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留居管理條例
❶ 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投票結果通過了嗎
沒有通過,目前外國人永久居留還要等
❷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條例的介紹
《中華人民抄共和國外國人襲入境出境管理條例》,經國務院第15次常務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37號公布,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條例》分總則、簽證的類別和簽發、停留居留管理、調查和遣返、附則5章39條,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實施細則》予以廢止。
❸ 外國人在中國就業管理規定
一、部分相關法律規定
本部分的法律規定僅為對相關內容的部分情形的摘錄,所針對的是大多數情形,實踐中存在諸如外國人與境外企業建立勞動關系,後被派遣至境內工作等情形的規定未在本節摘錄之內。
(一)關於就業資格
《外國人在中國就業管理規定》第二條:本規定所稱外國人,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規定不具有中國國籍的人員。本規定所稱外國人在中國就業,指沒有取得定居權的外國人在中國境內依法從事社會勞動並獲取勞動報酬的行為。
第五條:用人單位聘用外國人須為該外國人申請就業許可,經獲准並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就業許可證書》(以下簡稱許可證書)後方可聘用。
第八條第一款:在中國就業的外國人應持Z字簽證入境(有互免簽證協議的,按協議辦理),入境後取得《外國人就業證》(以下簡稱就業證)和外國人居留證件,方可在中國境內就業。
(二)關於社保問題
《在中國境內就業的外國人參加社會保險暫行辦法》第三條第一款:在中國境內依法注冊或者登記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依法招用的外國人,應當依法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由用人單位和本人按照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
第四條第一款:用人單位招用外國人的,應當自辦理就業證件之日起30日內為其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第五條第一款:參加社會保險的外國人,符合條件的,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三)用工期限及工資等問題
《外國人在中國就業管理規定》第十七條:用人單位與被聘用的外國人應依法訂立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五年。勞動合同期限屆滿即行終止,但按本規定第十八條的規定履行審批手續後可以續訂。
第十八條:被聘用的外國人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期滿時,其就業證即行失效。如需續訂,該用人單位應在原合同期滿前30日內,向勞動行政部門提出延長聘用時間的申請,經批准並辦理就業證延期手續。
第二十一條:用人單位支付所聘用外國人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第二十五條:用人單位與被聘用的外國人發生勞動爭議,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處理。
(四)法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八十條:外國人非法就業的,處五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
介紹外國人非法就業的,對個人處每非法介紹一人五千元,總額不超過五萬元的罰款;對單位處每非法介紹一人五千元,總額不超過十萬元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非法聘用外國人的,處每非法聘用一人一萬元,總額不超過十萬元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二、對法律規定的理解
結合上述規定,我國目前對於外國人在境內工作的相關規定已經比較完備且建成體系,從外國人在境內工作的准入到管理,及違反相關規定的法律責任等均已有明確規定。對比中國公民在境內正常工作並建立勞動關系過程中存在的各種情形,外國人在境內工作應如何處理基本都能找到答案。
從用人單位的角度理解,企業有責任在錄用外國員工時盡到充分的注意義務,不應當違反相關法律規定,確保國家就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工作方面的管理順利和正常秩序。
❹ 那條法律賦予外國人永久居住權
外國人永久居住權條例。而這個條例尚未正式頒布,還處於徵集意見期間。現在很多人都在反對外國人永久居住權條例。
大家有幾個最擔心、意見最大的方向。
一是永居權的實際上報單位是縣級機關,不規范操作的風險太大。而且條例本身有很多漏洞,比如有的時候這種「中國綠卡」和公民權有混淆的地方。
二是永居者的權利范圍太大,而他們的義務卻含混不清,這使得他們能夠在享有終身居住在中國、享受中國大量公開和隱性公共福利的情況下,規避部分應盡的義務,形成中國人最擔心的「超國民待遇」情況。
三是人們很擔心永居條例給一些「假外國人」開方便之門。中國這些年不少人向外移民,由於中國不許雙重國籍,他們有些很希望拿到「中國綠卡」,成為變相雙重國籍。這是讓大多數國人最不平衡的地方。你要走就走了,好好在外國生活,然後你拿著外國國籍又回到中國來生活,中國既不好管你,又因為你有綠卡了,處處方便,這不成了中國國內一批特權人物了嗎。當然了,如果這些人確實是中國需要的人才,沒問題。但就怕有很多人混進來,而且混進來的人,很可能比真正的人才要多得多。
