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工程法律法規及相關知識
Ⅰ 與建築工程相關的法律
與建築工程相關的法律有:《建築法》、《招投標法》、《建設工程合同》、《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建築企業資質管理規定》、《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准》
1、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經1997年11月1日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8次會議通過;根據2011年4月22日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0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的決定》修正。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分總則、建築許可、建築工程發包與承包、建築工程監理、建築安全生產管理、建築工程質量管理、法律責任、附則8章85條,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
2、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79號,經2000年1月10日國務院第25次常務會議通過,2000年1月30日發布起施行。 為了加強對建設工程質量的管理,保證建設工程質量,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制定本條例。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建設工程的新建、擴建、改建等有關活動及實施對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必須遵守本條例。全文共九章八十二條。根據2017年10月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87號《國務院關於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訂。
3、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制定的國家法規,目的是加強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由國務院於2003年11月24日發布,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共計8章71條。
4、建築業企業資質管理規定
《建築業企業資質管理規定》經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第20次部常務會議審議通過,2015年1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令第22號發布。該《規定》分總則、申請與許可、延續與變更、監督管理、法律責任、附則6章42條,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
2007年6月26日建設部頒布的《建築業企業資質管理規定》(建設部令第159號)予以廢止。2018年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關於修改<建築業企業資質管理規定>等部門規章的決定》進行修改。
5、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准
《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准》是根據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簡稱中建總公司)《關於啟動(中建總公司施工工藝標准)編制工作的通知》中建科字[2002]389號,由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質量管理部門會同中國建築一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築第二工程局、中國建築第三工程局、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等單位共同編制完成。
Ⅱ 與建築業有關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1、《建築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分總則、建築許可、建築工程發包與承包、建築工程監理、建築安全生產管理、建築工程質量管理、法律責任、附則8章85條,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
2、《招投標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13號,2011年11月30日國務院第183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2年2月1日起施行。
3、《建設施工合同法》:
建設工程合同也稱建設工程承發包合同,是指由承包人進行工程建設,發包人支付價款的合同。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規定,建設工程合同包括三種:即建設工程勘察合同、建設工程設計合同、建設工程施工合同。
4、《建築工程質量法》:
為保護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房屋建築所有人和使用人的合法權益,維護公共安全和公眾利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和《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制訂本辦法。
5、《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
為了加強對建設工程勘察、設計活動的管理,保證建設工程勘察、設計質量,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制定本條例。
6、《建築市場信用管理暫行辦法》:
根據《暫行辦法》,各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充分利用全國建築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台,建立完善建築市場各方主體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
(2)建築工程法律法規及相關知識擴展閱讀:
一、建築法規體系基本框架:
1、《建築法》以及相繼出台的《招標投標法》、《合同法》構成了規范建築活動的三大法律支柱。
2、《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以及大量部門規章的出台,作為配套法規完善了建築法規的內容。
二、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2]作如下修改:
1、將第四十八條修改為:「建築施工企業應當依法為職工參加工傷保險繳納工傷保險費。鼓勵企業為從事危險作業的職工辦理意外傷害保險,支付保險費。」
