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打裁判的條例

打裁判的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3-16 21:28:35

① 門球的裁判規則

1.要經常學習和實踐,不斷提高和鞏固自己的業務水平能力。(特別是已經考上的國家級裁判,更加努力學習,不斷提高執裁水平,切不可馬放南山。)
①嚴守時間。(早來晚走)
②儀表衣著,整齊大方。要求上場隊員的服裝要統一,裁判自己就更要統一,樹立門球運動良好形象。③嚴格按照教科書規范執裁,不搞地方糧票和土改策。
④實踐中經常會有一些不常遇到的新問題。只有專業知識精通,閱歷豐富才能正確的分析解決一些似是而非的問題。因此要不斷鑽研規則,總結經驗。
⑤站位。04裁判法中已明確裁判員的五條配合原則第一條就是觀察最清楚:選擇最佳位置觀察。這一點非常重要。(過一門時沒有壓在開球區?閃擊時只打到腳還是同時打到了腳和球?)
⑥精神集中、反映敏捷
⑦駕馭全場、控制比賽。(流程注意事項3)
2.以誠相待,態度和藹。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裁判的話語也一樣。因此,第一自己要謙虛。第二要學點心理學,會恰當的表達思想,這樣即使判了人家人家也不會反感。(話有三說,巧說為妙),再有,不光對自己是這樣,對其他裁判也是這樣。在觀看比賽中不得議論和評價其它裁判的判決,要「觀棋不語」 ,有問題底下溝通。這是裁判隊伍的一條紀律。
3.鍛煉身體,保持充沛的精力和體力。 1.賽前准備
①檢查場地。(門球決定勝負的4個因素:技術、戰術、心理、場地。)過去打仗以前還要看地形呢,道理都是一樣的。這時裁判要注意的,是看四邊的線平穩不平穩、門和柱牢固不牢固,有沒有球門線,開球區是否正確、特殊情況(一棵大樹)注意作出臨時規定等等。教練要注意的,是看場地是否平整,要動腦筋。四條邊蹲下看。提前掌握了這些資料,仔細做好賽前的准備,在比賽中獲勝的機會就大些。②裁判員要確認參賽隊員資格,看有沒有非法上場的隊員。一旦這一關被忽略了,雙方都有責任,擊球順序名單是本場比賽的依據,一切以此為准。即使一名隊員姓名寫在秩序冊里了,但本場比賽沒有填寫在順序名單里也不得參加比賽。
③選攻。(方圖)我們看,他的這個方型編排和我們的固定1號位其它號位逆時針輪轉編排正好錯開一輪。也就是說我們的第一輪是他們的第二輪(一般國際比賽中第一階段分組循環中沒有超過4個隊的,國內比賽按照04裁判法執行。)再一個就是國際裁判法指定由左邊的隊長先來挑選正反面,這樣做的優點是任務明確,缺點是選擇次數有多有少,顯得不夠公平。
決定先攻、後攻方法示例:
l 如果通過挑幣方法決定先攻後攻方法如下。
a、b、c、d四隊聯賽(循環賽)
第1場 a :b
第2場 c :d第5場 d :a
第6場 b :c
第3場 c :a
第4場 b :d
由左側隊伍隊長挑選正面或反面,然後裁判挑幣
第1場 1 :2
第2場 3 :4
由數字小(本例子為1和3)的隊伍的隊長挑正面或反面。
採用抽簽方式則不按上述的方式。
④檢錄:賽前裁判員要召集雙方隊員到檢錄處檢錄。這里要做的一是由記錄員確認擊球順序,二是檢查球棒,三是檢查服裝。四是主裁要提醒一些注意事項:過一門壓開球區、注意10秒、注意停穩後再拿球等。這都是比賽中容易出現爭議的地方。
2.准備完畢各就各位。
①球的擺放。這時候是將球按合適的間距擺放在限制線外的,因為雙方隊員入場後是站在限制線外。
②比賽開始的基本站位。主裁聽到「比賽開始」後呼叫一號並跑至一角。副裁在一門後約兩米處與主裁保持對角線,記錄員在一線的位置上。為了執裁需要,也可以按照04裁判法的方法站位,因為甲乙裁要交換,副裁直接站到一角,主裁呼號後即改為乙裁,在一門旁觀察球是否真正通過一號門,減少了跑動路線;記錄員站在二線外正對一門處,
可以協助停出界球。
③替換席。
3.比賽開始。(略)
4.比賽結束時注意事項
門球比賽最後階段往往是最激烈的。幾秒鍾的時間,一桿之差往往就能決定和扭轉比賽的勝負。這時裁判員一定要高度精神集中,所有的環節都要按照規定來,不能多也能少,注意不要對球員的表現進行評論,雙方隊長也不要評論對方球員的表現。另外特別強調一句,真要是宣布了比賽時間到後,若主裁沒有聽見,就是再呼了下一輪紅球也無效了,副裁和記錄原應該及時提醒和糾正。而教練也不能要服從這一點。
5.得分確認和判定勝負
這里主要應該提醒的是:比賽結束後雙方站隊時主裁從記錄員手裡拿過記錄表後不應馬上宣布得分,要核實和確認一下,錯了以後再去修改是很麻煩的。
6.同分決勝
同分決勝大家已經執行多年,不再一一細說。側重提醒幾點:①迅速組織站隊,避免拖延時間。②球過一門後不得攔截,要大家都認為不會出界時再撿拾。③前兩輪擊球員自由選位擊球,擊球第三輪開始由裁判定位。這里還有一個細節。第一輪過門時中國是將過門的球擺在比賽線里,沒過門的球擺在線外。國際版本是將過門的球放在不礙事的地方,沒過門的球交回給擊球員。
7.滿分
8、取消比賽資格
取消比賽資格分為三種情況:棄權、拒絕比賽和無資格參賽(非法上場)。實踐中第一種情況(棄權)執行起來比較容易,第二、第三要慎重。第二種情況某隊拒絕比賽多半是場上發生了糾紛,難以達成共識。這時裁判員可以宣布暫停,先做說服工作,實在不行再進行處理。第三種無資格參賽是指場上發現了沒在該隊名單內,或雖在名單內但本場比賽擊球順序名單中沒有填寫的人員。這種情況的發生是由於隊員私自替換穿戴了號碼布,或是冒名頂替申辦替換手續騙過了裁判。無論怎樣,只要一經發現,都要取消全隊比賽資格,判對方獲勝。9、妨礙比賽的處理
關於這一款,通常都是分為兩步來處理的。一般情況的違規都是給以警告;遇到嚴重情況才直接判罰。實踐中還缺乏具體實施標准,請裁判要認真把握好這個度。今後將在修改規則時,建議出台一個實施標准。 1.站位
甲裁的主要任務就是對人負責,乙裁的主要任務就是對目標負責。除了呼號是主裁的專利以外,其他場上一般情況(特殊情況除外,如中斷比賽,取消某人比賽資格等)的宣判處理以及主副裁跑動站位等都可以根據情況隨時交換。
2.呼號及跑位
主裁負責呼號,這要求主裁視野要寬,要有良好的觀察能力。一個國家級主裁要做到根本不用副裁提示下一號的位置,如果用餘光一掃①②④都在我左右視野之中,那麼③就應該在背後。
另外還要有判斷能力,我看這個球的速度方向不再會產生其他變化,隨即呼叫下一號,以減少裁判同時。
3.擊球員
被主裁呼號而進場比賽的隊員叫做擊球員,他擊出的球無過門,無撞擊、出界、滿分、犯規時,擊球權即告結束。
這就是說,在呼號至擊球權結束這一段時間里,擊球員有著他自己的權利,可以就一些情況要求裁判員給予確認,裁判員必須要進行答復。回答要迅速簡捷,因為回答的時間是算在10秒之內的。但如果壓在球門線上的球是門前球還是門後球自己也不太清楚,需要詢問記錄員的話,那麼,裁判向記錄員詢問的時間為裁判用時,不計算在10秒之內。這也充分體現了人性化的原則,比較合理。
4.通過一門
球通過一門是由 「開球區擊球」,「通過一門」「停在界內」這三個要點構成的,三個要點缺一不可。第一點開球區擊球,開球區是比賽線外沿到限制線外沿兩平方米的一個區域,只要把球哪怕是一點投影部分放在開球區內擊球就是好球。如果球沒有放在開球區內,應該重新擺放,重新擺放必須要用手,若用腳或球棒去擺放即判犯規,但由於開球區的場地環境而使自球觸及了擊球員的球棒或腳不為犯規。這裡面有個誰主動的問題,是我去碰球還是球來碰我,裁判員一定要看清楚。
第二要點,通過一門。這里要注意開球區到一門的梯型區域和一門後7.5厘米內若有球可以臨時移開。除此以外就不能移動了。鑒於此,一些教練員就想到了一門封堵戰術。這是一種特殊情況下的特殊戰例,有一定的風險,要慎重運用。第三個要點「停在界內」。這就是說,只有停在界內,才能宣布該球通過一門而得分。
5.主副裁判雙方的跑位配合及宣判
我認為,主副裁雙方的配合跑位是一種藝術。這需要交流和默契,需要兩個人都有眼力和悟性。好裁判一個眼神、一個暗示都能做到心照不宣。比如近距離的撞擊,往往會出現兩人都判或兩人都不判的現象,這時兩人只要提前對一下目光,你一個眼神、一個手勢或後退半步,我就明白了是讓我宣判。若時間來不及時甲裁可稍慢半拍,看看乙裁沒判馬上補台,隨即宣判。如何能夠默契地配合,只靠教科書教不行,還要自己在實踐中去摸索,從而創造出更多更合理的分工配合來。
6.閃擊
重點講一下自球撞擊多球並密貼的處理情況。
①首先要請求裁判員給予確認,只有確認後才可以自己移開球。如果裁判認定撞擊了三球但是兩球密貼而一球有縫隙時,那你就只能先去移開和閃擊那些密貼球。
②裁判認定並答復了撞擊三個球並都密貼在一起,你就可以自己移開他球了。規則26頁說明裡講,可以一個一個的拿開;你一次拿開兩個也可以,但是必須要留下一個。拿球時造成其它密貼球的移動不犯規,放回原位。
③規則27頁方框說明裡舉出同時對多個他球進行閃擊犯規,其中列舉的第二種情況是同時撿起多個被撞擊的球犯規。有人來信問:規則26頁講可以兩球一並撿起拿開,27頁講同時起撿多個球判犯規。這兩頁不是互相矛盾嗎?其實這兩條說的不是一碼事,27頁同時撿起多個被撞擊的球犯規,一是說撞擊了多個球都沒有密貼,擊球員只能一個一個的來撿拾閃擊,但如果象打網球那樣,一下子把球都撿回來,放在兜里再一個個的閃出,到是省得來回跑了,但那就是犯規了。二是說撞擊三球並密貼,你自己可以移開後閃擊的球,一個一個拿可以,一把抓起兩個拿開也可以,但是必須留下一個。這時候的撿球是分為兩個步驟的:先前的撿球是臨時移開,他們的事情還沒有完,一會還要對這些球再次處理(閃擊);最後的撿球是閃擊,必須要一次完成。前後撿球的性質是不一樣的。這時候你要是不分兩步走,和剛才說的打網球那樣一下全部揀起三個密貼球,就屬於「同時撿起多個被撞擊的球」,就是犯規了。所以,27頁所說的多球密貼一次揀起幾個都沒有關系,只要你還剩下一個。若一個都不剩時才判「同時撿起多個被撞擊的球」犯規。三是自球成功撞擊數個球後,與其中一個被撞擊的球接觸,應該先閃擊接觸的球,而不能去拿未接觸的球閃擊,否則也屬於「同時撿起多個被撞擊的球」,算犯規, ④如果擊球員臨時放置的球對他的閃擊有影響時,裁判員可以把這個球放到其他位置。裁判將球改放位置的時間為裁判用時,不佔十秒。⑤如果裁判還沒有來的及改放,而你的閃擊球就碰到了臨時移開的球,那麼閃擊球和臨時移開球隨後的移動都是無效移動。裁判把閃擊的球拿回來放在碰球之處,把臨時移開球拿回來放好,隨後再撿拾進行第二次閃擊。特別提醒大家,因為明確了閃擊球撞上臨時放置球後的移動無效,所以我們前一段探討的擊球員將臨時移開球放在門前10厘米,在零號位閃擊球巧過門的設想也就無效了。
⑥若在門柱上有貼柱球,由於門柱的震動使它移開有三種情況三種處理方法:球的原因造成的,有效;人的原因造成的,無效;槌的原因造成的,犯規。強調一點,閃擊時的震動造成了貼柱球的移動,要恢復原位。
7.球出界和界外球
①出界的宣判由乙裁完成,也就是說乙裁在比賽線外踩住球後又有出界手勢又有「X號出界」的口令。這一點比較科學,因為看得最清楚,另外強調一點,球出界後又滾回到界內仍判球出界。
②界外球是球出界或犯規後由裁判員擺放在界外10厘米處的球。擊球員在擊打界外球進場時不得碰撞任何界內或界外的球,碰到即為犯規。(碰到無效移動球另當別論。)
8.滿分(略)
9.替換與缺員
①替換。主裁在呼叫②號時,教練或隊長提出「②號換人」。主裁向記錄確認後即可宣布「替換」讓其上場擊球。替換隊員必須戴好其所替換的隊員的號碼布。
再一個,如果裁判發現擊球的隊員是無資格替補隊員時,將球恢復原位,請隊員離開場地,宣判擊球無效。我來解釋一下,這個無資格替補隊員和前面所講的無資格參賽是不一樣的。他是寫在本場比賽擊球順序名單里的,是在冊的。在這里他或者是沒有辦理替換手續或者是重新上場,屬於無效比賽。
②缺員 對缺員比賽的處理見裁判法規定,但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教練和隊長同時提出替換和缺員,優先執行教練的請求。
10.暫停只有主裁判有權宣布「暫停」。其他裁判無權宣布。每場記錄員要配有一塊計時表,以便發生意外暫停時,單獨計時。 1.填寫記錄表。收到雙方隊長的擊球順序名單後,在比賽開始前把相關欄目填寫好。
①比賽時間的記錄均用24小時制。
②將裁判員姓名事先寫好。(我國是事後由主、副裁自己簽名。這樣會更好一些,主裁可以再檢查一遍,確認無誤後,再簽名。減少了誤差,共擔了責任。)
③在隊長號碼上劃圈(替換也可以任隊長。再有替補欄中都有一小斜杠,斜杠上是替補號,斜杠下是被替換隊員號碼。
④在備注欄中註明暫停時間和重新開始時間。
在備注欄中還要註明第二次替換同一號碼隊員。(詳見記錄表)
2.復述宣告比賽的時間。
還有15分鍾,還有10分鍾,還有5分鍾,時間到。
最後的宣報用了三個字,我看很好,越短越好。以後比賽中「時間到」或一聲鑼、一聲哨都可以試用,使比賽結束的界線分明,使得主裁呼號適時而止。
國際裁判法規定每次宣報兩遍,最後到時的宣報,以第一次為准。
3.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基礎上配合場上裁判。
①回答裁判壓球門線球的狀況。
②協助處理界外球(平時可站位於甲乙裁的遠端。和他們也有個保持對角線的默契。以便觀察外圍情況和及時處理界外球,減少裁判用時。)
③提醒和糾正場上裁判的失誤。

