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就業條例
❶ 2018年雲南省研究生就業政策
國家好象給你補助,並且回來後的待遇會不錯。現在國家都倡導去西部,那邊現在的發展非常缺乏人才的。對於研究生的優惠政策還會越來越多的。
❷ 雲南省轉業軍人安置新條例
第一條 為了保障退役士兵的安置,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退伍義務安置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退役士兵是指從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退出現役到本省安置的義務兵和志願兵役制士兵即士官。
第三條 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必須貫徹從哪裡來、回哪裡去的原則和妥善安置、各得其所的方針。
城鎮退役士兵的安置,實行就業安置、扶持就業與鼓勵自謀職業相結合,多渠道進行安置。
自謀職業的城鎮退役士兵以及農村退役義務兵,當地人民政府給予就業扶持。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領導,確保安置任務的完成。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的組織實施。該機構設在民政部門。
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按照各自的職責做好退役士兵的接收安置工作。
第五條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不分所有制性質和組織形式,都有按規定接收安置退役士兵的義務。
退役士兵入伍前是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職工的,允許復工、復職。
第六條 退出現役的士官,由少人民政府退役士拴安置機構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及國務院、中央軍委的有關規定統一審核和予以優先安置。
第七條 退役士兵回到原徵集地時,當地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接待,並負責城鎮退役士兵待分配期間的管理和組織科學文化知識及職業技能技術培訓。
第八條 退役士兵的就業安置,根據當地退役士兵數量和接收安置單位的職工總數等情況,按比例下達安置計劃和分配安置任務,包干安置。
中央直屬單位由省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機構會同計劃、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下達安置計劃;省屬和地、州、市屬單位由地區行政公署和州、市人民政府下達安置計劃;其他單位由安置地縣級人民政府下達安置計劃。
下達安置計劃必須經上一級人民政府批准。省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機構會同有關部門下達的安置計劃,由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九條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優先從退役士兵中錄用、招收專職武裝幹部和安置警衛人員。
第十條 傷殘和立功的退役士兵,應當優先安置。
接收傷殘退役士兵的單位,每接收一人視為完成二人的安置計劃任務。用人單位應當為傷殘退役士兵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其工資、保險、福利和其他待遇,按照國家因公致殘的規定執行,非個人原因,不得辭退或者安排下崗。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保障特等、一等傷殘退役士兵建房所需經費。
第十一條 接收單位與退役士兵簽訂的勞動合同期滿後,在同等條件下,應當優先續簽勞動合同;需要再就業時,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應當優先介紹就業。
退役士兵在合同期內或者到接收單位工作期限不滿3年的,非個人原因,不得辭退或者安排下崗。
第十二條 退役士兵的軍齡連同待分配時間一並計算為連續工齡,此期間的失業、醫療、養老等保險所需費用由接收單位按規定支付。
第十三條 城鎮退伍義務兵在待分配期間,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按照不低於當地城鎮居民最低生活水平的原則發給生活補助費。
第十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內當年接收退役士兵人數和財政管理體制的要求,按照人均不低於200元的標准列支安置經費。
第十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設立退役士兵安置保障金,主要用於對自謀職業退役士兵的就業補償,對超額完成 安置任務的單位給予的經濟補償以及對退役士兵的培訓、生活補助等。安置保障金的來源為:
(一) 中央和各級人民政府安排的退役士兵安置專項資金;
(二) 用人單位繳納的退役士兵轉移安置金;
(三) 上述資金專戶儲存的銀行利息;
(四) 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資金。
上述第(二)、(三)、(四)項資金實行專戶儲存,專款專用。
