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吉林省學前教育條例

吉林省學前教育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4-11 06:20:59

A. 幼兒教育法規有哪些主要內容

幼兒園管理條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幼兒園的管理,促進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招收三周歲以上學齡前幼兒,對其進行保育和教育的幼兒園。 第三條 幼兒園的保育和教育工作應當促進幼兒在體、智、德、美諸方面和諧發展。 第四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制訂幼兒園的發展規劃。 幼兒園的設置應當與當地居民人口相適應。 鄉、鎮、市轄區和不設區的市的幼兒園的發展規劃,應當包括幼兒園設置的布局方案。 第五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可以依據本條例舉辦幼兒園,並鼓勵和支持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和公民舉辦幼兒園或捐資助園。 第六條 幼兒園的管理實行地方負責、分級管理和各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的原則。 國家教育委員會主管全國的幼兒園管理工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轄區內的幼兒園管理工作。 第二章 舉辦幼兒園的基本條件和審批程序 第七條 舉辦幼兒園必須將幼兒園設置在安全區域內。嚴禁在污染區和危險區內設置幼兒園。 第八條 舉辦幼兒園必須具有與保育、教育的要求相適應的園舍和設施。幼兒園的園舍和設施必須符合國家的衛生標准和安全標准。 第九條 舉辦幼兒園應當具有符合下列條件的保育、幼兒教育、醫務和其他工作人員: (一)幼兒園園長、教師應當具有幼兒師范學校(包括職業學校幼兒教育專業)畢業程度,或者經教育行政部門考核合格。 (二)醫師應當具有醫學院校畢業程度,醫士和護士應當具有中等衛生學校畢業程度,或者取得衛生行政部門的資格認可。 (三)保健員應當具有高中畢業程度,並受過幼兒保健培訓。 (四)保育員應當具有初中畢業程度,並受過幼兒保育職業培訓。 慢性傳染病、精神病患者,不得在幼兒園工作。 第十條 舉辦幼兒園的單位或者個人必須具有進行保育、教育以及維修或擴建、改建幼兒園的園舍與設施的經費來源。 第十一條 國家實行幼兒園登記注冊制度,未經登記注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舉辦幼兒園。 第十二條 城市幼兒園的舉辦、停辦、由所在區、不設區的市的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登記注冊。 農村幼兒園的舉辦、停辦,由所在鄉、鎮人民政府登記注冊,並報縣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備案。 第三章 幼兒園的保育和教育工作 第十三條 幼兒園應當貫徹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創設與幼兒的教育和發展相適應的和諧環境,引導幼兒個性的健康發展。 幼兒園應當保障幼兒的身體健康,培養幼兒的良好生活、衛生習慣;促進幼兒的智力發展;培養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以及良好的品德行為。 第十四條 幼兒園的招生、編班應當符合教育行政部門的規定。 第十五條 幼兒園應當使用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招收少數民族為主的幼兒園,可以使用本民族通用的語 言。 第十六條 幼兒園應當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形式。 幼兒園可以根據本園的實際,安排和選擇教育內容與方法,但不得進行違背幼兒教育規律,有損於幼兒身心健康的活動。 第十七條 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幼兒。 第十八條 幼兒園應當建立衛生保健制度,防止發生食物中毒和傳染病的流行。 第十九條 幼兒園應當建立安全防護制度,嚴禁在幼兒園內設置威脅幼兒安全的危險建築物和設施,嚴禁使用有毒、有害物質製作教具、玩具。 第二十條 幼兒園發生食物中毒、傳染病流行時,舉辦幼兒園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立即採取緊急救護措施,並及時報告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或衛生行政部門。 第二十一條 幼兒園的園舍和設施有可能發生危險時,舉辦幼兒園的單位或個人應當採取措施,排除險情,防止事故發生。 第四章幼兒園的行政事務 第二十二條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當負責監督、評估和指導幼兒園的保育、教育工作,組織培訓幼兒園的師資,審定、考核幼兒園教師的資格,並協助衛生行政部門檢查和指導幼兒園的衛生保健工作,會同建設行政部門制定幼兒園園舍、設施的標准。 第二十三條 幼兒園園長負責幼兒園的工作。 幼兒園園長由舉辦幼兒園的單位或個人聘任,並向幼兒園的登記注冊機關備案。 幼兒園的教師、醫師、保健員、保育員和其他工作人員,由幼兒園園長聘任,也可由舉辦幼兒園的單位或個人聘任。 第二十四條 幼兒園可以依據本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收費標准,向幼兒家長收取保育費、教育費。 幼兒園應當加強財務管理,合理使用各項經費,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剋扣、挪用幼兒園經費。 第二十五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和破壞幼兒園園舍和設施,不得在幼兒園周圍設置有危險、有污染或影響幼兒園採光的建築和設施,不得干擾幼兒園正常的工作秩序。 第五章 獎勵與處罰 第二十六條 凡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單位或者個人,由教育行政部門和有關部門予以獎勵: (一)改善幼兒園的辦園條件成績顯著的: (二)保育、教育工作成績顯著的; (三)幼兒園管理工作成績顯著的。 第二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幼兒園,由教育行政部門視情節輕重,給予限期整頓、停止招生、停止辦園的行政處罰: (一)未經登記注冊,擅自招收幼兒的; (二)園舍、設施不符合國家衛生標准、安全標准,妨害幼兒身體健康或者威脅幼兒生命安全的; (三)教育內容和方法違背幼兒教育規律,損害幼兒身心健康的。 第二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單位或者個人,由教育行政部門對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罰款的行政處罰,或者由教育行政部門建議有關部門對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 (一)體罰或變相體罰幼兒的; (二)使用有毒、有害物質製作教具、玩具的; (三)剋扣、挪用幼兒園經費的; (四)侵佔、破壞幼兒園園舍、設備的; (五)干擾幼兒園正常工作秩序的; (六)在幼兒園周圍設置有危險、有污染或者影響幼兒園採光的建設和設施的。 前款所列情形,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九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復議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當事人逾期不申請復議或者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六章 附則 第三十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根據本條例制定實施辦法。 第三十一條 本條例由國家教育委員會解釋。 第三十二條 本條例自一九九O年二月一日起施行。

