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水上遊艇規章

水上遊艇規章

發布時間: 2022-04-11 15:57:00

A. 求景區遊船管理條例

1、遊船應有定期安全檢查制度,每年的全面檢查應不少於1次:在出租前和使用後應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維修或停止使用,嚴禁帶故障營運。
2、遊船管理部門必須配備救護人員和水上救生器材,以應急需。
3、凡開展遊船業務的水域,必須設置遊船專用碼頭.遊船嚴禁在非碼頭岸段停靠上下遊人。
4、碼頭上應設置租乘遊船須知的牌示和安全防範的設施及措施。
5、遊船上應標示限乘人數,嚴禁超員乘坐。酗酒者、精神病患者嚴禁乘坐;兒童應有成年人陪同。
6、在水深超過1.5米的地方應建立水深尺度及安全警示標志。
7、10公頃以上水面的公園應配備巡邏船隻,以維持水上治安和及時處理安全事故。
8、遇大風時應停止租船,並應出動巡邏艇引導遊船返回碼頭或選擇確有安全保障的岸段就近靠岸。
9、水上項目可為遊人投安全保險。
http://www.golden-book.com/proct/MoreInfo.asp?id=841366&sid2=3741a2169198&tid=6

B. 私人遊艇在海上能隨便開嗎

需要登記辦理後才可以。

買遊艇需要辦理船舶登記,辦理船舶登記入戶程序需與海事、船級社、交通等部門打交道。購買人須先到海事部門登記,申請符合規定的船名,再向船廠訂購。船名如同汽車牌號,為獨一性。船出廠後,海事部門核准船舶的購買合同等文件後,才發放船舶所有權證書。

船級社檢驗持有所有權證的船舶合格後,發放檢驗合格證書和國籍證書,船舶方能合法下海行駛,海事局為交通運輸部直屬行政機構,實行垂直管理體制。根據法律、法規的授權,海事局負責行使國家水上安全監督和防止船舶污染、船舶及海上設施檢驗、航海保障管理和行政執法,並履行交通部安全生產等管理職能。

(2)水上遊艇規章擴展閱讀

海事局負責船舶、海上設施檢驗行業管理以及船舶適航和船舶技術管理;管理船舶及海上設施法定檢驗、發證工作;審定船舶檢驗機構和驗船師資質、負責對外國驗船組織在華設立代表機構進行監督管理;

負責中國籍船舶登記、發證、檢查和進出港(境)簽證;負責外國籍船舶入出境及在我國港口、水域的監督管理;負責船舶保安和防抗海盜管理工作;負責船舶載運危險貨物及其他貨物的安全監督。

