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野生動物保護條例
❶ 浙江省陸生野生動物保護條例的內容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保護和拯救珍貴、瀕危陸生野生動物,保護、發展和合理利用陸生野生動物資源,維護生態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陸生野生動物的保護、獵捕、馴養繁殖、開發利用、科學研究等活動,必須遵守本條例。
第三條本條例規定保護的陸生野生動物,是指國家重點保護、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下簡稱一般保護陸生野生動物)。
第四條陸生野生動物資源屬於國家所有。對陸生野生動物管理實行加強資源保護、積極馴養繁殖、合理開發利用的方針,鼓勵開展陸生野生動物科學研究。
對在陸生野生動物資源保護、宣傳教育、科學研究、馴養繁殖和開發利用等方面作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給予表彰、獎勵。
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陸生野生動物資源的管理,制定保護、發展和合理利用陸生野生動物資源的規劃和措施,將保護、發展和合理利用陸生野生動物資源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保護、管理陸生野生動物的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
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加強保護陸生野生動物資源及有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工作,增強公民保護陸生野生動物的法律意識。
每年四月為全省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四月十日至十六日為全省愛鳥周。
第七條省、市(地)、縣(市、區)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陸生野生動物的保護管理工作。
公安、工商、財政、物價、建設、鐵路、郵政、旅遊、交通、民航、環保、海關、醫葯、衛生、外貿、農業、教育等部門,應當積極配合、協助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共同做好陸生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工作。
各級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應當充分發揮在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和宣傳教育、對外交流等工作中的作用。
第二章保護管理
第八條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及其調整,由省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擬定,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省一般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及其調整,由省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制定並公布。
第九條從外省引進的地方重點保護及其他有益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經省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核准為本省重點保護或者一般保護陸生野生動物的,其保護管理按本條例規定執行。
從國外引進的陸生野生動物的保護管理,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條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組織開展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建立陸生野生動物資源檔案,制定陸生野生動物資源保護、發展和合理利用規劃的實施方案。
第十一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國家和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的主要生息繁衍區域劃定為自然保護區,並設置保護區標志和設施。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在自然保護區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集中分布區域的顯著位置設置受保護的陸生野生動物的標記。
第十二條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組織社會各方面力量,採取生物技術措施和工程技術措施,維護、改善國家和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的主要生息繁衍場所和食物條件,保護、發展陸生野生動物資源。
第十三條在國家和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集中分布地區及其主要生息繁衍區域內,禁止從事污染環境的項目建設、傾倒固體廢棄物、製造噪音、使用有毒有害物質和搗毀巢、穴、洞等破壞陸生野生動物生息繁衍場所和生存條件的活動。
第十四條陸生野生動物保護任務繁重地區的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實際需要設立陸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負責陸生野生動物的救護、飼養、放生和送交工作。
國家和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遭受自然災害威脅時,當地人民政府及其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及時採取拯救措施,並將施救情況報告上級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
任何單位、個人發現受傷、病弱、飢餓、受困、迷途的國家和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應當盡力救護,並及時報告、送交當地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或者陸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或者陸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應當立即採取救護措施。
第十五條對依法沒收、暫扣的陸生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有關行政執法機關應當及時移交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及時予以處理。
