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航空安全條例

航空安全條例

發布時間: 2025-05-22 23:47:21

Ⅰ 我國民航乘坐飛機規定禁帶哪些東西及哪些行為是禁止的

機場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攀(鑽)越、損毀機場防護圍高喚賀欄及其他安全防護設施;

二、在機場控制區內狩獵、放牧、晾曬穀物、教練駕駛車輛;

三、無機場控制區通行證進入機場控制區;

四、隨意穿越航空器跑道、滑行道;

五、強行登、占航空器;

六、謊報險情,製造混亂;

七、擾亂機場秩序的其他行為

航空器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在禁煙區吸煙;

二、搶佔座位、行李艙(架);

三、打架、酗酒、尋釁滋事;

四鏈物、盜竊、故意損壞或者擅自移動救生物品和設備;

五、危及飛行安全和擾亂航空器內秩序的其他行為。

乘坐民用航空器的旅客和其他人員及其攜帶的行李物品,必須接受安全檢查;但是,國務院規定免檢的除外。拒絕接受安全檢查的,不準登機,損失自行承擔。

除國務院另有規定的外,乘坐民用航空器的,禁止隨身攜帶或者交運下列物品:

一、槍支、彈葯、軍械、警械;

二、管制刀具;

三、易燃、易爆、有毒、腐蝕性、放射性物品;

四、國家規定的其他禁運物品。五、除本條例第三十二條規定的物品外,其他可以用於危害航空安全的物品,旅客不得隨身攜帶,但是可以作為行李交運或者按照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由機組人員帶到目的地後交還。

對含有易燃物質的生活用品實行限量攜帶。限量攜帶的物品及其數量,由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規定。

(1)航空安全條例擴展閱讀

第二章民用機場的安全保衛

第九條民用機場(包括軍民合用機場中的民用部分,下同)的新建、改建或者擴建,應當符合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關於民用機場安全保衛設施建設的規定。

第十條民用機場開放使用,應當具備下列安全保衛條件:

一、設有機場控制區並配備專職警衛人員;

二、設有符合標準的防護圍欄和巡邏通道;

三、設有安全保衛機構並配備相應的人員和裝備;

四、設有安全檢查機構並配備與機場運輸量相適應的人員和檢查設備;

五、設有專職消防組織並按照機場消防等級配備人員和設備;

六、訂有應急處置方案並配備必要的應急援救設備。

第十一條機場控制區應當根據安全保衛的需要,劃定為候機隔離區、行李分檢裝卸區、航空器活動區和維修區、貨物存放區等,並分別設置安全防護設施和明顯標志。

第十二條機場控制區應當有嚴密的安全保衛措施,實行封閉式分區管理。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制定。

第十三條人員與車輛進入機場控制區,必須佩帶機場控制區通行證並接受警衛人員的檢查。機場控制區通行證,由民航公安機關按照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製發和管理。

第十四條在航空器活動區和維修區內的人員、車輛必須按照規定路線行進,車輛、設備必須在指定位置停放,一切人員、車輛必須避讓航空器。

第十五戚派條停放在機場的民用航空器必須有專人警衛;各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必須嚴格執行航空器警衛交接制度。

Ⅱ 簡述民用航空安全的概念和主要內容

航空安全是為保證不發生與航空器運行有關的人員傷亡和航空器損壞等事故。航空安全主要包括飛行安全、航空地面安全和空防安全。

第一條:為了防止對民用航空活動的非法干擾,維護民用航空秩序,保障民用航空安全,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一切民用航空活動以及與民用航空活動有關的單位和個人。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從事民用航空活動的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民用航空器適用本條例;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三條:民用航空安全保衛工作實行統一管理、分工負責的原則。

民用航空公安機關(以下簡稱民航公安機關)負責對民用航空安全保衛工作實施統一管理、檢查和監督。

第四條:有關地方人民政府與民用航空單位應當密切配合,共同維護民用航空安全。

第五條:旅客、貨物托運人和收貨人以及其他進入機場的人員,應當遵守民用航空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規規章

第六條:民用機場經營人和民用航空器經營人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制定本單位民用航空安全保衛方案,並報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備案;

(二)嚴格實行有關民用航空安全保衛的措施;

(三)定期進行民用航空安全保衛訓練,及時消除危及民用航空安全的隱患。

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通航的外國民用航空企業,應當向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報送民用航空安全保衛方案。

