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中山市水環境保護條例

中山市水環境保護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3-05 05:51:33

⑴ 中山橋信白蟻蟲害防治公司怎麼樣

一、化學屏障
化學屏障包括採用殺蟲劑作土壤、木材處理和泡沫劑處理以及採用預防白蟻合成纖維、塑料「地毯」。 用於化學屏障的殺蟲劑應具備下列特性:(1)化學性質穩定,葯效長;(2)高效、低毒,對人、畜安全;(3)不溶或難溶於水,不易流失;(4)蒸氣壓低、氣味小,不易揮發;(5)無內吸作用,不為植物所吸收。
(一)用於土壤、木材處理及泡沫劑處理的殺蟲劑
用於土壤、木材處理及泡沫劑處理的殺蟲劑分驅趕性滅白蟻劑和非驅趕性滅白蟻劑,聯苯菊酯(Bifenthrin)、氟氯氰菊酯(Cyflu thrin)、氯氰菊酯(Cypermethrin)、殺螟硫磷(Fenitrothion)、氰戊菊酯(Fenvalate)、稻豐散(Phenthoate)、氯菊酯(Permethrin)、氟硅菊酯(Silafluofen)、氰戊菊酯(Fenvalate)、三唑磷(Triazophos)、六氯氰菊酯(Zeta-cypermethrin)和四溴菊酯ralomethrin屬驅趕性滅白蟻劑;毒死蜱 (Chlorpyrifos)、吡蟲啉(imidaclo prid)、氟蟲氰(銳勁特,fipronil)、溴蟲清(Chlorphenapyr)和Thiome屬非驅趕性滅白蟻劑。
聯苯菊酯(Bifenthrin)的特點有:(1)具有高度的滅白蟻及驅白蟻活性;(2)性質穩定,有較好的抗鹼性,葯效持久;(3)蒸氣壓低,不揮發;(4)在水中溶解度低,不易流失;(5)無內吸作用,不為植物吸收而失效;(5)對人、畜安全,不污染環境;(6)不含氰基,對皮膚無刺激作用。在美國,Kard 用0.062%的聯苯菊酯處理土壤,預防白蟻效國達7--14年。澳大利亞的試驗表明,經聯苯菊酯處理的土壤,在完全暴露自然環境情況下,10年內無白蟻侵入。聯苯菊酯用於建築物預防白蟻處理、木材處理及泡沫劑處理的濃度為0.06~0.12%。
氯菊酯(Permethrin)對高等動物毒性低和刺激性小。Kard等報道,1978、1980年用1%氯菊酯處理土壤,持效達5~15年。國外預防白蟻的氯菊酯產品主要有FMC的Dragnet FT(有效成分36.8%)及Prelude(有效含量25.6%),推薦用於建築物預防白蟻的濃度為0.5%。
氯氰菊酯(Cypermethrin)對光、熱穩定,對白蟻等木材害蟲有較好的防治效果。用於室內木材, 持效一般在七年左右。通常使用的方法是用0.3~0.6%的乳劑,將成材在其中浸漬10~20分鍾, 或用0.3~0.6%葯液噴、塗木材表面:對使用年齡10年以下的新木構件,每平方米木材表面用葯液250毫升;使用年齡10年以上的舊木構件,每平方米木材表面用葯液400毫升。 用於建築物預防白蟻水平屏障土壤處理的濃度為0.3-0.6%。產品劑型:國內:10%乳油;國外:30.6%乳油 (Prevail TC)及25.3%乳油(Demon TC)。
溴氰菊酯(敵殺死、凱素靈、Deltamethrin)屬中毒殺蟲劑,對皮膚、眼睛有輕度刺激作用,但在短期內即可消失。三代繁殖試驗和神經毒性試驗未見異常。在試驗劑量內對動物未見致癌、致畸和致突變作用。對魚類及水生生物高毒,對蜜蜂和蠶劇毒,對鳥類毒性較低。制劑有2.5%乳油(Decis 2.5 EC)、2.5%可濕性粉劑(K-Othrin)及25%克蟻靈懸浮劑(Kordon 250 SC,法國安萬特環境科學公司產品)。建築物預防白蟻用0.125%濃度葯液。滅治白蟻用0.05%的粉劑,如Deltast( AgrEvo 產品)。
氰戊菊酯(Fenvalate)對皮膚、眼睛有輕度刺激作用。制劑有20%乳油。用於預防白蟻的劑型有24.5%的乳油(Tribute EC, AgrEvo 產品)。土壤處理使用濃度為0.5~1%葯液(4升/平方米)。
氟氯氰菊酯(百樹得)(Cyfluthrin)對高等動物毒性低,可用於防治衛生害蟲、多種葉類作物上的害蟲及木材害蟲。國外用於預防木材害蟲的氟氯氰菊酯產品主要有Bayer公司的 Tempo 20 WP(有效成分20%)及Tempo SC(有效成分11.8~20%)。使用時用0.05~0.1葯液噴、塗地面上用木材表面。
毒死蜱 (樂斯本,Chlorpyrifos) 是一種具有廣譜殺蟲活性的殺蟲劑,有觸殺、胃毒和熏蒸作用,無內吸作用。可用於防治衛生害蟲、地下害蟲及多種葉類作物上的害蟲。
根據Kard等在美國所做的試驗,毒死蜱(1%)用於預防白蟻土壤處理,持效一般6~12年,最長可達21年。目前,以毒死蜱為活性成分的防治白蟻產品主要有陶氏益農公司的Dusban TC(毒死蜱有效含量44.9%) 、Dursban 480EC(白蟻清, 42.8% 乳油)、Equity(毒死蜱有效含量23.5%)及白蟻清等。預防白蟻土壤處理使用濃度為0.75~1%葯液,劑量: 4升/平方米;用0.5~1%葯液噴、塗木材表面防治粉蠹蟲、長蠹蟲等木材害蟲:對使用年齡10年以下的新木構件,每平方米木材表面用葯液250毫升;使用年齡10年以上的舊木構件,每平方米木材表面用葯液400毫升。由於毒死蜱可能傷害兒童的神經系統,阻止大腦的發育,美國環境保護署(EPA)2000年6月8日宣布在2000年末停止毒死蜱在住(包括宅住宅草地和花園)、學校、托兒所、公園、醫院、私人療養所和購物中心住宅草地和花園內的使用。於2004年末,將停止毒死蜱在新建住宅和建築物中作為殺白蟻劑使用。