② 足球比賽運動員打了裁判怎麼處理

不僅會被立即紅牌罰下 還會受到相關部門的追加停賽處罰
通常打裁判的處罰會相當嚴重 停賽半年停賽一年甚至終生禁止參加比賽的可能性都有 這個要按情形來判斷
打了裁判不僅肯定會被紅牌罰下 也肯定會受到追加的處罰

③ 籃球裁判基本規則

違例

大致可分為(1)普通違例:如帶球走步、兩次運球(雙帶)、腳踢球(腳球)或以拳擊球。(2)跳球違例:除了跳球球員以外的人不可在跳球者觸到球之前進入中央跳球區。

24秒鍾規則:進攻球隊在場上控球時必須在24秒鍾內投籃出手(NBA、CBA、CUBA、WNBA等比賽均為24秒,全美大學體育聯合會比賽中為35秒)。

8秒鍾規則:球隊從後場控制球開始,必須在8秒鍾內使球進入前場(對方的半場)。

5秒鍾規則:持球後,球員必須在5秒鍾之內擲界外球出手,FIBA規則規定罰球也必須在5秒鍾內出手。

3秒鍾規則:分為進攻3秒和防守3秒。進攻3秒:進攻方球員不得滯留於3秒區3秒以上;防守3秒:當某防守方球員對應的進攻方球員不在3秒區或者3秒區邊緣、且徹底擺脫防守球員時,防守方球員不得滯留禁區3秒以上。(FIBA無防守3秒)

侵人犯規:與對方發生身體接觸而產生的犯規行為。

技術犯規:隊員或教練員因表現惡劣而被判犯規,比如與裁判發生爭執等情況。

取消比賽資格的犯規:球員做出的不體現運動員精神的犯規動作,比如打人。發生此類情況後,球員應立即被罰出場外。

隊員5次犯規:無論是侵人犯規,還是技術犯規,一名球員犯規共5次(NBA規定為6次)必須離開球場,不得再進行比賽。

違例:既不屬於侵人犯規,也不屬於技術犯規的違反規則的行為。主要的違例行為是:非法運球、帶球走、3秒違例、使球出界、用腳踢球。

隊員出界:球員帶球或球本身觸及界線或界線以外區域,即屬球出界。在球觸線或線外區域之前,球在空中不算出界。

干擾球:投籃的球向籃下落時,雙方隊員都不得觸球。當球在球籃里的時候,防守隊員不得觸球。球碰板後對方不得碰球,直到球下落。

被緊密盯防的選手:被防守隊員緊密盯防的球員必須在5秒鍾之內傳球,運球或投籃,否則其隊將失去控球權(NBA中無此規定)。

球回後場:球隊如已將球從後場移至前場,該球隊球員便不能再將球移過中線,運回後場。

④ 裁判的一般規則是什麼

直接任意球
裁判員認為,如果隊員草率地、魯莽地或使用過分的力量違反下列六種犯規中的任何一種,將判給對方踢直接任意球:
·踢或企圖踢對方隊員;
·絆摔或企圖絆摔對方隊員;
·跳向對方隊員;
·沖撞對方隊員;
·打或企圖打對方隊員;
·推對方隊員;
如果隊員違反下列四種犯規中的任何一種,也判給對方踢直接任意球:
·為了得到對球的控制而搶截對方隊員時,於觸球前觸及對方隊員;
·拉扯對方隊員;
·向對方隊員吐唾沫;
·故意手球(不包括守門員在本方罰球區內)。
在犯規發生地點踢直接任意球。

罰球點球
在比賽進行中無論球在什麼位置,如果隊員在本方罰球區內違反了上述十種犯規中的任何一種,應被判罰球點球。

間接任意球
如果守門員在本方罰球區內違反下列四種犯規中的任何一種,將判給對方踢間接任意球:
·用手控制球後在發出球之前持球超過6秒;
·在發出球之後未經其他隊員觸及,再次用手觸球;
·用手觸及同隊隊員故意踢給他的球;
·用手觸及同隊隊員直接擲入的界外球。
裁判員認為,隊員在出現下列情況時,也將判給對方踢間接任意球:
·動作具有危險性;
·阻擋對方隊員;
·阻擋對方守門員從其手中發球;
·違反規則第十二章以前未提及的任何其他犯規,而停止比賽被警告或罰令出場。
在犯規發生地點踢間接任意球。

紀律制裁
只有對場上人員、替補隊員或是被替換下場的隊員,才能出示紅黃牌。

可警告的犯規
如果隊員違反下列七種犯規中的任何一種,將被警告並出示黃牌:
1. 犯有非體育道德行為;
2. 以語言或行動表示異議;
3. 持續違反規則;
4. 延誤比賽重新開始;
5. 當以角球或任意球重新開始比賽時,不退出規定的距離;
6. 未得到裁判員許可進入或重新進入比賽場地;
7. 未得到裁判員許可故意離開比賽場地。

