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維保規章制度
❶ 電梯維保內容及規章制度
電梯維保條款
1、保養范圍
1. 通過電梯維護保養、應急修理,保證維護保養的電梯能夠安全正常使用,每月定期1次檢查調整各安全部件及活動部件,並進行定期清理潤滑(詳見附電梯保養檢修工作單及電梯維修單)。提供全年度的應急修理服務,維護保養中所需單件價格在100元以下的零配件,負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年度檢驗前後的維修整改工作。(電梯年度檢驗費用由甲方承擔)。
2.本公司提供服務
2.1按照本協議簽訂之日的國家法規,實施保養;
2.2對於用戶有關電梯故障停機或誤動作的應急修理,做到24小時立即回答,原則上2小時內趕到現場,如有特殊情況、雙方另行商定,填寫搶修記錄,以備檢查。
3.甲方職責
3.1.1甲方應按電梯操作規程,安全、合理、正確地使用,避免出現人為的損壞;
3.1.2甲方盡可能為乙方人員提供有關保養、維修的各種方便,以便盡快地使設備恢復正常運行;
3.1.3使用中發現故障或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使用,並及時通知乙方;
3.1.4在保養合同期內,甲方人為造成的事故或使用不當引起的機械配件及電氣零件嚴重損壞等情況,其費用由甲方承擔,並承擔乙方的修理人工費;
3.1.5前述電梯附件均為甲方財產,應由甲方負責保管並負責電梯轎廂內清潔衛生工作及轎廂照明;乙方只負責提供一切有關電梯維修保養服務;
3.2 乙方職責
3.2.1以顧客滿意為最高目標,提供一流、優質服務;
3.2.2每月巡迴檢查保養電梯1次;
3.2.3定期向甲方報告保養設備的運行情況,零部件使用情況,易損件的更換情況,並
做好詳細記錄;
3.2.4提供各部件潤滑(運行系統,傳動系統)以及整機運行情況檢查;
3.2.5檢查調整各項零部件及安全保護系統;
3.2.6指導甲方操作及正確使用設備;
4.下列內容不屬於服務范圍
4.1任何屬於故意的不可抗拒或意外破壞或超出本公司控制范圍內的任何其它原因造
成的電梯的修理和零部件更換;
4.2為了裝飾目的進行的各種整修或更換照明及其它;
4.3因天災人禍等事故造成的損失或任何延誤,乙方不負任何責任;
4.4由於現行的適應於電梯設備的法令、法規變化而必須進行的工作,而這種法令法規的變化生效於本合同簽訂日期之後,對於這種變化,本公司不負責提供免費服務。
5.其它
5.1保養協議范圍內的電梯發生項目修理時(含大修項目),甲方應承擔維修所需零部件及適當人工費用;
❷ 單位應建立哪些規章制度才能確保電梯安全運行
第七條 使用單位應當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建立建立建立建立以崗位責任制為核心的電梯使用以專崗位責任制屬為核心的電梯使用以崗位責任制為核心的電梯使用以崗位責任制為核心的電梯使用和運營安全管理制度和運營安全管理制度和運營安全管理制度和運營安全管理制度,,,,並且嚴格執行。安全管理制度至少包括以下內容:
(一)相關人員的職責相關人員的職責相關人員的職責相關人員的職責;
(二)安全操作規程安全操作規程安全操作規程安全操作規程;
(三)日常檢查制度日常檢查制度日常檢查制度日常檢查制度;
(四)維保制度;
(五)定期報檢制度定期報檢制度定期報檢制度定期報檢制度;
(六)電梯鑰匙使用管理制度;
(七)作業人員與相關運營服務人員的培訓考核制度;
(八)意外事件或者事故的應急救援預案與應急救援演習制度;
(九)安全技術檔案管理制度安全技術檔案管理制度
❸ 我是一名電梯維修保養工,我想了解相關法律法規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
第549號《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
第四十條 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版在作業過程中發現事故權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現場安全管理人員和單位有關負責人報告。