第十六條對危害人畜安全、損壞農作物的國家和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當地人民政府及其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採取預防、控制措施。
因保護國家和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造成農作物或者其他損失的,可以向縣級人民政府提出補償要求,經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調查核實,確需補償的,由縣級人民政府按照省人民政府的有關規定給予補償。
第十七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設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發展資金,用於本行政區域的陸生野生動物保護事業。資金來源包括財政專項補助、陸生野生動物保護管理費、國內外捐贈資金等。
陸生野生動物保護發展資金的使用管理辦法,由省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省財政部門擬定,報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章獵捕管理
第十八條禁止獵捕、殺害國家和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因科學研究、馴養繁殖、展覽或者其他特殊情況,需要獵捕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的,應當按國家有關規定申領特許獵捕證;需要獵捕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的,應當經設區的市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後,領取狩獵證。
獵捕一般保護陸生野生動物的,應當向獵捕地縣級以上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申領狩獵證。省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本省一般保護陸生野生動物的資源狀況,確定獵捕的種類和數量,實行年度獵捕限額管理制度。
第十九條持有特許獵捕證、狩獵證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按照特許獵捕證、狩獵證核定的種類、數量、地點、期限、工具和方法進行獵捕。
特許獵捕證的使用和管理,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狩獵證須按規定每年驗證一次。
第二十條在禁獵區和禁獵期內,禁止獵捕和從事其他妨礙陸生野生動物生息繁衍的活動。、
禁獵區和禁獵期,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規定。
第二十一條禁止使用軍用武器、氣槍、毒葯、炸葯、排銃、鐵夾、吊杠、電捕、地槍(地弓)及其他危害人畜安全的獵捕工具和裝置獵捕。
禁止夜間照明行獵、殲滅性圍獵或者使用火攻、煙熏、挖洞、陷井、撿蛋、搗巢等方法獵捕。
第二十二條在適合狩獵的區域建立固定狩獵場所須經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審核,並按管理許可權報省或者國家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第二十三條嚴格獵槍的生產、銷售、購買和使用管理制度。配購獵槍、彈具,必須憑狩獵證和民用槍支配購證件,向依法確定的民用槍支經銷單位購買。
使用獵槍獵捕的,必須同時持有狩獵證和持槍證件。
第二十四條禁止生產、銷售電捕等危害人畜安全的獵捕工具和裝置。
第四章馴養繁殖和經營利用
第二十五條馴養繁殖陸生野生動物,應當依法申領馴養繁殖許可證。馴養繁殖國家一級保護陸生野生動物的,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馴養繁殖國家二級保護陸生野生動物的,由省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批准;馴養繁殖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的,由設區的市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批准;馴養繁殖一般保護陸生野生動物的,由縣級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第二十六條馴養繁殖陸生野生動物必須按照馴養繁殖許可證核定的種類、數量、場地進行。需變更許可證核定內容的,應當在二個月內向原發證機關辦理變更手續;需終止馴養繁殖的,應當在終止前二個月內向原發證機關辦理終止手續,交回許可證,並按規定妥善處理馴養繁殖的陸生野生動物。
第二十七條經營利用陸生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必須按管理許可權報經縣級以上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取得陸生野生動物經營利用核准證。
經批准從事經營利用陸生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的,應當在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核定的年度限額指標內從事經營利用活動。
第二十八條禁止出售、收購國家和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因科學研究、馴養繁殖等特殊情況需要出售、收購、利用、交換國家一級保護陸生野生動物的,按國家規定執行;需要出售、收購、利用、交換國家二級保護陸生野生動物的,由省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批准;需要出售、收購、利用、交換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的,由設區的市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需要出售馴養繁殖和依法獵捕的一般保護陸生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的,須憑馴養繁殖許可證或者狩獵證向持有經營利用核准證的單位和個人出售。
經營利用外省陸生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的,須持有效證件,向本省縣級以上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登記備案。
第二十九條設立以陸生野生動物為旅遊、觀賞景點或者舉辦陸生野生動物展覽、表演和陸生野生動物標本展覽的,須經縣級以上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報國家或者省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第三十條依法獵捕,以生產經營為主要目的馴養繁殖、經營利用陸生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的,應當繳納陸生野生動物資源保護管理費。
