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第三方支付的監管條例

第三方支付的監管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3-14 18:18:59

1. 最嚴第三方支付管理辦法到底限制了誰

P2P受限有3種情況:
1、p2p網路連接受限。
P2P「點對點」連接是一種網路新技術,依賴網路中參與者的計算能力和帶寬,而不是把依賴都聚集在較少的幾台伺服器上,但P2P網路連接的傳輸速度是受到上傳帶寬限制。
2、P2P第三方支付託管受限。
《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之後,發布了針對第三方支付的《非銀行支付幾個網路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規定支付不得為從事金融業務的開設支付賬戶,提供支付通道服務。
此次《徵求意見稿》有許多頗為嚴格的明確限制,若在短時間嚴格執行該規定,這就意味著先前P2P行業又第三方支付進行託管的模式將沒有辦法再繼續下去,將對當前涉及P2P的第三方支付業務造成重大影響。
3、P2P充值通道受限。
農業銀行、招商銀行、建設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北京農商銀行從2016年1月起先後對P2P關閉了充值埠,在事件後,銀行對P2P將採取審慎態度,全面排查也將展開。

2. 第三方支付涉及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一、第三方支付平台有哪些法律關聯?
首先,從法律關系說,基本三方面:民商法行政法律、刑事法律關系。主要的法律關系都涉及到了。
第三方網路平台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是一種典型的民商事法律關系。由於他涉及了金融安全,需要政府行政管理機構監督,由於她可能有金融犯罪。涉及法律關系比較全面的,包含三方面。
二、網路平台有明確的法律法規嗎?
由於目前還沒有明確的定義、規范,對於他涉及的法律只能比照傳統的支付機構和電子支付他所涉及的法律進行簡單的劃分:
一般來說,我們對電子支付機構所涉及的法律是從四方面考量的:
1.支付主體涉及的問題,商業銀行法等。
2.規范支付行為,比如支付結算、清算等一系列行為。
3.規范支付工具相關規定,比如支付工具除了貨幣、信用卡等,管理辦法信用卡管理辦法條例等等。
4.防止金融犯罪和保護消費者的法律法規,比如反洗錢法,除了洗錢外,金融犯罪包括欺詐、掠奪等等金融犯罪,保護消費者權益等等。
原則上說四個方面的法律對第三方網路平台來說,定義為非銀行金融機構,四方面法律都是比較實用的,具體適用法律還會有不同。比如最後一方面,打擊金融犯罪和保護消費者權益方面,金融犯罪包括洗錢、金融欺詐等等,支付第三方網路平檯面臨的問題,據我們研究感覺到,比傳統支付領域還要嚴重一些。為什麼這么說?第三方網路平檯面臨打擊金融犯罪和保護消費者主要面臨四方面和傳統的不一樣的難點:
1.主體的虛擬性,大部分交易是非實名的。
2.交易本身的虛擬性,網路發生的交易和本身的交易不一致的,如何核實這個過程由於網路交易的虛擬性,很難控制,這樣的特點使得網路支付可能更容易成為洗錢、套現等等金融犯罪的溫床。
3.由於網路的遍及性,使得傳播范圍廣。

3. 關於第三方支付平台近日國家出台的規定

既然是草案,那麼就 應該在規則徵集中,未定稿。
你的看法是對的。打入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款項不能回提,會規避掉套現的問題。
余額寶等各種寶,屬於基金理財產品,既然是理財產品,肯定能贖回。
不過聽風說相關監管機構會對這類理財產品資金做定性上的改變,之後這類產品的收益肯定會降低

4. 第三方支付的風險,應採取什麼監管措施

一是監管的加碼始終隨著第三方支付的創新,第三方支付的爆發式增長,行業無論從體量上還是業務上,都正在從銀行的一個輔助、補充,走向與銀行可以對話的階段,部分業務甚至出現了「銀行化」的趨勢。

二是監管央行把第三方支付定位於「小額、便民、銀行金融體系的有益補充」,但就第三方支付的規模和行業發展趨勢來看,第三方支付已經不僅僅是小額便民,而是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是2014年的監管文件雖然很多,整體上還是沒有改變以往監管的大方向,在鼓勵互聯網金融創新的前提下促進相關業務的合規,均是從規范行業發展秩序、保護消費者權益的角度出發去做一些監管。

