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信訪條例
① 求助!!!!環境雜訊污染投訴辦法
1)找當地環保局是最穩妥和成本較低的方法,但可能處理時間較長。如果遇到不負責任的環保部門,就需要向上一級環保部門反映。縣級環保局上級是市級環保局,再上是省級環保局,最高是國家環保總局。向上級環保局反映情況的同時也可以舉報下級環保局行政不作為,但要合法上訪(應該先看看《信訪條例》),否則有理也說不清了。需要注意的是,處理空氣污染、設備雜訊污染是環保局的職能范圍,人為的雜訊(大聲講話、摔東西等)環保局就處理不了了。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明確規定,個人行為造成雜訊污染的,應由公安部門予以警告,可以並處罰款。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也有「故意製造雜訊擾亂社會治安」的相關處罰規定。所以遇到人為故意發出雜訊,可以找當地派出所或直接撥打110報警。
(2)找新聞媒體曝光的結果不太好說。首先,新聞媒體並不是所有類似事情都願意報道的。它們並不是所謂「為公眾伸張正義」的人,其所追求的是新聞價值,即收視(聽)率、點擊量和發行量。因為現在擾民的事屢見不鮮,所以有可能媒體認為此事不會有太多人關注,根本不會報道。就算媒體報道了,媒體也只是起到輿論監督作用,執法還是要由環保局去做。也就是說,如果當地環保局在乎這個報道的影響,就會很快處理;如果其不在乎,事情一樣得不到解決或要拖很長時間才能解決。
(3)咨詢律師,申請法律訴訟,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而且成本較高。去法院打官司與向環保局投訴不同的是,後者由環保局調查取證,對污染單位進行處罰,而前者需要原告自己舉證。環境污染舉證相當困難,尤其是雜訊污染,轉瞬即逝,不能用現代化的手段再現,除了現場檢測沒有別的方法可以證明。如果向法院舉證,就需要原告自己委託有檢測資質的單位出具檢測報告,證明被告有環境污染行為。很顯然,被告不會眼看著檢測單位把證據取走的,而這個證據的取得幾乎不可能暗中操作而不被被告知曉(因為檢測必須按照國家標准進行,在一定位置上採集樣本,這個過程需要持續一段時間,很難不被發現),而且這方面的檢測費用相當貴。不過法院判決結果是最具權威性的,執行起來也比較容易,律師水平高的話還能獲得可觀的賠償費。
以上這些利弊需要仔細權衡,否則走錯了可能不僅僅是解決不了問題,還會惹麻煩上身。
補充一點:如果那個小作坊是無照非法經營的,就可以不用找環保局了,環保局也管不著,因為它本身就是不應當存在的,沒有排污指標。這應該找工商局,告他無照經營。工商把它取締了就一切都OK了。
② 國務院信訪條例規定信訪工作應當在各級人民政府領導下堅持什麼的原則
國務院《信訪工作條例》第四條規定:「 信訪工作應當在各級人民政府領導下,堅持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依法、及時、就地解決問題與疏導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③ 環境保護法中有沒有對餐飲業油煙排放做出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四條、第五十六條第四項 規定城市飲食服務業的經專營者,屬必須採取措施,防治油煙對附近居民的居住環境造成污染。違者應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依法行使監督管理權的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罰款。是否造成污染可以從是否安裝油煙凈化裝置,以及油煙氣排放是否達到《飲食業油煙排放標准》來判斷,可見油煙氣污染的主管部門應為環保部門。
同時,具體情況也要具體分析,如果該飯店根本就沒有工商營業執照屬於無證無照經營的,工商部門應該首先予以取締,這樣處理比較快,具體條款見《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第四條。
根據以上兩個法律、法規可見,如果是無證經營的,兩個部門都應當受理該投訴,誰不受理就屬行政不作為,參考《國務院信訪條例》哪個部門不受理要求書面的不予受理文書,然後行政復議或訴訟均可。如果是有證的飯店則肯定是環保部門處理。
④ 環保舉報熱線工作管理辦法的介紹
為加強環保舉報熱線工作的規范化管理,暢通群眾舉報渠道,維護和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環境權益,根據《信訪條例》以及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有關規定,制定《環保舉報熱線工作管理辦法》。該《辦法》經2010年11月5日環境保護部2010年第2次部務會議審議通過。2011年12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令第15號公布。《辦法》分總則,機構、職責和人員,工作程序,工作制度,附則5章27條,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
⑤ 環保局24小時電話號碼
環保局的統一投訴舉報電話號碼是:12369,是一天24小時有人接聽的,可以直接投訴舉報的。
⑥ 我用微信舉報了環保問題環保局來查了被舉報者是否能查到是我舉報的
不能。
根據《信訪條例》第二十三條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將信訪人的檢舉、揭發材料及有關情況透露或者轉給被檢舉、揭發的人員或者單位。
《環保舉報熱線工作管理辦法》中第二十一條也明確規定「各級承擔環保舉報熱線工作的機構應當健全保密管理制度,完善保密防護措施,加強保密檢查,並積極開展保密宣傳教育」。