罰令出場的犯規
如果隊員違反下列七種犯規中的任何一種,將被罰令出場並出示紅牌:
1. 嚴重犯規;
2. 暴力行為;
3. 向對方或其他任何人吐唾沫;
4. 用故意手球破壞對方的進球或明顯的進球得分機會(不包括守門員在本方罰球區內);
5. 用可判為任意球或球點球的犯規破壞對方向本方球門移動著的明顯的進球得分機會;
6. 使用無禮的、侮辱的或辱罵性的語言及動作;
7. 在同一場比賽中得到第二次警告。
被罰令出場的隊員必須立即離開比賽場地附近和技術區域內。

國際足球理事會決議

·決議一
隊員無論是在比賽場內或場外,無論是直接對對方隊員、同隊隊員、裁判員、助理裁判員或其他人犯有應被警告或罰令出場的行為,都將根據犯規性質進行處罰。

·決議二
當守門員利用手臂的任何部位接觸球後,便可認為是已經控制球。此控制球包括守門員故意地用手臂擋球,但不包括裁判員認為該球是意外地從守門員手臂彈回,例如守門員撲救球後。

·決議三
根據規則第十二章的條款,隊員可以用頭部、胸部和膝蓋等傳球給守門員。然而,如果裁判員認為,在比賽進行中,該隊員是利用規則而故意設置騙局,則是犯有非體育道德行為,他將被警告,並由對方在犯規發生地點踢間接任意球。
當踢任意球時,隊員利用規則而故意設置騙局,則將因非體育道德行為而被警告並出示黃牌,該任意球重踢。
此種情況下,與守門員隨後是否用手觸球無關,主要是因該隊員企圖利用規則第十二章的條文和精神而造成的犯規。

