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交通管理條例
Ⅰ 《江蘇省公共交通治安管理條例》即將實施,其中哪些內容值得關注
《江蘇省公共交通治安管理條例》共設總則、經營者治安防範義務、運營治安管理、保障和監督、法律責任、附則共六章五十條。公共交通治安管理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江蘇省公共交通治安管理條例》明確了公安交通治安管理范圍和相關職責、經營者治安防範義務和運營治安管理主體責任、健全相關保障和監督機制、責任追究的具體情形。
4.公民個人的四個「不得」和一個「鼓勵」。
(1)不得攜帶、夾帶國家規定的危險物品或者其他禁止攜帶的物品進入場站、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2)在公共交通工具行駛過程中,不得搶控方向盤、變速桿等駕駛操縱裝置,毆打、拉拽、辱罵駕駛人員。
(3)不得搶占、霸佔為老幼病殘孕等設置的專座。
(4)不得實施性騷擾、猥褻、盜竊或者偷拍、偷窺他人隱私等違法行為。
鼓勵乘客對正在進行的妨害安全駕駛行為予以勸阻、制止。乘訂制止妨害安全駕駛行為,符合見義勇為人員條件的,公安機關應當依法予以確認。
(二)公共交通治安管理的保障和監督
1.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公共交通治安管理納入平安建設、誠信體系建設內容;
2.公共交通涉及治安管理的設施設備、場地和用房等治安防範設施,應當與公共交通工程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同步投入使用,並加強運行維護和管理。
3.公安機關依法對公共交通經營者履行治安防範義務、遵守運營治安管理規定等情況實施監督檢查;
4.公安機關應當建立健全公共交通治安管理投訴舉報制度,及時處理投訴舉報;
5.公安機關應當會同有關職能部門,統籌公共交通治安管理力量和設施設備等資源,建立健全治安管理聯勤聯動工作機制;
6.建立長江三角洲等區域公安機關公共交通治安管理協調合作機制,構建信息互通、資源共享、聯勤聯動的公共交通治安管理體系
Ⅱ 江蘇省道路交通管理條例(1997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道路交通管理,維護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暢通,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的道路,是指公路、城市市區和縣(市)城區的街道以及公共廣場、公共停車場等供車輛、行人通行的地方。
本條例所稱的車輛,是指在道路上行駛的下列機動車和非機動車:
(一)機動車包括各種汽車、電車、摩托車、農用運輸車、拖拉機等;
(二)非機動車包括自行車、三輪車、助力車、殘疾人專用車、人力車、畜力車等。
本條例所稱的道路交通安全設施,是指在道路上設置的交通信號、交通標志、交通標線、護欄和隔離設施。第三條本條例由公安機關負責實施。各級公安機關是管理道路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的主管機關;公安機關的交通管理部門具體負責道路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的管理工作。
各級人民政府的交通、建設、農機等有關部門應當按照法律、法規規定的職責,協同公安機關做好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道路交通管理的領導,對支持、協助公安機關維護道路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暢通有重大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加強對所屬人員的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並接受公安機關的監督檢查。
凡在道路上通行的車輛、行人、乘車人以及在道路上進行與交通有關活動的人員,都必須遵守本條例,服從公安機關的管理。第五條公安機關應當認真履行職責,確保道路交通的安全暢通,維護正常的交通秩序。
公安機關對於違反道路交通管理的人員,應當堅持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的原則。
執法人員應當禮貌待人,文明執勤,遵守法紀,秉公執法。第二章車輛與駕駛員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城市規模、道路狀況和社會需要,協調發展公共汽車、電車、小公共汽車、出租客車和摩托車,逐步淘汰高耗能、低效能、污染超標、安全性能差的交通工具。第七條公安機關應當參加對機動車和助力車、殘疾人專用車開發生產的安全技術鑒定。未經鑒定或者鑒定不合格的,不予核發牌證。第八條機動車、駕駛員需要在注冊地以外的市、縣(市)連續行駛、駕駛超過三個月的,應當到駐地公安機關申請辦理登記,接受駐地公安機關的管理。公安機關接到申請後,符合規定手續的,應當在七日內給予辦理。
