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血庫各種規章制度

血庫各種規章制度

發布時間: 2022-04-03 02:54:18

A. 血站管理暫行辦法的罰則

第四十六條 違反本辦法有關規定,非法組織他人出賣血液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視情節輕重,處以1000元至10萬元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七條 違反本辦法有關規定,冒用、借用、租用他人獻血證件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視情節輕重,予以警告、處以100元至1000元的罰款,並沒收其證件。
第四十八條 對違反《獻血法》和本辦法的規定,未經批准,擅自設置和開辦血站,非法採集、供應或倒賣血液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予以取締,沒收擅自設置和開辦血站的全部財產和非法所得,並處以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非法設置血站的責任人予以行政處分。造成經血液途徑傳播疾病的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等危害,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九條 對違反本辦法有關規定或者血液檢定機構監測結果不合格的血站,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視情節予以警告、責令改正、處以1000元以上至3萬元以下的罰款,並可以責令限期整頓。

B. 輸血管理制度的名詞解釋

輸血是指將血液通過靜脈輸注給病人的一種治療方法,在臨床上應用廣泛。
輸血管理制度 解釋:
(1)輸血前由兩名醫護人員核對交叉配血報告單及血袋標簽各項內容,檢查血袋有無破損滲漏,血液顏色是否正常。准確無誤方可輸血。
(2)輸血時,由兩名醫護人員帶病歷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對患者姓名、性別、年齡、病案號、病室/門急診、床號、血型等,確認與配血報告相符,再次核對血液後,用符合標準的輸血器進行輸血。
(3)取回的血應盡快輸用,不得自行儲血。輸血前將血袋內的成分輕輕混勻,避免劇烈震盪,血液內不得加入其它葯物,如需稀釋只能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
(4)輸血前後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沖洗輸血管道。連續輸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時,前一袋血輸盡後,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沖洗輸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繼續輸注。
(5)輸血過程中應先慢後快,再根據病情和年齡調整輸注速度,並嚴密觀察受血者有無輸血不良反應,如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處理:
1)減慢或停止輸血,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維持靜脈通路;
2)立即通知值班醫師和輸血科(血庫)值班人員,及時檢查、治療和搶救,並查找原因,做好記錄。
(6)疑為溶血性或細菌污染性輸血反應,應立即停止輸血,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維持靜脈通路,及時報告上級醫師,在積極治療搶救的同時,做以下核對檢查:
1)核對用血申請單、血袋標簽、交叉配血試驗記入;
2)核對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於冰箱中的受血者與供血者血樣、血袋中血樣,重測ABO血型、RH(D)血型、不規則抗體篩選及交叉配血試驗(包括鹽水相和非鹽水相試驗);
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劑,分離血漿,觀察血漿顏色,測定血漿游離血紅蛋白含量;
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檢測血清膽紅素含量、血漿游離血紅蛋白含量、血漿結合珠蛋白測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並檢測相關抗體效價,如發現特殊抗體,應作進一步鑒定;
5) 如懷疑細菌污染性輸血反應,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細菌學檢驗;
6)盡早檢測血常規、尿常規及尿血紅蛋白;
7)必要時,溶血反應發生後5-7小時測血清膽紅素含量。
(7)輸血完畢,醫護人員對有輸血反應的應逐項填寫患者輸血反應回報單,並返還輸血科(血庫)保存。輸血科(血庫)每月統計上報醫務處(科)。
(8)輸血完畢後,醫護人員將輸血記錄單(交叉配血報告單)貼在病歷中,並將血袋送回輸血科(血庫)至少保存一天。