·決議四
從後面搶截而又危及對方安全的動作應被視為嚴重犯規。

·決議五
在場地的任何地點試圖欺騙裁判員的佯裝行為,必須作為非體育道德行為而進行制裁。

第五章 裁判員
裁判員的權力
每場比賽由一名裁判員控制,他被任命具有全部權力去執行與比賽有關的競賽規則。
許可權和職責
裁判員:
•執行競賽規則;
•與助理裁判員及當有第四官員時,和他們一起控制比賽;
•確保任何比賽用球符合規則第二章的要求;
•確保隊員裝備符合規則第四章的要求;
•記錄比賽時間和比賽成績;
•因違反規則停止、推遲或終止比賽;
•因外界干擾停止、推遲或終止比賽;
•如裁判員認為隊員受傷嚴重,則停止比賽,並確保將其移出比賽場外。受傷的隊員只有在比賽重新開始後才能重返比賽場地;(2002年修定,)
•如果他認為隊員只受輕傷,則允許比賽繼續進行直到成死球;
•確保隊員因受傷流血時離開比賽場地。該隊員經護理流血停止,在得到裁判員信號後方可重回場地;
•當一個隊被犯規而根據「有利」條款能獲利時,則允許比賽繼續進行。如果預期的「有利」在那一時刻沒有接著發生,則判罰最初的犯規;
•當隊員同時出現一種以上的犯規時,則對較嚴重的犯規進行處罰;
•裁判員不必立即向可以被警告和罰令出場的隊員進行處罰,但當比賽成死球時必須這樣做;
•向對自己行為不負責任的球隊官員進行處分,並可酌情將其驅逐出比賽場地及其周圍地區;
•對於自己未看到的情況,可根據助理裁判員的意見進行判罰;
•確保未經批準的人員不得進入比賽場地;
•比賽停止後重新開始比賽;
•將在賽前、賽中或賽後向隊員和球隊官員進行的紀律處分,及其他事件的情況用比賽報告提交有關部門。
裁判員的決定
裁判員根據與比賽相關的事實所作出的決定是最終的決定。
只有在比賽未重新開始前,裁判員可以根據自己的判斷或助理裁判員的意見而改變確實不正確的決定。
國際足球理事會決議
•決議一
裁判員(同樣適用於助理裁判員或第四官員)對下列情況不承擔法律責任
隊員、官員或觀眾的任何受傷;
任何財產的任何損壞;
由於,或者可能由於他根據競賽規則所作出的判決,或者按照正常程序要求維持、進行和控制比賽而對任何個人、俱樂部、公司、協會或類似機構所造成的任何損失。
這可以包括:
•裁判員根據比賽場地及其周圍情況,或天氣的影響決定比賽是否進行;
•決定由於各種原因而取消比賽;
•決定比賽中所用的設備及其固定情況,包括球門立柱、橫梁、角旗桿和比賽用球;
•由於觀眾的影響或觀眾席中的任何問題,決定是否停止比賽;
•決定是否停止比賽允許受傷隊員移出比賽場地接受治療;
•決定要求或堅持要求將受傷隊員移出比賽場地接受治療;
•決定隊員是否可以穿著某種服裝或佩戴某種裝備;
•決定(在其職責范圍內)是否允許任何人(包括球隊或體育場官員、安全官員、攝影記者或其他新聞宣傳的代表)出現在比賽場地附近;
•裁判員根據競賽規則或依照國際足聯、洲際聯合會、國家協會或聯盟對該比賽制定的規程或規定而作出的判決。
•決議二
在錦標賽或聯賽中被指派的第四官員,其作用和職責必須要與國際足球理事會認可同意的規定相一致,有關規定參照本規則中的相關條款。(2004年修定)
•決議三
與比賽相關的事實應包括進球是否得分和比賽的結果。
第六章 助理裁判員
職責
每場比賽應委派兩名助理裁判員,他們的職責(由裁判員決定)應為示意:
•當球的整體越出比賽場地時;
•應由哪一隊踢角球、球門球或擲界外球;
•可以判罰處於越位位置的隊員時;
•當要求替換隊員時;
•當發生裁判員視線外的不正當行為或任何其他事件時;
•無論何時,當犯規發生時助理裁判員比裁判員更接近於犯規地點(特別是這種犯規情況發生在罰球區內);
•當踢球點球時,在球被踢之前守門員是否向前移動,以及球踢出後是否進門。
協助
助理裁判員還應依據競賽規則協助裁判員控制比賽。在特殊情況下,助理裁判員可以進入場地協助裁判員控制好9.15米的距離。
助理裁判員如有過分干預或不合適的表現時,裁判員可解除其職責並將報告提交有關部門。
第七章 比賽時間
比賽時間
比賽分為兩個半場,每半場45分鍾。特殊情況經裁判員和雙方同意另定除外。任何改變比賽時間的協議(如因光線不足每半場減少到40分鍾)必須在比賽開始之前制定,並要符合競賽規程。
中場休息
隊員有中場休息的權利
中場休息不得超過15分鍾。
競賽規程必須闡明中場休息的時間。
只有經裁判員同意方可改變中場休息時間。
允許補充的時間
在每半場比賽中損失的所有時間應予補足:
•替換隊員(秒);
•對隊員傷勢的估計;
•將受傷隊員移出比賽場地進行治療;
•拖延時間;
•任何其他原因。
根據裁判員的判斷補足損失的時間。
罰球點球
如果執行罰球點球或重新執行罰球點球,每半場結束時間可延長至罰球點球結束。
決勝期
競賽規程可以規定再進行兩個半場相等時間的比賽。規則第八章的規定也能適用。(2004年修定後刪除)
中止的比賽
除競賽規程另有規定外,中止的比賽應重新進行。
第八章 比賽開始和重新開始
預備
通過擲幣,猜中的隊決定上半場比賽的進攻方向。
另一隊開球開始比賽
猜中的隊在下半場開球開始比賽。
下半場比賽兩隊交換比賽場地。
開球
開球是比賽開始和重新開始的一種方式:
•在比賽開始時;
•在進球得分後;
•在下半場比賽開始時;
•在決勝期兩個半場開始時。
開球可以直接射門得分。
程序
•所有隊員在本方半場內;
•開球隊的對方隊員,應距球至少9.15米 (10碼),直到比賽進行;
•球應放定在中心標記上;
•裁判員發出信號;
•當球被踢並向前移動時比賽即為進行;
•開球隊員在球未經其他隊員觸及前不得再次觸球。
某隊進球得分後,由另一隊開球。
違規/判罰
如果開球隊員在其他隊員觸球前再次觸球:
•由對方隊在犯規發生地點踢間接任意球。
在開球程序上的其他犯規:
•重新開球。
墜球
墜球是在比賽進行中因競賽規則未提到的原因而需要暫停比賽之後,重新開始比賽的一種方法。
程序
裁判員在比賽停止時球所在的地點墜球。
當球觸地比賽即為重新開始。
違規/判罰
重新墜球:
•如果球在接觸地面前被隊員觸及;
•如果球在接觸地面前未經隊員觸及而離開比賽場地。
特殊情況
判給守方在其球門區內的任意球,可從球門區內的任何地點踢出。
判給攻方在其對方球門區內的間接任意球,從距犯規發生地點最近的、與球門線平行的球門區線上踢出。
比賽暫停之後,在距比賽停止時球所在的球門區內的地點最近的、與球門線平行的球門區線上墜球,重新開始比賽。
第九章 比賽進行及死球
下列情況比賽成死球:
�當球不論從地面或空中全部越過球門線或邊線時;
�當比賽已被裁判員停止時。
比賽進行
其他所有時間均為比賽進行中,包括:
�球從球門柱、橫梁或角旗桿彈回場內;
�球從比賽場地上的裁判員或助理裁判員身上彈回場內。
第十章 計勝方法
進球得分
