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美國的保密法律法規

美國的保密法律法規

發布時間: 2022-04-03 18:17:55

⑴ 美國的保密規定

美國出台信息保密新規定

[據美國《防務新聞》2008年5月12日報道] 美國發布新規則規范聯邦官員對「敏感但不涉密的信息」的持有。這份政策備忘錄由美國總統布希於5月9日簽署。

備忘錄要求,信息應當依照「基於任務要求、業務審慎、法律權利、人員或商業權利保護、安全」。各部門不應當使用「敏感但不涉密信息」定密去「掩蓋違法、低效或行政錯誤」或「去阻止知曉聯邦部門或官員、組織的丑聞」。禁止利用「敏感但不涉密信息」去干涉私人部門的競爭,或阻止不要求保護的信息的發布。

保護「敏感但不涉密信息」程序分為兩類,一是「標準的保護」標注「控制」,保護信息減少泄露風險,二是「加強的保護」標注「加強的控制」,採取更嚴格措施保護信息。在文件分發上,標准分發是指限制文件只分發給聯邦政府內執行任務的人員,特定分發是指在向特定人員發放時附加其他要求。

國家檔案管理局將建立「敏感但不涉密信息」委員會保護該類信息。科學家聯盟政府秘密項目主任斯蒂夫曾批評美國政府自9·11事件後限制信息的披露,政府部門存在濫用信息保密的情況。

⑵ 美國一共頒布了多少部法律法規

一:美國有憲法、 民法、契約法、侵權法、 財產法、 繼承法、婚姻法商法回、 公司法刑法、訴答訟法、司法管轄、 殘疾人法、 國防教育法。
二:美國法來源於英國法,又根據美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特點作了較多的改變。美國建國初期就制定了成文的聯邦憲法,但聯邦和各州都自成法律體系。聯邦除在國防、外交和州際商業等方面外,無統一的立法權;刑事和民商事方面的立法權基本上屬於各州
三:由美國憲法授權美國政府所制定頒布的成文法。當議案在國會兩院以簡單多數的得票通過,接著再由總統簽署後即完成立法,並正式成為聯邦法律。在頒布成為聯邦法律之前,議案必須通過參眾兩院的半數投票同意後,再經總統簽署。
四:在美國憲法的規定中,若總統在時限內未對議案或決議文表示意見並交還國會,議案將自動成為法律;然而,若國會在這段期間內休會,那議案便會被廢棄且無法發起再審(參見:口袋否決)。此外,若總統在國會會期間否決了議案或決議文,再審成功的條件需要獲得國會兩院三分之二以上的投票支持。
五:所有國會法案都不得違反憲法,也不得超越憲法賦予國會的權力。否則美國最高法院將能夠宣布法案違憲。

⑶ 和美國人簽保密協議,協議應該受哪個國家法律

. 本協議應符合協議雙方各自繼承人及允許受讓方(包括繼任人以及直接繼承人和受讓人)的利益並對其具有約束力;但前提是,在未得到另一方的明確書面同意下,任何一方不可轉讓本協議及協議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10. 雙方同意,另一方不行使或延遲行使本協議下的任何權利、權力或特權不得視為對上述權利、權力或特權的放棄,或對行使本協議下其它權利、權力或特權的放棄。 11. 只有在協議雙方另行簽署書面文件,明確提出修改或放棄協議中的條款時,本協議的條款才可修改或放棄。 12. 本協議適用美國俄亥俄州的內部實體法及其司法解釋,不考慮與法律原則的沖突之處。 13. 本協議一式若干份,各份協議共同組成單一文書。 協議雙方由其授權人員在上述日期簽署本協議,特此為證。

