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規章制度須經工會
Ⅰ 公司制度是否需要職工代表大會通過
1、一般來講,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要由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
2、不同性專質(所有制)屬的公司職代會的職權是不同的。
3、不同地區(省級)的《職工代表大會規范》(甘肅是這個名稱,你所在地可能略有不同)對不同性質企業職代會的職權規定亦不盡一樣。
4、所以,確定你公司的性質、你公司所在地、你公司所要制定的制度內容(是否涉及職工切身利益),才能最終確定你問題「公司制度是否需要職工代表大會通過」的答案。
Ⅱ 公司內部設立的各種工作紀律、制度規范具有多大的法律效力
還是看規章制度的內容,一般來說,規章制度不違法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及其他相關法律,行政法規的,是有效的。當然勞動合同法對一些規章制度制定應履行的程序也做了規定。
《勞動合同法》
第四條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
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
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第八十條 用人單位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Ⅲ 用人單位能否以違反規章制度為由開除勞動者
用人單位以勞動者違反規章制度為由解除勞動合同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第一,該規章制度必須是通過民主程序制定的。現實生活中,多數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形成於勞動者入職之前,並在簽訂勞動合同時向勞動者出示。勞動者享有自主選擇權,如果認為規章制度不合適的,直接選擇其他工作即可。也有規章制度形成於勞動者入職後的,此時向勞動者說明規章制度,規章制度一般是約束勞動者,限制勞動者權利,增加勞動者的負擔,這實際上是單方變更勞動合同。我國法律規定,經雙方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因此該規章制度必須經工會、職工代表大會或勞動者本人同意,方能約束勞動者。勞動者可以接受這一規章制度,也可以選擇不接受,這時雙方可以一致同意解除勞動合同,但用人單位絕不能以此為由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第二,規章制度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及政策規定。在實踐中,有的規章制度規定,勞動者主動辭職的,扣除最後一個月工資。獲得勞動報酬是憲法賦予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規章制度的該項規定顯然違法,當然是無效的。因此,即便勞動者主動辭職的,也不應根據該規章制度的規定扣除工資。如果勞動者的違法辭職行為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用人單位可以要求損害賠償。
第三,規章制度的內容必須向勞動者明示。部分用人單位在制定出來規章制度後只是簡單向勞動者進行了宣讀。事後就以勞動者違反規章制度進行處罰,這存在一定法律風險。規章制度必須向勞動者明示,可以採取以下方式:1、以發放員工手冊的形式向勞動者宣傳規章制度,並由勞動者書面簽收;2、通過召開會議,向勞動者宣讀,並由勞動者在會議記錄上簽名;3、舉辦規章制度考試,進一步證明勞動者明知規章制度的內容;4、最起碼用人單位也應在工作場所以醒目的方式公示規章制度,並進行證據保全。歸根結底,勞動者只有明知規章制度的內容,才能期望其能遵守規章制度。如果勞動者根本不可能知道規章制度,那麼用人單位豈不是就可以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了?
第四,用人單位須有充足證據證明勞動者嚴重違反規章制度。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對於解除勞動合同的理由,應當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因此,這就要求用人單位對勞動者嚴重違反規章制度的行為進行證據的固定,以備核查。
Ⅳ 公司獎懲制度實施過程中,是否要經過工會
按現行勞動合同法,及勞動仲裁法,規定企業制定規章制度,必須要經過工會通過,或者公示,勞動者無異議, 和現行法律不沖突,送勞動局備案後,才可以生效
否則爭議或仲裁時,不做有效證據支持.等於說是無效的.
