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物業管理條例沈陽

物業管理條例沈陽

發布時間: 2022-03-18 04:22:41

㈠ 沈陽市住宅物業管理規定的第五條

物業管理區域,應當根據物業的共用設施設備、建築物規模、社區建設等因素劃分,新建住宅區,在商品房銷(預)售之前,建設單位應當向區、縣(市)房產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劃分物業管理區域的要求,建設單位應當向房屋買受人告知物業管理區域劃分情況。分期建設的住宅,其配套設施設備為共用的,應當劃分為一個物業管理區域;尚未劃分或者需要調整物業管理區域的,區、縣(市)房產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進行劃分。

㈡ 沈陽市住宅物業管理規定的介紹

為了規范住宅物業管理活動,維護業主和物業管理企業的合法權益,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根據國務院《物業管理條例》,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

㈢ 《沈陽市物業管理條例》《 沈陽市住宅物業管理規定》 這兩個東西 是一樣的東西嗎 還是全部有效的

不是一樣的, 沈陽市物業管理條例是針對物業行業而言的, 沈陽市住宅物業管理規定是指從事住宅物業管理而言的, 此項不針對寫字間、及公寓。
以上回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威笑ing。

㈣ 沈陽市物業服務收費管理辦法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22

㈤ 沈陽物業管理條例細則:不住的房子也得交物業費

有人很形象的把物業和業主比喻為一對婆媳關系。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火熱,如今的物業制度也越來越完善。沈陽目前就制定了一系列物業管理的細則。

過去,小區內公共場地的停車費標準是如何制定的、收來的錢用在了哪,業主大多不知情。這種公共場地佔用費不透明的狀況,今後將得到解決,而且這筆錢將歸全體業主共有。《物業管理條例細則(草案)》明確規定:物業管理區域內業主共有道路、場地被佔用停放機動車輛的,應當由業主大會決定是否收取佔用費以及佔用費的收取標准和用途等。

業主大會決定收取機動車輛場地佔用費的,由物業服務企業代為收取,單獨記賬,獨立核算,定期公布賬目,並接受業主的監督。扣除管理成本後的場地佔用費歸全體業主共有。業主對機動車輛有保管要求的,應當與物業服務企業另行約定。

這項規定維護了廣大業主的切實利益,自然也受到熱烈歡迎,「這樣很好啊,本來公共場地就是大家共享的,停車了肯定影響大家出行,那麼停車費自然也應該大家共享,作為補償。」大東區吳女士說。

小區停車費管理有哪些變化

過去

大多由物業公司或業主委員會制定收費標准並代為收費,所收的錢進了物業公司或業主委員會的腰包。

今後

小區內業主共有的道路、場地能不能被佔用停放機動車,停車收費標準是多少,都將由業主大會決定。雖然這項費用由物業公司代收,但扣除成本後的場地佔用費要歸全體業主共有。

意義

停車費的制定、收取和使用更加透明,全體業主的利益得到了維護。

「房屋應急維修」將破解難題

今後,住宅維修資金可以由小區業主自行管理,而且關於「房屋應急維修」的新規定將解決長期存在的維修基金使用難問題。

沈陽維修資金總量大約在35億左右,近幾年每年能夠使用的僅有兩千多萬。維修資金為何用起來這么難?如何解決維修資金使用難的問題?針對這些熱點話題,記者采訪了沈陽市房產局物業處相關負責人。

維修資金為何使用難?——「雙三分之二」難通過

「維修資金使用難,是一個全國性的問題,關鍵就在於要想達到『雙三分之二通過』是非常難的。 」物業處相關負責人說。《條例(草案)》中關於維修資金的使用程序,與過去相比並沒有太大變化。其中最關鍵的環節之一在於「雙三分之二通過」,即:物業管理區域內屬於全體業主共有部位、共有設施設備的維修由全體業主討論,經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三分之二以上且占總人數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同意後使用;涉及部分幢、單元、樓層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維修的,由所涉及范圍內的業主討論,經專有部分佔建築面積三分之二以上且占總人數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同意後使用。「比如房頂漏雨應該修,但是一投票不是三分之二通過,而是三分之二不通過。因為住樓下的人認為漏雨跟他家沒關系,不想拿自己的錢修房頂。還有像電梯壞了,一二三樓的就不同意修。這種業主只考慮自家利益的心理,造成了維修資金很難啟動。其實雖然修的是共用部位,也都關系著每戶的利益,比如房頂漏雨不修好,直接影響整個樓的物業服務質量。 」