第九十條 特種設備作業人員違反特種設備的操作規程和有關的安全規章制度操作,或者在作業過程中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未立即向現場安全管理人員和單位有關負責人報告的,由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給予批評教育、處分;情節嚴重的,撤銷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資格;觸犯刑律的,依照刑法關於重大責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TSG T5001-2009《電梯使用管理與維護保養規則》
❹ 電梯安全管理制度全版
電梯安全管理制度參考如下:
一、電梯日常使用管理
1、防損部開啟電梯扶梯人員,必須獲得電梯專業培訓,方可執行。
2、每天開梯後,檢查呼梯盒、轎廂內的顯示屏顯示是否清晰,各開關、按扭是否靈活有效,試運行垂直梯/扶梯十分鍾後,按《電梯日常檢查紀錄表》防損部做好電梯運行記錄,並妥善保存。
3、嚴禁裝運易燃、易爆的危險物品,嚴禁電梯超載運行,嚴禁吸煙。
4、垂直梯不允許開啟轎廂頂安全窗,轎廂安全門來裝運長物件。
5、如載的物體質量較重,要將載荷重心應盡可能穩妥的放置垂直梯轎廂中心,以免在運行中傾倒。
6、保持電梯機房乾燥清潔,保持電梯機房消防設施完好。
7、確定合理的電梯運行時間,隨時監督電梯運行狀況,加強日常維修保養,適時降溫、通風、防雨,做好運行服務,經常巡查樓層,防止地面水流入電梯井,值班監督,防止違章使用電梯。
8、電梯的三角鑰匙和電扶梯的起動鑰匙要存放在安全的地方,非電梯專業人員不得使用鑰匙。
9、在電梯轎廂內明顯位置張貼《電梯安全使用許可證》,註明:注冊登記及檢驗合格標志、電梯管理部門、管理人員、安裝企業、維修保養企業以及相應的應急報警、投訴電話號碼。
10、操作規程參考《扶梯運行操作規程》、《電梯運行操作規程》。
11、應急處置要求參考《電梯應急處理操作規程》、《電梯困人援救操作規程》。
二、電梯維修保養規程(分承包方服務主要內容)
1、電梯維修保養公司資質: 必須具有市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認可資格的維保單位. 必須具有市電梯扶梯改造維修許可證;具備安全許可A類資質。
2、電梯維修保養公司必須使用有市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認可資格的維修員進行現場保養。
3、在與維保單位簽訂合同確定合作關系後,維保單位必須在7天內提供承包范圍內的電梯年度維保計劃。
4、提供全天候應急處理服務,即維保單位對設備提供365天,24小時全天候應急處理服務。電梯維護保養提前一天通知我方,盡可能減少對正常營業使用的影響,如電梯出現故障,維保單位在接到報修通知後30分鍾內趕到現場。
5、按國家規定,電梯維護保養每月進行2次。每次維保人員不得低於2人。工程部需安排專人全程跟進。
6、對電梯進行維修或保養前,應在轎廂入口明顯處,掛上「電梯檢修,暫停使用」的標牌。
7、讓無關人員離開轎廂或機房等工作場地,關好廳門;不能關閉廳門時,需用合適的護柵擋住入口處,防止無關人員進電梯。
8、保養垂直梯必須完成的項目:
A. 校驗限速器
B. 檢查安全鉗是否靈活有效
C. 更換曳引機潤滑油
D. 更換門腳,及導靴
E. 觀察鋼絲繩的磨損情況
F. 對電梯機房、轎頂、#道、轎箱、底坑的配件進行檢查及維護。
9、保養扶梯必須完成的項目:
A. 扶手帶入口保護開關
B. 梳齒板安全開關
C. 驅動鏈防斷開關
D. 上、下機倉的急停開關
E. 防止電梯下沉開關
F. 電動機過載保護裝置
G. 錯、斷相保護裝置
H. 超速保護裝置
I. 梯級與圍裙板的水平間隙。
10、注意維保工作的安全性,維保時候注意配備安全裝置如安全帽、安全帶等,檢修電器設備時,應切斷電源或採取適當的安全措施。禁止在井道、轎廂、轎頂及機房內吸煙。
11、按照國家有關制度辦理電梯年檢和電梯准用證。
12、維保監督規程參考《電梯維保監督工作規程》。
❺ 電梯管理制度有哪些
電梯管理工作制度
第一條 簽訂電梯訂貨、安裝、維修保養合同時,須遵市勞動部門規定的有關安全要求。
