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會計條例
㈠ 香港公司審計報告中的會計師意見是什麼意思呢很重要嗎
您好,香港公司審計報告中會計師意見是指:作為該香港公司的核數師(香港稱會計師為核數師,也更能直觀反映執業會計師的執業特點),對這家香港公司發表的意見,在香港公司提供的業務材料和資金流水憑證基礎上進行分析,並給出意見。
香港公司審計報告主要有以下四種審計意見:
1、無保留意見 Opinnion: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是最普通的審計報告。當注冊會計師認為香港公司會計報表符合審計合法性與公允性,沒有在香港公司審計過程中受到限制,且不存在應當調整或披露,而被香港公司刻意隱瞞的重要事項時,就會給出無保留意見的香港公司審計報告。
2、保留意見 Qualified opinion: 保留意見適用於被審計單位沒有完全遵守香港公司會計准則和相關會計制度的規定,或香港執業會計師的審計范圍受到限制。只有當香港執業會計師認為會計報表就其整體而言是公允的,但還存在對香港公司會計報表產生重大影響的情形,就會出具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3、否定意見 Adverse opinion :當香港執業會計師確信香港公司會計報表存在重大錯報和歪曲,以至會計報表不符合香港公司會計准則和相關會計制度的規定,不能從整體上公允反映香港公司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香港執業會計師就會出具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
4、不發表意見 Disclaimer of opinion:當香港公司審計范圍受到限制,可能產生的影響非常重大和廣泛,不能獲取充分、適當的香港公司審計材料,以至無法確定香港公司審計報告的合法性與公允性,香港執業會計師就會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由此可見,香港公司審計報告中會計師意見也是一項考察香港公司是否正常運作的重要事項。
以上回答供您參考,希望可以幫到您,歡迎您為我們點贊及關注我們,謝謝。
㈡ 香港上市對董秘的要求中《專業會計師條例》界定的執業會計師都指哪些
CPA可以,
香港承認CPA。
㈢ 香港公司會計參照期怎麼理解
會計參照期(也稱會計參照日)是香港新《公司條例》最新引入的概念,是作為香港公司會計年度認定和召開周年大會的重要標尺,公司財政時期/年度的截止日期。每間香港公司需就每個財政年度制訂財務報表,而財政年度乃根據其「會計參照期」而定。一家公司於新《公司條例》生效後的首個財政年度將於其首個「會計參照期」的首日開始,並於該期間的最後一日終結。原有公司「初始會計參照日」及「首個會計參照期」確定表
㈣ 求香港會計准則中文版,郵箱[email protected]
香港會計准則制定程序一般包括以下五個階段:①確立議題。會計准則委員會根據實際需要和每年的工作計劃,討論會計准則的立項。②草擬初稿。議題擬定後,HKSA的技術總監在某家會計公司的協同下,起草會計准則。③提交徵求意見稿。准則草擬後,將徵求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成員的意見,並根據委員會的意見修訂草稿,之後,便向HKSA理事會提交徵求意見稿以獲得批准。④發行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稿經HKSA理事會批准後,便發給其會員、各大會計師行的合夥人及各大公司及銀行的財務總監等徵求意見,期限通常為三個月。⑤編制准則。根據各方面意見,經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同意,修訂會計准則草案,提交理事會,經理事會批准通過即可正式頒布。
1992年以前,香港製定會計准則主要參照英國的會計准則。隨著歐洲經濟的一體化,歐盟的成立,英國法律為適應歐盟發展的需要作了一些修改,英國會計准則相應有所改變。若再以英國會計准則為制定基礎,香港會計准則便很難滿足香港本地實務的需要。此後,HKSA轉以國際會計准則(LAS)為基礎。1995年底,HKSA發布了參照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IASC)的聲明而制定的框架說明,表明香港會計師公會正在以IAS為基礎,發展一套以IAS為依據的香港會計准則。
