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則條例案例分析題
發布時間: 2025-05-02 08:25:40
㈠ 關於民法基本原則的案例分析
民法的基本原則,是民法及其經濟基礎的本質和特徵的集中體現,是高度抽象的、最一般的民事行為規范和價值判斷准則。中國的民事立法上,確立了以下幾項民法的基本原則:平等原則,自願原則,公平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守法原則,公序良俗原則。
案例:1997年9月1日,甲借給乙10000元,雙方未約定還款期限。1998年9月5日因甲急需用錢,就要求乙於1個月內還款。但乙一直也未還款,因甲從別人處借款解決了急需,也未再向乙催要。2001年11月1日甲重新向乙索要借款,乙提出暫時還款困難,於是雙方達成一還款協議,其中約定乙於1個月內還款10000元,甲放棄對利息的請求。1個月後,乙仍未還款,甲向法院起訴,要求乙還款而乙在答辯中稱,甲要求還款請求已過訴訟時效,其權利不應受法律保護。
分析:本案中的訴訟時效,法院應否滿足甲的請求?
答:該案中,甲在1998年9月5日要求乙還款,並給予了一個月的寬限期,因此,在寬限期屆滿後乙未還款時,甲應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應開始計算訴訟時效,訴訟期間為2年。至2001年11月1日甲再向乙要款時,訴訟時效期間已屆滿。但超過訴訟時效的期間,當事人自願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因甲乙之間達成還款協議,該還款協議依法予以保護。因此,乙應履行其與甲達成的還款協議,甲依還款協議要求乙履行的請求權並未過訴訟時效期間,法院應滿足甲的請求。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