違反本條例規定獵捕、馴養繁殖和經營利用陸生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的,應當按規定收費標準的二至五倍補繳陸生野生動物資源保護管理費。
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資源保護管理費的收費標准和使用管理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省重點保護和一般保護陸生野生動物資源保護管理費的收費標准和使用管理,由省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報省物價、財政部門批准。
第三十一條運輸、郵寄、攜帶陸生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出縣境的,應當憑特許獵捕證、狩獵證、馴養繁殖許可證等合法來源證明,向縣級以上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申請運輸證。進出口陸生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的,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縣級以上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對申請進行審查後,除當場作出決定的外,應當在收到申請之日起五日內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準的決定。不予批準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
第三十二條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健全監督檢查制度,按照國家規定的職責加強對陸生野生動物及其產品經營利用的監督管理。
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三十三條非法捕殺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在禁獵區、禁獵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獵捕省重點保護和一般保護陸生野生動物,未取得狩獵證或者未按照狩獵證規定獵捕省重點保護和一般保護陸生野生動物的,按照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給予處罰。
第三十四條非法出售、收購、郵寄、運輸、攜帶國家或者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及其產品的,按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給予處罰。非法出售、收購、郵寄、運輸、攜帶一般保護陸生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的,由縣級以上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實物和違法所得,可以並處相當於實物價值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五條偽造、倒賣、轉讓特許獵捕證、狩獵證、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或者允許進出口證明書的,按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給予處罰。偽造、倒賣、轉讓經營利用核准證、運輸證和省重點保護或者一般保護陸生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的,由縣級以上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吊銷證件,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六條未取得馴養繁殖許可證或者超出許可證規定范圍馴養繁殖陸生野生動物的,由縣級以上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處以三千元以下的罰款,可以並處沒收陸生野生動物、吊銷馴養繁殖許可證。
第三十七條未取得陸生野生動物經營利用核准證或者超出核准證規定范圍從事陸生野生動物經營利用活動的,由縣級以上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處以相當於實物價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可以並處沒收陸生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吊銷經營利用核准證。
第三十八條未經批准擅自設立狩獵場所的,由縣級以上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給予警告,責令其限期改正,可以並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九條生產、銷售電捕等危害人畜安全的獵捕工具和裝置的,由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生產工具、產品和違法所得,可以並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條未經批准擅自舉辦陸生野生動物展覽、表演和陸生野生動物標本展覽,或者擅自設立以陸生野生動物為旅遊、觀賞景點的,由縣級以上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可以並處沒收陸生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
第四十一條未按本條例規定繳納陸生野生動物資源保護管理費的,由縣級以上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其限期繳納,可以並處應繳數額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有關證件。
第四十二條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應當忠於職守、秉公執法。對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三條違反陸生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附則
第四十四條本條例所稱陸生野生動物,包括已經人工馴養繁殖但未產生進化變異的陸生動物。
本條例所稱陸生野生動物產品,是指陸生野生動物的任何部分及其衍生物。
第四十五條省重點保護和一般保護陸生野生動物的價值標准,由省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確定。
第四十六條本條例自1998年10月1日起施行。
❷ 有關於中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現在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和<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狼不是國家重點保護的,但也是國家保護的,殺狼不會構成刑事案件,但會受到行政處罰的.受到行政處罰應該也是犯法的吧.