C. 血站法律法規指的是哪一些。哪些法律具體的。

指的是:《血站質量管理規范》、《血站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比如《血站質量管理規范》的具體內容為:
一、總則
1、為確保醫療和應急用血的質量,保證供血者的身體健康和受血者的安全,供血者每次采血前須進行體格檢查。
2、供血者體檢及化驗應以采供血單位的結果為准,有效期為兩周。
3、供血者與供血漿者應嚴格區分。
二、供血者體檢標准
1、年齡:18~55周歲。
2、體重:男≥50kg,女≥45kg.
3、血壓:12~20/8~12KPa,脈壓差:4~5KPa(千帕)。或:90~140/60~90mmHg,脈壓差:30~40mmHg.
4、脈搏:60~100次/分,高度耐力的運動員≥50次/分。
5、體溫正常。
6、發育正常,營養中等以上。
7、皮膚無黃染,無創面感染,無大面積皮膚病,淺表淋巴結無明顯腫大。
8、五官無嚴重疾病,鞏膜無黃染,甲狀腺不腫大(輕度單純性甲狀腺腫大者可合格)。
9、四肢無嚴重殘疾,關節無紅腫及功能障礙。
10、胸部:心肺正常(包括心臟生理性雜音和肺結核鈣化二年以上),必要時作胸部透視。
11、腹部:正常,無腫塊,無壓痛,肝脾不腫大。
三、供血者化驗標准:
1、血比重篩選:硫酸銅法男≥1.052,女≥1.050.
2、血型:ABO血型(正反定型法)。
Rho(D)血型,在有條件的地區以及Rh陰性率高的地區應作測定。
3、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初篩酮體粉法陰性血液
檢測賴式法:≤25單位。
4、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陰性(試劑靈敏度≤lug/ml)。
5、丙型肝炎病毒(HCV抗體):陰性。
6、艾滋病病毒(HIV抗體):陰性(高危人群)。
7、梅毒試驗(RPR法或TRUST法):陰性。
8、采出的血液要進行化驗全項檢查。
四、供血者接受免疫後供血的規定
1、接受麻疹、腮腺炎、黃熱病、脊髓灰質炎活疫苗免疫者最後一次免疫後二周,或風疹活疫苗,狂犬病疫苗最後一次免疫後四周,或被狂犬咬傷後經狂犬病疫苗免疫者應於最後一次免疫後一年方可供血。
2、接受動物血清者於最後一次注射後4周方可供血。
3、健康者接受乙型肝炎疫苗免疫不需推遲供血。
五、有下列情況者暫不能供血
具體:1、半月內拔牙或其他小手術者。
2、婦女月經前後三天及月經失調、妊娠期、流產後未滿六個月,分娩及哺乳期未滿一年者。
3、感冒、急性胃腸病癒未滿一周者,急性泌尿道感染病癒未滿一月者,肺炎病癒未滿三個月者。
4、某些傳染病:如痢疾病癒未滿半年者,傷寒病癒未滿一年者,布氏桿菌病癒未滿二年者,瘧疾病癒未滿三年者。
5、與傳染病有密切接觸史,自接觸日起延長到該病最長潛伏期。
6、輸注全血及血液成分一年內者。
7、較大手術後未滿半年者,闌尾切除、疝修補術、扁桃體手術未滿三個月者。
8、皮膚局限性炎症癒合後未滿一周者;廣泛性炎症癒合後未滿兩周者。
六、有下列情況及病史者不能供血
1、有美尼爾氏綜合症者。
2、有性病、麻風病和艾滋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3、有肝炎病史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者,丙型肝炎抗體陽性者。但甲型肝炎(轉氨酶連續三次化驗正常)一年後可參加供血。
4、有過敏性疾病及反復發作過敏史者,如經常性蕁麻疹、支氣管哮喘、葯物過敏者(單純性蕁麻疹不在急性發作期間可供血)。
5、有各種結核病患者,如腎結核,淋巴腺結核及骨結核。
6、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其病史:如各種心臟病、高血壓、低血壓、高血脂、心肌炎以及血栓性靜脈炎等。
7、有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以及支氣管擴張肺功能不全者。
8、有消化系統和泌尿系統疾病患者:如較重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腸炎、急慢性腎炎以及慢性泌尿道感染、腎病綜合症、慢性胰腺炎等患者。
9、有各種血液病患者:如貧血、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及各種出、凝血性疾病者。
10、有內分泌疾病或代謝障礙性疾病患者:如腦垂體及腎上腺疾病、甲亢、肢端肥大症、尿崩症及糖尿病等。
11、有器質性神經系統疾病或精神病患者:如腦炎、腦外傷後遺症、顛癇、精神分裂症、癔病、嚴重神經衰弱等。
12、有寄生蟲病及地方病患者:如黑熱病、血吸蟲病、絲蟲病、鉤蟲病、囊蟲病及肺吸蟲病、克山病和大骨節病等。
13、有各種惡性腫瘤及影響健康的良性腫瘤患者。
14、有做過切除胃、腎、膽囊、脾、肺等重要內臟器官手術者。
15、有慢性皮膚病患者,特別是傳染性、過敏性及炎症性全身皮膚疾病如黃癬、廣泛性濕疹及全身性牛皮癬等。
16、有眼科疾病患者,如角膜炎、虹膜炎、視神經炎和眼底有變化的高度近視。
17、有不能供血的其它疾病患者。
七、供血量及供血間隔
1、凡符合體檢標準的供血者,一次可供血200~400毫升。
2、供全血間隔時間在三個月以上。