⑷ 泄密罪的美國規定

在美國,保護國家機密是政府部門的法律責任,不是普通公民的法律責任,普通公民無義務也無必要為政府保守秘密。一般情況下,普通公民可以探聽和獲取政府機密,並且有權公開出去。政府不可能追究該公民的「泄密」責任(當然,可以追究具體刑事罪行,如入屋偷竊、非法侵入政府網路系統等),政府也無權禁止公民傳播其所掌握的秘密。當然,如果政府認為被泄漏的機密真的很重要,大可以到法院申請禁制令要求法院強制機密持有人不得公開或者傳播機密。不過大多數時候,政府都不會取得法院的支持。
以上理論和做法首先是為了保護公民基本權利,保護公民對政府監督權,其次是清晰無歧義的定義用於界定保密泄密所涉及的責任人和事實,最後是給政府留了一定的反制衡(普通公民)的手段,即由第三方(法院)決定某公民是否能夠傳播他所掌握的機密。
核心的理念在於:如果連公民的基本權利和利益都不能保障,那麼保護國家機密的意義何在? 因此公民基本權益>國家機密。
簡單的說,保護國家機密從法律上看,完全的政府的責任,政府若不想別人知道和傳播其秘密,那就只能自己做好保密工作,
並企求不要出現什麼疏忽和漏洞,同時也企望機密持有人手下留情,當然政府也可以要求所有手下的公務員或者所有可能接觸到秘密的人簽定有法律效力的保密協議。發生泄密時,政府根據協議追究簽定過保密協議的責任人的法律責任,但如果相關人沒簽定任何保密協議,則不受到關於泄密的法律追究(以其它罪名起訴則是另一會事)。
政府還可以宣揚全民保密,但頂多那屬於全民素質和道德教育范疇。同樣,普通無保密協議在身的公民也可以自由的獲取或者傳播國家機密,那最多隻是道德問題,並不犯法.

⑸ 美國的保秘法律法規有哪幾部分構成

美國的保密管理法律體系主要是分為三個層次的。

⑹ 美國的保秘法律法規有哪幾部分構成

美國的保密管理法律體系分為三個層次:首先是憲法層次。美國憲法第1條第5款規定,「參眾兩院應各自保存一份議事記錄,並隨時公布,除非他們認為某些部分應該保密。」[1]從這條規定可以看出,美國憲法的基本精神是強調公開,但同時規定了公開的豁免條款,從而授予美國行政管理部門保密事權。
第二是法律層次。與中國的保密管理法律體系不同的是,美國至今沒有頒布專門的保密法。美國的保密法律體系是由多部法律組成的,主要包括《間諜法》(1917)、《國家安全法》(1947)、《原子能法》(1954)、《信息自由法》(1966)、《陽光下的聯邦政府法》(1976年)、《總統檔案法》(1978)、《涉密案件程序法》(1980)、《情報人員身份保護法》(1982)、《公共利益解密法》(2000)、《情報改革和防恐法》(2004)等。上述法律構成了美國保密法律的基本框架,並根據美國國內外形勢的變化不斷進行修訂,其中《信息自由法》分別在1974、1986、1996和2007?進行過四次較大幅?的立法修訂,以滿足保密管理發展的實際需要。
第三是法規層次。美國保密管理的具體政策來自於歷屆總統發布的《國家安全涉密信息》總統令。從1940年3月羅斯福總統發布第8381號總統令開始,杜魯門、艾森豪威爾、肯尼迪、卡特、里根、柯林頓、小布希、奧巴馬都頒布了關於《國家安全涉密信息》的總統行政命令,每一個總統令都有特定的代號,例如小布希政府的總統令代號是13292,奧巴馬總統令的代號是13526。九十年代以來,美國《國家安全涉密信息》總統令的架構基本穩定,主要包括六個部分:
1、原始定密。主要規定定密標准、密級、定密范圍、保密期限、保密標識、定密禁止和限制、定密異議等條款。
2、派生定密。主要規定誰擁有派生定密權、應該如何使用派生定密權,要求擁有原始定密權的機構制定書面形式的定密指南,並需由高級官員具體負責監督、審查和更新。
3、解密和降密。主要內容包括解密許可權的規定、移交文檔的解密降密規定、自動解密規定、系統解密規定、強制解密審查、以及申請解密的處理等。
4、保護措施。主要包括對接觸秘密信息的一般性限制、對涉密信息的分發控制、對特別接觸方案的規定、以及對於歷史研究人員及某些特定前任政府官員接觸涉密信息的規定。
5、實施和審查。此部分規定了負責總統令實施辦法制定的機構及實施辦法的具體內容;規定了作為監督機構的國家信息安全署的主要職能;規定了作為定密復議機構的部際安全定密復議委員會的機構設置、規則程序及主要職能;還規定了創始或處理涉密信息的部門長官需要承擔的職責以及處罰規定。
6、一般性條款。主要介紹總統令中涉及到的基本概念、一般性規定以及生效時間