吡蟲啉(imidacloprid)屬於硝基亞甲基類內吸性殺蟲劑,是煙酸乙醯膽鹼酯酶受體的作用體。用於預防白蟻土壤處理的劑型有75%的水溶性粉劑(Premise 75 WSP, Bayer 公司產品)。使用濃度與劑量:水平屏障用0.05~0.1%的葯液4升/平方米;垂直屏障用0.05~0.1%葯液5升/米(以深度30厘米計,若超過此深度,用量按比例遞增)。由於吡蟲啉對白蟻無驅避作用,白蟻經過葯物處理帶但毫無感覺,故能較徹底消滅整個白蟻群體。
氟蟲氰(銳勁特,fipronil)對白蟻無驅避作用,白蟻雖然可取食葯物處理過的木材或經過葯物處理帶,但卻毫無感覺,最後導致整個白蟻群體死亡。用於預防白蟻土壤處理的劑型有Aventis Group的 9.1%懸浮劑(TER MIDOR SC)和2.5%乳油(Termidor 25 EC)。使用濃度與劑量:水平屏障用0.06~0.125%的葯液4升/平方米;垂直屏障用0.06~0.125%葯液5升/米。
(二)重復施葯技術
重復施葯技術由美國夏威夷的一家白蟻公司發明,1971年該公司首先取得該項專利,1973年開始用於預防當地的台灣乳白蟻。該技術是由埋於建築物底下的土壤或基礎砂礫層的管子構成。管子直徑為3/4英寸,每隔6英寸有一裂縫(沿圓周方向)。管子的另一端露出地面可反復灌施防蟻物。當向該系統施葯時,葯液產生的壓力使管子上的縫張開,葯液通過裂縫滲透到土壤或砂礫層中。施葯的間隔時間可根據葯劑的殘效期來決定,通常每隔3-5年施葯一次。
(三)纖維或塑料「地毯」預防白蟻
用於預防白蟻合成纖維及塑料薄片處理的殺蟲劑有溴氰菊酯(Deltamethrin)。使用時把溴氰菊酯滅蟻葯劑加到纖維或塑料「地毯」中,然後再用它作為屏障層防止白蟻入侵。目前採用非土壤處理的化學屏障法主要在澳大利亞使用。產品有Kordan TMB及Kordan TB。Kordan TMB葯物「地毯」一共有三層,表面層為防濕層,中間為葯物處理層,每平方米含溴氰菊酯有效成分1克,底層為基礎層,對葯物「地毯」起保護作用。Kordan葯物「地毯」無氣味,可裁剪及彎曲,使用方便,不受時間、地點限制。此外,對建築物可提供長時間保護(保質期10年)及對環境無污染。
二、白蟻誘殺技術
白蟻誘殺分毒餌誘殺及粉劑滅殺。
(一)毒餌誘殺 把滅白蟻活性物質加進餌劑中做成毒餌,白蟻取食後在群體中傳播,最終造成整個群體的死亡。用於毒餌的葯劑需具備如下條件:
(1)、具有高度的滅白蟻活性;(2)、對人、畜安全及不污染環境;(3)、為白蟻的慢性胃毒劑;(4)、對白蟻無刺激性和驅趕性。用於白蟻毒餌誘殺系統的殺蟲劑有氟鈴脲(hexaflumuron)、氟蟲胺(Sulflura mid)、除蟲脲(Diflubenzuron)、定蟲隆(Chlorflurazuron)、伏蟻腙(Hydramethylnon)等。
(二)粉劑滅殺 用引誘物質把白蟻誘集於引誘坑(或容器)中,再噴施慢性滅白蟻粉劑,讓授粉白蟻在群體中傳播,或將白蟻帶回室內分離, 噴施慢性滅白蟻粉劑,再釋放受粉白蟻於引誘坑(或容器)中,最終導致整個群體死亡。治滅白蟻的葯劑需具備如下條件:(1)、具有高度的滅白蟻活性;
(2)、對人、畜安全及不污染環境;(3)、為白蟻的慢性胃毒劑;(4)、水溶性低。目前用於粉劑滅殺的殺蟲劑有殺鈴脲(Triflumuron)、八硼酸二鈉(DOT)和三氧化二砷。在白蟻引誘裝置及引誘材料方面,主要採用:
(1)、盒式引誘箱法。即用膠合板釘成60cm×33cm×20cm的箱子,在其每個側面縱切四道抵達箱子底部的裂縫(寬0.3及46.0cm),箱內放入濕潤的皺紋紙,再將箱子的一半埋於有白蟻活動的土壤之中,7天以後若箱內有白蟻時便可施葯;
(2)、管式引誘箱法。用直徑9cm、長30cm的圓筒形塑料管,管內放入濕潤的皺紋紙,再將管的一半垂直埋於有白蟻活動的土壤之中,地面上那一端的管口用平底培養皿蓋住,當管內有白蟻時便可施葯消滅;
(3)、管——盒式引誘箱法。本法主要是在白蟻活動區域的地下鋪設直徑2.5cm的塑料管道,管子裡面裝有濕潤皺紋,在管子上每間隔10cm的地方鑽有直徑0.4cm的小孔。埋在地下的塑料管道用「⊥」形接頭與地面上裝有濕潤皺紋紙的引誘盒相聯接,當白蟻通過管道進入引誘盒之後便可施葯。此外,他們選擇對腐木真菌敏感,菌蝕失重率在15%-20%的放射松邊材作引誘材料。
(三) TRAP-TREAT-RELEASE (誘集—處理—釋放,簡稱TTR)技術
TTR技術類似誘殺法,其原理是在白蟻危害處設置引誘坑,當有大量白蟻聚集後將白蟻帶回室內分離,再用葯物進行處理,即用葯物氟蟲胺(sulfluramid)配方對白蟻進行「包衣」,最後,將粘上葯物的白蟻釋放回原來引誘坑中。該技術由加拿大多倫多Myles博士.發明。Myles等認為,該技術採用特殊材料對白蟻進行「包衣」,有別於普通粉劑滅殺法。
三、物理屏障
1、固體顆粒 美國Ebeling 及 Pence 博士於1957己開始研究利用砂粒預防散白蟻Reticultermes hesperus。1990年前、後,French、Smith 、Su及Tamashiro等對利用固體顆粒預防白蟻做進一步研究。目前固體顆粒材料從原來利用砂粒擴展至花崗岩、玄武岩和玻璃碎料等,對預防白蟻有效的固體顆粒材料顆粒大小為1~3mm,最佳為1.7~2.40mm,使用時將固體顆粒填於混凝土層底部、四周或建築物內某些位置,顆粒層厚度要求達到150mm以上。採用這種屏障方法應注意如下問題:①在達爾文大白蟻及其他起破壞性作用的小個體白蟻種類同進發生的地區,需採用雙層砂礫屏障層;②建築物周圍應全部設置屏障層;③屏障層表面要防止積水 2、固體片狀材料 固體片狀材料有高級不銹鋼、船舶級鋁合金和塑料,使用時鋪設於建築物底部及周圍,或白蟻危害敏感位置;