當球的整體從球門柱間及橫梁下越過球門線,而此前攻進球的隊未違反競賽規則,即為進球得分。
獲勝的隊
在比賽中進球數較多的隊為勝者。如兩隊進球數相等或均未進球,則比賽為平局。
競賽規程
當競賽規程要求比賽成平局需要決出勝者時,只能遵循下列經國際足球理事會批準的程序:
�客場進球規則;
�決勝期;
�踢罰球點球。
國際足球理事會決議
決議一
只有本規則中包括的經國際足球理事會批準的「決定比賽勝負的程序」,可以在競賽規程中使用。
第十一章 越位
越位位置
隊員處於越位位置本身並不是犯規。
隊員處於越位位置:
�隊員較球和最後第二名對方隊員更接近於對方球門線。
隊員不處於越位位置:
�他在本方半場內;
�他齊平於最後第二名對方隊員;
�他齊平於最後兩名對方隊員。
犯規
處於越位位置的隊員,在同隊隊員踢或觸及球的一瞬間,裁判員認為其就下列情況而言「捲入」了現實比賽中時才被判為越位犯規:
�干擾比賽;
�干擾對方隊員;
�利用越位位置獲得利益。
沒有犯規
如果隊員直接從下列情況下接到球,則沒有越位犯規:
�球門球;
�擲界外球;
�角球。
違規 / 判罰
對於任何越位犯規,裁判員應判給對方在犯規發生地點踢間接任意球。
第十二章 犯規與不正當行為
下列情況將被判罰犯規或不正當行為:
直接任意球
裁判員認為,如果隊員草率地、魯莽地或使用過分的力量違反下列六種犯規中的任何一種,將判給對方踢直接任意球:
�踢或企圖踢對方隊員;
�絆摔或企圖絆摔對方隊員;
�跳向對方隊員;沖撞對方隊員;
�打或企圖打對方隊員;推對方隊員。
如果隊員違反下列四種犯規中的任何一種,也判給對方踢直接任意球:
�為了得到對球的控制而搶截對方隊員時,於觸球前觸及對方隊員;
�拉扯對方隊員;向對方隊員吐唾沫;
�故意手球(不包括守門員在本方罰球區內)。
在犯規發生地點踢直接任意球。
罰球點球
在比賽進行中無論球在什麼位置,如果隊員在本方罰球區內違反了上述十種犯規中的任何一種,應被判罰球點球。
間接任意球
如果守門員在本方罰球區內違反下列四種犯規中的任何一種,將判給對方踢間接任意球:
�用手控制球後在發出球之前持球超過6秒;
�在發出球之後未經其他隊員觸及,再次用手觸球;
�用手觸及同隊隊員故意踢給他的球;
�用手觸及同隊隊員直接擲入的界外球。
裁判員認為,隊員在出現下列情況時,也將判給對方踢間接任意球:
�動作具有危險性;
�阻擋對方隊員;
�阻擋對方守門員從其手中發球;
�因規則第十二章以前未提及的任何其他犯規,而停止比賽被警告或罰令出場。
在犯規發生地點踢間接任意球。
紀律制裁
只允許對場上隊員、替補隊員或替補下場的隊員才能出示紅牌或黃牌。
可警告的犯規
如果隊員違反下列七種犯規中的任何一種,將被警告並被出示黃牌:
1�犯有非體育行為;
2�以語言或行動表示異議;
3�持續違反規則;
4�延誤比賽重新開始;
5�當以角球或任意球重新開始比賽時,不退出規定的距離;
6�未得到裁判員許可進入或重新進入比賽場地;
7�未得到裁判員許可故意離開比賽場地。
罰令出場的犯規
如果隊員違反下列七種犯規中的任何一種,將被罰令出場並被出示紅牌:
1�嚴重犯規;
2�暴力行為;
3�向對方或其他任何人吐唾沫;
4�用故意手球破壞對方的進球或明顯的進球得分機會(不包括守門員在本方罰球區內);
5�用可能被判為任意球或球點球的犯規,破壞對方向本方球門移動著的明顯的進球得分機會;
6�使用無禮的、侮辱的或辱罵性的語言及動作;
7�在同一場比賽中得到第二次警告。
被罰令出場的隊員必須立即離開比賽場地附近及技術區域。
國際足球理事會決議
決議一
隊員無論是在比賽場內或場外,無論是直接對對方隊員、同隊隊員、裁判員、助理裁判員或其他人犯有應被警告或罰令出場的行為,都將根據犯規性質進行處罰。
決議二
當守門員利用手臂的任何部位接觸球後,便可認為是已經控制球。此控制球包括守門員故意地用手臂擋球,但不包括裁判員認為該球是意外地從守門員手臂彈回,例如守門員撲救球後。
決議三
根據規則第十二章的條款,隊員可以用頭部、胸部和膝蓋等傳球給守門員。然而,如果裁判員認為,在比賽進行中,該隊員是利用規則而故意設置騙局,則是犯有非體育行為,他將被警告,並由對方在犯規發生地點踢間接任意球。
當踢任意球時,隊員利用規則而故意設置騙局,則將因非體育行為而被警告並被出示黃牌,該任意球重踢。
此種情況下,與守門員隨後是否用手觸球無關,主要是因該隊員企圖利用規則第十二章的條文和精神而造成的犯規。
決議四
從後面搶截而又危及對方安全的動作應視為嚴重犯規並予以判罰。
決議五
在場地的任何地點試圖欺騙裁判員的佯裝行為,必須作為非體育行為而進行判罰。
決議六
當隊員脫掉上衣慶祝進球時屬於不正當行為,必須受到警告。
第十三章 任意球
任意球的種類
任意球分為直接任意球和間接任意球兩種。
無論是直接任意球還是間接任意球,踢球時必須將球放定。踢球隊員在球未經其他隊員觸及前不得再次觸球。
直接任意球
�如果直接任意球直接踢入對方球門,判為得分。
�如果直接任意球直接踢入本方球門,判給對方踢角球。
間接任意球
信號
當裁判員判間接任意球時,應單臂上舉過頭,並保持這種姿勢直到球踢出後被其他隊員觸及或成死球時為止。
球進門
只有當球進門前觸及到另一名隊員才可得分。
�如果間接任意球直接踢入對方球門,判為球門球;
�如果間接任意球直接踢入本方球門,判給對方踢角球。
任意球的位置
在罰球區內的任意球
屬於守方的直接或間接任意球:
�所有對方隊員距球至少9�15米(10碼);
�所有對方隊員應站在罰球區外直到比賽進行;
�當球被直接踢出罰球區比賽即為進行;
�可以在球門區內任何一點踢任意球。
屬於攻方的間接任意球:
�所有對方隊員距球至少9�15米(10碼)直到比賽進行,除非他們已站在本方球門柱之間的球門線上;
�當球被踢並移動時比賽即為進行;
�在對方球門區內踢間接任意球時,應在距犯規發生地點最近的、與球門線平行的球門區線上執行。
在罰球區外的任意球
�所有對方隊員距球至少9�15米(10碼)直到比賽進行;
�當球被踢並移動時比賽即為進行;
�在犯規發生地點踢任意球。
違規 / 判罰
當踢任意球時,對方隊員比規定距離更接近於球:
應重踢。
當守方在本方罰球區內踢任意球時,球未被直接踢出罰球區:
�應重踢。
由除守門員外的隊員踢任意球
如果比賽進行後,踢球隊員在其他隊員觸球前再次觸球(用手除外):
�由對方在犯規發生地點踢間接任意球。
如果比賽進行後,踢球隊員在其他隊員觸球前故意用手觸球:
�由對方在犯規發生地點踢直接任意球;
�如果犯規發生地點在踢球隊員本方罰球區內,將判罰球點球。
由守門員踢任意球
如果比賽進行後,守門員在其他隊員觸球前再次觸球(用手除外):
�由對方在犯規發生地點踢間接任意球。