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
第三十四條 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在禁獵區、禁獵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獵捕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依照《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三十二條的規定處以罰款的,按照下列規定執行:
(一)有獵獲物的,處以相當於獵獲物價值八倍以下的罰款;
(二)沒有獵獲物的,處二千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五條 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規,未取得狩獵證或者未按照狩獵證規定獵捕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依照《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三十三條的規定處以罰款的,按照下列規定執行:
(一)有獵獲物的,處以相當於獵獲物價值五倍以下的罰款;
(二)沒有獵獲物的,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❸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禁止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因科學研究、種群調控、疫源疫病監測或者其他內特殊情況,需要獵捕容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的,應當向國務院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申請特許獵捕證;需要獵捕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的,應當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申請特許獵捕證。
(3)浙江省野生動物保護條例擴展閱讀
禁止出售、購買、利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製品。
因科學研究、人工繁育、公眾展示展演、文物保護或者其他特殊情況,需要出售、購買、利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應當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批准,並按照規定取得和使用專用標識,保證可追溯,但國務院對批准機關另有規定的除外。
❹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的內容是什麼
CCTV.com消息:(中國動物產業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1988年11月8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保護、拯救珍貴、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發展和合理利用野主動物資源,維護生態平衡,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野生動物的保護、馴養繁殖、開發利用活動,必須遵守本法。
本法規定保護的野生動物,是指珍貴、瀕危的陸生、水生野生動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本法各條款所提野生動物,均系指前款規定的受保護的野生動物。
珍貴、瀕危的水生野生動物以外的其他水生野生動物的保護,適用漁業法的規定。
第三條 野生動物資源屬於國家所有。
國家保護依法開發利用野生動物資源的單位和個人的合法權益。
第四條 國家對野生動物實行加強資源保護、積極馴養繁殖、合理開發利用的方針,鼓勵開展野生動物科學研究。
在野生動物資源保護、科學研究和馴養繁殖方面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由政府給予獎勵。
第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保護野生動物資源的義務,對侵佔或者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行為有權檢舉和控告。
第六條 各級政府應當加強對野生動物資源的管理,制定保護、發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動物資源的規劃和措施。
第七條 國務院林業、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分別主管全國陸生、水生野生動物管理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陸生野生動物管理工作,自治州、縣和市政府陸生野主動物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門,由省、自治區、宜轄市政府確定。
縣級以上地方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水生野生動物管理工作。
第二章 野生動物保護
第八條 國家保護野生動物及其生存環境,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非法獵捕或者破壞。
第九條 國家對珍貴、瀕危的野生動物實行重點保護。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分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和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名錄及其調整,由國務院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報國務院批准公布。
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是指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以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地方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名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制定並公布,報國務院備案。
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主動物名錄及其調整,由國務院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制定並公布。
第十條 國務院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應當在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主要生息繁衍的地區和水域,劃定自然保護區,加強對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生存環境的保護管理。
自然保護區的劃定和管理,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辦理。
第十一條 各級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監視、監測環境對野生動物的影響。由於環境影響對野生動物造成危害時,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進行調查處理。
第十二條 建設項目對國家或者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產生不利影響的,建設單位應當提交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保護部門在審批時,應當徵求同級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
第十三條 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受到自然災害威脅時,當地政府應當及時採取拯救措施。
第十四條 因保護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造成農作物或者其他損失的,由當地政府給予補償。補償辦法由省、自治區、直憎市政府制定。
第三章 野生動物管理
第十五條 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組織對野生動物資源的調查,建立野生動物資源檔案。
第十六條 禁止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因科學研究、馴養繁殖、展覽或者其他特殊情況,需要捕捉、捕撈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的,必須向國務院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申請特許獵捕證;獵捕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的,必須向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申請特許獵捕證;
第十七條 國家鼓勵馴養繁殖野生動物。
馴養繁殖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應當持有許可證,許可證的管理辦法由國務院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第十八條 獵捕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必須取得狩獵證,並且服從獵捕量限額管理。