如何解決維修資金使用難?——新規定有「補漏」

今後,維修資金使用難的問題有望得到解決,因為《條例(草案)》有一條規定為「雙三分之二通過」進行了「補漏」,這也是本《條例(草案)》的一個亮點。

第四十八條規定:物業管理區域內,發生危及房屋使用安全、嚴重影響房屋住用等緊急情況時,應當立即使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對共用部分進行維修、更新、改造。使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進行房屋應急維修的具體辦法由沈陽市房產主管部門會同相關部門制定。「這一小條看起來不太起眼,但是作用非常大。 」物業處負責人說,房屋應急維修可以彌補「雙三分之二通過」可能存在的弊端。也就是說,如果屋頂漏雨嚴重影響房屋住用了,或者電梯出問題危及使用安全了,可以直接根據有關規定啟用維修資金進行房屋應急維修,而不需要「雙三分之二通過」了。「目前什麼算應急維修、具體操作等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確定。今後還會出相關的細則。」

這樣一方面能使破損的房屋共用部位、設施設備盡快得到維修,保證業主的居住環境和安全,又「盤活」了維修資金,使其合理發揮應有的作用,也就從根本上解決了維修基金使用難的問題。

維修資金 業主可以自己管

業主大會成立前,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由市房產主管部門代管;業主大會成立後,決定自行管理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的,應當在商業銀行開立專戶,並接受市房產主管部門監督。

這是《沈陽市物業管理條例(草案)》中的規定,這意味著,今後業主可以自己管理小區的維修資金了,但仍然要接受房產部門的監督。這樣一來,關繫到每家每戶的維修資金使用問題,就會完全透明地呈現在廣大業主面前。「這錢花沒花、花在哪了、花了多少,這些能讓咱業主都知道。」

維修資金使用有哪些變化

過去

由房產主管部門管理,需要維修時由物業公司進行勘察並提出維修計劃,房產主管部門審議後方可啟動。而且需要業主投票,「雙三分之二通過」才能啟用。

今後

業主大會決定自行管理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的,應在商業銀行開立專戶,並接受市房產主管部門監督;不想自行管理的,仍可由房產主管部門代管。需要維修時,業主可以自行或委託物業公司進行勘察並提出維修計劃,房產主管部門審議後方可啟動。也需要「雙三分之二通過」才能啟用,但如遇房屋應急維修,可直接按規定啟用。

意義

業主可以自行管理維修資金,維修資金的使用將變得更加透明;維修資金使用難的問題有望解決。

不住的房子也要交物業費

《條例(草案)》中規定,「業主不得以物業空置、存在開發遺留問題或者無需接受相關物業服務等為由,拒付物業服務費。」同時,「物業服務企業不得以部分業主拖欠物業服務費為由減少物業服務內容或者降低物業服務質量和標准。 」

新條例明確政府職能劃分

值得注意的是,新制定的《條例(草案)》中,明確了對區、縣(市)房產主管部門和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在物業管理活動中的職能劃分。這樣不僅有益於規范物業市場秩序,也可以避免在出現物業糾紛時投訴無門等狀況。

例如第四十條規定:物業管理活動中發生糾紛的,可以協商解決。無法協商解決的,可以由物業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和區、縣(市)相關主管部門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3-07-04,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搜狐焦點為您提供全面的新房、二手房、租房、家裝信息

㈥ 沈陽市住宅物業管理規定的第十條

業主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在業主委員會成員中選舉產生。業主委員會委員由五人以上單數組成。業主委員會委員任期為三年,可連選連任。任職期間發生變動,應及時進行補選。
業主委員會委員必須履行業主義務,公正廉潔。

㈦ 沈陽市住宅物業管理規定的第三條

本規定所稱住宅物業管理,是指住宅區內的業主通過選聘物業管理企業,由業主和物業管理企業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約定,對房屋及其配套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進行維修、養護、管理以及維護相關區域內的環境衛生和秩序的活動。
本規定所稱業主,是指房屋的所有權人。
本規定所稱物業使用人,是指物業的承租人或實際使用物業的其他人。
本規定所稱物業管理企業,是指依法設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從事物業管理服務活動的企業。

㈧ 沈陽市住宅物業管理規定的第十八條

建設單位應當在銷(預)售物業之前,制定《業主臨時公約》,並在與買受人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時,向買受人明示,並予以說明。買受人應當對遵守《業主臨時公約》予以書面承諾。
《業主臨時公約》應當對物業的使用、維護、管理和業主的共同利益、業主應當履行的義務、違反業主臨時公約應當承擔的責任等事項依法作出約定,不得侵害物業買受人的合法權益。

