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上海郊區養犬管理條例

上海郊區養犬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1-13 06:49:31

❶ 上海養狗規定

不管是哪個城市(除郊區農村外),按規定沒辦證的狗狗是不行的,即使你不帶到公共場所也要給狗狗辦證,但是規定是規定,實際是辦證的狗狗少的很。
管理部門管轄的范圍不單單是公共場所,他們可能上門檢查家裡是否養有狗,狗是否辦了證,如果沒有辦,他們呢會沒收。
隨便鄙視一下那些「管理部門」,都是些沒有人性的傢伙,傷天害理樣樣都做的出來,不知道多少無辜的狗狗死在它們的棍下。再批一下相關部門,什麼文明養狗,什麼規范養狗,你們自己把辦證費定那麼高,動不動千把塊錢,而且每年年審又是一大筆,養狗的不都是有錢人,這些錢對他們來說數字太大,那辦證費定在10元,看有誰又不去辦呢!?

❷ 上海市養犬管理條例的管理條例

(2011年2月23日上海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養犬行為,保障公民健康和人身安全,維護養犬人的合法權利,維護市容環境衛生和社會秩序,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犬只的飼養、經營以及相關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養犬管理實行政府部門監管、養犬人自律、基層組織參與、社會公眾監督相結合的原則。
第四條 市和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養犬管理工作的領導。市和區、縣人民政府建立由公安、獸醫、城管執法、工商行政、住房保障房屋管理、衛生等部門參加的養犬管理工作協調機構,組織、指導和監督養犬管理工作,協調解決養犬管理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第五條 市公安部門是本市養犬管理的主管部門。區、縣公安部門負責本轄區內的養犬管理以及相關處罰。市公安部門設立的犬只收容所負責犬只的收容、認領和領養工作。
獸醫主管部門負責犬只的狂犬病防疫,指導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實施相關管理以及處罰。
城管執法部門負責查處城市化地區飼養、經營犬只過程中影響市容環境衛生的行為。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對從事犬類經營活動的監督管理。
住房保障房屋管理、衛生、財政、物價等相關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共同做好養犬管理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應當配合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做好養犬管理工作。
第六條 養犬人應當依法養犬、文明養犬,不得損害他人的合法權益。
第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和相關部門應當通過多種形式,開展依法養犬、文明養犬、防治狂犬病和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宣傳教育。
廣播、電視、報刊、網站等新聞媒體應當加強社會公德教育和養犬知識宣傳,引導養犬人形成良好的養犬習慣。
第八條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協助相關管理部門開展依法養犬、文明養犬的宣傳,引導、督促養犬人遵守養犬的行為規范。
第九條 鼓勵相關行業協會、動物保護組織等社會團體參與養犬管理活動。 養犬登記
第十條 本市依法對飼養的犬只實施狂犬病強制免疫。犬只出生滿三個月的,養犬人應當按照本條例規定,將飼養的犬只送至獸醫主管部門指定地點接受狂犬病免疫接種,植入電子標識。
獸醫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合理布局、方便接種的原則設置狂犬病免疫點。經獸醫主管部門認定的寵物診療機構可以開展狂犬病免疫接種工作,並應當在其經營場所的顯著位置懸掛獸醫主管部門的認定書。
犬只在獸醫主管部門指定地點接受狂犬病免疫接種的,獸醫主管部門應當向養犬人發放狂犬病免疫證明。
第十一條 本市實行養犬登記制度和年檢制度。飼養犬齡滿三個月的犬只,養犬人應當辦理養犬登記。
未經登記,不得飼養犬齡滿三個月的犬只。
本市應當採取措施,逐步實現犬只的狂犬病免疫接種與養犬登記、年檢在同一場所辦理。
第十二條 飼養犬只的個人應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在本市有固定居住場所。
個人在城市化地區內飼養犬只的,每戶限養一條。
禁止個人飼養烈性犬只。
第十三條 單位因工作需要飼養犬只的,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犬籠、犬舍和圍牆等圈養設施;
(二)有看管犬只的專門人員;
(三)有健全的養犬安全管理制度;
(四)單位所在地在辦公樓、居民小區以外。
第十四條 養犬人應當到居住地或者單位住所地的區、縣公安部門指定機構申請辦理養犬登記和年檢。
個人飼養犬只的,應當提供下列材料:
(一)個人身份證明;
(二)房產證明或者房屋租賃證明;
(三)犬只的狂犬病免疫證明。
單位飼養犬只的,應當提供下列材料:
(一)單位的組織機構代碼證;
(二)單位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證明;
(三)養犬安全管理制度;
