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協商解除

勞動法協商解除

發布時間: 2025-05-20 10:38:00

❶ 勞動法規定公司辭退員工條件

1. 協商解除: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解除勞動合同。
2. 過失性辭退:若勞動者有過失行為,用人單位可以將其辭退。
3. 非過失性辭退:在法定情形下,用人單位在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或額外支付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法規定公司辭退員工條件包括:
1. 協商解除: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解除勞動合同。
2. 過失性辭退:勞動者有以下情形之一,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 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
- 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
- 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
- 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工作造成嚴重影響或拒絕改正;
- 以欺詐、脅迫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勞動合同無效;
- 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 非過失性辭退:以下情形之一,用人單位在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或額外支付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 勞動者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在規定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
- 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調整崗位仍不能勝任;
- 勞動合同訂立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無法履行,協商未達成一致。
4. 經濟性裁員:需要裁減二十人以上或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用人單位在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意見後,經報告勞動行政部門,可以裁減人員:
- 依照企業破產法進行重整;
- 生產經營嚴重困難;
- 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經營方式調整;
- 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
二、辭退補償金需要納稅。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三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徵個人所得稅;超過部分按照相關規定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
用人單位在試用期內辭退勞動者,相對容易,但需承擔合法辭退的舉證責任。若不能證明合法辭退,將承擔不利後果。

熱點內容
鐵路法律顧問的職責 發布:2025-05-20 17:17:26 瀏覽:520
民法溧陽周 發布:2025-05-20 17:13:44 瀏覽:477
廣東法官工資 發布:2025-05-20 17:13:44 瀏覽:579
國資委法律法規整理版 發布:2025-05-20 16:55:05 瀏覽:980
深圳勞動法發放工資 發布:2025-05-20 16:55:02 瀏覽:804
柴桑法院網 發布:2025-05-20 16:46:28 瀏覽:779
刑法第397條 發布:2025-05-20 16:45:53 瀏覽:419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如何理解 發布:2025-05-20 16:33:04 瀏覽:351
信息技術政策法規 發布:2025-05-20 16:31:21 瀏覽:465
深圳法官照片簡介 發布:2025-05-20 16:28:38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