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本法規定的生產安全

本法規定的生產安全

發布時間: 2022-04-11 00:44:39

Ⅰ 安全生產法第41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什麼制度按照安全風險分級採取相應

第四十一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制度,按照安全風險分級採取相應的管控措施。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健全並落實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採取技術、管理措施,及時發現並消除事故隱患。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應當如實記錄,並通過或者職工代表大會、信息公示欄等方式向從業人員通報。其中,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應當及時向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和職工大會或者職工代表大會報告。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將重大事故隱患納入相關信息系統,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隱患治理督辦制度,督促生產經營單位消除重大事故隱患。

Ⅱ 《安全生產法》規定的生產安全事故類型的劃分標准由國家安全監督管理總局規定這道題為什麼錯了

事故劃分標準是由1986年5月31日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UDC 658.382 (GB6441—86)》並在1986年5月內31日發布 1987年2月1日起正式實施。容
所以制訂該標準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局而不是安監總局。
安監總局作為國務院下屬部門可以會同國務院其他部門對現行事故劃分標准進行修訂、或制訂補充性規定,但仍應由國家標准局正式發布才能正式實施。

Ⅲ 安全生產法規定的安全生產方針是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一章第三條規定如下:

安全生產工作應當以人為回本答,堅持安全發展,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強化和落實生產經營單位的主體責任,建立生產經營單位負責、職工參與、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的機制。

安全生產方針的提出,進一步明確了安全生產的重要地位、主體任務和實現安全生產的根本途徑。對於堅守紅線意識、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實現安全生產形勢根本性好轉的奮斗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3)本法規定的生產安全擴展閱讀:

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職責

1、建立、健全本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

2、組織制定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3、組織制定並實施本單位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計劃;

4、保證本單位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

5、督促、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

6、組織制定並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7、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

Ⅳ 安全生產法規定的安全生產方針

安全生產方針是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
安全生產方針是指政府對安全生產工作總的要求,它是安全生產工作的方向。方針是一個國家或政黨確定的引導事業前進的方向和目標,是為達到事業前進的方向和一定目標而確定的一個時期的指導原則。
安全生產工作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安全生產工作應當以人為本,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擺在首位,樹牢安全發展理念,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從源頭上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第四條 生產經營單位必須遵守本法和其他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建立健全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加大對安全生產資金、物資、技術、人員的投入保障力度,改善安全生產條件,加強安全生產標准化、信息化建設,構建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健全風險防範化解機制,提高安全生產水平,確保安全生產。
平台經濟等新興行業、領域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根據本行業、領域的特點,建立健全並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履行本法和其他法律、法規規定的有關安全生產義務。第五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其他負責人對職責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負責。第七條 工會依法對安全生產工作進行監督。
生產經營單位的工會依法組織職工參加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維護職工在安全生產方面的合法權益。生產經營單位制定或者修改有關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應當聽取工會的意見。

Ⅳ 安全生產中對重大危險源有何規定

您好,安全生產中的重大危險源是指長期地或者臨時地生產、搬運、使用或者儲存危險物品,且危險物品的數量等於或者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國務院應急管理部門和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根據各自的職責分工,制定相關行業、領域重大危險源的辨識標准和重大事故隱患的判定標准。重大危險源的辨識、評估及管理措施的落實由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管理機構及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具體落實。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二十五條: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以及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履行下列職責:

(三)組織開展危險源辨識和評估,督促落實本單位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四十條生產經營單位對重大危險源應當登記建檔,進行定期檢測、評估、監控,並制定應急預案,告知從業人員和相關人員在緊急情況下應當採取的應急措施。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本單位重大危險源及有關安全措施、應急措施報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備案。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應當通過相關信息系統實現信息共享。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一百一十七條本法下列用語的含義:危險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險化學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夠危及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的物品。

重大危險源,是指長期地或者臨時地生產、搬運、使用或者儲存危險物品,且危險物品的數量等於或者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一百一十八條本法規定的生產安全一般事故、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別重大事故的劃分標准由國務院規定。

國務院應急管理部門和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根據各自的職責分工,制定相關行業、領域重大危險源的辨識標准和重大事故隱患的判定標准。


Ⅵ 《安全生產法》規定的安全生產管理方針是什麼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一章第三條規定如下:

安全生產工作應專當以人為本,堅持安全發展屬,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強化和落實生產經營單位的主體責任,建立生產經營單位負責、職工參與、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的機制。