3、不銹鋼金屬網 澳大利亞CSIRO(聯邦科工組織)昆蟲部Lenz等已在澳大利亞採用這種方法做大量的野外試驗。利用這種方法預防白蟻的有效期可達幾十年這久。使用高級不銹鋼金屬網,其網眼為0.45mm×0.66mm,而編織金屬網不銹鋼絲直徑為0.18mm。使用的方法是把不銹鋼金屬風鋪平設於建築物底部和周圍,或鋪設於白蟻有可能入侵的建築物的某些部位。
四、木材防腐處理
ACQ、CCA、CBA-A、環烷酸銅(Copper Naphthenate )、環烷酸鋅(Zinc Naphthenate)、八硼酸二鈉(Disodium Octaborate Tetrahydrate ,簡稱DOT)等防腐劑處理的木材能有效預防白蟻蛀蝕。
1、ACQ
ACQ於1992年首先在加拿大使用。ACQ的優點是用二烷基二甲基氯化氨(DDAC)取代對人類、環境毒性較大的鉻、砷化物。銅化物作為ACQ的主要成分,雖然它對某些真菌有較強的毒性,但它單獨處理到木材內部後很容易流失。此外,銅對抗木材白蟻的能力較弱。而DDAC對多種木材腐朽菌有出色的抗菌效能,並且能有效的防治白蟻等多種木材害蟲。另外,DDAC可通過離子交換的形式固著在木材細胞上,有一定的抗流失能力。故銅離子與DDAC結合使兩者更完美。在不少國家(如日本、加拿大等),ACQ已逐步推廣取代CCA。
2、銅鉻砷合劑(Chromium-Copper-Arsenic, 簡稱CCA)
CCA是世界上古老的和最著名的水溶性復合防腐劑,這種防腐劑浸注到木材後能很快互相作用,生成不溶於水的化合物,固定於木材纖維上,不為雨水或土壤水分所流失。CCA可用於電線桿、軌枕、坑木、樁木、橋梁木結構、室內外建築用材等的防腐、防蟲(包括防白蟻)處理。
3、A型氮雜戊環硼銅(CBA-A)
CBA-A用於預防白蟻時, 使用劑量為:非接觸土壤木材 > 4公斤/立方米, 接觸土壤木材 > 6.4公斤/立方米。處理可用高壓法、真空法、冷熱槽法。
五、熏蒸 熏蒸法用於滅殺干木白蟻(堆砂白蟻)。目前使用的熏蒸劑有溴甲烷、磷化氫、硫醯氟等。
溴甲烷(Bromomethane)
分子式:CH3Br
分子量:95
產品為無色氣體,沸點:—93°C。穩定,不可燃。
溴甲烷是一種高效的熏蒸劑,在常溫下是無色略帶甜味的氣體,一般都壓縮成液體,使用時打升鋼瓶閥門,溴甲烷氣體自動噴出。具有強殺蟲活性,可用於空間熏蒸,消滅各種倉庫害蟲、木材害蟲(包括干木白蟻)。使用劑量:夏天:20~30克/立方米;冬天:30~40克/立方米。
磷化鋁
分子式:AlP
分子量:58
為灰黑色或帶黃色的高熔點晶體粉狀。乾燥時穩定,遇水發生激烈反應放出磷化氫氣體。
磷化氫氣體是帶有類似碳化鈣氣味的氣體,沸點:—87.4°C。在空氣中可自燃,爆炸極限為26.15~27.06g/m3。磷化氫具有高殺蟲活性,可用於空間熏蒸,消滅各種倉庫害蟲、木材害蟲(包括干木白蟻)。
國產磷化鋁產品的磷化鋁含量為56%。使用劑量: 5~10克/立方米。
六、熱或冷處理
主要用於滅殺干木白蟻,熱處理用電力等作為熱源;冷處理則採用液氮作冷源。澳大利亞檢驗檢疫局規定木材熱處理溫度不要低於74°C,冷處理溫度不要高於2°C。處理時間根據木材厚度而定見下表。
木材厚度(mm) 處理時間(h) 0 ~25 4 26~50 6 51~75 8 76 ~100 10 101~ 150 14 151~ 200 18 200以上 18以上
七、高頻電流處理
是一台能產生90000伏電壓及0.5安培電流的滅白蟻裝置(電槍)。使用時將電槍的一極對著木結構的白蟻路,另一極連接木結構的另一端,接通電路後電極產生的高頻電將木頭中的白蟻殺死。
八、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綠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或白僵菌等真菌孢子及菌絲體,微生物次生代謝產物、昆蟲病原線蟲、螞蟻等生物物質對白蟻進行防治。在白蟻生物防治研究中,綠僵菌是重點研究的對象。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廣東省昆蟲研究所開始研究利用綠僵菌孢子防治台灣乳白蟻;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末,澳大利亞及美國科學家Waston、Lai、Grace及Milner等研究綠僵菌防治乳白蟻及散白蟻。在澳大利亞,已有一綠僵菌菌株通過防治地上白蟻的登記;1998年,美國農業部「台灣乳白蟻國家項目」之「白蟻生物防治項目」立項。1999年及2000年,美國農業部南方昆蟲天敵大量飼養實驗室Powell及Wang博士兩度來廣東省昆蟲研究所訪問並採集土樣,其中,一株從廣州分離到的綠僵菌對台灣乳白蟻及散白蟻R. flavipes.與澳大利亞綠僵菌有相似的致病率。
九、建築設計及場地防蟻
1、在設計、建造時注重建築物室內、外排水及屋面、牆體防水;
2、保持地下室、地下管道、樓梯下部空間通風、乾燥,預留進出通道,便於日後檢查;
3、清除建築場地內白蟻巢、樹樁及灌木植物、建築模板殘片;
4、建築物的地下室、衛生間、廚房、水管等近水源的部位,應避免使用木構件;
5、完工後遵守地方法規,定期作白蟻為害檢查。

⑵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

中山大學,是由孫中山先生親手創立,有著一百多年辦學傳統的綜合性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大學。該校前身為國立廣東大學,後更名「國立中山大學」「國立第一中山大學」後又復前名。偉人首創,山高水長。居於中國改革開放前沿陣地廣東省的中山大學,得風氣之先,廣播思想之種。今天,全體中大人正在為把學校建設成世界一流大學而努力奮斗!
