收非法經營的煙花爆竹及違法所得,對煙花爆竹批發企業、零售經營者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違反本條例第十三條第三款規定,采購、銷售的煙花爆竹不符合本市關於准予經營的煙花爆竹規格、品種規定的,由相對集中行使行政處罰權的公安部門責令停止非法經營活動,沒收非法經營的煙花爆竹及違法所得,對煙花爆竹批發企業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煙花爆竹零售經營者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依法吊銷煙花爆竹經營許可證。
第二十六條違反本條例第十六條規定,非法儲存煙花爆竹的,由公安部門沒收非法儲存的煙花爆竹及違法所得,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七條違反本條例第十八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攜帶煙花爆竹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或者托運、郵寄、快遞煙花爆竹以及在托運、郵寄、快遞的行李、包裹、郵件中夾帶煙花爆竹的,由公安部門沒收非法攜帶、托運、郵寄、快遞、夾帶的煙花爆竹,可以並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八條違反本條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安部門責令改正,沒收其煙花爆竹,處一百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罰款:
(一)違反本條例第二十條規定,在禁止燃放的區域內燃放煙花爆竹的;
(二)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在重污染天氣期間燃放煙花爆竹的;
(三)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不遵守安全燃放要求的。
單位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在重污染天氣期間燃放煙花爆竹的,除對單位進行處罰外,環保等有關部門還可以對單位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員處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九條對沒收的非法煙花爆竹以及煙花爆竹經營單位棄置的廢舊煙花爆竹,由公安部門就地封存並組織銷毀、處置。
第三十條行政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條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級行政管理部門或者監察機關責令改正;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或者記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記大過或者降級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職處分:
(一)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的煙花爆竹經營、運輸、燃放申請予以許可的;
(二)對違法生產、經營、儲存、運輸、燃放煙花爆竹的行為不依法查處的;
(三)未按規定將封存的煙花爆竹銷毀、處置的;
(四)對舉報人的舉報不受理、不及時調查處理的。
第五章 附則
第三十一條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可以依法將煙花爆竹經營許可權委託公安機關消防機構行使。
第三十二條需要對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區域和時間臨時調整的,由市人民政府決定並向社會公告。
第三十三條本條例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