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反傾銷條例英文

反傾銷條例英文

發布時間: 2022-04-06 15:23:32

『壹』 反傾銷的原因,反傾銷的種類有哪些

反傾銷基本常識及申訴應訴指南

●反傾銷基本常識

1. 何為傾銷?

傾銷(mping)是指某國的製造商或出口商將某種產品以低於正常價值的價格出口到另一國的貿易行為。

2. 什麼是反傾銷?

反傾銷(anti-mping)系指進口國主管當局根據受到損害的國內工業的申訴,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對以低於正常價值的價格在進口國進行銷售的、並對進口國生產相似產品的產業造成法定損害的外國產品,進行立案、調查和處理的過程和措施。反傾銷是以前的《關貿總協定》和現在的"世界貿易組織"所承認的用以抵制不公平國際貿易行為的一種措施。

3. 什麼是反傾銷稅?

反傾銷稅(anti-mping ty)是指進口國反傾銷調查當局對以低於正常價值的價格在進口國進行銷售的、並對進口國生產相似產品的產業造成法定損害的外國產品,在正常的海關稅和費用之外的一種關稅或附加關稅。按照1994年反傾銷協定要求,反傾銷稅的稅額應小於或等於傾銷幅度或傾銷差額,即出口價格低於正常價值的額度。

4. 徵收反傾銷稅有哪些法定條件?

一國對原產於他國的進口產品徵收反傾銷稅,一般須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1) 受調查產品的出口價格低於正常價值,其英文縮寫為LTFV;

(2) 生產「同似產品」 的、進口國某一國內產業受到法定的損害;

(3) 低價出口與進口國國內產業之損害兩者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除了上述3個條件以外,有的法域(如歐共體)的反傾銷法還規定了第4個要件,即附加關稅之徵收符合該法域之整體利益或公共利益。

5. LTNV的含義是什麼?

它是「Less Than Normal Value」的英文縮寫,其含義為「低於正常價值」即外國產品在進口國市場的銷售價格「低於正常價值」,它是《WTO反傾銷協定》規定的對外國產品徵收反傾銷稅的最主要的法定條件之一。

●申訴指南

我國產業界對進口傾銷產品提出申訴時,可以按以下步驟進行反傾銷申訴工作:

1、 凡代表設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生產與進口產品相似的產品的國內產業的自然人、法人、非法人團體或其他機構(以下稱申訴人),均可向外經貿部條約法律司、國家經貿委反傾銷反補貼辦公室提出反傾銷調查的書面申請。但申訴人所代表的國內相似產品的產量應占國內產業的大部分。

2、 申訴人應委託在中國合法登記注冊的熟悉此項業務的代理人提出反傾銷申請。

3、 申訴人及其代理人應根據我國《反傾銷反補貼條例》的有關規定起草反傾銷申請書,並同時向外經貿部條約法律司和國家經貿委反傾銷反補貼辦公室遞交。對應予以保密的部分申請保密。遞交後,申訴人可與上述調查機關分別進行磋商並根據其要求對申請書進行必要的補充,以便立案。

4、 立案後,申訴人應在規定的時間內,對國家經貿委發放的損害調查問卷進行回答。同時對應訴方可能提出的意見和辯解,發表看法提出意見。

5、 申訴人在初步裁決前,應隨時准備接受國家經貿委反傾銷反補貼辦公室的實地核查,並就自己的觀點和請求補充材料和證據。

6、 國家經貿委反傾銷反補貼辦公室應任何利害關系方之請求而舉行初裁聽證會時,申請人應認真准備,在聽證會上陳述己方觀點和請求,提出相應的材料和證據;會後可就應訴方的觀點和請求進行駁斥或發表看法,提交補充材料和證據。

7、 初裁後,申訴人應在規定的時間內,對初裁的結果進行評述;並回答國家經貿委進一步的調查問卷,接受調查機關的進一步核查。

8、 國家經貿委反傾銷反補貼辦公室應任何利害關系方之請求而舉行終裁聽證會時,申訴人應進一步陳述己方觀點和請求,提出相應的材料和證據;會後可就應訴方的觀點和請求進行駁斥或發表看法,提交補充材料和證據。

9、 終裁後,根據案件情況可以提出復審或參加因其他利害關系方提出的復審。

●應訴指南

在中國出口產品在國外被控傾銷時,國內相似產品的生產者和出口企業(下稱應訴企業)可以採取如下步驟積極應訴:

1、 及時應訴

在國外反傾銷調查機構發出立案調查通知後,應及時報名應訴,快速作出反應。

2、 聘請律師

盡快聘請通曉反傾銷所在國的有關法律、反傾銷實踐經驗豐富、對中國國情比較熟悉、與當地反傾銷調查機構聯系密切的律師(包括當地和國內律師),並在律師的指導下,積極准備相關材料和證據。

3、 填寫問卷

根據案件實際情況,通過律師及時向國外反傾銷調查機構提出應訴企業的意見並提供必要的材料和證據。在國外反傾銷調查機構發出調查問卷後,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配合律師認真填寫,按時遞交至反傾銷調查機構,並隨時准備對進一步的補充問卷進行回答。

4、 准備核查

實地核查是反傾銷案件中的一個重要程序,國外調查機構在核查時均極為認真、細致、嚴格。因此,應訴企業必須在律師的指導下,全面、充分、認真地進行准備,以便順利通過核查。

5、 參加聽證會

根據反傾銷調查的進展情況,應訴企業應利用法律賦予的權利促使反傾銷案件向有利於應訴企業的方向發展。如:適時要求召開聽證會,利用聽證會闡述有利於應訴方的論點,並可屆時補充調查問卷等調查時的一些不足。

6、 提出中止協議

在初裁後,根據案件的進展情況,可以適時地提出簽訂中止協議的請求,以爭取對應訴企業有利的結果。

7、 行政復審

在應訴企業的產品被徵收反傾銷稅後,應訴企業可以根據當地反傾銷法律的規定申請復審,以便重新進入該市場。如果出口企業在反傾銷調查期間沒有出口被調查產品,也可以提出復審。

8、 司法審查

應訴企業對最終裁決和復審決定,可以向當地相關司法機關提出訴訟,要求改變或撤銷原裁決或決定。

『貳』 什麼是反傾銷

一、反傾銷的定義

反傾銷是對外國商品在本國市場上的傾銷所採取的抵制措施,一般是對傾回銷的答外國商品除徵收一般進口稅外,再增收附加稅,使其不能廉價出售,此種附加稅稱為「反傾銷稅」。

二、反傾銷的手段

1、徵收臨時反傾銷稅;

2、要求提供現金保證金、保函或者其他形式的擔保;

3、臨時措施的實施期限自公告規定實施之日起,不超過4個月,特殊情況下,可延長至9個月。

『叄』 傾銷與反傾銷的關系

近年來,中國的經濟以每年7%的速度穩定增長,國內市場的消費增長也相應提高,消費需求旺盛,13億人的巨大消費市場,對世界各國的生產企業無疑具有極大的市場吸引力,在客觀上造成國外產品傾銷的動機。同時隨著中國正式成為WTO正式成員,在享有WTO賦予我們權利的同時,也承擔關稅和非關稅壁壘降低的義務。與此同時,我們還要履行入世前的所有承諾,進一步開放國內市場,使越來越多的國外產品進入中國市場,這必使國內企業不可避免的遭到外國產品沖擊。在這些產品中,有些確實是通過正常貿易方式和適當價格出現在國內市場,但也會有些外國公司出於佔領中國市場的目的,對中國進行低價傾銷,損害中國的民族產業,這時就需要中國企業拿起反傾銷的法律武器,對付這些不正當的國際貿易競爭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貿易。

一、 傾銷的概念及認定傾銷,英文為mping,根據詞典解釋為:將國內不需要的貨物向國外[1]根據《關稅與貿易總協定1994》(GATT1994)第6條的規定:各締約國認為:用傾銷的手段將一國產品以低於正常價值的辦法擠入另一國貿易內,如因此對某一締約國領土內已建立的某項工業造成重大的損害或產生重大威脅,或者對某一國內工業的新建產生嚴重阻礙,這種傾銷應該受到譴責。[2]傾銷的定義第一次在我國法律中出現是在對《外貿易法》中,《外貿易法》第30條規定:產品以低於正常價值的方式進口,並由此對國內已建立的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損害或者產生實質損害的威脅,或者對國內建立相關產業造成實質阻礙時,國家可以採取必要措施,消除或者減輕這種損害或者損害的威脅或者阻礙。