第十六條 有退役士兵安置任務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予以安置確有困難的,可以向下達安置計劃的人民政府書面申請安置任務有償轉移。經批准並按規定繳納轉移安置金後,相應減定發給補償金。
第十七條 縣級人民政府可以根據當地實際,舉辦退役士兵安置供需見面會,實行供需見面、雙向選擇、保底安置。
有退役士兵安置任務的單位,依據人民政府下達的安置計劃,持介紹信進入會場設點招聘;退役士兵持退役證進場擇業。
各級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批准設立的人才、勞動力市場,應當為退役士兵就業安置提供服務,並給予減免費 用等優惠。
第十八條 符合分配工作條件的退役士兵,要求自謀職業的,由本人在報到後3個月內提出書面申請,經當地縣級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機構審查批准後,按規定從安置保障金中發給一次性補償金,當地人民政府不再負責安排工作,檔案移交當地勞動就業機構或者人才交流機構,本人憑當地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機構出具的介紹信辦理落戶手續。
第十九條 符合分配工作條件的退役士兵,自謀職業新辦私營企業或者個體工商戶的,憑當地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機構出具的自謀職業證明,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優先辦理營業執照,並在兩年內免收工商管理費;經縣級地方稅務部門批准,自開業之日起,可以免徵所得稅兩年。
第二十條 符合分配工作條件的退役士兵,可以要求保留兩年分配工作的資格。但是,在保留分配工作資格期間的生活費用自理。兩年內本人要求分配工作的,當地人民政府應當予以安排,其軍齡和待分配時間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超過兩年的視為自動放棄分配工作資格,檔案移交當地勞動就業機構或者人才交流機構,可以享受本規定第十九條有關自謀職業的優惠待遇。
第二十一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對從事農業生產的退役士兵,應當在生產服務、技術指導、農用物資供應、農副產品收購等方面給予幫助;對有專長的退役士兵,應當提供條件,幫助創辦經濟實體,扶持發展第三產業和種植業、養殖業。
第二十二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實際需要,開展退役士兵兩用人才服務工作,把開發使用兩用人才工作納入當地經濟建設和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規則劃。
興辦以退役士兵為主體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憑省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機構的證明,可以享受國家和省的有關優惠待遇。
第二十三條 城鎮退役士兵,退役時憑入伍地徵兵辦公室和退役士兵安置機機構所發的《城鎮非農業人口應征青年退伍安置登記表》安排工作;對佔用農村徵兵指標和在非戶口所在地入伍的城鎮退役士兵,原戶口所在地人民政府只予辦理落戶手續,不予安排工作。對在服役期間或者退役後待分配期間違反規定農轉非的農村退役士兵,不予安排工作。對在服役期間或者退役後待分配期間違反規定以農轉非的農會退役士兵,不予安排工作。
第二十四條 退役士兵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地人民政府不再負責安排工作:
(一)無正當理由,不按規定時間到接收地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機構報到的;
(二) 不服從分配或者接到分配工作介紹信後逾期不到所分配單位報到的;
(三) 弄虛作假,騙取或者偽造傷殘、立功榮譽證明的;
(四) 待分配期間有嚴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或者受到刑事處罰的。
第二十五條 對拒絕接收、安置退役士兵的單位,由下達安置計劃的行政機關責令改正,可以處2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拒絕接收、安置退役士兵的單位,自退役士兵分配工作介紹信開出的當月起,按其單位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承擔應安置人員待安排工作期間的工資。
第二十六條 國家工作人員在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七條 本規定第十六條、第十八條規定的轉移安置金、補償金的具體管理辦法,由省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機構會同省財政等部門制定。
第二十八條 本發布之日起施行。1988年10月17日省人民政府發布的《雲南省(退伍義務兵安置條例)實施細則》中與本規定不一致的條款,以本規定為准。
❸ 雲南省企業工會條例的條例全文
第一條 為保障企業工會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發揮企業工會在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中的積極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的企業、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及其工會適用本條例。