海洋科學專業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數學、物理、化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海洋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有從事海洋調查研究的基本能力;
3.了解相近專業的一般原理和知識;
4.熟悉國家海洋科學技術政策、知識產權、安全條例等有關政策和法規;
5.了解海洋科學的發展動向,能跟蹤國際海洋科學研究的方向;
6.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創造實驗條件,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海洋科學專業畢業生根據自己所學專業,適宜從事海洋資源調查和開發利用、環境保護、水產養殖、海洋

事務管理、海洋新技術、海洋科研部門、環保部門的科研工作;化工、石油、地質、水產、交通部門的化學實驗及化學研究方面的工作;海洋沉積、海洋構造和礦產、海岸動力地貌、河口、海岸帶及海洋地質等方面的調查研究;含油盆地地質勘查資料綜合解釋;河口、海岸帶及海洋環境工程地質勘查,氣象局、海洋局系統以及交通、軍事等部門的海洋調查預報工作、環保部門的環境評價工作;以及為石油部門海上石油平台設計安裝提供有關海洋水文資料的分析研究工作;港灣、河口、近海、淺海及深海區的生物本質調查、資源及開發利用工作:可從事普通生物學、普通海洋學和海洋生物學有關的科技情報工作;可從事海洋農牧化和水產增養殖有關的生物學研究工作;可從事鹽田、鹽湖綜合利用和鹽田生物學工作;亦可以從事科學研究、教學、技術開發和管理方面的工作。就業領域的重點是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漁業、海洋油氣業、濱海旅遊業、海水利用、海洋制葯、海洋保健品開發、海鹽及鹽化工業、海洋服務業、海洋能發電、海水化學元素提取、海洋采礦業,以及新興的海洋空間利用事業等。海洋學是一門牽涉面非常廣、就業領域非常廣泛的行業,需要多學科的人才。作為海洋科學專業的畢業生,佔有一定的專業優勢。同時,海洋科學專業的畢業生就業領域還可涵蓋其他許多行業,諸如大氣科學領域、地質勘探領域、氣象工作、有關學校的普通生物學教學,電子科技行業等,因為海洋科學本身就是一門涵蓋面非常寬的學科。

⑶ 中山市公路局的部門設置

一、負責督促落實檢查上級督辦事項及局領導布置的工作任務貫徹執行情況。
二、負責收集、整理和調查研究全局工作情況,編輯和發送公路信息,起草綜合性工作計劃、總結、決議和工作報告。
三、組織安排全局性會議,整理有關記錄,印發會議紀要,並跟蹤、反饋貫徹執行情況。
四、負責文件(函)和資料的收發、登記、傳遞,督促辦理、保密、列印、立卷歸檔及綜合檔案室管理。
五、負責信訪,內外賓接待,公務車輛調配安排,訂閱報刊等工作。
六、負責局證明用章管理以及集體戶籍管理工作。
七、負責局機關的後勤安排,內務管理工作。
八、負責局機關房屋設施維修的計劃與相關協調工作;辦理非生產用固定資產的計劃與政府采購申請手續;辦理日常辦公用品的計劃、購置、保管、發放工作;辦理職工住房補貼審核、申領手續。
九、協助局信息化建設專責小組做好信息化建設和日常運作及維護管理工作。
十、完成上級領導交辦的其他各項工作。 一、貫徹落實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開展職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貫徹執行上級勞動人事部門的政策規定,組織制定公路系統相關勞動人事管理制度。
三、組織開展勞動人事管理工作。
四、負責人事檔案和專業技術檔案管理工作。
五、負責專業技術人員、技術工人和老幹部的管理工作。
六、協助局黨委組織開展日常黨務工作。
七、負責公章的使用和管理。
八、完成上級領導交辦的其他各項工作。 一、認真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編制燃油稅費改革替代養路費收入省返還資金的部門預算,分解編制養護工程生產投資計劃。
二、嚴格執行上級批復的部門預算,資金支出嚴格按照本局和市財政部門規定的審批程序及規定辦理款項支付手續。會同有關部門辦理好養護工程項目財務決算。
三、認真做好財會工作,指導、監督局屬基層單位財務工作,認真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嚴格按照會計制度和財務管理規定進行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依法理財科學管財;及時准確編制會計報表;嚴格執行國家財經紀律和《中山市公路局財務管理制度》,促使公路養護資金發揮績效;做好每個會計年度的會計檔案的歸集整理。
四、認真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和省公路管理部門及市政府審計部門制定的有關內部審計工作制度。編制年度內部審計工作計劃,積極開展內部審計工作,發揮內部審計的監督作用;及時審核局屬基層單位上報的會計報表,對基層單位每年進行一次年度審計和專項審計。
五、組織全局財務人員進行財務法規知識和業務知識學習,做好財務人員、內部審計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不斷提高財會人員和內部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六、積極開展科技學術活動。
七、完成上級領導交辦的其他各項工作。 一、負責對轄區內公路養護管理和質量監督。
二、負責組織實施水毀預防和修復及抗災搶險工作。
三、負責GBM工程實施和文明樣板路建設。
四、負責公路養護工程的技術指導。
五、負責組織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實施和危險路段整治。
六、負責指導公路綠化工作。
七、負責組織交通量調查工作。
八、負責公路養護基礎資料和生產情況的統計上報工作。
九、完成上級領導交辦的其他各項工作。 一、組織在全市宣傳、貫徹、執行國家、省和市有關公路路政管理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有關規定。
二、管理和保護轄區內的公路路產,依法檢查、監督、制止違反國家、省和市有關公路路政管理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有關規定的行為。
三、依據省公路管理部門路政管理的總體規劃制訂本轄區內公路路政管理的總體規劃和內部管理規定。
四、完善本轄區公路路產的登記和檔案的管理。
