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電摩法規定義

電摩法規定義

發布時間: 2022-03-10 09:54:44

❶ 新交規規定電動摩托車與電動自行車的區別

一、能源不同

1、電動摩托車:用電瓶來驅動電機行駛。

2、電動自行車:以內蓄電池作為容輔助能源。

二、時速及載重要求不同

1、電動摩托車:電動摩托車的最大設計車速大於50km/h,其電機額定功率總和大於4kw的摩托車。

2、電動自行車:電動自行車的最高時速不超過25km/h,整車重量(帶電池)不超過55kg,對於電動自行車的安全性能也有了嚴格的要求,那就是需要帶有防火防水等性能。

三、結構上有差異

電動自行車需要有腳踏騎行功能,而電動摩托車則不需要腳踏板。


❷ 交通法對電動二輪摩托車有什麼規定

國家標准
《電動摩托車和電動輕便摩托車安全要求》主要是對電動摩托車和電動輕便摩托車的電器、機械安全、標志和警示語以及試驗方法等進行了明確規定。 其中包括:電器所產生的熱量不應造成燃燒、材料變質或人員燙傷;動力蓄電池和動力電路系統應設有保護裝置;應通過一個鑰匙開關啟動電動摩托車等。

電動兩輪摩托車:由電力驅動的;最高設計車速大於50km/h的兩輪摩托車。
電動三輪摩托車:由電力驅動的,最高設計車速大於50km/h,整車整備質量不超過400kg的三輪摩托車。 [1]
電動兩輪輕便摩托車:由電力驅動的,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兩輪摩托車:最高設計車速大於20km/h且不大於50km/h;整車整備質量大於40kg且最高設計車速不大於50km/h。
電動三輪輕便摩托車:由電力驅動的,最高設計車速不大於50km/h且整車整備質量不超過
400kg的三輪輕便摩托車。 [2]

❸ 與電動摩托車相關的最新交通法規

電動自行車:最高設計時速不超過20公里,整車質量(重量)不大於40公斤,一次充電後的續行里程不小於25公里,有騎行功能。此外,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電動自行車在非機動車道路內行駛時,最高時速不得超過15公里。
電動兩輪輕便摩托車:最高設計時速大於20公里,小於50公里,或重量大於40公斤且最高設計時速不大於50公里。除以上時速和重量的規定外,標准還對電動摩托車動力性能、轉向、燈光信號等多方面的安全技術要求進行了規定。國家標准委表示,電動摩托車是摩托車的一種,「符合標準的電動摩托車按照機動車管理

❹ 國家對電摩有什麼標准

電動自行車的最高時速不能超過25km/h,而電機功率不能大於400W,此外電池電壓不能大於48V且整車質量不大於55kg。當然在新國標下電動自行車還必須擁有腳踏騎行功能。

電摩最高時速可以超過50km/h,電機功率可大於4000W。而電輕摩最高時速不超過50km/h,電機功率需大於400W且小於4000W。另外電摩與電輕摩的電池電壓都是無限制且整車質量都可大於55kg。需要注意的是在此標准下,電摩與電輕摩都是不需要安裝腳踏的。

制動裝置:

電動車的制動裝置同其它車一樣,是為車輛減速或停車而設置的,通常由制動器及其操縱裝置組成。在電動車上,一般還有電磁製動裝置,它可以利用驅動電動機的控制電路實現電動機的發電運行,使減速制動時的能量轉換成對蓄電池充電的電流,從而得到再生利用。

工作裝置是工業用電動車為完成作業要求而專門設置的,如電動叉車的起升裝置、門架、貨叉等。貨叉的起升和門架的傾斜通常由電動機驅動的液壓系統完成。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電容摩托車

❺ 在相關的法律法規中,摩托車是如何被定義的電動車屬於摩托車的范疇嗎

摩托車就是使用「內燃機」的車輛

電動車不屬於摩托車的范圍

把電動車也歸於摩托車中,不合理

違反了機動車與非機動車的管理規定條例

2005 年5 月1 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確了電動自行車作為非道路車輛,只要符合GB 17761《電動自行車通用技術條件》的要求,就可以上路行駛,使得電動自行車上路行駛合法化,解決了長期以來困擾電動自行車發展的「身份」問題,適應了現階段我國交通需求。而在另一方面,相當數量的產品,在最高車速、總質量、電動輸出功率、以及驅動方式等方面超出了電動自行車標准要求,甚至實際已為電動摩托車范疇,但由於沒有相應的標准法規和產品准入機制,遭遇了機動車道不能上,非機動車道上行駛違法的尷尬局面。