2、本決定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根據本決定作相應修改,重新公布。
Ⅲ 建築工程相關法律法規具體有哪些
另外針對我國監理企業深陷的「取費低、待遇低、素質低、影響差」惡性循環,未來政策還需推進監理服務價格合理化,各級價格主管部門也應加強對監理市場價格行為的監管。
概而言之,責權利一致對於完善質量保障體系、提升建築工程品質而言可謂至關重要:合理的責任設定,是充分調動各主體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前提;責任一經確定,權力(包括法律的、行政的、經濟的)是其履行的保障;實行利益驅動,也能夠更有效地發揮各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Ⅳ 建築工程的法律法規有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
合同法
房屋建築工程質量保修辦法
建築工程質量和建築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建築工程施工許可管理辦法
建築工程項目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試行辦法
超限高層建築工程抗震設防管理暫行規定
`````
Ⅳ 建設工程法規知識包括哪些
《建設工程法規》[共八章內容第一章為建設法規概論,通過對建設法規專概念、屬特徵、作用的介紹,點明了學習建設法規的重要性;
第二、三章詳細介紹了建設工程法律制度,即建築許可、建設工程發包與承包、建設工程監理、建設工程招標與投標等法律制度;
第四、五章概述了建設工程質量管理與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法律制度;
第六章重點介紹了合同法基本知識與建設工程合同法律規范;
第七章闡述了建設工程糾紛處理方式;
第八章概括介紹了勞動法、標准化法、環境保護法、節約能源法、檔案法、稅收法等基本制度。
Ⅵ 建築方面的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投標法
3、建築智能化系統工程設內計和系統集成容專項資質管理暫行辦法
4、商品住宅性能認定管理辦法
5、建設工程勘察和設計單位資質管理規定
6、建設工程質量管理辦法
7、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
8、建築裝飾裝修管理規定
9、建設工程施工分包管理辦法
10、工程建設施工招標投標管理辦法
11、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市場管理規定
12、建設工程設備監理管理暫行規定
13、建設行政處罰程序暫行規定
14、民用建築節能管理規定
15、建築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暫行辦法
Ⅶ 建築法律法規
建築法規體系框架已經基本形成,《建築法》以及相繼出台的《招標投標法》、《合同法》構成了規范建築活動的三大法律支柱。《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以及大量部門規章的出台,作為配套法規完善了建築法規的內容。
、《工程建設法》;
2、《招投標法》;
3、《建設施工合同法》;
4、《建築工程質量法》;
5、《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准》;
6、《住宅設計規范》;
7、其他法律里的關於建築的法律條
Ⅷ 建設工程法律法規常識
建設工程法律法規常識如下:
《建築法》為了加強對建築活動的監督管理,維護建築市場秩序,保證建築工程的質量和安全,促進建築業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招投標法》招標投標法是國家用來規范招標投標活動、調整在招標投標過程中產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條例》招標投標法是國家用來規范招標投標活動、調整在招標投標過程中產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法律法規,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現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規、司法解釋、地方法規、地方規章、部門規章及其他規范性文件以及對於該等法律法規的不時修改和補充。其中,法律有廣義、狹義兩種理解。廣義上講,法律泛指一切規范性文件;狹義上講,僅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在與法規等一起談時,法律是指狹義上的法律。法規則主要指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民族自治法規及經濟特區法規等。
Ⅸ 關於建築工程的法律法規
與建設工程有關的法律法規有哪些?具體規定是什麼?
說實話,你的這個回題目太大,沒有人答能給你比較全面的答復。我簡單的說說:
1、與建設工程有關的法律有:建築法、城市規劃法、招投標法、合同法、勞動法等等,太多了。
2、所謂法規,實際就是具有一定法律效應的規章、規程、規范的統稱,這些就更多了,如各項工程施工規范、驗收規范、安全生產法規、部門規章、行業規范等等太多了,沒法說。
Ⅹ 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總分多少
《建設工程法規與相關知識》滿分130,78分合格。
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設《建設工程經濟》、《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建設工程項目管理》和《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4個科目。
其中《專業工程管理與實務》科目分為建築工程(合並)、公路工程、鐵路工程、民航機場工程、港口與航道工程、水利水電工程、市政公用工程、通信與廣電工程、礦業工程、機電工程(合並)10個專業類別,考生在報名時可根據實際工作需要選擇其一。
(10)建築工程法律法規及相關知識擴展閱讀:
一級建造師報考條件:
凡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可以申請參加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
1、取得工程類或工程經濟類大學專科學歷,工作滿6年,其中從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工作滿4年。
2、取得工程類或工程經濟類大學本科學歷,工作滿4年,其中從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工作滿3年。
3、取得工程類或工程經濟類雙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工作滿3年,其中從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工作滿2年。
4、取得工程類或工程經濟類碩士學位,工作滿2年,其中從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工作滿1年。
5、取得工程類或工程經濟類博士學位,從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工作滿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