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其工會參照本條例執行。
第三條 企業工會代表和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遵守憲法和法律,依照《中國工會章程》獨立開展工作,接受職工監督,支持企業依法管理和生產經營,教育職工遵守企業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動員和組織職工完成生產和工作任務。
第四條 企業應當支持企業工會依法獨立開展工作,為企業工會履行職責、開展活動提供保障。
第五條 上級工會負有對企業工會領導、指導、監督和服務的職責,為企業工會開展工作提供法律、政策、信息、培訓和會員優惠等方面的服務,幫助企業工會協調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
企業工會在履行維權職責遇到困難時,可以請上級工會代行企業工會維權職責。
第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負責本條例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 第七條 企業工會組織應當自企業開業或者設立之日起6個月內組建。
企業工會依法組織職工加入工會,保障職工享有參加工會的權利,上級工會有權幫助和指導企業職工組建工會,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阻撓和限制。
企業應當與勞務派遣單位就勞務派遣工參加工會做出書面約定,未作出書面約定的,視為勞務派遣工在用工企業參加工會。
第八條 企業工會具備法人條件的,經依法登記取得社會團體法人資格,工會主席為法定代表人。
第九條 會員25人以上的企業建立工會委員會;不足25人的可以單獨建立工會委員會,也可以由兩個以上企業的會員按區域或者行業聯合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同時按照有關規定建立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工會女職工委員會。
第十條 企業工會各級組織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建立。
企業工會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每年至少召開一次。經企業工會委員會或者三分之一以上的會員提議,可以臨時召開企業工會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
企業工會會員代表大會的代表由企業工會會員民主選舉產生,實行常任制,任期與企業工會本屆工會委員會的任期相同,可以連選連任。
第十一條 企業工會委員會由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差額選舉產生,每屆任期3年或者5年。
企業工會委員會是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的常設機構,對其負責,接受會員監督。在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閉會期間負責日常工作。
第十二條 職工250人以上的企業工會,應當配備專職工會主席或者副主席。
工會專職工作人員的人數由工會與企業協商確定。女職工200人以上的企業工會,應當配備專職女職工工作人員。
企業工會可以從社會聘用工會工作人員,上級工會也可以向企業派駐工會工作人員。
第十三條 企業工會主席、副主席由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民主選舉產生。
企業主要負責人、合夥人及其近親屬,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不得擔任本企業工會主席、副主席。
企業工會主席按企業負責人副職配備;專職副主席按企業中層正職配備。
第十四條 企業工會主席、副主席任期未滿,不得隨意調動其工作。因特殊情況需調動時,應當徵得本級工會委員會和上一級工會的同意。
罷免工會主席、副主席應當召開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討論,非經會員大會全體會員或者會員代表大會全體代表過半數通過,不得罷免。
企業工會專職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員自任職之日起,其勞動合同期限自動延長,延長期限相當於其任職期限;非專職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員自任職之日起,其尚未履行的勞動合同期限短於任期的,勞動合同期限自動延長至任期期滿。任職期間個人嚴重過失或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除外。
第十五條 企業應當支持企業工會主席、副主席和委員參加上級工會組織的培訓、交流等活動。
第十六條 依法建立的企業工會,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隨意撤銷、合並或者將其歸屬其他部門。
企業終止的,其企業工會相應撤銷,並報上一級工會備案;企業合並或者分立的,應當同時重新建立工會,並報上一級工會批准。 第十七條 企業制定、修改或者決定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勞動定額管理等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與企業工會平等協商;實施上述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過程中,企業工會認為不適當的,可以向企業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