B. 列舉3-5個與學期教育相關的法律法規

列舉五個我國現行的教育行政法律法規,如下:
1、《殘疾人教育條例》;
2、《教育超過獎勵條例》;
3、《教師資格條例》;
4、《學校國防教育條例》;
5、《社會力量辦學條例》。

C. 教育局有規定幼兒園不能辦學前班

對,我們這里不允許幼兒園開設學前班。 不過沒關系,換個稱謂即可。 以前是小班中班大班學前班 現在可以叫小小班小班中班大班

D. 學前教育的政策法規有哪些

學前教育政策與法規是指黨和國家頒布實施學前教育政策及法規。學前教回育政策與學前教育答法規的聯系與區別:學前教育政策與學前教育法規的聯系:我國的政治體制決定了教育法和教育政策在本質上是一致的。

它們都是上層建築的組成部分,都是由社會主義經濟基礎決定並為之服務的,都是廣大人民群眾利益和意志的體現,都具有規范性。教育政策對教育法的制定和實施起指導作用,而教育法則是教育政策的具體化、條文化、定型化,是保證教育政策貫徹執行的一個主要手段。
(4)吉林省學前教育條例擴展閱讀:
近些年來,我國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學前教育政策法規體系,這為我國學前教育健康有序地發展提供了較全面的保障。為了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在校學生的幼教法律、法規意識和依法治教的水平,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專科、本科和研究生等不同層次基本上都開設了《幼兒園政策法規》這門課程,但目前並沒有合適的教材,相關教學參考書也不多。
同時,基層幼教行政管理部門和一線園長、教師也迫切需要學習和掌握幼兒教育的相關政策法規,卻缺乏適宜的參考書。在這種需要的推動下,本人以執教這門課程的經驗為基礎,權且嘗試著主持編寫了這本教材,希望能解決同行們的一些問題。