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作為截然不同的非道路車輛和道路車輛兩類產品,以其環保、低噪、便捷、經濟以及能源友好性,在國外均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我國台灣省也較早實現了電動自行車和電動摩托車的商品化。目前我國商務部等五部委出台的加強摩托車出口管理的要求中,也對電動摩托車的准入檢驗標准提出了要求。因此,為滿足我國道路交通管理及市場需求,借鑒國外經驗,盡快制定我國電動摩托車標准法規和企業及產品准入機制,將電動摩托車產品納入道路車輛,進行規范管理已十分迫切。

1 我國電動摩托車的演變過程

實際上我國的電動摩托車是由電動自行車發展起來的,我國是自行車生產和使用王國,上世紀90 年代末,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龐大的自行車使用群體中有部分消費者追求便捷、省力,於是電動助力自行車便應運而生,並悄然在各地快速發展,到2005 年突破了600 萬輛(這其中包括了大部分的電摩化的「電動自行車」)。

作為新生事物的電動助力自行車,在發展初期,由於對其機非定位認識不統一,產品技術標准法規滯後,在國家的層面上對其規范管理沒有及時到位,而部分地方政府因其巨大的市場需求,通過地方法規的方式予以認可,使電動助力自行車在一段時期內處於合法與非法的兩重尷尬局面。不規范的發展過程帶來一定程度上不規范的發展結果,一方面,隨著電動自行車市場擴大,用戶需求也呈現多樣化,車體寬大、造型時尚、動力強勁的電動自行車受到了越來越多用戶的喜愛和歡迎,由於管理不規范和市場競爭,為了迎合人們的口味,我國的電動自行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出現了輕摩化的趨勢。到了2003 年這種輕摩化的電動自行車,取消了已經成為擺設的人力騎行功能,取消了腳踏、鏈條和飛輪,電池容量擴大,全面採用了輪系和優秀的制動系統,最高時速接近40km/h,甚至更高,車輛輪胎加寬,重量加大,已經完完全全成為了一輛摩托車。而另一方面,由於電動摩托車的標准和准入還不完善,且作為非道路車輛的電動自行車管理相對於道路車輛的摩托車管理門檻低很多,這些已電摩化的車輛,甚至一些原來專門用於出口而生產的電動摩托車也面向國內銷售,並基本上以電動自行車的面目在路上違規行駛,帶來了各種各樣的安全隱患。

2 電摩化的「電動自行車」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

首先,電摩化的電動自行車取消了人力騎行功能,車速比電動自行車更快,重量、外觀都趨於了摩托車,這樣的車輛行駛在非道路車輛的路上,勢必給路上的行人等帶來了安全的威脅;另外,目前的電動摩托車其實大部分就是做了一些技術改動的電動自行車,這種不燒油、速度快,價格在兩三千元,和電動自行車差不多,還不用上牌照的「電摩」得到了很大的追捧,市場銷售一度緊俏,但市面上的這種「電摩」存在很大的缺陷。

指標超標:國家規定作為非機動車的電動自行車車速不大於20 公里/小時,重量不大於40 公斤,有腳踏行駛能力,電動輸出功率在300W 以下。而從電動自行車「改良」成的「電摩」,各項指標均超標,沒有腳踏行駛功能,車速40km/h 甚至更高,輸出功率在500w 以上,整體重量大於50kg。
質量缺陷:電動摩托車由於速度較快,在行駛時放電強度過大,所以電池使用壽命極短,據介紹,目前生產電動摩托車的廠家為降低生產成本,選擇低檔部件,經常發生故障。電機、控制器等主要部件技術不過關,整車使用年限低。因為,目前沒有出台電動摩托車的國家標准,無法按照標准進行檢測、鑒定,安全、性能指標如何無法確定。