持槍獵捕的,必須取得縣、市公安機關核發的持槍證。
第十九條 獵捕者應當按照特許獵捕證、狩獵證規定的種類、數且、地點和期限進行獵捕。
第二十條 在自然保護區、禁獵區和禁獵期內,禁止獵捕和其他妨礙野生動物生息繁衍的活動。
禁獵區和禁獵期以及禁止使用的獵捕工具和方法,由縣級以上政府或者其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規定。
第二十一條 禁止使用軍用武器、毒葯、炸葯進行獵捕。
獵槍及彈具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管理辦法,由國務院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公安部門制定,報國務院批准施行。
第二十二條 禁止出售、收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因科學研究、馴養繁殖、展覽等特殊情況,需要出售、收購、利用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的,必須經國務院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的單位批准;需要出售、收購、利用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的,必須經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的單位批准。
馴養繁殖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單位和個人可以憑馴養繁殖許可證向政府指定的收購單位,按照規定出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進入市場的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應當進行監督管理。
第二十三條 運輸、攜帶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出縣境的,必須經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的單位批准。
第二十四條 出口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的,進出口中國參加的國際公約所限制進出口的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的,必須經國務院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國務院批准,並取得國家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機構核發的允許進出口證明書。海關憑允許進出口證明書查驗放行。
涉及科學技術保密的野生動物物種的出口,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辦理。
第二十五條 禁止偽造、倒賣、轉讓特許獵捕證、狩獵證、馴養繁殖許可證和允許進出口證明書。
第二十六條 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進行野外考察或者在野外拍攝電影、錄像,必須經國務院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的單位批准。
建立對外國人開放的獵捕場所,必須經國務院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第二十七條 經營利用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的,應當繳納野生動物資源保護管理費。收費標准和辦法由國務院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會同財政、物價部門制定,報國務院批准後施行。
第二十八條 因獵捕野生動物造成農作物或者其他損失的,由獵捕者負責賠償。
第二十九條 有關地方政府應當採取措施,預防、控制野生動物所造成的危害,保障人畜安全和農業、林業生產。
第三十條 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其他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管理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一條 非法捕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依照關於懲治捕殺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犯罪的補充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二條 違反本法規定,在禁獵區、禁獵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獵捕野生動物的,由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沒收獵獲物、獵捕工具和違法所得,處以罰款;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三條 違反本法規定,未取得狩獵證或者未按狩獵證規定獵捕野生動物的,由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沒收獵獲物和違法所得,處以罰款,並可以沒收獵捕工具,吊銷狩獵證。
違反本法規定,未取得持槍證持槍獵捕野生動物的,由公安機關比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處罰。
第三十四條 違反本法規定,在自然保護區、禁獵區破壞國家或者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主要生息繁衍場所的,由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破壞行為,限期恢復原狀,處以罰款。
第三十五條 違反本法規定,出售、收購、運輸、攜帶國家或者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實物和違法所得,可以並處罰款。
違反本法規定,出售、收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情節嚴重、構成投機倒把罪、走私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沒收的實物,由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的單位按照規定處理。
第三十六條 非法進出口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的,由海關依照海關法處罰;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關於走私罪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七條 偽造、倒賣、轉讓特許獵捕證、狩獵證、馴養繁殖許可證或者允許進出口證明書的,由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證件,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罰款。
偽造、倒賣特許獵捕證或者允許進出口證明書,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比照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八條 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徹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九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作出處罰決定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對上一級機關的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復議決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直接向法院起訴。當事人逾期不申請復議或者不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對海關處罰或者治安管理處罰不服的,依照海關法或者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辦理。
第五章 附 則
第四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與保護野生動物有關的國際條約與本法有不同規定的,適用國際條約的規定,但中華人民共和國聲明保留的條款除外。
第四十一條 國務院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本法制定實施條例,報國務院批准施行。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可以根據本法制定實施辦法。
第四十二條 本法自1989年3月1日起施行。
❺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內容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保護、拯救珍貴、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發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動物資源,維護生態平衡,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野生動物的保護、馴養繁殖、開發利用活動,必須遵守本法。