第二條 新購的電梯必須是取得國家有關許可證並在勞動部門備案的單位設計、生產的產品。電梯銷售商須設立有(經勞動局備案認可的)維修保養點或正式委託保養點。
第三條 電梯的使用必須取得勞動部門頒發的《電梯使用合格證》。
第四條 工程部門辦理新安裝電梯移交時,除應移交有關文件、說明書等資料以外,還須告訴接受單位有關電梯的維修、檢測和年審等事宜。
第五條 負責管理電梯的單位,要切實加強電梯的管理、使用和維修、保養、年審等工作。發現隱患要立即消除,嚴禁電梯帶隱患運行。
第六條 確需聘請外單位人員安裝、維修、檢測電梯時,被雇請的單位必須是勞動部門安全認可的單位。
第七條 電梯管理單位須將電梯的維修、檢測、年審和運行情況等資料影印副本報公司安委辦備案。
電梯使用管理制度
1.電梯使用管理單位有哪些應急管理責任
1.1電梯使用管理單位應當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配備電梯管理人員,落實每台電梯的責任人,配置必備的專業救助工具及24小時不間斷的通訊設備。
1.2電梯使用管理單位應當制定電梯事故應急措施和救援預案。
1.3電梯使用管理單位應當與電梯維修保養單位簽定維修保養合同,明確電梯維修保養單位的責任。
1.4電梯發生異常情況,電梯使用管理單位應當立即通知電梯維修保養單位或向電梯救援中心報告(已設立的),同時由本單位專業人員先行實施力所能及的處理。
2.電梯維修保養單位有哪些應急管理責任
2.1電梯維修保養單位作為救助工作的責任單位之一,應當建立嚴格的救助規程,配置一定數量的專業救援人員和相應的專業工具等,確保接到電梯發生緊急情況報告後,及時趕到現場進行救助。
3.乘客在遇到緊急情況下應採取哪些措施
3.1乘客在遇到緊急情況時,應當採取以下求救和自我保護措施:
3.1.1通過警鈴、對講系統、行動電話或電梯轎廂內的提示方式進行求援,如電梯轎廂內有病人或其它危急情況,應當告知救援人員。
3.1.2與電梯轎廂門或已開啟的轎廂門保持一定距離,聽從管理人員指揮。
3.1.3在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前不得撬砸電梯轎廂門或攀爬安全窗,不得將身體的任何部位伸出電梯轎廂外。
3.1.4保持鎮靜,可做屈膝動作,以減輕對電梯急停的不適應。
4.電梯使用管理單位接報電梯緊急情況應採取哪些措施處理程序
4.1值班人員發現所管理的電梯發生緊急情況或接到求助信號後,應當立即通知本單位專業人員到現場進行處理,同時通知電梯維修保養單位。
4.2值班人員應用電梯配置的通訊對講系統或其他可行方式,詳細告知電梯轎廂內被困乘客應注意的事項。
4.3值班人員應當了解電梯轎廂所停樓層的位置、被困人數、是否有病人或其它危險因素等情況,如有緊急情況應當立即向有關部門和單位報告。
4.4電梯使用管理單位的專業人員到達現場後可先行實施救援程序,如自行救助有困難,應當配合電梯維修保養單位實施救援。
5.當電梯突然停電或出現故障而停止運行,被困在轎廂的乘客應怎麼辦
5.1轎廂內的乘客應通知電梯維修人員,並耐心等待救援專業人員來開門放人;由於是非正常停梯,轎廂可能不是停在平層位置,所以不要自行扒開電梯門出去,以免造成乘客墜落事故。(如電梯不在平層位置,救援專業人員會首先將轎廂移動至平層位置後,然後才開門放人)。
6.乘客在電梯轎廂被困時宜應怎樣解救
6.1到達現場的救援專業人員應當先判別電梯轎廂所處的位置再實施救援。
6.2電梯轎廂不在平層區域內時,按照下列程序實施救援:
6.1.1確定電梯轎廂所在位置;
6.1.2關閉電梯總電源;
6.1.3通過盤車將轎廂移動到平層位置;
6.1.4用緊急開鎖鑰匙打開電梯層門、轎廂門;
6.1.5疏導乘客離開轎廂,防止乘客跌傷;
6.1.6重新將電梯層門、轎廂門關好;
6.1.7在電梯出入口處設置禁用電梯的指示牌。
7.發生火災時,應當採取哪些應急措施
7.1立即向消防部門報警。
7.2按動有消防功能電梯的消防按鈕,使消防電梯進入消防運行狀態,以供消防人員使用;對於無消防功能的電梯,應當立即將電梯直駛至首層並切斷電源或將電梯停於火災尚未蔓延的樓層。在乘客離開電梯轎廂後,將電梯置於停止運行狀態,用手關閉電梯轎廂廳門、轎門,切斷電梯總電源。
7.3井道內或電梯轎廂發生火災時,必須立即停梯疏導乘客撤離,切斷電源,用滅火器滅火。
7.4有共用井道的電梯發生火災時,應當立即將其餘尚未發生火災的電梯停於遠離火災蔓延區,或交給消防人員用以滅火使用。
