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黨紀條例直接責任者

黨紀條例直接責任者

發布時間: 2022-03-05 03:25:34

1.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所稱「重要領導責任者」是指什麼

指在其職責范圍內,對應管的工作或者參與決定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版行職責,對造成權的損失或者後果負次要領導責任的黨員領導幹部。

2.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所稱「直接責任者」是指什麼

直接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自己的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後果起決定性作用的黨員或者黨員領導幹部。

主要領導責任者是什麼意思?
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對直接主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後果負直接領導責任的黨員領導幹部。

重要領導責任者是什麼意思?
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對應管的工作或者參與決定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後果負次要領導責任的黨員領導幹部。直接責任不限於一般工作人員和普通領導幹部,主要領導幹部如果直接參與研究、決定某一具體問題,或者對某一事項直接拍板決策,那麼就成為直接責任者,而非領導責任者。損失或者後果是指對黨、國家和人民利益以及公共財產所造成的損失或者後果,包括經濟損失和不良影響等。不履行職責是指沒有按照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的規定履行職責,主要包括拒絕履行職責、拖延履行職責和不作為。拒絕履行職責是指沒有理由,或者沒有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規定的理由,或者沒有充分的理由對應該履行的職責不予履行;拖延履行職責是指在規定的時限內,或者在合理的期限內,或者在公開承諾的時間內不履行應該履行的職責;不作為是指對應該履行的職責沒有任何的言行表示,既不拒絕履行,也不同意履行,更不實際履行。不正確履行職責是指沒有按照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的要求履行職責,包括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等。

擴展內容: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簡稱:紀律處分條例,是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制定的黨內法規。《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制定,旨在維護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嚴肅黨的紀律,純潔黨的組織,保障黨員民主權利,教育黨員遵紀守法,維護黨的團結統一,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決議和國家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

3. 根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規定,主要領導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對直接主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

(1)直接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自己的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後果起決定性作用的黨員或者黨員領導幹部。如有的黨員領導幹部即使是重要黨員領導幹部,如果直接參與研究、決定某一具體問題或者某一事項由其拍板決策,則該黨員領導幹部為直接責任者,而非領導責任者。
(2)主要領導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對直接主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後果負直接領導責任的黨員領導幹部。
(3)重要領導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對應管的工作或者參與決定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後果負次要領導責任的黨員領導幹部。

4.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所稱領導責任者包括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所稱領導責任者包括主要領導責任者和重要領導責任者。

1、主要領導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對直接主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後果負直接領導責任的黨員領導幹部。

2、重要領導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對應管的工作或者參與決定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後果負次要領導責任的黨員領導幹部。

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具體規定如下:

第三十七條違紀行為有關責任人員的區分:

(一)直接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自己的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後果起決定性作用的黨員或者黨員領導幹部。

(二)主要領導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對直接主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後果負直接領導責任的黨員領導幹部。

(三)重要領導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對應管的工作或者參與決定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後果負次要領導責任的黨員領導幹部。

本條例所稱領導責任者,包括主要領導責任者和重要領導責任者。

(4)黨紀條例直接責任者擴展閱讀

1、直接責任不限於一般工作人員和普通領導幹部,主要領導幹部如果直接參與研究、決定某一具體問題,或者對某一事項直接拍板決策,那麼就成為直接責任者,而非領導責任者。

2、損失或者後果是指對黨、國家和人民利益以及公共財產所造成的損失或者後果,包括經濟損失和不良影響等。

3、不履行職責是指沒有按照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的規定履行職責,主要包括拒絕履行職責、拖延履行職責和不作為。

(1)拒絕履行職責是指沒有理由,或者沒有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規定的理由,或者沒有充分的理由對應該履行的職責不予履行;

(2)拖延履行職責是指在規定的時限內,或者在合理的期限內,或者在公開承諾的時間內不履行應該履行的職責;

(3)不作為是指對應該履行的職責沒有任何的言行表示,既不拒絕履行,也不同意履行,更不實際履行。

4、不正確履行職責是指沒有按照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的要求履行職責,包括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等。

參考資料來源:共產黨員網—《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5. 違反會議活動管理規定,有哪些行為對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給予黨紀處分

  1. 公開發表違背四項基本原則,違背、歪曲黨的改革開放決策,或者其他有嚴重政治問題的文章、演說、宣言、聲明等的。

  2. 妄議中央大政方針,破壞黨的集中統一的。

  3. 醜化黨和國家形象,或者詆毀、誣蔑黨和國家領導人,或者歪曲黨史、軍史的。

  4. 發布、播出、刊登、出版前款所列內容或者為上述行為提供方便條件的,對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給予嚴重警告或者撤銷黨內職務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留黨察看或者開除黨籍處分。

6. 根據中國共產紀律處分條例規定,對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給予嚴重警告或者撤銷黨內職務的行為是什麼

嚴重警告是指:

根據《紀律處分條例》

第十條黨員受到警告處分一年內、受到嚴重警告處分一年半內,不得在黨內提升職務和向黨外組織推薦擔任高於其原任職務的黨外職務。

撤銷黨內職務指:

