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規章制度
⑴ 農村制度建設包括哪些內容
制度是個廣義的概念,根據制度經濟學派的觀點,一切約束人類交易行為的專規則都可屬以稱之為制度,宏觀的包括法律制度、經濟制度、政治制度等,微觀的包括企業的規章之類。具體來說,村裡要進行制度建設,可以將其分為幾個方面的制度。首先是村委會自身的管理制度,其中包括責任分工、工作流程、具體規章的起草等等 ,只有首先完善了內部建設,才能進行外部建設。在此基礎上,要規范村裡的經濟管理制度,基本的產權管理、經濟糾紛、經濟發展等。此外,村裡民主制度建設,也是一個重要方面,如何激勵村民參與村裡的公共事務,民主選舉,這些都是值得調整的。
總之,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發現問題,找個管理規范、發展良好的村子做對比。加油!
⑵ 請問下誰有現行的農村管理制度
尊敬的村民朋友們
為了維護您的而合法權利,本村村委會經研究決定特此頒布此版通告:根據現有基權礎設施建造情況,為了維護村裡的道路通暢;為了是大家有一個健康的活動范圍;村委會研究決定排屋一米以內是戶主的,一米以外是村集體的。希望大家為了村集體的建設,積極配合村委會的決定。
x x 年 x x 月 xx 日
XXXC村委會
⑶ 有關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規章制度
加強農村文化建設:(how)(1)大力發展先進文化(2)支持健康有益文化(3)努力改造落後文化(4)堅決抵制腐朽文化
⑷ 農村基本經營制度
農村改革30年的一條重要歷史經驗,就是由億萬農民創造並形成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符合農業生產特點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這就是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制度。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是黨的農村政策的基石,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
保持現有土地承包關系穩定並長久不變
《決定》對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做出了新的政策闡述,第一個亮點就是一個「長久不變」,即現有土地承包關系要保持穩定並長久不變。
這個「長久不變」,不僅給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提供了更加切實有力的制度保障,而且包含了通過完善土地承包權,使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用益物權性質更加充分、更加完善的應有之意,為農業發展、農村繁榮、農民增收奠定了制度性基礎。
「長久不變」,是農業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家庭經營的關鍵是要有穩定的土地承包關系,農民有了長期自主經營的土地,才能有穩定的經營預期和長遠的經營打算,才能放心地在土地上謀發展、增投入。「長久不變」,是保持農村穩定和諧的必然要求。盡管農村全面實行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但在當前和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對絕大多數農民來說,土地仍然是生計之本。「長久不變」,是促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緊迫要求。把農戶承包經營權落實到地塊,使農戶承包地權屬更加明晰,農民流轉承包地才能更踏實,利益預期才能更明確,農戶才能放心流轉、穩定流轉。
實現農業經營方式的「兩個轉變」
《決定》關於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另一個政策亮點在於推進農業經營體制創新,加快農業經營方式的「兩個轉變」,即家庭經營要向採用先進科技和生產手段方向轉變,增加技術、資本等生產要素投入,著力提高集約化水平;統一經營要向發展農戶聯合與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層次、多形式經營服務體系方向轉變。
在「分」的層次上,圍繞著改造傳統農戶、培育現代農業經營主體,要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農民培訓,著力提高農戶融資經營能力、科技應用能力、機械使用能力和開拓市場能力。
在「統」的層次上,要發展集體經濟,增強集體組織服務功能,培育農民新型合作組織,發展各種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鼓勵龍頭企業與農民建立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這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基礎性工程,也是現階段完善農村雙層經營體制的重點和難點。做好「統」的文章,必須從各地實際出發,充分尊重農民的意願,農民喜歡怎麼合作就怎麼合作,農民需要什麼服務就發展什麼服務,把小農戶經營引入現代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軌道上來。
大力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
《決定》從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高度出發,要求在政策上大力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加快發展,這對推動現代農業建設,創新農村經營體制具有重要意義。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廣大農民適應市場經濟要求,在不改變家庭承包經營的前提下,自願選擇、自主興辦、自我受益的新型合作組織,這是農村改革的一大成果,是億萬農民的偉大創造。
中央明確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基本要求,即「服務農民,進退自由,權利平等,管理民主」。同時,中央強調國家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技術推廣、農產品營銷等方面的優惠扶持要向農民專業合作社傾斜;要把合作社作為支農項目建設的實施主體,國家支持的農業和農村經濟建設項目,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承擔的,可以委託和安排實施;還要加大財政補助力度,出台金融支持政策,落實稅收優惠政策。
⑸ 農村黨支部制度建設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農村黨支部建設的每一方面都需要用制度來規范和保障,因此,農村黨支部應當從回哪些方面不斷健答全和完善各項制度,以保證黨支部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應當在哪些方面改進工作方法,增強黨支部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就成為加強農村黨支部建設必須研究和解決的重要課題。根據以往的經驗,農村黨支部的制度建設主要有以下內容。第一,集體領導與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制度。第二,請示報告制度。第三,「三會一課」制度。第四,民主生活會制度。第五,選舉制度。第六,黨員民主評議制度。第七,爭先創優制度。第八,黨員匯報制度。第九,黨員聯系群眾制度。第十,黨費收繳制度,等等。可見,黨支部制度建設是項龐大的系統工程。
⑹ 如何加強農村制度建設
目前中國農村改革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政府將進一步大力推進改革創新,加強農村制度建設。主要包括:(1)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現有土地承包關系保持穩定並長久不變,進一步推進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創新,加快農業經營方式轉變。(2)健全嚴格規范的農村土地管理制度。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建立保護補償機制。搞好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經營權權能,加強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和服務。實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征地制度,逐步縮小征地范圍,完善征地補償機制,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3)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健全農業投入保障制度,大幅度增加國家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投入。拓寬農業投入來源渠道。健全農業補貼制度,特別要支持增糧增收,逐年較大幅度增加農民種糧補貼。完善與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掛鉤的農資綜合補貼動態調整機制。健全農產品價格保護制度和農業生態環境補償制度。(4)建立現代農村金融制度。創新農村金融體制,放寬農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業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結合,資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務完善、運行安全的農村金融體系。(5)建立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制度,促進公共資源在城鄉之間均衡配置、生產要素在城鄉之間自由流動,推動城鄉經濟社會發展融合。(6)健全農村民主管理制度。發展農村基層民主,以擴大有序參與、推進信息公開、健全議事協商、強化權力監督為重點,加強基層政權建設,擴大村民自治范圍,保障農民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
⑺ 農村家族規章制度條例
家規族規村規制訂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