參考資料:學前教育政策法規概論

E. 山東民辦教師最新政策執行時間

山東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山東省學前教育條例》。此條例將於2020年1月1日起執行,屆時將對山東省的教師編制、公辦幼兒園核定編制進行動態調整!
條例第五十一條規定,幼兒園應當與教師和其他工作人員依法訂立聘用合同或者勞動合同,保障其工資福利、社會保險、休息休假和參加培訓等合法權益。實行人員控制總量備案管理的公辦幼兒園聘任教師,其工資、福利待遇、社會保險等與納入機構編制管理的教師相同。專職從事特殊教育的幼兒園教師按照國家和省規定享受特殊教育津貼。第五十四條規定,幼兒園教師依法享受寒暑假期的帶薪休假。幼兒園應當創造條件,在寒暑假期間安排工作人員輪流休假。
(5)吉林省學前教育條例擴展閱讀:
教師,以教育為生的職業。這個職業是人類社會最古老的職業之一。按照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在規定的時間節點內,根據學校設施條件和個人職稱專業,安排學生入座、發放學習資料、備課授課、批改作業、引導輔導幫助學生學習、組織聽課練習,組織考試、傳授科學文化基本知識,開展主持學術交流、提高學生的觀察學習、記憶認知、動手溝通、操作等綜合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特長,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經驗技術。他受社會的委託對受教育者進行專門的具有建設性的教育,執行各項教育政策,維護社會穩定,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各類高素質或實用人才。在社會發展中,教師是人類文化科學知識的繼承者和傳播者。對學生來說,又是學生智力的開發者和個性的塑造者。因此人們把「人類靈魂的工程[1]師」的崇高稱號給予人民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是起主導作用的,他是學生們身心發展過程的教育者、領導者、組織者。教師工作質量的好壞關繫到我國年輕一代身心發展的水平和民族素質提高的程度,從而影響到國家的興衰。

F. 吉林省義務教育條例

找半天都沒有

*註:本篇法規已被《吉林省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吉林省義務教育條例>的決定》(發布日期:1997年11月14日 實施日期:1997年11月14日)修正

吉林省義務教育條例
(1987年2月9日吉林省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

目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學生
第三章 師資
第四章 學校
第五章 經費
第六章 社會辦學
第七章 獎勵與懲罰
第八章 附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義務教育,是依照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的,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

第三條 全省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
義務教育分為初等教育和初級中等教育兩個階段。初級中等教育包括普通初中教育和初級中等職業技術教育。
初等教育和初級中等教育的基本學制,按國家規定執行。

第四條 普及義務教育是各級人民政府的責任。各級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門是普及義務教育的主管部門。

第五條 義務教育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努力提高教育質量,使兒童、少年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為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奠定基礎。

第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必須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礎上,逐步普及初級中等教育,積極發展學前教育。

第七條 義務教育實行地方負責、分級辦學、分級管理的體制。
農村實行縣、鄉(鎮)、村三級辦學,縣、鄉(鎮)兩級管理的體制。
城區小學和初級中等學校的管理體制,由各市人民政府確定。
企業、事業單位普及義務教育,由當地人民政府統一管理。

第八條 省人民政府制定全省實施義務教育的規劃,規定完成的基本時限。
各級人民政府應根據本地區經濟、文化教育發展狀況和特點,因地制宜制定實施義務教育規劃,報經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它的常務委員會批准後實施。

第九條 縣(區)以上教育行政部門建立健全基礎教育督學(視導)制度,對義務教育的實施進行視察、督促和指導,並協同當地人民政府處理有關實施義務教育的各類問題。

第二章 學生

第十條 義務教育起始入學年齡為六周歲。條件尚不具備的地區,仍可實行七周歲入學。
盲、聾、啞和弱智兒童的入學年齡,一般不得超過九周歲。

第十一條 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有義務保障適齡的子女或被監護人按時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

第十二條 確因疾病或特殊情況,需要延緩入學或免予入學的適齡兒童、少年,應由其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提出申請,經當地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批准,方可延緩入學或免予入學。

第十三條 凡經過小學畢業考試,成績合格者,准予畢業。普及初級中等教育的地方,小學畢業生就地就近升入初級中等學校。

第十四條 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免交學費。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以及有條件的地區,可同時減免雜費,具體辦法由當地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五條 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招用應受義務教育和正在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做工、經商、務農或從事其他工作。

第三章 師資

第十六條 教師必須熱愛社會主義教育事業,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業務水平,忠於職責,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教師應愛護學生,嚴禁辱罵、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第十七條 全社會應當尊重中小學教師。各級人民政府要採取有效措施,切實提高中小學教師的社會地位和生活待遇。
禁止侮辱、毆打教師。

第十八條 中小學教師的管理、調配,由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負責;教師自然減員的指標,應用於招聘新師資。