D. 輸血文書管理制度

現代醫學的不斷發展,輸血技術的不斷提高,而臨床用血由過去的單一模式(輸全血)發展到現在的多種模式(輸成分血),以及由輸血引起的醫療糾紛越來越多[1],把輸血醫學推向一個新的高度,醫院血庫僅充當配發血的角色是遠遠不夠的。1999年1月實施的《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試行)》中規定:「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必須設立輸血科」。輸血科作為新興的、涉及多科學的綜合性科室,成為了醫院建設中重要的組成部分[2]。為貫徹《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我院於1999年6月成立輸血科,是佛山地區首個成立輸血科的醫院,近幾年我院各科室的醫學業務發展迅速,輸血科為配合臨床也不斷發展建設起來。總結我院輸血科成立以來的管理經驗,參考相關文獻報道,由以下幾點體會寫出來以供交流。

1對內做好思想教育,完善科室管理[3]

1.1加強工作人員的質量意識,注重人員素質培訓

輸血科成立初期,工作人員專業素質參差不齊,而近幾年隨著醫院各大手術的增加,特別增加了肝移植等大型高難度的手術,ICU的擴建,使輸血科的工作量增加,工作壓力增大,針對這個問題,科室實行了以下措施:通過各種教育,工作人員的專業思想不斷提高,大家都養成了愛崗敬業的精神;每個星期進行一次業務學習,鞏固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每年派工作人員外出進修或參加全國性會議,拓展視野,接收最新的醫學信息,及時更新專業知識結構,使我院輸血科水平向全國先進的醫療水平看齊;更重要是工作中把好質量意識關,強化工作人員對安全輸血的思想意識。

1.2輸血科的規章制度,確保輸血安全

完善的規章制度的保證,所以健全輸血科的規章制度是保證安全輸血的必要措施。通過參考其他醫院輸血科的工作,再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我院輸血科建立了各項制度。交班制度;每次交班都做好記錄並簽名,交代清楚每項細節,以免有錯漏;崗位制度:每人都有自己的崗位,分工清楚,責任到位;每項試驗實行雙簽名制度:一個是操作者,一個是審核者(值班除外);實行三查三對制度:查對姓名、查對住院號、查對科室病床;臨床預約用血實行負責醫生簽名及輸血科負責人簽名制度等等,保證不放過一個錯漏,及時改正任何缺失,保證輸血安全。

1.3加強輸血科的規模建設[4]

我院過去的血庫只負責配血發血,隨著各項新技術的開展和成分輸血的發展,加強輸血科的規模建設也勢在必行,如今我院輸血科有配血室、發血室、貯血室、實驗室、過濾室、自身獻血室,並配備了先進的儀器設備和專業的管理人員,還引起了先進的血庫專用電腦管理系統,使輸血科的管理更科學更方便,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主觀因素失誤。

1.4開展新技術、新業務,滿足臨床不斷發展規律的要求

醫學事業不斷發展,而醫院的設施配備也不斷增加,輸血科作為一個與臨床有著密切關系的科室,也必須不斷發展才能配合臨床要求。我院輸血科於1999年在佛山地區首次推行凝聚胺配血法,有效地避免了由於不完全抗體引起的輸血反應;開展了自身輸血,既降低患者輸入異體血引起的輸血反應的幾率,也減少了患者的醫療費用;近幾年血液內科實行幹細胞移植,為進一步減少患者的GVHD(移植物抗宿主病),輸血科開展了血液的白細胞濾除,並向全院各種推廣;還開展了ABO溶血的孕婦產檢和卡式微柱凝膠血型鑒定等項目,並發表多篇文章對新開展的項目進行探討和臨床驗證。

2對外做好溝通工作

2.1做好與臨床醫務人員的溝通工作

輸血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常常開展新實驗項目,而部分臨床醫務人員的觀念仍未更新,對於新技術新項目的臨床意義和實施方法,輸血科要做好充分的解釋和宣傳工作:印發宣傳單或小冊子到臨床各科室;在醫院網上發布通告;或者請專家學者來講課,推廣新技術新項目。
2.2做好與血站的溝通工作

與中心血站開展全方位的業務交流,共同做好臨床輸血工作,提高專業技術水平:把臨床用血的不同需求報告中心血站,工作中注意每個環節,避免由於溝通不足造成患者不必要的損失。

2.3做好與患者的溝通工作

對於患者關於輸血方面的咨詢,輸血科要耐心做好解釋工作,並准備製作板報向廣大患者宣傳輸血知識;對於門診患者的用血,不能即時供應時,也要向患者解釋並留下聯絡方式,在准備妥後第一時間通知患者。