我國《反傾銷條例》第三條規定,「傾銷,是指在正常貿易過程中進口產品以低於其正常價值的出口價格進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市場。」

根據上述條文分析:只有同時具備三個條件才構成可以採取反傾銷措施的傾銷:(1) 進口產品的出口價格低於其正常價值;(2) 對國內已建立或建立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損害或損害威脅或實質障礙;(3) 傾銷與損害存在因果關系。

(一)傾銷事實的確定根據《關於實施1994年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第6條的協定》(以下簡稱《WTO反傾銷協定》)第2條的規定:「就本協定而言,如一產品自一國出口至另一國的出口價格低於在正常貿易過程中出口國供消費的同類產品的可比價格,即以低於正常價值的價格進入另一國的商業,則該產品被視為傾銷。」[2]可以分為三個步驟:(1)確定出口產品的正常價值;(2)確定出口產品的出口價格;(3)合理比較正常價值與出口價格。

進口產品的正常價值,應當區別不同情況,按照下列方法確定:1.進口產品的同類產品,在出口國(地區)國內市場的正常貿易過程中有可比價格的,以該可比價格為正常價值;2.進口產品的同類產品,在出口國(地區)國內市場的正常貿易過程中沒有銷售的,或者該同類產品的價格、數量不能據以進行公平比較的,以該同類產品出口到一個適當第三國(地區)的可比價格或者以該同類產品在原產國(地區)的生產成本加合理費用、利潤,為正常價值。

進口產品不直接來自原產國(地區)的,按照前款第(一)項規定確定正常價值;但是,在產品僅通過出口國(地區)轉運、產品在出口國(地區)無生產或者在出口國(地區)中不存在可比價格等情形下,可以以該同類產品在原產國(地區)的價格為正常價值。[3]進口產品的出口價格,應當區別不同情況,按照下列方法確定:1.進口產品有實際支付或者應當支付的價格的,以該價格為出口價格;2.進口產品沒有出口價格或者其價格不可靠的,以根據該進口產品首次轉售給獨立購買人的價格推定的價格為出口價格;但是,該進口產品未轉售給獨立購買人或者未按進口時的狀態轉售的,可以以外經貿部根據合理基礎推定的價格為出口價格。[3]進口產品的出口價格低於其正常價值的幅度,為傾銷幅度。

(二)損害的確定:根據《WTO反傾銷協定》第3條的規定:就GATT 1994第6條而言,對損害的確定應依據肯定性證據,並應包括對下述內容的客觀審查:(a)傾銷進口產品的數量和傾銷進口產品對國內市場同類產品價格的影響,及(b)這些進口產品隨之對此類產品國內生產者產生的影響。[2]我國《反傾銷條例》第7條的規定:損害,是指傾銷對已經建立的國內產業造成實質損害或者產生實質損害威脅,或者對建立國內產業造成實質阻礙。[3]在確定傾銷對國內產業造成的損害時,應當審查下列事項:1.傾銷進口產品的數量,包括傾銷進口產品的絕對數量或者相對於國內同類產品生產或者消費的數量是否大量增加,或者傾銷進口產品大量增加的可能性;2.傾銷進口產品的價格,包括傾銷進口產品的價格削減或者對國內同類產品的價格產生大幅度抑制、壓低等影響;3.傾銷進口產品對國內產業的相關經濟因素和指標的影響;4.傾銷進口產品的出口國(地區)、原產國(地區)的生產能力、出口能力,被調查產品的庫存情況;5.造成國內產業損害的其他因素。

對實質損害威脅的確定,應當依據事實,不得僅依據指控、推測或者極小的可能性。

在確定傾銷對國內產業造成的損害時,應當依據肯定性證據,不得將造成損害的非傾銷因素歸因於傾銷。

(三)傾銷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按照《反傾銷協定》的規定,進口產品被徵收反傾銷稅,不僅要證明該產品存在著傾銷以及進口國國內產業存在著損害,而且還要證明上述傾銷與損害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即證明進口國國內相同或類似產品,產業的損害是由於進口產品的傾銷造成的。

《反傾銷協議》第3條規定:傾銷進口產品引起的本協議所指的損害必須得到事實證明。可能同時會有損害進口國產業的其他因素,由於其他因素引起的損害不能歸咎於傾銷進口產品。

進口國有關當局在考慮該國相同或類似產品國內產業是否受到損害時,除了考慮進口產品傾銷因素外,還應考慮許多其他因素,如未以傾銷價格的進口產品的數量和價格,需求和消費模式的變化,勞資糾紛爭議,國內產業的出口實績和生產率,限制性貿易做法,技術的發展以及公平價格的進口產品的數量等[4].但是,有關當局在決定損害與傾銷的因素關系時,並不一定企圖傾銷的進口產品是造成損害的主要原因,而是只要證明傾銷的進口產品是造成損害的一個原因,即可以認為它們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

『肆』 請翻一段英文

Third, consummates our country instead mping method suggestion
"Instead Dumps Rule" appearing, was complied with our country economy need to develop, after was our country joins WTO to carry on the revision graally to our country law an aspect, was our country legislates a certificate which the technology enhanced unceasingly. Must say that, instead the mping method formulation extremely has the significance. But, we also should see to, instead mps the practice constrained by us not to be many, but also has other many realistic questions, promulgated newly instead mps the law still to have very many insufficiencies. Conceivable, enters WTO along with our country, the opportunity which the foreign enterprise and our country each domain enterprise face-to-face engages in a contest increases unceasingly, we instead mp the law while to play its role also to be able to expose its insufficiency day by day. Therefore, the author believed, must positively begin instead the mping method revision work. In the revision process, we may consider following several aspects:
1st, the enhancement instead mps the law "the scale". As mentioned above, our country "Instead Dumps Rule" the administrative rules and regulations which promulgates for the State Council, this kind of administrative rules and regulations potency was inferior to after all the NPC and its Standing Committee promulgate law. Reflects this, unifies our country several to rebel mps the investigation case the practice, in present "Rule" in the foundation, speeds up studies and formulates to promulgate by way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instead mps the law, regarding promotes the our country instead mping method unceasing consummation and the tendency stable, and with international connects rails extremely is all important.
2nd, necessary laws and regulations consummation. Our country except special appears instead to mp the rule, but also should consider to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between the mutual function and the influence relations. Our country to "Price method", "Counter- not Improper , "Foreign Trade law" and "about Punishment Low price Exportation Behavior Temporary provisions" and so on the law also must make the corresponding revision. For example, in "about Punishment Low price Exportation Behavior Temporary provisions" center must fully supplement mps the proct to the low price enterprise's legal liability and the sanction measure. Engages in factional strife mutually to the exportation enterprise, the low price competition procere gives the strict sanction, by maintains the exportation order, the attack mps the behavior. But when consummation "Price method", must adjust about the price regulation fund system stipulation. In the nation or a province formulation unified price regulation fund system stipulation, causes it to move towards , the standardized track graally. (7)
3rd, causal relation and supplemental condition. GATT "in 1994 Instead Dumped Agreement" to and mps with the harm between the causal relation adopts has enumerated the type and removes the procere which the type unified, namely had to examine submits for the authority all correlations evidence, besides mped the proct abreast in row, at the same time creates the harm to the home instry other factors, like must mping price exportation import proct quantity and price, domestic demand rection or expense pattern change and so on. These all are is worth in revising our country instead to mp in the law to give to profit from. But regarding supplemental condition, author then believed, the degree which the essential supplemental condition, such as to the national overall benefit consideration, the domestic consumer because this proct is levied possibly instead mps which the tax but to increase the burden and the home instry receives harms to compare and so on, is beneficial in: (1) increases in the related investigation authority actual operation the flexibility; (2) avoids because one-sidedly protecting some instrial department but to incur the national overall benefit, the foreign trade general situation as well as the general consumers benefit heavy loss; (3) is advantageous in our country strengthens the foreign trade economy negotiations, because levies instead mps the method which the tax only, most first resisting mps by no means. Certainly, right "the supplemental condition" must strictly perform to limit, by prevented the related investigation department is subjective at will, enhancement instead mping method solemnity and authority.
4th, further is clear about with the standard instead mps the investigation procere. (1) explicitly stipulates "the applicant", "the State Council department concerned", "the formidable relational side" and so on the stipulation; (2) according to "Agreement" the stipulation, consummates our country instead to mp the reexamination and the examination system; (3) in the investigation procere, the competent authority must to the litigant disclose the important fact, enable the litigant to have the full time to express the opinion, states the view, provides the correlation the material in order to greatest degree to guard own lawful right. This is the various countries stipulated, our country also so. But our country to what is "the important fact" has not made the explicit stipulation actually, our country instead mps the law to be supposed to have the concrete operation standard regarding this. (4) refers to "Agreement" the 10th stipulation further explicitly to trace the taxation the potency, the deadline, the procere and the limit and so on; (5) further explicitly stipulated instead mps the case in investigation process deadline, various departments investigate the deadline which and makes rules initially, the State Council customs ty tariff regulation committee according to foreign trade department's suggestion make whether agreed levies (temporary) instead mps the tax the deadline, in the peculiar circumstance may lengthen the stage stipulation which the investigation or makes rules, stops or the termination instead mps the investigation the potency deadline, the reexamination and the examination as well as drafts tax reimbursement deadline and so on.