第十九條 小學教師必須具有中等師范以上文化程度或取得所任學科的專業合格證書;初級中等學校教師必須具有高等師范專科以上文化程度或取得所任學科的專業合格證書。
中小學實行教師資格考核制度,具體考核辦法和標准由省教育委員會制定。對考核合格者,由省教育委員會頒發教師資格合格證書。

第二十條 凡要調入中小學任教的人員,必須通過教師資格考核。
對於不適合做教學工作的人員,應調離教學崗位,教育行政部門安排有困難的,與有關部門協調解決。

第二十一條 未經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批准,不得抽調、招聘合格的中小學教師改做其他工作,不準辭退具有教師資格合格證書的民辦教師。

第二十二條 高、中等師范院校畢業生,按計劃由教育行政部門逐級分配到中小學,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截留或使其改做其他工作。
對自願到農村、偏遠地區、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從事教育工作的應屆高、中等院校畢業生以及現任教師,應予以提倡和鼓勵,由當地人民政府給予優厚待遇。

第二十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強和優先發展師范教育,辦好師范院校和教育(進修)院校,保證培養、培訓義務教育需要的合格師資。
有條件的非師范類高、中等院校應承擔培養、培訓義務教育師資的任務。
散居的少數民族中學和小學教師的培養、培訓工作,由省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組織。

第二十四條 民辦教師實行工資制,資金由鄉教育事業費附加解決。
民辦教師的工資標准,應逐步達到當地同類公辦教師的工資水平。民辦教師的工資原則上要按月發給,不能按月發給的要保證當年兌現,不得拖欠。
民辦教師不承擔義務工。

第四章 學校

第二十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要根據義務教育的需要,統一規劃,合理布局,本著就地就近的原則,設置中小學校,保證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
積極為盲、聾、啞和弱智兒童、少年舉辦特殊教育學校(班)。

第二十六條 小學、初級中等學校的開辦、停辦、裁並均由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審核,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七條 學校推廣和使用全國通用的普通話。
招收少數民族學生為主的學校,可以用本民族通用的語言文字教學。

第二十八條 學校必須按照教育規律辦學,嚴格執行教學計劃,提高教育質量,保證學生健康成長。

第二十九條 學校不得拒收應在本學區內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不得讓尚未受完義務教育的學生停學或退學。

第三十條 學生雜費的標准和收繳辦法,由省人民政府統一制定。任何學校不得自定標准,亂收費用。

第三十一條 初級中等學校和部分小學(主要是有困難的少數民族地區、貧困地區以及需要寄宿就讀的地區)實行助學金制度,幫助貧困學生就學。

第三十二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盡快建設和完善小學、初級中等學校的實驗室、圖書閱覽室(館)、衛生室及體育、音樂、美術、電化教育等設施,做到按規定標准修建和配置。

第三十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必須將義務教育設施列入城市和農村建設發展總體規劃,並徵得教育行政部門同意。
城市和鄉鎮(包括工礦區、開發新區或改造住宅小區)建設,要根據義務教育的實際需要,由規劃、建設部門同時建設相應規模的小學和初級中等學校。有關部門要在征地、動遷、資金、材料和施工等方面優先安排。

第三十四條 學校應積極開展勤工儉學,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熱愛集體的品德。勤工儉學的收入主要用於改善辦學條件。

第三十五條 學校校舍、財產及設施等依照《吉林省校園、校舍保護管理條例》予以保護,不受侵犯。

第三十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要嚴格控制社會各方面向學校徵收費用,禁止向學校亂攤派。
禁止任何學校或教職工,向學生及家長攤派或索取財物。

第三十七條 出版、發行等有關部門要保證義務教育用書。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有關部門批准擅自編寫、出版、銷售各種中小學生學習參考資料。

第三十八條 禁止在學生中傳播淫穢書刊物品以及進行其它毒害學生思想的活動。
禁止任何組織和個人利用封建迷信、宗教活動妨礙義務教育的實施。

第五章 經費

第三十九條 義務教育所需事業費和基本建設投資,按財政管理體制由各級人民政府負責籌措,予以保證。用於義務教育的財政撥款,應以上一年的財政撥款核定的預算數為基數,以高於當地本年度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的速度逐年增長,並使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教育費用逐年有所增長。

第四十條 各級地方機動財力應安排一定比例的資金作為義務教育專項補助費,並對偏遠地區、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給予特殊照顧。
鄉財政收入,應主要用於義務教育事業。