如果比賽進行後,守門員在其他隊員觸球前故意用手觸球:
如果犯規發生地點在守門員本方罰球區外,由對方在犯規發生地點踢直接任意球;
�如果犯規發生地點在守門員本方罰球區內,由對方在犯規發生地點踢間接任意球。
第十四章 罰球點球
當比賽進行中,一個隊在本方罰球區內由於違反了可判為直接任意球的十種犯規之一而被判罰的任意球,應執行罰球點球。
罰球點球可以直接進球得分。
在每半場比賽或決勝期上下半場結束時,應允許延長時間執行完罰球點球。
球和隊員的位置
球:
�放定在罰球點上。
主罰球點球的隊員:
�確認由其主罰。
防守方守門員:
�停留在本方球門柱間的球門線上,面對主罰隊員,直至球被踢出。
除主罰隊員外的隊員應處於:
�比賽場地內;
�罰球區外;
�罰球點後;
�距罰球點至少9.15米(10碼)。
裁判員
�應在隊員處於規則規定的位置後發出執行罰球點球的信號;
�作出罰球點球完成後的決定。
程序
�主罰隊員向前踢出球點球;
�在其他隊員觸球前主罰隊員不得再次觸球;
�當球被踢並向前移動時比賽即為進行。
在比賽進行當中,以及在上半場或全部比賽結束而延長時間執行或重新執行罰球點球時,如果球在越過球門柱間和橫梁下之前遇到下列情況,應判定得分:
�該球觸及任何一個或連續觸及兩個球門柱、橫梁、守門員。
違規 / 判罰
如果裁判員發出執行罰球點球信號後,球進入比賽之前發生下列情況:
主罰隊員在踢球點球時違反競賽規則:
�裁判員允許踢出該球點球;
�如果球進進球門,應重踢;如果球未進進球門,不應重踢。
守門員違反競賽規則:
�裁判員允許踢出該球點球;如果球進進球門,得分有效;如果球未進進球門,應重踢。
主罰隊員的同隊隊員進入罰球區,或在罰球點前,或距罰球點少於9�15米(10碼):
�裁判員允許踢出該球點球;
�如果球進進球門,應重踢;
�如果球未進進球門,不應重踢;
�如果該隊員觸及了從守門員、橫梁或門柱彈回的球,裁判員將停止比賽,由防守方以間接任意球重新開始比賽。
守門員的同隊隊員進入罰球區,或在罰球點前,或距罰球點少於9�15米(10碼):
�裁判員允許踢出該球點球;
�如果球進進球門,得分有效;
�如果球未進進球門,應重踢。
攻守雙方隊員都違反競賽規則:
�應重踢。
如果球點球踢出之後:
主罰隊員在其他隊員觸球前再次觸球(用手除外):
�由對方在犯規發生地點踢間接任意球。
主罰隊員在其他隊員觸球前故意用手觸球:
�由對方在犯規發生地點踢直接任意球。
球被外來因素觸及而影響了其向前移動:
�應重踢。
球從守門員、橫梁或球門柱彈回比賽場地內,接著被外來因素觸及:
�裁判員停止比賽;
�在被外來因素觸及的地點墜球重新開始比賽。
第十五章 擲界外球
擲界外球是重新開始比賽的一種方法。
擲界外球不能直接進球得分。
判為擲界外球:
�當球的整體不論從地面或空中越過邊線時;
�從球越出邊線處擲界外球;
�判給最後觸球隊員的對方。
程序
在擲出球的一瞬間,擲球者應:
�面向比賽場地;
�任何一隻腳的部分站在邊線上或站在邊線外的地上;
�使用雙手;
�將球從頭後經頭頂擲出。
擲球隊員在其他隊員觸球前不得再次觸球。
球一進入比賽場地,比賽即為進行。
違規 / 判罰
由除守門員外的隊員擲界外球
如果比賽進行後,擲球隊員在其他隊員觸球前再次觸球(用手除外):
�由對方在犯規發生地點踢間接任意球。
如果比賽進行後,擲球隊員在其他隊員觸球前故意用手觸球:
�由對方在犯規發生地點踢直接任意球;
�如果犯規發生地點在擲球隊員本方罰球區內,則判罰球點球。
由守門員擲界外球
如果比賽進行後,守門員在其他隊員觸球前再次觸球(用手除外):
�由對方在犯規發生地點踢間接任意球。
如果比賽進行後,守門員在其他隊員觸球前故意用手觸球:
�如果犯規發生地點在守門員本方罰球區外,由對方在犯規發生地點踢直接任意球;
�如果犯規發生地點在守門員本方罰球區內,由對方在犯規發生地點踢間接任意球。
如果對方隊員不正當地阻礙擲球隊員或分散其注意力:
�他將因非體育行為被警告並被出示黃牌。
對於任何其他違反此規則的:
�由對方擲界外球。
第十六章 球門球
球門球是重新開始比賽的一種方法。
球門球可以直接射入對方球門而得分。
判為球門球:
�當球的整體不論從地面或空中越過球門線,而最後觸球者為攻方隊員,且根據規則第十章不是進球得分時。
程序
�由防守方從球門區內的任何一點踢球;
�對方應在罰球區外直至比賽進行;
�踢球隊員在其他隊員觸球前不得再次觸球;
�當球被直接踢出罰球區,比賽即為進行。
違規 / 判罰
如果球未被直接踢出罰球區進入比賽:應重踢。
由除守門員外的隊員踢球門球
如果比賽進行後,踢球隊員在其他隊員觸球前再次觸球(用手除外)�
由對方在犯規發生地點踢間接任意球。
如果比賽進行後,踢球隊員在其他隊員觸球前故意用手觸球:
由對方在犯規發生地點踢直接任意球;
如果犯規發生地點在踢球隊員本方罰球區內,則判罰球點球。
由守門員踢球門球如果比賽進行後,守門員在其他隊員觸球前再次觸球(用手除外):由對方在犯規發生地點踢間接任意球。
如果比賽進行後,守門員在其他隊員觸球前故意用手觸球:
�如果犯規發生地點在守門員本方罰球區外,由對方在犯規發生地點踢直接任意球。
�如果犯規發生地點在守門員本方罰球區內,由對方在犯規發生地點踢間接任意球。
對於任何其他違反此規則的:應重踢。
第十七章 角球
角球是重新開始比賽的一種方法。
角球可以直接射入對方球門而得分。
判為角球:
�當球的整體不論從地面或空中越過球門線,而最後觸球者為守方隊員,且根據規則第十章不是進球得分時。
程序
�將球放在離球出界處最近的角旗桿的角球弧內;
�不得移動角旗桿;
�對方應在距球至少9.15米(10碼)以外,直至比賽進行;
�由攻方隊員踢球;
�當球被踢並移動時比賽即為進行;
�踢球隊員在其他隊員觸球前不得再次觸球。
違規 / 判罰
由除守門員外的隊員踢角球
如果比賽進行後,踢球隊員在其他隊員觸球前再次觸球(用手除外):
�由對方在犯規發生地點踢間接任意球。
如果比賽進行後,踢球隊員在其他隊員觸球前故意用手觸球:
�由對方在犯規發生地點踢直接任意球;
�如果犯規發生地點在踢球隊員本方罰球區內,則判罰球點球。
由守門員踢角球
如果比賽進行後,守門員在其他隊員觸球前再次觸球(用手除外):
�由對方在犯規發生地點踢間接任意球。
如果比賽進行後,守門員在其他隊員觸球前故意用手觸球:
�如果犯規發生地點在守門員本方罰球區外,由對方在犯規發生地點踢直接任意球;
�如果犯規發生地點在守門員本方罰球區內,由對方在犯規發生地點踢間接任意球。
對於任何其他犯規:應重踢。
決定比賽勝負的程序:
客場進球規則、決勝期和踢罰球點球是根據競賽規程的要求,當比賽打成平局需要決出勝隊時採取的方法。

