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科規章制度
① 急診管理制度與診療常規的目錄
第一章 急診科建設與管理規范
第一節 急診科建設設計要求
第二節 急診科組織建制
第三節 急診醫師基本技能要求
第四節 急診科專業人員培訓
第五節 急診科管理制度
第六節 急診科各類人員職責
第七節 綜合醫院急診技術水平
第八節 綜合醫院急診管理檢查標准
第二章 ICU建設與管理規范
第一節 ICU建設設計要求
第二節 ICU組織建制
第三節 ICU專業人員技能要求
第四節 ICU監測技術規范
第五節 ICU收治、非收治、轉出標准
第六節 ICU管理制度
第七節 ICU各類人員職責
第八節 綜合醫院急診科基本要求
第三章 急診護理管理規范
第一節 急診科護理管理制度
第二節 急診護理人員培訓
第三節 急診分診管理
第四節 急診醫囑處理程序
第五節 急診護理文書書寫
第六節 急診護理質量控制及標准
第七節 ICU護理質量控制及標准
第四章 常用急救技術操作常規
第一節 氣管插管術
第二節 快速經皮氣管造口術
第三節 環甲膜穿刺和環甲膜切開術
第四節 氣管切開術
第五節 異物卡喉窒息的Heimlich手法
第六節 氧氣療法
第七節 球囊面罩加壓通氣術
第八節 無創機械通氣術
第九節 有創機械通氣術
第十節 深靜脈插管術
第十一節 中心靜脈壓力監測術
第十二節 體外臨時起搏術
第十三節 體內臨時起搏術
第十四節 非同步電復律除顫術
第十五節 有創動脈壓力監測術
第十六節 心包腔穿刺術
第十七節 胸膜腔穿刺術
第十八節 套管針胸膜腔閉式引流術
第十九節 腹腔穿刺術
第二十節 腰椎穿刺術
第二十一節 胃腸減壓術
第二十二節 洗胃術
第二十三節 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術
第二十四節 導尿術
第五章 常見急症急救程序
第一節 心肺復甦急救程序
第二節 院內(成人)雙人心肺復甦術
第三節 嚴重心律失常急救程序
第四節 電擊除顫操作流程
第五節 急性左心衰竭急救程序
第六節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程序
第七節 心包填塞急救程序
第八節 呼吸困難急救程序
第九節 急性肺損傷/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急救程序
第十節 呼吸衰竭急救程序
第十一節 哮喘治療急救程序
第十二節 咯血急救程序
第十三節 自發性氣胸急救程序
第十四節 休克急救程序
第十五節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救程序
第十六節 DIC急救程序
第十七節 急性腎功能衰竭急救程序
第十八節 急性肝功能衰竭急救程序
第十九節 肝性腦病急救程序
第二十節 水、電解質平衡失調急救程序
第二十一節 酸鹼平衡失調急救程序
第二十二節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救程序
第二十三節 糖尿病高滲性昏迷的急救程序
第二十四節 高熱急救程序
第二十五節 昏迷的急救程序
第二十六節 抽搐急救程序
第二十七節 腦疝急救程序
第二十八節 急性腦血管病急救程序
第二十九節 高血壓急症急救程序
第三十節 羊水栓塞急救程序
第三十一節 產後出血急救程序
第三十二節 子癇急救程序
第三十三節 產科感染診治規程
第三十四節 急性中毒急救程序
第三十五節 多發傷復合傷急救程序
第三十六節 脊柱和脊椎交通傷急救程序
第六章 常用急救儀器與設備操作規程
第一節 除顫儀操作規程
第二節 有創呼吸機操作規程
第三節 無創呼吸機操作規程
第四節 生命監護儀操作規程
第五節 簡易呼吸器操作規程
第六節 微量注射泵操作規程
第七節 輸液泵操作規程
第八節 主動脈內球囊反搏泵操作規程
第九節 超聲波霧化器操作規程
第十節 血糖儀操作規程
第十一節 血液凈化操作規程
第十二節 顱內壓監測儀操作規程
第十三節 纖維支氣管鏡操作規程
第十四節 床邊心電圖儀操作規程
第十五節 血氣分析儀操作規程
第十六節 喉鏡操作規程
第十七節 降溫儀操作規程
第十八節 床邊B超儀操作規程
第十九節 移動式X射線機操作規程
第二十節 腦電雙頻譜指數監測儀操作規程
第二十一節 胃黏膜監測儀操作規程
