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廣州巿違建處理條例

廣州巿違建處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3-18 20:26:36

① 國家對違建房處理辦法

  • 一、違章建築認定的依據,根據城鄉規劃法的規定,在城市、鎮規劃區內進行建築物內、構築物、道路、管線和容其他工程建設的,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向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的鎮人民政府申請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 我國法律明確規定,拆除違章建築和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不予補償。這一規定有力地遏制了違章建築的生存和蔓延,保護了開發、建設單位的利益。

  • 但是,在實踐中行政機關和人民法院卻往往忽略對房屋的鑒定環節,直接以被執行人有無房屋證照作為界定違章建築的依據,即對無證照房屋一律視為違章建築。實際上,認定是否是公民合法財產,必須以國家的相關法律為依據。

  • 按照城鄉規劃法的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或鄉、鎮人民政府分別是處理城市和鄉、村莊違章建築的行政主管部門,擁有對違章建築進行處理的行政執法權,當然也是違章建築的確認機關,即便是人民法院也無權在審理和執行案件過程中確認違章建築的性質。

② 關於對違章建築的處罰規定

違章建築處罰程序

凡在城市規劃區內進行建設的各類建設項目,包括新建、臨建、改建、拆建的建築物、構築物,沿街裝修、道路和各種管線,其它工程設施及各類佔地等規劃管理人員依法行使規劃監察權,對於在監察中發現的各類違法佔地和建設的處罰程序如下:

一、 規劃管理人員發現違章後,即令建設單位停工。建設單位務必在限定時間內攜帶有關規劃和建設資料交送規劃科審查。

二、 規劃科管理人員在確認其違法行為後,立即向違法單位或個人發出「違章通知書」,並如實填寫「違章處理意見表」,提交到規劃聯席辦公會。

三、 規劃管理聯席辦公會視違章單位或個人違章情節輕重,根據有關法規對違章事件作出處罰決定。

四、 規劃管理人員根據聯席辦公會的決定向違章單位或個人下達處罰決定書,決定書以建委名義下達。

五、 違章單位或個人如果對處罰決定不服,可在接到處罰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作出處罰決定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復議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在接到處罰通知書之日起十五日內,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逾期不申請復議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六、 違章單位或個人接受處罰後規劃管理人員將處罰情況上報規劃科,並將有關資料存檔永久保存。