C. 遊艇俱樂部的規章制度 有誰能發一份遊艇俱樂部的規章制度給我,謝謝啊!

遊艇俱樂部是實施遊艇業自主管理的主要組織。對遊艇俱樂部管理的如何,直接影響遊艇水上交通安全。《規定》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了規定,
第一,遊艇俱樂部應當具備法人資格,具備一定安全和防污染能力,並報海事管理機構備案;
第二,遊艇業主與其加入的遊艇俱樂部之間通過協議,明確遊艇俱樂部對遊艇的日常安全管理和維護保養責任,確保遊艇處於良好的安全、技術狀態;
第三,除了遊艇的日常安全管理和維護保養責任可以由遊艇俱樂部與遊艇業主協商明確責任外,以下責任和義務,必須由遊艇俱樂部承擔:對遊艇操作人員和乘員開展遊艇安全、防治污染環境知識和應急反應的宣傳、培訓和教育;督促遊艇操作人員和乘員遵守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治污染管理規定,落實相應的措施;保障停泊水域或者停泊點的遊艇的安全;核查遊艇、遊艇操作人員的持證情況,保證出航遊艇、遊艇操作人員持有相應有效證書;向遊艇提供航行所需的氣象、水文情況和海事管理機構發布的航行通(警)告等信息服務;遇有惡劣氣候條件等不適合出航的情況或者海事管理機構禁止出航的警示時,應當制止遊艇出航並通知已經出航的遊艇返航;掌握遊艇的每次出航、返航以及乘員情況,並做好記錄備查;保持與遊艇、海事管理機構之間的通信暢通;按照向海事管理機構備案的應急預案,定期組織內部管理的應急演練和遊艇成員參加的應急演習。具備條件:遊艇俱樂部應當具備法人資格,並具備下列安全和防污染能力:(1)建立遊艇安全和防污染管理制度,配備相應的專職管理人員;(2)具有相應的遊艇安全停泊水域,配備保障遊艇安全和防治污染的設施,配備水上安全通信設施、設備;(3)具有為遊艇進行日常檢修、維護、保養的設施和能力;(4)具有回收遊艇廢棄物、殘油和垃圾的能力;(5)具有安全和防污染的措施和應急預案,並具備相應的應急救助能力。提交材料:1、《遊艇俱樂部備案申請書》;2、遊艇俱樂部營業執照及注冊證明(交驗原件保留復印件);3、遊艇俱樂部簡介,應包括單不限於(1)公司股東構成情況,及各股東持股比例(2)經營管理機構信息4、遊艇俱樂部專職管理人員配備情況證明文件(包括但不限於以下文件):(1)專職管理人員名單。(2)任職文件或勞動服務合同。(3)身份證明復印件、(4)任職資歷材料5、遊艇專用停泊水域情況說明文件(1)海域使用權證書(復印件)。(2)海域使用說明書(包括但不限於水域位置、面積、水深、防波堤設施、泊位數目)(3)遊艇停泊碼頭、防波堤、系泊設施的港口行政管理部門的許可證明文件。6、與遊艇所有人簽訂的遊艇安全與防污染管理協議(委託管理時);7、所管理遊艇的基本情況說明;8、遊艇俱樂部安全和防污染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於:(1)安全與防污染管理組織機構和崗位職責;(2)遊艇停泊和航行安全管理制度;(3)遊艇船員安全教育和培訓制度;(4)水上安全通信設施、設備清單及管理制度;(5)遊艇日常維護和保養計劃;(6)船、岸應急預案和演習計劃;(7)船上垃圾和海洋污染物的收集和處理規定;(8)遊艇日常監督檢查制度;(9)其它海事管理機構認為需要的安全管理文件。9、 委託證明原件;委託人和被委託人身份證復印件,交驗原件(委託時)。辦理依據:1、《遊艇安全管理規定》2、《遊艇安全管理工作實施意見》辦結期限: 20個工作日辦理結果:符合條件的,予以備案;不符合條件的,不予備案並說明理由。收費標准: 不收費

D. 求學開遊艇的理論知識~

感謝您關注——北方遊艇網

駕駛遊艇對大多數的人來說是一種享受,許多的遊艇操縱系統較為先進和靈便。所以國際上對遊艇的資格限制很寬松。駕駛遊艇其實非常的簡單,甚至比開車還要容易。不過由於駕駛遊艇需要有基本的航海知識以及機電常識,需要顧及駕駛者與他人船隻的安全,所以法律還是規定要取得動力小船駕駛執照後,方可駕駛遊艇,法例的規定是出於保證海洋航行基本的安全防護的考慮。
駕駛遊艇的技能不是單純的指船隻駕駛技術,而是要通曉 水面「路」上的情況,具備海圖讀解和實操作業、船舶穩性、船藝和輪船機械等基本知識,還要有天文、地理、海洋等方面的理論配備。不斷的積累駕駛操縱經驗,逐級提升駕駛技能。一個合格的遊艇船長,他的船艇駕駛技術只是占他駕駛能力的10%。其餘90%能力是駕駛技術以外的航海綜合知識與經驗。
水上行駛不同陸地的道路駕駛。汽車行駛的道路的情況比較明朗,遊艇航行的水路就復雜多了。有時航道雖寬,但水下的河床海床會有礁石、淺灘等問題,憑人們的肉眼是難以發現的。陸地道路有路牌、有標線,交叉路口還有紅綠燈指引,汽車駕駛者憑肉眼就可以看清道路情況。水陸交通沒有路牌、沒有標線,更看不到深淺、更沒有紅綠燈。船艇駕駛者經常是不能依靠人眼來判斷前路的,還得藉助羅盤、探深儀、衛星定位系統、雷達以及自動駕駛系統等電子儀器來航行,許多時,往往是一個疏忽,或者是一個低級的錯誤就導致發生海難事故。
遊艇駕駛的技術操作簡單容易,但是上路能力就復雜很多了。正所謂工夫在「詩」外!
先講一下駕駛與執照的問題,單純的遊艇駕駛技術非常簡單,很容易學會。當然這是指中小型的遊艇,大型的遊艇駕駛就得費一番工夫了。遊艇的駕駛西方國家分一般兩級制,即初級和高級兩種。船長和輪機師都是兩級制。