本市、縣(市)機動車駕駛員持有在外地注冊的機動車駕駛證,需要在本市、縣(市)駕駛機動車的,應當按照規定辦理換證手續。第九條臨時入境的機動車和臨時入境的外國人、華僑及香港、澳門、台灣人員,需要在本省行駛和駕駛機動車的,應當按照規定申領臨時專用號牌、臨時行駛證和臨時駕駛證,並接受公安機關的管理。第十條機動車的個體戶主和承包人,必須投保有效行駛期內的第三者責任險;從事旅客運輸的,還應當投保旅客意外傷害險。第十一條機動車所有權人與行駛證上的單位或者個人必須一致。嚴禁個人以單位名義領取機動車牌證,或者單位以個人名義領取機動車牌證。
對達到報廢標準的機動車,必須收繳牌證。第十二條殘疾人駕駛殘疾人專用車必須經過考核,領取專用號牌、行駛證、駕駛證。
非殘疾人不準駕駛殘疾人專用車。第十三條拖拉機不準改裝、組裝或者加大速比。
自行車、三輪車不得安裝機械動力裝置。第十四條機動車不準擅自安裝警報器和標志燈具,特種車輛需要安裝警報器和標志燈具的,必須經公安機關核准。第十五條機動車駕駛員駕駛車輛必須隨身攜帶機動車駕駛證、行駛證,從事營運的還必須攜帶道路運輸證或者城市客運營運證,並將養路費繳訖標志張貼在駕駛室擋風玻璃上。第十六條持民用機動車駕駛證的駕駛員不準駕駛部隊號牌的機動車;持部隊機動車駕駛證的駕駛員不準駕駛民用號牌的機動車。第十七條公安機關對機動車駕駛員的交通安全管理實行年度計分考核制度。第十八條公共汽車、電車的車身前後外側、正門外側應當噴塗或者裝飾線路牌、編號。
城市公共汽車、電車的車身前後不得設置廣告,小公共汽車、出租汽車的車身不得設置廣告。第三章車輛裝載與行駛第十九條客運汽車裝載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一)不準超過行駛證上核定的載人數;
(二)不準裝載易燃、易爆、易污染的物品;
(三)車內載物不準堵塞通道,不準妨礙操作人員操作;
(四)車頂行李架載物,物品捆紮牢固,載質量不準超過出廠核定限度,長度和寬度不準超出行李架。大型客車從行李架底部算起高度不準超過五十厘米,從地面算起高度不準超過四米;小型客車從行李架底部算起高度不準超過三十厘米。
Ⅲ 江蘇省道路交通安全條例43條處罰
機動車應當在規定地點停放。禁止在人行道上停放機動車;但是,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條規定施劃的停車泊位除外。在道路上臨時停車的,不得妨礙其他車輛和行人通行。
除外的條款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三條新建、改建、擴建的公共建築、商業街區、居住區、大(中)型建築等,應當配建、增建停車場;停車泊位不足的,應當及時改建或者擴建;投入使用的停車場不得擅自停止使用或者改作他用。在城市道路范圍內,在不影響行人、車輛通行的情況下,政府有關部門可以施劃停車泊位。
根據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違章停車有如下的處罰規定
一、不按規定臨時停車的,主要是指駕駛員在駕駛車輛時,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第62條的行為,包括:
1、按順行方向靠道路左側停車,且駕駛員未離開車輛的。
2、在交叉路口、鐵路道口、彎路、窄路、橋梁、陡坡、隧道以及距離上述地點20米以內的路段停車的。
3、在公共汽車站、電車站、急救站、加油站、消防栓或消防隊門前以及距離上述地點30米以內的路段停車的。
4、公共汽車、電車在站點以外的地方停車的。
5、夜間臨時停車的,不開示寬燈的。有上述行為的,罰款五元,記二分。
二、違反停車規定停放車輛的,主要是指駕駛員駕駛車輛時,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第61條的行為,包括:
1、在禁止停放車輛的地方停放車輛的。
2、在允許臨時停車的地方停車,駕駛員離開車輛的。有上述行為的,罰款五元,記三分,可以並處弔扣駕駛證一個月。
三、不按規定停車或車輛發生故障不立即將車移開,造成交通嚴重堵塞的,主要是指駕駛員駕駛車輛時,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第75條的行為,包括:
1、在車行道內停放車輛造成後方車輛擁堵的。
2、在車行道內車輛發生故障造成後方車輛擁堵的。有上述行為的,罰款200元,記六分,可以並處弔扣駕駛證六個月以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於2003年廢止,根據2003年10月28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最新規定,該法律規定違章停車只罰款不扣分,違章停車有如下處罰條例:第八十九條行人、乘車人、非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於道路通行規定的,處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罰款
非機動車駕駛人拒絕接受罰款處罰的,可以扣留其非機動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四十三條同車道行駛的機動車,後車應當與前車保持足以採取緊急制動措施的安全距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超車:
1、前車正在左轉彎、掉頭、超車的;
2、與對面來車有會車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