③ 關於城市違建房的管理條例

第一條 為了有利於對本市違章搭建和違章建築進行整治,改善本市的市容市貌,根據《城市建設規劃管理條例》(以下簡稱《規劃條例》)和《城鎮公有房屋管理條例》(以下簡稱《公房條例》)等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下列未經公房產權所有人同意的搭建,屬違反《公房條例》的搭建(以下簡稱違章搭建),由房屋管理部門處理:
(一)在陽台上搭設的封閉性或局部封閉性的建築物、構築物;
(二)在天井中搭設的封閉性或局部封閉性的建築物、構築物。
第三條 下列未經規劃管理部門許可的建築物、構築物,屬《規劃條例》所稱的違章建築,由規劃管理部門處理:
(一)房屋加屋、屋面升高的建築物;
(二)庭園住宅和公寓的庭院內的建築物、構築物;
(三)街坊、里弄、新村等地區建造的依附於房屋外牆的建築物、構築物;
(四)逾期未拆除的未佔用道路的施工臨時建築物、構築物。
第四條 佔用道路(包括人行道),未經公安部門、規劃管理部門批准或雖經批准但逾期未拆除的建築物、構築物等違章建築,由公安部門處理或由公安部門會同規劃管理部門處理。
第五條 未經公房產權所有人同意及規劃管理部門許可,在曬台上搭建的局部封閉性的建築物、構築物,屬違章搭建,由房屋管理部門處理;在曬台上建造的封閉性的建築物、構築物,屬違章建築,由房屋管理部門查實後移送規劃管理部門處理。
第六條 未經公房產權所有人同意,未取得《建築工程規劃許可證》的房屋加層,屬嚴重防礙城市規劃的違章建築。
第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違章建築,屬妨礙公共安全和交通的違章建築:
(一)在道路(包括人行道)上和街坊、里弄、新村通道內建造的;
(二)利用建築物之間的間隙或突出建築物之外懸空建造的;
(三)建築物、構築物超過原建築承重結構負荷的;
(四)在市政、公用設施(包括地下管線)上建造的;
(五)其它已經妨礙或可能妨礙公共安全和交通的。
第八條 本規定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五條規定之外的違章搭建、違章建築,按《公房條例》和《規則條例》的有關規定處理。
第九條 報經區(縣)人民政府批准,區(縣)房屋管理部門、規劃管理部門可以委託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行使處理違章搭建、違章建築的部分職權,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在委託許可權內以主管部門名義行使職權。
第十條 在整治違章搭建、違章建築中,區(縣)兩個以上主管部門發生職責許可權爭議時,由區(縣)人民政府指定有關部門協調;協調不成的,由區(縣)人民政府作出決定。
第十一條 屬嚴重妨礙城市規劃的違章建築,應限期拆除或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沒收。
第十二條 對於違章搭建、違章建築,依法必須限期改正、拆除或沒收的,不得僅用罰款代替。
第十三條 公私同幢的房屋中的違章搭建,參照《公房條例》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第十四條 對正在施工的違章建築,有關主管部門一經發現,應責令其立即停工;不聽勸阻,繼續施工的,可予以強制拆除。
第十五條 對妨礙公共安全和交通的違章建築,由區(縣)人民政府組織規劃管理部門、公安部門等按下列程序予以拆除:
(一)規劃管理部門依職權調查取證,查清違章建築的事實;
(二)規劃管理部門向當事人發出限期自行拆除違章建築的決定書。其中對成片違章建築,先由區(縣)人民政府發出統一整治的通告。當事人對決定書不服的,可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
(三)當事人逾期不自行拆除違章建築的,由區(縣)人民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強制拆除。
第十六條 證明違章搭建、違章建築的證據:
(一)舉報或要求整治違章搭建、違章建築的信件或陳述筆錄;
(二)對違章搭建、違章建築的查勘筆錄、照片或錄像等;
(三)詢問相鄰人及其他人的調查筆錄;
(四)違章搭建、違章建築的行為人的陳述筆錄;
(五)違章搭建、違章建築的其他證據。
第十七條 當事人及其他人妨礙、阻撓執法人員查處違章搭建、違章建築,未使用暴力、威脅方法的,由公安機關按《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十九條第七項處理;使用暴力、威脅方法妨礙查處違章搭建、違章建築,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八條 對強制拆除違章搭建、違章建築所支出的人工費、垃圾清運費等,主管部門應作出由違章搭建、違章建築的行為人承擔費用的行政決定書。當事人不服的,可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逾期不申請復議或起訴,又不履行決定的,作出決定的主管部門可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十九條 建築施工單位承攬違章搭建、違章建築的,其主管部門應對建築施工單位負責人和主要責任人員予以行政處分。
第二十條 負責整治違章搭建、違章建築的工作人員,違反法律、法規、規章的有關規定,以權謀私、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給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損失的,由其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一條 本規定自一九九三年八月一日起施行。

④ 違反(廣州城市規劃條例)第二十八條,該如何處理

第一,你自己也知道這塊地是的用途是綠地,在上面建工廠也就是違反了這塊地的內用地性質了,也容就是違反了規劃條例的,怎麼能說你是上當了呢?如果你買之前不先去了解一下這塊地的規劃問題,那就是你自己的問題了。城管罰你是沒有任何錯的,因為法規是這么規定的。
第二,也不是沒有解決辦法,辦法是多樣的。如果這塊地位置比較偏僻,如郊區那些自然村的村內用地,不是國有土地的話,這個完全是一個你自己協調能力和做公關能力的問題了。肯定有辦法搞下來的,這要看你自己肯不肯去做工作了。不過,如果這塊地是屬於國有土地范圍的,那難度就高很多了,那些幫你搞定的人承受的風險是很高的,因為航拍或者衛星遙感圖一照下來,一查,遲早要給「喀嚓」掉的,現在查違法用地查得非常嚴。