(四)看管犬只的專門人員的身份證明;
(五)單位飼養犬只的場所證明;
(六)犬只的狂犬病免疫證明。
第十五條 區、縣公安部門應當自收到養犬登記申辦材料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核。符合條件的,准予登記,發放《養犬登記證》和犬牌;不符合條件的,不予登記並說明理由。
第十六條 養犬人的居住地或者單位住所地變更的,應當自變更之日起十五日內持《養犬登記證》到現居住地或者單位住所地的區、縣公安部門指定機構辦理變更手續。
第十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養犬人應當持《養犬登記證》到原辦證機構辦理注銷手續:
(一)飼養的犬只死亡或者失蹤的,應當自犬只死亡或者失蹤之日起十五日內辦理;
(二)放棄飼養犬只的,應當自送交他人飼養或者送交犬只收容所之日起十五日內辦理。
犬只免疫有效期已滿,養犬人未將犬只送至獸醫主管部門指定地點接受狂犬病免疫接種的,由公安部門注銷《養犬登記證》。
第十八條 《養犬登記證》、犬牌損毀或者遺失的,養犬人可以到辦證機構申請補發。
犬只電子標識損毀或者遺失的,養犬人可以到植入地點申請補植。
第十九條 公安部門應當建立養犬管理信息系統和養犬管理電子檔案,與獸醫主管、城管執法、工商行政管理、衛生等部門實行登記、免疫和監管等信息共享,為公眾提供相關管理和服務信息。
養犬管理電子檔案記載下列信息:
(一)養犬人的姓名、居住地或者單位名稱、住所地;
(二)犬只的免疫接種、品種、出生時間、主要體貌特徵和照片;
(三)養犬人因違反養犬管理規定受到的行政處罰記錄;
(四)養犬登記相關證照的發放、變更、注銷和收回信息;
(五)其他需要記載的信息。
第二十條 養犬人應當承擔犬只狂犬病免疫、電子標識、相關證件和管理服務費用。狂犬病免疫、電子標識的具體費用標准由市物價部門核定,相關證件和管理服務費的具體費用標准由市物價部門會同市財政部門核定,並向社會公布。
管理服務費的收取和使用情況應當定期向社會公布。 養犬行為規范
第二十一條 養犬人飼養犬只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尊重社會公德,遵守公共秩序,不得干擾他人正常生活,不得破壞環境衛生和公共設施,不得虐待飼養的犬只。
第二十二條 養犬人攜帶犬只外出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為犬只掛犬牌;
(二)為犬只束牽引帶,牽引帶長度不得超過兩米,在擁擠場合自覺收緊牽引帶;
(三)為大型犬只戴嘴套;
(四)乘坐電梯或者上下樓梯的,避開高峰時間並主動避讓他人;
(五)單位飼養的烈性犬只因免疫、診療等原因需要離開飼養場所的,將其裝入犬籠;
(六)即時清除犬只排泄的糞便。
第二十三條 禁止攜帶犬只進入辦公樓、學校、醫院、體育場館、博物館、圖書館、文化娛樂場所、候車(機、船)室、餐飲場所、商場、賓館等場所或者乘坐公共汽車、電車、軌道交通等公共交通工具。
前款以外其他場所的管理者可以決定其管理場所是否允許攜帶犬只進入。禁止犬只進入的,應當設置明顯的禁入標識。
攜帶犬只乘坐計程車的,應當徵得計程車駕駛員的同意。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可以根據相關公約或者規約,劃定本居住區禁止犬只進入的公共區域。
盲人攜帶導盲犬的,不受本條規定的限制。
第二十四條 犬吠影響他人正常生活的,養犬人應當採取措施予以制止。
第二十五條 養犬人不得驅使或者放任犬只恐嚇、傷害他人。
犬只傷害他人的,養犬人應當立即將被傷害人送至醫療機構診治,並先行支付醫療費用。
鼓勵養犬人投保犬只責任保險。
第二十六條 城市化地區的犬只生育幼犬的,養犬人應當在幼犬出生後三個月內,將超過限養數量的犬只送交符合本條例第十二條、第十三條規定條件的其他個人、單位飼養或者送交犬只收容所。
鼓勵養犬人對飼養的犬只實施絕育措施。養犬人對飼養的犬只實施絕育的,憑犬只實施絕育的手術證明,減半收取管理服務費。
第二十七條 養犬人放棄飼養犬只或者因不符合條件無法辦理養犬登記的,應當將犬只送交符合本條例第十二條、第十三條規定條件的其他個人、單位飼養或者送交犬只收容所。
養犬人不得遺棄飼養的犬只。
第二十八條 養犬人發現飼養的犬只感染或者疑似感染狂犬病的,應當立即採取隔離等控制措施,並向獸醫主管部門、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或者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由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第二十九條 犬只在飼養過程中死亡的,養犬人應當按照動物防疫相關規定,將犬只屍體送至指定的無害化處理場所。
犬只在動物診療機構死亡的,動物診療機構應當按照動物防疫相關規定,將犬只屍體送至指定的無害化處理場所。
養犬人、動物診療機構不得自行掩埋或者亂扔犬只屍體。
第三十條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可以通過居民會議、村民會議、業主大會,就本居住地區有關養犬管理事項制定公約或者規約,並組織監督實施。養犬人應當遵守公約或者規約。
第三十一條 鼓勵與養犬相關的行業協會、動物保護組織等社會團體制定行業規范,開展宣傳教育,協助相關管理部門開展養犬管理活動。
鼓勵志願者組織和志願者參與養犬管理活動。
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對違法養犬行為進行批評、勸阻、舉報、投訴。相關管理部門對單位和個人的舉報、投訴應當及時處理。 犬只的收容、認領和領養
第三十二條 本市設立的犬只收容所,負責收容下列犬只:
(一)走失犬只;
(二)流浪犬只;
(三)養犬人送交的犬只;
(四)因養犬人違反本條例規定被收容的犬只。