第四十一條 小學和初級中等學校的經費預算定額、教師編制、校舍及教學設備的標准,由省人民政府統一制定。

第四十二條 城鄉教育事業費附加,按國家規定徵收,主要用於實施義務教育。

第四十三條 國家撥給的支援經濟不發達地區資金、邊疆建設事業補助費、少數民族地區補助費,要安排一部分用於義務教育。

第四十四條 義務教育所需基本建設投資,採取地方撥款、群眾捐資相結合的辦法籌集。

第四十五條 農村中小學校舍建設投資,以鄉(鎮)、村自籌為主,各級人民政府對經濟困難的地方,酌情予以補助。
農村集鎮建設規劃應包括義務教育設施,所需資金由鄉(鎮)人民政府按省有關規定負責籌集。

第四十六條 教育事業費預算每年由各級財政部門核定後,由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統一掌握使用。教育行政部門要管好、用好,不得剋扣、侵佔或挪作他用。
各級教育、財政、審計部門,對實施義務教育經費的撥款、投向、效益要加強監督、檢查和審計。

第四十七條 對免收雜費的地區,其免收的金額由當地人民政府撥款,由教育行政部門分配給學校使用。各部門不得剋扣、挪用。
非教育部門舉辦的中小學校免收雜費的金額,由舉辦單位負責解決。

第六章 社會辦學

第四十八條 鼓勵社會力量和個人,在當地人民政府的統一管理下,依法舉辦小學、初級中等學校、特殊教育學校(班)。

第四十九條 鼓勵和保護社會各界和個人在自願、量力的原則下捐資助學,支持義務教育。

第五十條 有條件的企業、事業單位應按規定單獨或聯合舉辦小學、初級中等學校。
凡已單獨或聯合辦學的單位,應堅持辦好,不得任意撤銷,停辦或縮小規模。如確因需要,必須經當地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審核同意,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
第七章 獎勵與懲罰

第五十一條 有下列事跡之一的單位和個人,由各級人民政府給予表彰、獎勵或授予榮譽稱號:
(一)認真執行本條例,實施義務教育成績顯著的;
(二)積極捐資助學,發展基礎教育事業貢獻突出的;
(三)長期從事教育事業,忠於職責,在教育、教學工作上取得優異成績的。

第五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行政處罰:
(一)違反本條例第十一條規定的,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進行批評教育,屢教不改者,處一百元以下罰款,並強制其履行義務;
(二)違反本條例第十五條規定的,由教育行政部門會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對直接責任者或單位,給予警告、處二百元以下罰款,沒收非法所得、責令其停止營業或吊銷營業執照,並強令學生返回學校就讀;
(三)違反本條例第十六條第二款、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分別由教育行政部門或有關部門對直接責任者給予批評教育或行政處分,並責令賠償受害者損失;
(四)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一款規定的,由當地人民政府,對主要責任者給予行政處分,並強令其立即糾正;
(五)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五十條第二款規定的,按審批許可權由當地人民政府追究有關部門和單位主要領導的責任,並限期恢復;
(六)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九條、第三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的,由主管部門,對直接責任者給予批評教育,並予以糾正;
(七)違反本條例第三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由當地人民政府按照省有關規定,對直接責任者和有關部門的主要領導從嚴處理;
(八)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由教育行政部門會同工商、出版、文化部門對主要責任者及單位領導,給予警告、處二百元以下罰款,並追繳其非法所得;
(九)違反本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的,由公安部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給予處罰;
(十)違反本條例第四十六條第一款、第四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由財政、審計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從嚴處罰。

第五十三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司法部門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反本條例第十六條第二款、第十七條第二款,造成嚴重後果構成犯罪的;
(二)違反本條例第三十八條,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
(三)違反本條例第四十六條第一款、第四十七條第一款規定,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

第五十四條 被處罰單位或個人,應按處罰機關的處理決定繳納罰款。罰款按規定一律上繳當地財政,用於實施義務教育。單位受罰款項按《吉林省收費罰款沒收財物管理條例》有關規定執行;個人受罰款項不得以任何形式用公款核銷。

第五十五條 對行政處罰不服的單位或個人,可在接到處罰決定次日起十五日內,向處罰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一次。對上級機關的復議決定不服的,可向當地人民法院起訴,逾期不起訴,處罰決定即具有法律效力。對處罰拒不執行的,處罰機關可申請當地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八章 附則