安全生產方針的提出,進一步明確了安全生產的重要地位、主體任務和實現安全生產的根本途徑。對於堅守紅線意識、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實現安全生產形勢根本性好轉的奮斗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6)本法規定的生產安全擴展閱讀:

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職責

1、建立、健全本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

2、組織制定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3、組織制定並實施本單位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計劃;

4、保證本單位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

5、督促、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

6、組織制定並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7、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

Ⅶ 《安全生產法》中的重大危險源指的是什麼

重大危險源,是指長期地或者臨時地生產、搬運、使用或者儲存危險物品,且危險物品的數量等於或者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七章附則

第一百一十二條規定:

本法下列用語的含義:
危險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險化學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夠危及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的物品。
重大危險源,是指長期地或者臨時地生產、搬運、使用或者儲存危險物品,且危險物品的數量等於或者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

第一百一十三條

本法規定的生產安全一般事故、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別重大事故的劃分標准由國務院規定。
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根據各自的職責分工,制定相關行業、領域重大事故隱患的判定標准。

(7)本法規定的生產安全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第一百零七條

有關地方人民政府、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對生產安全事故隱瞞不報、謊報或者遲報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一百零八條

生產經營單位不具備本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規定的安全生產條件,經停產停業整頓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予以關閉;有關部門應當依法吊銷其有關證照。

第一百一十條

本法規定的行政處罰,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按照職責分工決定。予以關閉的行政處罰由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報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許可權決定;給予拘留的行政處罰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決定。

第一百一十一條

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造成人員傷亡、他人財產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拒不承擔或者其負責人逃匿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

生產安全事故的責任人未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經人民法院依法採取執行措施後,仍不能對受害人給予足額賠償的,應當繼續履行賠償義務;受害人發現責任人有其他財產的,可以隨時請求人民法院執行。

Ⅷ 《安全生產法》中規定安全事故的劃分標准由什麼規定

《安全生產法》中規定安全事故的劃分標准由國務院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四條 生產經營單位必須遵守本法和其他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改善安全生產條件,推進安全生產標准化建設,提高安全生產水平,確保安全生產。

第一百一十三條 本法規定的生產安全一般事故、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別重大事故的劃分標准由國務院規定。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根據各自的職責分工,制定相關行業、領域重大事故隱患的判定標准。

(8)本法規定的生產安全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一百零九條 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對負有責任的生產經營單位除要求其依法承擔相應的賠償等責任外,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依照下列規定處以罰款:

(一)發生一般事故的,處二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二)發生較大事故的,處五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

(三)發生重大事故的,處一百萬元以上五百萬元以下的罰款;

(四)發生特別重大事故的,處五百萬元以上一千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一千萬元以上二千萬元以下的罰款。

Ⅸ 《安全生產法》對生產經營單位的重大危險源的管理規定有哪些

《安全生產法》第四十條生產經營單位對重大危險源應當登記建檔,進行定期檢測、評估、監控,並制定應急預案,告知從業人員和相關人員在緊急情況下應當採取的應急措施。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本單位重大危險源及有關安全措施、應急措施報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備案。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應當通過相關信息系統實現信息共享。

重大危險源,是指長期地或者臨時地生產、搬運、使用或者儲存危險物品,且危險物品的數量等於或者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

第一百一十八條本法規定的生產安全一般事故、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別重大事故的劃分標准由國務院規定。

國務院應急管理部門和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根據各自的職責分工,制定相關行業、領域重大危險源的辨識標准和重大事故隱患的判定標准。

熱點內容
洪山法院張 發布:2025-05-02 12:30:02 瀏覽:294
合川法律顧問 發布:2025-05-02 12:02:22 瀏覽:386
倫理道德定義 發布:2025-05-02 11:58:59 瀏覽:747
勞動法成立獨立的法律部門其原因在於什麼 發布:2025-05-02 11:53:57 瀏覽:512
如何說服法官 發布:2025-05-02 11:53:25 瀏覽:331
藍黛收到法院 發布:2025-05-02 11:50:59 瀏覽:676
道德法然 發布:2025-05-02 11:35:52 瀏覽:597
國務院有關部門通知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02 11:10:41 瀏覽:606
合同法之整體 發布:2025-05-02 11:09:15 瀏覽:205
信貸職業道德 發布:2025-05-02 11:08:35 瀏覽: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