第三十三條 經依法登記的走失犬只,犬只收容所應當自犬只被收容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通知養犬人認領。
養犬人應當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五日內到犬只收容所認領。
第三十四條 流浪犬只、養犬人送交的犬只、因養犬人違反本條例規定被收容的犬只或者超過期限無人認領的犬只,經獸醫主管部門指定機構檢疫合格的,可以由符合本條例第十二條、第十三條規定條件的個人或者單位領養。
被確認領養的犬只未接受狂犬病免疫接種的,按照本條例第十條規定接受狂犬病免疫接種、植入電子標識。
確認領養犬只的,犬只領養人應當在犬只收容所辦理養犬登記。
第三十五條 收容的犬只自被收容之日起三十日內無人領養的,視為無主犬只,由犬只收容所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處理。
第三十六條 相關行業協會、動物保護組織等社會團體經市公安部門認可,可以開展犬只的收容、領養工作,收容、領養的犬只不得用於經營活動。公安部門可以通過購買服務等形式予以支持,並履行監督職責。 犬只的經營
第三十七條 開設犬只養殖場所、從事犬只診療活動的,應當按照動物防疫相關規定向住所地的農業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分別取得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動物診療許可證,並憑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動物診療許可證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辦理登記注冊手續。
未經許可,不得開展犬只養殖、診療活動。
第三十八條 從事犬只銷售經營活動的,應當依法辦理工商登記注冊手續,並於領取營業執照後五日內到住所地的區、縣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備案。
犬只銷售前,應當憑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工商登記證明和相關免疫證明向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報檢,經檢疫合格取得檢疫證明後方可銷售。
犬齡滿三個月但未接受狂犬病免疫接種的犬只禁止銷售。
第三十九條 從事經營性犬只寄養、美容等活動的,經營者應當採取措施,防止犬只擾民、破壞環境衛生。
第四十條 舉辦犬只展覽展示、表演、比賽等大型活動的,舉辦者應當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辦理相關手續,並於活動舉辦前到區、縣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備案,提供犬只檢疫證明。 法律責任
第四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條規定,對犬齡滿三個月的犬只未進行狂犬病免疫接種的,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代作處理,所需處理費用由違法行為人承擔,可以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一條規定,飼養未登記、年檢犬只的,由公安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單位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並督促養犬人在規定的期限內進行登記、年檢。逾期仍不登記、年檢的,收容犬只。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二十七條第一款規定,未將犬只送交其他個人、單位飼養或者犬只收容所的,由公安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收容犬只。
違反本條例第十二條第三款規定,個人飼養烈性犬只的,由公安部門收容犬只。
第四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二條第一、二、三項規定的,由公安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二條第四項規定的,由物業服務企業予以勸阻,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可以對其批評教育。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二條第五項規定的,由公安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二條第六項規定的,由城管執法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一款規定,攜帶犬只進入禁止進入的場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且不聽勸阻的,由公安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犬吠影響他人正常生活的,由公安部門處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養犬人放任犬只恐嚇他人的,由公安部門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養犬人驅使犬只傷害他人的,由公安部門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二款規定,不立即將被傷害人送至醫療機構診治並先行支付醫療費用的,由公安部門吊銷《養犬登記證》,收容犬只,對單位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犬只兩次以上傷害他人或者一次傷害兩人以上的,由公安部門吊銷《養犬登記證》,收容犬只。