『伍』 免、抵、退稅的英文怎麼說

免稅:ty-free或者tax-free

抵稅:tax dectible或者tax credit

退稅:drawback或者refund of ty

相關例句:

1、個人免稅額的多少取決於年齡和婚姻狀況。

The personal allowance depends on your age and marital status.

2、船上有錄像廳、一個酒吧間和一家小型免稅商店。

On the ship there are video lounges, a bar and a small ty-free shop.

3、全國有數千個這樣的商店參加了這個向加拿大消費者宣傳新抵稅政策的活動。

Thousands of stores across Canada have already signed up to promote this innovative new tax credit to Canadian consumers.

4、在德國,直到1999年,對外國官員的賄賂還可以抵稅。

In Germany, bribes to foreign officials were tax dectible until 1999.

5、直到去年,經濟界的共識還是貨幣政策能快速平穩經濟,而且比退稅以及政府支出成本低。

Until last year, the economic consensus was that monetary policy could smooth the business cycle with greater speed and less waste than countercyclical taxes or spending.

(5)反傾銷條例英文擴展閱讀:

一、相關例詞:

1、增值稅:VAT value added tax

2、關稅:custom ty

3、消費稅:excise ty

4、關稅:tariff

5、出口退稅:export rebate

6、國內稅務局:IRS

7、報復性關稅:retaliatory tariff,

8、懲罰性關稅:punitive tariff

9、保護關稅:Protective tariff

10、反傾銷稅:Anti-mping Duties

11、特惠稅:Preferential Duty

二、相關例句:

1、他們降低了所得稅。

They have brought down income taxes.

2、來自銷售稅的收入下降了。

Income from sales tax went down.

3、我們已經建立了人們納稅詳情、抵押貸款以及人頭稅的檔案。

We already have files on people's tax details, mortgages and poll tax.

『陸』 求詳細的wto的爭議解決規則

WTO與司法審查司法審查是WTO各項規則(協議)得以實施的最重要保障之一,沒有司法審查允,WTO的很多規定將是空中樓閣。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庭長江必新認為,WTO的宗旨是實現國際貿易自由化,消除各國政府對貿易的壁壘,WTO規則的絕大部分內容是針對政府行為的,是以政府的管理活動為對象的
http://www.emagister.cn/cursos-%22wto%E4%B8%8E%E5%8F%B8%E6%B3%95%E6%9C%BA%E6%9E%84%22%E6%AF%94%E8%BE%83%E7%A0%94%E7%A9%B6%E5%9B%BD%E9%99%85%E7%A0%94%E8%AE%A8%E4%BC%9A%E7%BB%BC%E8%BF%B0-simcour-1456221.htm