⑤ 違章建房的城市違建房的管理條例

第一條為了有利於對本市違章搭建和違章建房進行整治,改善本市的市容市貌,根據《城市建設規劃管理條例》(以下簡稱《規劃條例》)和《城鎮公有房屋管理條例》(以下簡稱《公房條例》)等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下列未經公房產權所有人同意的搭建,屬違反《公房條例》的搭建(以下簡稱違章搭建),由房屋管理部門處理:
(一)在陽台上搭設的封閉性或局部封閉性的建築物、構築物;
(二)在天井中搭設的封閉性或局部封閉性的建築物、構築物。
第三條下列未經規劃管理部門許可的建築物、構築物,屬《規劃條例》所稱的違章建房,由規劃管理部門處理:
(一)房屋加屋、屋面升高的建築物;
(二)庭園住宅和公寓的庭院內的建築物、構築物;
(三)街坊、里弄、新村等地區建造的依附於房屋外牆的建築物、構築物;
(四)逾期未拆除的未佔用道路的施工臨時建築物、構築物。
第四條佔用道路(包括人行道),未經公安部門、規劃管理部門批准或雖經批准但逾期未拆除的建築物、構築物等違章建房,由公安部門處理或由公安部門會同規劃管理部門處理。
第五條未經公房產權所有人同意及規劃管理部門許可,在曬台上搭建的局部封閉性的建築物、構築物,屬違章搭建,由房屋管理部門處理;在曬台上建造的封閉性的建築物、構築物,屬違章建房,由房屋管理部門查實後移送規劃管理部門處理。
第六條未經公房產權所有人同意,未取得《建築工程規劃許可證》的房屋加層,屬嚴重妨礙城市規劃的違章建房。
第七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違章建房,屬妨礙公共安全和交通的違章建房:
(一)在道路(包括人行道)上和街坊、里弄、新村通道內建造的;
(二)利用建築物之間的間隙或突出建築物之外懸空建造的;
(三)建築物、構築物超過原建築承重結構負荷的;
(四)在市政、公用設施(包括地下管線)上建造的;
(五)其它已經妨礙或可能妨礙公共安全和交通的。
第八條本規定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五條規定之外的違章搭建、違章建房,按《公房條例》和《規則條例》的有關規定處理。
第九條報經區(縣)人民政府批准,區(縣)房屋管理部門、規劃管理部門可以委託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行使處理違章搭建、違章建房的部分職權,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在委託許可權內以主管部門名義行使職權。
第十條在整治違章搭建、違章建房中,區(縣)兩個以上主管部門發生職責許可權爭議時,由區(縣)人民政府指定有關部門協調;協調不成的,由區(縣)人民政府作出決定。
第十一條屬嚴重妨礙城市規劃的違章建房,應限期拆除或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沒收。
第十二條對於違章搭建、違章建房,依法必須限期改正、拆除或沒收的,不得僅用罰款代替。
第十三條公私同幢的房屋中的違章搭建,參照《公房條例》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第十四條對正在施工的違章建房,有關主管部門一經發現,應責令其立即停工;不聽勸阻,繼續施工的,可予以強制拆除。
第十五條對妨礙公共安全和交通的違章建房,由區(縣)人民政府組織規劃管理部門、公安部門等按下列程序予以拆除:
(一)規劃管理部門依職權調查取證,查清違章建房的事實;
(二)規劃管理部門向當事人發出限期自行拆除違章建房的決定書。其中對成片違章建房,先由區(縣)人民政府發出統一整治的通告。當事人對決定書不服的,可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
(三)當事人逾期不自行拆除違章建房的,由區(縣)人民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強制拆除。
第十六條證明違章搭建、違章建房的證據:
(一)舉報或要求整治違章搭建、違章建房的信件或陳述筆錄;
(二)對違章搭建、違章建房的查勘筆錄、照片或錄像等;
(三)詢問相鄰人及其他人的調查筆錄;
(四)違章搭建、違章建房的行為人的陳述筆錄;
(五)違章搭建、違章建房的其他證據。
第十七條當事人及其他人妨礙、阻撓執法人員查處違章搭建、違章建房,未使用暴力、威脅方法的,由公安機關按《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十九條第七項處理;使用暴力、威脅方法妨礙查處違章搭建、違章建房,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八條對強制拆除違章搭建、違章建房所支出的人工費、垃圾清運費等,主管部門應作出由違章搭建、違章建房的行為人承擔費用的行政決定書。當事人不服的,可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逾期不申請復議或起訴,又不履行決定的,作出決定的主管部門可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十九條建築施工單位承攬違章搭建、違章建房的,其主管部門應對建築施工單位負責人和主要責任人員予以行政處分。
第二十條負責整治違章搭建、違章建房的工作人員,違反法律、法規、規章的有關規定,以權謀私、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給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損失的,由其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一條本規定自一九九三年八月一日起施行。