五、對國、省道由省公路管理局路政管理部門審批的項目進行現場勘驗、復核、簽訂協議和發放施工許可證;負責對省管養公路除省公路管理局路政管理部門審批項目以外的所有申請項目,公路及其兩側建築控制區范圍內需臨時佔用、利用公路及其設施埋設管線、設置臨時構造物、開路口與公路接線、拆除中央分隔帶(含防撞牆)、設置交通信號燈、設置非公路標志等進行現場勘驗、審批、簽訂協議和發放施工許可證。
六、對轄區內砍伐公路樹木的申請進行審批和發放施工許可證。
七、對法規科的路政管理業務進行業務指導。
八、組織本系統路政執法人員進行業務培訓。
九、保障轄區公路的完好暢通,監督公路施工路段通車保障措施的落實。
十、法律、法規和規章賦予的其他職責和承辦上級交辦的其他事宜。
十一、完成上級領導交辦的其他各項工作。 一、宣傳貫徹國家和上級主管部門有關公路路政管理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
二、參與行業政策和發展規劃的調研。
三、編制年度依法行政工作目標、考核體系及組織考核工作。
四、收集、提供公路法規動態,負責對公路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的解釋和咨詢工作。
五、負責執法文件的申領、保管、發放和歸檔工作。
六、負責各類執法數據的匯總、上報工作。
七、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本系統普法規劃和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
八、負責對佔用公路和公路用地實施現場勘驗工作。
九、負責路政許可項目施工過程的監督和督促恢復原狀工作等。
十、完成上級領導交辦的其他各項工作。 一、協調、監督、管理全局安全生產、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治安防範等安全工作,協同有關部門開展勞動衛生監測和職業病預防工作,負責徵兵、擁軍優屬、民兵及預備役的組建工作。
二、宣傳、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
三、制定安全生產、治安管理規章制度,並監督執行。
四、制定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計劃及安全工作規劃,落實安全目標管理責任,並負責安全生產檢查、考核、總結。
五、組織員工進行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培訓。
六、組織安全檢查,監督落實安全隱患整改。
七、組織開展「安全生產月」、「119消防周」等安全專題活動。積極配合政府有關部門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及安全生產工作。
八、組織協調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及職工傷亡事故的統計報告,建立安全工作檔案。
九、經常組織現場檢查,制止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和違反勞動紀律行為,積極指導開展班組安全建設。
十、總結推廣安全生產工作經驗。
十一、負責組織汽車駕駛員和特種機械操作人員的培訓學習。
十二、負責車輛保險的購買、車輛年審及局在冊人員意外險的購買。負責人員意外險和交通事故車輛保險理賠等相關工作。
十三、完成上級領導交辦的其他各項工作。 一、固定資產管理
1.宣傳貫徹國家、省、市有關交通行業固定資產管理的政策、法規及各級機關有關指示精神。
2.綜合管理科為局固定資產管理部門,會同局有關部門、基層單位辦理固定資產的購置、改良、調撥、出售、出租、報廢等手續,對固定資產實行統一分類編號、設立卡片、建立台帳。
3.嚴格執行《中山市公路局固定資產管理辦法》,負責組織全局固定資產定期清查,監督檢查固定資產管理使用情況。
4.加強物業使用及安全管理工作。對物業使用情況及相關信息建檔,及時掌握物業使用情況。會同有關部門依法採用規范的合同承辦物業出租事項。
5.負責土地使用證、房產證辦證工作。
二、政府采購
1.宣傳貫徹國家、省、市有關政府采購的政策、法規及各級機關有關指示精神。
2.綜合管理科為局政府采購管理部門,嚴格執行《中山市公路局政府采購業務辦理程序指引》,負責辦理全局政府采購事項。
3.加強業務指導、服務幫助,指導幫助局屬公路養護所制定養護材料采購制度。
4.規范管理,編制標准化采購文件、工作報表,做好檔案管理工作。
5.負責監督檢查政府采購執行情況。
三、做好綜合管理調研工作,按要求完善固定資產管理及政府采購各項管理制度,會同其他部門開展管理制度執行情況的檢查、評估、督促等工作。
四、完成上級領導交辦的其他各項工作。 一、宣傳和貫徹執行國家公路規費徵收及收費公路管理有關的政策、法律、法規、規章。
二、負責本市公路規費徵收工作及105國道東鳳收費站路橋通行費收費工作。
三、負責局公路規費征稽所(站)、路橋收費站的日常管理工作。
四、負責公路規費稽查工作。依法對停車場、站、碼頭和工地上的車輛進行公路規費繳納情況的抽查,查處公路規費偷費、漏費行為。
五、負責路橋收費站的安全管理,稽查逃費車輛。
六、負責征稽監督,完成征費任務,及時提供各種報表。
七、組織職工開展勞動競賽,檢查督促各項征費工作,定期進行總結評比。
八、負責對征費人員的教育培訓,提高征稽人員素質、執法水平和服務水平。
九、完成上級領導交辦的其他各項工作。 一、宣傳、貫徹執行國家和省有關公路規費征稽的法律、法規和政策。
二、負責轄區內公路養路費和客運附加費的徵收和管理工作,完成上級下達的征費任務;按上級有關規定代征本市的路橋年票通行費。
三、負責按政策規定辦理轄區內公路規費減、免徵的初審和呈批工作,按規定發放減免徵票證。
四、負責轄區內公路規費的稽查、催繳、申請強制執行等行政執法工作。
五、及時、足額、准確上解各項公路規費收入,做好票證的領發、使用、核銷工作,做好本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
六、按規定報送各類報表、資料、計劃和總結,及時整理歸檔各種文書、檔案、報表。
七、按規定開展黨務、政務工作,開展職工政治思想教育和各項業務培訓,提高隊伍素質;加強窗口精神文明建設,為車主提供優質服務和良好的征費環境。
八、完成上級領導交辦的其他各項工作。東升、三鄉、中山港、古鎮公路養護所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廣東省公路條例》和《中山市公路局工作制度》等法律、法規和相關制度規定,按照局下達的公路養護計劃、指標和規范要求,履行對本所轄區省養公路的養護管理職責。
二、負責編制本所管養路段路面、橋涵和標志標線
路燈、綠化等公路構造物和附屬設施的年度養護計劃、小修保養和大中修工程的施工方案、經費預算和實施全面養護。
三、負責組織公路水毀防治、水毀搶修和突發事故應急搶險和交通戰備工作,保證公路完好暢通;加強公路預防性養護,改善路況,提高好路率。