香港會計師公會(HKSA)是香港製定會計准則的唯一機構。按照香港專業會計師條例規定,HKSA是一個職業社團組織、獨立法人單位,無任何主管部門。它根據香港專業會計師條例於1973年1月1日成立。在大陸,會計准則由國務院財政部負責制定。
從世界范圍看,制定會計准則的主體可分為兩類:一類為民間機構,如美國的會計程序委員會(CAP)、會計原則委員會(APB)以及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FASB),它們無一例外地都是民間機構;一類為政府機構或政府機構授權的民間機構,如日本的會計准則是由作為大藏大臣的咨詢機關的企業會計審議會制定的。由民間機構制定的會計准則,強調超然、中立,但由於缺少強制性,往往權威性不夠,貫徹執行較難;政府機構制定的會計准則,雖然具有強制性,但中立性較差。當然,一國(地區)的會計准則由哪種機構制定,與該國(地區)的文化背景、政治經濟體制以及會計的歷史發展都息息相關。由於歷史原因,香港經濟在英國經濟的影響下,已形成一套高度市場化的體制,香港會計也深深地烙上了英國會計的印記。
HKSA屬下的會計准則委員會,其成員由會計師行、工商業機構、學術界以及政府機構的代表組成。1993年會計准則委員會改組為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後,又接受HKSA的「會計准則指導小組」的咨詢。該指導小組由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審計准則委員會、香港聯合交易所的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的代表組成。大陸的會計准則雖由財政部制定,但具體參與制定的人員也並不僅僅局限於財政部官員,還包括通過世界銀行技術援助資金聘請的由德勤國際會計公司有關人員組成的國外咨詢專家組和由學術界、政府部門、企業界等代表組成的國內咨詢專家組。
㈤ 想問問大陸會計制度和香港會計制度有什麼區別
我認為最主要的就是我們是以統一發票來做稅收依據的,香港是以銀行往來做依據的,其次我們的多稅種,香港市單一稅制。
㈥ 請問香港哪條稅務條例說明代收代付也要計算利得稅呢
香港公司在經營的過程中,不涉及增值稅、營業稅等流轉稅,只有針對經營結果征回收的利得稅,計稅答依據為利潤總額的16.5%。
香港利得稅徵收范圍:
利用香港公司經營任何業務、服務獲得來自於香港的利潤(售賣資本性資產所獲利潤或蒙受的虧損則除外)均需納稅。
反之,取得來自海外的利潤則無須在香港納稅;即使將款項匯回香港,亦無須納稅。至於業務是否在香港經營及利潤是否來自於香港,主要根據經營事實而定。
關於香港利得稅申報,歡迎隨時與我們交流。
㈦ 香港公司的做賬審計一定需要香港會計師來做嗎,內地的會計師不能做嗎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香港公司的做賬審計是需要香港持牌會計師來操作的,內地的會計師是沒有資格做的。
香港公司的做賬報稅的時間:
1、香港公司核數報稅周期若新成立公司第一次報稅是在18個月之後,以後每年1次(周期12個月);
註:建議選擇數年(香港有兩個財政年度,即12月31日——次年1月1日;4月1日——次年3月31日)稅務申報比較方便,一旦選定了埋數年度,每年都需在固定時間進行申報。
2、香港公司每年需在規定時間內提交核數師報告、填寫稅表給香港稅務局,核數報稅時間是以稅務局發出的稅表計算,第一次報稅:稅表發出後的三個月內完成核數報告,多次報稅:稅表發出後的一個月內完成核數報告。
香港公司做賬報稅需要提交的資料如下(具體資料根據因公司不同而定):
1.香港銀行賬戶月結單:
是指以香港公司名義開立的所有香港本地銀行賬戶流水單,通常香港銀行每月都會將上月的賬戶流水單以郵件形式發送給客戶;
就算香港銀行發送的香港銀行賬戶月結單郵件沒有保存,也沒有關系,香港本地銀行賬戶持有人,可以向香港銀行申請重新發送月結單,這也是香港公司補做審計需要做的第一件事;
2.香港公司業務單據:
有了香港本地銀行賬戶月結單,就需要香港公司簽署的業務單據對每一筆資金的進出進行說明。
比如,某個香港本地銀行賬戶當月有3筆進賬,4筆出賬,那麼香港公司就應該有3份銷售合同對應3筆進賬;4份購貨合同對應4筆出賬;
3.收/付款憑證:
香港公司每一筆進出賬對應的發票、收據等資金簽收證明;值得說明的是,香港並不存在「發票」一說。
因為香港稅務局並不會像大陸稅務局一樣,統一印發專用的發票。香港政府承認香港公司自行印製的樣式收據,但該香港公司收據必須是有香港公司簽名蓋章的收據,以證明是由該香港公司簽發。