WTO反傾銷協議與法院的司法審查權
傾銷(Dumping)是國際貿易中一種經濟行為,WTO《關於履行1994年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第六條的協議》(簡稱反傾銷協議)將其界定為,「一項產品從一國出口到另一國,該產品的出口價格在正常的貿易過程中,低於出口國旨在本國消費的同類產品的可比價格,也即以低於其正常價值進入另一國的商業」。而反傾銷(Anti-mping)則是一種政府行為,主要是指進口國為了保護本國經濟利益或者本國生產企業的利益,採取增加關稅等措施對進口國的傾銷行為進行限制……
從目前國際貿易的情況看,歐美國家對中國眾多出口產品和企業採取反傾銷措施、徵收反傾銷稅,從各類生活用品到各式各樣小商品等等,而這些正是中國企業的「優勢產品」。但在中國,反傾銷案件卻寥寥無幾,由於行政部門採取或者不採取反傾銷措施而引起司法審查的案件還未出現。我國加入WTO後,國際貿易將急劇增加,如何遵循WTO反傾銷協議,確立司法審查的規則體系,充分發揮司法審查在保護本國經濟利益和國際貿易自由方面的作用,是一個日趨重要的問題。筆者將在文中著重論述法院的司法審查權問題。
WTO反傾銷協議第十三條(司法審查)規定:「各成員, 其國內立法包括有關反傾銷措施的規定,根據本協議第十一條的內容規定,對最終裁決和復審決定的行政行為可特別要求司法、仲裁或行政法庭或者通過訴訟程序,迅速進行審議,該法庭或訴訟程序應完全獨立於負責作出該裁決或復審決定的當局。」WTO 除了在反傾銷協議中規定了司法審查,還在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議第二十三條、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第六條、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TRIPS)第三十二條、 裝船前檢驗協議第四條中作了大致相同的規定,這些規定主要是源於關貿總協定(GATT)的規定。GATT第十條第3 款(乙)項規定「為了能夠特別對於有關海關事項的行政行為迅速進行檢查和糾正,締約各國應維持或盡快建立司法的、仲裁的或行政的法庭或程序。這種法庭或程序應獨立於負責行政實施的機構之外,而它們的決定,除進口商於規定上訴期間向上級法院或法庭提出申訴之外,應由這些機構予以執行,並作為今後實施的准則;但是,如果這些機構的中央主管機關有充分理由認為它們的決定與法律的既定原則有抵觸或與事實不符,它可以採取步驟使這個問題經由另一程序加以檢查」。從字面上看,WTO 規定了三個司法審查的主體:司法的、仲裁的、行政的法庭。由於WTO 反傾銷協議對司法審查的主體及其司法審查權的規定不是十分明確,有的學者認為,在我國,不應當由法院行使司法審查權,而由其他行政機關對反傾銷行為進行最終審議或者由作出反傾銷行為的行政機關進行最終審議。
筆者認為,這些觀點與WTO的司法審查的原則不相符。根據WTO反傾銷協議的規定,在我國應當明確法院對反傾銷行為(包括作為和不作為)的司法審查權。
WTO反傾銷協議沒有排斥法院擁有最終司法審查權的原則
在任何一個法治國家,法院都擁有對行政行為的最終司法審查權。著名的布萊克法律辭典(Black"s Law Dictionary)是這樣解釋司法審查的概念的:「司法審查是指法院審查政府的另一部門或另一級政府決定的權力。從行政機構向法院提起的上訴,以審查事實認定或法律,或審查兩者。也指上訴法院審查初審法院或中級上訴法院的裁決。」布萊克法律辭典的解釋,代表了英美法學的普遍認識。王名揚先生認為,「在美國,司法審查是指法院審查國會制定的法律是否符合憲法,以及行政機關的行為是否符合憲法及法律而言」。在英國,司法審查通常是指,公民的權利和利益受到行政機關侵害,請求高等法院根據其對下級法院和行政機關所具有的傳統的監督權,對後兩者的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
當然,司法審查並不專門指英美法系國家普通法院對行政行為的審查,(在美國,反傾銷司法審查案件由國際貿易法院管轄,上訴法院是聯邦上訴法院,後者為普通法院),也包括行政法院對行政行為的審查。如德國、法國等歐洲大陸法系國家便是如此。在德國,普通法院不享有任何行政法事務的管轄權(jurisdiction),行政法方面的事務由專門的法院即行政法院(the administrative court)管轄。因此,在德國,司法審查是指行政法院審查行政機關行使的行政權力。在法國,行政法院同樣具有司法審查的權力。在歐洲大陸法系國家看來,行政法院是嚴格意義上的司法機關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他們與其它法院共同地行使國家的司法權。行政法院像普通法院那樣,與行政機關是相互獨立的。
無論是英美法系國家還是歐洲大陸法系國家,法院對行政行為都擁有司法審查權。那麼,為什麼在西方發達國家主導下產生的WTO 反傾銷協議中規定了司法審查三個並列的主體呢?有兩個理由可以解釋這個問題。一是在有些WTO成員國的憲政體制中, 法院對行政行為不具有司法審查權。對於這些國家的司法審查問題,GATT第十條第3 款(丙)項作了補充的規定,「如於本協議簽訂之日在締約國領土內實施的事實上能夠對行政行為提供客觀公正的檢查,即使這個程序不是全部或正式地獨立於負責行政實施的機構以外,本款(乙)項的規定,並不要求取消它或替換它。實施這種程序的締約國如被請求,應向締約國全體提供有關這種程序的詳盡資料,以便締約國全體決定這種程序是否符合本項規定的要求」。根據該項規定,能夠對行政行為進行客觀公正的審查的機構,即使不是完全獨立於作出行政行為的司法機構,或者在形式上不獨立於作出行政行為的機構,也不必然是不合格的主體。這種審查主體和程序是否符合第十條第3款(乙)項的規定,由締約國全體決定。 這種規定主要是基於締約國的司法、行政和仲裁體系的不統一。允許在有的國家由獨立的行政機構或者仲裁機構過渡性地替代法院作出最終的裁決,有一定的必要性。但這並不意味著在法院擁有司法審查權的國家,可以排除法院對反傾銷行為的司法審查權。二是基於WTO 規范的行政行為涉及的行政專業性很強,WTO規定了獨立的行政機構的審查程序, 體現了很多國家行政法上行政救濟窮盡的原則。WTO 中規定的獨立的「行政的法庭」,可以理解為歐洲大陸法系國家的行政法院,還可以被理解為英美法系國家的行政裁判所(the administrative tribunal)。 普通法中的行政裁判所盡管被認為是政府行政部門的組成部分,但享有自己的法律地位。美國行政機關依正式聽證程序裁決行政爭議時,實質上是一個行政法庭。它們的裁決仍然受普通法院的監督。在這方面美國和英國相同,和歐洲大陸法系國家的行政法院不同。從形式上看,英美法系國家的行政裁判所只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但從法律關繫上看,完全獨立於作出行政決定的機構,並且要接受法院的司法審查。在英美法系國家,法律家們對於WTO有關司法審查規定的主體不作並列的理解, 而是分層次的理解,即反傾銷行為涉及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尋求行政法庭的救濟,對行政法庭的裁決不服,可以再尋求法院的司法救濟。兩者的區別是,行政法庭可以審查行政決定的合理性問題,而法院只能審查合法性的問題;行政法庭的審查是初步的,而法院的審查結論具有最終裁決性質。
在我國法律框架下,應當明確法院對WTO 反傾銷行為的司法審查權
從嚴格意義上講,司法審查是一個憲法學和行政法學的概念。在很多國家,司法審查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法院對立法機關的立法行為進行審查,這通常被稱為違憲審查;二是法院對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進行司法審查(judicial review of administrative action)。 WTO反傾銷協議中的司法審查主要是指後者。司法審查是現代民主政治國家的一項重要法律制度,是一國法院對其他國家機關行使公共權力的行為進行審查,救濟公民權利的法律制度。我國行政訴訟法確立了法院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的基本原則,系統的、完整的司法審查制度隨著行政訴訟法的頒布而建立。司法審查制度的運作狀況,是一個國家民主制度和人權保障制度發展程度的重要標志。根據我國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同時,行政訴訟法還規定了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以及其他提起訴訟的條件。我們在判斷反傾銷行為是否應當接受法院的司法審查的時候,應當充分考慮我國的司法審查法典即行政訴訟法的規定。
(一)反傾銷行為是一種具體行政行為。根據WTO 反傾銷協議的規定,一國的反傾銷主管行政機關接到國內產業的申請後,應當對外國進口產品進行調查,確定國內產業的損害程度,並決定是否對外國產業採取反傾銷措施。反傾銷的調查程序包括申訴、立案、調查、裁決等。主管行政機關的三種行為可能受到司法審查。一是不發起調查的決定。反傾銷調查的發起一般是基於國內聲稱受到傾銷行為損害的產業提出反傾銷申請。根據WTO反傾銷協議的規定, 反傾銷申請應當具備一定的條件,例如,「表示支持申請的國內生產的產量不足國內產業同類產品全部生產量的25%的,則調查不應發起」。二是中止或者終止調查的決定。根據WTO反傾銷協議的規定,主管行政機關在調查開始後, 一旦確認沒有充分的傾銷或者損害證據以證明有理由繼續對案件進行調查的,應當駁回申請,並盡速終止調查。三是作出初步行政裁決和最終行政裁決。根據WTO反傾銷協議的規定, 主管行政機關在調查的基礎上可以作出肯定或者否定有關傾銷或者損害的初步行政裁決。在初步裁決的基礎上,主管行政機關可以採取臨時措施和價格承諾措施。最終行政裁決則是指主管行政機關最終確認進口產品傾銷並造成損害而作出徵收反傾銷稅的裁決。這三種行為無論從內容還是從形式上看,都符合具體行政行為的基本特徵。
(二)反傾銷行為涉及的利害關系人具備訴訟主體資格。WTO 反傾銷協議中規定的反傾銷行為一般涉及兩個主體,一是提出反傾銷申請的國內產業或者其代表;二是被指控傾銷的出口國產業。在特定條件下,訴訟主體還可能是受到傾銷行為損害的第三國企業。通常請求司法審查的是被指控傾銷的出口國產業。WTO 反傾銷協議規定當事人可以尋求司法審查,對於保障當事人特別是被徵收反傾銷稅的當事人的利益,防止反傾銷行政當局濫用權力十分重要,這是國際反傾銷立法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義的突破。在我國,允許進口國產業擁有訴訟主體資格,也符合行政訴訟法的規定。我國行政訴訟法規定,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組織在中國進行行政訴訟,同中國公民、組織有同等的訴訟權利和義務。由於WTO反傾銷協議屬於國際條約,有關司法審查的規定, 主要適用於出口國尋求司法救濟的程序。國內產業對反傾銷主管行政機關不調查、中止調查或者終止調查的決定不服,則可以根據行政訴訟法尋求司法救濟。
當然,反傾銷行為還可能涉及其他有法律上利害關系的人,根據最高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的規定,這些當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WTO 反傾銷協議第六條第11款規定,「本協議所稱『有利害關系的當事人』應包括:(a)受調查的出口商或外國生產者或產品的進口商,或其大多數成員是該產品的生產者、出口商或進口商的商會或同業公會。(b )出口國成員政府。(c)進口成員的同類產品的生產商, 或者其成員的大多數是進口成員地域內生產同類產品的商會和同業公會。除上述列舉的名單之外,這個名單並不排除將國內或國外的當事人包括在有利害關系的當事人之列。」WTO反傾銷協議規定的反傾銷行為的利害關系人, 與最高法院司法解釋規定的「有法律上利害關系的當事人」基本一致,只是出口國成員政府是否可以成為行政訴訟的原告,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新問題。我國行政訴訟法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沒有排斥與具體行政行為有法律上利害關系的國內政府或者行政機關。在行政訴訟案件中,地方政府和行政機關作為原告參加訴訟是常有的。WTO 反傾銷協議中「出口國成員政府」,在反傾銷司法審查的案件中,代表的是出口國產業的經濟利益,因此,也可以作為訴訟代表人而成為行政訴訟的原告,請求進口國法院司法審查。
(三)法院行使司法審查權不存在立法上的障礙。WTO 規則和國內立法的關系,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在有關WTO 反傾銷協議與國內立法關繫上,存在同樣的沖突與選擇的問題。國內立法排除法院行使對反傾銷行為的司法審查權,往往被有的學者作為支持其主張的一個重要理由。我國國務院1997年曾經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和反補貼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條例》規定,我國有關主管行政機關可以初步裁定傾銷成立和最終裁定傾銷成立,「最終裁定傾銷存在並由此對國內產業造成損害的,可以按照規定程序徵收反傾銷稅,並由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予以公告。徵收反傾銷稅,由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提出建議,由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由海關執行」。例如,2000年8 月我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和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作出的《關於對原產於韓國的進口聚酯薄膜反傾銷調查的最終裁定》,用的就是「最終裁定」的概念。但我們不能據此得出「最終裁定」排除了法院的司法審查的結論。值得注意的是,WTO反傾銷協議用英文final determination(直譯為最終的決定)表述最終行政裁決,但這只是行政程序中的最終裁決, WTO反傾銷協議還規定了利害關系人對反傾銷行為可以請求司法審查。
《條例》與WTO反傾銷協議不同的是, 沒有規定利害關系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行政訴訟法也沒有明確規定,對於反傾銷行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有人據此認為,《條例》排除了法院的司法審查。筆者認為,這種觀點缺乏法律依據。理由有二。第一,行政訴訟法第十一條第一款規定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對八項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行政訴訟,盡管反傾銷行為不包括在第(一)項至第(七)項內,但該款第(八)項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的」,可以提起行政訴訟。因此,不能因為行政訴訟法有關受案范圍的規定中沒有列舉反傾銷行為而否定這類行為的可訴性。第二,即使《條例》規定的「最終裁定」不是指行政程序的最終裁定,也不能排除司法審查。根據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的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必須是法律規定的。而這里的「法律」是一個狹義的概念,僅指全國人大或者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通過的規范性文件。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對此也作過明確規定。最高法院的這一解釋是符合行政訴訟法的基本原則的。排除司法審查只能由立法機關通過立法來決定,若允許行政機關(國務院也是一個行政機關)通過制定行政法規或者行政規章排除司法審查,則不符合權力制約原則和法治的精神。
(四)法院的司法審查具有不可替代性。我們在討論司法審查的主體的時候,應當明確,WTO反傾銷協議規定行政的、 仲裁的機構可以作為司法審查的主體的前提是,某個特定國家的法院不具有司法審查權。但是,目前仍有觀點認為,在中國也應當由獨立的行政機構來進行司法審查。這種觀點的存在,與我國法院司法審查的權威性和信任度的低下有一定的關聯。但是,與法治程度相當的法院的尊嚴不是通過放棄權力而可以取得的。這是我國法院的司法審查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一個重要理由。第二個理由是,在中國是否存在一個獨立的行政的裁決機構是一個值得質疑的問題。如果我們排除法院的司法審查,但為了遵循WTO 的規定,應當由獨立的行政的裁決機構對反傾銷的最終裁決進行審查。國務院或者國務院的法制工作部門都不可能成為合格的機構。其一,國務院是作出反傾銷最終裁定的上級行政機關而不是與之相獨立的機構。其二,國務院的實際審查機構是國務院法制工作部門,而這些機構只能通過復議程序進行審查。而我國的復議程序,很顯然不是WTO 所稱的司法審查的程序。第三個理由是,法院有充分的能力進行司法審查。盡管反傾銷行為是一種特殊的行政行為,但這不能成為排除法院司法審查的理由。因為,任何行政行為對於法院來說,都具有行政專業性,但都是可以審查的。這關鍵不在於法院的法官具有很強的相關行政專業知識,而是在於司法程序的中立性和法官的法律判斷能力。法院的司法審查權不能因為行政的專業性而被放棄。我國新的專利法賦予法院對專利行政行為的司法審查權,正是法院的司法審查的價值重新得到承認的重要標志。