四是監管部門正在參照銀行的標准來對支付企業進行監管,對第三方支付的管理辦法已經從原來的草稿進入細則階段。

目前我國的第三方支付發展處於成長期,存在許多不確定性,要採取動態監管的方式,制定彈性政策,在發展中求規范,在規范中求發展。

一是要有一個權威的行業協會和系統的行業規則。這就要求行業協會能夠根據監管部門的原則性要求,制定詳細的指導性文件。

二是支付體系內第三方支付機構要具有較強的自我約束和內部控制能力,保證第三方支付機構能夠自覺遵守行業規范。

三是要有高效的問題查處機制。對部分問題的查處將可能遇到困難,必須有相應的法律體系提出充足的依據。

可見,未來防範第三方支付系統性風險的主要方向是加強對其實施宏觀審慎監管,將第三方支付的監管納入宏觀審慎監管的框架中。

5. 第三方支付方面的法律、法規有哪些,誰能提供下么

關於第三抄方支付現在國家襲有以下法律法規:
1、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
2、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3、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業務系統檢測認證管理規定
4、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辦法
5、支付機構預付卡業務管理辦法
6、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辦法

6. 央行出台哪些對第三方支付的規定

首先,央行對金融行為進行監管是其基本責任,「貨幣有一個基本的功能就是支付清算專的功能,屬這些都必須在央行的監管下進行,否不管是網上支付平台也好,還是其他的信用貨幣也好,央行都必須進行嚴格監管,否則很可能出現風險。」

7. 第三方支付行業監管措施有哪些

所有的金融機構都歸央行管理。銀監會進行監督

8. 互聯網金融對第三方支付平台有哪些監管措施

1.國內第三方支付的有關監管政策
從國務院107號文、央行5號文,到央行暫停二維碼支付及虛擬信用卡、79號文暫停新增銀行卡收單業務,再到近日央行和銀監會聯合下發的10號文,在中國第三方支付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第三方支付首次被如此逐漸加碼的監管,下面將重新梳理監管部門的各種文件和監管措施,以便理解監管措施、理清框架和順序。
2014年1月13日,國辦107號文《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影子銀行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金融機構跨市場理財業務和第三方支付業務由人民銀行負責監管協調。明確了第三方支付的監管主體和職責。
3月13日,央行支付結算司發出《關於暫停支付寶公司線下條碼(二維碼)支付業務意見的函》。
3月14日,原本還處於內部小范圍討論的《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版本流出,對支付轉賬限額的管理引起熱議。
3月22日,建設銀行便迅速下調了快捷支付限額,至此工行、農行、中行、建行等四大行均收緊了快捷支付限額,其中,工行還統一了快捷支付介面。
4月10日,銀監會和央行聯手發出《關於加強商業銀行與第三方支付機構合作業務管理的通知》(銀監發〔2014〕10號),從保護客戶資金安全和信息安全出發,對有針對性的問題細化了規范,涉及客戶身份認證、信息安全、交易限額、交易通知、賠付責任、第三方支付機構資質和行為、銀行的相關風險管控等。
2.國外第三方支付的監管模式
美國對第三方支付的監管主要從三個角度來進行:
一是從業機構監管的角度,將第三方支付公司是為貨幣服務機構,不需獲得銀行業務許可證,而是以發放牌照的方式管理和規范,明確規定初始資本金、自由流動資金、投資范圍限制等方面內容。
二是從功能監管的角度,將第三方支付平台上滯留的資金視為負債,通過提供存款延伸保險服務實現對其監管。
三是對於監管范圍和職責分工,規定所有貨幣服務機構都必須在美國財政部的金融犯罪執行網路上注冊,開業前要通過認定。
歐盟對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監管主要通過對電子貨幣的監管實現。規定第三方支付媒介職能是商業銀行貨幣或電子貨幣,必須取得銀行業執照或電子貨幣公司的執照才能開展業務。對第三方支付機構所從事的金融業務監管要求如同傳統銀行業金融機構一樣,從資本監管、投資范圍、業務風險、信息披露四個角度進行監管。

9. 第三方支付的監管政策法規有哪些

關於第三方支付現在國家有以下法律法規:
1、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內務管理辦法
容2、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3、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業務系統檢測認證管理規定
4、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辦法
5、支付機構預付卡業務管理辦法
6、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辦法

熱點內容
極重性耳聾有辦法治療嗎 發布:2025-05-21 05:44:57 瀏覽:971
賺錢快方法學生黨 發布:2025-05-21 05:44:14 瀏覽:149
有權對刑法進行司法解釋的機關是 發布:2025-05-21 05:34:03 瀏覽:856
刑法大腳 發布:2025-05-21 05:32:07 瀏覽:781
建設工程投標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21 05:31:24 瀏覽:816
鄭州有名律師 發布:2025-05-21 05:27:24 瀏覽:179
司法局布置 發布:2025-05-21 05:19:02 瀏覽:71
柳州法院 發布:2025-05-21 05:14:53 瀏覽:490
法院審判監督 發布:2025-05-21 05:10:56 瀏覽:553
美國婚姻法中的債務 發布:2025-05-21 05:10:22 瀏覽: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