4.賬本:
記錄香港公司所有收入支出,包括香港公司正常運營成本,如人員工資、購置辦公用品、繳納房租、香港公司正常貿易收付等。與國內公司賬本一致,也是判斷香港公司盈虧的重要依據。
5.裝箱單:
(提供服務的服務型企業則不需要這項),是香港公司貿易的最直接憑證,證明該香港公司進行的貿易活動真實有效,而這些商品存在運、物流活動的,還需要提供相關的物流合同/提單等文件。
以上回答供您參考,希望可以幫到您,歡迎您為我們點贊及關注我們,謝謝。
㈧ 香港的稅務條例是怎麼規定的
基本概念正確。報稅和繳稅是兩回事兒,每家公司每年都必須要向香港稅務局報稅,至於是否要繳稅,要視乎評稅主任發出的評稅表是否有應繳稅項的利潤 - "Assessable Profit"。核數師報告制度"Audit Report"和稅率16.5%都是針對在香港注冊的有限公司而設立的,如果你是獨資公司,或者是合夥公司(非有限責任公司形式的團體),可不需要CPA(注冊會計師)發出的核數報告,自行向稅務局報稅即可。獨資或合夥公司的利得稅按照標准稅率來計算(也就是15%)。除此之外,獨資或者合夥公司可選擇將公司的利潤匯入個人的綜合稅務評估之中"Personal assessment",這樣一來,可透過個人的林林總總免稅額(個人免稅額、子女免稅額、父母免稅額、等等)抵扣、減少其應繳的稅款。
公司的整體運作不在香港,不一定能成為豁免香港稅務的理由。稅務事務其實是十分復雜的專業,應當咨詢相關的專業人士(會計師、律師等),每年香港稅務局都會變更、修訂香港的稅務准則"Inland Revenue Rules",可向專業人士請教其細節。
㈨ 誰能告訴我中國和香港會計制度的不同點.
香港內地之間會計法規體系異同對比
(一)內地與香港分屬不同會計法律規范模式
我國屬獨立型會計立法模式,將會計核算的具體規定集中形成專門會計立法,而在其他立法中,只對該法律規范對象有直接影響的會計工作進行原則規定。香港承襲英國做法無專門會計立法,屬混合型會計立法模式,會計法律散見於有關法律之中,在《公司法》以及《證券法》等法律中對會計工作進行規范。
(二)內地與香港會計法律規范模式差異的因素分析
中國內地和香港因各自特殊的歷史背景和社會實際情況不同而歸屬於不同的法系。中國內地受歷史發展的影響,在法律體繫上偏向大陸法系。中國內地會計法律規范有專門的會計立法,充分體現大陸法系特點。而香港法律體系則有很深的殖民屬性,明顯屬於英美法系。香港曾作為英國殖民地,受英國同化政策及立法影響很大,有很多法律都是照搬英國的法律而成,在法律體繫上習慣於在相關法律中對企業會計行為進行規范,沒有專門的會計立法。
(三)內地與香港兩地會計規范體系差異較大
公司法或商法在兩個地區的會計規范體系中都居於中心地位。就會計准則而言對兩地會計工作都非常重要,但它們的會計准則存在細節制定上的區別。會計准則要求有專業技術制定,又有強制力保證實施,因此會在不同程度上受政府和職業會計師兩方面的影響。中國內地會計准則較多地受政府影響,而香港會計准則較多地受職業會計師的影響。
(四)內地與香港兩地會計規范體系總體比較
會計規范體系通常由會計法律規范和會計核算規范兩個層次構成。
兩地會計規范體系層次及結構方面既存在著共性,又各具特色。內地的會計規范體系主要由《會計法》、《公司法》、《證券法》以及《企業會計准則》、《企業會計制度》等構成;香港會計規范體系主要由《證券法》、《公司法》和會計實務准則等構成。兩地會計規范結構存在如下差異:其一從兩地的法律依據看,內地有專門的會計立法———《會計法》,香港地區則沒有專門的會計立法,而是通過公司法和證券交易法等公司立法文件規范上市公司會計工作;其二從會計核算規范層次看,內地會計核算規范由會計准則和會計制度構成,而香港則主要由會計准則進行具體規范。
㈩ 香港財務管理制度參照哪些法律制度
業主大會及業主委員會使用印章的規定
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的印章由業主委員會負責到有關部門各刻制一枚,並到相關的部門登記備案。
2
.上述兩枚印章均由業主委員會負責管理,業主委員會內部實行主任負責制。
3
.上述兩枚印章的使用必須是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按業主大會章程的規定履行其應盡職責時方能使用。印章的使用每次必須有業主委員會主任的書面簽字方能使用,使用人須在秘書處做書面登記,且蓋章的文件必須在秘書處備案一份。
4
.違反印章使用規定,造成經濟損失或者不良影響的,由責任人承擔相應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