第四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七條第二款規定,遺棄犬只的,由公安部門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並吊銷《養犬登記證》,收容犬只。養犬人五年內不得申請辦理《養犬登記證》。
第四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的,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責令改正,並依法處理,可以處三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九條規定,未將需要無害化處理的死亡犬只送至指定的無害化處理場所進行處理的,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責令無害化處理;拒不進行無害化處理的,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代作處理,可以處三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罰款。
亂扔犬只屍體的,由城管執法部門責令改正,對個人處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對單位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條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七條規定,未取得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開設犬只養殖場所的,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責令改正,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未取得動物診療許可證從事犬只診療活動的,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責令停止診療活動,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在三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罰款;違法所得一萬元以上不足三萬元的,並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三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八條第二款規定,銷售未取得檢疫證明的犬只的,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責令改正,每銷售一隻未取得檢疫證明的犬只,處五百元罰款。
第五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犬只擾民的,由公安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亂倒垃圾、污水、糞便等廢棄物,破壞環境衛生的,由城管執法部門責令改正,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八條第一款和第四十條規定,不按照規定辦理備案的,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對單位處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第四十條規定,參加展覽、表演和比賽的犬只未附有檢疫證明的,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責令改正,處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五條 飼養犬隻影響他人生活、造成他人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依法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五十六條 負有養犬管理職責的行政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或者未按照本條例規定履行職責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附則
第五十七條 本條例所稱的養犬人,是指飼養犬只的個人或者單位。
本條例所稱的城市化地區,是指《上海市城鄉規劃條例》確定的中心城、新城和新市鎮。
第五十八條 烈性犬只的目錄由市公安部門會同市獸醫主管部門、相關行業協會確定,並向社會公布。
第五十九條 軍用、警用犬只以及動物園、科研機構等單位特定用途犬只的管理,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執行。
第六十條 本條例施行前已依法為犬只辦理養犬登記的,繼續有效。
第六十一條 本條例自2011年5月15日起施行。