第五十六條 實施義務教育工作的考核與監督,由各級人民政府負責。
義務教育的合格標准及驗收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五十七條 本條例施行後,凡與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相抵觸時,按國家法律、法規執行;我省以前頒布的法規、規章與本條例抵觸時,按本條例執行。

第五十八條 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發布部門:吉林省人大(含常委會) 發布日期:1987年02月20日 實施日期:1987年02月20日 (地方法規)

G. 《浙江省學前教育條例》會改善非在編幼師待遇嗎

目前浙江幼兒園勞動合同制教師和保育員比例較高,待遇偏低,專業素養參差不齊,教師隊伍不夠穩定。

此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增加幼兒園男性教師的數量。

郭華巍表示,提高幼師隊伍整體素質,是發展學前教育的關鍵。「《條例》針對幼兒園非在編教師多、待遇低、流動性大、素質整體不高等實際問題作出了明確的規定。我們今後的工作重點,是要解決好非在編教師的工資福利待遇和社會保障。」

H. 美國學前教育教育法律法規有哪些

由於各國的社會傳統、社會發展程度和對幼兒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同,其幼兒教育立法狀況也各具特色,大致可分為三種情況:有獨立的幼兒教育法規;在其它教育法規中包涵幼兒教育問題;沒有具體法規,只有行政規定。

日本幼兒園教育的法令最早出現在1926年,文部省制定了《幼兒園令》,將幼兒園的招收對象界定為勞動者子女,將托兒所納入幼兒園體系。1946年,又頒布了《生活保證法》,其中規定保育所需的費用由國庫負擔80%,由府縣負擔10%。一年後,日本又通過《教育基本法》、《學校教育法》,規定幼兒園是受文部省管轄的正規學校的一種,以3歲至小學就學前的幼兒為對象。此外還規定了幼兒教育的目的和目標。1989年,日本根據60年代以來社會生活的變化,科技的進展以及幼兒教育的發展,頒布了新的《幼兒園教育大綱》。

20世紀50年代以前,美國的幼兒教育尚未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也沒有相應的法規來加以保障。從60年代起,美國幼兒教育的地位發生了根本的變化。1965年,國會通過《經濟機會法》,要求在幼兒教育中興起「開端教育運動」,為貧困家庭兒童實施補償教育。

英國的幼兒公育開始得比較早。19世紀末,英國頒布的《初等教育法》以及隨後的若干法令就確定了對兒童從5歲開始進行免費義務教育的制度。二戰後,英國又通過了一個重要的教育改革法令《巴特勒法案》。該法案規定為2-7歲的兒童設立保育學校,並把保育學校的設置規定為地方教育行政當局不可推卸的任務。1972年,英國以《教育白皮書》的形式提出改革幼兒教育的一系列措施,涉及到資金投入、師資隊伍建設、政府援助等方面,也對英國幼兒教育的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原蘇聯在十月革命剛剛勝利時,就頒布《關於學前教育的公告》,明確提出學前教育是整個蘇維埃教育制度的組成部分。而後,從30年代起,蘇聯就制定了《幼兒園教學大綱(草案)》、《幼兒園規程》,並多次修訂,沿用到80年代。1990年,蘇聯頒布了1989年制定的《學前教育構想》,這一文獻除了針對當時蘇聯幼兒教育的狀況提出一系列改進辦法之外,還提出將制定《學前教育機構章程》等具體文件,但因蘇聯解體而未能完全實現。

我國目前尚無單獨的全國性幼兒教育立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規定,「國家實行學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學校教育制度」。1989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教育部頒發了《幼兒園管理條例》,對幼兒園的設置、保育和教育等工作做了規范。此後,各地紛紛制定相應的實施細則,但是都只是局限於對幼兒教育機構的管理,沒有把整個學前教育納入規范。今年夏天,《北京學前教育條例》頒布於9月1日正式實施,成為全國每一個學前教育地方法規。