第七條:公民有權向民航公安機關舉報預謀劫持、破壞民用航空器或者其他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行為。

第八條:對維護民用航空安全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或者個人,由有關人民政府或者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給予獎勵。

(2)航空安全條例擴展閱讀

1、飛行安全:在航空器運行期間不發生由於飛行或其他原因造成的人員傷亡、航空器損壞等事故。

2、航空地面安全:圍繞航空器運行而在停機坪和飛行區范圍內開展生產活動的安全。防止發生航空器損壞、旅客和地面人員傷亡及各種地面設施損壞事件。同時還包括飛機維護、裝卸貨物及服務用品、航空器加油等活動的安全,以及軍用航空器武器、彈葯安全等。

3、安防安全:防止發生影響航空器正常運行和直接危及飛行安全的非法干擾活動,以及防止地面武器誤射等。

Ⅲ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安全保衛條例第一章 總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安全保衛條例的首要目標是確保民用航空活動的平穩運行和乘客、貨物的安全。該條例旨在防止非法干擾,維護航空秩序,並在第一章總則中明確了相關原則和適用范圍。


第一條強調了條例的制定目的,即通過統一管理和分工合作,防止對民用航空的非法侵犯,確保其秩序和安全。民航公安機關負責對整個民用航空安全保衛工作進行統一管理、檢查和監督。


第二條指出,無論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還是境外,只要是與我國民用航空活動相關的單位和個人,只要具備中國國籍的民用航空器,都應遵守此條例。但需注意,若國際條約有特殊規定,將從其規定。


第三條強調了地方人民政府與民用航空單位的協同作用,共同維護航空安全。旅客、貨物托運人和收貨人及其他進入機場的人員,有義務遵守航空安全的相關法規和規章。


第六條詳細規定了民用機場經營人和航空器經營人的職責,包括制定安全保衛方案、嚴格執行安全措施、定期進行安全保衛訓練以及對外國航空企業的安全方案申報要求。


第七條賦予公民舉報危害民用航空安全行為的權利,鼓勵公眾參與航空安全維護。第八條則規定了對有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將由政府或民航主管部門給予獎勵,以激勵積極行為。




(3)航空安全條例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安全保衛條例是為了防止對民用航空活動的非法干擾,維護民用航空秩序,保障民用航空安全,制定的條例。於1996年7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01號發布。

Ⅳ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安全保衛條例(2011修訂)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防止對民用航空活動的非法干擾,維護民用航空秩序,保障民用航空安全,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一切民用航空活動以及與民用航空活動有關的單位和個人。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從事民用航空活動的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民用航空器適用本條例;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另有規定的除外。第三條民用航空安全保衛工作實行統一管理、分工負責的原則。
民用航空公安機關(以下簡稱民航公安機關)負責對民用航空安全保衛工作實施統一管理、檢查和監督。第四條有關地方人民政府與民用航空單位應當密切配合,共同維護民用航空安全。第五條旅客、貨物托運人和收貨人以及其他進入機場的人員,應當遵守民用航空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規和規章。第六條民用機場經營人和民用航空器經營人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制定本單位民用航空安全保衛方案,並報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備案;
(二)嚴格實行有關民用航空安全保衛的措施;
(三)定期進行民用航空安全保衛訓練,及時消除危及民用航空安全的隱患。
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通航的外國民用航空企業,應當向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報送民用航空安全保衛方案。第七條公民有權向民航公安機關舉報預謀劫持、破壞民用航空器或者其他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行為。第八條對維護民用航空安全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或者個人,由有關人民政府或者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給予獎勵。第二章民用機場的安全保衛第九條民用機場(包括軍民合用機場中的民用部分,下同)的新建、改建或者擴建,應當符合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關於民用機場安全保衛設施建設的規定。第十條民用機場開放使用,應當具備下列安全保衛條件:
(一)設有機場控制區並配備專職警衛人員;
(二)設有符合標準的防護圍欄和巡邏通道;
(三)設有安全保衛機構並配備相應的人員和裝備;
(四)設有安全檢查機構並配備與機場運輸量相適應的人員和檢查設備;
(五)設有專職消防組織並按照機場消防等級配備人員和設備;
(六)訂有應急處置方案並配備必要的應急援救設備。第十一條機場控制區應當根據安全保衛的需要,劃定為候機隔離區、行李分檢裝卸區、航空器活動區和維修區、貨物存放區等,並分別設置安全防護設施和明顯標志。第十二條機場控制區應當有嚴密的安全保衛措施,實行封閉式分區管理。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制定。第十三條人員與車輛進入機場控制區,必須佩帶機場控制區通行證並接受警衛人員的檢查。
機場控制區通行證,由民航公安機關按照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製發和管理。第十四條在航空器活動區和維修區內的人員、車輛必須按照規定路線行進,車輛、設備必須在指定位置停放,一切人員、車輛必須避讓航空器。第十五條停放在機場的民用航空器必須有專人警衛;各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必須嚴格執行航空器警衛交接制度。第十六條機場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攀(鑽)越、損毀機場防護圍欄及其他安全防護設施;
(二)在機場控制區內狩獵、放牧、晾曬穀物、教練駕駛車輛;
(三)無機場控制區通行證進入機場控制區;
(四)隨意穿越航空器跑道、滑行道;
(五)強行登、占航空器;
(六)謊報險情,製造混亂;
(七)擾亂機場秩序的其他行為。第三章民用航空營運的安全保衛第十七條承運人及其代理人出售客票,必須符合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對不符合規定的,不得售予客票。第十八條承運人辦理承運手續時,必須核對乘機人和行李。第十九條旅客登機時,承運人必須核對旅客人數。
對已經辦理登機手續而未登機的旅客的行李,不得裝入或者留在航空器內。
旅客在航空器飛行中途中止旅行時,必須將其行李卸下。第二十條承運人對承運的行李、貨物,在地面存儲和運輸期間,必須有專人監管。第二十一條配製、裝載供應品的單位對裝入航空器的供應品,必須保證其安全性。第二十二條航空器在飛行中的安全保衛工作由機長統一負責。
航空安全員在機長領導下,承擔安全保衛的具體工作。
機長、航空安全員和機組其他成員,應當嚴格履行職責,保護民用航空器及其所載人員和財產的安全。

