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機法規
Ⅰ 開挖掘機把人碰了,工資被老闆壓了,怎麼辦
你可與老闆協商,如協商不成可向勞動監察大隊投訴。
法律依據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五條 用人單位不得剋扣勞動者工資。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代扣勞動者工資:
(一)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
(二)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應由勞動者個人負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
(三)法院判決、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撫養費、贍養費;
(四)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從勞動者工資中扣除的其他費用。
一、投訴
1、投訴的法規依據:勞動保障監察條例
第二條 對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以下稱用人單位)進行勞動保障監察,適用本條例。
第九條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有權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舉報。
勞動者認為用人單位侵犯其勞動保障合法權益的,有權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投訴。
第十一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下列事項實施勞動保障監察:
(一)用人單位制定內部勞動保障規章制度的情況;
(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的情況;
(三)用人單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規定的情況;
(四)用人單位遵守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勞動保護規定的情況;
(五)用人單位遵守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規定的情況;
(六)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工資和執行最低工資標準的情況;
(七)用人單位參加各項社會保險和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情況;
(八)職業介紹機構、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和職業技能考核鑒定機構遵守國家有關職業介紹、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技能考核鑒定的規定的情況;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保障監察事項。
2投訴的法律文書:勞動監察投訴書
投訴人:,性別,年月日生,身份證號:,住址,聯系電話:。
被投訴人:,(寫清被投訴單位/企業營業執照上的注冊名稱)
住所:被投訴單位/企業的地址)
法定代表人 職務:聯系電話
主要負責人:聯系電話:
投 訴 事 項
(寫清楚投訴誰,要投訴的事情,投訴的要求。投訴事項應明確、具體。投訴要求有多項的以1、2、3···的方式註明。)
事 實 和 理 由
(寫明什麼時間開始建立勞動關系、投訴事情發生的時間、經過、結果。投訴內容中有支付工資等要求的,列清數額及計算方法。)
此致
勞動監察大隊
投訴人:
年月日
Ⅱ 挖掘機的操作證說國家已經取消了 但是沒找到相關規定法律
挖機操作證是建設機械部門管理頒發,有經驗我校可報考,一月即可。
Ⅲ 挖掘機可以吊裝嗎(無論能與不能提供規范、規程等依據)
可以進行吊裝作業,規范要求是需要安裝鏟斗吊鉤,不允許用斗齒吊裝
小松機器有專門針對吊裝作業的L模式
Ⅳ 國家是否有對駕駛挖掘機的安全法律,法規和規章的明文規定
有。
有很多的,如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規都是的。
Ⅳ 挖掘機挖斗內禁止站人是那條法律法規或操作規程的規定
《JGJ33-2012建築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5.1.13行駛或作業中的機械,除駕駛室外的任何地方不得有乘員。
Ⅵ 挖掘機登記上牌應該去哪個部門申辦 挖掘機(非駕駛員)作業需要哪些證件 有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
特種行業許可,應當是技術質量監督局。
Ⅶ 中獎之後如果不捐款的話會有什麼後果
中獎後不捐款不會承擔任何後果,捐款主張自願原則,不得強制他人捐款。
《彩票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第四十三條 彩票發行機構、彩票銷售機構、彩票代銷者及其工作人員不得違背彩票中獎者本人意願,以任何理由和方式要求彩票中獎者捐贈中獎獎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
第四條 開展慈善活動,應當遵循合法、自願、誠信、非營利的原則,不得違背社會公德,不得危害國家安全、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
第三十一條 開展募捐活動,應當尊重和維護募捐對象的合法權益,保障募捐對象的知情權,不得通過虛構事實等方式欺騙、誘導募捐對象實施捐贈。
(7)挖掘機法規擴展閱讀
捐款須以自覺自願為原則。我國慈善法第32條明確規定:開展募捐活動,不得攤派或者變相攤派,不得妨礙公共秩序、企業生產經營和居民生活。
同時,還明確了法律責任,向單位或者個人攤派或者變相攤派的,由民政部門予以警告、責令停止募捐活動;對違法募集的財產,責令退還捐贈人。顯然,法律不但不允許強制捐款,還規定了對強制捐款的處理措施。
捐款是一種自行自願的行為,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真實意願表達,是否捐贈、捐贈多少都應該由捐贈者自己決定。而強制捐贈將這種自願行為變成「迫於行善」,不僅會降低公眾對捐贈的熱情,而且還可能對捐贈者造成經濟負擔。
可見,強制捐款雖能達到一時之效,但對整個社會的正能量會起到負面作用。因此,相關地方和有關部門有必要對強制捐款的行為進行監督監察,按照慈善法、公益事業捐贈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執紀執法,嚴肅整治「強制捐款」的違法行為。
Ⅷ 挖掘機使用的法律法規
這個問題是沒有確定法律條文規定的。因為安全生產是一個既普內遍又特殊的管理行為,作為容國家法律,只能規定安全生產的一般原則,不可能也沒有辦法對每一個具體的生產行為規定詳細的安全管理制度。但是,作為特別的生產器械,在作業過程中如何保證安全,生產企業必須有符合國家安全生產法規的管理制度。