第二十二節 體外膜肺(ECMO)操作規程
第二十三節 抗血栓泵操作規程
第二十四節 臨時起搏器操作規程
第二十五節 電動洗胃機操作規程
第二十六節 吸引器操作規程
第七章 急診病歷書寫規范
第一節 急診病歷書寫要求
第二節 留觀(搶救)病歷書寫格式
第三節 留觀(搶救)病歷存檔規定
第四節 留觀(搶救)病歷評分標准
第五節 留觀(搶救)病歷書寫舉例
第八章 附表
第一節 急救綠色通道審批表
第二節 綜合醫院急診管理檢查評分表
第三節 綜合醫院ICU檢查評分標准表
第四節 護理評估和搶救記錄
第五節 急診科護理評審要求表
第六節 急診科護理工作考核標准表
第七節 ICU護理質量評審要求表
第八節 ICU護理工作考核標准表
第九節 急診留觀(搶救)病歷格式
第十節 急診留觀(搶救)病歷評分標准
② 急診科有嚴格的管理制度換一種說法怎麼說
換一種說法就是有規定
③ 急診科工作制度有哪些
急 診 科 工 作 制 度
一、急診科必須24小時開診,隨時應診,節假日照常接診。工作人員必須明確急救 工作的性質 、任務,嚴格執行首診負責制和搶救規則、程序、職責、制度及技術操作常規,掌握急救醫 學理論和搶救技術,實施急救措施以及搶救制度、分診制度、交接班制度、查對制度、治療 護理制度、觀察室工作制度、監護室與搶救室工作制度、病歷書寫制度、查房會診制度、消 毒隔離制度,嚴格履行各級各類人員職責。
二、值班護士不得離開接診室。急診患者就診時,值班護士應立即通知有關科室值 班醫師,同時予以一定處置(如測體溫、脈搏、血壓等)和登記姓名、性別、年齡、住址、 來院准確時間、單位等項目。值班醫師在接到急診通知後,必須在5~10分鍾內接診患者, 進行處理。對拒絕來急診科診治患者或接急症通知後10分鍾不到的醫師,急診室護士隨時通 知醫務科、門診部或總值班室,與有關科負責人聯系,查清原因後予以嚴肅處理。
三、臨床科室應選派技術水平較高的醫師擔任急診工作,每人任期不得少於6個月。 實 習醫師和實習護士不得單獨值急診班。進修醫師經科主任同意報醫務科、門診部批准,方可參加值班。
四、急診科各類搶救葯品、器材要准備完善,由專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經常檢 查,及時補充更新、修理和消毒,保證搶救需要。
五、對急診患者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同情心,及時、正確、敏捷地進行救治,嚴密 觀 察病情變化,做好各項記錄。疑難、危、重症患者應在急診科就地組織搶救,待病情穩定後 再護送病房。對需立即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應及時送手術室進行手術。急診醫師應向病房 或手術醫師直接交班。任何科室或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拒收急、重、危症患者。
六、急診患者收入急診觀察室,由急診醫師書寫病歷,開好醫囑,急診護士負責治 療,對急診患者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並做好記錄,及時有效地採取治療措施。觀察時間一般不超過3天,最多不超過一周。
七、遇重大搶救患者須立即報告醫務科、護理部、門診部,有關領導親臨參加指揮 。凡涉及法律糾紛的患者,在積極救治的同時,要積極向有關部門報告。
④ 急診護理工作制度要做到哪三點
1、工作人員必須遵守抄各項規章制度,用醫護人員行為規范要求自己。
2、對患者具有高度責任心,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嚴格無菌操作,掌握配伍禁忌,根據醫囑合理用葯。工作中做到迅速、准確,就即要減少患者等侯時間,又要防止差錯發生。
3、急診護士應當熟練掌握各種搶救技術及各項基礎護理操作技能,隨時做好搶救患者的准備工作。
4、不遲到早退,准時交接班,堅守崗位。
5、儀表端莊,著裝整齊,對工作認真負責,態度和藹可親。
6、能夠運用整齊護理的觀點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服務;牢記急診科的宗旨:高速度,高效率,高度責任感,一切為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