❸ 上海市養犬管理條例未登記,責令多少日內限期改正

飼養未登記、年檢犬只的,由公安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具體期限以公安部門的責令內容為准。

❹ 上海市最新養犬管理條例中對郊區養犬有啥規定,能養幾條今年已經辦過證的還有效嗎

目前養犬政策還不夠人性化 今年已經有專家提出要從狗狗性格特徵考慮養犬政策 上海做的就不錯 對中大型犬按照性格按照房租戶制管理 相信其他城市很多會完善人性化 就目前來說也不用擔心 中大型犬城市很多 每年五月份是養犬管理辦證集中時間 所以這個時間出去時選擇好時間規避 另外透露個小招 可以辦理個遠郊區的狗證 以便不時之需

❺ 上海市養犬管理條例的介紹

《上海市養犬管理條例》中,對養犬人的行為規范做了更為詳實的規回定,特別是明確規定了「答養犬1人不得虐待、不得遺棄飼養的犬只」。 新條例進一步規定,若養犬人違反相應規定,出現遺棄犬只行為,將由公安部門對其處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同時吊銷《養犬登記證》,且5年內不再允許申領養犬登記證。條例實施後,上海或迎來養犬登記和免疫高峰。目前,本市獸醫主管部門指定的狂犬病免疫接種點僅有3個。辦證權利則可能將下放到派出所,這樣全市就有300多個點進行受理登記。