有關訓練及執照取得普遍是由政府指定的民間商業機構來辦班駕駛培訓,只要滿十六歲且體檢合格,這些駕培機構就可以協助您取得動力小船駕駛執照。不過,除非您已有過駕船經驗,不然大多數的人雖然拿到了駕照,還是無法自行出海。所以我建議准備取得遊艇駕駛資格的人,在享受無拘無束的快意飛馳之前,一定要參與資深船長提供的各項實務課程。而且一般船東所選擇的遊艇代理機構也有義務提供此類服務。
我國各地部分海事局本身有船長輪機師的培訓,各地海事局也均有指定委託的海事機構代理培訓,要想取得遊艇駕照最好是參加一些專業的海事船艇商業機構培訓。
水域交通不同於地面交通,培訓項目多而復雜,考試要求比較嚴格。中國大陸的海南、廣州、大連、上海和浙江等省市已經出台了獨立的相關遊艇海事法例。這些法規已經向遊艇海事邁開了第一步,以後肯定會升級到海域、海權的領域方面。
以上海為例,上海海事局目前已經制定頒布了《遊艇駕駛員培訓、考試和發證管理辦法》,規定遊艇駕駛證考試分為理論部分和實際操作部分(簡稱為筆科和術科)。私人參加海事部門的考試前,必須接受專門的培訓。培訓的時間至少要半個月,而真正拿到私人遊艇的駕照還需要再等2個月。而且由於各地水域航道情況不同,目前頒發的遊艇駕照往往僅限於本地使用,實現駕照互認,全國通用,還要等待一段時期。

除了駕照培訓考核有待規范的問題之外,遊艇的買主同樣也面臨著航道開通、港口碼頭建設、規范檢驗、水上救助等一系列的困難。私人遊艇要自由航行尚需時日,這就涉及到遊艇的航行區域問題了。
從自然地理角度看:
休閑遊艇的活動區域只要水域夠寬闊,無論是河流、湖泊、水庫、沿岸、或是近海,都是適合遊艇活動的區域。除了部份軍事用途的海域水源、保護的水庫和水源、核電站以及油碼頭,其餘水域皆可充分享受遊艇活動所帶來的樂趣。
遊艇的活動區域除了受自然地理和政治地理的環境因素影響外,還受遊艇本身的內在因素的影響,一般講來遊艇的尺碼越長,活動范圍區域越大。
小快艇的活動區域是離岸半徑約10海里的范圍;
豪華遊艇的活動區域一般是離岸8小時以內的范圍;
超豪華遊艇的活動區域則是離岸三晝夜以內的范圍;
帆船的活動區域則是以百海里為單位的洋際海域范圍。
在西方海洋運動普及化的國家裡,沿岸的補給站(供油、供水、供電和供食物)的網點分布合理,還有許多靠泊船艇的遊艇灣和遊艇港,更有完善強大的海岸艦船巡邏機構和空中服務機構。這些因素大大延長遊艇的續航能力和活動半徑范圍。
港澳地區的遊艇只能「游」世界,不能「游」中國沿海。
中國目前由於台海問題長期不能解決,中國沿海的私人遊艇航行海域還是受制於暫時分割的地方海域。超出各地方海域航行,船東們還要辦理復雜耗時的申報手續。