如果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將信訪人的檢舉、揭發材料或者有關情況透露、轉給被檢舉、揭發的人員或者單位的,根據《信訪條例》第四十四條將會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6)環境信訪條例擴展閱讀:
2006年6月,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根據《信訪條例》制定並公布了《環境信訪辦法》。其中:
一、信訪人可以提出以下環境信訪事項:
1.檢舉、揭發違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法環境權益的行為;
2.對環境保護工作提出意見、建議和要求;
3.對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及其所屬單位工作人員提出批評、建議和要求。
對依法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途徑解決的投訴請求,信訪人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程序向有關機關提出。
二、各級環境信訪工作機構收到信訪事項,應當予以登記,並區分情況,分別按下列方式處理:
1.信訪人提出屬於本辦法第十六條規定的環境信訪事項的,應予以受理,並及時轉送、交辦本部門有關內設機構、單位或下一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處理,要求其在指定辦理期限內反饋結果,提交辦結報告,並回復信訪人。對情況重大、緊急的,應當及時提出建議,報請本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決定。
2.對不屬於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處理的信訪事項不予受理,但應當告知信訪人依法向有關機關提出。
3.對依法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途徑解決的,應當告知信訪人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程序向有關機關和單位提出。
4.對信訪人提出的環境信訪事項已經受理並正在辦理中的,信訪人在規定的辦理期限內再次提出同一環境信訪事項的,不予受理。
對信訪人提出的環境信訪事項,環境信訪機構能夠當場決定受理的,應當場答復;不能當場答復是否受理的,應當自收到環境信訪事項之日起15日內書面告知信訪人。但是信訪人的姓名(名稱)、住址或聯系方式不清而聯系不上的除外。
各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收到的環境信訪事項,交由環境信訪工作機構按規定處理。
三、環境信訪事項應當自受理之日起60日內辦結,情況復雜的,經本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批准,可以適當延長辦理期限,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30日,並應告知信訪人延長理由;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對上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同級人民政府信訪機構交辦的環境信訪事項,接辦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必須按照交辦的時限要求辦結,並將辦理結果報告交辦部門和答復信訪人;情況復雜的,經本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批准,並向交辦部門說明情況,可以適當延長辦理期限,並告知信訪人延期理由。
上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同級人民政府信訪機構認為交辦的環境信訪事項處理不當的,可以要求原辦理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重新辦理。
參考資料:網路-信訪條例
網路-環保舉報熱線工作管理辦法
網路-環境信訪辦法
⑦ 環保局不給舉報人保密怎麼收集證據
有以下辦法:1,詢問。2,訊問:訊問是指執法機關要求違法行為人、犯罪嫌疑人或者刑事被告人如實交代案情的方法。3,辨認:辨認是要求被害人或者證人在若干類似的物品、場所或者人中,挑選出自己曾經所見所聞的部分。4.勘驗:勘驗是指執法人員親臨現場,發現和提取證據的專門活動。
舉報人是嚴格受法律保護的。環保部門會處理當事人的舉報。主要受理公眾對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問題的舉報。對於地方環保部門有權處理的舉報將按照國家《信訪條例》屬地管理的原則,通過聯網系統轉相關省、自治區、直轄市環保部門調查處理。
環保問題可以通過電話投訴,舉報電話是:12369 ,還可以通過網路舉報,通過本平台提交的環境污染問題舉報應具備以下條件:
1,明確的舉報對象;
2,詳細的事發地點;
3,造成環境污染或生態破壞的具體行為和事實。
⑧ 舉報環境污染有獎嗎
舉報環境污染經查實後有獎勵的。《環保舉報熱線工作管理辦法》第二十三條:各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結合本單位工作實際,制定環保舉報熱線工作表彰和獎勵制度,對事跡突出、成績顯著的工作人員或者單位給予表彰和獎勵。