第十八條 企業工會為職工提供法律、政策咨詢,依法幫助和指導職工與企業在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基礎上簽訂勞動合同,督促企業和引導職工全面履行勞動合同。
第十九條 企業工會代表職工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教育培訓、女職工權益保護等事項與企業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
縣級以下區域內,同行業或者小型企業集中的地區、經濟開發區,可以由行業工會或者區域性工會聯合會代表職工與同級企業代表或者企業代表組織進行平等協商,簽訂行業性或者區域性集體合同和專項集體合同。
第二十條 企業工會有權代表職工向企業提出平等協商,簽訂工資專項集體合同的要求。
企業應當就工資分配和調整機制、工資支付等勞動報酬事項與企業工會進行平等協商,並簽訂企業工資專項集體合同。
第二十一條 企業單方面解除職工勞動合同時,應當事先將理由書面通知企業工會。企業工會認為企業違反法律、法規或者勞動合同的,可以要求企業糾正,企業應當研究工會意見,並在收到工會意見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將處理結果書面通知工會。
第二十二條 企業工會有權對企業執行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履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情況進行監督。
企業工會對企業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侵犯職工權益的行為,應當要求企業改正;企業應當在工會提出改正要求後5個工作日內做出書面答復;企業拒不改正又不按期答復的,企業工會可以向上級工會報告,由上級工會提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依法處理,或者支持、幫助職工依法申請仲裁、提起訴訟。
第二十三條 企業工會建立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或者設立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協助企業依法建立健全勞動安全衛生制度,教育職工遵守勞動紀律和安全操作規程,組織職工開展群眾性安全生產活動,對企業勞動安全衛生實施監督。
企業工會依法對企業新建、擴建和技術改造工程中的勞動條件和安全衛生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進行監督,出具書面意見。
企業工會發現企業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或者生產過程中發現明顯重大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有權提出建議和意見,企業應當及時研究解決;發現危及職工生命安全的情況時,有權要求企業組織職工撤離危險現場。
企業工會有權參與職工因工傷亡事故和其他嚴重危害職工健康問題的調查處理,並提出處理意見,要求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第二十四條 企業工會應當督促和協助企業依法建立勞動爭議調解組織,並參與企業勞動爭議調解。
企業工會應當對職工進行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宣傳和培訓,教育引導職工通過合法的方式解決勞動爭議。
第二十五條 企業發生停工、怠工事件,企業工會應當及時向上級工會報告,在上級工會指導下,代表職工向企業或者有關方面反映職工合理的意見和要求,並提出解決意見;協助企業做好工作,盡快恢復生產和工作秩序。
第二十六條 企業工會應當建立本企業困難職工檔案,開展困難職工生活扶助、醫療救助、法律援助、子女就學和職工互濟互助等活動。
第二十七條 企業工會應當組織職工開展合理化建議和技術革新、技術攻關等勞動競賽活動;組織職工開展文藝、體育活動,提高職工素質,促進企業文化建設;培養、推薦先進模範人物。
第二十八條 企業工會通過職工代表大會和其他形式,組織職工參與企業的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
第二十九條 企業工會通過職工代表大會、廠務公開等形式對企業職工教育培訓經費的提取和使用進行監督,協助企業對職工進行教育培訓。
第三十條 企業工會接受職工和上級工會的監督。職工有權對企業工會及其工作人員提出批評和建議,有權要求上級工會對企業工會不履行職責的行為予以查處,上級工會應當及時派員查處,並將結果向職工反饋。 第三十一條 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應當每月按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百分之二依法計提工會經費,按規定時限到主管地方稅務機關申報繳納。
企業依法繳納的工會經費按照「屬地徵收、稅費同步」的原則,由地方稅務機關代收。
上級工會收到企業繳納的工會經費後,應當按照規定比例及時撥付給企業工會。
第三十二條 企業工會依法設立獨立銀行賬戶,自主管理和使用工會經費,工會經費開支實行工會委員會集體領導下的主席負責制,重大開支集體研究決定。