本法規定保護的野生動物,是指珍貴、瀕危的陸生、水生野生動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本法各條款所提野生動物,均系指前款規定的受保護的野生動物。
珍貴、瀕危的水生野生動物以外的其他水生野生動物的保護,適用漁業法的規定。
第三條 野生動物資源屬於國家所有。
國家保護依法開發利用野生動物資源的單位和個人的合法權益。
第四條 國家對野生動物實行加強資源保護、積極馴養繁殖、合理開發利用的方針,鼓勵開展野生動物科學研究。
在野生動物資源保護、科學研究和馴養繁殖方面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由政府給予獎勵。
第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保護野生動物資源的義務,對侵佔或者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行為有權檢舉和控告。
第六條 各級政府應當加強對野生動物資源的管理,制定保護、發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動物資源的規劃和措施。
第七條 國務院林業、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分別主管全國陸生、水生野生動物管理工作。
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陸生野生動物管理工作。
自治州、縣和市政府陸生野生動物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門,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確定。
縣級以上地方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水生野生動物管理工作。
第二章 野生動物保護
第八條 國家保護野生動物及其生存環境,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非法獵捕或者破壞。
第九條 國家對珍貴、瀕危的野生動物實行重點保護。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分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和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名錄及其調整,由國務院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報國務院批准公布。
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是指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以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地方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名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制定並公布,報國務院備案。
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及其調整,由國務院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制定並公布。
第十條 國務院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應當在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主要生息繁衍的地區和水域,劃定自然保護區,加強對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生存環境的保護管理。
自然保護區的劃定和管理,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辦理。
第十一條 各級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監視、監測環境對野生動物的影響。
由於環境影響對野生動物造成危害時,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進行調查處理。
第十二條 建設項目對國家或者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產生不利影響的,建設單位應當提交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保護部門在審批時,應當徵求同級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
第十三條 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受到自然災害威脅時,當地政府應當及時採取拯救措施。
第十四條 因保護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造成農作物或者其他損失的,由當地政府給予補償,補償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制定。
第三章 野生動物管理
第十五條 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組織對野生動物資源的調查,建立野生動物資源檔案。
第十六條 禁止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因科學研究、馴養繁殖、展覽或者其他特殊情況,需要捕捉、捕撈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的,必須向國務院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申請特許獵捕證;獵捕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的,必須向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申請特許獵捕證。
第十七條 國家鼓勵馴養繁殖野生動物。
馴養繁殖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應當持有許可證。許可證的管理辦法由國務院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第十八條 獵捕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必須取得狩獵證,並且服從獵捕量限額管理。
持槍獵捕的,必須取得縣、市公安機關核發的持槍證。
第十九條 獵捕者應當按照特許獵捕證、狩獵證規定的種類、數量、地點和期限進行獵捕。
第二十條 在自然保護區、禁獵區和禁獵期內,禁止獵捕和其他妨礙野生動物生息繁衍的活動。
禁獵區和禁獵期以及禁止使用的獵捕工具和方法,由縣級以上政府或者其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規定。
第二十一條 禁止使用軍用武器、毒葯、炸葯進行獵捕。
獵槍及彈具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管理辦法,由國務院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公安部門制定,報國務院批准施行。
第二十二條 禁止出售、收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因科學研究、馴養繁殖、展覽等特殊情況,需要出售、收購、利用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的,必須經國務院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的單位批准;需要出售、收購、利用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的,必須經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的單位批准。
馴養繁殖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單位和個人可以憑馴養繁殖許可證向政府指定的收購單位,按照規定出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進入市場的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應當進行監督管理。
第二十三條 運輸、攜帶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出縣境的,必須經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的單位批准。
第二十四條 出口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的,進出口中國參加的國際公約所限制進出口的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的,必須經國務院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國務院批准,並取得國家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機場核發的允許進出口證明書。海關憑允許進出口證明書查驗放行。
涉及科學技術保密的野生動物物種的出口,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辦理。
第二十五條 禁止偽造、倒賣、轉讓特許獵捕證、狩獵證,馴養繁殖許可證和允許進出口證明書。