第四,中國不是個移民國家,也沒有成為移民國家的必要。中國各地計生辦的牌子還都還掛著呢。中國需要的是專家,可不是大撥哄的勞動力。西方有些移民國家,一個人落腳就帶去一串親戚,形成了大量問題,那樣的前車之鑒中國可不能重復啊。
❺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永久居留證的法律規定
【注音】wài guó rén yǒng jiǔ jū liú zhèng
2004年8月公安部、外交部日發布的《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審批管理辦法》規定:「《外國人永久居留證》是獲得在中國永久居留資格的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居留的合法身份證件,可以單獨使用。」
「獲得在中國永久居留資格的外國人,憑有效護照和《外國人永久居留證》出入中國國境。」
❻ 外國人居留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審批管理辦法》被稱為中國的"綠卡"制度,內於2003年12月容13日國務院批准,2004年8月15日公安部、外交部第74號令發布,自發布之日起施行。《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審批管理辦法》規定,對在我有關單位任職的外國籍高層次人才,在中國有較高數額直接投資的外國籍投資者、對我國有重大突出貢獻或國家特別需要的人員以及夫妻團聚、未成年人投靠父母、老年人投靠親屬等家庭團聚人員,可以授予外國人永久居留證,即中國"綠卡"。
《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審批管理辦法》的正式出台標志著中國"綠卡"制度正式實施。進一步推動中國"綠卡"審批管理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規范化。2014年6月,中央組織部表示有關部門正積極研究修改審批管理辦法,其門檻將降低,設置更加靈活務實的申請條件,加大吸引海外人才的力度。
❼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條例的文件全文
1.條例草案審查的考慮。
一是處理好條例與出境入境管理法的關系。作為出境入境管理法的配套行政法規,條例對於出境入境管理法已經作了明確規定的內容,不再重復規定;對於出境入境管理法設立的相關制度措施需要進一步明確、細化的,作了具體規定。
二是處理好維護國家安全與便利外國人入境出境的關系。條例在規范普通簽證簽發管理和外國人停留居留管理時,既考慮維護國家安全的需要,加強相關審核措施,使不該進的人進不來,需要管的人管得住,又要為正常人員往來提供必要的便利。
三是突出重點,兼顧一般。出境入境管理法已經對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作了比較全面的規范,條例重點對普通簽證的類別和簽發作了規定,對外國人停留居留管理作了進一步細化。
2.普通簽證類別的調整。
實施細則根據外國人申請入境的事由,將普通簽證分為D字、Z字、X字、F字、L字、G字、C字、J字8類,分別對應定居、工作、學習、訪問、旅遊、過境、乘務、記者等事由。其中,F字簽證和L字簽證涵蓋多種入境事由,例如,同樣持L字簽證的人員,既可能是旅遊,也可能是探親,還可能是處理私人事務,簽證類別與入境事由的對應性不強,不利於外國人入境後的服務和管理。為了使簽證類別能夠准確反映外國人入境事由,實現外國人入境後的精細化管理,條例在保留現行簽證分類基本不變的基礎上,重點對現行F字簽證、L字簽證作了拆分,並新增加了R字簽證,普通簽證類別由目前的8類調整為12類。
3.關於設立R字簽證的考慮。
答:為了更好地吸引海外優秀人才來華,以適應我國引智引資的需要,出境入境管理法將「人才引進」規定為普通簽證的申請事由。條例根據出境入境管理法的規定,在普通簽證類別中增加了R字(人才)簽證,發給國家需要的外國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專門人才。今後,凡是符合中國政府有關主管部門確定的外國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專門人才的引進條件和要求的外國人,可以申請R字(人才)簽證,並按照規定享受相應的入境出境便利。
4.海外華人入境。
針對海外華人的特點,專門設立了Q字簽證,主要發給申請入境探親的海外華人,以便駐外使領館對申請Q字簽證的海外華人簽發有效期、停留期較長的簽證,為其回國探親提供便利。同時,條例還專門設立了團聚類居留證件,主要發給因家庭團聚需要在中國境內居留的海外華人。
5.金融、教育、醫療、電信等單位在辦理業務時需要核實外國人身份信息的考慮
為開展相關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據,有利於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在法律規定的框架內,發揮出入境管理的社會服務功能。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對於社會單位的核實申請,應當出具國籍等身份情況是否屬實的核實意見,不提供具體的外國人個人信息,做到規范信息核實行為,保障外國人的合法權益。
❽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條例的條例解答
1.條例草案審查的考慮。
一是處理好條例與出境入境管理法的關系。作為出境入境管理法的配套行政法規,條例對於出境入境管理法已經作了明確規定的內容,不再重復規定;對於出境入境管理法設立的相關制度措施需要進一步明確、細化的,作了具體規定。