⑥ 國家對違章建築如何處理,有規定嗎

有規定。

⑦ 廣州市違建可以網上舉報嗎。

廣州市南沙區東涌鎮三沙北街35-3號房屋,約400平方米佔用水田使用,嚴重違章建築,請有關部門拆除處理,還我們農田。

⑧ 廣州市人民政府(1983)29號文件內容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府直屬各單位,中央、省、部隊駐穗各單位:

市政府同意廣州地區清理非法佔地與違章建築領導小組擬定的《關於處理一九八二年以前的非法佔地和違章建築的若干規定》,現印發給你們,請按照執行。

關於處理一九八二年以前非法佔地和違章建築的若干規定

廣州市清查登記非法佔地和違章建築工作基本完成,發現情況十分嚴重。為加強城市建設管理,制止亂占土地、違章私建等不法行為,現根據國務院和省、市政府有關城市建設管理條例、規定的精神,對清查出來的非法佔地和違章建築,採取不同情況分別對待的原則,特作如下處理規定:

第一條佔用公共設施、菜地和國家建設重點地段的處理

不論任何單位(個人)在任何時候,非法佔用道路、人行道、內街、占壓管線、濠涌、渠箱及維護地帶,影響市容衛生、交通、消防安全和妨礙市政建設的;佔用蔬菜保護區、風景游覽區、園林、綠化地的;佔用文物古跡及其保護范圍的;佔用教育用地和國家近期建設的重點地段的,所有違章建築均要限期拆除,清場退出,場地交回原管理部門接管。造成損失的,由違章單位負責賠償。

需改道改線的個別地段,經市規劃和有關管理部門同意,除辦理用地手續外,改道改線的費用由違章單位負責。

凡逾期不拆除的違章建築物,市清理非法佔地與違章建築辦公室(下簡稱「清理辦」),將會同有關管理部門予以沒收處理。

第二條在第一條規定范圍以外地段的非法佔地,分別三個時期,以市「清理辦」為主,會同區「清理辦」按下列各點規定處理。

(一)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前的非法佔地。

不論國家、集體單位或個人,能按時如實登記,經審核後,除對其浪費或尚未使用的土地予以收回外,一般不作追究;但國家建設徵用時,必須無償退出。對情節惡劣者以及佔地多的單位(個人)要給予處罰。其中,屬於單位的,到市規劃部門申報補辦用地手續;屬於居民的,由所在區「清理辦」出具證明,到市房管部門申報辦理房屋登記手續。