7.5相鄰建築物發生火災時,也應停梯,以避免因火災停電造成困人事故。
8.發生地震時,應當採取哪些應急措施
8.1已發布地震預報的,應根據地方人民政府發布的緊急處理措施,決定電梯是否停止,何時停止。
8.2震前沒有發出臨震預報而突然發生震級和強度較大的地震,一旦有震感應當立即就近停梯,乘客迅速離開電梯轎廂。
8.3震後應當由專業人員對電梯進行檢查和試運行,正常後方可恢復使用。
9.發生濕水時,應當採取哪些應急措施
9.1當樓層發生水淹而使井道或底坑進水時,應當將電梯轎廂停於進水層站的上二層,停梯斷電,以防止電梯轎廂進水。
9.2當底坑井道或機房進水較多,應當立即停梯,斷開總電源開關,防止發生短路、觸電等事故。
9.3對濕水電梯應當進行除濕處理。確認濕水消除,並經試梯無異常後,方可恢復使用。
9.5電梯恢復使用後,要詳細填寫濕水檢查報告,對濕水原因、處理方法、防範措施等記錄清楚並存檔。
10.電梯使用管理單位如何進行善後處理工作
10.1如有乘客重傷,應當按事故報告程序進行緊急事故報告。
10.2向乘客了解事故發生的經過,調查電梯故障原因,協助做好相關的取證工作。
10.3如屬電梯故障所致,應當督促電梯維修保養單位盡快檢查並修復。
10.4及時向相關部門提交故障及事故情況匯報資料
❻ 電梯安全管理制度至少包括哪些內容
生產、使用、檢測、監督等方面。
電梯的安裝、改造、維修施工前,施工單位應當將擬進行的電梯安裝、改造、維修情況書面告知所在地區(縣)電梯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告知後即可施工。電梯使用單位應當使用符合安全技術規范的電梯,不得購置未取得電梯製造許可的單位製造的電梯。
電梯檢驗檢測機構和檢驗檢測人員開展電梯檢驗檢測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和便民原則,為電梯生產、使用單位提供可靠、便捷的檢驗檢測服務。電梯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對學校、幼兒園、機場、車站、商場、體育場館、展覽館等人員密集場所以及重要會議或者重大活動場所的電梯實施重點安全監察。
(6)電梯維保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電梯安全管理要求規定:
1、市和區(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是本市負責電梯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門。區(縣)電梯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做好本行政區域內電梯的安全監督管理。
2、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電梯安全管理工作的領導,督促和支持區(縣)電梯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及時協調、解決電梯安全監督管理中的重大問題。
3、學校、新聞媒體、社會團體、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應當開展電梯安全知識和電梯安全法律的宣傳、普及工作,倡導文明乘梯,增強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❼ 哪裡有電梯運行管理制度
電梯使用管理制度
1:電梯使用管理單位有哪些應急管理責任
電梯使用管理單位應當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配備電梯管理人員,落實每台電梯的責任人,配置必備的專業救助工具及24小時不間斷的通訊設備。
電梯使用管理單位應當制定電梯事故應急措施和救援預案。
電梯使用管理單位應當與電梯維修保養單位簽定維修保養合同,明確電梯維修保養單位的責任。
電梯發生異常情況,電梯使用管理單位應當立即通知電梯維修保養單位或向電梯救援中心報告(已設立的),同時由本單位專業人員先行實施力所能及的處理。
2:電梯維修保養單位有哪些應急管理責任