工會經費主要用於為職工服務和工會活動,不得以企業名義用於改善勞動條件,不得為單位和個人提供資金拆借、擔保等應當由企業承擔的事項。
第三十三條 企業工會應當根據經費獨立管理的原則,建立工會經費預算、決算和審查監督制度,進行工會經費收支情況定期審查,審查結果向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報告。
企業工會應當自覺接受企業內部審計和上級工會對工會經費和資產的審計、審查。
第三十四條 企業應當為工會辦公和開展活動提供必要的設施和活動場所等物質條件。
第三十五條 企業工會的經費、財產和國家撥給工會使用的不動產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佔、挪用和任意調撥,不得作為所在企業的經費和財產予以查封、扣押、凍結、劃撥或者作其他處理。
企業工會合並,其經費、財產和國家撥給工會使用的不動產歸合並後的工會所有;企業工會分立,其經費和財產按分立後會員人數合理分配;企業工會撤銷,其清償後剩餘的經費、財產和國家撥給工會使用的不動產由上一級工會處置。 第三十六條 企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造成嚴重後果的,依法追究責任:
(一)以脅迫、利誘、欺騙手段阻礙職工加入工會的;
(二)無正當理由解除企業工會籌建發起人勞動關系或者調整其工作崗位、降低工資待遇的;
(三)企業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拒絕與上級工會就建立企業工會進行協商的。
第三十七條 企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5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造成嚴重後果的,依法追究責任:
(一)非法撤銷、合並工會組織的;
(二)妨礙企業工會組織職工通過職工代表大會和其他形式行使民主權利的;
(三)阻撓工會依法行使監督權的;
(四)無正當理由拒絕進行工資集體協商等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的。
第三十八條 職工因依法加入工會或者參加工會活動而被企業解除勞動合同的,企業工會工作人員因依法履行職責而被企業解除勞動合同的,上一級工會應當支持職工、工會工作人員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舉報或者幫助其依法申請仲裁、提起訴訟。
第三十九條 企業未及時足額繳納工會經費的,地方工會可以向企業發出催繳通知書,限期申報繳納。拒不繳納的,企業工會或者地方工會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拒不執行支付令的,企業工會或者地方工會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四十條 企業工會主席、副主席、委員不履行職責、損害職工或者工會合法權益的,由企業工會或者上一級工會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依照《中國工會章程》予以罷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一條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對侵犯職工或者企業工會合法權益的行為不依法處理或者有其他行政不作為的,職工和企業工會有權向其主管部門反映,要求處理。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有前款所列行為的,由其主管部門通報批評,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二條 本條例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❹ 雲南省職工醫保條例
雲南省農村醫療保險報銷范圍及比例
1、門診補償:
(1)村衛生室及村中心衛生室就診報銷60%,每次就診處方葯費限額10元,衛生院醫生臨時補液處方葯費限額50元。
(2)鎮衛生院就診報銷40%,每次就診各項檢查費及手術費限額50元,處方葯費限額100元。
(3)二級醫院就診報銷30%,每次就診各項檢查費及手術費限額50元,處方葯費限額200元。
(4)三級醫院就診報銷20%,每次就診各項檢查費及手術費限額50元,處方葯費限額200元。
(5)中葯發票附上處方每貼限額1元。
(6)鎮級合作醫療門診補償年限額5000元。
2、住院補償
(1)報銷范圍:
A、葯費:輔助檢查:心腦電圖、X光透視、拍片、化驗、理療、針灸、CT、核磁共振等各項檢查費限額200元;手術費(參照國家標准,超過1000元的按1000元報銷)。
B、60周歲以上老人在興塔鎮衛生院住院,治療費和護理費每天補償10元,限額200元。
(2)報銷比例:鎮衛生院報銷60%;二級醫院報銷40%;三級醫院報銷30%。
2017年雲南省醫保報銷比例
3、大病補償
(1)鎮風險基金補償:凡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的住院病人一次性或全年累計應報醫療費超過5000元以上分段補償,即5001-10000元補償65%,10001-18000元補償70%。
(2)鎮級合作醫療住院及尿毒症門診血透、腫瘤門診放療和化療補償年限額1.1萬元。
雲南省農村醫療保險問答
問:我父母現在都住在安徽農村,參加了新型農村醫療保險,請問這種保險報銷金額有沒有封頂,最多能報多少?另外,我現在想給他們再買一份大病醫療保險,請問將來這這個險種報銷時會不會有沖突?
如果在本省內的醫院看病,報銷比例能不能達到50%,另外,醫療票據就一份,如果報了農村醫療保險,還有沒有辦法再去保險公司報大病醫療保險?