E. 遊艇的法律法規

遊艇安全管理規定
為了規范遊艇安全管理,保障水上人命和財產安全,防治遊艇污染水域環境,促進遊艇業的健康發展,根據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和防治船舶污染水域環境的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規定。

F. 遊艇安全管理規定的第三章 遊艇操作人員培訓、考試和發證

遊艇操作人員應當經過專門的培訓、考試,具備與駕駛的遊艇、航行的水域相適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掌握水上消防、救生和應急反應的基本要求,取得海事管理機構頒發的遊艇操作人員適任證書。
未取得遊艇操作人員適任證書的人員不得駕駛遊艇。 申請遊艇操作人員適任證書,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年滿18周歲未滿60周歲;
(二)視力、色覺、聽力、口頭表達、肢體健康等符合航行安全的要求;
(三)通過規定的遊艇操作人員培訓,並經考試合格。 申請遊艇操作人員適任證書的,應當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授權的海事管理機構組織的考試。
申請遊艇操作人員適任證書的,應到培訓或者考試所在地的海事管理機構辦理,並提交申請書以及證明其符合發證條件的有關材料。
經過海事管理機構審核符合發證條件的,發給有效期為5年的相應類別的遊艇操作人員適任證書。 遊艇操作人員適任證書的有效期不足6個月時,持證人應當向原發證海事管理機構申請辦理換證手續。符合換證條件中有關要求的,海事管理機構應當給予換發同類別的遊艇操作人員適任證書。
遊艇操作人員適任證書丟失或者損壞的,可以按照規定程序向海事管理機構申請補發。 遊艇應當隨船攜帶有關船舶證書、文書及必備的航行資料,並做好航行等相關記錄。
遊艇應當隨船攜帶可與當地海事管理機構、遊艇俱樂部進行通信的無線電通信工具,並確保與岸基有效溝通。
遊艇操作人員駕駛遊艇時應當攜帶遊艇操作人員適任證書。 遊艇應當在其檢驗證書所確定的適航范圍內航行。
遊艇所有人或者遊艇俱樂部在第一次出航前,應當將遊艇的航行水域向當地海事管理機構備案。遊艇每一次航行時,如果航行水域超出備案范圍,遊艇所有人或者遊艇俱樂部應當在遊艇出航前向海事管理機構報告船名、航行計劃、遊艇操作人員或者乘員的名單、應急聯系方式。 遊艇航行時,除應當遵守避碰規則和當地海事管理機構發布的特別航行規定外,還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遊艇應當避免在惡劣天氣以及其他危及航行安全的情況下航行;
(二)遊艇應當避免在船舶定線制水域、主航道、錨地、養殖區、渡口附近水域以及交通密集區及其他交通管制水域航行,確需進入上述水域航行的,應當聽從海事管理機構的指揮,並遵守限速規定;遊艇不得在禁航區、安全作業區航行;
(三)不具備號燈及其他夜航條件的遊艇不得夜航;
(四)遊艇不得超過核定乘員航行。 遊艇應當在海事管理機構公布的專用停泊水域或者停泊點停泊。
遊艇的專用停泊水域或者停泊點,應當符合遊艇安全靠泊、避風以及便利人員安全登離的要求。
遊艇停泊的專用水域屬於港口水域的,應當符合有關港口規劃。 遊艇不得違反有關防治船舶污染的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向水域排放油類物質、生活污水、垃圾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
遊艇應當配備必要的污油水回收裝置、垃圾儲集容器,並正確使用。
遊艇產生的廢棄蓄電池等廢棄物、油類物質、生活垃圾應當送交岸上接收處理,並做好記錄。

G. 遊艇必須放在遊艇會的泊位里嗎

遊艇作為個人財產,通常可以由遊艇所有人自己經營管理,或者委託遊艇俱樂部代為管理。委託遊艇俱樂部管理的,一般的遊艇俱樂部就會代替遊艇所有人辦理遊艇證件、簽證以及檢驗等手續,並提供遊艇安全停泊的泊位。