(二)一九六七年一月一日至一九八0年九月三十日(即穗革發〔1980〕130號《關於制止出租、買賣土地的通知》以前)期間的非法佔地。

1.尚未平土和使用的,佔地單位(個人)在接到通知後一個月內清場退出,將土地交回原使用單位。

2.已使用並確實需要用地的,由佔地單位按用地程序向市規劃部門申報,經批准後正式辦理徵用;如該地段與城市規劃有矛盾,則需另行選址報批,新址確定後,原非法佔用土地要限期無償遷出。

3.擅自更改徵地紅線范圍,或改變土地使用性質,或相互調換土地的,均應申請補辦用地手續。如不增加原批准用地面積的,不予罰款;如增加原用地面積的,按所增加面積處以罰款。根據城市規劃需重新調整用地的,原佔地單位應服從城市規劃部門的安排。

4.原屬人民公社(區)和生產大隊(鄉)體制的文教、衛生、科研、水電、商業和工副業等單位,使用土地超過五年,後因體制改變為區或市屬單位管轄的,可同意補辦用地手續,不予罰款。與城市規劃有矛盾的要進行調整。

5.經審查同意補辦用地(含臨時用地)手續的,按市規劃部門核準的用地面積,一次過每平方米處以五至十元的罰款。

(三)一九八0年十月一日以後的非法佔地:

1.原則上按(二)項各點辦理,罰款加一至三倍。

2.生產隊、大隊佔用耕地建房(倉庫、車間、住宅)出租的,可按本規定第三條第(一)項處理;如出租單位要收回房子自用(不得另行出租),可在一九八三年底以前與承租單位商定後,報市規劃部門核准執行。

3.在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一日以後,非法佔用近郊六個公社及黃埔區范圍內菜(耕)地的,在補辦用地手續時,追收菜地建設費每畝二萬元。

(四)其他方面的處理:

1.施工用的臨時場地,在工程竣工後,或批准臨時用地期限已滿的,均應清場退出,拒不清退的,應沒收其工具、材料及建築物,或處以每天每平方米一角的罰款,直至清退為止。

2.市規劃部門不同意補辦用地手續的非法佔地,應自行撤離。如不按期撤離者,處以每天每平方米一角的罰款,直至撤離為止。

3.市規劃部門收回征而未用的土地另行分配給別單位使用時,新用地單位應給原征地單位以合理的經濟補償。

第三條對出租、買賣土地的處理

租賃、買賣或變相租賃、買賣土地的,其所佔土地和違章建築,一律凍結。然後,以市「清理辦」為主,會同區「清理辦」分別逐項審查處理。

(一)租賃和變相租賃土地的,從一九八三年一月一日起,停止向出租單位交納租金,原租用單位可暫按原佔用耕地的年平均產值(以國家牌價計算)補償給生產隊或大隊。另由租賃雙方按所付額各罰款百分之二十繳交市「清理辦」。沒有收益的非耕地則不予補償損失,付款和罰款均按一年計算。經審查,同意補辦征地的,在征地補償費內扣回一九八三年一月以後已付給生產隊或大隊的補償費;不同意補辦征地手續限期撤出的,已付款項不再扣回。未經市「清理辦」作出處理決定前,任何單位和生產隊不得以任何借口收回土地,出租單位要服從徵用。

(二)買賣和變相買賣土地的,由市規劃部門作出處理,並對買賣雙方處以罰款。如已全部交款的,在處理時,不給買賣雙方以任何經濟補償,也不安排勞動力。如部份交款的,經市規劃部門審查同意補辦征地手續後,已交款項可作抵扣征地補償費,多除少補,也不安排勞動力。