❻ 上海市養犬管理條例的解讀

備受社會關注的《上海市養犬管理條例》將於本月15日正式實施。該條例和以往本市相關規定有何不同?條例實施後,「無證犬」能否因此減少?不文明養犬行為能否得到有效控制?「一戶一犬」又將怎樣具體執行?……針對一些市民關心的熱點問題,記者請市人大法工委主任丁偉等給予權威解讀。
收費標准將正式公布
【現象】本市辦理狗證分區域收費,中心區域2000元,環線外1000元,農村100元。據公安部門統計,本市經登記飼養的犬只,從上世紀90年代初的4.5萬條,增至目前的14萬條。另據推測,本市無證犬只的數量超過60萬條。可見,登記辦理狗證的不到總數的四分之一。相當一部分養犬人,因為收費太高而不為愛犬辦證,四分之三「無證犬」的現象令人深思。
【規定】條例第二十條規定,養犬人應當承擔犬只狂犬病免疫、電子標識、相關證件和管理服務費用。狂犬病免疫、電子標識的具體費用標准由市物價部門核定,相關證件和管理服務費的具體費用標准由市物價部門會同市財政部門核定,並向社會公布。
管理服務費的收取和使用情況應當定期向社會公布。
【解讀】狂犬病免疫、電子標識的收費屬於經營服務性收費,目前市物價局、市農委已確定了收費標准:狂犬病免疫採用進口疫苗需60元,採用國產疫苗需40元,電子標識植入需60元。各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經獸醫主管部門認定的寵物診療機構,可以在不高於這一標準的范圍內,確定本免疫點的具體收費標准。
條例所規定的相關證件和管理服務費,則屬於行政事業性收費。行政事業性收費應當遵循滿足社會公共管理需要,合理補償管理或服務成本,並與社會承受能力相適應的原則確定收費標准。市物價部門正會同市財政部門核定具體的收費標准,5月15日條例實施前正式向社會公布。
另外,條例鼓勵養犬人對飼養的犬只實施絕育措施。養犬人對飼養的犬只實施絕育的,憑犬只實施絕育的手術證明,減半收取管理服務費。
每戶限養一犬,已辦理登記依然有效
【現象】陳先生家養兩條狗,均辦理了養犬登記,已連續7年繳納管理費。孫女士也養了兩只狗,但之前並未辦狗證,面對「每戶限養一犬」的規定,他們的具體情況該如何處理?
【規定】條例第十二條規定,個人在城市化地區內飼養犬只的,每戶限養一條。
【解讀】「個人在城市化地區內飼養犬只的,每戶限養一條。」其中的「戶」,以「房」為單位認定,即「一套房限養一條犬」。如果家中已經飼養兩條或以上犬只的,要分成兩種情況:一,在條例實施前,已經依法辦理了養犬登記的犬只,可以繼續飼養;二,沒有辦理養犬登記的,養犬人必須將超過限養數量的犬只,送交給符合條例規定條件的其他個人、單位飼養,或者送交犬只收容所。至於「不免疫不登記的犬只」,如果主人硬要把犬只關押在家中當作黑戶犬,一經發現將按照《條例》的規定予以處罰。
考慮到城郊情況的不同,限養范圍為城市化地區。條例對「城市化地區」作了說明,是指《上海市城鄉規劃條例》確定的中心城、新城和新市鎮。
禁止個人飼養烈性犬只
【現象】市民樓先生家養一隻德國牧羊犬,他出門遛狗時,牧羊犬彪悍的外形常常讓周圍百姓避之不及。
【規定】條例第十二條規定,禁止個人飼養烈性犬只。
【解讀】市公安局會同市農委核定本市禁止個人飼養的烈性犬只范圍。本市禁止個人飼養烈性犬只目錄:藏獒、獒犬、羅威那犬、義大利扭玻利頓、法國波爾多獒犬、鬥牛獒犬、西班牙獒犬、高加索犬、比利牛斯獒犬、巴西菲勒、阿根廷杜高獒犬、丹麥布羅荷馬獒等獒犬以及具有獒犬血統的雜交犬只。法國狼犬、昆明狼犬、德國牧羊犬等狼犬以及具有狼犬血統的雜交犬只。英國鬥牛犬、英國老式鬥牛犬、美國鬥牛犬、土佐犬、牛頭梗、德國杜賓犬等烈性犬以及具有上述犬種血統的雜交犬只。如違反規定,個人飼養烈性犬只的,由公安部門收容犬只。
幼犬滿三個月須打疫苗
【現象】不少市民選擇領養剛生下來的幼犬,但因接種點太遠不方便,有的市民沒有及時為幼犬打免疫針,埋下隱患。
【規定】條例第十條規定,本市依法對飼養的犬只實施狂犬病強制免疫。犬只出生滿三個月的,養犬人應當將飼養的犬只,送至獸醫主管部門指定地點,接受狂犬病免疫接種,植入電子標識。獸醫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合理布局、方便接種的原則,設置狂犬病免疫點。經獸醫主管部門認定的寵物診療機構,可以開展狂犬病免疫接種工作,並應當在其經營場所的顯著位置,懸掛獸醫主管部門的認定書。
【解讀】為了方便市民就近給犬只接種疫苗,本市在徐匯、長寧、靜安、盧灣、黃浦、閘北、虹口、楊浦、普陀等9個中心城區新設置了19家接種點,平均每個區有2家,這些接種點全部掛有統一的接種標識。而在其餘9個區(縣),共設置了130家左右的接種點,這些接種點統一掛印有「上海市動物診療機構犬只狂犬病認定免疫點」標牌。市民必須到有資質的機構,給出生滿三個月的犬只接種疫苗。
死犬屍體不得自行掩埋