二是處理好維護國家安全與便利外國人入境出境的關系。條例在規范普通簽證簽發管理和外國人停留居留管理時,既考慮維護國家安全的需要,加強相關審核措施,使不該進的人進不來,需要管的人管得住,又要為正常人員往來提供必要的便利。
三是突出重點,兼顧一般。出境入境管理法已經對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作了比較全面的規范,條例重點對普通簽證的類別和簽發作了規定,對外國人停留居留管理作了進一步細化。
2.普通簽證類別的調整。
實施細則根據外國人申請入境的事由,將普通簽證分為D字、Z字、X字、F字、L字、G字、C字、J字8類,分別對應定居、工作、學習、訪問、旅遊、過境、乘務、記者等事由。其中,F字簽證和L字簽證涵蓋多種入境事由,例如,同樣持L字簽證的人員,既可能是旅遊,也可能是探親,還可能是處理私人事務,簽證類別與入境事由的對應性不強,不利於外國人入境後的服務和管理。為了使簽證類別能夠准確反映外國人入境事由,實現外國人入境後的精細化管理,條例在保留現行簽證分類基本不變的基礎上,重點對現行F字簽證、L字簽證作了拆分,並新增加了R字簽證,普通簽證類別由目前的8類調整為12類。
3.關於設立R字簽證的考慮。
答:為了更好地吸引海外優秀人才來華,以適應我國引智引資的需要,出境入境管理法將「人才引進」規定為普通簽證的申請事由。條例根據出境入境管理法的規定,在普通簽證類別中增加了R字(人才)簽證,發給國家需要的外國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專門人才。今後,凡是符合中國政府有關主管部門確定的外國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專門人才的引進條件和要求的外國人,可以申請R字(人才)簽證,並按照規定享受相應的入境出境便利。
4.海外華人入境。
針對海外華人的特點,專門設立了Q字簽證,主要發給申請入境探親的海外華人,以便駐外使領館對申請Q字簽證的海外華人簽發有效期、停留期較長的簽證,為其回國探親提供便利。同時,條例還專門設立了團聚類居留證件,主要發給因家庭團聚需要在中國境內居留的海外華人。
5.金融、教育、醫療、電信等單位在辦理業務時需要核實外國人身份信息的考慮
為開展相關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據,有利於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在法律規定的框架內,發揮出入境管理的社會服務功能。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對於社會單位的核實申請,應當出具國籍等身份情況是否屬實的核實意見,不提供具體的外國人個人信息,做到規范信息核實行為,保障外國人的合法權益。
❾ 中國關於外籍人員在華工作務工規定
根據《外國人在中國就業管理規定》第八條規定在中國就業的外國人應持職業簽證入境(有互免簽證協議的,按協議辦理),入境後取得《外國人就業證》(以下簡稱就業證)和外國人居留證件,方可在中國境內就業。
未取得居留證件的外國人(即持F、L、C、G字簽證者)、在中國留學、實習的外國人及持職業簽證外國人的隨行家屬不得在中國就業。特殊情況,應由用人單位按本規定規定的審批程序申領許可證書,被聘用的外國人憑許可證書到公安機關改變身份,辦理就業證、居留證後方可就業。
外國駐中國使、領館和聯合國系統、其他國際組織駐中國代表機構人員的配偶在中國就業,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關於外國駐中國使領館和聯合國系統組織駐中國代表機構人員的配偶在中國任職的規定》執行,並按本條第二款規定的審批程序辦理有關手續。
第十三條規定中央級用人單位、無行業主管部門的用人單位聘用外國人,可直接到勞動行政部門發證機關提出申請和辦理就業許可手續。
外商投資企業聘僱外國人,無須行業主管部門審批,可憑合同、章程、批准證書、營業執照和本規定第十一條所規定的文件直接到勞動行政部門發證機關申領許可證書。
第十四規定條獲准聘用外國人的用人單位,須由被授權單位向擬聘用的外國人發出通知簽證函及許可證書,不得直接向擬聘用的外國人發出許可證書。
第十五條規定獲准來中國就業的外國人,應憑勞動部簽發的許可證書、被授權單位的通知函電及本國有效護照或能代替護照的證件,到中國駐外使、領館、處申請職業簽證。
(9)外國人留居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外國人可免辦就業許可和就業證:
1、由我國政府直接出資聘請的外籍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或由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出資聘請,具有本國或國際權威技術管理部門或行業協會確認的高級技術職稱或特殊技能資格證書的外籍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並持有外國專家局簽發的《外國專家證》的外國人;
2、持有《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從事海上石油作業工作準證》從事海上石油作業、不需登陸、有特殊技能的外籍勞務人員;
3、經文化部批准持《臨時營業演出許可證》進行營業性文藝演出的外國人。
❿ 外國人居留證過期同時違反外國人住宿登記規定怎麼處罰
你好,如果是居留許可過期,就已經構成了非法居留,會被罰款,超出一天,每天500元罰款,最高罰款5000元。如果情節嚴重,會被居留(3日以上、10日以下),然後限期出境。
如果要在過期後對其現在的居留許可延期,只要繳納罰款就可以,但涉事單位要寫情況說明,涉事外國人可能要寫保證書。
未按時報備住宿登記,查實後會罰款2000元,繳納罰款後即可辦理延期。
無論怎麼樣,外國人都會被警察局單獨傳訊(帶到警局單獨問詢),未按時報備和居留許可過期都會記錄在該外國人的個人記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