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筷條例
⑴ 飯店因未配備公筷公勺被罰是怎麼回事
據報道,浙江衢州一飯店因未配備公筷公勺,違背了5月22日頒布的《衢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中使用「公筷公勺」及「分餐制」的規定,被罰50元,系全國首張此類事件罰單。
除了衢州之外,國內多地也推行了類似政策。比如,成都就規定,餐飲業必須提供規格和顏色上明顯區別於自用筷勺的公筷公勺,並對規格作出了詳細規定。
雖然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得到控制,但是許多地方管理顯然並未放鬆。
(1)公筷條例擴展閱讀:
「一筷一勺」深入行動:
百姓餐桌無小事,一筷一勺見文明。如今,浙江各地正在深入開展公筷公勺進餐飲專項行動,從倡議倡導到行政推動再到立法修約,全民推廣、全面普及,讓每個單位、每個家庭、每個人都自覺使用公筷公勺,工作層層推進,效果逐步顯現。
「一筷一勺」正帶動城鄉文明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並成為一種新的用餐習慣。目前,衢州市全市十桌以上餐飲單位配備使用公筷公勺率達100%,民調顯示居民使用率約61%。
⑵ 飯店因未配備公筷公勺被罰了多少錢
衢州市江山市市場監管部門對未配備公筷公勺的飯店開出了50元的行政罰單。據證實,這是全國首個專門針對公筷公勺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決定。
5月26日,江山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在江山市雙塔街道縣河西路的一家飯店發現,該飯店未為兩人以上就餐者配備公筷公勺,又沒提供分餐服務。於是,執法人員向經營者開具了《當場行政處罰決定書》,給予50元罰款。
據介紹,該局已是第三次查到這家飯店未配備公筷公勺。在此前兩次檢查中,他們已免費向該飯店提供了公筷公勺,進行了教育引導。結果,5月26日中午再次查到不為顧客配備公筷公勺現象,兩位執法人員隨即當場作出上述行政處罰。開完罰單後,執法人員再次要求飯店負責人立即配備公筷公勺,並引導消費者使用公筷公勺。
(2)公筷條例擴展閱讀
《衢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的實施
早在2018年9月30日,衢州市文明辦、衢州市餐飲行業協會向全體市民和餐飲單位發出了「夾菜用公筷」「每桌有公筷」「主動用公筷」倡議,推動「公筷公勺,用餐有禮」。經過浙江省人大常委會批准,《衢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於2020年5月22日起施行。其中,使用「公筷公勺」及「分餐制」被作為義務性規定設置相關罰則,這在全國尚屬首創。
該《條例》第十六條規定:「兩人以上就餐應當使用公筷公勺或者分餐。餐飲服務機構應當配備公筷公勺或者提供分餐服務。」
第四十八條規定:「違反本條例第十六條第三款規定,餐飲服務機構未配備公筷公勺或者未提供分餐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個人可以處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其中,餐飲服務機構屬於星級飯店、綠色飯店、特色文化主題酒店的,由文化旅遊主管部門可以處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
⑶ 明朝時期的餐桌禮儀制度
在中國古代,在飯、菜的食用上都有嚴格的規定,通過飲食禮儀體現等級區別。禮產生於飲食,同時又嚴格約束飲食活動。不僅講求飲食規格,而且連菜餚的擺投也有規則,《禮記.曲禮》說:"凡進食之禮,左餚右被,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膾炙處外,疏醬處內,蔥片處右,酒漿處右。以脯俗置者,左朐右末。"就是說,凡是陳設便餐,帶骨的菜餚放在左邊,切的純肉放在右邊。乾的食品菜餚靠著人的左手方,羹湯放在靠右手方。細切的和燒烤的肉類放遠些,醋和醬類放在近處。蒸蔥等伴料放在旁邊,酒漿等飲料和羹湯放在同一方向。如果要分陳干肉、牛脯等物,則彎曲的在左,挺直的在右。《禮記.少儀》中也有詳細記載。上菜時,要用右手握持,而托捧於左手上;上魚餚時,如果是燒魚,以魚尾向著賓客;冬天魚肚向著賓客的右方,夏大魚脊向賓客的右方。在用飯過程中,也有一套繁文縟禮。