【現象】一些犬主發現犬只感染狂犬病的,沒有採取任何措施,也不及時報告;犬只死亡後,養犬人往往採取掩埋、亂扔的方法,給環境衛生造成了嚴重的污染。
【規定】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養犬人發現飼養的犬只感染或者疑似感染狂犬病的,應當立即採取隔離等控制措施,並向獸醫主管部門、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或者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由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第二十九條規定,犬只在飼養過程中死亡的,養犬人應當按照動物防疫相關規定,將犬只屍體送至指定的無害化處理場所。犬只在動物診療機構死亡的,動物診療機構應當將犬只屍體送至指定的無害化處理場所。養犬人、動物診療機構不得自行掩埋或者亂扔犬只屍體。
【解讀】現在,每個區都有動物衛生監管部門,養犬人如果發現飼養的犬只感染或者疑似感染狂犬病的,及時報告後,動物衛生監管部門就會針對不同病例作出不同處理。死犬屍體如果違反規定,由動物衛生監管機構責令作無害化處理。拒不進行無害化處理的,由動物衛生監管機構代作處理,所需處理費用由違法行為人承擔。
公園等可自行決定是否設禁狗令
【現象】對許多養犬者來說,免費公園、開放式綠地是絕佳的遛狗場所。
【規定】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禁止攜帶犬只進入辦公樓、學校、醫院、體育場館、博物館、圖書館、文化娛樂場所、候車(機、船)室、餐飲場所、商場、賓館等場所或者乘坐公共汽車、電車、軌道交通等公共交通工具。前款以外其他場所的管理者,可以決定其管理場所是否允許攜帶犬只進入。
攜帶犬只乘坐計程車的,應當徵得計程車駕駛員的同意。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可以根據相關公約或者規約,劃定本居住區禁止犬只進入的公共區域。
【解讀】除了條例規定禁止的,公園等場所管理者可以自行決定是否允許攜帶犬只進入。但如禁止犬只進入的,應當設置明顯的禁入標識。
犬只外出應當掛牌束帶
【現象】許多犬主遛狗時喜歡解開牽狗繩,讓寵物狗自由活動,狗狗是開心了,卻讓其他遊客膽顫心驚。還有犬主不及時清除犬只糞便,弄堂里又臟又臭,居民經常投訴狗糞擾民問題。
【規定】條例規定,養犬人攜帶犬只外出應當為犬只掛犬牌;為犬只束牽引帶,牽引帶長度不得超過兩米,在擁擠場合自覺收緊牽引帶;大型犬只還須戴嘴套。違反這幾項規定的,由公安部門責令改正,並可處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
養犬人不及時清除犬只排泄糞便的,由城管執法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犬吠影響他人正常生活的,由公安部門處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處最高500元的罰款。
【解讀】條例強化了對養犬人自律的要求,設專章規定養犬行為規范,其中對犬只傷人、犬吠擾民、犬排泄物污染環境、棄犬管理、染疫犬只處置等公眾反映比較集中的問題,做出明確規定。這些規定重在強化養犬人對犬只的監管,減少不規范養犬行為,引導市民規范養犬。丁偉表示,立法的功能畢竟是有限的,本市一些狗患問題由來已久,積重難返,我們並不奢望,也無法期待法規一出台,就能一夜之間解決所有的「狗患」,要想從根本上解決狗患問題,關鍵在於提高養犬人的自律意識。
養犬管理等社會領域的立法,涉及法律與道德互相重疊的領域。目前社會上反映強烈的不規范養犬行為,大多屬於不文明行為或者輕微的違法行為。在這些領域,法律有時無法代替道德的作用。為此,立法在設定相關法律責任的同時,確定了政府部門監管、養犬人自律、基層組織參與、社會公眾監督相結合的養犬管理原則。
收容、領養流浪狗須公安認可
【現象】目前本市存在一定數量的流浪犬,這些流浪犬中一部分是養犬人遺棄的犬,這些犬的存在對社會公共安全造成一定的潛在威脅。不少市民認為應該組織一個團體去撫養,一些組織和民眾也很願意參與收容領養。
【規定】條例第三十四條規定,流浪犬只、養犬人送交的犬只、因養犬人違反條例規定被收容的犬只或者超過期限無人認領的犬只,經獸醫主管部門指定機構檢疫合格的,可以由符合條件的個人或者單位領養。
第三十六條規定,相關行業協會、動物保護組織等社會團體經市公安部門認可,可以開展犬只的收容、領養工作,收容、領養的犬只不得用於經營活動。公安部門可以通過購買服務等形式予以支持,並履行監督職責。
【解讀】允許和鼓勵愛犬人士、行業協會等領養收容犬只,這是一個人性化的措施,也迎合時代發展的需要。具體收容、領養工作,有關部門將出台相關細則。