Ⅳ 公司的規章制度怎樣才能算是在法律上生效
依法訂立,制度的內容和訂立的程序均符合法律規定。
如你所述,公司應當舉證證明你嚴重違法規章制度的事實和制度的合法性。
Ⅵ 沒有工會未經民主程序,私營老闆自己制定的規章制度是否合法有效
一.符合《勞動合同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企業制定的合法有效的規章制度可以作為處理勞動爭議案件的依據,反之,沒有法律效力的規章制度即使企業再有理也不能作為處理員工的依據。因此,用人單位制定企業規章制度要依法制定,要保障職工各項勞動權利得以實現,不得違反國家有關法律、法規,不得借口強化管理,損害職工的權益。企業制定的規章制度只有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才是有效的。如果企業制定的規章制度違反了法律、法規,那這樣的規章制度一定是無效的。無效的規章制度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法律責任。作為企業需承擔以下的法律責任:
1.行政責任: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條的規定,用人單位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該條款是無效條款,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處理。
2.民事責任: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條的規定,用人單位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比如在勞動安全衛生、工作時間,社會保險等方面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用人單位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二.規章制度的制定需經過民主程序
對於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需要經過民主程序。比如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職工培訓,勞動紀律等需要經過職工代表大會或全體職工討論並應經職代會審議通過,沒有職代會的,應當徵求工會的意見。沒有建立工會的企業,應當徵得超過半數職工所推舉的職工代表的意見。如果是用人單位的某個部門制定的規章制度,也應以企業的名義發布,才能使其發生企業規章制度的效力。
三.規章制度需公示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九條的規定,用人單位通過民主程序制定的規章制度,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政策的規定,並採取適當的方式向勞動者公示,保障勞動者的知悉權,才可以作為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依據。公示的方式一般為:1.用人單位以經其法定代表人簽署並加蓋公章的正式文件在公司內部張榜公布;2.將規章制度製成手冊向每一位員工發放;3.組織全部員工簽到學習;4.通過企業內部的網路公布。
四.規章制度應具體化,以便於實際執行
《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一般採用很寬泛的語言來描述勞動者的違紀行為,如「嚴重違紀」,「造成重大損失」等,但是何為「嚴重違紀」,何種損失屬於「重大損失」,法律、法規不可能一一列舉,這就需要用人單位在企業的規章制度中對此進行細化、具體化,才能夠實際執行。
五.證據的保留
用人單位在制定規章制度中應注意對相關證據的保留。如會議紀要、討論情況、公示錄像、員工簽名等。在執行規章制度過程中,對勞動者的違紀行為,如違紀員工的檢討書、違紀情況說明,政府部門的處理意見等進行證據保全,才能夠對員工做出相應的處罰。
Ⅶ 企業哪些管理制度需經過職工代表大會通過
企業需職工代表大會通過的制度有:職代會審議制度、職代會評議制度、職代會提案制度、職代會監督建議制度、職代會閉會履職制度。一般來說,涉及全體或大多數職工的正當權益的規章制度要經過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包括用工制度、人事制度、考勤制度、獎懲制度、福利制度、勞動安全保護制度等。
拓展資料
1.職工代表大會制度:職工代表大會是公司實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協調勞動關系的重要制度,是職工行使民主管理權利的機構。建立職工代表大會是公司的法定義務,目前,部分地方已經出台了企業民主管理條例,指導企業成立職工代表大會並規范其運行,如《上海市職工代表大會條例》(2017修正)對職工代表大會的職權、評議規則、職工代表的產生方法等都作出了明確規定。
2.規章制度的制定缺少民主程序時的效力認定:隨著公司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工會制度等職工民主管理制度的發展,對於規章制度制定的民主程序要素的審查越來越嚴格。《勞動合同法》實施後,公司制定規章制度時未經民主程序的,一般應認定為無效。
3.證明公司履行民主程序最重要的證據是職工代表大會的會議紀要,因此,公司職工代表大會的會議紀要一定要有:「職工代表大會依法成立,依法選舉了職工代表,並依法召開了職工代表大會,公司提出規章制度的草案經職工代表大會討論,職工代表提出方案和意見,最終公司在與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的基礎上通過了公司規章制度。」等類似的表述,確保規章制度的制定符合法律要求的民主程序。
Ⅷ 」請教:公司制定的規章制度要經過哪些程序才能生效
《勞動合同法》第四條規定: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直接版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權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員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大會平等協商確定。在規章制度或者重大決定實施過程中,如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向用人單位提出,經過雙方協商,用人單位應予以修改完善。對於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用人單位應當將其公示、告知勞動者。 因此,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必須符合下列條件才算有效:1、內容合法、合理;2、制定、修改程序合法;3、向勞動者公示或者直接告知。 人性化的創普,正在不斷完善規章制度生效的程序。請各位員工放心,也請不斷監督我們的工作!
Ⅸ 怎麼證明公司規章制度是經過工會通過的
摘要 親親,您好,針對您提出的這個問題,小編通過所有平台公示的資料,為您查詢到以下答案。您可以作為相應的參考。李ྀིྀི❤️ྀི
Ⅹ 規章制度必須經過工會嗎
法律分析:是的。如果該公司成立了職工代表大會,那麼就應當由職工代表大會表決通過這部分制度。如果該公司並未成立職工代表大會,則應當召開職工大會進行制度草案討論。公司針對經法定民主程序討論後的制度,與工會協商確定,才能成為有效的規章制度。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條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