答:新農合最高封頂為四萬元每年,報銷比例為除起付線以後鎮級醫院為最高80%依次為縣級60%級和省級45%,和其它商業保險不沖突。請保留各項資料復印件並讓收你材料的新農合辦公室蓋他們的公章去報銷商業保險。
雲南省農村醫療保險溫馨提示
與2007年制度啟動時相比,2010年發布的新版《安徽省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葯品目錄》中,甲、乙類葯品已達2422個品種,比上一版《葯品目錄》增加了300多種葯品。同時,醫保基金支付范圍逐步擴大,門診特大病、慢性病規定病種的范圍不斷增加。
另外,雲南省通過做好醫保關系轉移接續和異地就醫結算服務,重點解決在城鄉之間流動的安徽省農村醫療保險關系轉移接續,進而實現醫保關系在不同制度與不同地區之間順暢地轉移接續。通過與「長三角」地區開展醫保管理協作與經辦服務的對接,不斷完善異地就醫結算辦法,方便我省參保人員能更好地享受異地醫保待遇。
2015年,雲南省繼續實施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這項民生工程,並提高了醫保的報銷待遇。為幫助廣大參保居民進一步了解居民醫保政策,掌握如何參保、就診、報銷等相關程序,從而更好地享受政府惠民政策,雲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日前公布了居民醫保2015-2016年度待遇及報銷政策。
雲南省參保人員待遇
參保人員參保繳費後自本年10月1日至次年9月30日期間,憑醫保卡、社會保障卡、身份證(18周歲以下參保人員可憑戶口簿,以下簡稱:有效證件),可享受下列待遇:
①住院報銷待遇②特殊病門診待遇③普通門診待遇④生育費用補助待遇⑤殘疾人裝配輔助器具補助待遇
●1.雲南省住院報銷待遇
一級醫院住院:
醫保范圍內費用超過200元(起付標准)以上部分報銷90%;
二級醫院住院:
醫保范圍內費用超過400元(起付標准)以上部分報銷80%;
三級醫院住院:
醫保范圍內費用超過600元(起付標准)以上部分報銷70%;
異地(轉院及異地急診)住院:
醫保范圍內費用超過600元(起付標准)以上部分報銷50%。
住院起付標准和基金支付比例詳見下表:
醫療機構普通居民起付標准(門檻費)在校學生少年兒童及18周歲以下居民起付標准基金支付比例(報銷比例)
三級醫院60030070%
二級醫院40020080%
一級醫院20010090%
異地就醫60030050%
1、一個結算年度內,參保居民住院、門診特殊病和普通門診的累計基金最高支付限額為16萬元。
2、使用乙類葯品和診療項目,需個人先自付一定費用。
●2.雲南省特殊病門診待遇
參保人員患有冠心病、高血壓三期、糖尿病、精神病、肝硬化、惡性腫瘤、腎透析、腎移植術後、帕金森病、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友病、乳腺癌(內分泌治療)、肝豆狀核變性、慢性心力衰竭、慢性腎功能不全、甲狀腺功能亢進、癲癇、丙型肝炎、前列腺癌(內分泌治療)、膀胱腫瘤(灌注治療)、肝移植術後、造血幹細胞移植術後、康復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小兒腦癱等27個病種,經申請確認後,享受每月限額下60%至80%的報銷待遇。
●3.雲南省普通門診待遇
參保居民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發生的政策范圍內的醫療費,統籌基金支付50%(在其他居民定點醫院發生的普通門診不享受此待遇)。單次就醫費最高報銷限額為40元。一個年度內最高報銷限額為160元,其中:男滿60周歲和女滿55周歲以上的參保居民最高報銷限額為240元。普通門診的報銷不設病種限制,醫療費用直接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結算。
●4.雲南省生育費用補助待遇
符合計劃生育政策的參保居民生育,順產(含助娩產)補助600元、剖宮產補助1200元。
●5.雲南省參保殘疾人裝配輔助器具補助待遇
參保居民中持有殘疾證的下肢殘疾人、7周歲以下聽力障礙兒童,在殘疾人裝配輔助器具定點機構裝配下肢假肢、配備助聽器給予補助。每5年對持證下肢殘疾人裝配的普通大腿假肢每具補助2000元,小腿假肢每具補助1000元,7周歲以下聽力障礙兒童配備助聽器每隻補助2400元。
雲南省醫保報銷辦理須知
●1.本地住院就醫
參保人員應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持有效證件在醫院辦理醫保住院手續,所發生的醫療費用出院時在醫院直接報銷結算。不在定點醫院就醫或不在醫院辦理醫保住院手續的,所發生的醫療費用不予報銷。
●2.特殊病門診待遇的申請辦理
參保人員填寫《雲南省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特殊病種門診申請表》,並附近期相關病歷、醫學檢查報告單,報雲南省醫保中心特殊病鑒定辦公室,由雲南省醫保中心組織醫療保險專家進行鑒定,符合條件的發放《門診特殊病治療卡》,憑卡享受特殊病門診待遇。鑒定每三個月組織一次。
●3.異地就醫辦理手續
參保人員所患疾病在三級醫院(含專科醫院)難以確診或無治療手段的,可申請轉往異地住院診治。異地轉院須填寫《異地轉院申請表》,經雲南省三級以上定點醫院簽署意見後,報雲南省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審核備案後,轉入異地治療。
參保人員在異地突發疾病,確需住院醫療的,應當在當地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在入院後3日內向醫保中心電話備案。
轉院及異地急診醫療費用先由個人支付。出院後一個月內,攜帶轉院審批表、住院費用明細清單、發票單據、出院小結和有效證件到醫保中心報銷結算。