第二十六條 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進行野外考察或者在野外拍攝電影、錄像,必須經國務院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單位批准。建立對外國人開放的捕獵場所,必須經國務院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第二十七條 經營利用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的,應當繳納野生動物資源保護管理費。收費標准和辦法由國務院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會同財政、物價部門制定,報國務院批准後施行。
第二十八條 因獵捕野生動物造成農作物或者其他損失的,由獵捕者負責賠償。
第二十九條 有關地方政府應當採取措施,預防、控制野生動物所造成的危害,保障人畜安全和農業、林業生產。
第三十條 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其他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管理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一條 非法捕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依照關於懲治捕殺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犯罪的補充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二條 違反本法規定,在禁獵區、禁獵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獵捕野生動物的,由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沒收獵獲物、獵捕工具和違法所得,處以罰款;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三條 違反本法規定,未取得狩獵證或者未按狩獵證規定獵捕野生動物的,由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沒收獵獲物和違法所得,處以罰款,並可以沒收獵捕工具,吊銷狩獵證。
違反本法規定,未取得持槍證持槍獵捕野生動物的,由公安機關比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處罰。
第三十四條 違反本法規定,在自然保護區、禁獵區破壞國家或者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主要生息繁衍場所的,由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破壞行為,限期恢復原狀,處以罰款。
第三十五條 違反本法規定,出售、收購、運輸、攜帶國家或者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實物和違法所得,可以並處罰款。違反本法規定,出售、收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情節嚴重、構成投機倒把罪、走私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沒收的實物,由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的單位按照規定處理。
第三十六條 非法進出口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的,由海關依照海關法處罰;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關於走私罪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七條 偽造、倒賣、轉讓特許獵捕證、狩獵證、馴養繁殖許可證或者允許進出口證明書的,由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證件,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罰款。
偽造、倒賣特許獵捕證或者允許進出口證明書,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比照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八條 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九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 15 日內,向作出處罰決定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對上一級機關的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復議決定通知之日起 15 日內,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 15 日內,直接向法院起訴。當事人逾期不申請復議或者不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對海關處罰或者治安管理處罰不服的,依照海關法或者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辦理。
第五章 附則
第四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與保護野生動物有關的國際條約與本法有不同規定的,適用國際條約的規定,但中華人民共和國聲明保留的條款除外。
第四十一條 國務院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本法制定實施條例,報國務院批准施行。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可以根據本法制定實施辦法。
第四十二條 本法自 1989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
http://www.enviroinfo.org.cn/LEGIS/Laws/la022.htm
❻ 國家野生動物保護法細則
目前尚未出台全國統一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實施條例》,但各省為貫徹《野生動物保護法》出台了相應是實施辦法,如:《福建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辦法》、《山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辦法》等
http://www..com/link?url=GOIWF7BmrFCdgl7H89cclfzsr_bFNZIkepyQ85UTe-PKJ6BLBblWpr2c_WX-bMhUW-CSMSX28jMNADIQafe3J8EN_NTq3gFN1Cga8sGnazK
http://www..com/link?url=dQ__wVwiAxe8w2VWgWfATar3H8bx3hazO-gYKFjJkHf5z_-qNq1CVWxzbH-94K_Qo
❼ 野生動物保護法法
中國本土動物不是三有就是國幾
就野生動物保護法根本沒有意義,
根本就是自己林業農業部執法不夠產生問題
我就一個簡單的事來說,每個省,每個市林業局辦繁殖與飼養許可證,各各都不同,名字都有不同,你要說什麼
❽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人飼養的動物不屬於野生動物,故此不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❾ 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如何處罰
要看實際違反的是野生動物保護法的具體哪款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四十二條,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機關不依法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發現違法行為或者接到對違法行為的舉報不予查處或者不依法查處,或者有濫用職權等其他不依法履行職責的行為的,由本級人民政府或者上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機關責令改正,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記過、記大過或者降級處分;造成嚴重後果的,給予撤職或者開除處分,其主要負責人應當引咎辭職;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五條,違反本法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三條第一款、第二十四條第一款規定,在相關自然保護區域、禁獵(漁)區、禁獵(漁)期獵捕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未取得特許獵捕證、未按照特許獵捕證規定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獵捕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海洋執法部門或者有關保護區域管理機構按照職責分工沒收獵獲物、獵捕工具和違法所得,吊銷特許獵捕證,並處獵獲物價值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獵獲物的,並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❿ 野生動物保護法
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中華水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