四、承擔局下達的新建、改建、擴建工程任務。
五、開展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的研究以及在公路養護、維修中的推廣應用工作。
六、協助局路政管理部門加強對轄區公路的巡查工作,防止破壞和佔用公路的違法行為,保護管養路段的路產路權。
七、完成上級領導交辦的其他各項工作。

⑷ 中山市不是說建設軌道1號線,2號線嗎什麼時候動工

10月31日,中山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一次會議完成其各項議程,會議聽取了市政府關於中山市綜合交通系統規劃與建設情況的報告。南都記者獲悉,廣州地鐵十八號線延伸至中山市前期規劃項目已經廣州市同意並納入《2 0 16年度廣州與周邊城市跨區域重大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工作計劃》。廣中珠澳城際軌道項目正開展預可行性研究。此外,中山計劃近期建設城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和2號線一期工程,其中,1號線一期工程由港口鎮經起灣道至博愛路口,計劃工期為2017-2020年;2號線一期工程由小欖環鎮北路站經西區、石岐區、東區至廣珠城際中山站,計劃工期為2 0 1 9 -2022年。
「十二五」
中山城市軌道採用跨座式單軌制式
「十二五」以來,中山綜合交通建設情況如何?昨日,副市長賀振章介紹,「十二五」以來,中山交通區位優勢顯著提升。「2015年底,深中通道獲得國家立項批復,中山交通開啟承東啟西的全新時代,中山位於珠三角幾何中心的區位優勢進一步突顯」。他認為,中山將成為連接粵東粵西,乃至連接國家東南沿海和大西南地區的重要交通節點,「城市發展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談及軌道交通項目,賀振章表示,廣珠城際軌道於2012年底全線通車,開啟了中山鐵路軌道交通新紀元。深茂鐵路(深圳—中山—江門段)項目已納入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交通運輸部印發的《交通基礎設施重點工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計劃至2018年投資300億元,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編寫完成。南沙港鐵路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已獲批復,項目概算投資約60億元,正開展征地拆遷協議等工作。「廣州地鐵十八號線延伸至中山前期規劃項目已經廣州市同意,並納入《2016年度廣州與周邊城市跨區域重大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工作計劃》」。目前,廣中珠澳城際軌道項目正開展預可行性研究。經過充分論證,中山市城市軌道明確採用跨座式單軌制式。
全市公路總里程達2987公里
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賀振章表示,「十二五」以來,中山市干線公路和高速公路投資超過256億元。截至2015年底,全市公路總里程達2987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由2010年的106.5公里提高至2015年的166公里。「中山以高速公路為骨幹、干線公路為主動脈、支線公路為毛細血管的三級路網體系進一步完善,具體有:深中通道中山側連接線即中開高速中山段先行工程開工建設,廣中江高速公路一期、古神公路二期、廣珠中線二期等項目即將建成通車,廣珠西線三期、翠亨快線、沙古公路、福源路、中環路、G 105國道細滘大橋至沙朗段跨線橋改造等項目建成通車,19條鎮際未連接道路打通,群眾出行『最後一公里』暢通工程於2015年全面啟動,計劃兩年完成1444條近610公里群眾『家門口』的道路建設」。據介紹,「十二五」末期,「各鎮區15分鍾上高速公路、中心城區至各鎮區30分鍾到達」的時空目標基本實現。
在公交建設方面,「十二五」期間,中山建成首條快速公交示範線,形成「一主七支」快速公交運營系統,日運營里程超過1 .75萬公里,日均客流超過6萬人次。「十二五」末期,全市常規公交線路達178條,公交車2240輛,其中68%為清潔能源和新能源公交車,全市公交客流量達2 .95億人次,中心城區公交出行分擔率達26%,公交線路總長度3300公里。建成覆蓋主城區和6個鎮區的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實行通借通還,共589個公共自行車租賃點,15134個樁位,投入自行車12080輛。
「十三五」
改造中山北站、中山站綜合交通樞紐
對於未來五年的工作展望,賀振章強調將加快建設軌道交通項目,「外部爭取加快推進深茂鐵路(深圳—中山—江門段)項目盡快建設,協調爭取廣州地鐵18號線延伸至中山市和廣中珠澳城軌項目」。內部加快推進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建設,改造提升中山北站、中山站綜合交通樞紐。「2017年底前動工建設城市軌道交通1號線,盡快開展中山北站、中山站站場周邊土地綜合開發和城市設計方案研究,明確綜合開發范圍,對范圍內土地進行預控」。
賀振章表示,中山市計劃近期建設城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和2號線一期工程。其中,1號線一期工程由港口鎮經起灣道至博愛路口,長12.4公里,投資48.83億元,計劃工期為2017-2020年;2號線一期工程由小欖環鎮北路站經西區、石岐區、東區至廣珠城際中山站,長31.2公里,投資108.78億元,計劃工期為2019-2022年。
公示資料顯示,中山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線路擬為南北向骨幹線路,主要沿世紀大道、港口大道、起灣道等路段布設至博愛路,覆蓋港口商圈、中山北綜合交通樞紐、岐江新城、紫馬嶺商圈和沿線多個居住區,有望實現港口—中山北站—石岐—東區的快速聯系。其中高架線長11.23公里、地下線長1.17公里。擬設站11座,除中山北站為地下車站外,其餘車站均為高架車站,平均站間距1 .2公里。最大站間距為1.65公里,為華僑中學站至康華路站;最小站間距0 .67公里,為中山路站至博愛路站。
擬完成改造和新增對接道路28條
對於公路建設方面,賀振章稱,未來五年,中山將配合項目管理中心,加快推進深中通道主體工程建設。加快構建「四縱四橫」高速公路格局。加快推進「三環十射」骨幹路網規劃建設,力爭完成「二環八射」建設任務。提升與周邊城市融合度,加快與周邊城市道路的對接,「計劃完成改造和新增對接道路28條(包含市政道路11條)」。
