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擾民條例
❶ 鄰居擾民法律怎麼規定
法律分析:警察會對擾民者進行警告,警告後仍不改正者會對其罰款。如果受到噪音危害的話,可以要求鄰居停止製造噪音,如果造成損失的話,讓鄰居賠償損失。如果產生糾紛,可以申請相關部門調解處理,如果調解結果不滿意,可以選擇向法院起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五十八條 違反關於社會生活雜訊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製造雜訊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 第六十一條 受到環境雜訊污染危害的單位和個人,有權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造成損失的,依法賠償損失。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的糾紛,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或者其他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工作的監督管理部門、機構調解處理;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❷ 擾民法律怎麼規定故意擾民
法律分析: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可知,故意擾民的的行為一般是不構成刑事犯罪的,一般情況下會進行罰款或警告,最長是可以處以15日的行政拘留。但是如果情況比較嚴重,屬於嚴重的危害到了社會的管理秩序,那麼就涉嫌犯罪了,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八條 違反關於社會生活雜訊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製造雜訊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六條 使用家用電器、樂器或者進行其他家庭室內娛樂活動時,應當控制音量或者採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對周圍居民造成環境雜訊污染。
❸ 擾民法律怎麼規定
擾民法律規定為,只要產生的雜訊煩擾了公民的正常生活,即產生噪音擾民的違法事實。生活區域夜測50分貝以上,二類生活區域夜測65分貝以上,超過晚上22點或至次日早6點的就是擾民了。法定休息日和節假日全天及工作日12時至14時、18時至次日8時,禁止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樓內進行產生雜訊的裝修等擾民作業。其他時間段裝修應當採取雜訊控制措施,減輕對周圍居民的干擾。中午和晚上休息的時間段避免施工。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五十八條
違反關於社會生活雜訊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製造雜訊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
第三十條
在城市市區雜訊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內,禁止夜間進行產生環境雜訊污染的建築施工作業,但搶修、搶險作業和因生產工藝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須連續作業的除外。
因特殊需要必須連續作業的,必須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關主管部門的證明。
❹ 嚴重擾民的法律規定
法律分析:雜訊擾民可以報案處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八條 違反關於社會生活雜訊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製造雜訊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❺ 擾民法律怎麼規定時間
您好,法定擾民時間限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擾民是晚上二十二點到早上六點之
間。
1、一類生活區域夜測50分貝以上,二類生活區域夜測65分貝以上,只要超過晚上9點或者10點鍾的就是擾民了,屬於噪音污染。如果所處的地方出現了在這些范疇之內的行為就是擾民。
2、小區里裝修時間12時至14時、19時至次日7時才是不擾民。每個省份規定的時間都有所不同,但是大同小異,居民正常休息時間內操作算擾民。容許裝修的
時間集中在7時到12時,14時到19時。
3、晚11點到次日早7點,分貝高於80分貝,即為擾民。
根據城市區域雜訊標准明確規定了城市五類區域的環境雜訊最高限值:
1、療養區、高級別墅區、高級賓館區,晝間50分貝、夜間40分貝;
2、以居住、文教機關為主的區域,晝間55分貝、夜間45分貝;
3、居住、商業、工業混雜區,晝間60分貝、夜間50分貝;
4、工業區,晝間65分貝、夜間55分貝;
5、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線道路、內河航道、鐵路主、次干線兩側區域,晝間70分貝、夜間55分貝,(夜間指22點到次日晨6點)。
二、關於擾民的處理辦法
根據環境噪音污染防治法第五十八條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可以並處罰款:
根據環境噪音污染防治法第五十八條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可以並處罰款:
(一)在城市市區雜訊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內使用高音廣播喇叭;
(二)違反當地公安機關的規定,在城市市區街道、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組織娛樂、集會等活動,使用音響器材,產生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過大音量的;
(三)未按本法第四十六條和第四十七條規定採取措施,從家庭室內發出嚴重干擾周圍居民生活的環境雜訊的。
我國法律對擾民時間有著明確的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三十條規定,擾民時間為夜間22點至凌晨6點之間。以上就是關於法定擾民時間限制的有關內容的整理。
❻ 噪音擾民時間規定的法律依據
噪音擾民的事件規定是:
家庭活動產生的社會生活雜訊:日常休息時間,禁止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居民住宅樓內進行產生雜訊的裝飾裝修和傢具加工等活動。
也就是說,法定休息日、節假日的全天,工作日的中午(12:00至14:00)及18:00至次日08:00,不得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居民住宅樓內進行產生雜訊的裝飾裝修和傢具加工等活動。
二、雜訊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產生的社會生活雜訊:在雜訊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及其附近的街道、廣場、公園、體育場(館);
展覽館等公共場所組織宣傳慶典、文化娛樂、群眾集會等活動排放雜訊的,活動組織者和公共場所管理者應當採取有效的雜訊防護措施;
合理使用音響器材,且在中午(12:00至14:00)和夜間(23:00至次日07:00)不得從事上述活動。
三、建築施工雜訊:在中午(12:00-14:00)或者夜間(23:00-07:00)施工產生雜訊擾民的,可分為三種大情況區別看待。
另外,夜間突發的雜訊,其最大值不準超過標准值15分貝。
【法律依據】
《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三十條,在城市市區雜訊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內,禁止夜間進行產生環境雜訊污染的建築施工作業,但搶修、搶險作業和因生產工藝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須連續作業的除外。
因特殊需要必須連續作業的,必須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關主管部門的證明。前款規定的夜間作業,必須公告附近居民。
❼ 擾民法律怎麼規定的
禁止任何單位、個人在城市市區雜訊敏感建設物集中區域內使用高音廣播喇叭。音樂大小白天超過五十五分貝,夜間超過四十五分貝就算擾民了,夜間是指晚二十二點至晨六點之間的期間。禁止任何單位、個人在城市市區雜訊敏感建設物集中區域內使用高音廣播喇叭。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音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五條禁止任何單位、個人在城市市區雜訊敏感建設物集中區域內使用高音廣播喇叭。在城市市區街道、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組織娛樂、集會等活動,使用音響器材可能產生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過大音量的,必須遵守當地公安機關的規定。
❽ 擾民法律怎麼規定幾點
法律分析:一類生活區域夜測50分貝以上,二類生活區域夜測65分貝以上,只要超過晚上9點或者10點鍾的就是擾民了,屬於噪音污染。. 如果所處的地方出現了在這些范疇之內的行為就是擾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 第六十一條 受到環境雜訊污染危害的單位和個人,有權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造成損失的,依法賠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