㈨ 沈陽市住宅物業管理規定的第六條

一個物業管理區域只能成立一個業主大會,並選舉產生業主委員會。同一物業管理區域,住宅房屋按套計算,業主入住率達50%以上,或自首套住宅房屋出售並交付使用之日起滿兩年的,應當由物業所在地的房產行政主管部門會同街道辦事處指導業主代表和建設單位組成業主大會籌備組,組織召開業主大會會議,選舉產生業主委員會。
業主大會應當根據物業建設情況和業主入住情況增選業主委員會委員。

㈩ 請問沈陽市新出台的《物業條例》全文細則

可以看一下!近其也要簽購房的物業合同,正好我看到了你的提問,具體要求的查詢了一下,規定的實施時間訂在下個月。在下面的網址中看到的,內容我已給你COPY過來啦!
http://liaoning.nen.com.cn/77971867083735040/20050924/1764738.shtml

《沈陽市住宅物業管理規定》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住宅物業管理活動,維護業主和物業管理企業的合法權益,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根據國務院《物業管理條例》,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從事住宅物業管理活動,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 本規定所稱住宅物業管理,是指住宅區內的業主通過選聘物業管理企業,由業主和物業管理企業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約定,對房屋及其配套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進行維修、養護、管理以及維護相關區域內的環境衛生和秩序的活動。

本規定所稱業主,是指房屋的所有權人。

本規定所稱物業使用人,是指物業的承租人或實際使用物業的其他人。

本規定所稱物業管理企業,是指依法設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從事物業管理服務活動的企業。

第四條 市房產局是本市物業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市物業管理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區、縣(市)房產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內物業管理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對本轄區內物業管理活動實施監督管理;會同區、縣(市)房產行政主管部門指導監督本轄區內業主大會的成立及其日常工作;協調物業管理活動與社區管理中其他活動的關系。

市、區、縣(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職責分工履行物業管理監管責任,為物業管理創造良好的環境。

第二章 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

第五條 建設單位應當在辦理《商品房預售許可證》之前或現房銷售之前,向區、縣(市)房產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劃分物業管理區域的要求。區、縣(市)房產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物業的共用設施設備、建築物規模、社區建設等因素劃分物業管理區域。建設單位應當向房屋買受人告知物業管理區域劃分情況。

分期建設的住宅區,其配套設施設備為共用的,應當劃分為一個物業管理區域。

尚未劃分或者需要調整物業管理區域的,區、縣(市)房產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進行劃分。

第六條 一個物業管理區域只能成立一個業主大會,並選舉產生業主委員會。同一物業管理區域,住宅房屋按套計算,業主入住率達50%以上,或自首套住宅房屋出售並交付使用之日起滿兩年的,應當由社區委員會組織業主代表、建設單位組成業主大會籌備組,負責業主大會的籌備及組建工作。

同一個物業管理區域分期開發建設的住宅區,首期建設的物業管理區域,住宅房屋按套計算,業主入住率達50%以上,由社區組織業主代表、建設單位組成業主大會籌備組,組建業主大會,成立業主委員會,並根據物業建設情況和業主入住情況增選業主委員會委員。

第七條 本規定施行前成立的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委員會任期屆滿後,應當按照本規定及有關規定組建業主大會,成立業主委員會。

第八條 業主在首次業主大會會議上的投票權數,按其擁有的住宅套數計算,每套住宅為一票。住宅區內的非住宅物業業主在首次業主大會會議上的投票權數,按其擁有的物業建築面積計算,不超過100平方米有單獨房屋所有權證的為一票;超過100平方米的,每超過100平方米計一票,超過部分不足100平方米的不計票。

單個業主在業主大會會議上所持的投票權,不得超過全部投票權的30%,剩餘投票權按照其他業主佔全部投票權的比例分攤給其他業主。

第九條 業主大會會議可以採用集體討論的形式,也可以採用書面徵求意見的形式;但應當有物業管理區域內持有1/2以上投票權的業主參加。

業主大會做出決定,必須經與會業主所持投票權1/2以上通過。業主大會做出制定和修改業主公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選聘和解聘物業管理企業的決定,必須經物業管理區域內全體業主所持投票權2/3以上通過。