安全隱患:電動自行車改裝成的「電摩」,車身重量增加,在正常勻速行駛過程中,車身原有零部件的壓力都會明顯增強,在加速、高速以及路況不佳的情況下,車身承受巨大的壓力,極易出現翻車、車身斷裂、四大主件失靈、失控等事故,遇到緊急情況很難成功剎車,易導致交通事故發生。
其次,《道路交通安全法》只把電動自行車歸為「非機動車」,目前,並沒有對電動摩托車有明確規定,也沒有上發改委的產品公告,沒有給電動摩托車頒發過相應的生產許可證。道路交通法實施後,各地對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採取了不同的態度,對於合法化的電動自行車很多地方接受,加強管理,允許登記上路,而不符合電動自行車標準的電摩,態度是一樣的,一律禁止上路,上路違法警察發現即罰款。

3 電動摩托車發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在我國私人購買汽車能力還不普及的情況下,摩托車成為人們普遍歡迎的交通工具,這也就是我國為什麼成為摩托車生產和銷售大國的原因。而摩托車能耗大、排放污染由於技術問題比汽車還要嚴重,又因其輕便靈活,雜訊排放污染分布更加廣泛,由於技術和成本的原因,這些問題難於從根本上解決,在能源安全以及環保呼聲日益強烈的今天,摩托車的發展只有尋求新能源才有前途。

電動摩托車具有操作簡單、騎乘舒適、維護方便、雜訊低、節能環保等優點,既可以作為普通市民上下班的代步工具,又可以作為中老年人的休閑用車,是名副其實的綠色環保交通工具,也是大中城市公共交通必不可少的補充,同時也是傳統燃油摩托車理想的換代產品。

我國曾在「八五」「九五」「十五」規劃中將電動汽車的研發,產業化列入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在電動汽車的各個領域均取得了成果,因電動汽車技術是一項集機械、電機、電子控制、材料、電化學製造為一體的系列工程,很快大批量的上產和商業化存在著一定的難度,而對於電動摩托車技術不如電動汽車高,電動汽車的研製成果可以直接被利用,使電動摩托車領域率先進入產業化、商品化成為現實。
電動摩托車結構簡單,部件少,隨著電子技術、電池技術的發展和改進以及批量生產,其性能價格比將顯著提高。隨著油價的不斷上漲,而電機的效率較發動機的運行效率要高很多,電動摩托車的節能效果顯著;採用快速充電技術和利用晚上充電,避開用電高峰;利用目前研究開發的單位體積下高儲能電池,這都成為電動摩托車發展的可能。

目前我國規模較大的摩托車企業早已研製出技術較為成熟的電動摩托車,因缺乏相關標准,電動摩托車准入制度不健全,一直沒有進入產品公告,同時因電動自行車管理不嚴,大批的電動摩托車進入了電動自行車行列。適時因勢利導、疏堵結合,抓緊制定和頒布技術標准和管理法規,將電動摩托車納入規范管理,必將為電動摩托車和摩托車行業
帶來一個新的春天。

4 電動摩托車標准制定的原則

電動摩托車與傳統摩托車相比在動力源和驅動系統方面上有其特殊的方面,而其他方面與其傳統的摩托車的要求一致,因此電動摩托車要符合傳統摩托車應符合的相關標准要求,同時還要對其特出的方面制定相應的標准。

電動摩托車標准制定的基本原則:1)與傳統摩托車要求一致的不再重新規定,執行現有傳統摩托車標准,例如:燈光、扶手、凸出物等方面的要求;2)對一些與電動汽車共性的標准,借鑒或直接引用電動汽車標准,也不再重新制定,例如,術語、電池標准等; 3)與傳統摩托車標准沒有抵觸只是需針對電動摩托車特殊方面增加少量內容的,修訂原有標准,補充相關內容,例如:操縱件、指示器標志等;4)對電動摩托車特有,不能與傳統摩托車以及電動汽車標准兼用的,要單獨制定;5)標準的制定由急到緩,有易到難,逐步制定完善電動摩托車的標准體系;6)與電動汽車標準的制定形式相同,考慮制定為推薦性標准且大部分以行業標準的形式制定,如果政府部門在對電動摩托車產品的准入管理中採用,則考慮哪些項目和內容是必需執行的。