沒明白你問題的目的,為確保遊艇安全,遊艇一般都由遊艇俱樂部管理,並停泊在遊艇俱樂部的遊艇專用泊位。當然個人的遊艇可以不用加入俱樂部而降低管理費用,但是如果遊艇不停泊在專業泊位裡面(通常是人造港灣),就會遭受其他船舶航經時的浪損以及不適當的保養,再說遊艇不停在遊艇泊位也不利於日常物資補給和人員上下。

主管機關於2009年發布的《遊艇安全管理規定》是我們第一步專門針對遊艇管理的部門規章,涉及遊艇有關的安全管理可查閱!

H. 駕駛水上快艇需要駕照嗎

駕駛水上快艇需要考取遊艇駕照。

一、申請遊艇駕駛員證書者應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

( 一 ) 年滿十六周歲至六十五周歲;

( 二 ) 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行業標准海船船員體檢要求》(港監字〔1994〕208號)標准,特別是要符合視覺、聽覺和會話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二、申請遊艇駕駛員考試者報名時應遞交以下資料 :

( 一 )本人身份證或護照(或復印件);

( 二 ) 《遊艇駕駛員考試、評估、發證申請表》;

( 三 ) 體格檢查表;

( 四 ) 四張一寸正面、免冠、白底彩色證件照片;

( 五 ) 有效的船艇駕駛證書(如適用)。

(8)水上遊艇規章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中規定:

第七條 船長、輪機長、駕駛員、輪機員、無線電報務員話務員以及水上飛機、潛水器的相應人員,必須持有合格的職務證書。

其他船員必須經過相應的專業技術訓練。

第八條 設施應當按照國家規定,配備掌握避碰、信號、通信、消防、救生等專業技能的人員。

第九條 船舶、設施上的人員必須遵守有關海上交通安全的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保障船舶、設施航行、停泊和作業的安全。