⑺ 保密法律法規有哪些

中華抄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

第九條
下列涉及國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項,泄露後可能損害國家在政治、經濟、國防、外交等領域的安全和利益的,應當確定為國家秘密:
(一)國家事務重大決策中的秘密事項;
(二)國防建設和武裝力量活動中的秘密事項;
(三)外交和外事活動中的秘密事項以及對外承擔保密義務的秘密事項;
(四)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秘密事項;
(五)科學技術中的秘密事項;
(六)維護國家安全活動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項;
(七)經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確定的其他秘密事項。
政黨的秘密事項中符合前款規定的,屬於國家秘密。
http://www.lawxp.com/statute/s303218.html#div4021118

⑻ 關於美利堅合眾國的國家安全法律

美國的保密管理法律體系主要是分為三個層次的。 美國的保秘法律法規的主要部分構成:一、憲法層次。美國憲法的基本精神是強調公開,但同時規定了公開的豁免條款,從而授予美國行政管理部門保密事權。二、法律層次。與中國的保密管理法律體系不同的是,美國至今沒有頒布專門的保密法。美國的保密法律體系是由多部法律組成的。三、法規層次。美國保密管理的具體政策來自於歷屆總統發布的《國家安全涉密信息》總統令。九十年代以來,美國《國家安全涉密信息》總統令的架構基本穩定,主要包括六個部分: 1、原始定密。 2、派生定密。 3、解密和降密。 4、保護措施。 5、實施和審查。 6、一般性條款。

⑼ 美國的保密法律法規有哪幾部分構成

美國的保密管理法律體系分為三個層次:憲法層次、法律層次、法規層次。這其中主要內的優浩律師容事務所來說說法規層次中的六個部分:
1、原始定密。主要規定定密標准、密級、定密范圍、保密期限、保密標識、定密禁止和限制、定密異議等條款。
2、派生定密。主要規定誰擁有派生定密權、應該如何使用派生定密權,要求擁有原始定密權的機構制定書面形式的定密指南,並需由高級官員具體負責監督、審查和更新。
3、解密和降密。主要內容包括解密許可權的規定、移交文檔的解密降密規定、自動解密規定、系統解密規定、強制解密審查、以及申請解密的處理等。
4、保護措施。主要包括對接觸秘密信息的一般性限制、對涉密信息的分發控制、對特別接觸方案的規定、以及對於歷史研究人員及某些特定前任政府官員接觸涉密信息的規定。
5、實施和審查。此部分規定了負責總統令實施辦法制定的機構及實施辦法的具體內容;規定了作為監督機構的國家信息安全署的主要職能;規定了作為定密復議機構的部際安全定密復議委員會的機構設置、規則程序及主要職能;還規定了創始或處理涉密信息的部門長官需要承擔的職責以及處罰規定。
6、一般性條款。主要介紹總統令中涉及到的基本概念、一般性規定以及生效時間

熱點內容
規范化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5-15 05:39:52 瀏覽:75
民法典的特色 發布:2025-05-15 05:39:51 瀏覽:263
領先司法解釋 發布:2025-05-15 05:38:22 瀏覽:550
公司職務法律部門 發布:2025-05-15 05:37:46 瀏覽:691
冒名簽訂合同當事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5 05:29:58 瀏覽:78
勞動法合同法基本內容 發布:2025-05-15 05:25:13 瀏覽:684
法官庭審套路 發布:2025-05-15 05:23:55 瀏覽:595
道德經機 發布:2025-05-15 05:18:20 瀏覽:321
司法協助執行 發布:2025-05-15 05:16:57 瀏覽:618
江蘇交通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15 05:16:57 瀏覽: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