論我國反傾銷司法審查制度
一 反傾銷司法審查在我國缺乏具體法律規范
自從1997年12月10日我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決定對來自美國、加拿大、韓國的新聞紙正式立案進行反傾銷調查以來,我國有關主管當局就不斷收到關於反傾銷案件司法審查問題的質詢。傾銷是指進口產品的出口價格低於其正常價格,當傾銷給進口國的國內產業造成損害時,進口國可以決定對該進口產品徵收反傾銷稅,以達到保護本國工業及國內市場的目的。反傾銷措施是世界貿易組織允許各國採用的保護本……
在1997年5月的世界貿易組織第二次中國工作組會議上,中國政府承諾:中國各級政府的行政裁決將允許司法審查。我國現行的反傾銷法規《反傾銷和反補貼條例》沒有對司法審查問題作出明確規定,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國沒有司法審查程序,實際上依據我國行政訴訟法的規定,由於行政機關就反傾銷案件做出的行政決定涉及當事人的財產權,所以當事人有權提起相應的行政訴訟;而且行政訴訟案件的審理由人民法院進行,符合1994年反傾銷法典關於進行司法審查的機構要獨立於進行反傾銷調查機構的規定。不過當事人對哪些具體的反傾銷行政決定可以提起行政訴訟,哪些人可以提起訴訟,具體由哪個法院受理此類案件還是有必要成立專門的法院予以受理,則是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同時也是各方存在爭議的問題。
二 世貿組織及歐美對反傾銷司法審查的規范
世貿組織1994年反傾銷法典第13條規定:為了能夠迅速對最終裁決和本協議第11條規定的有關行政復議決定的行政行為進行審查,每個在國內立法中規定了反傾銷措施的成員國,都應當設有司法的、仲裁的或行政的機構或者程序。該機構或者程序應當獨立於對有爭議的裁決或者復議負責的主管機構。這一司法審查的規定對保障當事人的利益,特別是被徵收反傾銷稅當事人的利益是有利的,是國際反傾銷立法上的一次有意義的突破。同時該規定也是強制性的,隨著關貿總協定為世界貿易組織所取代,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均必須在其反傾銷立法中貫徹該條規定的內容。
相形於反傾銷法典的原則規定,美國的相關法規更加具體。現在各國負責反傾銷調查及決定反傾銷稅徵收的一般都是行政機關,只不過有的實行雙軌制,有的則實行單軌制。美國選擇的是前者,主管反傾銷事務的行政機構分別是商務部(確定傾銷是否發生)和國際貿易委員會(確定損害的存在)。美國認為反傾銷裁決本質上是一種行政裁決,屬於行政行為而非司法行為,按照美國有關法律規定,行政行為原則上都應受司法審查,以防止行政機關濫用行政權力。在1974年美國《貿易法》修訂前,只有美國進口商對於財政部(當時由財政部認定傾銷)裁定認為傾銷的案件,有權請求海關法院(美國國際貿易法院的前身)審查,至於財政部裁定駁回的傾銷案件,不得請求司法審查。經過1974年法律修改後,美國國內製造商和批發商在接到財政部否定的裁定通知後30天內,也有權向法院提起訴訟。1979年頒布的《貿易協定法》特立司法審查專篇,於第1001條修正關稅法第五篇,增訂第516A條,反傾銷案件的司法審查自此實行新程序規定,更加正規化。
司法審查的機關。根據美國的反傾銷法,國際貿易法院(Court of International Trade)(註:國際貿易法院的前身是海關法院,據美國1980年海關法易為現名。它由9名法官組成,法官由總統經參議院建議和同意後任命,首席法官由總統委任。一般案件由首席法官委派獨任法官審理,重大案件由3名法官組成合議庭審理。國際貿易法院設於紐約市,按規定可以在美國任何法院或全國任何聯邦法院開庭審判,不過一般是在美國一個主要口岸進行。國際貿易法院實行陪審團審理,其擁有地區法院所享有的普通法和衡平法上的一切權力,包括賠償損害令和禁止侵害令。其管轄權包括進口業務產生的一切民事訴訟以及由美國政府提起的各種民事訴訟。——摘自龔柏華編著《美中經貿法律糾紛案例評析》,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6年5月第1版,第107頁。)對反傾銷案件享有專屬管轄權。如果當事人不服國際貿易法院的判決,還可向聯邦巡迴法院(其前身為美國海關與專利上訴法院)上訴,甚至可通過調卷令由美國最高法院審理。(註:參考Yi Dong,Huijun Xu and Fang Liu著《Anti-mping and the WTo:Implications for China》第25、26頁,載於《JOURNAL OF WORLD TRADE》NO.1,98.)涉及加拿大產品的裁決可以提交美加自由貿易協定中的專家組審查。
司法審查的內容。可以接受司法審查的反傾銷決定分為兩類,每類各有不同的審查標准。依美國關稅法第516A(a)(1)條,下述中間決定受司法審查:
(一)商務部不開始進行調查的決定。
(二)商務部認為案件特別復雜的決定。
(三)商務部或國際貿易委員會依關稅法第751(b)條規定,拒絕審查有關停止調查的協議,或拒絕審查依情事變更所作的決定的,這些駁回的決定。
(四)國際貿易委員會初步否定損害決定。
(五)商務部初步否定傾銷決定。
以上案件的審查標准,是由法院判斷行政機關的決定是否武斷、反覆無常、濫用裁量權、或違法,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則廢棄原決定,發回有關機關重新決定,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則駁回原告之訴。
至於第二類決定,依關稅法第516條A(a)(2)條,包括下列幾項:
(一)商務部或國際貿易委員會的最後肯定裁決。
(二)商務部或國際貿易委員會的最後否定裁決。
(三)依第751條所為的行政審查決定,但上述第一類中的第(三)小項不在此限。
(四)商務部根據出口商所作的協議而停止調查的決定。
(五)國際貿易委員會關於協議是否已完全消除損害性的決定。
以上決定的審查標準是,該決定是否沒有足夠證據支持,或有違法情形。國際貿易法院對案件的司法審查只審查法律依據,不對事實進行重新調查。(註:參考黃慶源著《美國貿易法——如何因應美國貿易保護主義》,1981年1月初版,第91~96頁。)
司法審查的提起人。凡不滿反傾銷裁決的任何利害關系人均可起訴,對主管當局的裁決提起司法審查。所謂利害關系人主要包括:
1.外國製造商、生產者、出口商、美國進口商或工商業同業公會,其中大部分會員是被調查產品的進口商;
2.生產或製造該產品所在國家的政府;
3.美國同類產品的製造商、生產者或批發商;
4.合法成立的工會或工人團體,其在產銷同類產品的美國產業中具有代表性;
5.工商業同業公會而其多數會員是同類產品的製造商、生產者或批發商。
一般來說,凡具有上述合法資格的當事人都可以加入他人提起的訴訟,提起訴訟的當事人,應通知所有的利害關系人。
司法審查的過程。當事人如果對上述裁決提起訴訟,必須在該項裁決在聯邦公報上發布後30天內提出。在訴訟過程中,利害關系人可以向法院申請發布禁令,禁止進口產品通關。法院在決定是否發布禁令時,主要考慮如下因素:
1.原告可能勝訴;
2.如果不發布禁令,原告人將受到無法彌補的損害;
3.發布禁令符合公共政策的要求;
4.發布禁令利大於弊,即不禁止通關所造成的損害將大於禁止所造成的損害。
如果法院經過司法審查判決原告勝訴,案件將發回商務部和國際貿易委員會重新調查並作出新的裁決。國際貿易法院在其判決10天內在聯邦公報上公布。(註:參考王承斌主編《西方國家反傾銷法與實務》,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1996年2月第1版。)
美國國際貿易法院的司法審查程序常常要用好幾年的時間,國際貿易法院審查一個案件往往就需要20個月,半數案件經審查後退回商務部或委員會重審,這也需要6、7個月的時間。商務部和委員會認為,法院的司法審查並不會很大地改變他們的結論。
歐盟的司法審查。(註:這部分參考了Dr.J.F.Beseler and A.N.Williams 《Anti-mping andAnti-subsidy Law:The European Communities》第241-258頁,1986年SWEET§MAXWELL LTD.出版。)歐盟最新的反傾銷規則是1994年12月頒布的《歐共體理事會關於抵制非歐洲共同體成員國傾銷進口的規則》,不過該規則沒有專門規定司法審查的條款,司法審查的法律依據在於歐共體條約的有關條文。根據歐共體條約第177條規定,歐洲法院有權對共同體機構的法律的有效性和解釋進行初步裁定。任何成員國的法院或仲裁庭審理案件時,如果當事人對共同體機?/ca>
參考資料:http://www.lunwenwang.cn/neirong/39/