(三)收回買賣的土地,由市規劃部門撥給城市建設開發總公司使用,不給買方以任何補償。

(四)以土地入股形式,參予企業、事業經營的,按本規定第二條第二項第二點處理,不予罰款。

第四條在第一條規定范圍以外地段違章建築的處理

(一)一九六七年一月一日至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即市革委會發出穗革通〔1977〕2號《關於加強城市建築管理,制止違章私建的通告》以前)期間,國家、集體單位的違章建築,按建築報建審批許可權,分別由市、區「清理辦」作如下處理:

1.在已征地段或歷史用地范圍內,未經批准報建,或雖經批准,但不按建築許可證核准事項施工,擅自擴大建築面積,移動建築位置者,均屬違章建築。上列違章建築面積,處以每平方米五至十元罰款,允許保留使用。

2.非法佔地違章私建的簡易建築和臨時設施,都要拆除;永外性或半永久性建築,如不妨礙城市規劃的,按違章建築面積處以每平方米十至二十元的罰款。在補辦用地手續後,允許暫時保留使用,違章單位應具結在城市建設時無償拆除。

3.影響市容觀瞻,污染環境,妨礙交通、消防安全,不符合城市規劃布局的,應限期拆除或改建或改變使用性質。

4.經批準的臨時建築,使用期滿時應自行無償拆除,清場退出,逾期不拆退者,按違章建築論處。

(二)一九七八年一月一日以後,國家、集體單位的違章建築,能按時如實登記的,按本條第一項規定處理,罰款加一至三倍。

(三)居民的違章建築,由區「清理辦」會同街道辦事處、派出所、居委會,按下列各點處理:

1.一九六七年一月一日至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期間的違章建築,凡能按時如實登記,又沒產權糾紛的,按常住戶口計(獨生子女算兩人),違章建築人均面積不超過十平方米的,不予罰款。超過上述面積的,超出的部份以每平方米三至五元罰款。

2.一九七八年一月一日以後的,按違章面積處以每平方米三到五元罰款,另對超過上述第一點規定面積的部份加倍罰款,可給予登記備案,保留使用。

3.佔用公地、耕地或買地建房者,根據不同情節處以拆除、沒收或加倍罰款處理。有產權糾紛的,由房管局裁決處理。

4.利用公房搞違章加建、擴建的,應先徵得房管部門意見,如不影響房屋安全者,罰款後收歸公房。如屬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前違章建築的,按其建築造價(單據為憑),從一九八三年一月一日起抵扣房租。如屬一九七八年一月一日以後的,則從一九八三年一月一日起,按違章建築面積按月交租。

5.利用私房搞違章建築,在保護業主合法權益下,根據實際情況,由違章人與業主協商,由區城建會同房管部門審定或裁決處理。

第五條對負有直接責任人員和當事人的處理

對負有直接責任人員,或單位主管和當事人,凡有下列情況之一者,處以三十元至本人六個月收入的罰款,必要時可建議其所在單位給予行政處分。觸犯刑律的,移交司法部門依法處理。

⑨ 城管隊規定違建的處理依據什麼

城管根據《城市公有房屋管理規定》處理違章建築,為了安全保障,必須被拆除。

城管拆除違建的房屋當然是需要法律文書(證書)的。

首先必須有針對違法建築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且該《行政處罰決定書》必須已經奏效。根據《行政強製法》第35條、36條和37條的限定,行政機關在強制執行之前,必須履行催告義務,當事人有權陳述申辯;

如陳述申辯成立,則不予強制執行,如陳述申辯不成立且當事人仍不自動履行義務,那麼強制執行機關能夠作出強制執行決定書。

根據《行政強製法》第44條限定,拆除違建之前,執行機關應當發布公告,對公告當事人能夠行政復議、行政訴訟。

第43條限定,強制執行機關不得在夜間、法定節假日強制執行,不得採取停水、停電、停止供熱、供氣等方法逼迫當事人履行相關行政決定。

由上述可知,關於城管強拆違建,《行政強製法》限定了嚴格的流程,然而現實中,很多城管強拆卻無嚴格遵守法定的流程,因而隸屬違法強拆。違背法定流程的強拆做法就是違法做法,對於違法的強拆做法,當事人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9)廣州巿違建處理條例擴展閱讀