●4.生育費用補助待遇辦理
生育出院後一月內,憑有效證件、准生證、嬰兒出生證明、醫療發票、費用明細清單和出院小結,向醫療保險管理中心申報。
●5.新生兒先天性疾病報銷辦理
新生兒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等先天性疾病,自出生之日起三個月內辦理新生兒參保手續的,從其出生之日開始享受居民醫保待遇。因先天性疾病發生的住院醫療費用,憑有效證件、住院發票、費用明細清單和出院小結,於出院後30日內,向醫療保險管理中心申報。
大病醫療保險待遇
參保人員因病住院所發生的醫療費用,其個人承擔在政策范圍內超起付線2萬元以上的部分,可享受大病保險待遇,按照50%-80%比例報銷。具體分段比例為:
政策范圍內個人自付2萬元以上分段報銷比例
0~5萬元(含)50%
5萬元~10萬元(含)60%
10萬元~30萬元(含)70%
30萬元(不含)以上80%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❺ 雲南省一辦法五條例是什麼
也沒留下個後代
❻ 雲南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條例實施辦法
根據雲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雲南省財政廳關於印發《關於解決未參保集體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保障等遺留問題的實施辦法》的通知(雲人社發〔2011〕61號)規定,今年年內將解決未參保集體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保障等遺留問題,其中超齡參保人員、未參保集體企業職工、其他未參保人員、中斷繳費人員等四類人員可在2011年12月31日前申辦養老保險。
一、適用人員范圍
(一)超齡參保人員
凡具有本市城鎮戶籍,已達到或超過法定退休年齡,曾經與城鎮集體企業建立勞動關系或形成事實勞動關系以及有過其他就業經歷,未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或參加過基本養老保險但無按月領取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
(二)未參保集體企業職工
辦法執行期內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未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城鎮集體企業職工。
(三)其他未參保人員
辦法執行期內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與國有、集體企業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或從機關、事業單位離職從事自謀職業,1995年10月以後尚未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
(四)中斷繳費人員
辦法執行期內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1995年10月以後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但從事自謀職業期間有中斷繳費記錄的人員。
二、「超齡參保人員」參保辦法
「超齡參保人員」個人可一次性補繳15年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納入基本養老保險。在領取養老金時,「超齡參保人員」從辦理一次性補繳15年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次月起享受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的計發辦法按雲政發〔2006〕139號文件的有關規定執行。該類參保人員由戶籍所在地縣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辦理參保手續及待遇審核發放等工作。其連續工齡及年齡由縣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負責審核認定,審核認定以個人檔案和有關原始資料為依據,審核認定標准與正常參保人員一致。
三、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參保要求
辦法執行期內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未參保集體企業職工等人員,要按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並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繳費至滿15年。
四、「未參保集體企業職工」、「其他未參保人員」、「中斷繳費人員」補繳費辦法
「未參保集體企業職工」和「其他未參保人員」可以自謀職業人員身份辦理參保,參保經辦機構為戶籍所在地縣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
(一)補繳費起始時間或時段