『柒』 6月1日是

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召開執委會決定,將每年6月1日作為國際兒童節。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23日規定,將中國的兒童節與國際兒童節統一起來。
2008年2月26日溫哥華市議會為了褒揚沈殿霞多年來積極參與各種慈善活動並且社會各界的愛戴,宣布2008年6月1日為「肥肥日」。

大事記
193年——羅馬皇帝迪迪烏斯·朱利安努斯遇刺身亡。
1204年——法國國王菲利普·奧古斯都征服魯昂
1215年——金朝控制下的北京被蒙古人佔領。
1252年——阿方索十世(阿爾豐沙十世)當選為卡斯蒂利亞和萊昂(西班牙)國王
1524年——德國農民戰爭爆發。
1533年——安妮·博林(安妮博林)成為英國王後
1792年——肯塔基州成為美國第15個州
1796年——田納西州成為美國第16個州
1812年——美國總統詹姆斯·麥迪遜要求國會同意對英國宣戰
1831年——詹姆斯·羅斯發現北磁極
1855年——美國軍事冒險家威廉·華爾克征服尼加拉瓜
1857年——法國作家夏爾·波德萊爾的《惡之花》出版
1898年——維新派婦女團體創辦中國女學會書塾
1904年——膠濟鐵路通車
1910年——羅伯特·福爾肯·斯科特的探險隊離開英國赴南極
1911年——保路同志會成立
1917年——吳虞呼籲男女平權
1920年——阿道爾弗·德·拉·韋爾塔就任墨西哥總統
1925年——上海總工會公開成立
1927年——日本出兵中國山東
1933年——中共蘇區政府嘗試解決農民土地問題
1936年——兩廣出師北上抗日
1936年——中國抗日紅軍大學成立,全稱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西北抗日紅軍大學,於1937.1.20改名為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
1937年——周恩來與蔣介石在廬山談判
1941年——納粹德國佔領希臘克里特島
1943年——中共中央通過並發出《關於領導方法的決定》
1943年——毛澤東致電彭德懷重新估計抗日戰爭
1946年——羅馬尼亞親納粹的領導人揚·安東內斯庫被槍決
1950年——新中國第一個國際兒童節
1956年——中國科學院學部成立大會舉行 陸定一作重要指示
1956年——國務院正式批准成立北京電影學院,任命王闌西為首任院長。
1957年——中央氣象局(現中國氣象局)開始每日公布各地天氣預報
1958年——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辦的理論刊物《紅旗》雜志創刊
1958年——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加強協作區工作的決定》
1963年——肯亞宣布自治
1974年——英國弗利克斯堡化工廠發生爆炸,28人死亡
1979年——羅得西亞(現辛巴威)90年來第一位黑人領導人上台
1980年——美國CNN開始運營
1981年——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在北京成立
1981年——新中國第一張全國性英文報紙——《中國日報》在北京正式創刊
1985年——中國人民爭取和平與裁軍協會在北京成立,首任會長周培源
1988年——中共中央發出《關於黨和國家機關必須保持廉潔的通知》
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正式施行。
1991年——中央台辦負責人談海峽兩岸關系
199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正式施行
1992年——我國發行三種金屬人民幣
199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正式施行。
1997年——香港至北京接力長跑活動起跑
1997年——伊敘兩國邊界正式開放
2000年——「專利法條約」簽署
2001年——尼泊爾皇室血案,王子迪彭德拉將尼泊爾比蘭德拉國王、王後艾什瓦爾雅等多名王室成員殺害後自殺身亡。
2001年——海豚館謀殺案:一個哈馬斯分子在以色列特拉維夫的一家迪斯科舞廳里引爆炸彈,造成21人死亡。
2003年——CCTV動畫大片《哪吒傳奇》正式首映
2003年——三峽工程二期竣工,開始蓄水
200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補貼條例》、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障措施條例》正式施行。
2004年——中國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開始實施。此政策對已經實行了十多年的進口汽車保稅政策進行了重大調整,規定從2005年起,所有進口口岸保稅區不得存放以進入國內市場為目的的汽車。
2005年——首屆中國國際動漫節在杭州開幕
2005年——荷蘭公民投票拒絕通過歐盟憲章
2006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正式施行。
2007年——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鑫諾三號」通信衛星,這次發射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100次發射。
2008年——中國大陸所有超市、賣場開始實行有償提供塑料袋。
2008年——「演藝界512關愛行動」在香港西九龍中天地舉行,近500名藝人參加演出。
2008年——環球唱片公司發生火災。