為了加強環保舉報熱線工作的規范化管理,暢通群眾舉報渠道,維護和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環境權益,根據《信訪條例》以及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開通環保舉報熱線「12369」客服電話。
(8)環境信訪條例擴展閱讀
環保熱線將做到24小時暢通,執法隊伍接到舉報迅速出動,及時處理環境違法案件,接受社會檢驗。社會各界及廣大群眾在向環保部門舉報環境污染問題時,可根據環境污染事件的發生地點向轄區環保局或「12369」市指揮中心舉報。
環保舉報熱線工作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
二、依法受理,及時辦理;
三、維護公眾對環境保護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四、調查研究,實事求是,妥善處理,解決問題。
⑨ 我想在12369舉報環境污染,會保密舉報人的個人信息嗎
會的,在12369舉報環境污染,選擇匿名舉報即可保密舉報人的個人信息,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1、首先在網路上搜索環保部官方網站,如下圖所示;
⑩ 關於環保問題的舉報網站是多少
分為兩種:
1、在線舉報:環保問題舉報可登錄12369環保熱線官方網站http://www.12369.gov.cn/,點擊「環保熱線」,導航欄中有「在線舉報」;
2、電話舉報:12369
(10)環境信訪條例擴展閱讀:
12369是環境保護的舉報熱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環保舉報熱線工作管理辦法》設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通過撥打環保舉報熱線電話,向各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舉報環境污染或者生態破壞事項,請求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依法處理」。
截至2016年4月,環保微信舉報已覆蓋除西藏外的所有省份和地市,以及40%以上區縣。「12369環保舉報」微信公眾號粉絲數量超過9.6萬人,全國共收到各類舉報事項23883件,辦結21416件。
開設目的
為了加強環保舉報熱線工作的規范化管理,暢通群眾舉報渠道,維護和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環境權益,根據《信訪條例》以及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開通環保舉報熱線「12369」客服電話。
受理范圍
環保熱線將做到24小時暢通,執法隊伍接到舉報迅速出動,及時處理環境違法案件,接受社會檢驗。社會各界及廣大群眾在向環保部門舉報環境污染問題時,可根據環境污染事件的發生地點向轄區環保局或「12369」市指揮中心舉報。
1、一般程度的污染問題由轄區環保局受理,遇到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可直接向「12369」市指揮中心舉報。
2、屬於環保部門管轄范圍內的,如果屬於市本級的,則有市本級處理;如果屬於某區的,則轉交給該區環保部門處理。
3、一些並不屬於環保部門管轄范圍的,例如城市垃圾處置,12369並不會派專人到現場,而會轉給有關部門來處理。
4、如果遇到環保投訴,根據實際情況,先做了解,如果有必要,環保部門則會到現場進行處置。
受理程序
1、對屬於各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職責范圍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舉報事項,應當予以受理。
2、對不屬於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處理的舉報事項不予受理,但應當告知舉報人依法向有關機關提出。
3、對依法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途徑解決或者已經進入上述程序的,應當告知舉報人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向有關機關和單位提出。
4、舉報事項已經受理,舉報人再次提出同一舉報事項的,不予受理,但應當告知舉報人受理情況和辦理結果的查詢方式。
5、舉報人對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做出的舉報件答復不服,仍以同一事實和理由提出舉報的,不予受理,但應當告知舉報人可以依照《信訪條例》的規定提請復查或者復核。
6、對涉及突發環境事件和有群體性事件傾向的舉報事項,應當立即受理並及時向有關負責人報告。
7、涉及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舉報事項,由舉報事項涉及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協商受理;協商不成的,由其共同的上一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協調、決定受理機關。
8、對舉報人提出的舉報事項,環保舉報熱線工作人員能當場決定受理的,應當當場告知舉報人;不能當場告知是否受理的,應當在15日內告知舉報人,但舉報人聯系不上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