3臨床輸血糾紛的防範措施

[3]做好以下幾點:嚴格按照《臨床輸血技術規范》操作;掌握患者的臨床資料,了解病患的輸血適應證;要求臨床醫師具體填寫好用血申請單;輸血前要求患者進行相關傳染病的檢測;要求臨床醫護人員填寫反應回報卡,掌握輸血反應的第―手資料,並做輸血反應的相關實驗;加強臨床醫務人員及輸血科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

E. 血站保密制度的范圍包括什麼

血站是采供血機構是指採集、儲存血液,並向臨床或血液製品生產單位供血的醫療衛生機構,分為血站、單采血漿站和血庫;血源是指向采供血機構提供血液的公民;血液是指用於臨床的全血、成分血和用於血液製品生產的原料血漿

保密制度是指國家保密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所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保密規則或行為規范。
商業秘密保密制度主要包括:
1、 商業秘密載體保密管理制度;
2、 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管理制度;
3、 涉密人員管理制度;
4、 辦公自動化管理制度;
5、 涉密會議、涉密活動管理規定;
6、 對外接待管理規定;
7、 對外合資、合作保密罐里規定;
8、 對外宣傳及廣告策劃保密規定;
9、 重點事項保密管理制度;
10、 同意對外發布信息的口徑和手續;
11、 確定審批權;
12、 獎懲制度等。

F. 臨床輸血質量管理制度及流程

臨床輸血質量管理制度及流程根據《臨床輸血技術規范》的規定分別如下:

1、制度

①第三條 臨床醫師和輸血醫技人員應嚴格掌握輸血適應證,正確應用成熟的臨床輸血技術和血液保護技術,包括成分輸血和自體輸血等;

②第四條 二級以上醫院應設置獨立的輸血科(血庫),負責臨床用血的技術指導和技術實施,確保貯血、配血和其他科學、合理用血措施的執行。

2、流程

①第二十九條 輸血前由兩名醫護人員核對交叉配血報告單及血袋標簽各項內容,檢查血袋有無破損滲漏,血液顏色是否正常。准確無誤方可輸血;

②第三十條 輸血時,由兩名醫護人員帶病歷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對患者姓名、性別、年齡、病案號、門急診/病室、床號、血型等,確認與配血報告相符,再次核對血液後,用符合標準的輸血器進行輸血。

(6)血庫各種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臨床輸血質量管理的注意事項

1、臨床輸血全面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必將對患者的救治效果、醫院的醫療質量、提高輸血工作者自身醫療水平、避免醫療事故及減少醫療糾紛等都有重要的作用。這樣一來,建立健全臨床輸血的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就成為了當務之急。

2、對於臨床輸血來說,全面質量管理作為一種管理理論,它不僅是質量的理論,而且其本身內在思想、概念和一整套管理技術更應該成為輸血事業發展的帶動性力量。因此嚴格執行輸血制度,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才能全面確保輸血的安全。

G. 血站管理暫行辦法的附則

第五十條 本辦法實施前已經執業的血站,應當在本辦法實施後3個月內提出申請,由相應的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按照本辦法有關規定補辦審批登記手續。對不符合規定的,應當關閉。
第五十一條 本辦法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負責解釋。
第五十二條 本辦法自1998年10月1日起施行,1993年3月20日頒布的第29號部長令《采供血機構和血液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H. 血庫管理法律法規

http://www.ddooo.com/softdown/819.htm
管理制度
(一)血的採集、制備、保存與發放應符合衛生部制訂《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技術規范》的要求。
(二)血庫必須具備的工作制度
1.職工守則。
2.各科室工作制度。
3.職工崗位培訓制度和繼續教育制度。
4.血採集單位的認定與管理制度。
5.血供者的隱私保密制度。
6.檢測出的輸血傳播病源微生物的登記制度。
7.各種登記、記錄管理和保存、發放制度。
8.各工作環節交接制度。
9.差錯、事故登記、報告、處理制度。
10.血的包裝、低溫保存、運輸及發放前的質量認定、核對、發放制度。
11.血的報廢制度。
12.各種儀器設備采購、使用、維護、報廢制度。
13.各種器材、試劑與葯品采購制度。
14.各類葯品與試劑的使用、制備的檢定製度。
15.大型、精密、貴重儀器設備專管專用制度。
16.各種衡器、量器計量管理制度和檢定製度。
17.資料、信息、統計資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制度。
18.科研管理制度。
19.污物處理制度。
20.各種技術檔案管理制度。
21.各種庫房管理制度。
22.財務管理、審計制度。
23.安全制度。
24.各級行政人員崗位職責制度。
25.各級技術人員崗位職責制度。
(三)技術操作規程
1.各項業務技術操作規程。
2.無菌技術操作規程。
3.衛生、消毒及滅菌規程。
4.儀器設備操作規程。
(四)質量控制要求
1.質量管理的各項工作制度。
2.各部門質量控制標准。
3.血庫應參加衛生部主管部門組織的質量評估。
4.血庫應參加各臍帶血庫間的質量評估並達到規定的標准