719年—楊玉環誕生,四大美人之一(756年逝世)
1780年普魯士將軍和軍事理論家卡爾·馮·克勞塞維茨出生
1804年米哈伊爾·伊方諾維奇·格林卡誕生,俄國交響樂奠基人(1857年逝世)
1859年美國哲學家杜威誕辰
1926年瑪麗蓮-夢露出生
1970年美國足球運動員阿萊克西·拉拉斯出生
1974年Amélie Poulain(艾米莉·布蘭)出生
1982年,比利時網球運動員海寧出生
1970年,台灣籍多棲明星劉若英小姐出生
1991年,姜濤出生

前195年,劉邦逝世,西漢開國皇帝(前256年出生)。
1616年,日本德川家康去世
1846年,教皇格里高利十六世去世
1864年,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逝世(1814年出生)
1868年,美國第15任總統詹姆斯·布坎南去世
1952年,教育家約翰·杜威病故
1954年,丹麥作家尼克索去世。
1968年「光明天使」海倫-凱勒去世
1971年,美國思想家雷茵霍爾德·尼布爾去世
1979年,德國葯學家,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獲得者福斯曼去世
1987年——黎巴嫩總理卡拉米乘軍用直升飛機從黎北部的家鄉飛返貝魯特途中,一枚安放在機內的炸彈爆炸,卡拉米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去世
2004年——常香玉,我國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大師

『捌』 美國反傾銷條例

不好意思,實在找不到,中文是比較前面的

美國商務部於1989年月28日公布,並於1989年4月28日生效)
第一條范圍
本條例對根據經修正補充過的《1930年關稅法》第七編之規定徵收反傾銷稅時應遵守程序和實施細則作了補充和規定。本條例還融合了根據《1984年貿易和關稅法》第六編及《1986年稅收改革法》第十八編第二部分第三章之規定而作出的修改條款。
第二條定義
1.「關稅法」系修正補充過的《1930年關稅法》。
2.「委員會」系指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
3.「外國」系指某一外國國家或外國某一行政區,外國某一附屬領土或外國某一佔領。
4.「海關」系指美國財政部下屬的美國海關總署。
5.「商務部」系指美國商務部。
6.「傾銷差價和加權平均傾銷幅度」。(1)傾銷差價系指某種產品的外國市場價值高於美國價格的差額。(2)「加權平均傾銷幅度」系指將總的傾銷差價除以總的美國價格得到的銷傾幅度。
7.「事實性資料」系指:(1)對調查問卷的初次或補充回答;(2)支持起訴的數據和對事實的陳述;(3)其他數據和對事實的陳述;(4)書面證據。
8.「本國」系指生產某種商品的本國。
9.「進口商」系指進口或讓他人為其進口貨物的人。
10.「產業」系指在美國生產某種相似產品的生產商的整體,但是商務部部長根據關稅法第771條第4款B項裁定不能包括在內的生產者除外(比如本身又是該產品進口商,或者與進口商、生產者或出口商有聯系的生產商)。根據關稅法第771條第4款C項之規定,如果一批生產者在美國某一特定的區域市場上銷售其生產的全部或幾乎全部產品,並且對該種相似產品需求的供給不是由位於美國其他區域的生產商大量提供,那麼可以將該批生產者視作本條前述的某一產業。
11.「利害關系人」系指:(1)某種產品的生產者,出口商或美國進口商,或由某種產品進口商的大部分組成的行業協會或商會;(2)生產該商品的本國政府;(3)美國生產某種相似產品的生產者或銷售商(不限於零售商);(4)由作為該產業代表的工人或由美國某種相似產品的銷售商(不限於零售商)組成的、經政府批准認可的工會或商業團體;(5)由生產或銷售美國生產的相似產品的大部分生產者或銷售商組成的行業協會或商會;(6)由本條第(3)、(4)或(5)項規定的利害關系方的大部分成員組成的協會。
12.「調查」。某一項調查系指自調查發動通知公布之日起,到下述通知或命令的第一次公布之日止的調查:(1)關於調查終止的通知;(2)關於撤消調查的通知;(3)因否定性終裁生效而使程序終止的通知;或(5)部長所頒布的一項命令。
13.「商品」系指作為調查對象的,為進口到美國而已被銷售或可能被銷售的某一類或某一種商品。
14.「命令」系指商務部部長根據本條例第二部分第十一條的規定頒發的命令或根據1921年反傾銷法頒布的調查結論。
15.「訴訟參與方」系指通過遞交有關事實性資料或書面爭議意見的方式,積極參加部長在作出某項可能受到司法審查的特定裁決時所進行的調查活動的任何利害關系人,參加過前一項裁決活動的利害關系人不會因此而改變其作為後一次由部長作出裁決並可能提交司法審查的活動的「訴訟參與方」的地位。
16.本條例所指的「人」不僅包括所有的利害關系人,而且包括被認為合適的任何其他個人或企業。
17.「訴訟程序」系指一項開始於提出起訴之日或本節第一條所指的"發動調查"的通知公布之日,結束於下述通知的首次公布之日的程序:(1)駁回起訴的通知;(2)撤回起訴的通知;(3)終止調查的通知;(4)具有終止訴訟程序效力的否定性初裁的通知;(5)撤消某一命令的通知;或(6)某項調查中止的通知。
18.「生產者」;「生產」。「生產者」系指某種產品的製造商或生產者;「生產」系指對某種產品的製造或生產。
19.「轉售商」系指部長用其銷售來計算外國市場價值或美國價格的人(不限於生產該種商品並自銷的生產者)。
20.「銷售」;「可能發生的銷售」。「銷售」,包括銷售合同以及與銷售具有相同意義的租賃;"可能發生的銷售"系指某人發出的不可撤回的要約。