業主大會做出專項維修資金使用和續籌方案的決定,需經涉及物業范圍內的全體業主所持投票權2/3以上通過。

第十條 業主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在業主委員會成員中選舉產生。業主委員會委員由五人以上單數組成。業主委員會委員任期為三年,可連選連任。任職期間發生變動,應及時進行補選。

業主委員會委員必須履行業主義務,公正廉潔。

第十一條 業主大會籌備組召開業主大會會議,應當於會議召開15日以前通知全體業主。並告知物業所在地的區、縣(市)房產行政主管部門和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社區委員會。

第十二條 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違反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房產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責令限期改正或者撤銷其決定,並通告全體業主。

第十三條 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應當配合公安機關,與社區委員會協作,共同做好維護物業管理區域內的社會治安等相關工作。

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應當配合社區委員會依法履行自治管理職責,支持社區委員會工作,並接受其指導和監督。

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作出決定,應當告知社區委員會,並認真聽取社區委員會的建議。

第三章 前期物業管理

第十四條 物業管理企業應當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後,向市、縣(市)房產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核定物業資質申請。房產行政主管部門對申請條件進行審查。符合條件的,按照有關規定核發資質證書。

第十五條 在業主、業主大會選聘物業管理企業之前,建設單位應當通過招投標方式選聘具有相應資質的物業管理企業,依法簽訂《前期物業服務合同》,由受聘的物業管理企業實施前期物業管理。

第十六條 住宅物業的建設單位,應當通過招投標的方式選聘具有相應資質的物業管理企業;投標人少於3個或者住宅建築面積少於2萬平方米的,經區、縣(市)房產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可以採用協議方式選聘具有相應資質的物業管理企業。

第十七條 物業管理企業與建設單位辦理物業承接驗收時,應當對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進行查驗。查驗中發現問題的,由建設單位負責,並由交接雙方書面認定。

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保修期限和保修范圍,承擔物業的保修責任。

第十八條 辦理物業承接驗收手續時,建設單位應當向物業管理企業移交下列資料:

(一)竣工總平面圖,單體建築、結構、設備竣工圖,配套設施、地下管網工程竣工圖等竣工驗收資料;

(二)設施設備的安裝、使用和維護保養等技術資料;

(三)物業質量保修文件和物業使用說明文件;

(四)物業管理用房、《商品房買賣合同》示範文本、《業主臨時公約》、書面承諾等物業管理所必需的其他資料。

物業管理企業應當在前期物業服務合同終止時將上述資料移交給業主委員會。

第十九條 建設單位在新建物業驗收合格後,應當向業主委員會移交竣工驗收資料;尚未成立業主委員會的,向物業管理企業移交資料。

第二十條 物業管理企業承接物業時,發現物業未經過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不得承接。

第二十一條 建設單位應當在銷售物業之前,制定《業主臨時公約》,並在與買受人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時,向買受人明示,並予以說明。買受人應當對遵守《業主臨時公約》予以書面承諾。

《業主臨時公約》應當對物業的使用、維護、管理和業主的共同利益、業主應當履行的義務、違反業主臨時公約應當承擔的責任等事項依法作出約定,不得侵害物業買受人的合法權益。

第二十二條 建設單位與物業買受人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應當包含前期物業管理服務合同約定的內容。前期物業管理服務合同由建設單位提供。

第二十三條 建設單位應當按照不低於物業總建築面積0.3%的標准配置物業管理用房,但不得低於150平方米。

物業管理用房包括:物業辦公用房、物業清潔用房、物業儲藏用房、業主委員會辦公用房等。其中,物業辦公用房和業主委員會辦公用房應為地面以上的成套房屋,具備水、電、供熱等條件。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改變物業管理用房的使用用途。確需改變的,應當經業主大會同意,並依法辦理相關手續。

第二十四條 業主依法享有的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建設單位、物業管理企業不得擅自處分。

第二十五條 已建成物業管理區域內存在的開發建設遺留問題,由相關行政主管部門依法處理。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企業發現後,應當及時向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第二十六條 物業管理企業應當向物業所在地的區、縣(市)房產行政主管部門報送物業管理企業情況、物業服務合同、所承接物業情況、服務內容、收費標准等資料。

第四章 物業管理服務

第二十七條 業主大會可以通過招投標的方式或採用協議方式選聘具有相應資質的物業管理企業。業主委員會應當與業主大會選聘的物業管理企業訂立物業服務合同。

簽訂物業服務合同可以參照建設部示範文本,約定物業服務范圍、服務項目、收費標准、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違約責任等內容。