Ⅳ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安全保衛條例第二章 民用機場的安全保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安全保衛條例的第二章主要規定了民用機場的安全保衛措施。新建、改建或擴建民用機場必須遵循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關於安全保衛設施的建設要求,第九條對此進行了明確規定。



第十條強調了機場開放使用時的安全保衛條件。機場必須設有機場控制區,配備專職警衛人員,確保區域安全。此外,還要求設有防護圍欄、巡邏通道,以及符合標準的安全保衛機構和人員、裝備,以及與運輸量相適應的安全檢查機構和檢查設備。消防組織也需按照機場消防等級配備人員和設備,並制定應急處置方案和應急救援設備。



第十一、十二條詳細描述了機場控制區的分區管理,包括候機隔離區、行李裝卸區、航空器活動區和維修區、貨物存放區,每個區域都有相應的安全防護設施和標志。控制區實行封閉式管理,具體措施由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制定。



第十三、十四條規定了人員和車輛進入機場控制區的嚴格規定,所有人員必須佩帶機場控制區通行證並接受檢查。在航空器活動區和維修區,人員、車輛需遵守指定路線和停車規定,以保證航空器的安全。



第十五條規定了民用航空器的警衛責任,以及各部門和工作人員必須嚴格執行航空器警衛交接制度。同時,強調了機場內禁止的七類行為,包括破壞安全設施、在禁區內狩獵等,以及擾亂機場秩序的行為。




(5)航空安全條例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安全保衛條例是為了防止對民用航空活動的非法干擾,維護民用航空秩序,保障民用航空安全,制定的條例。於1996年7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01號發布。

熱點內容
招收法律碩士非法學的院校 發布:2025-05-23 02:00:57 瀏覽:774
新婚姻法認可度 發布:2025-05-23 01:40:33 瀏覽:322
合同的掃描件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23 01:40:26 瀏覽:437
法院法醫培養 發布:2025-05-23 01:38:04 瀏覽:290
刑事訴訟法練習題集百度雲 發布:2025-05-23 01:34:19 瀏覽:768
法院宣判後多久執行 發布:2025-05-23 01:34:11 瀏覽:397
蕪湖市律師排名 發布:2025-05-23 01:19:02 瀏覽:380
勞動法有沒有企業必須同工同酬 發布:2025-05-23 01:18:24 瀏覽:81
民訴法學日語 發布:2025-05-23 01:03:10 瀏覽:352
劉維律師 發布:2025-05-23 00:52:44 瀏覽: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