⑤ 壁球裁判員有哪些條例要遵守

(1)裁判員須遵守國家體育總局頒布的《裁判員守則》。

(2)裁判員須遵守賽區各項管理規定,服從賽會安排,廉潔自律、公正執法、恪盡職守,為比賽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

(3)裁判員須按時赴賽區報到,否則給予取消裁判工作資格,費用自理的處理(因不可抗拒的原因或事先請假者除外)。

(4)裁判員須嚴格遵守裁判紀律,嚴禁飲酒、賭博、打麻將。

(5)裁判員須認真鑽研競賽規則、競賽規程和裁判法,精通業務,熟悉各項管理規定。

(6)裁判員須認真學習、嚴格遵守中國壁球協會《裁判員行為規范》。裁判長須認真學習、嚴格遵照中國壁球協會《裁判長工作指南》開展工作。

(7)接受臨場任務後,裁判員應認真充分地做好准備工作,確保完成臨場任務。如果因准備不充分、思想不重視或其它原因,導致臨場中出現明顯失誤,裁判長經與技術代表研究確定,可立即由替補裁判員更換其任務,並視情作進一步的處理。

(8)比賽期間,裁判員應主動迴避與各代表隊非公務接觸,違者視情節給予批評教育,直至取消執裁資格。

(9)裁判員應堅持原則,維護職業道德和自身人格尊嚴,不得接受宴請,超規格接待,饋贈禮品、禮金或高消費娛樂活動,如有違反並經查實,立即取消執裁資格,費用自理,遣離賽區,並視情節作進一步處理。

(10)裁判員玩忽職守,違反裁判職業道德,不秉公執法,故意偏袒,參與各比賽隊間的「君子協定」,經查屬實,立即取消執裁資格,費用自理,遣離大會,直至給予降級、撤銷裁判等級、全國通報批評等處理。