第二十八條 物業服務收費實行政府指導價和市場調節價。前期物業管理階段,由建設單位和受聘的物業管理企業參照物價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政府指導價,協商議定收費標准;業主大會成立後,由業主委員會和物業管理企業協商議定收費標准。物業管理企業應當將議定的價格報物價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物業管理企業可以根據業主的委託提供物業服務合同約定以外的服務項目,服務報酬由雙方協商確定。

物業管理企業應當在物業管理區域內書面公布物業服務項目及其服務標准。

第二十九條 業主應當根據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交納物業服務費用。業主與物業使用人約定由物業使用人交納物業服務費用的,從其約定,業主負連帶交納責任。

已竣工但尚未出售或者尚未交給物業買受人的物業,物業服務費用由建設單位交納。

已竣工出售並辦理入住手續的物業,由物業買受人全額交納物業服務費用。

第三十條 物業管理企業應當協助公安機關做好物業管理區域內安全防範工作。物業管理企業可以聘用專業保安人員,也可以聘用其他人員。聘用的其他人員應當經過專業培訓合格。聘用的保安人員應當接受公安機關的監督管理。

第三十一條 物業管理企業提前解除合同的,應當於解除前60日內,通知業主委員會,並將退出的理由書面告知業主委員會,同時向物業所在地的房產行政主管部門報告,得到同意,按規定做好交接工作後,方可退出。

第三十二條 物業管理企業不得將物業管理區域的全部物業管理事項一並委託給他人。

第三十三條 實行物業管理的住宅區出現物業管理企業提前解除合同時,應當由社區委員會對小區的環境衛生和垃圾收集實施管理,並按未實施物業管理住宅區衛生費標准收費,直至業主大會選聘新的物業管理企業。

第五章 物業使用與維護

第三十四條 物業使用中禁止下列行為:

(一)破壞房屋承重結構;

(二)損壞或者擅自佔用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移動共用設備;

(三)破壞房屋外觀;

(四)違法搭建建築物、構築物;

(五)擅自改變物業的使用性質;

(六)侵佔綠地,損毀花草樹木;

(七)隨意停放車輛;

(八)隨意堆放、傾倒或者拋棄垃圾、雜物;

(九)違反規定生產、儲存易燃、易爆、毒害性、放射性物品,排放有毒、有害物質或者產生超過規定標準的雜訊;

(十)擅自設置攤點;

(十一)法律、法規、規章禁止的其他行為。

業主、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企業發現前款行為的,可以勸阻、制止。拒不改正的,應當向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報告。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應當依法處理。

第三十五條 供水、供電、供氣、供熱、通訊、有線電視等單位,應當依法承擔物業管理區域內相關管線和設施設備維修、養護的責任。責任劃分如下:

(一)供水設施:進戶管道第一閥門及閥門以外部分由供水公司負責,以內部分由業主負責。

(二)排水設施:住宅區規劃紅線范圍內的排水管道及窨井(不含市政管線)由業主負責;以外的由市政部門負責。住宅區內的化糞池由業主清掏、清運。

(三)供氣設施:由燃氣部門負責,維修、更新改造,費用按有關規定執行。

(四)供熱設施:由供熱企業負責。

(五)供電設施:架空線路維修管理的分界點為樓外牆橫擔(無橫擔以樓外牆電纜接頭為界),以內由業主負責,以外的用電設施(包括樓內用戶電表)的維護管理由供電部門負責。箱式變電站及箱變配出的低壓線路、住宅樓總電源配電櫃(包括用戶電表),由供電部門負責維護管理,樓總電源配電櫃負荷側以下200毫米處以內的配電設施由業主負責。

(六)通訊設施:由通訊部門負責。

(七)有線電視設施:由有線電視部門負責。

由業主負責維修養護的,可以委託物業管理企業實施維修養護。

第三十六條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擅自佔用、挖掘物業管理區域內的道路或者場地。確需臨時佔用、挖掘道路或者場地的,業主、物業管理企業應當徵得業主委員會的同意;其他單位或個人應當事先徵得業主委員會和物業管理企業的同意。臨時佔用、挖掘道路、場地完工後,要及時恢復原狀,造成損失的,應當予以賠償。

第三十七條 車輛在全體共用部分的停放、收費和管理等事項,由業主大會決定。業主大會決定對車輛停放收費的,可參照物價部門規定的收費標准收費。業主大會成立前,車輛在物業管理區域內停放的,其收費標准應當按照物價部門的規定執行。車主對車輛有保管要求的,由車主和物業管理企業另行簽訂保管合同。

