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法規
㈠ 為什麼酒店沒有酒,卻叫酒店
說實話,這個問題還挺有意思的,酒店怎麼會沒有酒呢,酒店難道只有客房而已嗎。當然不是的了,酒店除了可以睡覺,還可以吃飯的。一般好一點的可以被稱為酒店的,不都有餐廳的嗎。而且酒店的很大一部分利潤,都來自於酒水,沒有酒水就相當於少了很多的收益,所以說,不是酒店沒有酒,而且沒有酒的不叫酒店。
不過呢,我們在出門旅行的時候還是要注意,酒店雖然看起來很高檔,但是消費也是有點高的,所以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性價比高的酒店。當然了,很多酒店做的還是不錯的,尤其是在餐飲這一塊,之前就有住過比較不錯的酒店。
㈡ 酒店一般幾點退房
中午12:00
國家沒有明文規定,依據賓館行業慣例,賓館的入住時間為當天14:00以後,離店時間為次日正午12:00。如提前入住或推遲離店,酒店會酌情加收一定的費用。
酒店的退房時間都是在12點之前,少數賓館可推遲到13點或14點,總之在這個時間前告訴前台(電話、親臨、樓層服務員轉達均可),然後收拾好自己的東西到前台結賬即可。
(2)民宿法規擴展閱讀:
「中午12點退房的這一做法的確是一種國際慣例,全世界的酒店行業都在按照12點退房的標准來具體操作。」一位在某大型酒店工作的負責人說,中午12點退房的規定最初源於歐洲,由於歐洲的人力資源成本相當昂貴,而酒店一般使用的清潔工都是外聘的,這些外聘的清潔工要在規定的時間內來清掃房間,如果在規定的時間之外單獨請人來清掃房間,成本是相當高的。「這一規定是歐洲國家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安排的,後來被北美、澳洲、亞洲等一些地方所採用,並逐漸推廣到了全世界。」
如家酒店一般12點退房, 無論幾點入住酒店,中午12點之前要退房,否則就要多掏腰包,這是執行多年的酒店業行規。
而在最新公布的《中國旅遊飯店行業規范》中,超過12點退房加收費用的規定被刪除,意味著這個「國際慣例」成了歷史。
在中國旅遊飯店業協會最新公布的《中國旅遊飯店行業規范》(2009年8月修訂版)中,刪去了「12點退房,超過12點加收半天房費,超過18點加收1天房費」的規定,取而代之的是:「飯店應在前廳顯著位置明示客房價格和住宿時間結算方法,或者確認已將上述信息用適當方式告知客人。」
參考資料:
網路——12點退房
㈢ 我的房子如何成為民宿
可以。
國家旅抄游局發布襲了《旅遊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 ,明確規范了民宿行業標准,規定了旅遊民宿的定義、評價原則、基本要求、管理規范和等級劃分條件。《旅遊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於2017年10月1日起實施。
1、據所處地域的不同民宿可分為:城鎮民宿和鄉村民宿。民宿有別於旅館或飯店的特質,民宿 不同於傳統的飯店旅館,也許沒有高級奢華的設施,但它能讓人體驗當地風情、感受民宿主人的熱情與服務、並體驗有別於以往的生活。
2、旅遊民宿是利用當地閑置資源,民宿主人參與接待,為遊客提供體驗當地自然、文化與生產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設施。旅遊民宿分為二個等級,金宿級、銀宿級。金宿級為高等級,銀宿級為普通等級。等級越高表示接待設施與服務品質越高。
3、鄉村民宿是利用農村依法建造的宅基地農民房屋、村集體用房、閑置農房、閑置集體建設用地等資源,依託當地自然人文景觀、生態環境和農村生產生活特色,基於合理的設計、修繕和改造。
既保持鄉村傳統風貌,體現當地生活特色,又能以旅遊經營的方式,為旅遊者休閑度假、體驗當地風俗文化提供住宿、餐飲、農副產品展銷等服務的小型住宿設施。
㈣ 業主將住房改成"民宿"違反物權法嗎
在不影響他人,抄法律手續襲完備的情況下是合法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七十七條
「業主不得違反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外,應當經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業管理法》第五十條
「物業管理區域內按照規劃建設的公共建築和共用設施,不得改變用途。業主依法確需改變公共建築和共用設施用途的,應當在依法辦理有關手續後告知物業管理企業;物業管理企業確需改變公共建築和共用設施途的,應當提請業主大會討論決定同意後,由業主依法辦理有關手續。」
(4)民宿法規擴展閱讀:
開辦民宿需要的手續
1、《衛生許可證》,民宿屬於公共場所,所以需要《衛生許可證》。
2、《營業執照》,對外營業經營活動都是需要營業執照的。
3、《稅務登記證》,按章納稅是公民的義務。
4、《特種行業經營許可證》,因為旅業屬於特種行業,所以需要這個證。
5、《消防檢查合格意見書》,想要取得《特種行業經營許可證》,找個消防檢查一定要通過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