具體來說,「十三五」期間,全市公路建設計劃完成投資超600億元。其中,「四縱」包括東部外環高速、廣澳高速、廣珠西線高速和西部外環高速,「四橫」則包括廣中江高速、中江高速、中開高速及小欖支線、西部沿海高速。據介紹,「四縱」「四橫」中,目前已有「兩縱」(廣澳高速、廣珠西線高速)、「兩橫」(中江高速西段、西部沿海高速)4條高速公路為現狀道路。
賀振章表示,在建及擬建的項目則主要有:廣中江高速,「該項目是廣東省在建重點高速公路,其中中山段29公里,項目建成後將進一步加強江門、佛山、中山、廣州4地的交通聯系。一期工程計劃2016年12月底前完工,二期工程計劃2017年完工」。此外,則是中開高速及小欖支線,「該項目是直接與深中通道對接的2條高速公路之一,是中山市負責籌建的第一條高速公路,是中山歷年來投資最大的基礎設施項目。項目起點位於中山馬鞍島,終點位於江門市鳳山,與開陽高速相接。全長約152.5公里(中山段主線約45公里,小欖支線約20公里),估算投資約265億元,中山段投資約150億元。項目已於2015年底啟動先行段工程的建設,計劃今年年底前啟動全線建設,2020年建成通車」。
此外,東部外環高速,則是直接與深中通道對接的2條高速公路之一,是中山市負責籌建的第二條高速公路。據介紹,「項目起點位於黃圃鎮大雁島,與廣中江高速連接,向南於珠海側接入粵西沿海高速,全長56公里,估算總投資124億元。計劃2017年下半年啟動建設,2020年建成通車,力爭今年年底完成投資人招標」。而西部外環高速則直接與中江、中開、西部沿海、香海高速連接,可實現與廣中江高速連接,「共連接中山市5條向西高速公路,是串聯向西交通出口、提升中山往西交通疏導能力的重要通道」。據介紹,項目初步方案是利用古神公路走廊,起點在小欖境內接中開高速小欖支線,終點則在坦洲境內接香海大橋高速,里程全程約57公里,投資約118億元,「目前正進行預可行性研究」。
將在神灣布局一個二類通用機場
在航空規范方面,據賀振章表示,中山除繼續強化與周邊樞紐機場聯系外,「十三五」期間,將著力促進通用航空快速發展,主要包括擴建三角鎮原飛行培訓基地機場為一類通用機場,在神灣鎮布局一個直升機場(二類通用機場)以及規劃布局若干臨時起降點。據介紹,目前,三角通用航空機場已納入省發展改革委正在編制的《廣東省通用航空發展規劃》,被定位為一類綜合保障機場。
困難
區域樞紐地位缺乏戰略性設施支撐
據中山市人大常委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工作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市人大常委會2016年主要工作安排,今年10月市人大常委會將聽取和審議市政府關於我市綜合交通系統規劃與建設情況的工作報告。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黃國慶率環境與資源保護工作委員會於近期開展了專題調研發現,隨著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和深茂鐵路的陸續興建,珠江東西兩岸交通格局將徹底改變,中山市作為珠江西岸綜合交通樞紐地位凸顯。同時中山經濟社會發展良好,市民對交通品質要求日益提高,對綜合交通建設系統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中山交通建設仍然是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大「瓶頸」,交通規劃建設與該市社會經濟發展及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要求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據該負責人介紹,首先是缺乏鐵路,城際軌道尚難滿足區域交通需求。「中山市現狀沒有鐵路,缺乏國家層面直達湖南湖北、京津和長三角的途徑,也缺少與東莞、深圳、南沙、前海、橫琴的聯系,輻射范圍局限於珠江西岸的珠中江都市區和廣州。城際軌道建設相對滯後,尚未覆蓋南部地區,難以滿足客運快速化和品質化的要求。」
其二是公路體系難以適應城市發展要求,據該負責人介紹,「一是目前我市公路總量不足,覆蓋率偏低。普通國省道總里程212.507公里,路網密度為11.8公里/百平方公里,全省排第七位,遠低於廣州、深圳、珠海、佛山等城市。高速公路密度不足8.8公里/百平方公里,不及珠三角城市平均水平。部分鎮區如港口、坦洲鎮無普通國省道通過,一些運輸站場、港口碼頭、產業園區、旅遊景區也無普通國省道通過。二是中山與相鄰城市間的通道存在路線行政等級、技術等級和車道數不匹配現象,對外通道數量不足,通行能力不足,致使公路交通擁擠,影響中山市與周邊相鄰城市的交通聯系。三是國省干線公路城市化速度加快,造成交通事故頻發、通行能力下降等問題。」
對此,賀振章也深有同感,他介紹說,中山目前的現狀是區域交通設施不足,區域樞紐地位缺乏戰略性設施支撐,「區域樞紐地位的確立需要高速公路網和鐵路軌道網『兩張網』,既需要提升中山在兩張網中的連通性和可達性,也需要藉助戰略設施鉚合兩張網路,提升中山在珠三角綜合交通體系中的地位。」他認為,目前中山高速公路密度與珠三角經濟發達城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同時軌道交通對外通達不足,現狀僅有廣珠城際能與廣州、珠海及江門聯系,缺少可直達省外的線路,嚴重抑制了中長距離交通出行需求,弱化了中山的區域輻射力」。
項目落地難,推進受阻問題突出
據市人大常委會環資工委該負責人介紹,此外,中山交通系統基礎設施不完善,制約交通的可持續發展。「一是中山公交場站建設滯後,制約公交可持續發展。按現有公交車保有量計算,中山市公交停車保養場用地缺口400多畝。公交線網相互銜接不暢,公交樞紐站、首末站設置難,導致乘客換乘不方便。隨著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的推廣,充電站、加氣站建設項目落地難。二是中山機動車總量已達108萬輛,中心城區的專用停車場不足10萬輛,停車供需矛盾較為突出。三是現有的樞紐多為公路或公交樞紐,功能單一且用地不集約,缺乏支持鐵路和城際站點大力發展的綜合交通樞紐。」
對於公交場站數量不足問題,賀振章也認同。他表示,目前中山公交企業自有停保場(含夜間停車、維修保養、加氣、清洗功能)僅能滿足54%車輛,缺口均靠臨時租用地解決。「雖然中山已編制完成《中山市公交場站布局專項規劃》,提出每個鎮區應規劃建設1個公交樞紐場站(較大的鎮區可建多個);原則上每個鎮區規劃建設1個公交停保場,規模約為30畝/個,在此原則下相鄰鎮區可合並共建。但由於受建設資金、用地等問題制約,該規劃的落實存在較大困難」。