5 標准制定的組織形式和首先考慮的項目

因電動摩托車涉及電驅動及摩托車,因此,在全國汽車標准化技術委員會下由電動車輛與摩托車分標委會共同組成標准研究制定工作組,以工作組的形式開展標準的制定工作。工作組成員由電動車和摩托車兩個專業方面的人員組成,標准中既要針對電動車的特性提出要求,還要符合摩托車生產企業以及摩托車產品的應用,提高標準的可操作性。兩個標委會秘書處人員為工作組主要成員,同時吸收有意願參加該項工作的企業參加。

首先要考慮制定的項目:1)安全要求標准:電動摩托車為電驅動,動力源使用的是蓄電池,驅動系統採用電機,因此電動摩托車在其結構上要考慮電安全、蓄電池安全、充電安全;同時因驅動方式不同還要考慮與傳統摩托車不同的機械安全;電動摩托車的使用安全要求,保證電動摩托車的規范發展。2)性能評價標准:電動摩托車性能是評價電動摩托車好壞的非常重要的指標,如果沒有統一的試驗方法標准,那末所標注的性能指標參數就可能有很大的水分,車輛的好壞不具有可比性。包括a)電動摩托車的續駛里程以及能耗試驗方法標准。電動摩托車用動力蓄電池在完全充電的狀態下依據標準的試驗方法,能夠行駛的總里程為續駛里程,所消耗的能量為能量消耗量。目前電動摩托車的續駛里程短是與摩托車相比不足之處,因此,車輛續駛里程和能量消耗量的多少是購車者首要考慮的一個重要指標。b)電動摩托車整車性能試驗方法標准,電動摩托車因動力源、驅動方式的不同,其動力性能(最高車速,加速性能、爬坡能力等)、可靠性、耐久性評價的試驗條件、試驗方法與傳統摩托車不同,因此要評價電動摩托車整車性能,就要制定相應的試驗方法標准。3)定型試驗標准:這是我國機動車輛產品准入管理需要的標准。4)電動摩托車電機輸出功率測量標准:電動摩托車電機輸出功率是電動摩托車的一個重要指標,可能在標準的制定過程中會成為界定摩托車、輕便摩托車的一個指標,因此該標准也是首要考慮制定的。

6 其他

關於電動摩托車的稱謂,一些人認為電動摩托車這個稱謂本身就不對。理由是因為偏離了「motorcycle」的原意,摩托車就是使用「內燃機」的車輛,換成電力驅動,則喪失了「內燃機」的概念,電力驅動和內燃機驅動是有矛盾的,兩者不能放在一起。我認為大可不必去追究這種術語概念,隨著汽車、摩托車技術的飛速發展,汽車、摩托車的概念已經廣義化,已經不再局限於最初的內燃機車輛。就像電動汽車的稱謂最初也有爭議,認為動力系統發生了變化,而且已經不燒汽油了,怎麼能叫汽車?可這么多年下來,人們已經接受了電動汽車這種叫法。而另一方面,在我們的標准中也並未對汽車、摩托車的動力源加以限制。「汽車」(GB/T3730.1)—由動力驅動,具有四個(包括整車整備質量超過400kg的三輪車輛)或四個以上車輪的非軌道承載的車輛。GB/T 5359.1《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術語 車輛類型》以及GB/T 15089《機動車輛及掛車分類》中都明確規定各類摩托車為動力驅動,可以是熱機也可以是其他的驅動形式,這其中就涵蓋了電驅動的電動摩托車,而實際上電動摩托車這個概念很容易被人們理解並接受。

❻ 電動車,新國標是什麼標准!

新國標到底是什麼?

新國標,指的是《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我國是全球電動自行車生產和銷售第一大國,為了規范行業發展,保障用戶生命財產安全,新國標對電動自行車的最高車速、整車重量、電池電壓等都做了規定。

與此同時,重新修訂的《電動摩托車和電動輕便摩托車通用技術條件》也已於2019年4月1號開始正式執行。相應地,這一新標准也對電動摩托車和電動輕便摩托車的最高車速、整車重量等一系列重要參數做了規定。

綠源參與了新國標方案的起草與制定,是首批符合新國標電動自行車的生產企業,電摩資質和3C認證齊全,新國標選綠源!綠源23年大品牌經得住考驗!