公安、消防、搶險、救護、環衛等特種車輛執行公務時在物業管理區域內停放,不得收費。

物業管理區域內停放車輛,不得影響其他車輛和行人的正常通行。

第三十八條 業主裝飾裝修房屋時,應當事先告知物業管理企業。物業管理企業應當將房屋裝飾裝修中的禁止行為和注意事項書面告知業主。

物業管理企業發現業主、使用人在物業使用、裝飾裝修過程中有違反法律、法規、規章或者業主公約(業主臨時公約)的行為,應當依據有關規定或約定及時予以勸阻、制止,對拒不改正的,應當及時報告業主委員會和有關行政管理部門。

第三十九條 物業自用部位、自用設施設備存在安全隱患,危及公共利益及他人合法權益時,責任人應當及時維修養護,有關業主應當給予配合。

責任人不履行維修養護義務的,經業主大會同意,可以由物業管理企業維修養護,費用由責任人承擔。

責任人不履行維修養護義務,給其他業主造成損失的,由責任人承擔賠償責任。

第四十條 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共用部位、共用設備設施存在安全隱患,危及公共利益及他人合法權益時,物業管理企業應立即維修,有關業主應配合。

第四十一條 住宅物業、住宅小區內的非住宅物業或者與單幢住宅樓結構相連的非住宅物業的業主,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交納專項維修資金。

專項維修資金屬業主所有,專項用於物業保修期滿後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和更新、改造,不得挪作他用。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二條 違反本規定的,由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和房產行政主管部門、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實施處罰和管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住宅物業的建設單位未通過招投標的方式選聘物業管理企業或者未經批准,擅自採用協議方式選聘物業管理企業的,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可以並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

(二)建設單位擅自處分屬於業主的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給業主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三)不移交有關資料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移交有關資料的,對建設單位、物業管理企業予以通報,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四)未取得資質證書從事物業管理的,沒收違法所得,並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給業主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五)挪用專項維修資金的,追回挪用的專項維修資金,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挪用數額2倍以下的罰款;物業管理企業挪用專項維修資金,情節嚴重的,吊銷資質證書。

(六)建設單位在物業管理區域內不按照規定配置必要的物業管理用房的,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並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七)未經業主大會同意,物業管理企業擅自改變物業管理用房的用途的,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並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有收益的,所得收益用於物業管理區域內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養護,剩餘部分按照業主大會的決定使用。

(八)擅自改變物業管理區域內按照規劃建設的公共建築和共用設施用途的;擅自佔用、挖掘物業管理區域內道路、場地,損害業主共同利益的;擅自利用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進行經營的,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對個人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單位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所得收益,用於物業管理區域內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養護,剩餘部分按照業主大會的決定使用。

(九)建設單位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保修義務的,責令改正,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並對在保修期內因質量缺陷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十)物業管理企業將一個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全部物業管理一並委託給他人的,責令限期改正,處委託合同價款30%以上50%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資質證書。委託所得收益,用於物業管理區域內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養護,剩餘部分按照業主大會的決定使用;給業主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四十三條 違反物業服務合同約定,業主逾期不交納物業服務費用的,業主委員會應當督促其限期交納,並按照規定繳納滯納金;逾期仍不交納的,物業管理企業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四十四條 業主以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的名義,從事違反法律、法規的活動,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第四十五條 違反本規定,房產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財物或者其他好處,不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或者發現違法行為不予查處,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七章 附則

第四十六條 非住宅物業管理活動可以參照本規定執行。

第四十七條 本規定所稱的區包括區、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渾南開發區、金融商貿開發區、棋盤山國際風景旅遊開發區、沈陽農業高新技術開發區。
第四十八條 本規定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熱點內容
咸陽專業律師 發布:2025-05-20 10:52:39 瀏覽:668
勞動法協商解除 發布:2025-05-20 10:38:00 瀏覽:527
商店說不能退卡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20 10:33:40 瀏覽:836
刑法學張明楷最新版 發布:2025-05-20 10:32:06 瀏覽:715
許昌市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5-20 10:31:29 瀏覽:930
法律援助零距離便民服務 發布:2025-05-20 10:26:11 瀏覽:636
道德經講解丁 發布:2025-05-20 10:24:51 瀏覽:772
2016勞動法熱點事件 發布:2025-05-20 10:11:33 瀏覽:463
警察司法學院 發布:2025-05-20 10:08:33 瀏覽:438
政治法律知識點梳理 發布:2025-05-20 10:08:21 瀏覽: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