電梯維修保養單位作為救助工作的責任單位之一,應當建立嚴格的救助規程,配置一定數量的專業救援人員和相應的專業工具等,確保接到電梯發生緊急情況報告後,及時趕到現場進行救助。
3:乘客在遇到緊急情況下應採取哪些措施
乘客在遇到緊急情況時,應當採取以下求救和自我保護措施:
(一)通過警鈴、對講系統、行動電話或電梯轎廂內的提示方式進行求援,如電梯轎廂內有病人或其它危急情況,應當告知救援人員。
(二)與電梯轎廂門或已開啟的轎廂門保持一定距離,聽從管理人員指揮。
(三)在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前不得撬砸電梯轎廂門或攀爬安全窗,不得將身體的任何部位伸出電梯轎廂外。
(四)保持鎮靜,可做屈膝動作,以減輕對電梯急停的不適應。
4:電梯使用管理單位接報電梯緊急情況應採取哪些措施處理程序
(一)值班人員發現所管理的電梯發生緊急情況或接到求助信號後,應當立即通知本單位專業人員到現場進行處理,同時通知電梯維修保養單位。
(二)值班人員應用電梯配置的通訊對講系統或其他可行方式,詳細告知電梯轎廂內被困乘客應注意的事項。
(三)值班人員應當了解電梯轎廂所停樓層的位置、被困人數、是否有病人或其它危險因素等情況,如有緊急情況應當立即向有關部門和單位報告。
(四)電梯使用管理單位的專業人員到達現場後可先行實施救援程序,如自行救助有困難,應當配合電梯維修保養單位實施救援。
5:當電梯突然停電或出現故障而停止運行,被困在轎廂的乘客應怎麼辦?
轎廂內的乘客應通知電梯維修人員,並耐心等待救援專業人員來開門放人;由於是非正常停梯,轎廂可能不是停在平層位置,所以不要自行扒開電梯門出去,以免造成乘客墜落事故。(如電梯不在平層位置,救援專業人員會首先將轎廂移動至平層位置後,然後才開門放人)。
6:乘客在電梯轎廂被困時宜應怎樣解救
(一)到達現場的救援專業人員應當先判別電梯轎廂所處的位置再實施救援。
(二)電梯轎廂不在平層區域內時,按照下列程序實施救援:
1.確定電梯轎廂所在位置;
2.關閉電梯總電源;
3.通過盤車將轎廂移動到平層位置;
4.用緊急開鎖鑰匙打開電梯層門、轎廂門;
5.疏導乘客離開轎廂,防止乘客跌傷;
6.重新將電梯層門、轎廂門關好;
7.在電梯出入口處設置禁用電梯的指示牌。
7:發生火災時,應當採取哪些應急措施
(一)立即向消防部門報警。
(二)按動有消防功能電梯的消防按鈕,使消防電梯進入消防運行狀態,以供消防人員使用;對於無消防功能的電梯,應當立即將電梯直駛至首層並切斷電源或將電梯停於火災尚未蔓延的樓層。在乘客離開電梯轎廂後,將電梯置於停止運行狀態,用手關閉電梯轎廂廳門、轎門,切斷電梯總電源。
(三)井道內或電梯轎廂發生火災時,必須立即停梯疏導乘客撤離,切斷電源,用滅火器滅火。
(四)有共用井道的電梯發生火災時,應當立即將其餘尚未發生火災的電梯停於遠離火災蔓延區,或交給消防人員用以滅火使用。
(五)相鄰建築物發生火災時,也應停梯,以避免因火災停電造成困人事故。
8:發生地震時,應當採取哪些應急措施
(一)已發布地震預報的,應根據地方人民政府發布的緊急處理措施,決定電梯是否停止,何時停止。
(二)震前沒有發出臨震預報而突然發生震級和強度較大的地震,一旦有震感應當立即就近停梯,乘客迅速離開電梯轎廂。
(三)震後應當由專業人員對電梯進行檢查和試運行,正常後方可恢復使用。
9:發生濕水時,應當採取哪些應急措施
(一)當樓層發生水淹而使井道或底坑進水時,應當將電梯轎廂停於進水層站的上二層,停梯斷電,以防止電梯轎廂進水。
(二)當底坑井道或機房進水較多,應當立即停梯,斷開總電源開關,防止發生短路、觸電等事故。
(三)對濕水電梯應當進行除濕處理。確認濕水消除,並經試梯無異常後,方可恢復使用。
(四)電梯恢復使用後,要詳細填寫濕水檢查報告,對濕水原因、處理方法、防範措施等記錄清楚並存檔。
10:電梯使用管理單位如何進行善後處理工作
(一)如有乘客重傷,應當按事故報告程序進行緊急事故報告。
(二)向乘客了解事故發生的經過,調查電梯故障原因,協助做好相關的取證工作。
(三)如屬電梯故障所致,應當督促電梯維修保養單位盡快檢查並修復。
(四)及時向相關部門提交故障及事故情況匯報資料
❽ 住宅小區電梯管理辦法
住宅小區電梯的管理方法都是由物業公司來。管理的,所以物業公司是管理小區電梯的最主要的方面。上面都有很多的安全和維修電話,你覺得是很好的吧?