第二十二條 未經主管機關批准,不得在港區、錨地、航道、通航密集區以及主管機關公布的航路內設置、構築設施或者進行其他有礙航行安全的活動。

對在上述區域內擅自設置、構築的設施,主管機關有權責令其所有人限期搬遷或拆除。

第二十三條 禁止損壞助航標志和導航設施。損壞助航標志或導航設施的,應當立即向主管機關報告,並承擔賠償責任。

I. 遊艇安全管理規定的解讀

交通運輸部海事局葉紅軍局長助理解讀《遊艇安全管理規定》
交通運輸部發布了《遊艇安全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為便於公眾更好地理解辦法的有關內容,記者就相關內容采訪了交通運輸部海事局葉紅軍局長助理。 《規定》出台的背景: 遊艇業在國際上有著巨大的市場份額,全球每年的遊艇經濟收入超過500億美元,發達國家平均每171人就擁有一艘遊艇,挪威、紐西蘭等地更高達每8人擁有一艘。專業人士認為,當地區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時,遊艇經濟就開始萌芽了,這也印證了我國遊艇業的發展狀況。據統計,目前我國已經有200多家遊艇製造企業,產值超過1000萬的企業就有30多家,這些企業主要集中在深圳、上海、青島、天津、廈門、珠海等城市。沿海有遊艇100多艘,主要集中在青島、深圳等地。遊艇業作為新興產業受到很多地方領導的高度重視,紛紛對遊艇業的發展寄予厚望,把她作為城市品牌。遼寧、河北、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海南等沿海和內陸水上旅遊資源豐富且經濟相對發達的省市遊艇業已有所發展,其中以深圳、上海、青島、日照等地發展較快。青島、日照由於有2008年奧帆賽和世帆賽的因素,遊艇業發展非常迅猛。深圳毗鄰香港,且四季如春,發展遊艇業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上海加快發展遊艇經濟,要將奉賢區打造為遊艇城。與發達國家平均每171人擁有一艘遊艇相比,我國遊艇的人均佔有量仍有巨大提升空間。可以預計,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人們生活觀念的逐步轉變,遊艇業將會在我國得到迅猛發展。目前我國水上交通安全監管的法規主要是針對營運船舶來制定的,很多規定對遊艇安全監管不適用。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服務經濟建設,促進遊艇業的健康發展,迫切需要按照遊艇的特性,制定包括遊艇的登記、檢驗、航行規則和遊艇駕駛員的培訓、考試以及遊艇俱樂部的運作模式等內容的管理制度。 遊艇安全監管和立法的原則: 遊艇作為一種私人性質的、非營運用途的休閑船舶,主要用於游覽觀光、休閑娛樂、商務接待,有其自身的特點,在建造風格上追求個性化,不參與公共交通運輸,如果完全套用營運船舶的管理理念來管理遊艇,會阻礙其健康發展。遊艇不同於營運船舶,除了遵守國際避碰規則外,其他國際海事公約,如《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海員培訓、發證和值班標准國際公約》大多對它不適用,屬於非公約船,因此國際上缺少一致的標准和規范。在登記和檢驗制度上,有的國家不需要檢驗,有的需要檢驗但不需要登記,甚至有的完全不需要登記和檢驗;在遊艇駕駛員的配備要求上,有的由主管機關主導培訓、考試、發證,有的完全由行業協會承擔培訓、考試、發證工作,各國的要求和做法各不相同,但共同的一點都是實行較寬松的管理。因此對遊艇的管理,一方面必須立足於我國國情,在現行海事法律、法規框架下,借鑒國外遊艇發達地區的管理經驗,除必須嚴格遵守航行規則外,應當簡化遊艇的登記、檢驗手續,對遊艇駕駛員不能按照《船員條例》的要求進行注冊管理,不實行船舶簽證、安全檢查和安全配員制度,建立一個寬松的、有利於遊艇健康發展的法律環境。結合國外遊艇管理經驗,審視我國遊艇管理現狀,遊艇安全監管和立法堅持以下原則:(一)保障遊艇安全與促進遊艇業健康發展相結合;(二)遊艇自身安全與公共安全兼顧;(三)實施有利於保障遊艇安全的特殊管理制度的;(四)實行海事管理機構監管、遊艇業主自主管理與行業自律相結合。 遊艇的定義和《規定》的適用范圍: 明確遊艇的內涵十分重要。