I. 輸血管理制度是什麼

輸血管理制度是

1、申請輸血前由職業醫師逐項填寫《臨床輸血申請單》,並實行談話簽字制度。病人簽定《輸血同意書》,由主治醫師核准簽字,連同受血者血樣於預定輸血日期前送交輸血科(血庫)備血。

2、發放血液時,取血者應與發血者一起進行查對,要求做到血袋無破損,袋口包封嚴密,血型無誤,標簽卡無無損不清,血液無溶血、凝塊和污染情況;並與受血者的血液做配合試驗無配合禁忌。

3、在病人輸血前,負責輸血的護士必須再查對一遍後才能進行輸血,並保留部分袋內血液,以備必要時檢查。

4、血液出庫原則上不可退還,如出庫時間短(半小時以內),血液未經開動或做其他處理(如加溫、搖動),經血庫醫師鑒定同意,方可考慮重新儲存。

5、值班醫師應隨時檢查病人有無輸血反應,出現反應後,應立即採取措施,並及時報告上級醫師指導處理。

注意事項:

1、科室布局合理,清潔區、半清潔區和污染區標識明顯。血液儲存室、發放處和輸血治療室設在清潔區,辦公室設在半清潔區,血液檢驗和處置室設在污染區。

2、清潔區必須每天三氧或紫外線密閉消毒30~60min,專人負責,有消毒記錄。

3、接受醫院「院感」委員會的監督指導,積極配合定期抽樣檢查。清潔區達到Ⅱ類環境標准,空氣細菌菌落數<200cfu/m3,物表菌落數<5cfu/m2,醫務人員手指菌落數<5cfu/m2。隨時保持環境清潔,每日清潔桌面、地面,被血液污染的檯面用高效消毒劑及時處理。

4、各個崗位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

5、禁止自采自用血液,必須按規定從合法血站取血,確保用血安全。

6、科學合理使用成分血,嚴格掌握輸血適應證。

7、做好輸血前檢查工作。

J. 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規定,我國實行的制度有哪些

實行無償獻血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第二條 國家實行無償獻血制度。國家提倡十八周歲至五十五周歲的健康公民自願獻血。

第三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獻血工作,統一規劃並負責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共同做好獻血工作。

第四條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監督管理獻血工作。各級紅十字會依法參與、推動獻血工作。

(10)血庫各種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實施無償獻血原因:

無償獻血是指公民向血站自願、無報酬地提供自身血液的行為。無償獻血是國際紅十字會和世界衛生組織從本世紀30年代建議和提倡的。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從過去的有償獻血,逐步向無償獻血過渡,最終實現了公民無償獻血。如德國、日本、瑞士、美國、加拿大、等國家都先後全部或基本上實現了公民無償獻血。

1984年,衛生部和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在全國倡導無償獻血,深圳市、海南省已率先通過地方立法確立了無償獻血制度。經過大力宣傳,1996年深圳市無償獻血已達到醫療臨床用血的42%。無償獻血是體現社會文明進步的一項制度。

但是,由於觀念的影響,無償獻血的良好氛圍在我國還沒有普遍形成,醫療臨床用血還主要靠個體供血和義務獻血。國家通過立法確立無償獻血制度,推動我國無償獻血工作的開展,是十分必要的。

熱點內容
民法通則第207條 發布:2025-05-15 11:51:04 瀏覽:699
司法所豎排 發布:2025-05-15 11:49:47 瀏覽:219
談談你對我國法治政府建設的認識 發布:2025-05-15 11:45:54 瀏覽:5
勞動法試題百度 發布:2025-05-15 11:41:27 瀏覽:282
法社會學與生活的論文 發布:2025-05-15 11:38:09 瀏覽:324
荔浦律師電話 發布:2025-05-15 11:36:12 瀏覽:965
黃韋博行政法口訣 發布:2025-05-15 11:32:27 瀏覽:184
法院秤砣 發布:2025-05-15 11:31:43 瀏覽:608
民法典線下培訓 發布:2025-05-15 11:28:49 瀏覽:932
司法鑒定理工大學 發布:2025-05-15 11:24:45 瀏覽: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