❾ 電梯安全管理制度
目 錄
一、電梯作業人員守則
二、電梯日常安全管理和作業人員職責
三、電梯駕駛人員安全操作規程
四、電梯日常檢查和維護安全操作規程
五、電梯常規檢查制度
七、電梯維修保養制度
八、定期報檢制度
九、電梯作業人員培訓考核制度
十、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緊急救援措施及緊急救援演習制度
十一、技術檔案管理制度
拓展資料:
電梯作業人員守則
1、目的和范圍
1.1目的
為了規范電梯駕駛人員和電梯日常維護保養人員在進行電梯操作時的行為,防止由於違章作業而造成人身傷害事故和設備事故,提高其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
1.2范圍
規定了電梯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應遵守的職業行為規范。
2、電梯作業人員守則
2.1嚴格遵守國家有關特種設備的安全規定,服從政府部門的管理。
2.2電梯作業人員必須經地、市質量技術監督特種設備安全監察部門培訓考核合格後,方可上崗。
2.3電梯作業人員必須嚴格遵守《電梯駕駛人員安全操作規程》和《電梯日常檢查和維護安全操作規程》,不違章作業、違章指揮、違反勞動紀律。
2.4熟悉自己操作電梯的性能、原理、構造、用途。
2.5認真學習業務知識,掌握新技術、新規程,不斷提自身的技術水平。
2.6及時報告電梯事故隱患,不使用故障電梯,不使用無安全合格標志或安全標志已過有效期的電梯,不使用未注冊登記的電梯。
2.7不擅自離崗,做到文明服務。
2. 8正確處理電梯運行中突然出現的停車、失控、沖頂、蹲底等情況。
❿ 電梯安全節能管理制度
應定期對運行的電梯部件進行檢查、加油、清除積塵、調試安全裝置的工作。包括電梯曳引鋼絲繩的無損檢測與潤滑維護等。
電梯由機械和電氣兩大部分組成。如果日常不對電梯進行保養,電梯的安全性就得不到保障,如果電梯需要加油的時候而沒有加油,就會造成電梯機械部件的磨損和破壞,使電梯的使用壽命大大縮短,無法正常使用電梯。
(10)電梯維保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電梯安全使用須知
1)使用電梯時,欲上樓者請按向上方向按鈕,欲下樓者請按向下方向按鈕。
2) 電梯抵達樓層後,乘客應判明電梯運行方向;當確定電梯運行方向與自己去往的方向一致時再進入轎廂。
3)乘客可以按電梯內操作面板上的「關門按鍵」關閉電梯門;電梯門扇亦會定時、自動關閉,乘客切勿在樓層與轎廂接縫處逗留,以免被夾傷。
4) 乘客進入轎廂後,通過按動樓層選層按鈕確定電梯停靠樓層。乘客不得倚靠轎廂門。
5)電梯均有額定運載人數標准。當人員超載時,電梯內報警裝置會發出聲音提示,此時乘客應主動減員,退出電梯。
6) 當電梯發生異常現象或故障時,乘客應保持鎮靜,可撥打轎廂內報警電話尋求幫助或等待救援。切不可擅自撬門,企圖逃離轎廂。
7)保持轎廂內的清潔衛生,不在轎廂內吸煙、隨地丟棄廢物。
8) 乘客要愛護電梯設施,不得隨便亂按按鈕和亂撬廂門。
管理人員要嚴格履行崗位職責,經常檢查電梯運行情況;並做好日常維護巡查記錄,定期聯系電梯維修保養,做好維保記錄;發現故障及時處理和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