另外,該負責人強調,項目落地難,推進受阻問題也較為突出。「征地拆遷問題已成為中山市基礎設施項目落地及推進的最大障礙,受項目用地不符合土規、控規等影響,今年計劃開工的32項交通項目,上半年實際只開工5項。目前已動工的項目也有17項存在征地拆遷問題,部分項目因局部路段未能完工導致項目長時間不能發揮作用。同時因項目涉鐵路、高速、燃氣管道許可等涉及審批部門多,申報流程冗長。另項目實施過程中對軍用光纜的避讓以及電力線路的遷改也是制約項目進展的主要因素。」
另外,中山現代化的交通管理設施不足,交通管理粗放。「交通管理措施和手段的科學性有待進一步加強,交通決策、管理和運營的科技含量不高,制約了交通決策科學性和運行效率的提升。現狀交通管理仍然粗放,尤其外圍區鎮的道路交通管理手段技術相對滯後,尚未形成有效的運行體制和科學管理流程。」
建議
推動道路交通精細化管理
針對調研中發現的問題,市人大常委會環資工委該負責人表示,隨著深中通道及深茂鐵路項目的建設,未來十年,國家鐵路及珠三角城際網格局主骨架將基本形成,區域樞紐格局正在重構,中山市需緊抓戰略機遇期確立珠江西岸樞紐地位。首先需要大力推動鐵路及城際軌道交通建設。該負責人表示,應協同周邊城市共建深茂鐵路,大幅提升中山市面向全國的中長途輻射能力。加強與周邊機場群的城際軌道以及高速公路銜接,共享珠三角航空運輸優勢。加強與區域重大港口設施的鐵路、陸路及水路銜接,共享周邊城市的樞紐港口。推進廣佛江中珠、中莞城際建設,研究新增城際軌道的可行性,在加強區域南北向交通聯系的同時構築東西向交通聯系通道,連接區域核心城市。利用城際軌道兼顧市區鎮間的交通聯系。
此外,應加快調整公路網路建設,適應珠三角產業協作和交通格局變化。據介紹,應大力推進全市高速公路與干線公路的建設,加強市域干線公路和市區干線主幹道的合理銜接,「整合市域范圍內現有公路體系和城市道路體系,形成一體化的道路網路。加快骨幹路網的建設,構建高效暢達的骨幹路網交通體系,滿足市域范圍內不斷增加的物流和客運交通需求。加強與區域戰略以及高等級道路的銜接,進一步密切與廣佛及港深都市圈聯系,適應珠三角區域融合及全市一體化發展。」
另外,該負責人還強調,應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滿足城市發展需要。「應加快公交站場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公交運營條件,大幅提高公交服務水平。增加中心城區停車位供應,鼓勵社會資金參與停車設施建設,引導停車設施有序、合理發展。大力發展綜合樞紐建設,加強各種交通方式之間的樞紐銜接。」
在分組會議討論環節,有市人大代表還提出,要加強督察督辦,推進項目建設。「要認真研究項目落地難、推進受阻的具體情況,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全面推進的工作格局,推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還有市人大代表提出,應充分挖掘設施潛力,推動道路交通精細化管理。「要完善道路交通設施,合理分配道路資源,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水平,通過交通需求的抑制、轉移和調整,加強交通需求管理。充分挖掘設施潛力,改善交通環境。」
大聲公
供水用水條例將明確相關單位責任
昨日,會議還表決通過了《中山市供水用水條例(草案表決稿)》。據中山市人大法制委員會主任委員甘建仁介紹,8月8日,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會議對《中山市供水用水條例(草案修改稿)》進行了第二次審議。8月19日,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委再次向全市人大代表、常委會組成人員、市政府有關部門等發出徵求意見函,共收到19個單位或個人提出的110條意見和建議。8月23日,向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委發出徵求意見函,在徵求意見過程中,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委同時向省人大環資委、省法制辦、住建廳、水利廳、發改委、質監局等單位徵求了意見,上述各單位對本條例草案的合法性無意見,就條例的可操作性、文字表述的規范性共提出了書面修改意見16條,經研究,採納了8條。
甘建仁介紹,9月13日,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委委託中山市地方立法研究院召開了評估會,對本條例進行了表決前評估,專門就本條例的出台時機、是否與本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以及合法性等進行了評估,「評估報告認為本條例草案出台時機適宜、內容合法,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同時,專家從立法技術規范方面對草案修改稿提出了相關建議。9月22日,市人大法制委員會結合評估專家提出的建議以及二審後收集到的修改意見和建議,對草案修改稿進行了統一審議,形成草案修改二稿。
該條例有望解決哪些問題?對此,有熟悉該條例的市人大代表認為,草案將有望解決公共供水設施區域界限的問題,「草案修改稿明確了公共供水責任以居民家庭水表為界,居民家庭水表前的供水設施屬於公共供水設施納入公共供水設施范圍,由供水企業承擔管理維護責任」;此外,則是明確供水企業的責任,「草案修改後,主要通過界定供水企業對供水設施維護管理責任的范圍,明確了供水企業實施水質監測保障供水安全的責任,還對供水企業信息公開、投訴處理及宣傳節約用水等作出相關具體規定,進一步明確供水企業的責任與義務,規范供水用水管理」。

熱點內容
關於勞動法的論文題目 發布:2025-05-25 12:08:31 瀏覽:626
張紅岩律師 發布:2025-05-25 12:08:26 瀏覽:621
司法公正申論 發布:2025-05-25 12:00:26 瀏覽:35
民法通則89 發布:2025-05-25 11:48:18 瀏覽:864
司法考試計分 發布:2025-05-25 11:44:08 瀏覽:498
律師擔任政府法律顧問申請書 發布:2025-05-25 11:17:27 瀏覽:671
訴訟法的利弊 發布:2025-05-25 11:08:41 瀏覽:842
福州市法院 發布:2025-05-25 11:05:28 瀏覽:835
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職能 發布:2025-05-25 11:00:19 瀏覽:430
民事法律和行政法律和刑事法律的區別 發布:2025-05-25 10:59:25 瀏覽: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