❼ 電動摩托車屬於禁摩范圍嗎

禁摩屬於地方性政策,是當地制定的,僅限於當地實施,各地情況不一樣,在禁摩地區是否也禁電動摩托車,這要視當地情況而定,應詳細咨詢當地交管部門。

作為禁摩城市的杭州傳來好消息,官方明確表示「電摩」可以上路,但需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1、 需持有相應的機動車駕駛證(F證、E證或D證均可)。

2、 每年購買電動車責任事故強制險。

3、 按時參加年檢,6年內免上檢測線。

4、 13年使用期後,強制注銷報廢。

新國標實施後,各地紛紛出台法規,超標車禁售已經板上釘釘。國標車固然可以銷售,但「摩」字輩的電摩、電輕摩命運如何,在政策沒有明朗前,很多經銷商心裡都沒有底。據統計目前全國依然有200多個禁摩城市,其中大多數城市都是重要的電動車市場,杭州就是其中之一。

然政策利好不斷,但經銷商想要放心賣電摩、電輕摩還需要滿足三個條件:

第一:銷售的電動車品牌首先必須通過3C認證。

第二:該電動車品牌的廠家必須具備電摩資質,在工信部目錄內,並且通過。

第三:經銷商「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需要有有摩托車、電動車銷售范圍。

❽ 電動車有什麼規定

動車國家新標准,從2010年1月1日起將實施。標准將「40公斤以上、時速20公里以上的電動自行車,稱為輕便電動摩托車或電動摩托車,劃入機動車范疇」。2010年1月1日起將實施《電動摩托車和電動輕便摩托車通用技術條件》,標准將「40公斤以上、時速20公里以上的電動自行車,稱為輕便電動摩托車或電動摩托車,劃入機動車范疇」。

❾ 電摩上牌規定是什麼

電摩上牌規定

最高時速要高於50km/h,電機功率可大於4kw,整車質量可大於55kg,可載一名成人,電池電壓不限制等。


注意:

上牌攜帶的材料不同

新國標電動自行車屬於非機動車,要按照非機動車上牌流程來走,上牌需要攜帶本人的身份證,發票,合格證(部分地區需要居住證)。

電摩和輕便電摩,指的是工信部機動車目錄類的電動摩托車。這類屬於機動車類型,跟摩托車一樣,需要攜帶本人身份證,機動車出廠合格證、車輛一致性證書、機動車銷售專用發票,交強險完險證明,購置稅完稅證明或者免購置稅證明。

辦理的地點不同

新國標電動自行車是在交警大隊非機動車管理科或下屬的代辦點進行辦理。而電摩和輕便電摩的上牌則跟汽車一樣要去機動車輛管理所申請上牌。

上牌的費用不同

新國標電動自行車上牌是免工本費的。而電摩和輕便電摩則需要工本費,具體費用參考當地執行的標准。

牌照類型不同

新國標電動車掛的是正式電動自行車牌照,不是全國統一的,不同省份的顏色略有區別,但一般是綠色的。

熱點內容
航空安全條例 發布:2025-05-22 23:47:21 瀏覽:672
薊縣律師 發布:2025-05-22 23:46:43 瀏覽:763
沛縣最出名的律師 發布:2025-05-22 23:32:04 瀏覽:280
幹部理想信念從政道德教育制度 發布:2025-05-22 23:31:17 瀏覽:793
勞動法能保護公司權益 發布:2025-05-22 23:26:57 瀏覽:466
經濟法雖能區分但 發布:2025-05-22 23:17:09 瀏覽:972
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評價表 發布:2025-05-22 23:16:05 瀏覽:213
溫嶺人民法院網 發布:2025-05-22 23:14:37 瀏覽:462
殺人犯刑法嗎 發布:2025-05-22 23:13:44 瀏覽:889
省建築市場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22 23:13:43 瀏覽: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