《禮記.曲禮》載:"共食不飽,共飯不擇手,毋搏飯,毋放飯,毋流歌,毋吒食,毋嚙骨。毋反魚肉,毋投與狗骨。毋固獲,毋揚飯,飯黍毋以箸,毋捉羹,毋刺齒。客絮羹,主人辭不能烹。客歉醢,主人辭以簍。濡肉齒決,於內不齒決。毋嘬炙。卒食,客自前跪,撤飯齊以授相者,主興辭於客,然後客坐。"就是說,大家共同吃飯時,不可只顧自己吃飽。如果和別人一起吃飯,就要檢查手的清潔。不要用手搓飯團,把多餘的飯放進鍋中,喝得滿嘴淋漓,不要吃得噴噴作聲,啃骨頭,也不要把咬過的魚肉又放回盤碗里,把肉骨頭扔給狗。不要專據食物,也不要簸揚著熱飯,吃黍蒸的飯用手而不用箸,不可以大口囫圇的喝湯,也不要當著主人的面調和菜湯。不要當眾剔牙齒,也不要喝瞻漬的肉醬。如果有客人在調和菜湯,主人就要道歉,說是烹調得不好;如果客人喝到醬類的食品,主人也要道歉,說是備辦的食物不夠。濕軟的肉可以用牙齒咬斷,於肉就得用手分食。吃炙肉個要撮作一把來嚼。吃飯完畢,客人應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盛行瞻債物的碟子交給旁邊伺侯的主人,主人跟著起身,請客人不要勞動,然後,客人再坐下。
⑷ 渭南防疫今天最新規定
摘要 一、請12月9日以來有西安旅居史人員,第一時間向所在社區(村組)、單位(部門)報備,嚴格遵守疫情管控各項措施,自即日起連續3天每日進行1次核酸檢測。
⑸ 中餐標准用餐禮儀。
不要把筷子豎插在碗盆上
勸菜家裡用餐時,如果把筷子豎插在盛有食品的碗或者盆子上,往往會受到家裡老人的阻止或呵斥,這是為什麼?原來用筷禮儀中有這條忌諱。中國從很古的時候起,就有以食品祭祖的風俗,祭祖時,考慮到死人和活人不一樣,活人用筷子進食很方便,而死人已脫離軀殼,只有靈魂飄游在冥界,不再能自如地使用筷子,所以,祭品的碗盆上面才豎插筷子,而平常生活中如果將筷子豎插在碗或盆上,就算是犯了忌諱。
在飲食方面,莆仙人用筷的民俗忌諱也特別多。禁忌用筷子頭叩打嬰兒和小孩的頭部面部等,以防誤傷。如把筷子平放碗口,叫「碗口筷」,宴請賓客時這么做等於在下逐客令。莆仙沿海漁民飯後也忌把筷放在碗口,而是把手中的筷子在碗上繞了幾繞,再放下筷子,說這是怕船擱淺,筷子繞了幾繞,表示漁船繞過了暗礁和淺灘,然後停泊就安穩可靠了。用飯前,把一雙筷子直插在飯中俗稱「死人筷」,只有在給死者上供品祭拜時才這么做。使用的筷子一長一短謂之「短命筷」,民間俗信「孕婦若使用長短筷,生下的孩子會跛腳」。平時忌用筷子敲碗盒。此謂「討飯筷」,因乞丐討飯時常敲碗盆伴有哀求聲。挾菜時,忌湯汁淌滴餐桌,這種情形狀如流淚,故稱「淚筷」;挾了菜又放下,謂之「半途筷」;挑精揀肥亂翻菜餚俗稱「亂筷」。辦喪事進餐時,使用的筷子必須是白色的,如用紅色筷則是對死者大不敬,但也有例外,如死者有了五代孫的,用紅筷吃喪席,則表示這位老人有福氣,俗稱「吃福」。到人家做客用餐,或進飯館用餐,吃完筷子不宜擱在碗口上,也不用洗碗筷,一般由主人或店主洗。
餐桌上擺放筷子要放在碗的右邊,筷子頭朝座位,而祭禮時擺筷,則要將筷子頭朝神位,忌倒過來放。莆仙民間還有一忌,那就是什麼時候才能動筷。入坐筵席後,要看坐在首席位上的人什麼時候動筷,其它人才能動筷,這也是一種尊老敬賢的做法。席間,掉落筷子會被視為不吉利,可易換一雙,不要俯身去撿。特別是喜筵或正月餐飯時,不慎碰落了筷子,宜說聲「快樂」(與筷落同音)或「快快樂樂」以取回好兆頭。
中國漢族飲食禁忌,流行於全國各地。
中國人習慣用筷子吃飯,筷子一般用右手執拿,俗以為拿筷子的位置要適中,忌諱拿得過高或過低。因為從手拿筷子的位置可以占卜出未來孩子找對象離家是遠還是近,筷子拿得過高,對象必定離家遠,拿得過低,對象必定離家近。有些家長怕孩子離自己太遠,而有些父母則希望孩子能遠走高飛,不要沒出息死守在自己身邊,這樣便對孩子拿筷子的位置各有所忌諱了。
民間還忌諱吃飯前用筷子敲空碗。俗以為這是「窮氣」,因為舊時乞丐要飯時才這樣當當地敲。把筷子插在盛好的米飯上也是不允許的。據說這是喪葬時敬鬼神的方式,容易讓人想到死人,是不吉利的。山東一帶又忌諱把筷子橫擔在碗上,說這是供奉死人的放法。傳說明代之前有把筷子擔在碗上的風俗,後來明太祖斥責說這是惡模樣,於是便逐漸成為一種禁忌。
河南鄲城民間對吃飯用筷有八忌:一忌舔筷;二忌迷筷,拿不定主意,手握筷子在餐桌上亂游尋;三忌移筷,剛吃過一個菜接著又吃另一個菜,中間不停頓,不配飯,四忌粘筷,用粘了飯的筷子去夾菜;五忌插筷,把筷子插在飯萊上;六忌跨菜,別人夾菜時,跨過去夾另一菜;七忌掏萊,用筷子在菜中間扒弄著吃;八忌剔筷,用筷子剔牙。這些禁忌大都是與衛生、謙讓、禮貌有關。
另有些講究的人家,酒杯碗筷的放置都有規矩,不許亂放。有「杯不出欄,筷不出緣」的說法。筷子要放在杯子的一側,以妨快(筷)分開之嫌,筷子要一般齊,怕聯想到「三長工短」的惡語。
⑹ 浙江省龍游具防疫規定