21.「部長」系指商務部部長或其委託授權的人。部長已授權主管商務部進口局的助理部長根據本條例第二節第八條第九款以及第十條之規定作出最終裁決,並根據本條例第二節第十二條第3款的規定作出最終的復查結論。主管進口處、調查處及核查處的諸部長副助理則被授權處理有關反傾銷的其他事宜。
第三條訴訟程序記錄
1.官方記錄
部長應將每一案件的訴訟程序的官方記錄按照本條例第三節第一條第4款所規定的地點存放於商務部進口管理司的中心記錄室。部長應將其在訴訟程序中所製作、收取或獲得的有關事實的信息、書面爭議意見或其它材料記入記錄中。記錄中還應包括關於訴訟的政府備忘錄,主管機關方面當事人的單方面會見的備忘錄,公布在《聯邦紀事》上的決定、通知,以及各次聽證會的筆錄。官方記錄不包括未按規定時間交存在任何有關事實的信息、書面爭議意見,也不包括部長根據本條例第三節第一條第2款第(3)項及同節第二條第4款、第6款或同節第四條第3款之規定退回給提交者的其它材料。官方記錄中包括的資料可分為公開性資料、專有資料、特許性資料以及保密性資料幾個類型。為適宜關稅法第五百一十六條第(一)款第2項第(2)目的宗旨起見,該種記錄是訴訟程序每一階段中應該受到司法審查的官方記錄。
2.公開性記錄
部長應在中錄室保存一份關於每一訴訟程序的公開性記錄。該記錄包括本條第1款所指的所有材料。這種資料是由部長決定認為可以公開的資料,其中包括本條例第一部分第四條第1款所指的公開性資料、政府備忘錄或部長決定可以向一般公眾公布的政府備忘錄的部分內容,以及所有的裁決結論、通知和聽證會筆錄。公開性記錄可對公眾開放,供公眾查閱及在中心記錄室復印(詳見本條例第三節第一條第4款的規定)。部長可對提供有關文件副本收取適當的費用。
3.對記錄的保護
除非經部長發布命令或因法律規定,不得將任何記錄或記錄的任何部分從商務部取出。
第四條公開性資料,專有性資料,特許性資料,保密性資料
1.公開性資料
部長一般認為下述資料屬於公開性資料:(1)業經公開刊登或提交人以其它方式向公眾提供的某一種事實性資料;(2)提交人並未提出將其作專有處理請求的事實性資料;(3)提交人雖已提出將其作專有資料處理請求,但就其格式而言並不能聯繫到或被用以確定某一個特定人的行為的事實性資料;(4)可以公開獲得的某一外國的法律、條例、決議、命令和其它官方文件,包括其英譯本;及(5)與訴訟程序有關的並未說明應該由某人專有的書面爭議意見。
2.秘密資料
如提交人已說明,部長一般應將下列事實性資料列為秘密資料。(1)與產品性質或生產過程有關的商業秘密或行業秘密;(2)各種生產成本(但是生產零件本身不屬於秘密資料,除非某一特定零件屬於行業秘密);(3)各種銷售成本(但銷售渠道不屬於秘密資料);(4)各種營銷方法(但並非指那些向公眾提供的營銷方法);(5)每筆銷售的價格,可能發生的銷售的價格,或其它要約定價〔但不包括下列:(i)如按公開價目表制定的各種價格的組成部分,比如交通運輸費用;(ii)銷售日期;(iii)不合本條第2款第(1)項所指內容的產品說明;(6)特定顧客、銷售商或供應商的名字(但不是指銷售目的,也不是指某種顧客、零售商、供應商的商號,除非這種目的地或商號可能會暴露名字);(7)每筆銷售的確切的傾銷差價;(8)提供該種秘密資料的特定的人的名字;以及(9)其泄露將可能對資料提供者的競爭地位造成重大損害的一切商業資料。
3.機密資料。
依照有關特許資料的法律原則,部長不得將其泄露給公眾或訴訟當事方的資料,得視為機密資料。
4.絕密資料。
絕密資料是指根據1982年4月2日頒布的《第12356號行政命令》以及隨之可能發布的補充行政令而應加以保密的資料。
第五條《1984年貿易及關稅法》的生效日期
根據《1984年貿易及關稅法》(在本部分中為了條文引用簡便,以下簡稱「1984年法」)第六百二十六條的規定;由1984年法第六編作出的關稅法修正案的生效情況如下:
1.除本條下述第(2)、(3)、(4)項規定外,1984年法第六編所補充的,與部長屬下的主管機關有關的修正案,自1984年10月30日起生效。
2.按照1984年法第六百零二條、第六百零九條、第六百一十二條和第六百二十條之規定作出的,與部長主管的機關有關的修正案,自1984年10月30日或其後開始的所有調查或行政復議之日起立即生效。
3.根據1984年法第六百二十三條作出的,與司法審查有關的修正案,自在1984年10月30日或其後提起訴訟或立案的民事訴訟的提起或立案之日起生效。
4.盡管本條的第1款、第2款對生效日期已作規定,但如果部長認為按照上述第1款、第2款執行將會妨礙商務部遵守法律規定,那麼,部長仍然可以在1984年10月24日之後實施修正案的規定。
第六條最小加權平均傾銷幅度
1.忽略不計的最低加權平均傾銷幅度 除了本條第2款規定的情形外,部長將不考慮其加權平均傾銷幅度按價格或其他相似方法計算不到0.5%的案件。
2.以微量傾銷差價的估算為了計算某一項反傾銷稅,部長不得將很小數目的傾銷差價忽略不計。

『玖』 請WTO高手翻一段英文

After our country joins WTO, may enjoy a series of rights, but at the same time, we also must undertake the suitable ty. But in the law, how the question which we first faces is causes our country law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the WTO series stipulation does not conflict. The people are called frequently the international law "are soft method", because the international law observes mainly is forms through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public opinion, takes advantage of the people innermost feelings the faith, morality and justice strength realizes, is one kind of inaccurate standard. In addition, the various countries for each other respect, the contact are convenient and the friendship and cooperation, often mutually between also adopts each kind of comity of nations. But these once conflict with some national actual benefit, then the benefit supreme principle, can obstruct the international law potency the real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is concerned the country not to undertake any legal liability. Speaking of this on the one hand, it such does not have the safeguard and the powerful measure like the national law which forces to implement, is truly "is soft method". But in fact, since the last two centuries, the international law continuously in took in the international contact has the legal binding force the behavior rule but to develop unceasingly. The various countries not only through its parliament and the government declared is willing to observe takes the international behavior rule the international law, moreover various countries in order to cause the international law to be better domestically because of effective perform to be suitable, is not the use "the transformation" the way causes the international law to turn the national law the concrete rule, is the use "merges" the way acknowledges the international law directly in the constitution the potency. Our country's procere is "the transformation" the law and "merges" the law concurrently to use. Our country's constitution although has not made the general on the international law in domestic being suitable with the status stipulation, but has been equipped with the special provision in certain family rules and regulations for this. Like "General provisions of the civil law" the eighth chapter "touches on foreign affairs the civil relational law to be suitable" center stipulated that, Our country concludes or the participation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has the different stipulation with our country's civil law, "is suitable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the stipulation", our country law and our country conclude or the participation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stipulation, "may be suitable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In addition, in order to fulfill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which our country joins, but also has formulated some special rules, in order to the international law "the transformation" is the national law. Our country for fulfills two Vienna joint pledge which the related diplomatic relations and consul relates but to draw up "Diplomatic privilege And Exemption Rule" and "Consul Privilege And Exemption Rule", is this aspect typical example. (5) Obviously, our country is observes the international law the stipulation. WTO took a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its formulation rule also is our country respects and the execution. In fact, takes the corresponding legislation measure according 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s rule with to establish and to consummate our country market economy the legal system goal is consistent. Only was joins WTO to our country present law revision, the supplement set quickly a more comprehensive request.
Time China deepens unceasingly in the reform, in feels in the long-term practice which the stone crosses river, already profound understanding to instead mping method necessity: 1st, since 1948 always reached an agreement the text becoming effective, instead has mped the measure already by the present international trade system confirmation is one reasonable legitimate protection domestic correlation instry method. 2nd, instead mps the law to take the maintenance international trade order, protects the home instry one legitimate method, with other the counter- subsidy law, Anti-trust laws, the safeguard provision which approves and so on is compared similarly, has the function which it cannot be substituted. 3rd, instead the mping method implementation may effective preventing mp the violation with the elimination which creates. It causes the article of importation at not under the mping influence premise, enters the Chinese market. Causes the article of importation to manifest the market price truly, participates in the market fair and the right competition. 4th, instead is mping becomes effective the period, further enhances the Chinese enterprise own competition strength. On objective, the overseas article of importation because it is drafted has instead mps the tax, but can not but enhance the proct price. This to doubles the China home instry which harms was said, for a their respite with adjustment opportunity.
Thanks

熱點內容
香港的司法體制 發布:2025-05-10 01:12:41 瀏覽:626
青島農民工工傷法律咨詢 發布:2025-05-10 00:56:32 瀏覽:318
最高人民法院時效 發布:2025-05-10 00:55:05 瀏覽:948
皋新律師 發布:2025-05-10 00:51:07 瀏覽:45
陽江市城管行政法規 發布:2025-05-10 00:48:57 瀏覽:371
法治社會法 發布:2025-05-10 00:45:46 瀏覽:277
道德經陽 發布:2025-05-10 00:45:38 瀏覽:9
民法典進校園宣傳的信息 發布:2025-05-10 00:44:56 瀏覽:982
道德掩飾 發布:2025-05-10 00:43:11 瀏覽:86
晉中市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5-10 00:38:01 瀏覽: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