(11)裁判員違反本規定,情節嚴重者,除按本規定處理外,將按國家體育總局《關於違反全國性體育競賽有關規定的行政處分暫行規定》作進一步處理。

⑥ 籃球比賽中球觸及裁判時如何規定

跟觸及地板一樣,裁判在界內就沒事,在界外就出界。故意打到裁判算犯規

⑦ 足球裁判的規則,最新的

裁判員認隊員草率地、魯莽地或使用過分力量違反下列六種犯規任何種判給對方踢直接任意球:
·踢或企圖踢對方隊員;
·絆摔或企圖絆摔對方隊員;
·跳向對方隊員;
·沖撞對方隊員;
·打或企圖打對方隊員;
·推對方隊員;
隊員違反下列四種犯規任何種也判給對方踢直接任意球:
·了得對球控制而搶截對方隊員時於觸球前觸及對方隊員;
·拉扯對方隊員;
·向對方隊員吐唾沫;
·故意手球(包括守門員本方罰球區內)
犯規發生地點踢直接任意球
罰球點球
比賽進行無論球位置隊員本方罰球區內違反了上述十種犯規任何種應被判罰球點球
間接任意球
守門員本方罰球區內違反下列四種犯規任何種判給對方踢間接任意球:
·用手控制球發出球之前持球超過6秒;
·發出球之未經其隊員觸及再次用手觸球;
·用手觸及同隊隊員故意踢給球;
·用手觸及同隊隊員直接擲入界外球
裁判員認隊員出現下列情況時也判給對方踢間接任意球:
·動作具有危險性;
·阻擋對方隊員;
·阻擋對方守門員從其手發球;
·違反規則第十二章前未提及任何其犯規而停止比賽被警告或罰令出場
犯規發生地點踢間接任意球
紀律制裁
只有對場上人員、替補隊員或被替換下場隊員才能出示紅黃牌
警告犯規
隊員違反下列七種犯規任何種被警告並出示黃牌:
1.
犯有非體育道德行;
2.
語言或行動表示異議;
3.
持續違反規則;
4.
延誤比賽重新開始;
5.
當角球或任意球重新開始比賽時退出規定距離;
6.
未得裁判員許進入或重新進入比賽場地;
7.
未得裁判員許故意離開比賽場地
罰令出場犯規
隊員違反下列七種犯規任何種被罰令出場並出示紅牌:
1.
嚴重犯規;
2.
暴力行;
3.
向對方或其任何人吐唾沫;
4.
用故意手球破壞對方進球或明顯進球得分機會(包括守門員本方罰球區內);
5.
用判任意球或球點球犯規破壞對方向本方球門移動著明顯進球得分機會;
6.
使用無禮、侮辱或辱罵性語言及動作;
7.
同場比賽得第二次警告
被罰令出場隊員必須立即離開比賽場地附近和技術區域內
國際足球理事會決議
·決議
隊員無論比賽場內或場外無論直接對對方隊員、同隊隊員、裁判員、助理裁判員或其人犯有應被警告或罰令出場行都根據犯規性質進行處罰
·決議二
當守門員利用手臂任何部位接觸球便認已經控制球此控制球包括守門員故意地用手臂擋球包括裁判員認該球意外地從守門員手臂彈回例守門員撲救球
·決議三
根據規則第十二章條款隊員用頭部、胸部和膝蓋等傳球給守門員而裁判員認比賽進行該隊員利用規則而故意設置騙局則犯有非體育道德行被警告並由對方犯規發生地點踢間接任意球
當踢任意球時隊員利用規則而故意設置騙局則因非體育道德行而被警告並出示黃牌該任意球重踢
此種情況下與守門員隨否用手觸球無關主要因該隊員企圖利用規則第十二章條文和精神而造成犯規
·決議四
從面搶截而又危及對方安全動作應被視嚴重犯規
·決議五
場地任何地點試圖欺騙裁判員佯裝行必須作非體育道德行而進行制裁

⑧ 羽毛球裁判的基本規則

延遲發球

根據「BWF世界羽聯國際羽球規則」規則9.1.1:發球時,當發球員及接發球員站好位置以後,雙方皆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誤發球。發球員的球拍拍頭做完後擺之後,任何遲滯,都是延誤發球。

此外,根據規則9.1.7及9.2,我們可以知道,當發球員的球拍拍頭開始由後向前揮動時,即視為發球開始。這時候球拍必須由後向前連續不斷地移動,直到整個發球動作完成。否則將被視為違例 - 發球不連續。

當有以上「延誤發球」情形發生時,發球裁判會揮動右臂往左,表示發球員的延遲發球違例。



雙腳踩線與離地

根據規則9.1.2,發球員及接發球員應站立於斜相對的發球區內,並不得踩到發球區界線。

規則9.1.3則指出,發球員及接發球員的雙足必須部份與地面接觸,並固定不得移動位置,從開始發球直到發球動作完成。當有以上情形發生時,發球裁判伸出右腳並以右手示意,表示發球員雙腳離地或采線犯規。



發球未擊中羽球基座

根據規則9.1.4,發球員的球拍應擊到羽球的基座;當發球員發球未擊中羽球基座時,發球裁判右手張開並以左手輕觸右手掌,表示發球員發球犯規。



發球過高

根據規則9.1.5,發球員的球拍擊球瞬間,整個羽球應在發球員腰部之下(腰部的定義是發球員最低的肋骨的最下緣的想像橫切面)。因此,當發球員的擊球位置高過腰部時,發球裁判會以右手水平放置肋骨間,表示發球過高犯規。



拍柄朝上

根據規則9.1.6,發球員球拍的拍柄於擊球瞬間,必須朝向下方。因此,當發球員擊球瞬間,拍柄朝上,發球裁判會垂直舉起右手掌,表示拍柄朝上犯規。



司線手勢介紹

除了發球裁判之外,坐在球場底線、邊線延伸線的椅子上的是司線。司線位置應該距離邊線2.5~3.5公尺,負責判斷羽球落點位於界內或界外,擔任起羽球比賽的得分評斷任務。以下是3種常見的司線手勢。

⑨ 為什麼歷史上沒有NBA球員打裁判是硬性規定嗎

在NBA,很多球員經常因為脾氣火爆而和別人發生沖突,甚至打架。在NBA,球員和球迷之間有充足的時間,但我們從來沒有在美國和歐洲看到過球員和裁判之間的沖突。為什麼歷史上沒有NBA球員打裁判?是硬性規定嗎?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所以NBA球員對裁判很有耐心,即使有更多的不滿,也不會對裁判做出令人發指的舉動,這也是他們這么多年看比賽都沒見過裁判被打的原因。好了,今天就分享到這里了,感謝大家的收看,如果有什麼想法,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哦!明天我們再見,喜歡的記得點贊或者是分享出去哦!

熱點內容
公司法律顧問是什麼職務 發布:2025-05-20 11:04:52 瀏覽:345
咸陽專業律師 發布:2025-05-20 10:52:39 瀏覽:668
勞動法協商解除 發布:2025-05-20 10:38:00 瀏覽:527
商店說不能退卡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20 10:33:40 瀏覽:836
刑法學張明楷最新版 發布:2025-05-20 10:32:06 瀏覽:715
許昌市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5-20 10:31:29 瀏覽:930
法律援助零距離便民服務 發布:2025-05-20 10:26:11 瀏覽:636
道德經講解丁 發布:2025-05-20 10:24:51 瀏覽:772
2016勞動法熱點事件 發布:2025-05-20 10:11:33 瀏覽:463
警察司法學院 發布:2025-05-20 10:08:33 瀏覽: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