違章建築拆遷問題:

1、有一種觀點認為所謂違章建築就是指未經主管部門許可而擅自動工興建的各種建築物。筆者也批評了這種觀點的不科學性。因為在指導實務中,這種觀點將會引起很大的差錯。

2、中國經濟時報就曾有一篇文章上指出:「違章建築」僅僅表示他的建築違反了地方政府(大多為城市規劃局)的相關規定而地方政府並非立法機關,政府文件僅僅是行政法規,而並非國家法律,而認定是否是公民的合法財產,是必須依照國家的相關法律為依據的。

3、該文有個觀點認為違章建築也是公民的合法財產,而既然是合法財產,便不得隨意沒收,當政府拆遷時,也得給予補償。該文的立足點就是筆者上面所說到的對」違章建築「的不科學定義。

4、筆者認為違章建築並不是簡單的所謂未經相關主管部門的許可而動工興建的建築物,其本質上是違反了《土地管理法》、《城市規劃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而建造的房屋及其設施。

5、依據中國《民法通則》的財產所有權的取得需符合法律的明文規定的要求,違章建築並不能認為是合法財產,也不存在權利。如果依上文作者的觀點,如果違章建築的拆遷也需要補償,那對國家又會有怎樣的負擔,國家又是否需要為公民的非法行為所帶來的損失埋單。

⑩ 國家對違章建築如何處理,有規定嗎

民法典規定,購房者受到欺詐而簽訂違法建築買賣合同的,購房者可以申請撤銷合同,合同被撤銷後不再具有法律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七條【基於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基於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八條【以欺詐手段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七條【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確定不發生效力的法律後果】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者確定不發生效力後,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由此所受到的損失;各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所訂立的買賣違章建築的合同並不必然無效

雖然違章建築不能買賣,但並不意味這雙方訂立的合同絕對無效,依照《民法典》的規定,物權關系與合同關系相互獨立,為了鼓勵市場交易,未辦理物權登記的,不影響合同效力,那麼什麼情況下買賣違章建築才是有效的呢?

(1)建造者只要在合同訂立後,一審法庭辯論結束前補辦了有關手續,這時房屋不再是違章建築,雙方所訂立的合同應該受到法律保護,買方可以依據有效的合同要求賣方辦理房屋的過戶登記;買方不支付價款時,賣方亦可要求其履行合同義務或承擔違約責任。

(2)如果建造者在別人的土地上建造房屋,且無法補辦房產證時,因違章建築不能買賣,因此該合同不受法律保護。即使被告已在房屋買賣合同中作了說明,且原告在購房前曾知曉房屋是違章建築並願意自擔風險,雙方的買賣合同也不受法律保護。雙方因放還所交付的財產或物品,已經履行的可以要求對方折價賠償。

(3)買方也可以因為買賣合同目的無法實現而請求法院解除合同,並且要求對方支付賠償金。

熱點內容
2018年臨時工勞動法工資待遇 發布:2025-05-20 05:49:55 瀏覽:333
部隊關於勞動法 發布:2025-05-20 05:49:47 瀏覽:358
依法治校示範學校創建 發布:2025-05-20 05:36:24 瀏覽:411
民法總則涉外 發布:2025-05-20 05:35:44 瀏覽:425
民法捐助和贈與 發布:2025-05-20 05:34:19 瀏覽:425
收到檢察院審查起訴法律援助 發布:2025-05-20 05:33:20 瀏覽:860
與泰國婚姻法有關的規定 發布:2025-05-20 05:30:29 瀏覽:615
不具備法律效力的收條 發布:2025-05-20 05:30:25 瀏覽:359
張林林律師 發布:2025-05-20 05:29:43 瀏覽:300
勞動法前沿問題 發布:2025-05-20 05:15:06 瀏覽: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