根據《紀律處分條例》

第十一條撤銷黨內職務處分,是指撤銷受處分黨員由黨內選舉或者組織任命的黨內職務。對於在黨內擔任兩個以上職務的,黨組織在作處分決定時,應當明確是撤銷其一切職務還是一個或者幾個職務。

如果決定撤銷其一個職務,必須撤銷其擔任的最高職務。如果決定撤銷其兩個以上職務,則必須從其擔任的最高職務開始依次撤銷。對於在黨外組織擔任職務的,應當建議黨外組織依照規定作出相應處理。

對於應當受到撤銷黨內職務處分,但是本人沒有擔任黨內職務的,應當給予其嚴重警告處分。同時,在黨外組織擔任職務的,應當建議黨外組織撤銷其黨外職務。

黨員受到撤銷黨內職務處分,或者依照前款規定受到嚴重警告處分的,二年內不得在黨內擔任和向黨外組織推薦擔任與其原任職務相當或者高於其原任職務的職務。

(6)黨紀條例直接責任者擴展閱讀

一般說來,在確定給予犯錯誤黨員以警告還是嚴重警告處分時,一方面要根據黨員所犯錯誤的性質、程度。

另一方面還要考慮本人對所犯錯誤的認識和態度。嚴重警告處分的審批程序與警告處分一樣,一般必須經過支部大會討論決定,並按照處分黨員的批准許可權,逐級報上級黨組織批准。

在黨內擔任領導職務的黨員,因為犯了錯誤受到嚴重警告處分,一般也不影響其擔任原來的職務,如果由於某種原因不適宜繼續擔任原來的職務而被黨組織免職或被調動工作,這是正常的幹部任免或調動,不含有對受嚴重警告處分黨員附加懲處的意思,不能視為紀律處分。

7. 什麼行為對情節嚴重的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1、《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給予嚴重警告或者撤銷黨內職務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留黨察看或者開除黨籍處分:

(一)拒不執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以及決策部署的;

(二)故意作出與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以及決策部署相違背的決定的;

(三)擅自對應當由中央決定的重大政策問題作出決定和對外發表主張的。

2、違反國有資產管理規定,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對主要責任者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7)黨紀條例直接責任者擴展閱讀:

1、對黨員的紀律處分種類:

(一)警告;

(二)嚴重警告;

(三)撤銷黨內職務;

(四)留黨察看;

(五)開除黨籍。

2、黨員受到開除黨籍處分,五年內不得重新入黨,也不得推薦擔任與其原任職務相當或者高於其原任職務的黨外職務。另有規定不準重新入黨的,依照規定。

8. 如何區分黨紀案件中的領導責任

主要領導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對直接主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後果負直接領導責任的黨員領導幹部。

主要領導責任者應當具備兩個特徵:

一是對直接主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直接主管」是指雖不是直接負責執行、承辦、操作的某項工作,但按照領導幹部的職責分工直接歸屬其領導、管理,其對具體負責承辦的人員有一定的指揮、調動和決定部分事項的職權;

二是損失後果雖不是由其行為決定,但根據領導幹部的職責分工,在其履行領導、管理職責中存在失職行為,應當對損失後果負有直接領導責任。

重要領導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對應管的工作或者參與決定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後果負次要領導責任的黨員領導幹部。重要領導責任者應當具備兩個特徵:

一是對應管的工作或者參與決定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應管的工作」是指雖非由其直接主管、直接負責領導的工作,但按照法定職責其對相關工作具有一定的決定、批準的許可權,對其職責范圍內的工作負總責,應全面履行職責的情況。

二是對損失後果負次要領導責任。「參與決定」是指重要領導責任者在具體工作過程中,參與集體討論決定的情況。

(8)黨紀條例直接責任者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第三十七條違紀行為有關責任人員的區分:

(一)直接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自己的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後果起決定性作用的黨員或者黨員領導幹部。

(二)主要領導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對直接主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後果負直接領導責任的黨員領導幹部。

(三)重要領導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對應管的工作或者參與決定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後果負次要領導責任的黨員領導幹部。

本條例所稱領導責任者,包括主要領導責任者和重要領導責任者。

9.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所稱「直接責任者」是指什麼

直接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自己的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後果起決定性作用的黨員或者黨員領導幹部。

熱點內容
司法公正申論 發布:2025-05-25 12:00:26 瀏覽:35
民法通則89 發布:2025-05-25 11:48:18 瀏覽:864
司法考試計分 發布:2025-05-25 11:44:08 瀏覽:498
律師擔任政府法律顧問申請書 發布:2025-05-25 11:17:27 瀏覽:671
訴訟法的利弊 發布:2025-05-25 11:08:41 瀏覽:842
福州市法院 發布:2025-05-25 11:05:28 瀏覽:835
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職能 發布:2025-05-25 11:00:19 瀏覽:430
民事法律和行政法律和刑事法律的區別 發布:2025-05-25 10:59:25 瀏覽:152
2012司法考試卷三53 發布:2025-05-25 10:51:19 瀏覽:909
自創婚姻法視頻 發布:2025-05-25 10:37:55 瀏覽: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