在起草《規定》的過程中,我們對加拿大、紐西蘭、香港特別行政區等國家或者地區的遊艇定義進行了研究。加拿大航運條例規定,遊艇系指僅用於個人娛樂而非商業目的船艇。紐西蘭有關法律規定,遊艇系指僅用於船東娛樂或作為船東住所的,且不被用於出租或取得報酬的船舶。香港商船(遊艇)規例規定,遊艇系指符合以下條件的小輪、私人遊艇、充氣式船隻、中式帆船、西式中國帆船或其他船隻:1、已裝備或者載有引擎,或設計為可裝設或載有引擎,藉以使該船隻能靠機械設備推進;2、純為游樂而擁有或使用的;3、並非為收取租金或報酬而出租(根據租船協議和租購協議的條款租出者除外)。結合有關國家或者地區對遊艇的定義,《規定》將遊艇定義為:「本規定所稱的『遊艇』,是指僅限於遊艇所有人自身用於游覽觀光、休閑娛樂等活動的具備機械推進動力裝置的船舶」。考慮到遊艇俱樂部所有提供給會員使用的船艇,遊艇使用人用於游覽觀光、休閑娛樂等非盈利活動,也屬於《辦法》所稱的「遊艇」。在起草《規定》過程中,曾經有一種觀點,建議將遊艇界定在長度20米以下、乘員定額12人以下的范圍,超過這一范圍的一律按照營業性客船進行管理。因遊艇在檢驗、登記、簽證、船舶配員等安全管理上較營業性客船寬松,採取這一限制措施有利於防止群死群傷事故的發生。但是大多數遊艇業主、遊艇製造商、銷售商以及有些主管部門對這一限制措施表示了不同意見,因為這樣帶來的直接後果是大家都不會生產和購買超過限定長度的遊艇,導致遊艇向中小型規模發展,這與促進遊艇業健康發展的立法初衷不協調。同時,考慮到乘員定額12人以上的遊艇,容易導致群死群傷事故的發生,所以《規定》規定,「乘員定額12人以上的遊艇,按照客船進行安全監督管理」。 遊艇的檢驗和登記: 遊艇作為非公約船舶,沒有專門針對它的統一安全和防污染要求,其檢驗管理由各國國內法規定。有些國家和地區對遊艇管理比較嚴格,如歐盟和英國。有些國家和地區對遊艇管理比較寬松,如加拿大、紐西蘭和香港。在歐盟,2003年出台了2003/44/EC指令,要求無論是本地製造還是進口歐盟的遊艇(主要對98年以後製造或進入歐盟的船舶),長度在2。5-24米之間的,其設計和建造必須符合指令要求。經檢驗符合指令標準的貼CE標志。在英國,其《大型遊艇法》出台後,要求新大型遊艇從設計階段就將如何符合該法考慮在內。對於已建成的遊艇,通過改造也要符合該法要求。在加拿大,遊艇作為小船的一種,主要由《小船法規》規定,其他法規如《碰撞法》及《運輸法》中也有涉及。《小船法規》第3、4、5、6條,要求遊艇配備救生、安全設備、航行設備等。對這些設備的檢驗不是強制的,遊艇主可自願申請檢驗,經檢驗合格的貼標。該標不具有法律效力,僅能證明在檢查時,船舶的安全設備符合相關要求。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遊艇管理法規僅要求150GT以上,載客60人以上及形態比較怪異的遊艇必須申請檢驗,檢驗內容主要是安全設備。紐西蘭不對遊艇進行檢驗。不難看出,遊艇檢驗的寬嚴是各國對本國遊艇業管理方針的體現,遊艇檢驗的項目和程度應與本國國情相適應,也取決於各國遊艇管理的方針。我國遊艇檢驗管理立法也應立足國情。我國遊艇業尚在起步階段,無論是遊艇製造還是使用都不夠成熟,現階段對遊艇檢驗管理不宜過於寬松,以免影響遊艇自身及公共安全;同時,也不能過於嚴苛,以免影響遊艇業的健康發展。所以《規定》在遊艇檢驗方麵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遊艇應當經船舶檢驗機構按照交通運輸部批准或者認可的遊艇檢驗規定和規范進行檢驗,並取得相應的船舶檢驗證書後方可使用;二是遊艇應當申請附加檢驗。關於遊艇的登記。不同的國家或者地區對遊艇的登記採取不同的態度,有的要求登記,有的不要求登記,即便是要求登記的,一般情況下也不要求提供遊艇檢驗證書。在香港船舶注冊登記與牌照申請是可以分開進行的。領取牌照是法定要求:無論營業性質還是非營業性質的船舶,只要在香港水域活動而非臨時靠港都需要取得牌照,但只有具有香港身份證的個人或香港公司方可申請。申領牌照手續比較簡單,只需填寫「游樂船隻牌照申請書」,提供船長、顏色、廠商名稱等船舶概況即可,無需提供技術證明。對特殊遊艇,即150GT以上,載客60人以上及形態比較怪異的遊艇必須申請檢驗後方可發牌照。船舶注冊登記是自願的:經過注冊登記確認所有權的船舶可掛香港旗航行,同時有物權證明的性質,注冊對申請人沒有限制。