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塵規章制度
① 採取什麼措施可防止粉塵危害
要控制粉來塵對員工的危害。就要自改革工藝過程,革新生產設備,實驗過程中不產生或少產生粉塵,以低毒粉塵代替高毒粉塵,是防止粉塵危害的根本措施。
採用濕式作業來降低作業場所粉塵的產生和擴散,是一種經濟有效的防塵措施。
對不能採取濕式作業的場所,應採取密閉抽風除塵的辦法。如採用密閉塵源與局部抽風機結合,使密閉系統內保持一定負壓,可有效防止粉塵逸出。
通風除塵是通過合理通風來稀釋和排出作業場所空氣中粉塵的一種除塵方法。
佩戴防塵口罩仍不失為一個較好的解決辦法。
要認真貫徹實施《職業病防治法》、《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建立健全防塵的規章制度,定期監測工作場所空氣中粉塵濃度。
對實驗室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進行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的培訓和宣傳教育,了解生產性粉塵及塵肺病防治的基本知識,使工人認識到塵肺病是百分之百可防的,只要做好防塵、降塵工作,塵肺病是可以消除的。
加強對接塵人員的健康檢查、對工作場所粉塵濃度進行監測和各級監管部門、安全監察機構對塵肺病防治工作進行監督檢查
② 求煤礦粉塵室規章制度一份
第一,降低粉塵。
第二,清除粉塵。
第三。扔掉粉塵。
③ 粉塵作業場所勞動防護管理的預防控制主措施有哪些
粉塵作業的勞動防護管理應採取三級防護原則:
一級預防
主要措施包括:綜回合防塵答,即改革生產工藝、生產設備,盡量將手工操作變為機械化、自動化和密閉化、遙控化操作;盡可能採用不含或含游離二氧化硅低的材料代替含游離二氧化硅高的材料;在工藝要求許可的條件下,盡可能採用濕法作業;使用個人防塵用品,做好個人防護。
定期檢測 即對作業環境的粉塵濃度實施定期檢測,使作業環境的粉塵濃度達到國家標准規定的允許范圍之內。
健康體檢 即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對工人進行就業前的健康體檢,對患有職業禁忌症、未成年人、女職工,不得安排其從事禁忌范圍的工作。
宣傳教育 普及防塵的基本知識。
加強維護 對除塵系統必須加強維護和管理,使除塵系統處於完好、有效狀態。
二級預防
其措施包括建立專人負責的防塵機構,制定防塵規劃和各項規章制 度;對新從事粉塵作業的職工,必須進行健康檢查;對在職的從事粉塵作業的職工,必須定期進行健康檢查,發現不宜從事接塵工作的職工,要及時調離。
三級預防
主要措施為:對已確診為塵肺病的職工,應及時調離原工作崗位,安排合理的治療或療養,患者的社會保險待遇應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④ 國家有沒有規定對從事粉塵(粉末冶金行業)作業者多久體檢要求的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第三十六條 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並將檢查結果書面告知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
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未經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從事其所禁忌的作業;對在職業健康檢查中發現有與所從事的職業相關的健康損害的勞動者,應當調離原工作崗位,並妥善安置;對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不得解除或者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第三十五條用人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職業衛生管理人員應當接受職業衛生培訓,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依法組織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
第七十二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可以並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未按照規定及時、如實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申報產生職業病危害的項目的;
(二)未實施由專人負責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日常監測,或者監測系統不能正常監測的;
(三)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時,未告知勞動者職業病危害真實情況的;
(四)未按照規定組織職業健康檢查、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或者未將檢查結果書面告知勞動者的;
(五)未依照本法規定在勞動者離開用人單位時提供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復印件的。
第七十三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止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或者提請有關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許可權責令關閉:
(一)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強度或者濃度超過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的;
(二)未提供職業病防護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或者提供的職業病防護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不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准和衛生要求的;
(三)對職業病防護設備、應急救援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未按照規定進行維護、檢修、檢測,或者不能保持正常運行、使用狀態的;
(四)未按照規定對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檢測、評價的;
(五)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經治理仍然達不到國家職業衛生標准和衛生要求時,未停止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的;
(六)未按照規定安排職業病病人、疑似職業病病人進行診治的;
(七)發生或者可能發生急性職業病危害事故時,未立即採取應急救援和控制措施或者未按照規定及時報告的;
(八)未按照規定在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的;
(九)拒絕職業衛生監督管理部門監督檢查的;
(十)隱瞞、偽造、篡改、毀損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結果等相關資料,或者拒不提供職業病診斷、鑒定所需資料的;
(十一)未按照規定承擔職業病診斷、鑒定費用和職業病病人的醫療、生活保障費用的。
⑤ 車間粉塵怎麼處理
車間粉塵處理有3中處理方法
第一:中央除塵器
從源頭開始治理粉塵最有效辦專法。多個粉塵產生點。中屬央除塵器可以分為大型和小型。是根據需求定製的。
第二:乾式除塵方法
車間粉塵量不大。或者1-2個粉塵點可以選用這個方法。
第三:濕式除塵方法
基本和乾式除塵器差不多。冬季結冰的地方盡量不要用。他是靠水流來治理粉塵的。
⑥ 粉塵防爆管理制度
防火、防爆、防塵、防毒管理制度
防火、防爆管理規定:
一、儲罐區、生產區為禁火區,禁火區內生產車間、部門、外來施工單位,嚴格執行本制度。
二、需動火作業時,必須到安全部門申請,批准後,方可動火。
三、動火作業的安全要求及措施
1、動火前必須經分析合格後方可動火,其動火證的有效期為一天(24小時),出現異常須立即停止並重新辦證。
2、動火證應填動火有效期,申請辦證單位、動火部位、工作內容、安全防火措施,動火分析,開始動火時間以及各項責任人和審批人的簽名。
3、動火作業時應採取下列安全措施
(1)凡可能與易燃、可燃物連通的設備、管道等部位的動火,均應加堵盲板與系統徹底隔離、切斷,必要時應拆掉一段連接管道。
(2)有易燃可燃物的設備、管線、容器等,必須經清除沉積物、清洗、置換分析合格後,方可動火。
(3)動火部位應備有適用的消防器材或滅火措施。5級以上大風,停止室外動火作業。
防塵、防毒管理規定:
一、防護與治理
1、要認真做好防塵、防毒工作,採取綜合措施,消除塵毒危害,不斷改善勞動條件,保障職工的安全健康,實現安全生產和文明生產。
2、對散發出的有害物質,應加強通排風,並採取回收利用、凈化處理等措施。未經處理不得隨意排放。
3、有粉塵或毒物的作業場所要及時清理,保持整潔。
二、組織與搶救
1、生產、使用、儲存有毒、有害物質的單位,應成立化學毒物急性中毒搶救領導小組,由安全副總擔任組長。
2、在腐蝕性的物料或有能使皮膚吸收毒物的車間(崗位),除配備足夠適用的防護用具和急救葯品外,還應設有洗眼、噴淋或清水池等沖洗設施。
3、急性中毒搶救應急措施應嚴格按照《化工企業急性中毒搶救應急措施規定》中的具體要求執行。
職業衛生管理制度
為了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保護職工健康及其相關權益,促進安全生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制定本規定。
一、本規定適用於公司所有員工。
二、職業衛生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分類管理,綜合治理」的方針,企業內部相關部門各負其責相互協作,做好職業衛生工作。
三、企業職業衛生工作實行一把手負總責,企業對產生的職業病危害承擔責任。
四、員工在工作中,要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
五、企業每年組織一次全體員工到縣級以上醫院進行身體檢查,以確保員工的身體健康。
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