❼ 請問在上海養中大型犬有什麼規定或是要求嗎

上海內環不允許養大型犬。

上海外環允許養大型犬。
以上都需要辦理養狗證,根據上海市養犬管理條例執行。
如有問題,可以去當地派出所反映情況,或撥打打狗隊電話,或110報警。

❽ 《上海市養犬管理條例》是否有必要在全國執行

我們現在在路邊都能看到一些流浪狗的出現吧,對於他們的出現,那我們的內心都會表示一定的同情,但是由於自己沒有一定的經濟能力去養育他們,都只能選擇望而卻步了,其實在很多的時候,我們都能看到路邊的流浪狗被碾壓致死這樣現象的出現,很多的時候我們也想控制這樣情況,但是我們根本無法避免。因為現在的流浪狗真的是太多了,根本無法全部管理。

❾ 上海市養犬管理條例前養有證第二條犬怎麼辦

可以繼續養

❿ 《上海市養犬管理條例》對於養犬人的行為規范作何規定

根據《上海市養犬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養犬人放棄飼養犬只或者因不符合條件無法辦理養犬登記的,應當將犬只送交符合本條例第十二條、第十三條規定條件的其他個人、單位飼養或者送交犬只收容所。養犬人不得遺棄飼養的犬只

《上海市養犬管理條例》中,對養犬人的行為規范做了更為詳實的規定,特別是明確規定了「養犬人不得遺棄飼養的犬只」。 新條例進一步規定,若養犬人違反相應規定,出現遺棄犬只行為,將由公安部門對其處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同時吊銷《養犬登記證》,且5年內不再允許申領養犬登記證。

條例實施後,上海或迎來養犬登記和免疫高峰。目前,本市獸醫主管部門指定的狂犬病免疫接種點僅有3個。辦證權利則可能將下放到派出所,這樣全市就有300多個點進行受理登記。

(10)上海郊區養犬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上海首例養犬人遺棄犬只案

近日,上海浦東警方查處了上海首例養犬人遺棄犬只案。

很多流浪狗和流浪貓的「前半生」都是寵物狗、寵物貓,由於種種原因被原主人遺棄,流落街頭。7月28日上午,在上海東方路龍陽路路口,有熱心的外賣小哥發現一隻走失家犬,酷暑天被主人遺棄在了花園的角落,且有受傷的痕跡,疑似被車輛撞擊過。

經寵物醫院救冶,發現該犬只骨盆骨折,患有老年犬的基礎病。於是,愛犬人士聯系犬只主人,主人表示已棄養。愛狗人士向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濰坊新村派出所尋求幫助。

接報後,民警通過信息系統查閱犬只資料。經查,該犬只於2011年7月27日在濰坊新村派出所登記辦理養犬登記證,登記住址為轄區內一處公房,並於當年接種防疫疫苗,此後再無辦理養犬登記證的記錄。

於是,民警通過電話聯系該犬只主人吳某,告知其該犬只目前情況,通知其盡快將犬只認領回家。但吳某表示自己早已搬遷至南碼頭街道轄區,由於該犬年事已高,遂棄養。

針對上述情況,濰坊新村派出所在治安支隊的指導下,於7月30日下午,會同南碼頭路派出所前往吳某現居住地,就吳某棄養犬只的違法行為對其進行口頭傳喚。

經詢問,吳某如實供述,其於7月28日9時許將飼養的黃色小型雜交犬遺棄在東方路龍陽路附近的一花園內。

熱點內容
浙江市司法 發布:2025-07-04 14:48:11 瀏覽:514
醫療器械企業法律責任人清單 發布:2025-07-04 14:46:36 瀏覽:253
公益性崗位是否適用勞動法 發布:2025-07-04 14:46:31 瀏覽:305
洗車場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04 14:40:35 瀏覽:168
高職刑法課本 發布:2025-07-04 14:28:29 瀏覽:927
規章救援如何講 發布:2025-07-04 14:18:25 瀏覽:331
法律顧問坐班制 發布:2025-07-04 14:15:56 瀏覽:43
規章制度民主協商 發布:2025-07-04 14:15:15 瀏覽:503
公示顧問有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4 14:00:25 瀏覽:336
管理學道德 發布:2025-07-04 13:49:37 瀏覽: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