「未參保集體企業職工」和1995年9月30日以前與國有、集體企業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或從機關、事業單位離職的「其他未參保人員」按規定辦理參保手續後,可從1995年10月起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1995年10月1日以後與國有、集體企業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或從機關、事業單位離職的「其他未參保人員」按規定辦理參保手續後,可從與國有、集體企業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或從機關、事業單位離職的次月起,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中斷繳費人員」可補繳中斷繳費期間的基本養老保險費。
(二)補繳費基數、比例及記賬辦法
「未參保集體企業職工」、「其他未參保人員」及「中斷繳費人員」按2010年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或2010年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確定補繳費基數;補繳費比例為20%,其中:12%部分計入統籌賬戶,8%部分計入個人賬戶。
五、執行時間
本實施辦法的執行時間自下發之日起至2011年12月31日止。
4月1日,雲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雲南省財政廳聯合下發的《關於解決未參保集體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保障等遺留問題的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已經開始實施,今年內將解決超齡參保人員、未參保集體企業職工、其他未參保人員、中斷繳費人員的基本養老保障問題,有繳費能力的人可按照自願補繳的原則於今年12月31日前申辦養老保險。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❼ 目前國家在雲南的開放政策將如何影響畢業路徑
摘要 雲南省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100問
❽ 雲南省就業局怎麼樣
雲南省就業局,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雲南省就業局更多信息和資訊。
❾ 雲南省職工代表大會條例的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發揮職工代表大會的作用,保障職工民主權利的行使,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建立和諧的勞動關系,促進企事業單位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的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和其他經濟組織(以下簡稱企業、事業單位),應當依法建立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大會。
第三條 職工代表大會是職工參與和行使民主管理權利的機構,按民主集中制原則行使職權。
未建有職工代表大會的企業、事業單位的職工大會,其職權按照本條例規定的職工代表大會的職權行使。
第四條 企業、事業單位的工會是職工代表大會的工作機構,負責職工代表大會的日常工作。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和社會保障、人事行政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對本條例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
第六條 上級工會對企業、事業單位職工代表大會工作進行指導和幫助,支持職工代表大會依法行使職權,協助同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做好本條例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
第七條 企業、事業單位及其負責人應當支持職工代表大會依法開展工作。
職工代表大會應當支持企業、事業單位合法的生產經營和管理等活動,支持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企業、事業單位負責人依法行使職權。
職工應當遵守企業、事業單位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依法參與本單位的民主管理。
❿ 請問《雲南省工資支付條例》中有沒有關於工資發放時間的相關規定
沒有《雲南省工資支付條例》,工資發放按以下規定執行:
1、《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七條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
2、《昆明市企業工資支付條例》第十一條 用人單位應當每月至少支付一次工資。支付工資按照內部工資支付制度規定或者勞動合同約定的時間支付。工資發放日如遇節假日或者休息日,應當提前支付。
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
完成一次性臨時勞動的,用人單位應當在勞動任務完成後即支付工資。
實行年薪制或者按考核周期兌現工資的,用人單位應當每月按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預付工資,年終或者考核周期期滿時結算。
實行其他工資制的,如支付周期超過一個月,應當每月預付一次工資,預付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