I. 江蘇省學前教育條例的第五章

保障監督
第三十七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建立學前教育聯席會議制度,研究解決學前教育工作中的重大事項。
第三十八條 省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制定本省學前教育質量評價標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學前教育發展水平實施評價與監測,監測結果向社會公布。
對在學前教育中取得優秀教學成果的單位和個人,可以按照省級教學成果獎的有關規定給予表彰。
第三十九條 縣級人民政府和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共同分擔學前教育財政經費,加大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的投入,保證學齡前兒童人均學前教育經費、人均公用經費逐步增長。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占同級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比例不低於百分之五。
省、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應當通過專項資金、獎勵補助等方式,對各地發展學前教育給予支持,並向經濟薄弱地區和農村傾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應當會同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制定幼兒園人均經費標准、公辦幼兒園人均財政撥款標准、公辦幼兒園人均公用經費財政撥款標准。
第四十條 殘疾兒童接受學前教育實行免費,所需經費由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保障。
殘疾兒童接受學前教育的人均經費標准應當高於幼兒園的人均經費標准。
第四十一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經濟困難家庭的學齡前兒童和學齡前孤兒入園給予資助。
鼓勵各類社會組織、個人通過多種形式資助經濟困難家庭的學齡前兒童和學齡前孤兒入園。
第四十二條 民辦幼兒園在建設規劃、土地供應、稅費減免、申辦審批、資質認定、師資培訓、表彰獎勵等方面與公辦幼兒園享有同等權利。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可以採取購買服務、獎勵補助、派遣公辦幼兒教師、建立協同發展機制等方式,引導和支持民辦幼兒園提供普惠性保育教育服務。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可以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運行開支給予補貼,重點用於支付房屋租金、補充保教玩具、房屋維修改造等。
第四十三條 公辦幼兒園的保育教育收費標准按照補償成本、分類定價的原則核定,具體辦法由省價格主管部門會同財政、教育行政部門制定。制定保育教育收費標準的具體辦法,應當徵求社會公眾的意見。
民辦幼兒園根據學齡前兒童人均培養成本合理確定收費標准,報當地價格、財政、教育行政部門備案並公示。
幼兒園不得收取書本費,不得以推銷或者變相推銷玩教具、圖書、被褥、服裝等方式謀取利益,不得以開辦各種特長班、興趣班、實驗班為名收取費用,不得收取或者變相收取與入園相關的贊助費、捐資助學費、建園費等費用。
幼兒園收取費用和經費使用情況應當向家長和公眾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幼兒園收費的管理和監督。
第四十四條 幼兒園繳納水、電、氣、煤等公用事業費用,按照中小學有關規定執行。
第四十五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等部門應當指導、監督幼兒園加強安全保衛工作,指導幼兒園制定幼兒園安全保衛制度和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加強幼兒園周邊治安巡防,及時排查和消除安全隱患,維護幼兒園周邊秩序,依法保障學齡前兒童和幼兒園工作人員的安全。
第四十六條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機構編制部門應當按照規定參與公辦幼兒園設置規劃的制定工作,依照許可權和程序對納入事業單位機構編制管理范圍的公辦幼兒園辦理審批手續,合理確定人員的編制。
任何單位不得佔用公辦幼兒園保育教育人員編制,不得安排保育教育人員從事與保育教育無關的工作。
第四十七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的監督指導,建立衛生保健工作評價和公示制度,做好幼兒園工作人員和學齡前兒童健康檢查工作。
第四十八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財政等有關部門和殘聯等組織應當採取措施支持幼兒園實施融合教育,加強對學齡前殘疾兒童康復教育的監管。
婦聯、殘聯等組織應當積極開展對學齡前兒童家庭教育、學齡前殘疾兒童早期教育的指導和宣傳,對因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履行保育教育職責不當身心受到傷害的學齡前兒童,應當給予援助。
第四十九條 省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會同財政、統計等部門,對設區的市和縣級人民政府學前教育經費投入及執行情況定期進行監測,監測結果向社會公告。

熱點內容
電力設施保護條例2011 發布:2025-05-02 13:03:29 瀏覽:503
洪山法院張 發布:2025-05-02 12:30:02 瀏覽:294
合川法律顧問 發布:2025-05-02 12:02:22 瀏覽:386
倫理道德定義 發布:2025-05-02 11:58:59 瀏覽:747
勞動法成立獨立的法律部門其原因在於什麼 發布:2025-05-02 11:53:57 瀏覽:512
如何說服法官 發布:2025-05-02 11:53:25 瀏覽:331
藍黛收到法院 發布:2025-05-02 11:50:59 瀏覽:676
道德法然 發布:2025-05-02 11:35:52 瀏覽:597
國務院有關部門通知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02 11:10:41 瀏覽:606
合同法之整體 發布:2025-05-02 11:09:15 瀏覽: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