在紐西蘭,政府不要求遊艇進行登記,一艘新的遊艇應有一份Coastguard與船舶工業協會簽發的安全證書,而所謂的安全證書實質上相當於遊艇出廠時的產品質量合格證書。通常遊艇主均會參加一個遊艇俱樂部,並自覺到Coastguard或找驗船師對遊艇及其設備進行定期檢驗。我國對遊艇登記,採用基本等同於商船的管理制度。 遊艇操作人員的管理: 不同的國家對遊艇操作人員的要求也不一樣。加拿大1999年《遊艇操作人員適任管理法規》頒布之後,新出現的遊艇操作人員均須通過考試取得證書。加拿大遊艇操作人員的培訓考試和發證均由培訓機構進行。培訓機構要經過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證,對其授課、考試及發證過程進行評估。在香港,遊艇操作員由香港海事處認可的機構進行培訓,相關人員可參加培訓機構組織的考試也可參加海事處組織的考試,考試合格後,向海事處申請簽發《遊艇船長(輪機員)證書》。紐西蘭海事局未對操作員證書做法定要求,僅要求艇上有一人履行船長職責並具有良好「船藝」即可。 英國按船舶大小對遊艇操作人員職位作了分類要求。乘員定額12人以上的遊艇,視為客船,要求按照商船配備船員。乘員定額12人以下的遊艇,若長度在24米以上且80GT以上3000GT以下,要按照相關法律要求分別配備甲板部和輪機部的人員;對小於24米或者80GT的船舶在配員上沒有強制要求。《規定》對遊艇操作人員實行了較為嚴格的管理制度。一方面,遊艇操作人員不是職業船員,不需按照《船員條例》的規定進行注冊管理,只需要取得操作證書(類似於船員管理中的適任證書)。 另一方面,遊艇操作人員應當接受培訓、考試,取得遊艇操作人員證書,方可上船。在培訓、考試科目上,有別於營運船舶,特別是不需要掌握貨物配載等方面的要求。 遊艇俱樂部的管理: 遊艇俱樂部是實施遊艇業自主管理的主要組織。對遊艇俱樂部管理的如何,直接影響遊艇水上交通安全。《規定》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了規定,第一,遊艇俱樂部應當具備法人資格,具備一定安全和防污染能力,並報海事管理機構備案;第二,遊艇業主與其加入的遊艇俱樂部之間通過協議,明確遊艇俱樂部對遊艇的日常安全管理和維護保養責任,確保遊艇處於良好的安全、技術狀態;第三,除了遊艇的日常安全管理和維護保養責任可以由遊艇俱樂部與遊艇業主協商明確責任外,以下責任和義務,必須由遊艇俱樂部承擔:對遊艇操作人員和乘員開展遊艇安全、防治污染環境知識和應急反應的宣傳、培訓和教育;督促遊艇操作人員和乘員遵守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治污染管理規定,落實相應的措施;保障停泊水域或者停泊點的遊艇的安全;核查遊艇、遊艇操作人員的持證情況,保證出航遊艇、遊艇操作人員持有相應有效證書;向遊艇提供航行所需的氣象、水文情況和海事管理機構發布的航行通(警)告等信息服務;遇有惡劣氣候條件等不適合出航的情況或者海事管理機構禁止出航的警示時,應當制止遊艇出航並通知已經出航的遊艇返航;掌握遊艇的每次出航、返航以及乘員情況,並做好記錄備查;保持與遊艇、海事管理機構之間的通信暢通;按照向海事管理機構備案的應急預案,定期組織內部管理的應急演練和遊艇成員參加的應急演習。

熱點內容
騰躍律師 發布:2025-05-01 12:08:52 瀏覽:980
特徵污染因子法規 發布:2025-05-01 12:08:51 瀏覽:805
依法治國的實現途徑 發布:2025-05-01 11:45:06 瀏覽:881
聾人法律援助 發布:2025-05-01 11:31:58 瀏覽:435
裘中連司法 發布:2025-05-01 11:30:20 瀏覽:517
司法考試目的 發布:2025-05-01 11:15:35 瀏覽:589
全面依法治國的內涵和具體措施 發布:2025-05-01 11:15:34 瀏覽:628
補充的連帶責任法律依據 發布:2025-05-01 11:01:22 瀏覽:946
完善司法機制 發布:2025-05-01 10:55:25 瀏覽:604
新都區律師 發布:2025-05-01 10:54:36 瀏覽: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