摘要 近期,疫情形勢嚴峻,為切實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您和家人身體健康,今天,龍游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疫情防控政策提醒,請大家自覺配合做好以下防疫措施:
⑺ (2)除推行分餐制和公勺公筷制外,我們還可以採取哪些方式來養成健康文明的餐飲
分餐制和公勺公筷例外,我們應該採取一些健康衛生的條例。
⑻ 什麼是公筷
1、公筷公勺是指兩人以上同桌共餐者就餐時為方便分餐而擺放的公用筷子、勺子的統稱,專用於從公用餐飲器具中夾取菜餚放到個人使用的餐飲器具中。公筷公勺架是指專用於放置公筷公勺的支撐物。使用公筷,並不是防範他人的表現,而是保護他人的表現。
2、先用公筷(或公勺)夾取所想要的菜餚放入自己的碗中或碟中,然後把公筷放回原處,再用自己的筷子夾取剛才放入自己碗中的菜餚慢慢品嘗。但要注意,公筷的標志要明顯,以便於區別。先用公筷夾取所想要的菜餚放入自己的碗中或碟中,然後把公筷放回原處,再用自己的筷子夾取剛才放入自己碗中的菜餚慢慢品嘗。
使用公筷有什麼好處
在中國,飯桌是圓的,人們常常圍坐在一起吃飯,這樣可以讓飯桌上的氣氛更溫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親密。而和親朋好友一起聚餐時,互相為對方夾菜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事情。
在夾菜的過程中,人和人之間的口水進行了傳遞,這樣,細菌也在筷子的傳遞間進行了傳遞。而很多疾病,都是通過唾液進行傳播的,比如乙肝病毒、感冒病毒。所以使用公筷可以很好地防止疾病的傳播。使用公筷還可以減少浪費現象。當一大家子人出去吃飯,或是婚宴、生日聚會時,有些人為了好面子而點許多菜,最終導致吃不完。而又因為餐桌上大家的筷子都夾過各個菜品,所以有些人覺得不衛生,不願意打包,導致很多食物被浪費。
如果使用公筷,不僅讓有潔癖的人可以在這種多人聚會上吃的更加舒心,也能讓人放心地將吃不完的食物打包帶走,避免了糧食浪費。要把使用公筷當作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並養成習慣。作為餐桌上的一種文化,公筷既不會破壞氛圍,也讓每一個入口的食物更加干凈衛生,值得被推廣使用。
⑼ 飯店因未配備公筷公勺是如何處罰的
六月四日媒體報道,浙江衢州一飯店因未配備公筷公勺被罰50元,系全國首張此類事件罰單,據了解,5月22日《衢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施行,使用「公筷公勺」及「分餐制」被作為義務性規定,設置相關罰則。
5月26日,江山市市場監管局發現一飯店未配備公筷公勺,又沒提供分餐服務。兩位執法人員當場做出50元罰款的行政處罰。
其實,早在2018年9月30日,衢州市文明辦、衢州市餐飲行業協會就向全體市民和餐飲單位發出了「夾菜用公筷」「每桌有公筷」「主動用公筷」倡議,推動「公筷公勺,用餐有禮」。
(9)公筷條例擴展閱讀:
相關條例:
經過浙江省人大常委會批准,《衢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於2020年5月22日起施行。其中,使用「公筷公勺」及「分餐制」被作為義務性規定設置相關罰則,這在全國尚屬首創。
該《條例》第十六條規定:「兩人以上就餐應當使用公筷公勺或者分餐。餐飲服務機構應當配備公筷公勺或者提供分餐服務。」
第四十八條規定:「違反本條例第十六條第三款規定,餐飲服務機構未配備公筷公勺或者未提供分餐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個人可以處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
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其中,餐飲服務機構屬於星級飯店、綠色飯店、特色文化主題酒店的,由文化旅遊主管部門可以處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
⑽ 有什麼好辦法,可以讓家人朋友更好地接受公筷母匙呢
不太清楚,但是我覺得就是在上桌之前,你就可以把每一個碗裡面,每一個菜碗裡面都擺上一副更換,然後旁邊上一些一那種湯勺什麼什麼的,然後你就離第一個要以身作則,你就用更換用木勺,然後後面的人可能會得不好意思,他們就會跟著你一起這樣,然後久而久之,這種行為就他們就習慣了嘛,所以這種習慣就是一個好習慣,就慢慢的培養起來了,但是還是要堅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